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数学题,引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开发他们的智
力,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逻辑思考能力。
2)让他们学会通过思考与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发挥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解答例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让学生学会善于思考。教学难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课前准备:
准备课堂上要讲的内容,预测提问环节所需要的使用的时间。多媒体课件,火柴棒,小奖品。
教学过程:
课前先向学生播放一些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例子。讲一个小故事,动物中的数学“天才”蜜蜂。(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通过小故事起到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一、游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火柴游戏,层层导入:同学们还想知道知道数学更多有趣的故事吗?今天我们来一起玩一个与数学有关的趣味游戏好吗?
学生讨论交流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演示摆法。
1、下图是用24根火柴杆排成1大1小两个正方形,只能移动其中的4根火柴,要使其变成3个正方形,你会吗?
2、六角星变菱形用18根火柴摆1个六角星(见图)。请你移动其中的6根火柴,使六角星变成6个面积相等的`菱形。你知道应该怎么移动吗?
3、用12根火柴杆,组成4个连靠在一起的单位正方形,如下图。游戏要求:
(1)试试看,移动3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2)恢复原状,再试试看,移动4根火柴杆,把它变成3个不相连靠的正方形。
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答对进行适当的奖励),并进行分析,然后逐渐深入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结合生活,小组互动。
此环节分为四个小部分:
1将学生分成几组,然后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
2从日常生活出发,模拟一些题目,让学生进行抢答。
3最后进行统计,对表现最好的小组进行奖励。
4、对相关题目进行详细的解释,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具体如下:
1.一加一不是二。(打一字)
解析:“一”字、加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二”,而是“王”。谜底是:王
2.一减一不是零。(打一字)
解析:“一”字、减号“-”、再来一个“一”字,组合在一起,得到的字不是“零”,而是“三”。谜底是:三
3.+-×(打一成语)
解析:把支分解开即为“+、-、×”)谜底是:支离破碎
4、一二三四五六七九十(打一字)
谜底是:口(意为“只”少“八”)
5、成绩是多少?(打二个数学名词)
解析:学习成绩是用得分的数目计算的。问“多少”,可以换一个说法,改问“几何?”在中国古代数学书里,问一种物品有多少个,总是问“物有几何?”直到现在,有些地区的方言里,买东西问价钱,还是说“几何?”所以,问“成绩多少”,等于是问“分数,几何?”谜底是两个数学名词:分数、几何.
二、探究拓展题:
现在小明一家过一座桥,过桥时候是黑夜,所以必须有灯。现在小明过桥要1秒,小明的弟弟要3秒,小明的爸爸要6秒,小明的妈妈要8秒,小明的爷爷要12秒。每次此桥最多可过两人,而过桥的速度依过桥最慢者而定,而且灯在点燃后30秒就会熄灭。问小明一家如何过桥?
答案:
第一步:小明与弟弟过桥,小明回来,耗时4秒;
第二步:小明与爸爸过河,弟弟回来,耗时9秒;
第三步:妈妈与爷爷过河,小明回来,耗时13秒;
最后:小明与弟弟过河,耗时4秒,总共耗时30秒,多么惊险!
三、自主创作题:
根据自己学过的数学知识,自主创作一幅与数学有关的图画。(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奥秘,进而提高对数的学习兴趣。)
三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课本第9~11页
教学目标
1、认识速度、时间与路程。
2、知道速度是复合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知道其表示的含义。
3、理解速度和时间、路程的关系。
教学重点
1、认识速度的单位,会正确读、写,知道其含义
2、理解速度和时间、路程的关系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速度的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同桌互相背诵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情境介绍。
小象、小牛和小熊是好朋友,但是他们时常为谁跑得最快的问题而争论不休,有一天,他们决定进行一场比赛。
(出示)小象:4分钟252米
小牛:3分钟252米
小熊:4分钟216米
2、提问:你们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
(板书):小象跑了252米,小牛也跑了252米,小熊跑了216米。
小象跑了4分钟,小牛跑了3分钟,小熊也跑了4分钟。
师:我们把它们跑的距离叫做路程,4分钟、2分钟都叫做时间。
(板书):路程、时间
3、师:谁跑得最快?(板书课题)
师:仔细观察这些数据,用你自己的方法比一比。然后在小组里交流,说说是你是怎么比的。
4、小组讨论交流,集体反馈。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一)推理比较速度的快慢
1、交流比较方法,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2种不同的比较方法--推理和求每分钟跑的米数。)
(板书):推一推
(板书):算一算
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怎么算它们每分钟跑的路程?你来说一说算式?
(板书):252÷4=63
252÷3=84
216÷4=54
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算出了它们每分钟分别跑了63米、84米、54米。
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推一推的方法,推算出:小牛跑得最快。也可以用算一算的方法,精确地计算出它们每分钟跑的路程。
(二)认识速度单位,读、写及含义
1、出示速度的定义。
我们把每分(每小时、每秒)行的路程叫做速度。(板书)
2、速度单位及其读法和写法
(1)分别说一说小象、小牛和小熊的速度。
(2)自学课本,解决以下问题:
问题①:如何表示在单位时间里行的路程,也就是如何表示速度呢?
问题②:怎样读写速度?
问题③:想一想,速度单位除了课本上介绍的`,还有吗?怎么写?
3、学生汇报。
4、结合三者的速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谁跑得快”。
5、小结:速度单位是由两部分组成,用/分隔,/的左面是长度单位,右边是时间单位,合起来就是速度单位,表示单位时间内行的路程。
(三)跟进练习。
认识不同的速度,先读一读,再说一说每个速度的含义。(课本第10页)
三、解决实际问题(课本第9页)
1、(出示)双层火车3小时行了444千米,庞巴迪火车2小时行了332千米,这两辆火车哪辆的速度快?
