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基于三种理论对学校组织管理的启示
基于三种理论对学校组织管理的启示作者/何思劲
摘 要:正确认识学校组织特性,合理运用科学理论管理学校组织。引用了科层理论、有组织无政府状态理论和双重系统理论的相关原理,论述在相关理论指导下的学校组织管理状况,从而得出对学校组织管理的最科学的方法。
关键词:学校组织管理;启示;方法
本文提及的"三种理论",即"科层理论""有组织无政府状态理论"和"双重系统理论".
一、科层理论
科层理论又称"官僚制",指的是一种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层,以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方式。也就是说,它既是一种组织结构,又是一种管理方式。它以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和法理型权威为主要内容,具有专门化、等级制、规则化、非人格化和技术化五大基本特征,体现其严密性、合理性、稳定性和普遍性四大优点。
1.专门化。作为一个组织,就应该有其明确的分工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的效果。在每个岗位上的人,都是该领域的优秀者,都能为自己所在的部门发挥最大效用。就如同当今世界的工业生产特点——生产专业化,所以他们总能够给我们提供优质的产品。
2.等级制。作为一个组织,理应有明确的上司下属关系及其相应权责,使得"中央更好集权,地方更好分权".统筹好"中央"和"地方"两个关系,使得上层更好地发挥领导作用、下层更好地执行命令或指令。而我们可以看到,如果像东汉初期那样,群雄割据,各地方诸侯权力甚比皇帝,皇帝也只能空有当时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无号令各方之力。
3.规则化。"无规则不成方圆",作为一个组织,如果没有制定明确的规章制度,在处理组织内部的事情时,便会缺乏理论依据,使得问题难以得到相对公平、公正、科学的方法解决,从而限制组织的发展。
4.非人格化。在规则化的基础上,组织判断是非曲折的准绳便是组织的规章制度。基于这点,组织能有效地将决策推向理性化而非感性化。而历史告诉我们,法制化是罗马帝国能够存在了数个世纪并且繁荣富强的重要原因。
5.技术化。作为一个组织,要让自身发展得更好,归根到底,要依靠组织内部各成员的积极工作。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决定员工有无积极性的因素应当是激励因素。工作的绩效化,有利于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组织发展。
上述观点是基于一般组织作分析讨论的。然而,事物既具有普遍性,又存在特殊性。作为学校组织,不同于一般组织,它并不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具有特殊性。对于学校的领导层而言,他们要管理的人不是以物质利益为主要目的的员工,而是更重精神需求、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教师(狭义的知识分子)和有个人抱负、自费教育支出、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学生。
所以,我认为,不是"胡萝卜+棒子"的管理方式就能管理好教师和学生。科层理论对学校组织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不能完全套用其以进行学校组织的管理。
二、有组织无政府状态理论
与科层理论相对的组织管理理论,就是有组织无政府状态理论。对于"无政府",有以下得到普遍认可的含义:
1.指没有政府或缺乏控制。
2.指由于不存在政府而导致的没有法律和政治秩序的混乱和无序。
3.指由于不存在政府而人人享有完全自由的乌托邦社会。
4.指单纯的缺乏秩序(与政治和政府无关)。
5.根据《牛津英语词典的解释,将"无政府状态"定义为政治上的无序。
从以上对"无政府状态"的解释,我们不难看出,虽然"无政府状态"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像文艺复兴时期那样的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然而,这种无羁绊的人性自由(乌托邦社会的完全自由),是否真正能使学校组织向着积极方向呢?未然。我认为"无政府状态"应当建立在社会公民(即这里说的教师和学生)有足够高的自律意识的基础上的。即使我们能保证,学校组织中的知识分子层(主要指教师)有足够的自律意识,但其基层(学生)呢?现实告诉我们,学生并不完全具备自律意识。如果只一味地主张"无政府状态",则极易滋生底层混乱、上行下效等消极现象,严重抑制学校组织的发展。
三、双重系统理论
基于上文分别以科层理论和有组织无政府状态理论对学校组织管理的分析,我认为,学校组织不同于一般(企业)组织,它有自己的特性,故应运用双重系统理论,将科层理论和有组织无政府状态理论综合运用,并在实际运用中遵循权变原则,对学校组织进行理性与人性相结合的管理。
【基于三种理论对学校组织管理的启示】相关文章:
基于Performance Assessment理论的英语写作教学研究04-09
学校组织意见06-06
物流仓储管理论文07-24
现代企业管理论文07-20
浅谈班级管理论文(精选10篇)08-17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06-03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论文07-31
学校组织工作计划01-22
基于文化空间理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化生存实践08-26
班主任管理论文:试谈班级管理范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