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4-05-25 16:08:09 三年级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优】三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作为一名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优】三年级数学教案15篇

三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第五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目的:

  认识: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技能:通过观察、测量动手和小组合作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

  情感:有机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互助的情感。

  设计说明:

  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发展,是在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本课的设计试图改变以往那种先扶后放的教学模式,放手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让学生从拼摆拉伸的过程中主动的从边和角这两个方面,认识了长方形的特征,再通过长方形纸片的验证,使学生的思维深化,认识提高,也使得学习更有乐趣。

  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软硬件一套,视频展示台,钉子板,各种长度小棒若干,七巧板;

  学具:四种长度小棒若干,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各一张,钉子板,火柴一盒,七巧板一块。

  教学过程:

  一、展现原型、建立表象

  1、多媒体演示(机器人):你能说出这个机器人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吗?(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等)

  2、日常生活,我们见过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是正方形的?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点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引导发现、自主探索

  长方形和正方形怎么样的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各有些什么特征?秘密等待小朋友们去发掘。

  1、摆一摆,让学生试着各种长度不一的小棒组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2、思考:组成一个长方形或一个正方形需要注意些什么?(同桌适当讨论)

  3、选择长方形的边要注意什么?也就是说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穿插介绍对边的概念:指着图说长方形上面和下面的两条边叫做长方形的一组对边;左边和右边的这两条边也是一组对边。)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4、除了边以外,还要注意些什么?你觉得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正方形呢?

  三、讨论问题,验证结果

  1、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得到了关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一些猜想,这些猜想是否正确呢?我们还需要进行验证。(拿出准备好的纸片)

  2、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各有些什么特点?(长方形对边相等)你能想个办法来验证一下吗?把你们的方法写下来,同组的`同学试一试。(完成实验报告1)(①将纸对折②用尺量一量)

  汇报交流:指名学生到讲台前,展示并说明自己的方法。(视频展示台)总结介绍长、宽以及边长的概念。

  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有些什么特点?(四个角都是直角)能想出方法验证吗?(①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一比,②用折叠的方法将长方形和正方形对折,再对折,发现完全重合。)

  四、归纳总结,知识整理

  通过讨论和验证我们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特征?(师媒体整理知识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五、拓展迁移、发挥想象

  1、图形娃娃找家:

  多媒体出示一组图形,让学生找出其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通过本组练习,促进学生摒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非本质特征,加深地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认识。)

  2、围一围。学生在钉板上围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并说说你是怎样围的,怎样想的?(通过学生对过程的表述,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特征的理解)

  3、我当小医生

  (1)长方形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3)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一定是正方形。

  4、用十二根火柴棒,你能拼成长方形吗?怎样拼。

  5、七巧板(机动):学生分成两大组,每大组以四人为一小组,分别使用教辅插件中的七巧板拼正方形和长方形,比一比哪组同学拼的快?

三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内容:课本第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括号先算。

  (2)复习带括号的两步计算式题。

  (3)结合具体情景,体会括号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感悟、合作、交流等学习过程中初步形成数学化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学习过程,体验学习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括号先算。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括号的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背颂乘法口诀

  (2)同桌互相说说说计算顺序

  (一)引入

  1、口算

  36—36÷9= 29+2×3= 100—41+6= 42÷2+40=

  (36—36)÷9=(29+2)×3= 100—(41+6)= 42÷(2+40)=

  (1)校对(2)发现什么?

  生:上下两题的数一样,但运算顺序不同,结果也不一样。

  生:下面的题目添了小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生:······

  (3)小结:

  ①只有乘除法或只有加减法,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②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③有括号的要先算。

  2、揭示课题:括号先算

  (二)探究

  1、出示:一堆48千克的'草料,老黄牛吃了15千克,剩下的平均分给3匹小白马,每匹小白马吃到多少千克草料?

  (1)审题

  (2)怎样列式?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①48—15=33(千克)先算出什么?(剩下草料的千克数)

  33÷3=11(千克)再算出什么?(每匹小白马吃到草料的千克数)

  出示线段图,结合线段图说明解题思路。

  ②(48—15)÷3

  =33÷3

  =11(千克)

  ③学生可能出现48—15÷3

  引导思考:为什么要添小括号?

  生:因为要先算出剩下的草料,所以要添括号。

  生:如果不填括号,就要先算15÷3,就不对了。

  生:······

  小结:要算出每匹小白马吃到多少千克草料,先要算出了剩下草料的千克数,48—15是要先算的,所以应该加上小括号。

  2、试一试

  草地上原来有3匹小白马,又来了5匹小白马,如果有48千克的草料平均分给它们,每匹小白马能吃到多少千克草料?

  ①独立练习。鼓励用综合算式列式。

  ②校对讲评。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出一共有几匹小白马,再算每匹小白马吃到的草料数。

  48÷(3+5)

  =48÷8

  =6(千克)

  答:每匹小白马吃到6千克草料。

  小结:小括号里的总是先算。它能改变运算顺序,太重要了。

  3、选择

  (1)三1班做了42件玩具,送给托儿所16件,剩下的平均分给2个幼儿班,每班分到多少件?正确的列式是()

  A、(42—16)÷2 B、42—16÷2

  (2)一本连环画看了45页,还有25页没有看。一本童话集的页数是一本连环画的3倍。这本童话集有多少页?正确的列式是()

  A、45+25×3 B、(45+25)×3

  手势表示,说说道理。

  4、练一练:

  (1)一本故事书106页,小李看了50页后,平均每天看8页。还要几天看完?

  (2)水果店运来80筐水果,里面有55筐是桔子。其余的是香蕉。桔子比香蕉多多少筐?

  ☆幼儿园小朋友分糖果。有硬糖180粒,软糖120粒,平均分给30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多少粒?