(1)学生独立完成
(2)交流反馈。
提问:你们是怎样来求速度的?
(板书):路程÷时间=速度
小结:我们可以用:路程除以时间,来求速度。
2、完成课本第10页:算一算。
四、总结归纳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延伸
1、收集不同的速度。(网上、报刊)(读一读和书出其表示的含义)
2、师:同学们,下课后请你们到操场上,绕着跑道走一圈,记录所用的时间,然后估算一下你步行的速度,填在书上第10页的做一做中。
检测练习:练习册P7
板书:
速度、时间、路程(谁跑得快)
怎样比?
1、推一推
2、算一算:每分钟(每秒、小时)跑的路程,就叫做速度。
路程÷时间=速度,速度单位:千米/时、千米/天、米/秒、……
小象252 ÷ 4 = 63(米/分)
读作:六十三米每分,表示:小熊每分钟跑63米。
小牛252 ÷ 3 = 84(米/分)
读作:八十四米每分,表示:小牛每分钟跑84米。
小熊216 ÷ 4 = 54(米/分)
读作:五十四米每分,表示:小熊每分钟跑54米。
课后反思:
三年级数学教案3
1、教材建议及重难点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横向条形统计图”,教材展示了矿泉水一周的销售情况,和根据销售情况绘成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教学时应该让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如对品牌的分类、对数量的计数等;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后,让学生对形成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还可以根据数据进行预测和计划调整。
横向统计图与纵向统计图的绘制是同样的原理,对学生而言并不会存在困难,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创造。从统计的意义上来说,学生在学会纵向统计图后还要让学生学会横向统计图,其实际意义并不大,横向统计图能体现的纵向统计图都能体现,因此,它的应用要考虑生活的实际需要。如在作统计图时,在页面上绘一个长方形的图比较美观,我们就可以选择横向统计图[g5]。
2、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
(2)、使学生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使学生学会收集、整理数据。
3、教学建议
横向条形统计图与纵向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作用是相同的,没有很大的必要再创设情境,让学生去探索、创造横向条形统计图,因此教学时可以直接呈现横向条形统计图,把重点放在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上,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预测能力,以及横向条形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上。
第二课时
1、教学内容:条形统计图例[2]、练习十第2---4题[P39]
2、教材分析及重难点
例[2]展示的统计图有别于学生的已有知识。以前学习的统计图中每一格都表示相同的量,而本课中统计图中的起始格[g6]也就是第一格表示的量与其他格表示的量不同。如图,身高统计图中起始格表示137,体重统计图中起始格表示28,其他格都表示1,为什么要在统计图中这样表示呢?教学时可以把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发现其中的奥妙,从而认识这种“锯齿形”的统计图;教学时也可以创设另一种情境,使学生体验到在某些情况下已有知识无法很好的解决目前的问题,于是探求新的、更好的解决方法。如例[2]的数据:
姓名
xx
身高/厘米
141
138
139
143
142
体重/千克
35
33
32
40
36
让学生把它绘制成统计图,按已有知识学生会采用“以一当多”的办法,如图。在这种情况下,数据间的“差异量”并不明显,不符合统计图“简洁”、“明了”的特点,怎么办呢?这时可以让学生继续探索或教师帮助,发现“锯齿形”统计图的妙处[g7]。
教学重难点:
理解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的不一致。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
(2)学会数据的简单分析,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4、教学设计建议
(一)收集信息
通过测量得到学生的身高数据、体重数据,如下表:
姓名
xx
身高/厘米
141
138
139
143
142
体重/千克
35
33
32
40
36
(二)探索新知
1、根据这组学生的身高情况,制作身高情统计图。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能力,画统计图的方法有两种:(1)以一当多的统计图,如以一当十[g8]。(2)每一格都表示1的统计图[g9]。可以发现,第一种方法画出的统计图中同学的身高差异并不明显,与画统计图的目标不符合;而第二种方法画出的统计图则显得苗条,操作并不方便。怎么办?
2、讨论,探索新方法。
学生在交流探究时教师可以适当点拔:两种统计图可否取长补短,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学生可能会想到统计图的下面部分以一当十,上面部分一格表示1等。
3、统一方法,学习新知
可以把下面部分以一当多的部分全合并到一个格子里,由于这个格子与其它格表示的数不一样,就用“锯齿”的形状来表示。请学生画一画。
4、小结
说一说新统计图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
根据这组学生的体重情况,制作体重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了解关于这组学生体重的信息。
(四)总结
三年级数学教案4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它是在二年级的表内乘、除法及三年级的一位数乘多位数、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也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因此,本单元分两个小节:先学口算除法(含估算),再学笔算除法(也含估算)。这样编排,和三年级上学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构是一致的.,体现本套教材在逻辑结构上的一种对称美,易于广大师生从横向上把握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方法上的迁移。
教学内容:
1、口算除法
2、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口算除法
第一课时
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教学内容:
13-15页图示和例1
教学目标:
1、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口算方法。
2、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重点难点:
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4 8÷2 14÷7 24÷6 35÷7 72÷9
2、口答
(1)70里有几个十?500里有几个百?
(2)25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39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教师谈话收入课题。
二、教学例1
1、出示第13页主题图,教师:问根据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运算?
