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一、我省大连市旅顺口区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做法和体会2001年秋季,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实验。我省大连市旅顺口区的12所初中承担了国家级化学课程改革新教材的实验工作。在接近一年的实验工作中,化学教师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热情,努力工作,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加强学习,转变课程改革教师的理念
1.进行通识培训,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通过培训,教师从宏观上了解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理解了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新课程对教师评价等问题。为使广大教师深入消化理解,开学后利用每周五下午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有关文件、领导讲话,观看专家讲座录象等。并组织教师进行认真讨论一些热点问题,如为什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中的师生关系需要哪些转变?为什么要倡导探究性学习?为什么要注重过程性评价?等等。
2.进行学科培训,转变教师的课程理念
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化学课程标准辅导、化学实验教材辅导、化学教学评价、科学探究学习方式等。通过培训,教师对化学课程标准和实验教材有了系统了解。
(二)积极探索,创造性地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工作
1.制定化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方案
根据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和旅顺口区的实际,制定了《旅顺口区化学课程实验改革实施方案》,确立了切实可行的工作目标和措施。与此同时,又要求各实验学校根据本校实际制定相应的课程改革实验方案,把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新课程的教学研究
为了使用好新教材,每月进行两次全区化学新教材引路课,组织教师进行观摩、交流、研讨。每个月还进行一次教师教案、学生学习成长档案、教学心得体会的展示交流。通过这项工作,教师加深了对实验教材的理解,进一步明确了如何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去把握和驾驭新教材,起到了集思广益,少走弯路的作用。
3.重视新课程的课题研究
我省化学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依托,以科研促教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各校实际情况,确定化学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课程改革所取得的初步成效
1.教师的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面对新教材,我们的化学教师再也不是昔日知识的主宰者了,因为新教材决不是让教师唱独角戏的剧本。
一位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体会中写到:最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探索素质教育问题,而素质教育在我们的学科的突破口到底在哪儿?课程改革从目标上为教师提供了具体做法和指导,教师不仅让学生掌握基本技能,还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变重结果为重过程,变重教知识为教方法,变重知识的掌握为重学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变重学习成绩为重学生的发展。“这位教师的体会较为典型地反映了教师的思想转变过程,这些”变“的背后说明了什么呢?不言而喻,恰恰就是教师角色的转变。通过课程改革实验,广大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师就是要由原来化学知识的代言人、教学内容的传递者、知识生产线的操作工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的角色转变,为课程改革实验的顺利实施铺平了道路。
(2)工作重心的转变
过去,教师偏重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重理论轻实践,从而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把精力放在了知识的传授上。而新教材抛弃传统教材的弊端,更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在知识传授上重视以“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究”、“交流与讨论”等形式出现,强调了学生主体性,注重了实践和创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转变,一位教师在课程改革实验研讨文章中说:“我现在工作的重点放在五个方面:一是研究课程标准,二是研究教法,三是研究学法,四是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五是研究对学生的评价。”这反映了实验教师工作重点转变的普遍性。这些变化都是以“人”为核心,以学生的发展和能力培训为着眼点的。
(3)教师眼中学生地位的转变
同样是课堂里的学生,课程改革中的学生的地信和作用就是和从前不一样。
过去的课堂,教师滔滔不绝地讲,俨然是化学的绝对权威,为了应对考试,让学生死记那些所谓的重点知识,再加上大量的反复地训练,课程改革后教师改变了过去的做法。一位教师在课程改革研讨中发自肺腑地说:“我一直以为和学生关系是平等、和谐的,但反思以前的教学,对一些考试中常考的所谓重点知识,一味地强化训练,毫不顾及学生的感受,学生瓮?桓鲋?兜慕邮芷鳎??档卮游艺饫锏玫焦嗍涞闹?叮?峁?惶每蜗吕矗?约河掷垩??址ξ叮?曰??涣诵巳ぁP陆滩氖凳┮岳矗?易⒁饬擞胙??慕涣鳎?⒄雇???暮献鞴叵担??嗟氖强悸茄??男枨螅?寡??晌??暗闹魈澹?浞址⒒恿搜??南胂罅?痛丛炝Γ?ü?约汗匕?⒐睦??寡??艿阶鹬兀?ü?酝?晃侍庖蚬鄣悴煌???械恼??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时,学生设计出十多种方案,研究各个方案是否可行),使学生感受到了民主、平等。又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感到合作学习的快乐。这样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了解和交往,更多地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交流融为一体。”这段话深情地提示了一种新型师生关系。现在,化学教师眼中每一个学生都是富于朝气、有个性、有自己思维的个体。
实践使课程改革教师深深体会到,教师再也不能用“一言堂”的方式独霸讲坛,用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训练模式、一种标准答案去所谓“培养”学生了。