  ①独立练习。鼓励用综合算式列式。

  ②汇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针对学生错误具体评析。

  ☆题可能出现的情况:

  a、(180+120)÷30 b、180÷30=6(粒)c、180÷30+180÷30

  =300÷30 120÷30=4(粒)=6+4

  =10(粒)6+4=10(粒)=10(粒)

  讲评:

  ①每种方法先算出什么?再算出什么?

  ②b和c的想法是一样的。

  (三)综合练习

  夺星擂台赛。每做对一题得到相应的星数。

  一☆:递等式计算

  497÷(26—19)(248+56)÷8

  二☆☆:列式计算

  1、张老师拿来32朵花,拿去其中的8朵,剩下的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个小朋友分到几朵?

  三☆☆☆:在下面的算式中添上括号,使算式成立

  1、28+72÷5=20

  2、6×12—10=2×4+4

  3、64÷2×4=80—53+19

  (四)总结,交流这节课的学习体会。

  检测练习:

  1、递等式计算345÷(27÷9)

  2、邮递员一天送了140封信,其中20封是挂号信,其余的是平信。这位邮递员送的平信是挂号信的多少倍?

  板书:括号先算

  有一堆48千克的草料,老黄牛吃了15千克,剩下的平均分给3匹小白马,每匹小白马吃到多少千克草料?

  ①剩下多少千克草料?48-15=33(千克)求剩下用减法。

  ②每匹马吃到几千克?33÷3=11(千克)平均分用除法。

  (48—15)÷3

  =33÷3

  =11(千克)

三年级数学教案3

  第一单元

  第一课我爱我的家

  教学目标:

  1、懂得人人都有自身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激发爱家的情感。

  3、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认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温暖,培养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难点:

  了解家庭的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变化。 课程准备:

  1、教学课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听曲《可爱的家》,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会唱的一起唱。

  2、听教师朗诵一首诗歌:《我爱我家》

  3、同学们,你们都有自身的家,你们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关心照顾下健康生长,你们爱自身的家吗?现在请我们的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身的家。

  二、认识自身的家庭

  1、让两名同学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绍自身家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

  2、谈话,让学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点,每个家庭也各有特点,不同地区,人们的家居和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时候最想家

  1、看图说说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他们为什么想家。

  2、说说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为什么?

  四、有家感觉真好

  1、看照片评价照片中的小孩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2、教师给学生介绍自身也有一个温馨的家,以和家庭的基本情况,谈谈自身对家庭爱的一些体会和具体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小朋友是在家人的关爱下生长的。

  五、我爱我家

  1、请学生用彩笔在教材上画自身家居的外观或内景,或者把家居的特点和自身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动。

  2、展示个别同学的作品,并让他说说怎样美化自身的家居。比方,自制一张剪贴画,贴在墙上;将零乱地房间收拾干净、整齐。

  3、同学们各抒己见:我们应该用什么行动去爱我们的家?

  六、讲讲我家历史上的小故事

  1、教师先讲讲自身小时候的故事或自身家长小时候的故事。

  2、让学生将自身的调查情况在小组或班级中汇报,也可以将找到的照片和实物向大家做介绍。

  3、交流一下调查后的感想。谈一谈,自身从中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4、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七、也谈我的烦恼。

  1、教师:家庭是温暖的,是我们快乐生长的摇篮,是我们避风的港湾,但是在实际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学也会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烦恼”,现在,请我们的同学说说心里话。

  2、让学生自身谈谈与家长发生的'矛盾,通常是怎么解决的。大家互相交流解决矛盾的经验。

  3、教师设置三种选择,学生先选其一,并说明自身选择的理由: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他们;爸爸妈妈有时对我不好,我还是爱他们;爸爸妈妈不喜欢我,我也不喜欢他们。

  4、选读一位学生的习作,宣读。

  八、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爱我们的家和我们的家人吧,愿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温馨、更加美满!

  第二课、我们的学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自身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和学校与自身生长的关系。

  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学校特色角等,感受学校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

  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变化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果,形成为学校感到骄傲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发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4、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认识和对未来学校的神往。

  二、教学重点

  体会学校生活的快乐,以和学校与自身生长的关系。感受学校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教学难点

  从学校文化中,获得积极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发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1、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学校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和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图片。

  2、收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照片。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

  1)播放歌曲《学校中的喜悦》

  2)提问:听了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吗?你们喜欢学校的生活吗?

  (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1)看图片,了解学校开展了哪些活动。

  2)说说自身参与学校活动的纪念品,回忆自身参与的学校活动,如入队时的照片,参与活动时的照片,竞赛中获的奖,春游时买的小纪念品,活动后写的日记,上课时画的图画,制作的美术作品。

  3)讲一讲对自身印象最深的学校活动。

  (三)学校文化探秘

  1)将学生实地了解到的本校的学校文化写成一个小报告。内容可以为“学校文化面面观”、“我最感兴趣的一角”、“我给学校文化的寄语”等几方面展开。

  2)小组讨论,学校设计这样的学校文化的用意是什么。

三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24页例5、例6及“做一做”,练习五第1~4题。

  【教学目标】

  1.结合题意,初步理解“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道理。

  2.初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算理和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0在商中的占位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口算:

  3+0=

  0+7=

  8-0=

  6×0=

  0×9=

  0×3=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个数加零、减零、乘零的计算方法,那么0除以一个数又会得多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5。

  (1)课件出示例题。0÷5=

  (2)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3)全班反馈。明确:因为0和5相乘得0,所以0÷5=0。

  (4)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1题。

  (5)想一想: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什么呢?

  小结概括: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并板书。

  2.教学例6。

  (1)课件出示例6情境图: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课件出示例6第(1)个问题。

  ①你会列式计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08÷2=

  ②组织学生试算,思考。在试算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解决的?

