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艺术论文>美术论文>美术教学研究论文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

时间:2024-05-20 18:38:24 美术论文 我要投稿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那么你有了解过论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学研究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1

  摘要:多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活跃了课堂氛围,增强了学生对园林美术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使中职院校园林美术更加现代化。此文就多媒体环境下的中职院校园林美术教学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多媒体环境;中职教育;园林美术;教学现状;策略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的运用日益被人们所重视。在中职园林美术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为教师教学带去了很大的方便。为此,中职院校园林美术授课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过程,应该重视对多媒体的运用。

  1多媒体对中职院校园林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的运用渗透到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给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多媒体被中职教师运用到教学中,在授课同时,节约了教师写板书的时间,增大了教师的教学效率。此外,教师运用多媒体可以展示一些园林美术作品,使中职生在学习有关知识的同时,可以观看图片,眼、手、脑并用,鼓励中职生去思考,在欣赏图片的同时,熟记园林艺术的特点,增强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另外,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的特点,让中职生了解更多有关园林美术的知识,提高中职生自身的专业素养。多媒体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中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增强园林美术的时代性,提升中职生对园林美术的敏感程度,促进中职生全面发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2多媒体环境下中职院校园林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在中职院校中,虽然教室配备多媒体设备,但大部分处于闲置的情况下,教师在授课时,只对专业知识进行讲解,中职生处于固定化的教学模式下,缺乏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教师讲课时,并未合理的运用多媒体,多媒体的出现就是一个摆设。而且,中职生自身并未正确理解多媒体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一味沉溺于网络,并未使多媒体起到其真正的教学作用,致使在中职院校园林美术教学中,无法正确运用多媒体,体现不出多媒体自身的优越性。

  3多媒体在课堂上无法得到正确运用的原因

  3.1教师采用陈旧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无法发挥其作用:目前中职院校园林美术教学中依旧以教师的“教”为主,课堂上,教师占有主导地位,中职生只是教师的受教者。这样陈旧的教学模式使中职生产生依赖心理,中职生每天只有学习理论知识,对于知识的运用能力薄弱。原因在于教师没有深刻认识到多媒体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教师无法很好的将多媒体运用到教学中。使得课堂枯燥乏味,中职生对于多媒体教学缺乏概念。

  3.2中职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合理的应用多媒体:随着时代的进步,多媒体设备遍及我们的学习中,而有些中职生沉溺于网络无法自拔,例如玩网络游戏,聊天,网购等,中职生用这些方式,打发自己的课余时间,并非用多媒体来学习相关知识。因为网络的运用占据了中职生大部分时间,学生之间的话题由此展开,互相之间缺乏鼓励与竞争,致使中职生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3.3学校设备不齐全,课程安排不合理:有些中职院校多媒体设施尚不齐全,教师授课受到限制,使得教学质量无法提高。另外,学校的教学安排不合理。目前,中职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科目较多,而学校的课时安排较少,使得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讲解理论知识,忽略了对中职生进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对知识点运用不熟悉。

  4提高多媒体在中职院校晕啊林美术课堂中运用的措施

  4.1改善教师教学模式,提高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在中职院校园林美术的课堂中,教师要摒弃“教师讲课,学生听课”这样陈旧的教学模式,在授课过程中,增大多媒体的利用率。教师作为中职生知识的传播者,在课堂上除了讲授相关知识外,还要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美术成品,增大中职生的视觉冲击,开阔中职生的视野,提高中职生对色彩的敏感度。让中职生在学习与欣赏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审美程度,了解美,发现美,进而创造美,传播美。另外,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将书本与多媒体综合利用,使课堂处于一个动态的环境下,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使学生主动投身到园林美术的学习中去,提高中职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课堂效率,改善课堂模式。

  4.2增强学生合理利用多媒体的意识,提高学习效率:中职生目前的学习与生活离不开多媒体,而大部分中职生无法正确的使用多媒体,许多中职生沉溺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还有一部分学生利用多媒体来购物,聊天,使得中职生之间的话题围绕此进行,缺乏学习的动力与意识,认为学习是自己的副业。所以,教师应与家长进行沟通,掌握中职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中职生合理的利用多媒体。在学习方面,借助多媒体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学习园林美术有关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授课,让学生逐渐明白多媒体的正确用处,提高合理利用多媒体提高自身学习成绩的意识。

  4.3增设教学设备,改进教学安排:多媒体为中职院校园林美术的学习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交流平台,利用多媒体,中职生可以很好的了解园林美术的动态,开阔自己的眼界,掌握最新的绘画技巧,所以,中职院校应为中职生提供最好的教学环境,在教室中增设多媒体设备,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营造一个现代化的氛围,增强教师教学的动力,提高中职生学习的激情。而且,多媒体的运用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利于教师与中职生进行交流。园林美术的学习是一个欣赏,模仿的过程,所以在教师授课时可以与中职生进行学术交流,激励中职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以此增强中职生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拉近教师与中职生之间的距离。使中职生对园林美术的学习产生兴趣,提高中职生的学习效率。总结:多媒体将中职院校的园林美术教学,带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园林美术本身就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所以对于园林美术的学习,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的同时,借助多媒体,为学生传达最新的园林美术动态,因此改变教学模式,使学生爱上园林艺术。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利用多媒体开阔眼界,提高中职生发现美,欣赏美的能力。此外,教师应引导中职生合理利用多媒体,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关文晶.中职院校园林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J].现代妇女(下旬).2013(12)

  [2]廖漫云.《园林美术》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中国科技信息.2012(09)

  [3]李新军.中职院校中园林美术课程在园艺专业中开展的重要性[J].电子制作.2014(04)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2

  摘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逐步推进,初中美术课堂的教学结构也随之进行了优化革新。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提高学生艺术审美水平、激发学生创造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三个当前初中美术教学的目的,其后重点从教学方式、课堂氛围、作品鉴赏三个方面提出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的可行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战略;初中美术课堂;《向日葵》