2.学生的转变
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学生最大的变化就是蕴藏在内心深处的学习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主体性得到真正发挥。外在的表现就是对化学课产生了空前的兴趣。现在,学生普遍反映,他们比从前更喜欢化学课了。
(1)学习方式的变化
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的学习由过去的封闭、单向接受的方式向自由、多向交流和探究性为方的方向转变。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改变了过去“听、记、背、练”的被动状态。由于探究学习更具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在探究面粉爆炸实验中,学生探究了诸如面粉爆炸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面粉可燃吗?为什么要把面粉吹起来等问题。在探究中,学生动脑动手,有挫折有反复更有成功的喜悦,在知识的学习中更体会到了科学研究的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品质。
在探究性学习中,广大教师还注重了学生的合作学习,培养合作这一现代人的基本素质。在教学中,教师十分注意按不同层次设计问题、分组,既注意组内之间的配合,更注意小组之间的合作,互相关注,共同感受探索的焦急,承受失败的失望,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2)学习形式的转变
在学习形式上,课程改革打破了一本书一本作业的多年一贯的僵化模式,变生动活泼、灵活多样。
学生不再局限于在书本上学习化学了,而是从生活中去学习,树立了“生活处处有化学”的新理念。有的教师设计“家庭化学小实验”,有的教师密切结合现实,让学生考察周围环境在近几年所发生的变化,调查10年来家乡海洋资源的变化,让学生分组去污水处理厂考察,去著名的老铁山拣矿石,调查日本人为什么到当地投资等许多问题。在这一开放的学习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良好的公民素质。
学生的学习形式丰富多彩,改变了过去作业的千篇一律。取而代之的是以小论文、小发明、小制作等。学生对知识章节总结或图、或文、或诗、或小报,种类繁多,即使是作业,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有趣的小插图,这些得益于新教材新颖形式的启发。
有的学生的档案中,收集了近四十份材料,有实验设计,有对某一节课的感受,有实验报告,有搜集的资料,有科普文章,有调查报告,有自我评价,有个人总结经验,有讨论材料,有章节知识整理与归纳等。
综合以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转变,可以概括为“五多五少”:教师讲的少了,学生活动多了;教师照本宣科的少了,设计实验、备课的多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少了,课外实践多了;学生作业少了,作业形式多了;教师批评少了,鼓励、表现多了。
3.评价方式的转变
由于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注重的是学习过程而不是结果,注重了情感的体验而不是单纯的知识的掌握,改变了过去教学单一的以分数评价学生的局面,化学教师侧重了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注重 了每个层次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评价。注重从学习态度和情感方面去评价。
(四)课程改革实验中的问题
1.教师的教育理念和课程理念的转变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
2.教师工作量大,任课班级过多,班额过大,学生实验探究和交流不能充分展开。
3.由于缺少专职实验员,牵涉任课教师过多的工作精力,增加了教师的负担。
4.由于学校和家庭客观条件(物质、资料和时间等)的限制,教师和学生在搜集资料上遇到困难。尤其是新教材更注重开放性,所以这方面问题更为突出。
二、对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的实施与评价的思考
(一)对化学教学实施的思考
1.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制定教学目标
学生的发展应包括知识、情感、态度、能力、个性、创造性等,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全面考虑。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
2.要鼓励每一个学生充分参与
教师应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一个人人都能参与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注重学生“动手”与“动脑”的结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期,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兴趣、原有的认识、经历及其所关心的实际问题。
创设学习情景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学更为有效。在创设学习情景时,应力求真实、生动、直观而又富于启发性。
演示实验、化学问题、小故事、科学史实、新闻报道、图片、模型和影像资料等等,都可以用于创设学习情景。例如:在有关“元素”的教学中展示地壳、海水和人体中的元素含量表。
对于学习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该提供帮助和指导,发现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并给予及时的鼓励。
3.要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步得到发展。
在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观察和实验结果的记录与分析,鼓励学生运用口头、书面、绘画、图表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在学生之间营造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培养学生提出论据、回答质疑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对彼此的科学解释提出批评和质疑,要引导学生学会放弃错误的观点,接受更合理的科学解释。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各种不同见解、技能和经验,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好奇心,鼓励学生对他人的观点持合理的怀疑态度,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可能是错误的)观点。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利用协作性的小组形式开展探究活动,使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小组工作,使学生认识到小组的成员在探究尝试中各有所长,其知识和技能可以互补,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4.要把创新观念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