  ③教师巡视,根据学生试算的情况指名板演。

  ④全班反馈。师:被除数十位上的0除以2,商是几?(0)写在什么数位上?(十位上)商十位上的0可以不写吗?(不可以)

  ⑤强调:商十位上的0不可以不写,因为0在这里起占位的作用,如果不写,商就是14,结果不正确。

  ⑥讲解简便写法并板书。十位上的0÷2=0,可以直接在商的十位上写0,不必写清计算过程。

  (3)例6第(2)小题组织学生试算,并将计算的过程和方法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然后指名汇报。

  强调:十位上的1除以2,不够商1,要商0。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两种书写方法。

  3.师:怎样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呢?

  小组讨论,全班反馈。

  n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做完后,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第3题。读完题后,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完成教材练习五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商中间有0的除法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例6:(1)208÷2=104(2)216÷2=108

  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时,我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让学生参与知识探索、发现与形成的全过程,并通过体验与感受,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学生在试一试、辩一辩、算一算等过程中,给自己提供一种自我探究、自我思考、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实践机会,从而真正理解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n的规律,掌握了被除数中间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对于被除数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比较容易理解,但常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错在哪里?怎样避免这些错误?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在计算时每一步都要认真计算。

三年级数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学会连除运算,能联系现实情况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明确运算顺序。

  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师: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抽生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活动二:解决问题

  师:960个果冻可以装多少盒?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尝试计算,小组交流各自的算法。]

  师:谁愿意起来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展示算法多样化]

  师板书:(1)960÷2=480(盒)

  480÷4=120(盒)

  (2)960÷2÷4=120(盒)

  (3)960÷(2X4)=120(盒)

  师:请同学们交流这样做的理由。

  师:你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吗?

  活动三:练一练

  1、第一题:首先让学生观察图表,理解题意,知道解决什么问题,再自主地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及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2、第二题:学生可以列90÷3÷5,也可以列90÷5÷3,但要让学生明白每一步计算的含义。

三年级数学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一位树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2、用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二、教材分析这是学生在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方的基

  础上,继续学习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材创设“植树”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并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与过去教材相比,新教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在活动中探索新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准许学生用喜欢或容易接受的方法进行计算,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提倡算法的多样化。

  三、学生状况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喜爱新教材的情景式教学形式,喜欢体验各种活动,不仅可以动手操作也可以和全体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创意,使学生很有成就感,乐于探索,积极求知。能够用喜欢的方法学习和计算。

  四、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谈话:同学们,你们哪位同学植过树?谁知道植树需要哪几个步骤?笑笑他们班正在植树,我们到现场去看看,检验一下你们说的对不对。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

  2、出示主题图

  观察图后和同桌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明确全班一共有多少人?一组有几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每组三人,可以分多少组?”

  (设计意图: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自己观察,从情境中找出有效的信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探索新知

  1、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小组交流。

  学生列出算式36÷3,并尝试计算。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列出算式的含义,把各自的算法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小组交流讨论,体验不同的算法,感受合作的快乐。)

  2、全班交流小组选代表发言,得出36÷3=12中的36表示一共有36人,3表示每组有三人,12表示可以分12组。学生得出计算方法:

  1、因为12×3=36,所以36÷3=12。

  2、30÷3=10,6÷3=2,10+2=12。

  3、因为12+12+12=36,所以36÷3=12……

  对于学生的计算方法,只要正确,教师都要进行表扬和鼓励,准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设计意图:全班交流体会算法的多样化,使学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计算,感受集体的智慧。)

  4、拓展练习1:

  60÷340÷280÷4

  66÷346÷284÷4

  69÷348÷288÷4

  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

  师:这些算式有哪些规律,说说你有哪些发现。

  只要学生说的合理都要给予肯定。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

  学生代表,学生列出算式48÷4=12并说说计算过程。

  五、教学反思

  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探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学生通过独立观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体验算法多样化,经历与他人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在交流过程中让学生感受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懂得欣赏别人,能够取长补短。

三年级数学教案7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正方形和角的基本特点,体会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联系和区别。

  2、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会解决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有关的简单问题。

  3、进一步丰富对显示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难点:会解决与正方形、长方形周长计算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一、导入。

  既然我们已经学完了本单元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练一练。

  二、填空。

  1.长方形有(    )条边,(    )边相等,有(    )个角,都是(    )角;正方形有(    )条边,(    )边相等,有(    )个角,都是(    )角;平行四边形对边(    )。

  2.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周长=(    )

  3.一个正方形周长72厘米,它的边长是(    )

  4.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比长少3厘米,它的周长是(   )

  5、正方形桌面的边长是90厘米,在它的四周钉一圈金边,金边的长度是( )厘米。小明准备了金边3米,够不够?( )。

  要求金边的长,就是求什么?

  6、王芳沿长60米、宽30米的场地跑步1圈,跑了( )米。

  沿着什么图形跑了1圈,跑的米数就是什么的长度?

  7、用两根长都是80厘米的铁丝分别围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 )厘米,长方形的长可以是( )厘米,宽可以是( )。

  8、将长40厘米、宽24厘米的白纸对折,变成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 )厘米,也可以是( )厘米。

  三、判断,在()内对的打“√”,错的打“×”(12分)

  1.两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    )

  2.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2厘米,周长是7厘米. ( )

  3.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周长是24厘米.     (   )

  4.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长18厘米,宽是42厘米.(   )

  四、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共12分)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米.

  ①12  ②24  ③32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米,它的边长是(    )米.

  ①16  ②128  ③256

  3.边长是1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比长2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周长(    )

  ①长10厘米  ②短10厘米  ③短150厘米

  4.一个长15厘米的长方形,它的周长是50厘米,它的宽是(    )厘米.

  ①35  ②10  ③20

  五、应用题(40分)

  1.一块正方形手帕,边长40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2.一个长方形篮球场,长39米,宽14米,周长是多少米?

  3.一段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为12米,宽为8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米?

  5、教室地面的周长是36米,宽是8米。你能计算出教室的长是多少米吗?