  一、引言

  在当前,大多美术教师所考虑的不再是如何训导学生、如何让学生按着自己的教学思路走,而是考虑自己应怎样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怎样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美术学习兴趣。对此,为了促进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必要对新时期的初中美术教学工作进行分析研究。

  二、基于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美术的教学目的

  (一)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水平

  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美术教学,有利于学生在鉴赏美术作品、学习绘画知识的过程中,发现自然、生活中各种事物的美学价值,在美学世界的探索和深入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审美水平,继而感受到世间万物的美好与活力,建立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念。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美术是人思想空间向现实空间延伸的行为活动,美术作品是一个人创造能力的具象结晶。新课程改革战略“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美术课堂应给予学生自由、开放的创作空间,鼓励学生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通过美术方式呈现出来,继而增强自身的创造能力。同时,教师通过带领学生认识和了解中西方优秀的各种艺术作品和艺术流派,有利于学生拓宽自身的思维边界和认知范围,成为多角度审视世界、多方式创造价值的优秀人才。

  (三)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过去,初中的美术教育都以艺术知识普及为主,只在寥寥无几的课堂考试中带领学生进行绘画,并没有给出学生足够的实践空间。借新课程改革的机遇,教育部门对美术课堂的教育结构进行了优化升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带领学生进行手工制作、雕塑、绘画等实践活动,以此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性,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基于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美术的教学策略

  (一)结合多种资源,创新美术课堂教学方式

  首先,教师可将课本内容和网络资源相结合,应用视频、动画、网页等资源弥补教材篇幅的不足,加强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例如某教师在讲解教材中的艺术作品《向日葵》时,先结合百度百科为学生全面地讲解了创作者梵高的生平和《星空》等其他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后为学生放映了动画短片《至爱梵高》,使得学生进一步直观、强烈地感受梵高的画作之美。其次,为了强化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与之俱进,将美术教学与时下热门的社会事件相结合。

  (二)组织多种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

  首先,艺术与自然是分不开的,采风是艺术家激发创作灵感、锻炼创作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美术教师应定期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置身于乡村、公园、景区等自然化的环境之中,进行采风和写生。在这一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审美视角和参照物不同,往往能创造出独具特色的美术作品,继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性。其次,教师还可在课堂上组织开放性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构建出自由、愉悦的美术学习氛围。例如某初中教师结合当下流行的“表情包”元素,设计了特色的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将世界名画和表情包结合起来,创作出新的美术作品。活动主题一出,学生便积极投身到绘画当中,向教师交出了“蒙娜丽狗”、“机器猫式呐喊”、“愤怒的斗牛士”等由世界名画改编的新作品。

  (三)从多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感悟和鉴赏美术作品

  作品鉴赏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对学生审美能力和美术常识储备具有巨大的提升作用。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出发,带领学生全面地赏析艺术作品。以《蒙娜丽莎》的鉴赏教学为例:在上课前,教师为学生布置出作业,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索、书籍查阅等形式了解《蒙娜丽莎》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人物原型等,以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在上课时,教师向学生展示出《带胡须的蒙娜丽莎》《蒙娜丽莎达利》等历代画家的改编作品,并带领学生进行对比分析,继而了解各个画家的艺术特点和画风特色。

  四、总结

  总而言之,将初中美术教学基于新课程标准进行优化改良,是推广素质教育、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分析可知,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学习阶段,初中对学生日后世界观、审美观等素质的塑造具有重要导向作用。教师在此时结合网页、动画等网络资源以及自然写生、主题绘画等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美术素质水平,有效地提高了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最后,希望本文对初中美术教学日后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永丽.试论当前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美术教学要点[J].新课程(中学),2015,(07):59.

  [2]邱长华.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对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新课程(下),2017,(02):48.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3

  一、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给了教师对教材选择、拓展的权利空间

  新教材的编写为一线教师提供了许多鲜活的课例,老师在教学中能灵活地把自己的思维融合在这些课例中,使其为我们的教学服务。新教材给老师一个创新的活动空间。老师能根据自身的素质、学生的实际及生活环境来创设学习情境,改变课的容量,甚至可以举一反三。比如在《花的世界》一课的教学中,老师只需适当地引导,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如手工折纸、布贴或者色彩涂画,有条件的甚至可以用电脑描绘。上完的课如果有需要还可以拓展新教材,如上完《花的世界》后我就设计《美丽的树叶》一课,安排学生课后观察学校的各种树叶,有条件的可以采集一些,课堂上让学生观察不同树叶的轮廓和颜色,引导学生将普通树叶和花相比较,感悟不一样的美丽。另外在特殊情况下设计上课内容和上课目标,如在“六一”游园活动前,需要装扮教室,我就设计了《五彩缤纷的彩带》一课,由于事先向学生说明目的是把教室打扮得漂亮,所以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在我的指导下,学生将自己做好的一条条五彩缤纷的彩带挂在教室里,确有节日气氛。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同学们心中充满了骄傲。当然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感悟和动手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应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

  二、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留给了教师更大的知识技能、理念的提高空

  教育改革就是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主要的手段是体现在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上,然而教育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却是教师素质的高低。从新教材的内容可以看出,新教材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这要求不仅限于美术专业知识,还有综合知识,包括自然、科技、历史,甚至音乐等。毋庸讳言,一个教师如果只是单纯依靠在师范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来教学,那是很不够的,也是很不称职的。我们不仅要彻底地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自己原有的机械的教学方法,还要不断地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加强各学科知识与资讯的学习与收集,在理念上充分认识到美术学科必须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将美术专业课转变成美术文化课。新教材中的课题多数和其他学科紧密相连,如《长呀长》和《春天的色彩》两课与自然知识有相连,《介绍我喜欢的玩具》和《船》与科技知识有联系。以《春天的色彩》为例,如何让小学生把春天的色彩表达出来,学生脑海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需要老师去引导,而巧妙正确的引导则要求老师有足够的自然知识。能够不断地充实自己能量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才会如有神助,灵感频现。

