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后进生转化对策刍议
后进生转化对策刍议彭 秀
绝大多数老师,都遇到过优生,也都遇到过后进学生,甚至有的老师整个教育历程都会与后进学生相伴。面对后进学生性情的乖张和行为的放纵,很多老师都感到头疼。
按照陶行之的说法,教育是一种交心的活动,又因为“亲其师而信其道”。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很多老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培养师生感情的重要性,对学生的教育往往采用居高临下的命令式的说教方式。这种说教方式,对后进学生而言,收效肯定是很小的。可我们的老师都喜欢这种方式,为什么呢?原因是我们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思想在作祟。这种师道尊严的思想,乍看起来是维护了我们老师的形象,维护了我们老师的“身段”,但这种思想却拉大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距离,使学生无法亲近老师,甚至不敢亲近老师,学生当然也就很难“信”我们的“道”了。
很多老师也意识到严重的师道尊严意识不可取,也想与学生建立友情,但就是放不下自己的“身段”,认为学生必须先亲近老师。这种放不下“身段”的做法,其实也就是放不下师道尊严的臭架子,当然也就无法获得学生的友谊;学生,尤其是后进学生也就很难“信”我们的“道”了。
要想让后进学生接受我们的教育,我认为我们老师仅需要做好一个字——爱。这个“爱”,是指对学生真正的爱,是不讲任何条件的爱,是出自我们老师心灵深处的纯洁的爱。这个爱,不是很多老师常常挂在嘴巴上的口头的爱,也不是为了和同事竞争而把学生当作棋子的“爱”,更不是为了以后能找托词而逃避某种责任所表现出来的装模作样的“爱”。
这个“爱”,要求我们老师在感情上把后进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子女一般。既然当作了子女,就要有像对子女一样的关心爱护,而且还应该不仅仅只是关心他们的学习。要有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的真正的爱心,也要有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的宽广的心胸,还要有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的耐心,更要有像对待自己子女一样的信心。这种爱,这种真诚的交心的爱,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是至关重要的。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说得很好,它为我们老师的教育行为定下了感情的基调,为老师教育好学生,尤其是教育好后进学生铺平了道路。
那么,我们老师应该要用怎样的关爱行动建立起与后进学生的师生情谊,从而实现我们的教育目的呢?
首先,是要充分的信任学生。后进学生虽然后进。但“人之初,性本善”,即使是后进学生,可落后得无法挽救的也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是可塑可造的。取名“后进生”(有的学者称潜能生),也是说这些学生的潜能暂时还没有被发掘出来,言行举止还不规范,但发掘出他们的潜能只是时间的问题,规范他们的举止也只是时间问题。
那我们老师对后进学生的信任如何体现呢?答案也还是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子女一般,让学生在心理上逐渐解除对我们老师的戒备。
第一,走到学生中去,去参加他们的活动。最初,后进生们可能会有不适,但是渐渐的,就会适应了。参加他们的活动,教师千万别充当活动的一个指挥官,而是他们中完全平等的一个成员。凡事和他们一起商量,即使自己心中有数,也不要直接说出来,而要征求他们的意见,甚至可以否决自己的意见而尊重他们的不是那么很好的意见。这样一来,他们就会觉得受到了尊重,得到了信任。记得我初登讲台的时候,根本没有什么经验,什么班务工作都和学生商量。这种客观上对学生的信任,也使我同样得到了学生的信任,因此,管理起来就很少出现什么麻烦,上课捣蛋的学生少之又少。老师在与后进学生的接触中,和他们肯定会有不少的谈话(事实上,学生是很乐意和没有架子的老师交谈的),老师在谈话内容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层次的把握。最先,在没有完全赢得学生的信任时,一定要选择轻松的话题。比如笑话、幽默故事、智力故事以及学生普遍关心的体育赛事等等;在部分赢得学生的信任以后,可以把谈话的内容扩展到师生各自的家庭琐事、师生个人苦恼之类的上面;在确信自己已经赢得学生信赖以后,谈话的内容可以进一步扩大到个人理想、人生价值,以及老师对学生的期待等等。上学期,我新接手一个教学班,班上有几个很典型的后进学生,我上课都无法正常进行。思考研究一天后,我作出了针对那几个后进生的三阶段教育流程。第一阶段,尝试与他们的情感接触。下课和他们一块玩球、说笑,不到一个周,我与他们就变得比较随便了,而课堂也有了一些改观。第二阶段,尝试心灵的接触。课余和他们聊天时,加入了我个人的家庭琐事。起初,他们只是听,逐渐地,他们也讲到了他们的家人及其琐事。这时,我已知道,我的教育已初有成效了。第三阶段,尝试理想教育。我利用一堂自习课的时间,给全班讲到了我自己的人生经历,并用具体事例告诉他们学问能力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也讲到了我所知道的没有学问能力在工作中处处碰壁的诸多事例。并告诉他们,家长、老师、社会对他们的期待。从那以后,那几个后进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多了,也守纪律了,有时甚至还主动帮老师做上课的准备工作。下课闲谈中,我知道他们认识有了提高,课外行为上,我知道他们表现有了长进。我知道,这是和学生交心的成果。值得注意的是,在接触谈话中,老师不要抢风头,应该经常地倾听学生的谈话,甚至去启发引导学生谈话。