2、出示例1。
(1)赵大伯3次能运完60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观察:如用小棒来代替木箱,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
4、如果不分小棒,我们又怎样口算60÷3呢? 结合学生汇报
5、教师板书: 这样算 6÷3=2 60÷3=20
6、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 60÷2
(1)口算写出结果。
(2)说说口算方法。
三、教学例1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2)问题 60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6÷3=2 600÷3=200
3、试一试。
360÷6 640÷8
四、教学例1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3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24÷3=8 240÷3=80
五、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2、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17页1.2
三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内容:第34、35页例1、例2,“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七第1-5题。
教学目标:理解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数和一位数除几十几和几百几十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和类推等思维能力。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44÷26÷3
1.填空。
60里面有()个十,800里面有()个百。
36里有()个十和()个一。
420里有()个百和()个十。
二、教学新课。
1.教学60÷3。
(1)学生摆出6捆小棒。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
(2)把6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算式怎么写?
(3)说一说60÷3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说一说。
(4)除法算式有两种读法。再告诉学生另一种读法。
要求学生用两种方法齐读。(学生先读一读。再跟着读一读。)
(5)小结。
口算几十除以几,可以想几个十除以几等于几个十,是几十。
2.教学“试一试”。
(1)出示600÷3。
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读一遍。
学生按照上面一题的方法。可以怎样想得数呢?
指名口答。
把书上想的过程填写完整。
同桌互相说一说,600÷3要怎样想?
(2)出示6000÷3。
想一想6000÷3要怎样想?
学生算出得数。
指名口答是怎样想的'?
(3)说一说600÷3要怎样想?6000÷3呢?
(4)口算,并说一说想的过程。
4.教学例2。
(1)出示24÷2
提问:24÷2表示什么意思?
(2)用小棒把24平均分成2份,先怎样分,再怎样分,最后怎样得出是12?
(3)口算24÷2先怎样算,再怎样算,最后怎样算?
(4)指名说一说想的过程。
(5)学生口算。
5.教学试一试。
240÷2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做“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做“练一练”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七第3、4、5题。
三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3、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上次我们一起去参观了凤凰村,今天我们再去参观他们的'饮料加工厂,好吗?[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它们是怎样运动的?你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学生自由交流]
师:同学们演的可真形象啊!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给它们分分类吗?
[小组合作交流]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的大门、传送带、升降机......的移动都是平移现象。
活动三:
师:我们接着再来看换气扇、汽车轮子、吊扇是怎样运动的,好吗?你能给大家说一说吗?
[学生自由交流]
师:同学们演的可真不错啊!你能根据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再给它们分分类吗?
[小组合作交流]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的换气扇、汽车轮子、吊扇......的移动都是旋转现象。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方位感。
3、初步感受方向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第一题:
是区分平移和旋转现象的基本练习。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模拟运动,说一说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并说出理由。还可以让学生找一找,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旋转现象,让学生感受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的区别。
第二题:
是按要求平移图形,并给平移的图形涂色的练习。练习时可先让学生观察图形,向上平移六格是怎么平移的,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中的题目,完成后进行汇报交流。
第三题:
是在方格纸上平移图形的题目。把三个图形按不同的要求进行平移,平移后能组成一条鱼的图案。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在“玩”中按要求进行,体验数学带来的快乐。
三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P30~31页。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找出计算的规律。
2、数学思考与问题解决。
能熟练进行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数学问题。
3、情感态度。
经历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学习过程,提高归纳、概括的能力,学会交流,体验合作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探讨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难点:理解整十数乘法的算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数位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讲故事。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二年级学过的那首儿歌吗?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你还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
2、如果我们继续说下去,数会越来越大,我们可以用一个字母“N”来表示数量,说成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设计意图: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兴趣高涨初步感受到规律的'存在。
二、自主探索,掌握规律。
1、出示教材第30页的“算一算”并说说你是如何计算的。
(1)学生口算结果,随机显示主题图片。
(2)强调“50×10、30×20、12×40、120×40”的计算,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
教师:50×10表示50个10相加,看数位表是500、50×10=50×2×5=10 0×5=500。
设计意图:教学时让每个学生都算一算,特别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情况。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3)小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分组出示有规律的算式。
第一组:5×1、3×2、12×4、5×10、3×20、12×40。设计意图:在理解了上述算理的基础上,再探索每组中两个乘数的变化引起积的变化的规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发现的规律,与同伴交流。
第二组:5×10、3×20、12×40、50×10、30×20、120 ×40。
第三组:5×1、3×2、12×4、50 ×10、30×20、120×40。
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发现的规律吗?现在让你来算“150×30”的话,你想怎样算?
设计意图:“150×30”主要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发现的规律进行计算。使学生明确:先计算15×3=45,再添上原来乘数中被省略的0,即150×30=4500。
2、试一试。
问题一:你能根据所给的算式按照规律写出几个算式吗?6×3=15×4=18×2=
生:生汇报6 0×3=6×30=60×30=。
师:通过写算式我们发现,可以在第一个因数后面添0,或在第二个因数后面添0,也可以同时在两个因数的后面添0。
问题二:根据16×3=48,你能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结果吗?16×30=160×3=160×30=16×300=。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吗?
生1:先算16乘以3等于48,再在48后面填一个0。
生2:先算16乘以3等于48,再在48后面填一个0。
生3:先算16乘以3等于48,再在48后面填两个0。
生4:先算16乘以3等于4 8,再在48后面填两个0。
三、初步应用,小结方法。
1、算一算。(教材第31页“练一练”1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同桌交流算法,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及时校正错误。
(1)这道题能看懂吗?请独立计算后把得数填在表格内,有困难的同学请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2)练习反馈。
2、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
先把乘数中末尾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看两个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上几个0。
四、巩固练习,熟练提高。
同学们刚才通过自己的观察、交流,归纳出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的规律。接下来我们利用自己的发现,去解决下面的数学问题。
三年级数学教案8
教学难点:区别时间与时刻;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准备:钟面、情景图
3.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钟面上时针的转动,使学生认识到1日=24时,会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某一时刻;
(2)使学生进一步熟悉24时计时法,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认识时间和时刻的区别。
(3)从生活中提取素材,培养学生获取生活中数学信息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数学就在身边。
4.教学过程:
一、认识24时记时法
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收集时刻信息。
2.组织交流时刻信息,提出问题:8时的时候,你猜老师会在干什么?