  三、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让学生的学习内容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

  在学习内容上,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为学生打开了更多通向艺术世界的大门,指引他们到更多的领域里尝试感受。美术课以往在人们的心中只是图画,每节课只要求完成一幅画或做完一件作品就行了,而新课标下的美术课则是一门美术文化课,是一门提高个人素质的科目。从新教材中可以看到学习内容比以往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更加丰富多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更强。在《太阳》这一课中,让学生知道原来太阳可以千变万化,学生心中的太阳不再仅仅是一片红色了。

  四、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

  教学活动中,新教材为师生提供了许多走出教室的机会。在教学《我们身边的线条》一课时,发现这一课的重点是发现生活中、艺术作品中线条的美感,并初步尝试其表现方法。如果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在没有老师的引导下自己寻找发现生活中的线条,是很难完成的。我把学生带出教室,指导学生在校园内找寻各种各样物体形成的形式多样的线条,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线,认识直线、曲线、折线、波浪线。为了让学生明白自然界的物体都可以用线条表现,我让一个同学躺下,然后用粉笔把这同学的外轮廓描绘出来,学生觉得有趣,都纷纷躺下,互相描绘。描绘过程中我有意让学生在特定的范围描绘,由于范围有限,图像无意中出现很多重叠的线条,一眼望去杂乱无章,让同学寻找自己的身形,学生又很快能找出来,这样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线条的.乐趣和用法。

  五、新课程标准和教材使学生的思维具有了更大的开拓空间

  在美术课堂上,我发现材料变化、教学手段的综合利用,能使孩子们对周围的事物产生不同的思维火花,教学手段越多样,学生的思维越活跃,选用的材料越丰富,学生创作的思维的空间便随之扩展开来。学生常常会把用剩的彩色纸的边角废料珍爱地保存起来,会跟同桌或老师说:“这个废纸像长颈鹿,这个废纸像堡垒的屋顶。”学生常常会发出感叹:“颜色好美呀!形状好独特。”也许他们是感叹它的颜色,也许他们感叹它的形状。但不管怎么样,他们已学会了观察和思考,会将材料和物体联系起来想问题,不再对身边的事情漠然视之。我想,新教材在教学内容上的安排,不但改变了老师思考问题的方式,而且也在无意中让孩子学会了思考。新课程标准给予我们一种新的理念,一个更大的自主的空间,新的实验教材也在要求我们:结合实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活动,为他们营造更适合他们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获得更大的发展和更长远的利益。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4

  摘要:核心素养视角下,教师有效开展小学美术教学需要注重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做好激励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理念;创新教学技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渗透美术文化,强化学生的文化理解;渗透美术文化,强化学生的文化理解。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美术教学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素质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发展的主要内容。核心素养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不仅从学科的角度对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出要求,更是从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高度制定明确的教育教学任务。美术是小学阶段学生展示绘画天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现美育教育的主要学科。根据核心素养要求,小学生在美术教学中应具备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素养。接下来,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提高小学美术教学效果进行分析。

  一、注重情境创设,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

  在现代生活中,图片作为记录、承载信息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是进到“读图时代”,摄影条件越来越便捷,人们对于图片的依赖性也逐渐增强。因此,在核心素养中渗透识图理念,让学生不仅能够从海量图片信息中筛选自己所需,还能够从审美的角度进行图片分析,进而深化对图片的理解。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尚不成熟,其在识图能力培养中更多倾向于情境的构建,即利用具体的视觉体验,获得对色彩、线条的感受,并由此延伸情感理解。例如“流动的颜色”一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观察红、黄、蓝三原色的特点,并在流动的颜色中探究、发现调色方法及两种颜色的调和会产生第三种颜色等。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利用轻快、有趣的音乐为学生构建一个灵动的情境,同时利用故事情节,吸引学生想象红、黄、蓝三个好朋友在玩耍时发生了什么事,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并鼓励学生吹画后,展开想象,并添画成一幅完整的作品。这样的情境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创作过程,进而提升识图能力。

  二、做好激励引导,培养学生的审美理念

  教学评价是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只有通过系统完善的评价体系才能够检验学生的美术创作成果,并结合核心素养要求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提出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激励为主的评价体系逐渐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在鼓励的语言、激励的眼神、中肯的评价中学生的自信心能够得到进一步强化,并乐于参与到美术课堂中来,自觉接受美学理念的熏陶。小学美术教学内容涉及非常广泛,学生能够根据课堂主题以及自我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描绘,而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在绘画创作过程中渗透正确的审美观。例如在“彩泥世界快乐多”的教学设计中,学生对于彩泥的自由塑形、不同颜色之间的调和非常感兴趣,教师则鼓励学生动手,利用彩泥捏出自己的作品。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激励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善于发现学生创作的闪光点,并给予高度评价,让学生逐渐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

  三、创新教学技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技巧是知识呈现的重要途径,在传统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教师的教学技巧相对单一,对于知识的`讲解偏重理性,使得小学生缺乏在实践中验证美术知识的机会,因此,参与美术创作的积极性常常被抑制。针对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根据核心素养中创新实践的要求,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到美术知识的学习与美术作品的创作中来,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在开放的空间内自由展现。例如在“色彩的冷与暖”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学情分析,明确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色彩知识基础,并能够通过色彩之间的融合实现调色。基于此,教师为学生展示了冷暖不同色调的作品,即冷色调画面《雪地》和暖色调的画面《日出》,鼓励学生表达自我感受,让学生初步形成对冷暖色调的认识;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联系生活实际对太阳、火焰、天空、大海等对冷暖色调深入理解;最后,引导学生利用相关知识创作作品,在生动、有趣、形象的教学过程中激发其创造能力。

  四、渗透美术文化,强化学生的文化理解

  美术学科充满了文化气息,一幅经典的美术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文化的精炼与总结。随着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逐渐深入,提升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对于其传承传统文化,并在未来的跨文化交流中展示文化自信都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引导其体会作品中的人文魅力。例如在“水墨画”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发展历史,让学生通过欣赏经典动物水墨画,如齐白石的《墨虾》等,感受传统水墨画的魅力,逐渐学会用墨,体会水墨在简洁的色彩、灵动的线条中传递出的传统文化精华,进而激发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力。

  五、结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应该从学生的发展性出发,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以促进学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等素养的发展,让小学生不仅能够在美术课堂获得快乐,更能够为其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诗婷.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美术教学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xx(04).