  6、小明有一张长27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如果他用这张纸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7、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30毫米,宽都是15毫米。

  (1)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画出这个正方形,并求出它的周长。

  (2)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画出这个长方形,并求出它的周长。

  比较这两种拼法,再比较它们的周长。

  8、小刚准备用240厘米长的装饰条做一个长80厘米、宽32厘米的镜框,够不够?

  9、有一张长12厘米、宽5厘米的纸,现在准备把它裁成长3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纸,怎样才能使分成的小长方形纸最多?画出来。

  10、 将边长为2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剪成同样大小的四个小正方形。如下图,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课前思考:

  安排了这一单元的.补充练习,教师精心设计了相关的练习内容,旨在让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否正确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否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以及其他一些简单平面图形的周长,能否解决一些与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当然,还安排了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提高学生解决难题的信心。

  课后反思:

  这是一节本单元的补充练习课,通过一些典型题目的补充,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本单元的基本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拔高练习。特别是如何求出比较复杂的、有变化的图形的周长,关键是让学生能理解题目的意思,然后可以借助画草图的方法进行解题,这样,学生能将抽象的题目转化成比较直观的图形进行解答。但这种草图要和题目要求的画图相区别,主要是具体线段的长短。可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平面图形又比较抽象,这样学生做图有一定的困难,不会合理地使用学习工具,也不能很明白地将题目转化成所要的图形,这样给学生的解题带来了阻碍,但应该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段地锻炼,提高。

  课后反思:

  本次练习是对学生这一单元学习的巩固,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做进一步的讲解,同时也让学生多多接触与生活实际有联系的相关练习,开拓学生的思维及动手操作能力。本次练习基本包含了本单元的各个知识点及难点。从学生练习的整体情况来看,对于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基本特征已经熟悉,也能运用这种特征去解决相关的周长计算问题,但是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对长方形的周长理解的不够,常有学生只加一条长和一条宽,而对于一些稍有难度的练习,学生还未能很好的独立解答,需要老师帮助分析题意,指导解决方法。学生对于拓展性的练习解决起来比较费力。

  课后反思:

  经过几次作业和练习的情况看,本单元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限,对较难解决的图形问题缺乏一定的理解力,即使同样的题目讲解好几遍,还是有学生不理解。学生对周长概念的肤浅理解是造成错误率居高不下的主要症结。学习周长概念时,教材让学生指认的几乎都是单个图形的周长,对组合图形的周长则没怎么涉及。缺乏丰富的表象作思维支撑,周长的概念并未清晰有力地嵌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再者,学生学习长度概念时,已形成了这样的观念——两条线段合在一块的长度等于两条线段的长度之和。学生很容易由此迁移出一个错误观念:两个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等于两个正方形的周长之和。而且这样的观念一下子还改不掉,遇到较难的题目时,思维就开始紊乱。

三年级数学教案8

  一、知识技能:

  a)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b)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c)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二、数学思考:

  1、重视让学生在尝试探索的.学习过程中,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

  2、强调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选择比较合理的算法。

  3、注重估算能力的培养。

  三、解决问题:

  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会用两步计算解决一些相应的实际问题。

  四、情感态度:

  1、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五、教材说明:

  首先教材创设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把解决实际问题与计算教学结合起来。教材在教学口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时,都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经历的购物情境,引发学习口算的需要,让学生探索和学会相应的减法,从而将数学与生活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在学习用两步计算解决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时,也是通过购买一套服装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其次教材重视学生在尝试探索的学习过程中,经历算法的发现过程。教材在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方法时,让学生先尝试口算出结果,再在小组中交流自己是怎样算的,使自己的算法得到确认或修正。再次教材强调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自主选择比较合理的算法。启发学生在交流中整理思路,反思自己的探索过程,获得正确合理的算法,并逐步学会比较、体会哪种算法更加合理、有效。

三年级数学教案9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学习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和绘制统计表,渗透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各自特点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简单推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了用正字等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通过此次教学能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习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和填写统计表。

  三、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学习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和填写统计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2)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在小组活动中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第一环节:图片导入

  揭示课题(5分钟)

  师:同学们,第29届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你们认识这些吗?(多媒体出示图片)

  1、奥运五环旗

  2、奥运会会徽

  3、奥运吉祥物:福娃

  你们认识它们吗?喜欢吗?那你最喜欢福娃中的谁呢?

  学生回答

  师:我都记不清咱们班有多少人喜欢迎迎了,你能用数学办法帮帮我呢?

  生:用统计的办法。

  师:办法不错,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学习统计初步知识。

  板书:统计初步知识

  第二环节:操作交流,探究新知(17分钟)

  1、用“正”字统计

  师:同学们,我们在上学期学习了“正”字统计法,谁能说说怎么用“正”字统计呢?

  学生回答

  师:请同学们拿出表格,说一说第一栏福娃谁,第二栏是福娃谁?教师随机板

  书。请每位同学用“正”字的方法对全班进行统计,老师也和同学们一起进行统计。第一个学生请你说出你最喜欢福娃谁,那我们就在谁的后面用写“正”字的第一笔,第二个同学请你接着说,后面的同学陆续说出最喜欢福娃谁,同学们作记录。

  2、条形统计图

  师:我们用“正”字进行了记录,但从表中不能一下看出喜欢福娃谁的人数最多,那个最少,我们可以把它制成什么,就能一下看出哪个人多,哪个人少呢?(统计图)

  出示统计图:方格统计图(从白板图库中拖出统计图)

  师:1个小格代表几个单位?(1个单位)为什么?

  学生回答

  师:对。在绘制统计图之前,一定要先看统计图左边的数字,从下向上看,第一个小格是从0到几,就代表几个单位。(用白板聚光灯演示)

  师:然后根据我们做的记录,数数每个福娃后面有几个正字,数据是多少?一个正字5笔,我们就可以5个5个的数,再加上零的几笔。

  现在就让我们根据上面的数据来做这个统计图吧!

