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新闻报道的“度”:从一则新闻报道所想到的
04年6月12日,在继阿富汗、伊拉克等地区成为新的“恐怖漩涡”的沙特阿拉伯,美国人保罗·马歇尔·约翰逊在位于利雅得的自家寓所门口被恐怖分子挟持。挟持事件三天后,恐怖分子提出要求,限令沙特当局在72小时之内释放在押的“基地”人员,否则,将杀害这名美国人质。18日,在得不到沙特当局任何答复的情况下,恐怖分子将约翰逊杀害,并在“圣战之声”网站上公布了三张受害人照片。事件一出,各大媒体、网站纷纷在相关板块予以重型报道,由事件产生的特殊背景(恐怖活动日益猖獗,反恐成为一股世界潮流)和产生的重大影响(此次事件对沙特的连环的政治、经济重创以及英美为首的国际反恐策略新转变的可能性)来讲,事件的报道本无可厚非。然而,在涉及到具体的报道方式上,一些媒体却跨越了“雷池”,不仅违背了最基本的新闻道德,而且,也暴露出了媒体日渐淡漠的社会责任意识。
媒体的失职主要与三张受害人图片有关。这三张图片是在受害人遇害之后,由基地恐怖分子通过其网站所发布出来的。三张照片的内容分别是:受害人血淋淋的人头放置在一具穿着橙色紧身衣的尸体背部;由一只手提着的人头的正面;以及从另一个角度拍摄的人头。三张照片都无一例外地带有强烈的“血腥”意味,可以说,用“血淋淋”来形容三张照片丝毫不为过。然而,比照片更为令人震惊的是,这样三张被恐怖分子用来“炫耀战绩”、作为“恐吓手段”的“恐怖照片”,国内的一些新闻媒体以及一些门户网站居然未做任何画面处理便堂而皇之的刊登出来。这其中,不乏国内强势媒体。而且,某家电视台画面播出之时,正是午饭时间。不用上升到更高的意义上,就单从最现实的“吃饭进行时”这点来说,可以想象,这张“倒胃新闻”将引起人们怎样的“沮丧”和“不适”!
事实上,近些年来,伴随着媒体走向“市场化”和蜂拥而起的新老媒体竞争的日趋激烈, 这样的“倒胃新闻”已不再仅仅是一个个案了。动荡的国际形势、频发的恐怖活动,为如此新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题材支持,就在前不久,萨达姆两个儿子乌代和库赛两张血肉模糊的照片、以及美国人美国人质尼克·伯格被斩首的录像均未做任何图像处理,不断频现于国内新闻媒体。具体到国内新闻节目,克隆而生的一大批同质的法制栏目和都市类报纸,在“眼球经济”的诱惑下,也在日益突破报道的界限。“枪杀”、“车祸”、“自杀”、“尸体”等等不断地在这些节目中上演着“真人秀”。这种种细肆无忌弹的新闻背后,是媒体对于市场利益的最大膜拜和对于受众的最大愚弄。
100多年前,面对当时一些商业报纸为最大限度的盈利,在“新闻自由”的幌子下,非法采集新闻以及在其报纸上刊登大量诲淫诲盗,大肆渲染色情凶杀之新闻现状,报人奥克斯创办《纽约时报》,一反当时盛行的“新闻”标准,指出该报将客观、公正地刊登所有值得刊登的新闻,不会让那些色腥新闻、私生活实录以及通过门缝中窃看得来的报道,玷污了早餐的桌布。由此新闻报业自律观念得以萌生。时至今日,坚守新闻专业理念的《纽约时报》、《基督教箴言报》、《泰晤士报》等作为新闻媒体的典范,依然证明着“高雅新闻”经久不衰的魅力。然而,同样不可忽视的,是媒体世界的一股强大的“不和谐音”。一些地方小报、电视媒体纯粹以“市场”为导向,片面追求发行量、收视率,不惜自降新闻品格,进行种种“非常规”报道,而这一切只为了一个目的:最大限度地盈利。
“星(明星)腥(血腥)性(色情)”新闻的背后,是新闻理念的严重缺失和新闻道德的彻底沦丧。虽然具有正义和良知的人士不断地对媒体的“混乱”予以抗议,然而,一些媒体却依然“我行我素”。市场取向的媒体最根本的出发点是市场需要——不是媒体喜欢暴力而是受众喜欢暴力。在收视率、发行量等媒介调研数据成为媒介生存的“紧箍咒”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迎合受众成为众多媒体心照不宣的统一行动。车祸、自杀、凶杀、抢劫这些血腥新闻由于颇富戏剧色彩,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受众的好奇心理,而且,与之相伴随的现场目击图片还可以以其真实的现场感、巨大的冲击力带给受众丰富的感官刺激和心理满足。这些“出格”的新闻往往能制造出一种“轰动效应”,从而在短时期内迅速提升报纸的发行量、电视、广播的收视率、收听率。于是,在一种短期利益的驱使下,一些新闻媒体置新闻伦理与道德于不顾,将别人的隐私和痛苦赤裸裸地展示在受众前。