  [2]唐信霞.浅谈小学美术核心素养时期的“情景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xx(08).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5

  一、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

  美术情境教学与讲授式、讨论式等传统美术教学不同就在于情感和情境上。笔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观察了几个美术情境教学活动,并结合情境教学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整理、分析,总结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为以下几点:

  (一)以培养兴趣为前提,诱发主动性

  兴趣是孩子前进的动力。情境教育使孩子在体验趣味的基础上,在探索中收获巨大的欣喜,激发成就感。

  例如《眼睛想象旅行》的情境活动,老师和孩子一起坐在软软的靠垫上,随着音乐展开旅行。旅行中,小眼睛似乎长了翅膀,它飞到了小河里,看到了太阳和小鱼在一起游戏,小眼睛飞到了……看到了……又和谁在一起……孩子们还把自己的作品用儿歌说一说:小眼睛变变,变成了热气球的世界;小眼睛变变,变出小刺猬的乐园;小眼睛变变,讲述着鲤鱼跳龙门的传说……从幼儿出发,将“趣”贯穿活动始终,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并有丰富的作品。

  (二)以情感因素为动因,渗透教育性

  李吉林的教育思想其核心是“以情感为纽带”。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而情境教育正是利用儿童心灵上这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情感纽带的驱动作用。

  例如中班美术活动《福娃啦啦队》,因为北京举办奥运会,孩子们对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特别关注。教师抓住孩子这个情感,进行活动的创设。在活动中,从开始观看FLASH,了解福娃的由来,到紧张激烈地观看福娃比赛“实况”,到组建福娃拉拉队进行彩绘布置,最后创设游戏情境进行福娃大比拼。孩子们的情绪始终高涨,教师用情感做桥梁,拉近了师幼之间的距离。

  (三)以年龄特征为前提,体现游戏性

  游戏是每个幼儿都喜爱的活动。在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孩子更加好地沉浸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可以用游戏化的语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例如在幼儿初学画画时,经常可以看到画笔乱放、乱丢的现象,这样的习惯可以通过开展艺术游戏来纠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广阔的大海是鲸鱼的家,冰冷的南极是企鹅的家,辽阔的沙漠是骆驼的家……”老师创设游戏情境:“红、橙、黄、绿、青、蓝、紫”笔宝宝们要回彩虹家。和孩子们一边认识颜色、一边给每个笔找“家”,在这样的游戏中让孩子自觉自愿地摆放画笔,慢慢地养成了习惯。

  二、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指导策略

  指导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而采取的相对系统的行为。为了让孩子更快乐的接受美术教育,让美术情境教学发挥更大的教育作用,笔者结合美术情境教学活动的特征,通过观察、实践,探究美术情境教学的指导策略,总结了以下六个方面: "

  (一)以语言描绘情境

  想象可促进孩子更好地进行艺术创造。教学中教师通过和孩子谈话,创设与美术活动有关的情境,让每个孩子都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艺术的天空自由翱翔。

  在《美丽的西班牙之旅》中,欣赏米罗的画的时候,就让孩子畅谈自己的感受。用语言的描述来表现情境,孩子的认知有着一定的指向性,并且这种语言带着感情色彩作用于孩子的感官,激发孩子的情感,帮助孩子的思维想象,从而使孩子进入特定的情境。

  (二)以自然、生活展示情境

  大自然中的感受、生活情境等都是创造的起点是灵感的源头。自然是那样的美丽多姿,生活是那样的绚丽多彩:有形、情、境。在自然生活情境中引导孩子去体验艺术的语汇、丰富创作的灵感是最恰当的。

  例如美术活动《有趣的想象旅行》,旅行是生活的一部分,旅行中所见所闻更是大自然的杰作。老师以旅行贯穿活动,让孩子充分感受大自然的奇特景色,孩子在自己的想象旅行中才有了创作的根源,才会有更丰富的想象。

  综合活动《大家来帮忙》,以汶川大地震的现场情境引导幼儿联想森林里发生地震的场景,用真实的生活情景展示情境,激发幼儿创作的激情;从汶川地震后为灾区人民造房子迁移到我们小朋友要帮忙森林的小动物一起盖房子,包括盖房子的基本要求都是以孩子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

  (三)以游戏展现情境

  在孩子们心中,各种绘画工具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概念,能画出线条色彩,是这种“玩具”的特殊功能。笔者开始了游戏在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中的实践探索,在组织幼儿绘画过程中,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手段,使教育语言成为孩子能听懂的游戏化语言,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得到发展,让他们感到美术活动本身就是轻松愉快的`游戏。

  例如小班美术活动《和叶子做朋友》,自始至终孩子都是沉浸在游戏的氛围中——和各种各样的叶子做朋友,做游戏。首先用玩宣纸给叶子拍照的拓印的游戏;然后在印画画找秘密,玩添画的游戏;最后大家都很开心地下雨啦,体验晕染的游戏,每一个环节孩子都在“玩中学习,玩中作画”。

  (四)以表演体会情境

  表演是直观的、是视觉的,通过表演传达信息、反映情感,增强情绪体验,有利于孩子在作品中的情感再现,并且也是孩子乐于接受的。

  在活动中,可以以表演的形式开始,让孩子一下子融入情境,充分传达直观的信息和情感;以表演的形式结束,孩子通过肢体可以更加自如更加愉悦的表现自己内心世界。情境表演极大地调动了孩子学习与探究的积极性与激情。