  师从白板上演示:我们刚才数出了喜欢贝贝的人数,就在贝贝这一列数出几个格子,要从下向上数,用笔点上点儿做上记号,到几就在几的线上画横线,再从下向上画阴影。为了快速的画出阴影,还要美观。在一个格里斜着画3笔,画得要均匀。(用白板的回放功能演示)

  按照老师的方法,找一名同学到前边完成,其他同学在纸上自己完成。

  师:选一名同学做的统计图进行展示,请他说说每栏都涂了几个格。请其他同学评论,你觉得他做的怎样?

  小结:这样我们就可以依据条形统计图中各直条的高矮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

  3、看统计图进行分析

  师:请同学们根据统计图来完成下面的问题。(用按按按选择)

  A、一共统计了()种福娃。

  (1)38   (2)5   (3)1

  B、一共调查了()人。

  (1)38   (2)36   (3)37

  C、每格代表()人。

  (1)1   (2)2   (3)3

  D、喜欢福娃()的人数最多。

  (1)贝贝

  (2)晶晶

  (3)欢欢

  (4)迎迎

  (5)妮妮

  第三环节:巩固加深,迁移拓展(13分钟)

  1、师:同学们真聪明!那你们能把刚才调查的结果记录在统计表中吗?(拖出

  表格,用电子笔标注)

  二年级(3)班同学喜欢福娃的统计表

  名称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人数(个)

  2、根据上面统计表回答问题

  (1)喜欢贝贝的比喜欢妮妮的多/少几人?

  (2)喜欢福娃人数最多的与最少的相差几人?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小结:统计表可以让我们直观的看清数据,且容易得比较出各种数量之间的差异。

  4、师:刚才我们利用统计的知识,解决了同学们喜欢福娃的`这个问题,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统计来解决。

  课下老师对二(4)班同学喜欢小动物的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结果如下,请同学们帮老师完成统计图和统计表,好吗?

  学生独立完成

  汇报交流,找两名同学展示。

  全班一起完成说一说练习。

  (1)一共有多少名同学接受了这次调查?

  (2)喜欢哪种动物的人最多?有多少人?

  (3)喜欢小花猫的比喜欢荷兰猪的多几人?

  5、拓展提高

  在为西部捐款建水校的活动中,老师对几个同学的捐款情况作了调查,并填在了统计表中,请同学们帮助填完整,并完成统计图。

  个人捐款统计表

  姓名  王芳  张强  李丽  孙明

  金额(元)  24   15   18   10

  人捐款统计图

  师:1个小格代表几个单位?为什么?

  学生说出原因后,找学生到黑板前完成练习。

  第四环节:自主梳理

  归纳总结(4分钟)

  师:这节课同学们动手动脑学会了这么多知识,能说说你了解统计的那些知识了吗?

  学生回答

  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1分钟)

  完成书中115页的练习。

  五、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通过此课学习,学生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习绘制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和填写统计表。学生的观察、操作、简单推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

  二年级(4)班同学喜欢小动物的统计表

  小兔子小松鼠小花猫荷兰猪正正一正正正正正

  表格2

  表格3

三年级数学教案10

  教学内容:

  教材第18页例3、“试一试”,完成“练一练”和练习四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一位数与两位数相乘的(不连续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积相乘的位数的规律。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笔算乘法中的进位方法。

  教学准备:

  情景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复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口答得数,老师板书,适当提问口算过程。

  2、笔算

  2132

  ×3×2

  指名2人板演,其余学生任选一题后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计算过程。

  谈话: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情景图

  (1)你知道2盒一共有多少枝?你能列出一个算式吗?学生列出算式:36×2

  (2)在计算之前,老师想请大家先来估计一下,36×2大约在几十和几

  十之间?

  (3)学生估计,老师指导估计的方法:36在30和40之间,30×2=60,

  40×2=80,所以36×2的积在60和80之间。(如果学生有别的估计方法,

  只要能说出理由来,老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

  2、你们的估计是否正确,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检验一下?引导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来检验。

  (1)1盒有36枝,我们用几根小棒来表示?36根小棒就是几捆加几根?现在有2盒,还要摆多少?(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摆小棒)

  (2)2个6根是多少根?我们把其中的10根拿出来捆成一捆。2个3捆是几捆?再加上刚才的1捆,就是几捆?也就是几根?这里面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

  (3)除了摆小棒,我们还有什么方法来计算?(鼓励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

  (4)交流笔算方法。

  谁来说说如果列竖式应该怎样来算呢?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竖式。

  第一步先算什么?2×6=12,

  第二步再算什么?2×30=60

  最后再怎样?12+60=72

  (5)竖式的简化写法:

  在列竖式计算时,我们一般可以这样来写(边说边板书)

  第一步先算什么?用2去乘36个位上的6得多少?个位满十了怎么办?(提醒学生: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我们用什么标志来表示个位向十位进的1?(提醒学生在十位的下面写上一个小小的“1”。)

  第二步再算什么?用2出乘36十位上的3得多少?这样好了吗?(提醒学生不要忘记加上个位进上的“1”。)我们应该在积的十位上写几?结果是多少?

  完整板书如下:

  (6)现在看一看计算结果,刚才你们的估计合理吗?想一想,还可以怎样估计?

  2、今天的笔算乘法,你觉得哪些地方要特别注意的?

  3、独立完成“试一试”。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笔算的过程及注意点。(特别是十位满二十要向百位进“2”。)

  4、小结:笔算乘法时,如果某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十,就要向前一进1,如果某一位上乘得的积满二十呢?你能用一句话来说吗?(这里不必强求学生)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

  指名4人板演,其余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选择两题说说计算过程。特别提问:第4题百位上为什么是2?