很显然,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各种新闻供给机构”来获得关于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事物知识的今天,传媒如上种种不负责任的报道无疑会给当下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效应。首先,它加大了人们的社会焦虑感,拉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当传媒提供给受众的世界中充满血腥、暴力、丑闻和尔虞我诈等社会阴暗面时,受众怎们能感觉到世界是安全的,又怎么能建立社会成员之间最起码的信任呢?其次,长此以往地浸染于“丑闻”、“血腥”、“偷拍偷录”的媒介环境中的人们将会变得“麻木不仁”,丧失对他人隐私和生命尊严的尊重;再者,种种暴力、血腥场面的渲染可能给儿童和青少年带来某种意义上的“示范效应”。由于是活生生的人和事,容易使人产生认同感,新闻暴力化倾向的危害相比较于其它节目更为严重。成年人由于心智方面已经成熟定型,极具刺激性和冲击力的暴力、血腥新闻常常被成年人用作一种“想象中的冒险”和“释放现实压力”的手段。然而,同样的新闻之于各种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来说,却不啻是一枚定时炸弹。美国儿童创伤压力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俾努司博士指出,很多时候,学龄孩童是用视觉而非听觉看电视,因此,看电视的孩童是体会不到是新闻所传达的是非曲直观念的,他们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新闻的戏剧性画面上。而且,无数的媒介研究也表明,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孩童往往会有意识地去模仿电视或者电影中的暴力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如果媒介继续长此以往地渲染“血腥、暴力和色情”,带给我们社会的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新闻报道的“度”:从一则新闻报道所想到的
面对种种“新闻失范”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法规条文予以规范。比如对于含有暴力血腥镜头的写实新闻,有的地方规定需在晚上11:30后方可播出;有的地方则在播出方式上予以限制,或者要求媒体对于过于血腥的画面做“马赛克”处理,或者在播出时加上“以下画面经过处理,但仍有引起不适的可能”的字样;这些措施可以使家长较为有效地保护孩童心灵不受到任何污染。但是,在新闻的具体运作中,由于一些新闻内容复杂常常难以定性,再加上对于时效性和现场感的强调,即使为新闻的播出安上重重“紧箍咒”,但仍然可能造成相当数量“失当”新闻播出。在这种情况下,新闻人的自律便成为第二道关口,这也就对一些新闻人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到约翰逊被斩首这一新闻事件本身,也许西方一些媒体的报道可以给我们带来些许启示。事件发生后,作者先后上了CNN和FOXNEWS的网站查询相关报道,颇富有意味的事,诞生于美国浓厚市场化氛围中的两大主要的新闻媒体网站上,作者并没有看到事件中的三张“血腥”照片。除了展示约翰逊生前的工作照和被绑架以后的照片外,更多地是约翰逊家乡的亲人和朋友点燃烛光静静地为约翰逊祈祷的画面,画面上看不到一点血,更看不到呼天抢地的哀伤镜头,看到的只是静静伫立的人们和摇曳的烛光。这样的报道丝毫没有降低新闻的震撼力,它能让你在哀叹一个鲜活生命无辜失去的同时,让你感觉到一份逝者生命不可被剥夺的尊严。
传播学者施拉姆曾说:“电视的发明是人类社会智能了不起的成就,但如何运用电视则是人类智能更大的责任。”从这点上来说,作为“社会窗口”的媒体,所承担的不仅仅是“有闻必录”地报道机器,从长远意义上来说,它更承担着对于一个良性、健全社会的塑造。
作者:孙卫华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03级博士
地址: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8-03博 中国人民大学研二楼810房间
邮编:100872
EMAIL:whsun99@eyou.com sunwh99@yahoo.com
新闻报道的“度”:从一则新闻报道所想到的
【新闻报道的“度”:从新闻报道所想到的】相关文章:
新闻报道范文|新闻报道怎么写08-13
新闻报道作文02-04
《作文(新闻报道)》教案08-29
新闻报道策划方案08-10
4《新闻报道一则》08-16
体育新闻报道作文07-28
新闻报道工作总结08-17
新闻报道作文15篇03-05
新闻报道作文11篇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