  (五)以多媒体演示情境

  在美术教学中使用电脑,创造出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的生动、形象的情境,能激发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从而提高了美术课堂效率。

  《美丽的西班牙之旅》中的师幼合作创作范例这个环节就用到了多媒体演示情境这一策略。教师用电脑软件与孩子一起在米罗的画上进行再创造,画面生动形象,一下子就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住了。化静态画面为动感画面,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从而使课堂教学变为孩子边看、边听、边动手实践的全新教学情境,当孩子在美的氛围中进行创作时,自然会用心灵绘画,释放自己的潜能。

  (六)以音乐渲染情境

  音乐中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轻快的节奏都会撞击、触动孩子幼小的心灵,随着音乐波动变化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以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孩子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

  美术情境教学活动很多都用到了采用音乐调动气氛的方法,音乐渲染气氛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有趣想象旅行中》,让孩子们在梦幻般的音乐中想象旅行;在《美丽的西班牙旅行》活动开始,师幼随着斗牛士的音乐做各种欢快的动作,孩子一下子就进入了教师欲设的情境之中。音乐可以帮助孩子更加沉浸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之中。

  提高儿童的美术水平并不仅仅为了培养艺术家,美术教育的目的也不在美术教育本身,重点在于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儿童的艺术素养。依“范画”临摹式教学并不是美术教育的最佳的起点。美术情境教学为幼儿园美术教学提供了一条崭新的路,但幼儿园美术情境教学是否就能顺利托起幼儿园美术教学的明天,还需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6

  摘要:高中美术欣赏课堂中较为困难的一部分教学内容就是抽象艺术教学的应用,由于抽象艺术作品的特殊性,使得学生会忽视该教学内容,为了能够改善这一教学现状,使学生能够掌握抽象艺术作品的欣赏方法,更进一步的了解抽象艺术作品,高中美术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科学、合理的对学生予以指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对其进行探究性思考和学习,从而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美术;欣赏课;抽象艺术;教材;深入浅出;美术素养

  美术作品根据不同艺术形式语言所划分的类型也不相同,通常可以划分为具象艺术、抽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三种艺术类型。具象艺术大多以西方作品为主,他们的传统绘画作品具备写实的特点,这种绘画艺术类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理解为记录的作用,其功能类似于照片,所以,不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也能够对其绘画作品所表达的内容进行理解。

  炎黄子孙对意象艺术可以说相对比较了解,因为意象是中国主流的传统绘画艺术,但是,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在认知抽象艺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他们不太能够真切的感悟出抽象艺术所传达的内涵,并且也时常会出现看不懂的'现象,为了能够改善这一教学现状,高中美术教师在欣赏课堂中需要注重抽象艺术教学的应用,通过引导使学生对抽象艺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1]。

  高中美术教师在欣赏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各种抽象艺术作品进行展示,虽然说会有学生表示不理解,认为展示这种他们不明白的东西没有任何教学意义,但是,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此激发学生的思考意识。比如说,教师在展示抽象艺术作品后提问学生:“抽象艺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学生就会有意识的对其进行思考,进而教师讲授抽象与具象之间的关联,抽象艺术的由来,抽象艺术对于艺术而言具有何等重要的价值等。据了解,古希腊时期便已经出现了具象艺术,甚至说早在古希腊之前的古埃及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非常丰富的具象艺术作品,西方艺术随着时间的迁移而不断发展,直至文艺复兴时期,不仅可以称之为平面绘画的顶峰,还可以称之为立体雕塑技巧的顶峰,各艺术流派在往后的时间内不过是在深入探讨其细节方面。而抽象艺术主要以冷抽象和热抽象两种类型为主,在理解抽象艺术作品时需要对其通感手法进行借用,使其画面中的美术语言能够被音乐语言所替代,由此促进学生从情绪、节奏以及情感等方面对其作品进行体会,再者,抽象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理性元素。因此,高中美术教师在欣赏课堂教学中需要将学生的实际与教材结合开展课堂实践,引导学生对其作品进行感悟,指导学生思考作品内涵,使学生能够区分出抽象艺术作品和具象艺术作品之间的差异,更加真切的体会抽象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自由和灵动感[2]。

  由于学生是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主要对象,而抽象艺术教学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对象,为了能够使高中学生更好的学习抽象艺术,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切忌在教学过程中故作高深。受社会传统民间艺术的影响,高中学生的审美取向也会受到一定的感染,他们的审美观不太能够理解这种没有形象的西方现代艺术。所以,高中美术教师在美术欣赏课堂中应用抽象艺术教学时,不可再对这种艺术作品进行进一步的专业化,而应做到深入浅出的开展抽象艺术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开展教学,比如说,为了能够使学生从观念方面接纳抽象艺术,教师可以讲解与抽象艺术作品相关的故事:香山饭店是由律铭这位侨居在美国的著名建筑师所设计,而香山饭店休息厅中摆放有画着水黑画的两扇大屏风,这是律铭专门邀请赵无极所绘制的,赵无极专程回国观看了现场实际情况,耗费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将两幅巨型水墨画完成,这也成为了两位艺术家献给祖国的礼物,本来这是一段佳话,但是仍有部分人不大赞成赵无极的抽象绘画艺术,认为抽象画不符合中国人的欣赏理念。这件事情发生在八十年代,抽象艺术作品在现代社会已被很多人所接纳和喜爱,由此可见,时代的发展必然导致艺术的进步,人们的理念也会逐步发生变化。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既能够有助于学生了解抽象艺术的由来和发展历程,又能够有利于学生感悟抽象艺术作品的特点,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抽象艺术形式以及其传递的语言信息。

  为了能够在高中美术欣赏课堂中促进学生抽象艺术教学效率的提升,教师需要科学、合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对其教学内容进行思考,让学生的学生态度得以端正,对抽象艺术作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又能够促进学生艺术涵养的提升。现代化的高中学习有必要对抽象艺术特点和语言进行学习和了解,由此确保学生能够与现代艺术相交流,使学生从精神特质方面对当代艺术进行领悟,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这种具有争议的现代艺术,促进学生美术知识储备的提升,使学生能够掌握对抽象艺术作品的欣赏方法。

  参考文献

  [1]胡雯雯.如何引导中学生欣赏抽象美术[J].美术教育研究,20xx,(04):144-145.