  2、练习二第1题。

  学生分组进行计算,同时请个别学生上来板演。集体订正。对有错误的地方要进行着重处理。

  3、练习四第二题

  学生先独立找一找、算一算,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错误的原因。最后再将错题改正过来。

  4、练习四第3题。

  (1)先让学生估计每一组的得数大约在几十和几十之间。

  (2)比较每一组题目,说一说为什么积的位数不一样。

  (3)让学生分组算一算,看看刚才的估计是否正确。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笔算这样的乘法要注意些什么?

  五、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4、5题。

三年级数学教案1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情境,体验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

  2.使学生能判断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画出平行线;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掌握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步骤和方法,能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3.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的探究活动,形成平行线的表象,培养空间观念;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初步了解生活里的平行现象,产生学习图形位置关系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判断两条直线位置关系、会画一组平行线,在画的过程中感悟平行线的特征;了解“同一平面”的含义。

  教学准备:

  一副三角板,一把直尺,两个立体盒,课件,两根小棒,2张长方形白纸,一只彩色水笔胶带纸(或磁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提问直线的特征。

  二、游戏导入,认识相交和不相交

  1.(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都玩过撒小棒的游戏,今天我们就来玩一玩,听清要求,看看这里面我们能不能学到数学知识。

  (2)讲述要求:每人拿出两根小棒,把他们任意的撒在桌面上,看看两根小棒形成了什么样的图形,然后把你看到的图形用彩笔画在纸上。

  【目的:撒小棒,看小棒在桌面上所形成什么形状,揭示研究同一平面内两个直线的位置关系:.学生对自己画的图形进行分类时,充分的让学生说明自己这么分类的理由,让学生的正确想法来引导其他学生】。

  (3)展示学生画的直线,并编上号

  ① ② ③ ④ ⑤

  师:我们把两根小棒同时撒在同一个桌面上,此时我们可以把两根小棒看做两条直线,把桌面看做一个平面。

  2、出示两个重叠在一起的完全相同的纸盒,一个盒上画一条黄色线,另一个盒上画一条蓝色线。

  师:上面的这条黄色线,与下面的那条蓝色线,是在同一个平面吗?【生回答】

  ①根据学生回答,师:你来摸一摸,②移动一个纸盒,现在两条直线还在同一个平面吗?

  师:今天我们就研究一下两条直线在“同一平面内”(板书出示)的位置关系。

  看画出的直线关系,你能分一分吗?

  为什么这样分?

  可能回答是:两条直线有角;交叉,没有交叉;

  师:你同意他们的分类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师:(手指交叉的直线)这在数学上叫两条直线相交(板书“相交”),你认为这两组直线相交了,那两位两组直线没有相交,你是怎么判断相交和不相交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是:看它们没有连在一起。

  出示:(4)你认为这两条直线相交还是不相交?

  生交流,回答。可能答案:不相交,没有连在一起;相交,延长一些后就可以相交了;因为都是直线,两端都可以无限延长,所以会相交。

  师:这两条直线都是(学生齐答——直线),能不能延长,大家想一想,延长后会不会相交?闭起眼睛想象一下后回答。

  观察②③两组的两条直线,如果延长后,想象一下会不会相交?

  师: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可能性?

  一种相交,一种不相交。【板书:不相交】

  师: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齐读

  直线a是直线b的平行线;直线b是直线a的平行线

  3、你刚才画的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是属于什么关系?分别给它们起名,说一说谁是谁的平行线

  生回答

  师小结: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要么平行,要么相交。

  4、在生活找,教室里找相交和不相交,生答;课件欣赏

  5、巩固练习:想想做做1

  生判断是否是互相平行,对于第四个图,问生为什么不是一组平行线,如何判断?

  补充:

  三、折纸(想想做做2),引出画一组平行线。

  1.这长方形纸

  出示长方形纸,观察长方形对边的位置关系——互相平行

  a提问:有几条折痕?这几条折痕互相平行么?

  b像这样的折痕如果画出来与边都是什么关系呢?有多少条?

  一条边的平行线可以有无数条,位置各不相同。

  (1)请你测量一下这三条折痕的长度,看看你会有什么发现。

  生动手测量,并反馈——每条折痕长度相等。

  (2)小结;长方形一组对边互相平行,在中间的折痕也互相平行,并且长度相等。【对边平行且相等】

  2.画一组平行线。

  (1)刚才我们通过折长方形纸来找到了一组平行线,那你能不能应用身边的物体来帮助我们画一组平行线么?

  生举例并说明物体上那两条线段互相平行,用他们来画。

  (2)这么多画平行线的方法,你会发现画出的平行线都是固定的。如何能能画出想要的一组平行线呢?这会儿我们要用到三角板和直尺了。

  (3)下面我边画边说,请你仔细观察每一步,看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每一步的要点。

  师讲述:

  工具:直角三角尺、任意直尺

  步骤:一对齐二贴紧三移动四画线

  首先,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画一条已知直线,再用直尺紧紧的贴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把三角尺向上或向下平移,再按住三角板把直尺拿开,再画另一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就与已知直线是一组平行线。

  (4)生概括:画——画什么;贴——拿什么贴什么;移——怎样移;画——画什么

  (5)生动手尝试画,做试一试,个别板书。做完后校对,可让同桌互相校对,问:你打算怎样去判断他画的对不对?

  3、刚才我们用三角板和直尺画了已知直线的平行线,那你能用这个方法,过A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么?

  (1)出示想想做做4,你打算怎么画?——只要平移三角板时平移到A点就可以。

  (2)生动手画,师巡场,个别指导,校对。

  【在某一点的平行线有几条呢?(过一点只有一条)】

  (3)小结:说说怎样画才能画出一组平行线,画时应注意什么?——如尺子要贴紧,手不能斗等等

  三、练习

  1、想想做做3。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平行线在我们数学图形中的体现。

  出示图形,问:这是什么图形,分别有几组互相平行的线,指给同桌看,再校对。

  2、想想做做5。

  出示题目,先让学生自己找,再问生怎么找,怎样找更快速。

  小结:组成一个物体有几条线段,那平移后,就有几组互相平行的线段。

  四、 总结

  谁来说说,这节课我们有哪些收获?(平行和相交、如何画平行线……)今天我们重点学习了平行,下节课我们讲学习关于相交的数学知识。

三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2、能够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教学重点

  区别时间与时刻。

  教学难点

  计算一日以内经过的时间。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教学反思

  一、学前准备

  1、口答。

  (1)平年全年有多少天?1天有多少时?