在教学目标上,要突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满好奇和兴致;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破旧立新,师生互动。
(二)对化学教学评价的思考
1.重视学生自我评价
课程对学生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评价使学生成为成功者、积极参与者和自我反思者。特别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强调学生自我比较,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学生自我评价可以采用建立化学学习档案的方式。
2.重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要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主要是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实验操作技能、探究能力、分析问题的思路、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活动表现评价可以采用独立、小组或团体的形式,评价既注意过程又要注重结果。
3.改革书面考试的命题方式
在书面测试中注重考核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应着重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而不仅仅是考查知识的简单记忆和重现。试题要设置一些实际问题的情景,以利于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自学能力。试题中要有适量的综合性和开放性题目,以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对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几点认识
化学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解决问题为中心,是现代教育教学观念体现。化学探究式教学是使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来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化学课堂教学中突出探究式教学,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亲身体验科学的方法,进而理解科学本质,形成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化学探究式教学过程的主要步骤及其教学功能
化学教学的科学探究过程既要遵循人类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和规律,但又不能完全等同于人类一般的科学认识活动。
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一般步骤是:①抉择和准备(确定课题,提出研究假设)②资料和事实的搜集(搜集文献资料,观察和实验)③资料和事实的加工整理(运用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分析、综合以及各种数学方法或其他方法,对研究现象和变化规律做出解释和说明)④提出假说、建立科学理论(如果研究任务是验证一个假说,事实与假说相符,那么,假说就可以上长为理论。假说和理论都是科学成果)⑤成果评价与推广应用。
技术开发研究的一般步骤:①规划(制订产品研制方案,包括生产、市场、资源、环境等可行性研究论证和前景预测)②研究与试验(关键性技术的试验)③设计(产品性能稳定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造可能等的综合设计)④试制⑤成果评价。
以上二者的一般步骤可以看出他们的共同点是:①问题②资料收集③形成解决问题的假设或方案④实验(试验)探索⑤科学解释与结论⑥成果评价与交流应用。将这些共同要素优化整合,就是与科学探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化学探究式教学的基本过程。
化学探究式教学过程主要包含六个基本步骤,每个步骤体现一定的教学功能。
1.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使学习者积极投入到问题探究之中。
科学探究是从问题开始的,而问题产生于怀疑。怀疑——问题——思考是学有成就的必要条件。
问题的提出通常依赖于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当前探讨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原有认知水平不和谐、不平衡而又急需解决的心理状态。创设问题情境通常要具备的三个条件:①学生能否在先前经验基础上觉察问题存在;②探究的内容对学生来说一定是新的未知,由此产生对解决未知的需要;③能否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经过努力是可以解决的。能否引发学生的探究的需要和期望,是问题情境构建的好与不好的首要标准。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问题情境的构建方法:
(1)用实验方法构建问题情境
(2)用学生自己的认知矛盾创设问题情境
(3)从社会问题提出问题情境
(4)通过科学史中科学探究事例设立问题情境
(5)利用讨论或争论引起的矛盾冲突设置问题情境
(6)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和学过的知识构建问题情境
2.收集资料和事实:提供探索问题的背景材料,使学习者努力寻找解决总是问题的线索。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符合教学内容的多种资料和信息,架设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和桥梁,让学生有选择的可能。信息的载体可以是文字、文献资料、化学实验,也可以是网络资源或师生交流过程。在化学探究式教学中,培养学生自觉、自动收集事实和加工处理信息能力尤其重要。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实验、实践的观察和体验中或社会调查中获得信息和资料并从多角度的信息分析比较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目标和切入点。
3.提出猜想或假设:用假设方法,有根据的进行猜测、联想,明确问题解决的途径和方法。
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全每个学生能有机会表达与自身水平相适应的见解和想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假说,或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提出假说。
引导学生提出假设的方法主要有:
①归纳式假设:运用归纳法提出和建立假设,是一种从特殊、个别事实,所获得的认识或规律,提高到一般的认识和规律。
②演绎式假设:运用演绎法提出和建立假设,是一种一般的认识或规律、原理运用于特殊、个别范围内,以验证规律、原理的适用性。