  [2]岳仁彦.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J].美术教育研究,20xx,(16):149.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7

  摘要:美术作为一门在提升学生审美价值观方面效果显著的学科,应当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和高考压力的逐渐增大,高中美术教学开始受到高中教育者的重视。本文选取高中素描教学作为切入点来进行分析,从高中素描教学的内容、目标等方面切入,分析当前高中课堂素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高中美术;素描教学;策略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应试教育就成了我国教育的代名词,各种升学考试都以文化课成绩作为标准,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输出了更多的专业人才,却忽视了对于学生心理、审美和情感的教育,“高分低能”的情况层出不穷。近年来,随着高考压力的不断上升,艺术类院校开始扩招,高中院校也为提升升学率,开始注重美术课程的教育。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高中美术教育开始走向正轨。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素描是其中较为重要的课程,也是最简单和最基础的课程,研究高中素描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素描及高中素描教学概述

  素描作为一种美术形式,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雏形,人们在岩壁上进行绘画就是最早的素描。素描的成型则从文艺复兴开始,艺术家开始注重对物体进行观察,并用铅笔将其定格在画卷上。素描进入中国始于明清时期,严格意义上来说,李叔同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使用素描的艺术家,他开创了近代的美术教育。后来徐悲鸿将欧洲的绘画技巧和中国民族绘画精神融为一体,使素描进一步在中国流行。高中素描教学分为两种,一种针对的是大多数学生,对其要求并不高,只要求掌握基本的素描技巧,能够进行简单的素描即可,对于学生的专业性要求并不是很高;另一种是针对美术特长生,其要求更高,教学方法也更加深入,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素描技巧,对应试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为顺应高考美术的要求,学生应当达到熟练地、有技巧地进行胸像或者半身像写生的程度。

  二、当前高中课堂素描教学存在的问题

  第一,对素描教学并不重视。由于高中大多数学生仍要经过全国普招统考进入高校,所以美术教学在日常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如何在课时少、时间紧的`情况下教会学生素描技巧是美术教师的主要任务。但目前美术课时少,高考也没有考查,所以美术教师对素描教学不重视,导致素描教学根本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第二,忽视素描基础。素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甚至可以说素描是美术的基础。因此,学生需要扎实地掌握素描的基本技巧。素描教学应从简单的几何体开始,然后对石膏人像进行写生,最后进行真人的写生。而在实际的高中美术课堂中,学生的素描基础非常薄弱,素描作品状况频出。第三,抑制学生的想象力。在高中美术课堂素描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拿出一个实物让学生进行绘画,桌上摆什么,学生就画什么,没有给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的空间,让学生对物体本身产生依赖,如果脱离了物体,学生脑海中将是一片空白。

  三、高中美术课堂素描教学策略

  第一,充分重视素描课程。素描课程作为美术课程的一种,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观,还能帮助学生养成做事耐心、观察细心的习惯,这对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也很有帮助。通过素描学习,能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使其在紧张枯燥的学习生活中寻得一些乐趣。第二,应当重视基础教育,注意循序渐进。素描是美术的基础,只有打好坚实的基础,才能真正从美术课程中汲取营养。万丈高楼平地起,对于任何教育都是如此,基础性教育枯燥无味,但那是必须经历的过程。第三,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当在学生有了一定的素描基础后,进行命题绘画,但是并不设置任何实物,让学生将脑海中的形象复刻到纸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甚至会创造一些非常优秀的美术作品。第四,提升学生对于素描的鉴赏能力和临摹能力。模仿和学习是提升学生美术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素描教学不能仅仅重视素描过程,还应当给学生多进行著名素描作品的背景介绍与赏析,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为提升学生素描水平打下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

  四、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艺术类院校的不断扩招,高中美术在高中教育中所占的分量会越来越重。作为最基础、最容易入门的素描也将受到更多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和喜爱。当前高中素描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影响美术教育作用的发挥,学校和教师应重视素描,注意教学的方式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严格要求学生做好平时的积累和学习,为塑造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立华.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系列教材素描[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xx.

  [2]刘振敏.新课程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素描基础教学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xx.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8

  一、学习与教学环境的有效设计

  课堂教学内容设计的科学性是直接反映出学生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计不光要考虑教材,更重要的还要考虑学生,教师要对对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兴趣以及评价能力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难度太大的话,学生学习美术课的兴趣会逐渐的降低,如果太过容易的话,学生又学不到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同样也是无效的学习。例如,我在组织学生学习《梅竹精神》一课中,就是把课堂设计成为一个竞赛的形式,让学生通过抢答、问答等形式进行学习,获胜方是能够得到比赛积分的,对梅竹的优点品质、技法步骤等这些基础知识展示给学生,这时候课堂的气氛也逐渐的热烈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最后,师生一起再评选出本节课最优秀的梅竹作品,让学生感觉是在“玩”,中学完了本节知识,而且还让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了解和掌握了一些梅竹的最基本的绘画技巧,有效的提高了他们学习的效率,同时还体现了有效性学习的核心——愿意学、轻松地学、有兴趣学。