  (2)17时是下午几时?22时40分是晚上几时几分?

  2、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晚上11时是()时中午12时是()时

  上午8时是()时下午3时是()时

  二、探究新知

  1、创设谈话情景。

  (1)了解学生外出旅游所乘坐的交通工具。

  (2)出示一张火车票和汽车票。

  (3)观察车票上的时间,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教材第84页例3.

  (1)观察情景,你能知道哪些信息?你还想了解哪些信息?

  (2)说明:火车9:00出发,下午6点到达奶奶家。

  (3)提问:你能回答中途经过多长时间吗?

  教师:怎样来计算经过的时间呢?

  探究方法。

  (1)直接在钟表上数一数。

  用钟表来表示两个时间。

  通过说一说,可以知道坐火车到奶奶家要用9小时。

  (2)用计算的方法。

  教师:这两个时间的表示方法不同,能直接计算吗?

  引导学生回答。表示方法不同,不能直接计算,要把时间都转化成24时计时法。

  将下午6点转化成24时计时法,即18时,用到达时刻减去开车时刻就是所经过的时间。

  18-9=9(小时)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3题。

  (1)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题中给我们的是什么计时法?

  (3)集体交流解题思路。

  (4)教师鼓励不同的解题思路。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阳阳晚上9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时起床,她一共睡了()小时。

  (2)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时()分。

  3、观察下表,计算出火车运行的时间并填在表中。

  车次始发站开点终点站到点运行时间

  711北京10:22沈阳北当天19:29

  721北京18:00上海第二天8:00

  T42西安17:48北京第二天7:23

  4、一场排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数量关系。

  (3)提问:怎样看着155分钟?(要先把经过时间155分钟改写成2时35分)

  (4)学生独立解答。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85页练习十八的第4题。

  (1)课件演示,出示春风饭馆的营业时间。

  (2)提问:营业牌上用的是什么计时法?

  (3)小组交流解题策略。

  (4)集体交流,课件演示。

三年级数学教案1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

  2、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3、增强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口算。

  26+41= 19+41= 56+28= 83+12= 75+11= 75+21=

  67+21= 72+15= 45+24= 58+42= 57+17= 48+37=

  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

  35-20=

  35-2=

  36-8=

  二、探究新知

  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谈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专线大巴票价:48元,普通快客票价:65元,动车票价:54元)提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

  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1)两位数的不退位减。

  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生:用减法计算,列式65-34.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生2:也可以先算65-4=61,再算61-50=11。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部分,然后从被减数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2)两位数的退位减。师: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生:列式65-48.师: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尝试填写下列:先算65-(

  )=(

  )

  再算(

  )○(

  )=(

  )

  生:把48拆分成40和8两部分,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可以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学生根据讨论填空。(3)比较算式。

  师: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

  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直接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6题。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2、完成“练习二”第7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填空。(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接力赛。

  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同学的数进行计算,然后告诉下一个同学结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般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三年级数学教案14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苏教版数学第七册p90—91。

  教学目标:

  1、经历与体验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体会统计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2、经历试验的具体过程,能对试验可能发生的结果做出简单判断,并做出适当解释,从中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3、培养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初步感受动手试验是获得科学结论一种有效方法,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发展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活动认识一些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教学难点:

  理解任意摸一次球,红球和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设计理念:课堂中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和方法的培养,让学生学习“猜测—验证—结论”这一学习方法。教学中比较重视学生在参与、操作活动的过程中得出可能性相等的概念,促进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故事导入,复习旧知1、教师讲阿凡提的故事:阿凡提在地主巴依老爷家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活,小气的巴依不想付工资给阿凡提,于是想了个歪主意。对阿凡提说:“阿凡提,我这儿这两张纸条让你抽,分别写着“付工资”和“不付工资”,如果你抽到哪一张,我们就按哪一张上写的办,你还是有一半机会的哦”。如果你是阿凡提,你会怎样想?(引出“可能”)

  2、复习“一定”“可能。”

  (1)出示装有3个红球的袋子,提问:如果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球的结果怎样?(一定摸出是红球)

  (2)往口袋加入3个黄球,提问:如果从这样的口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球的结果怎样?

  3、揭题:在我们生活中,有些事情一定会发生,有些事情不一定会发生,只能说具有可能性,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可能性问题。(板书:可能性)学生说想法。(引出“可能”)学生回答。(一定摸出是红球。可能摸出是红球,可能摸出是黄球)二、活动体验,感受过程1、摸球游戏

  2、小结并揭示学法

  1、摸球游戏

  (1)猜测出示透明袋子:袋子里加入3个黄球,提问:如果遮住眼睛从这个口袋中每次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出以后再把球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猜一猜,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多少次?学生自由猜测。

  (2)验证:这仅仅是我们的猜测,想知道自己猜测的对不对,我们可以怎么做?

  游戏规则:

  1、摸前先把袋中球搅一搅,然后转过脸去从中任意摸一个,摸出后回头看一看,给大家看自己摸到的是什么颜色的球,把球再放入口袋中,按这样,大家轮流摸,一共40次。

  2、组长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

  3、摸完后,组长填写统计表,其他同学负责校对。

  4、请各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工。

  怎样用画“正”的方法来记录,谁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教师在黑板演示一下。

  活动体验:

  (3)归纳小组汇报统计结果,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填写。红球黄球合计红球黄球次数提问:统计的结果和我们的猜测差不多吗?我们将各小组结果进行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如果继续摸下去,摸到红球的次数和黄球的次数会怎样?