3.组织学生猜测。(老师在我们班上课工作;老师可能没有课在办公室批改作业;或许有学生也会猜到是晚上8时......)
4.揭示答案:每天的这个时候,老师都在家里备课,为什么你们没猜到(为什么这么多小朋友没猜到呢)?
学生可能会说:我们讲的是上午8时,而老师指的是晚上8时。
师:是的。晚上8时和上午8时是我们惯用的12计时法,谁还知道别的计时法?
学生可能会说:晚上8时就是20时?
你怎么知道的?(我在电视上看到过;我妈妈教我的;我是在收音机上听到过......)
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还见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师:小朋友真是生活的有心人,采用这种计时法就不会让人产生误解了。这种计时法就是24计时法。
5.组织学生观察:老师动手操作,理解1天内,钟表的时针正好走两圈,一共是24小时,后学生动手操作,1日(天)里时针正好走两圈,从夜里12时(0时)开始到中午12时,时针走一圈是12小时;从中午12时再到夜里12时(0时),时针又走1圈也是12小时,一共是24小时,感受一天共有24小时。
6.师生共同得出:1日=24时、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相差都是12。也就是“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通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
7.了解一日24小时的由来。(教材54页的“你知道吗?”介绍了一日的来历,证明了24记时法的科学性。)
二、学会24时计时法
1.师出示钟面,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有什么?
说说钟面内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
2.学生观察自己的钟面,讨论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
(外圈的数就是时针走第二圈时所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时刻,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相差都是12。)
3.让学生用24时记时法探讨一:“上午9时、晚上9时”?
让学生用24时记时法探讨二:“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几时”?
(学生自己思考后交流,有的学生可能根据钟面上5时所对的外圈的数17得出,下午5时就是17时;有的也可能根据内外圈的数的关系,用5+12=17得出结果。)
4.小结:把下午几时或晚上几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要用原来的时数加上12,即把时针走第二圈时所指的时刻分别加上12。
5.师再拨时针,让学生学习下午1时到晚上12时用24时计时法的.方法
(下午1时,下午5时,晚上9时,晚上12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即时互化抢答:
(1)上午7时中午12时下午4时下午6时40分晚上9时12分
(2)19时23时40分
练后想一想: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6.同桌互动,一个说一种表示方法,另一个同学回答另一种表示方法。
三、时间与时刻
1.出示情景图,引导观察,收集交流信息。
2.说说下午2时40分和17时45分表示什么?
在钟面上该怎么表示?(让学生上台拨出时间?)
3.说说下午2时40分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
4.师画出线段图,引导学生在图上表示出这两个时刻,并讨论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可以在线段图中应该怎样表示?
5.师小结:像上面所说的2时40分、17时45分,还像上午7时50分上学,11时35分放学都是指一瞬间的时刻,一般用“几时”来表示。而从一时刻到另一时刻所经过的时间,一般用“几小时”来表示,如工作了8小时,在校3小时45分。
6.学生小组讨论计算坐火车用了多长时间的方法。
7.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说说你喜欢哪种办法?为什么?
四、巩固新知、强化区别
1.你知道妈妈几时上班,几时下班?你能算算妈妈一天工作多长时间吗?
2.你每天几时上学?几时放学?你一天呆在学校有多长时间?
(学生交流后独立解决后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五、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
六、课外小实践:为全家设计一张双休日安排表。
[这种设计较为平实,每一个环节虽说不够新异,但是每一个问题都让人深思。真实的课堂就是这样,它不一定要有图文并茂的情景引领;不一定要有妙语连珠的言语讲解;也不一定要有引人入胜的跌宕悬念,只要学生能将生活的经验迁移到数学教学中,就是平常课堂中的平常教学。]
三年级数学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圆与圆的位置的种类;
(2)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两圆的连心线长;
(3)会用连心线长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设两圆的连心线长为,则判别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的依据有以下几点:
(1)当时,圆与圆相离;
(2)当时,圆与圆外切;
(3)当时,圆与圆相交;
(4)当时,圆与圆内切;
(5)当时,圆与圆内含;
3、情态与价值观
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理解并掌握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与难点:用坐标法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问题 设计意图 师生活动
1.初中学过的平面几何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有几类? 结合学生已有知识以验,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举例,并对学生活动进行评价;学生回顾知识点时,可互相交流.
2.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引导学生明确两圆的位置关系,并发现判断和解决两圆的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注意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疑难,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解题的方法.
三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在初步理解一些物体的几分之一的基础上认识几分之几。
2、过程与方法:发展动手操作,与人合作交流以及表达能力。
3、情感与态度: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具体的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
理解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几份可以用几分之几表示。
设计理念:
1、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我用例举生活中的和小猴子分桃这个情境导入新课,从而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也为本堂课的教学作了铺垫。
2、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本节课时提供给学生多次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分桃子、拿小棒的活动,亲身经历分得几分之几的过程,这是在教学直观认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培养了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并丰富了学生表象,在主动探究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3、练习具有层次性和趣味性。
考虑到三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短,所以在练习的设计上采用了“我会说、我会填、我会涂、我会拿、我会猜”等练习方式,一层一层增加难度,以闯关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胜欲,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类推,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课前准备:
小棒、平板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唤醒经验
1、回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对这个分数你们能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吗?