  二、创设合适的美术欣赏教学情境

  美术欣赏主要体现在视觉上,是视觉体验的活动。既需要学生对作品进行独自的感悟和想象,而且还需要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交流,同时,也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适合学生美术欣赏的教学环境,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去欣赏美术作品,然后在情感上和美术作品产生共鸣。例如,在组织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取角色反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然后再带领大家一起分析美术作品的特色、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品的绘画技巧,最后再谈一谈作品打动自己的地方是什么,这样既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可以让教师及时的了解学生对美术作品独到的见解与欣赏角度。再如,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样也利于让学生获取全方位的欣赏和体验。

  三、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合作学习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的一种学习形式。合作教学模式的开展,首先要让学生知道需要共同完成的任务,然后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小组成员间要互助学习。合作学习需要学生之间的积极配合和相互支持,小组成员间也要有积极的沟通,相互信任,对个人完成的作品进行适当的合作加工,对共同劳动的成果要进行有效的评估等。做到这点,合作学习也不失为一项有效的'学习方式。例如,在教学《花圃》一课中,在设计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进行了分组合作,布置他们需要商讨的主题是什么,确定主题后再进行明确的分工,这个时候,学生的积极性也会很高,这同时也是一组非常有创意的合作学习的优秀体现。当学生们展示出来的作品都是经过他们精心构造的时候,我为他们的这些构思感到惊讶。在实践制作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够掌握制作的方法和步骤,还能有效的培养他们的团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因此,这个时候,教师如果再对学生的作品及时的给予肯定,学生肯定也会更加积极用心地去习作。

  四、总结

  在美术教学中,只有充分地挖掘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与积极性,只有将美术教学的趣味性挖掘出来,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受到美育的熏陶,接受美学,进而才能促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去发现美、创造美。让美术课充满趣味性,学生才能真正的体会到学习美术也是一种快乐的事情。唯有此,学生才能在探究美术的道路上去主动的发现美、创造美,然后逐渐的接受美学,熏陶自己的美术修养。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9

  摘要:色彩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每一种色彩都代表了不同的视觉感受,对众多色彩进行融合就可以形成不同的变化。高职的色彩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变化和观察方法。当前,高职美术教育中色彩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该文旨在针对高职美术教学中色彩教学的措施进行分析,以提高色彩教学的有效性,保证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美术 教育色彩 教学教学 策略

  如今,人们对下一代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素质教育要求以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现在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早已不满足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的学习。现在许多高职都要求开设美术课,在进行美术教育时,教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对色彩的掌握。在美术教学中,学生对色彩的理解程度还不到位,仅仅是掌握了理论知识,而缺乏创新思维的投入,学生很难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因此,要加强学生对色彩的理解,提高学生对色彩的运用能力,从而提高高职教学中色彩教学的.质量。

  一、色彩教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高职院校的美术色彩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过于模式化,导致原本生动活泼的色彩教学变得单调枯燥。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惰性,缺乏创新能力,其作品习惯性地采用条件色写生理论。该写生理论过于单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抑制了学生对色彩的挖掘和发挥。部分学生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而进行创作,缺乏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不佳。综观当前我国的高职美术教育,色彩教学存在知识结构肤浅、缺乏创新、形式单一的现象,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程式化,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忽视了正确引导学生运用色彩。一些教师很少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在这种教育模式面前,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描摹物象,导致其在面对艺术作品时缺乏创造力和灵性,艺术素养和色彩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色彩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使学生更容易融入教学氛围,还解决了色彩教学中的局限性。虽然很多高职学校引进了先进的多媒体,但是部分教师受以往教学思想的禁锢,综合素质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依然套用僵化的教学模式,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导致课堂教学较为乏味,缺乏新鲜感,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消化。所以,高职美术色彩教学的方式方法需要改进和提高。

  二、高职美术色彩教学的策略探索

  1.加强信息化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操作简单、形象生动、更具直观性的教学新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基础的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相互结合,能够提升教学效率。教师在传授色彩方面的知识时,通过三维技术、色彩对比的形式对色彩知识和色彩构成进行生动诠释,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还丰富了教学内容。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对优秀的色彩作品进行展现,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场地式展出模式,能使学生更好地对作品进行欣赏,加强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对色彩的理解。

  2.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认识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色彩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色彩是作品的灵魂,是作品情感的由衷体现。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认识,只有学生充分掌握了色彩的运用,教师的色彩教学才能算成功。在色彩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求学生掌握色彩基础知识,然后让学生掌握观察方法。教师先给予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写生对象的固有色和环境色,然后让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进行创作。教师进行色彩教学之后,学生对色彩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就会明白色彩产生的效果。这样,学生在学习完色彩课程之后,可以灵活运用色彩,在创作作品时,可以运用生动的色彩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3.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作品的欣赏

  部分高职教师在色彩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重视对课本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以这种教学方式教出来的学生,在创作时往往缺乏创新意识。一幅优秀作品的创作,不仅仅体现在熟练的绘画技术上,更体现在作品深刻的内涵意义上。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熟练的技术而忽视作品的内涵,那么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就会千篇一律。教师应当经常组织学生欣赏一些大画家的作品,了解其色彩搭配运用的方法。学生在欣赏作品时,最先关注的便是作品的色彩,可见色彩的表达在作品当中的重要性。学生在欣赏作品时要加强对色彩的认知,借鉴和学习别人的色彩运用方法,这对于学生对色彩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结语

  美术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学科,更是学生情感内涵的体现。色彩教学在高职美术教育过程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能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处理好高职色彩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让高职美术教育更加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祥.谈高职美术教育中的色彩教学.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xx(10).

  [2]王洪宇.浅谈高职美术色彩教学.考试与评价,20xx(12).