  2、小结:说明从装有3个红球和3个黄球的袋子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和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也就是说可能性是相等的。

  提问:

  (1)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记录摸球的结果的?你觉得用画“正”字的方法好不好?

  (2)记录之后我们又对数据作了怎样的处理?可见我们用统计的方法来研究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3)通过试验和统计得到什么结论?用的是什么方法?小结:猜测————验证————结论过渡:想不想用我们刚才的方法做第二个游戏?二、抛小正方体教师出示两个面上都有1、2、3的小正方体。

  游戏规则:

  1、上抛小正方形,不宜太高,看落下时“1”“2”“3”朝上的次数,大家轮流抛,一共30次。

  2、组长派一人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

  3、抛完后,派一人填写记录表和统计表,其他同学负责校对。

  各组汇报,学生上台填入数字提问:仔细观察统计表,统计的结果和你估计的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在每个数字个数相同的情况下,抛的次数越多,数字123朝上的次数越接近。这三种情况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学生自由猜测。教师把学生的猜想板书出来)学生回答(摸一摸验证)

  活动体验:

  学生分组试验,填写统计表,

三年级数学教案15

  一、教学内容

  前几册教材里陆续教学了一些搜集、记录、整理数据的方法,还教学了条形图和统计表呈现数据的方法。本单元教学一个常用的统计量-平均数。过去教学平均数,把主要精力放在求平均数的应用题上,没有发挥平均数在统计活动里的作用。现在把它作为常用的统计量,突出平均数的意义和应用,尤其是在分析一组数据和比较两组数据时的作用。而且,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也要学生经过探索而学会。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以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为教学主线。

  为什么求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什么意思?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求出的平均数说明了什么?这些都是例题要解决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平均数的意义是重点,也是关键。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它的计算方法和现实应用都迎刃而解。

  教学平均数的意义不是讲授,而是体验。让学生在挑战性的问题里,在探索平均数的算法过程中不断体验、深化体会,逐渐了解。例题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四步。

  第一步创设一个吸引学生的游戏情境,以学生喜欢的问题引发新的认知冲突,营造学习新知识的氛围,引入平均数。四名男生和五名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中的个数表示在条形统计图上,要比较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由于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不等,所以比男、女生套中的总个数显然不合理。又由于女生中有2人套的成绩很好,另3人套的比男生少,所以很难对应着进行比较。在学生处于认知冲突的时候,教材提示学生:分别求出男生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虽然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都是新概念,但由于学生有“平均分”为基础,他们大都能够接受。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提出,帮助学生打开思路,走出困境,把心向集中到平均数的学习上面。

  第二步在求平均数的活动中,探索算法,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生有平均分为基础,知道每份应分得同样多,还知道计算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是除法,总数除以分的份数得每份的个数。这些都是探索求平均数方法的重要资源。

  教材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求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可以在条形统计图上移多补少,使每人套中的个数同样多;也可以把各人套中的个数合起来平均分。无论哪种方法都清楚地体现了平均数的含义-四名男生套中的总数不变的前提下,重新分配,让各人套中的个数都相同。所以说,这一步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仅在探索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同时也在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第三步通过求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重温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学生有求男生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经验,这一步教学要独立思考并加强交流。多数学生会选择把五名女生套中的个数先相加再平均分的方法,在得出平均每人套中6个以后,要在统计图上验证。如果吴燕拿出4个,史敏敏拿出1个,给刘晓娟添上2个、孙芸添上1个、沈明芳添上2个,她们每人套中的个数就相同了。这样的验证,不仅证明得数正确,而且是又一次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第四步比出男生套得准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些,既给问题确定的答案,又体会了平均数的实际应用。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状况。如四名男生中,李小纲套圈成绩最好,高于平均数;王宇的成绩正好是平均数;另两人的成绩低于平均数。平均数还能反映两组数据的差距,男生套得比女生准就是由平均数表现出来的。通过这些分析和比较,学生能体会到平均数是统计量的功能。

  2.把平均数的意义和应用作为练习的重点。

  教材不把计算平均数列为练习的主要内容,而是继续在现实的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具体含义,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引导学生运用算得的平均数进行分析、比较、判断、推理、描述等数学活动,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应用。

  “想想做做”第1、2两题是紧接着例题安排的,继续体会平均数是移多补少的结果,是每份同样多的那个数量。第1题三个笔筒里的铅笔枝数有的多、有的少,为了得到平均每个笔筒有多少枝铅笔,要从枝数多的笔筒里拿出1枝铅笔,放到枝数最少的笔筒里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了移多补少。第2题虽然不能动手移多补少,但在求出三条丝带平均长18厘米以后,能够想象这个平均数是最长的丝带短些,其余两条丝带长些的结果。

  “想想做做”第3题和练习九第1题变换角度体验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状况。篮球队员平均身高160厘米,不是每个队员的身高都是160厘米。一定是有些队员的身高超过160厘米,有些队员的身高低于160厘米,也会有身高恰巧160厘米的队员。同样,平均水深110厘米不是池塘处处水深110厘米,一定有些地方的水深超过110厘米,也有些地方的水深不到110厘米。

  练习九第4题用平均数分析一组数据。在算出平均每组植树棵数以后,比一比哪几组的植树棵数比平均数多,哪些组的植树棵树比平均数少。这些活动是引导学生利用平均数进行思考。第8题可以用平均数分别反映男生和女生的体重情况,还能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

  练习九第6题里估计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找到最高的身高和最低的身高,平均数一定在这个范围里面。先确定范围,再估计平均数要方便些。最后算出平均数,并与估计比一比,能充实估计的经验。

【三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三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案02-28

三年级数学教案01-14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01-11

三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01-10

三年级数学教案02-26

小学数学教案三年级01-09

有关三年级的数学教案01-20

三年级趣味数学教案01-30

三年级优秀数学教案01-17

三年级数学教案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