预设:把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表示其中的1份,可以用表示。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可以用表示。
把我班的学生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组,每组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2份,每一段的长度是总长的。
(隐藏事例图片,学生例举时,通过拖动选择性呈现学生所举事例)
被平均分的对象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也还可以是一些物体组成的整体。
(呈现思维导图,展示一个整体的不同类型)
那么你们能说说各部分的名称吗?
2、激疑。
关于分数,猴妈妈想再来考考你们。
猴妈妈盒子里有些桃子,把这些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盒桃子的几分之几?让我们打开盒子,看一看,里面到底有几只桃子?3只桃子,3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这些桃子的几分之几?
如果是6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又分得这些桃子的几分之几?
预设:学生会出现的答案。如果出现,让学生上黑板现场分一分。
(使用的硬笔书写功能展示分桃过程,从而纠正错误答案)
为什么桃的总数不一样,每只猴子都是分得这些桃子的?
都是把这些桃子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取这样的一份。
总结:也就是说,不管什么物体,多少物体,只要平均分成3份,每人分得的都是总数的。这里的表示的是每1份和总数的关系(板书:表示关系),和总数的多少有没有关系。
同学想了解更多关于分数的知识吗?我们今天继续学习分数知识。(板书:认识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学生在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学习了如何用分数表示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和创设“把一盒桃、3只桃、6只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的情境,从而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关于分数的知识储备,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自主探索,构建新知
1、教学例题。
(1)提出问题。
我们知道6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6只桃子的,那2只小猴能分得几分之几呢?有信心帮助猴妈妈吗?
(2)自主探究。
请大家把学习单上第一题的6个桃,分一分,涂一涂,看一看2只小猴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
学生自主操作,老师巡视。
请一位学生上白板分一分,并录制其操作过程。
(使用的移动、拖拽、书写功能现场进行分桃;使用剪辑师的微课录制功能录制学生分桃过程,便于回顾讨论)
(设计意图:在前一教学环节,复习了“把6只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其中1小猴分得总数的”,这一教学环节直接放手让学生自主操作、探究“其中2小猴分得总数的几分之几?”,把准学情,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3)班内交流。
提问:你能结合你分的过程,说说是怎么分的吗?
生:把这盘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3只小猴,那我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一只猴子得到的都是这盘桃子的,2只小猴一共分得2个,就是()。
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出示:每只小猴分得,2只小猴一共分得2个,就是。
(使用的触发器功能,相机出示答案)
教师再次演示分得的过程。
在分的过程中,我们要把6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每只小猴分得,2只小猴一共分得2个,就是()。
(使用的形状、复制功能再一次展示分桃过程,加深理解;使用的截图功能,并存入桌面,便于后续调用、比较)
如果是9只桃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又分得这些桃的几分之几呢?
生:把9个桃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给3只小猴,2只小猴分得这些桃的。
(5)沟通比较,总结升华。
师:刚才我们把6只桃和9只桃分给3只猴,求2只猴子一共分得这盘桃的几分之几过程中,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呢?
(使用的导入功能,把刚才的截图导入课件,便于学生直观比较)
预设:生:平均分
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
生:每份都用表示。
生:桃子个数不同
这些桃子的总数不同,为什么2只小猴分得的都是总数的表示呢?
生:都是平均分成3份,每只猴分得的是总数是,2只猴分得的是2个,也就是。这里的表示的也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设计意图:这里把两次分桃的结果进行一次对比,是为了更直接地刺激学生对分数的理解,总数不一样,这不是关键,重点是都是3只小猴平均分桃,那每只小猴应该分得3份中的1份,是;2只小猴应该分得3份中的2份,是。不管每份是4个桃还是6个桃,都是属于3份中的2份,那就是,强化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让学生在独立思考、集体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完成知识的'迁移。)
2、教学“试一试”。
(1)问题:猴妈妈现在把10个桃,平均分成5份,其中的2份是这些桃的几分之几呢?3份呢?4份呢?
(2)学生在作业纸上分一分。
(3)学生上白板演示分的过程。
(使用的移动、拖拽、书写功能现场进行分桃便于回顾总结)
追问:这样的1份是10个桃的几分之几?当学生表示出2份之后,进一步追问:这样的2份,就是几个1/5,也就是10个桃的几分之几?
你还能表示出这些桃的几分之几?
生:3份就是3个,也就是这些桃的;4份就是4个,也就是这些桃的。
3、小结:把一些东西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一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几份是它的几分之几。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把6只桃和9只桃平均分给3只猴的过程中,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的沟通对比,在这里学生已经能将注意力集中到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上,不再受到每份里个数的干扰,并认识到“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这样的几份,分子就是几”,从而完善分数意义的建构。)
三、分层练习,反馈学情
1、我会说
做“想想做做”第1题。
同学们,我们休息一下做个游戏好吗?
老师现在要摇动聚光灯了,你能快速的说出摇到的是几分之几吗?依次摇:......
先竖着比较“......”表示的意义。
提问:总数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可以用表示呢?
生:平均分成的份数相同。
提问:都是8只兔子,为什么又用不同的分数表示呢?