第二,让后进学生和先进学生有平等的地位,避免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各种调查表明,任何学生,都喜欢公平的老师,如果我们老师公平了,学生也就会觉得受到了尊重。比如平等的发言机会、平等的受表扬的机会、平等的表现机会等等。适当的时候,老师也可以把某些机会有意识的向后进学生倾斜,让后进学生常常感觉到自己获得成功,有成就感。初三毕业前夕,学校组织郊游,我把本班的活动组织交给了一个在班上比较有影响的后进学生。结果他把本班的各项活动组织得井井有条,得到了学校领导的表扬,他也因此在后来的学习中有较好的表现。
第三,有了一定的信任感,适当的时候,老师也可以有意识地让后进学生为自己办点“私事”,或者老师替他们办点“私事”,从而增加师生感情,进而让学生觉得自己得到了信任,受到了尊重,他们是老师的朋友。也说我刚才讲到的那几个后进生。在那一系列的教育以后,我感到有了较好的效果,师生彼此有了一定程度的信任感。但我也知道,教育工作并没有结束。上学期的一天中午,我在教室里给学生批改作文,我忽然发现自己感冒了。我特意叫那几个以前的后进生拿着我的医疗卡到药店买药,他们很乐意也很踊跃。那以后,那几个原来的后进生表现得中规中矩。几个月过去了,他们还没有在课堂上“惹出”一件足以令老师严厉批评他们的事。
其次,老师要给予后进学生子女般的关爱。关爱决不是溺爱,对于关爱的把握,老师要做好四个字:爱严结合。对于这一点,那一定是在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信任,并且也赢得学生的信任以后,才能实施。在学生对老师有戒备心理的情况下,一切口头上的所谓关爱,都不会有什么结果。彼此有了信任,学生才会觉得老师的关爱是真心的,而不仅仅是为了尽责任,也才会接受老师的关爱,这样,老师的关爱才会有实际意义。
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要体现在学生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就如同对自己的孩子的各个方面的关爱一样。衣食温饱的关爱要细致入微,让学生感到老师就是他的家长一般;学生往往都有贪玩的心理,老师要告诉他,任何一种活动都要有度,这方面必须要严,玩到一定的时候,就要学生必须收场。当学生犯了错误时,老师在了解事情真相的基础上,该批评就得批评,但批评以后,得和学生一起共同分析犯错误的根源,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学生获奖时,不管奖项的大小,老师都要给予学生真诚的祝贺,并鼓励学生再接再厉。批改学生作业时,老师要经常给学生一些关心鼓励和引导性的批语,老师还要尽量多和学生在一起,甚至不妨抽时间和学生同食宿。有件事情在我的记忆里还非常清晰。在我读书的时候,一个老师因为返校太晚,到自己寝室似乎没法就寝,于是跑到我们寝室与一个小同学同住。这以后,我们寝室的学生对那个老师非常好:非常喜欢他教的学科,非常听他的话,非常喜欢和他接触,把那个老师当成了朋友。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老师对学生的关爱一定要出自本心,而不应该是为了完成某个任务,不应该是为了逃避某种责任而作出的一些姿态。有了这样的心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就会很亲切自然,易于被学生接受。
传道先融情,育人先交心。教育教学的基础一定是爱,对优秀学生如此,对后进学生更是如此。留心一下我们的身边,你会发现,教育教学搞得比较成功的老师,往往也是和学生的关系处理得比较好的老师。记得网上一篇教育论文写道:“一个成功的老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懂得艺术地处理和学生的关系。”这里的所谓“艺术地处理和学生的关系”,不是可以理解为真诚地关爱学生吗?老师们,放下你的“身段”,收起你的骄傲,拿出你的坦诚,真诚地给予学生爱,把学生当作朋友吧!当你的爱感染了学生的时候,你会真正感到满足的,也会真正感到自豪的,因为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二中 重庆 402284)
【后进生转化对策刍议】相关文章:
后进生转化06-04
后进生转化08-17
科学转化后进生08-25
浅析后进生的转化08-21
后进生转化案例08-18
后进生的特点及转化08-16
转化后进生点滴体会08-20
小学后进生转化案例08-24
如何转化后进生论文08-23
高中后进生转化案例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