- 相关推荐
浅谈幼儿园诗歌仿编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引导方法
在幼儿园教育中,诗歌仿编活动作为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一直备受重视。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歌仿编活动的教育效果。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浅谈幼儿园诗歌仿编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引导方法,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浅谈幼儿园诗歌仿编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引导方法
一、诗歌仿编活动存在的问题
1.诗歌仿编活动流于形式。
幼儿园诗歌仿编活动要求教师引导幼儿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及结构的基础上,仿照某一首诗歌的框架,调动幼儿个人经验进行扩展想象,自己编出一首诗歌。
仿编活动前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让幼儿进行诗歌内化和感悟吸收,以便能顺利而有效地进行仿编活动。但在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诗歌仿编常常只是作为诗歌教学的一个环节而出现,孩子们在短短的二十五到三十分钟时间里,既要理解和感受原诗歌的内容,又要进行仿编活动,对于幼儿来说要求太高。孩子们对诗歌理解不透彻,没有把握结构,老师的引导也只能流于形式。我认为应该把诗歌仿编活动放在一首诗歌教学的第二教时进行,这样孩子们就有一个知识内化和感悟吸收的过程,为仿编活动做好铺垫。
2.诗歌仿编活动弃之不教。
进行诗歌仿编活动,既要调动幼儿个人经验参与其中,又要求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活动中,常常出现启而不发的现象,久而久之,老师们知难而退,弃之不教。
二、诗歌仿编活动的方法
(一)借助图片,引导幼儿进行仿编
幼儿思维的特点是直观形象性,借助可视的图片,有助于丰富幼儿表象知识进行创新活动。如在诗歌《小花伞》的仿编活动中,我准备了如下图片青蛙、花朵、松鼠、荷叶、松叶、蜜蜂。首先,我把所准备的图片全部出示,先请幼儿调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加以联想,找出有关联的两幅图片,如青蛙—荷叶、蜜蜂—花朵、松叶—松鼠;其次,引导幼儿加入恰当的形容词。设计如下提问:荷叶是什么样的?(圆圆的、大大的、绿绿的…),蜜蜂为什么爱花朵?(花上有蜜,引导幼儿说出“甜甜的”),松叶是什么样的?(尖尖的、绿绿的),最后引导幼儿把仿编的主体部分串联起来,加上不变的开始两句话和最后两句话,一首完整的诗歌了就编出来了。
原诗歌:《小花伞》
下雨了,下雨了,
快快打开漂亮的伞。
红红的花儿是蝴蝶的伞,
黄黄的叶子是蚂蚁的伞,
白白的蘑菇是兔子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大家都有一把伞。
仿编的诗歌:《小花伞》
下雨了,下雨了,
快快打开漂亮的伞。
大大的荷叶是青蛙的伞,
甜甜的花朵是蜜蜂的伞,
绿绿的松叶是松鼠的伞,
下雨了,下雨了,
大家都有一把伞。
(二)精心设问,调动、扩展幼儿相关经验,进行仿编
想象是幼儿学习活动不可缺少的,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性活动。在诗歌仿编活动中,教师可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来引导幼儿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的形象。如在诗歌《成长的故事》的仿编活动中,幼儿对原作品已有深刻的理解,懂得了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在渐渐的成长,在成长过程中或成熟时都会留下痕迹,如大树用年轮记录成长的痕迹,花儿用果实记录成长的结果……我在引导幼儿进行仿编时,首先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还见过哪些动物或植物长大了,发生了什么变化?孩子们会说出:禾苗会长大。这时要让幼儿明白麦苗、花生苗、玉米苗都是禾苗。接下来我就把问题设计得具体化:那么麦苗把成长的故事藏在哪里呢?(引导幼儿说出麦穗)花生把它成长的故事藏在哪里呢?(引导幼儿说出泥土里)幼儿还会说出蝌蚪会长大,小鸡会长大,那么蝌蚪把成长的故事藏在哪里呢?(引导幼儿从颜色变化上说出藏在衣服里)小鸡把它成长的故事藏在哪里呢?(引导幼儿说出叫声里)最后,老师和幼儿共同把仿编的部分串联起来,一首新的诗歌就编好了。
原诗歌:《成长的故事》
成长的故事在哪里?
大树把它藏在年轮里,
花儿把它藏在果实里,
山羊把它藏在犄角里,
乌龟把它藏在龟壳里,
宝宝把它藏在书包里。
仿编的诗歌:《成长的故事》
成长的故事在哪里?
麦苗把它藏在麦穗里,
花生把它藏在泥土里,
青蛙把它藏在衣服里,
小鸡把它藏在叫声里,
小朋友把它藏在脑袋里。
浅谈幼儿园诗歌仿编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引导方法
一、幼儿园诗歌仿编活动存在的问题
内容选择不当:部分教师在选择诗歌仿编内容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导致内容过于复杂或简单,无法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单一:一些教师在组织诗歌仿编活动时,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师教、幼儿学”的模式,忽视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导致活动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评价方式片面:在评价幼儿的诗歌仿编作品时,部分教师过于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而忽视了幼儿的创新性和想象力,导致评价方式过于片面。
二、引导方法
合理选择内容: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简单易懂、富有童趣的诗歌作为仿编对象。同时,也可以结合幼儿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点,引导幼儿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灵感,创作属于自己的诗歌。
创新教学方法:在组织诗歌仿编活动时,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游戏化教学、情境教学等,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创造力。同时,也要注重引导幼儿的思考和探索,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多元化评价:在评价幼儿的诗歌仿编作品时,教师应注重评价的多元化。除了关注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外,还要关注幼儿的创新性和想象力。同时,也要鼓励幼儿之间相互评价,让他们在交流中学习和成长。
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引导幼儿进行诗歌仿编活动: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音乐等方式,为幼儿创设一个与诗歌主题相关的情境,让幼儿在情境中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提供范例:教师可以先为幼儿提供一些优秀的诗歌范例,让幼儿在欣赏和学习的过程中,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特点。
启发思维: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从多个角度思考诗歌的主题和内容,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鼓励实践: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在创作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幼儿充分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创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总之,幼儿园诗歌仿编活动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引导方法,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成效。同时,也要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点,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诗歌仿编活动中得到发展和成长。
【浅谈幼儿园诗歌仿编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引导方法】相关文章:
浅谈学困生的引导方法08-05
大班仿编诗歌《摇篮》活动方案08-15
中班语言活动教案:诗歌仿编02-08
中班语言活动方案诗歌仿编03-17
中班诗歌仿编活动教案:家03-25
中班语言活动:诗歌仿编《梳子》09-02
仿编诗歌梳子教案01-08
浅谈机关党员教育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法的思考02-24
语文 -大班仿编诗歌《摇篮》活动方案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