生:平均分成的份不相同。
(使用的放大镜聚焦功能和移动功能,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
接下来,我们进入智慧岛,进行一系列的闯关练习。
2、我会填
做“想想做做”第2题
(1)引导学生看清每幅图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占这样的几份。
(2)各自填写分数。
3、我会涂
做“想想做做”第3题
引导学生在图中表示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把5个灯笼平均分成5份,把9条金鱼平均分成3份。
(通过授课助手里的拍照功能,收集1位孩子作品白板演示)
4、我会拿
做“想想做做”第4题
(1)一堆小棒有18根,请拿出这堆小棒的或。
拿出的是多少根?
你们还能拿出这堆小棒的几分之几?
(通过授课助手里的拍照功能,收集2位孩子作品白板演示)
(2)对比分析,总结提升。
除了可以表示,还可以表示,这两个分数合起来是多少呢?
看来同一种摆法可以摆出两种不同的分数
(通过授课助手里的拍照功能,收集4位孩子作品白板演示)
5、第四关我会猜
看看隐藏了多少个物体。
你们看到的三根小棒是总数的,你们知道隐藏了多少根小棒?
接着来,这4只小兔是总数的,隐藏的小兔是多少只?
这些五角星是总体的,隐藏了多少个五角星?
(运用的课堂互动、蒙层和橡皮擦、挂幕功能,现场验证答案)
(设计意图:练习的安排既有层次性,又有趣味性;既有针对性,又有挑战性。在练习的过程中,突出学习内容的本质,不断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四、总结运用,融会贯通
1、回顾与反思:
学到这里,这节课你们有收获吗?那谁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这里的“回顾与反思”不仅仅是知识的简单罗列,更是优化认知结构,完善知识体系的一种有效手段,为充分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起到了促进作用。)
2、练习与反馈:
同学们收获可真不少,如果把今天课堂教授的知识,平均分成10份,你收获的份数是多少?你能用一个分数表示这节课的收获吗?大家自信满满,那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请大家打开“一起作业”客户端,完成一份随堂小测验。
(学生当堂利用平板电脑,登陆“一起作业”客户端,完成一份随堂小测验,反馈学情。)
让我们来看看大家完成情况,你们想看哪一题的解题过程。由于时间有限,请大家课后到客户端查看题目解析,如有看不懂的,课后可以问我也可以问同学。
(教师打开网页,当堂查看学生练习完成情况,并对疑难问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
(设计意图:这里的让学生用分数表示今天所掌握的知识,既是对今天所学分数知识的运用,也是为接下来完成随堂小测验埋下伏笔。)
3、生活与运用:
下课时间到了,让我们去室外进行游戏,好吗?
先请班级里的同学走出教室,应该走多少人呢?
生:15人。
请班级里剩下人数的离开教室,应走多少人呢?
生:15人。
这15人请出去。
现在想班级里剩下的同学全部出去,应该出示师出示什么样的分数。
生:
剩下的学生都出去吧!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到生活中去。只有亲身体验分数的应用,才能提高学生对分数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并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板书设计:
认识几分之几
每只小猴
2只小猴
一盒桃子
3只桃子
平均分给3只小猴
6只桃子
9只桃子
10只桃子
5只小猴
三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页的近似数的概念和“四舍五入法”,以及练习五第1—3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准确数、近似数的意义,掌握四舍五入法,能应用四舍五入法正确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准确数、近似数的意义,能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关键:理解准确数、近似数的意义,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及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揭示课题:求近似数、四舍五入法。
2、近似数的概念。
(1)谈话。在实际生活中,描述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一定要说出它们的准确数量,只要知道它们大概是多少就可以了,因此不用准确数表示。而只用一个与准确数比较接近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来表示。这样描述起来比较方便、记忆容易、计算简单。
(2)准确数与近似数。
第20页第二自然段实例中的613是准确数。600就是613的近似数;495是准确数,500就是495的近似数。
(3)谁能说出下面每个实例中哪个是准确数,哪个是准确数的近似数,①一头肥猪重210千克,有时说大约200千克。
②一株大树高19米,有时说大约20米。
③一幢楼房高75米,有时说大约80米。
3、教学例9。同学们浇树,浇了206棵松树。浇了284棵杨树。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
(1)出示例9。
(2)读题。指名读题,并说出求什么?
(3)提问:206的近似数是什么呢?请同学们想一想206接近哪个整百数。
(1)再问:如果把206变成216、226、236、246后,怎样求它们的'近似数呢?
启发学生思考后,教师告诉学生,要求这些三位数的近似数,就要看它们的十位上的数(也就是尾数的最高位)是不是满5,如果不满5,就把十位和个位上的数舍去。改写成0,这叫“四舍”。就求出了它们的近似数。
教师板书“206≈200”,并告诉学生“≈”叫约等号。
“206≈200”读作206约等于200。
(5)教写约等号“≈”。要求学生跟着老师写几遍。(约等号写法,上坡下坡又上坡。)
(6)再问:284接近哪个整百数?