③类比式假设:类比是一种在一类情况下已被证明为正确的理论运用于与此相类似的情况,提出和建立假设,它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有某些共有或相似属性,推出一个研究对象可能具有另一个研究对象所具有的属性为假设。
④分类式假设:运用分类的方法,对已有的现象或资料,按照某种重要的特征将其分类整理,提出和建立假设。
4.对假设进行实验推理和验证:重实证,使学习者主动参与实验、实践和体验过程。
假设提出后就要想方设法去检验它,用实证性材料去推翻或支持假设。这是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步骤。因为学生要达到对所学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教师或其他人的介绍和讲解。因此创设诸多条件使学生积极参与假设检验的设计,进行实验观察、控制条件、记录现象,或作社会性调查或作资料实证性研究,教师要适时引导合作与交流、反思,增强情感体验,调控探究进程,强化成功欲望。
5.发现规律,得出结论:重过程,使学习者积极思考,进行科学抽象,形成科学解释。
这一步是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与思维水平提高的体现,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步骤。
6.反思与评价、迁移与应用:学习与创新,合作与分享,成就与自信。
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经解决课程学习中提出的问题展开,以解决问题为结束。合作、交流、表达始终贯穿于活动中,形成一个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氛围,有利于培养乐于合作,分享信息和成果的团队精神,这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
1.化学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应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于:
(1)要用科学探索的方法自主参与构建知识的过程;
(2)需要学生主动去搜集、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p习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努力加以验证;
(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应的事情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情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
2.化学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成为参与者创设情境,提供帮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自觉性;
(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当前所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
(3)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
3.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的原则可概括为:
(1)强调学生为中心;
(2)强调“情境”对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作用;
(3)强调“协作学习”对科学探究的关键作用;
(4)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
(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学习。
4.化学探究式教学设计应当包含下列内容与步骤:
(1)教学目标分析:对化学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化学知识的“主题”。
(2)情境创设: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
(3)信息资源设计:确定学习本主题所需化学信息资源和种类和每种资源在学习本主题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4)自主学习设计:进一步创设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上述主题的多种化学情境,以便供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情境去学习。
(5)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本学习主题的内容。协作学习的环境的设计内容包括:(1)能引起争论的初始化学问题;(2)能交讨论进一步引向深入的后继化学问题;(3)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于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4)对于学生在讲座过程中的表现,适时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做出的贡献。
(7)强化练习设计:设计一套可供选择并有一定针对性的补充学习材料和强化练习。
6.探究性学习活动设计的几个基本观点:
(1)探究是一种多侧面、多形式的活动,无论何种形式,关键是要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和基本特征
(2)探究活动设计应考虑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3)探究活动可以是部分的,也可以是完整的
(4)探究活动的指导与开放程度可以不同
(5)探究活动不一定都要亲自经历实践的环节
(6)探究活动不是唯一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①发份材料②看录象③演示实验④学生实验⑤讲故事等
总之,化学探究式教学的设计应是有魄力、有情境、有问题、有方法、有过程。设计也应是有多条路、有可探性,但每条路不能黑,学生努力努力能探到。
(三)化学探究式教学课例
(四)化学探究式教学评价
【浅谈课程改革中化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相关文章: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化学教学08-18
浅谈对新课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08-18
地理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几点思考08-17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思考08-05
浅谈新课程下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08-19
化学教学论文|改革化学作业的几点思考08-13
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学08-20
浅谈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改革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