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刚才前面举的数都是十位上不满5的数,而284 十位上的数满5了吗?284超过了250,更接近300,所以如果十位上的数满5,就把十位和个位的数改写成0。同时要向百位进一,这叫“五入”。这样就求出这个数的近似数。284的近似数是300。教师板书:“284≈300”读作 284约等于300。
(7)试比较求206和284的近似数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启发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相同点是把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改写成0。不同点是尾数最高位上的数不满5时,舍去尾数、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满5时,把尾数舍去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第20页“做一做”的题目。
(1)学生独立做完第1、2两题。
(2)指名学生报出结果,集体订正。
2、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57 92 88 213 247 450 7600 6399 8990
3、小结。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要根据要求省略这个数的十、百位、或千位后面的尾数。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不满5也就是4或3、2、1,就直接把尾数舍去,改写成0,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满5也就是5或6、7、8、9,把尾数改写成0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1。
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检叫做四舍五入法。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0—21页所学的内容。
四、作业。做练习五的1—3题。
三年级数学教案12
教材分析及重难点:
1.教材呈现一幅去书店买书的情境图,并引出“1套12本,每本24元”的信息,让学生解决“一共要付多少钱?”的问题。并得出乘法算式:24×12,把乘法计算的教学置入具体情境之中。
2.图下面,呈现给两个学生不同的计算方法。教材借助小刚的口算法和“小红这样算”的竖式,突出笔算乘法的算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乘的顺序和计算过程。并由小精灵明明询问:“你喜欢哪种方法”?或许受前面口算的影响,有些学生喜欢用小刚的想法,但却会出现计算率不高的现象。所以很多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后就会自觉选择小红的计算法。这儿不是第一次出现乘法竖式,但却是第一次出现两个部分积的形式。所以,在右边给出了笔算的完整过程,并对每一步计算中各个数(部分积)的含义进行了说明,使学生看到笔算乘法的完整步骤。同时用“虚写0”的形式提醒学生“个位0不写”,引导学生在了解了笔算乘法的步骤以后,采用这种简明的形式。
24
×12
48
240
288
3.例题中只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计算的方法。在下方的“做一做”中就对照编排了一些类似的相关的题目,教学时,要有效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全体学生都在探索、交流中清楚了解笔算的过程和算理。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竖式的计算方法以及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基本的乘法笔算方法,并学会乘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了解竖式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建议和思考:
1.在充分准备中让学生探索新知。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竖式的写法,实际上是把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乘法和加法三个竖式合起来的一种简便写法。教学时,要注意安排两项复习内容:第一,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第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通过复习,再现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过程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规律,为学生探索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顺序及理解笔算乘法的算理准备条件。有效的复习,将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2.在情景交融中学习计算方法。
计算在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中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作用。把计算教学融入现实情境之中,是今天所提倡的“算用结合”。本节课教材为学生提供了相应的生活实例和问题情景。妈妈(阿姨)买书的情景......教学时,充分利用这些素材,结合开学初很多家长为孩子买书或老师为学生购书的实际情况,选用学生熟悉的事例,创设生动的具体情境,让学生发现、提出数学问题“一共要付多少钱”,不用老师说,学生就会用自己的方式列出“24×12”,接着探讨计算方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
(1)24+24+......+24=288(12个24相加);
(2)12+12+......+12=288(24个12相加);
(3)24×4×3=288;
(4)24×2×6=288;
(5)3×12×8=288;
(6)4×6×12=288;
(7)24×10+24×2=288;
(8)20×12+4×12=288;
(9)30×12-6×12=288;
......
也有可能学生竖式计算:
3.在优化组合中寻取最佳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得的计算方法进行分类和归纳。从而得出:第一类是连加;第二类是连乘;第三类是拆数;第四类是竖式。然后对四类方法进行比较,发现第一类太麻烦,第二类连乘法但是有时候却不能成型,第三类拆数能凑成整十数较好,但是如:41×23就很难凑成整十数,只有第四类用竖式最能解决问题,也最不受局限。然后把探讨计算方法的活动与解决实际问题融于一体,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讨学习计算方法,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计算,切实体会计算的意义和作用。进而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最终选择第四类的第(5)个竖式。
4.在顺藤摸瓜中注重算理渗透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比较难掌握,小学生在计算时,往往会产生一些失误,教师要在学生“理不清”与“理还乱”中适当加以引导。比如,只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乘,漏乘某一位;把积的位置写错;或出现相加错误。如果不及时纠正,学生就会产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才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教学中,时时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处处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完成计算,并关注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情感与兴趣,就能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书写整洁、仔细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5.在合作学习中提升评价内涵
《标准》强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笔算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特别应注重让学生在尝试、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对笔算过程与算理的理解。本节笔算乘法教学,放手让学生自主解决“怎样算”的问题,让学生亲历学习计算方法的过程。在这个基础上,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并相互评价。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学习,培养合作意识。接着,让学生结合竖式讨论乘的顺序和各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及其道理。学生在讨论交流中解决笔算遇到的新问题,探讨运算规则。这样的学习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体验和认识,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
三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弄清图形的组合关系,利用割、补的方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以及合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合理地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弄清图形的组合关系,准确判断分割后图形的尺寸。
教学准备:简单图形的纸片、剪刀、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现在要求它们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呢?
生:要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以及正方形的边长。
2、标上相应尺寸。
师:求图形的面积必须要有相应的尺寸,请看!课件出示:
师:现在能算了吗?左右同学各口算一题。
生汇报: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10×5
=50(dm2)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4×4
=16(dm2)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公式,为求组合图形的面积作铺垫,同时让学生体会求图形的面积必须知道相应的尺寸。]
二、新知探究
1、把引入部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合二为一
课件出示:
师:这个图形是由我们学过的图形组合而成的,这样的图形叫组合图形。(出示部分课题:组合图形)
2、课件出示一些组合图形。
让学生仔细观察图形的特点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说它们是由哪些图形组合而成的,然后汇报。
图①
图②
图③
学生可能有其它想法,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后小结。
3.小结:①组合图形的组合关系,可以是几个图形的“和”(一般用“割”的方法)。也可以是几个图形的“差”(一般用“补”的方法)。②图形的组合关系,由于观察、分析思考的方法不同,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关系。
[这一层次设计,让学生弄清图形的组合关系,学会一般的“割”“补”方法,为后一层次找相应尺寸,计算面积作铺垫。]
4、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1)师:刚才,我们尝试着弄请组合图形的组合关系,下面我们来探究求组合
图形的面积。(将课题补充完整)组合图形的面积 课件出示:
瞧!这是小胖家小区游乐场的平面图,它有多大呢?我们和小胖一起来算一算。你们桌上都有一张按比例缩小的游乐场平面图,想一想该怎么算,小组里可以讨论讨论。
(2)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并汇报
师:(学生若出现第三种割法教师应予以肯定。)如果分割出的简单图形个数越多,计算时的步骤就越多,反而显得麻烦。因此在进行分割的时候,分成两个简单图形就能解决的问题不要分成三个简单图形去解决。
*第五种
移:S=长×宽 用移的方法,移过去边和边拼合部分必须数据
=(8+2)×3 相等。也就是说通过“移”的方法能将原来的
=10×3 图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简单图形。
=30(m2)
* 第六种
分割成5块长为3cm,宽为2cm的长方形。
3×2×5
=6×5
=30(m2)
(第五、第六种可视班级情况进行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数感。)
(3)小结:
①求组合图形面积的基本方法是通过“割”、“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来计算,先割后加,先补后减。
②分割的图形尽量要少。
③我们无论用“割”或“补”的方法,关键必须找到相应的尺寸。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探究求组合图形面积的多种方法。此环节关键引导学生合理进行“割”或“补”,必须找到相应的尺寸,计算各个简单图形的面积。]
三、及时练习
1、课件出示小胖家的平面图:
小胖想在他家客厅铺木地板,需要买多少平方米的木料?(单位:米)选你喜欢的方法算。
2、课件出示花园放大图:小胖想把花园布置成一个阳光休闲区,请问需要铺多少面积的草地?(单位:米)
[除了常用的割、补方法,同时也可引导学生分割成3个同样的长为6m,宽为2m的小长方形。]
[让学生体会到虽然3个被挖去的图形所占的位置不同,但最后剩余面积是相同的,从中渗透“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
四、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五、作业设计
求下面组合图形的面积
六、教后反思
三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
课本第74-75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会用画图的策略理清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从条件想起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
将本课学习的策略内化成自己解决问题解决的策略,会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在上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在解决问题时,可以应用什么策略?
列表。
师:大家体会到用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优越性。那么,这节课再学习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互动新授
1.出示教材第74页例2,观察情景图,让学生找一找图中有用的信息。
学生讨论情境图中的条件和问题。
三个已知条件:
(1)绿花有12朵。
(2)黄花的朵数是绿花的.2倍。
(3)红花比黄花多7朵。
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你打算怎样解答?在小组内讨论后指名回答。
2.分析问题。
要求红花有多少朵,首先根据前两个已知条件求出黄花有多少朵,求出黄花的朵数,就能求出红花的朵数了。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先在下面的图中填一填。
根据线段图所示,可以很容易解决“红花有多少朵”这一问题了。
3.解决问题。让学生列式,想一想怎样算,指名板演。
(1)黄花朵数:12×2=24(朵)
(2)红花朵数:24+7=31(朵)
答:红花有31朵。
4、教学“想一想”。
出示问题:如果“红花比黄花少7朵”,应该怎样解答?
谈话: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再解答。
学生小组交流,列式解答。
12×2=24(朵) 24-7=17(朵)
展示学生的讨论结果,集体订正,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5、比较、小结。
谈话:刚才的两个问题,都是从条件想起,再解答问题的。这两题的解答过程, 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小结:
(1)都是根据前两个已知条件,先求出黄花有多少朵。
(2)有一个已知条件不同,求红花朵数的方法也不同。1.出示教材第74页例2,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线段图,小组交流,根据已知条件提出不同问题,并说说怎样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2题。
从条件想起,用的时间少代表跑得快,用的时间多代表跑得慢。
小组交流,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读题,提问根据条件可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小结:先求杜鹃花和茶花的总盆数,再求这个总盆数的2倍也就是月季花的盆数。
学生解答,集体订正。
4、完成教材第75页“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读题。
提问:我们可以怎样分析数量关系?从条件想起,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独立列式,说说你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全班订正,教师评价。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用画图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黄花朵数:12×2=24(朵)
红花朵数:24+7=31(朵)
答:红花有31朵。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也可以用画图的策略解决。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画图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运用画图的策略的价值,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数学教案15
教学内容:例6、练一练和练习八第5-9题。
教学目标:进一步明确倍数关系两种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掌握两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思路,并学会解答,初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⒈摆一摆,说一说。
(1)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的个数是第一行的3倍。第二行摆几个?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先摆一摆,再说一说。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出示图形:
○○○○
△△△△△△△△△△△△
2.找朋友。
35是7的几倍?5个7是多少?
7的5倍是多少?35里面有几个7?
二、教学新知。
1.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倍数应用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倍数关系应用题。
2.教学例6第1题。
(1)出示第1题。
(2)学生读题。
(3)指名说“白兔有4只,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2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4)讨论:求黑兔有多少只,就是求什么?
(5)你会列式计算吗?
(6)小结:这道题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教学例6第2题。
(1)把第1题求出的“黑兔8只”改成条件,把第二个条件改成问题,可以成为一道怎样的应用题?
(2)读题。
(3)自己解答。
(4)指名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5)小结:这道题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六、巩固练习。
1.做练一练。
集体读题,弄清条件和问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八第6题。
指名说题意。口答算式。
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
3.练习七第7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七、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八、课堂作业。
练习七第6、9题。
【三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数学教案07-21
有关三年级的数学教案01-20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01-11
三年级数学教案01-14
三年级优秀数学教案01-17
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01-10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01-30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01-09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案02-28
三年级数学教案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