  [3]柳清.如何在设计教学中加强色彩构成的重要性.艺术与设计(理论),20xx(5).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10

  1结合实际生活,提升美术感知

  艺术来源于生活,想要提升幼儿审美水平和美术技能,教师就必须从生活入手,在生活中寻找对应的事物提升学生对美术的感知。从以往教学中通过学生反映,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美术作品十分欣赏,但觉得美术世界离自己很远,似乎与之不会有多大交集,而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对学生进行教学,更能够拉近学生与美术之间的距离。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材料都是源于生活的,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就可以直接接触到这些内容,因此会感到十分熟悉,在绘画的时候能够更加容易就画出,以此不断积累学生的绘画经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美术感知。比如,在学习静物绘画基础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孩子画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东西,如桌子、教室、苹果等,让其在这些熟悉的事物中进行绘画训练,帮助学生不断夯实绘画基础,提高美术技能。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一开始接触素描的时候,都觉得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仿佛通过自己的能力很难去完成,但教师将绘画的物体变成了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之后,学生们的兴趣立马就来了,都争先恐后地想要进行尝试,教师这时可以趁热打铁,教给学生们一些基础的画法,学生按照教师指定的技能进行多次训练,能够更加快速地掌握绘画技能,并且可以通过美术作品充分地了解生活中的事物,也在美术中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这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提高有很大帮助。

  2设计教学任务,丰富教学活动

  幼儿是一群十分特殊的受教育群体,其身心各个阶段都属于发展的时期,对外界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弱,学生很难通过教师简单的语言表达对美术做出很好的理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设计出更加富有趣味性和可行性的美术教学方案,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来提升学生对美术教学活动的兴趣。比如,最为常用的方法有意境想象法、启发探索法、修改图像法、色彩欣赏法等,都是十分高效的方式。另外,在组织进行美术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充分利用一切可用资源,开发不同的美术工具和材料,让孩子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进行自由创作,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且可以根据现有的教材内容,设计出与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相结合的美术游戏活动,让学生能够处在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之中,在美术学习中能够通过自身的探索和互动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比如,在讲解到绘本作品《鼠小弟的.小背心》时,教师可以让对这个故事比较熟悉的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话去表达,将鼠弟弟穿着妈妈给他织的小背心,小鸭、小猴、大象、狮子都想借着穿一穿,而当最后小背心回来时,已经变成一根绳子的故事讲解出来。其他学生都会感到十分有趣,对此听得是津津有味,而教师可以像小朋友们提议:孩子们,刚刚这位同学讲的故事这么有趣,你们想不想参与进来呢?同学们异口同声的答应,教师接着说:那让我们来扮演故事中的角色吧。学生对此都十分乐意接受。在接下来的时间,学生按照故事中的人物进行了自由分组,互相排练起来,十几分钟之后,教师让不同的小组在班级进行展示。在表演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理解是十分到位的,并用自己的情绪将小动物的内心情感变化表现的十分到位。如扮演鼠弟弟的学生一开始将小背心给大家展示的时候十分自豪,当其他“小动物”向他借衣服的时候,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但是在“小动物”们穿了一轮下来,将衣服变成了一根绳子,“鼠弟弟”别提多伤心了,甚至都要流出眼泪。通过这种角色扮演的模式,能够直击学生的内心,让其感受到作品中人物的灵魂,能够加深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并以此带来更多全新的体验。

  3优化评价模式,鼓励学生创作

  幼儿对美术的天分不同、家庭教育的不同、以及生活环境的不同,在创作作品时会造成一些偏差,而教师在对学生作品进行评价的时候,也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水平,更加贴近幼儿的生活。这对教师的要求较高,要求教师必须在平时细心观察每一个幼儿的学习情况,了解其不同的发展水平以及特点,对幼儿的评价更加具有针对性。因此,在评判幼儿的作品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切不可用成人的眼光去评判,一定要结合儿童自身的差异性,尊重这种差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标准的评价,帮助儿童建立创作的信心,使其能够在未来发挥无限可能,不断提升美术技能。

  总而言之,在幼儿教学中,想要提升幼儿的美术技能,就必须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创建一个更加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其能够更加健康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庆云.聆听孩子内心的真实世界———探索幼儿的“绘画日记”[J].好家长,20xx年42期.

  [2]沈亚蕾.大班幼儿美术作品在活动中再利用的实践研究[J].家教世界,20xx年22期.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11

  摘要:静物素描是绘画学习的基础,通过对静物素描的学习,学生可以提高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时候,要重视静物素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引导学生全面认识静物素描;做好教学示范,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静物观察能力。

  关键词:中学美术;静物素描;审美能力;美术能力

  中学生学业压力较大,学习美术课程不仅可以释放压力,还能培养艺术修养。特别是通过学习静物素描,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构思能力、构图能力和表现各种不同物体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在静物素描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了解素描基础知识,认识几何形体的体积、结构和在空间中的透视原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构图能力和造型能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学美术课程中的静物素描教学进行研究。

  一、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引导学生全面认识静物素描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引导学生对静物素描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师要注重深化学生对静物素描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和研究。在美术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整体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静物素描整体意识,那么他们就只会局部地对物体进行观察,不能从整体上对物体的结构进行了解。这样,学生在绘画的时候,就会出现结构不完整、风格混乱等方面的问题。因此,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对静物素描相关知识进行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对学生的整体意识进行培养,帮助学生从整体上对物体的布局进行把握。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人物素描作业,让学生两人分组,互相作画,并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进行点评。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有效地锻炼自己的素描能力,学会怎样对人物的神韵进行展现。

  二、做好教学示范,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

  静物素描是绘画学习的基础,通过对静物素描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对事物多角度、多层次的观察能力,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静物素描的时候,要做好教学示范,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光源、构图等知识,提高素描能力。因此,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书本知识,有效地进行示范。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静物素描知识的时候,要通过有效的示范,不仅让学生掌握静物素描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提高审美素养,提高学生的实际绘画能力。示范性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书本上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学生刚接触素描知识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素描知识,就可以进行示范性教学,巧妙运用透视规律突出画中主体,把透视规律和明暗的运用等知识直观地传达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美术能力。

  三、丰富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静物观察能力

  在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是一个关键部分。美术教师在引导学生对美术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革新,通过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把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静物观察能力,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对形体空间状态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分析,掌握透视现象和原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在学校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把一些抽象的素描概念通过灵活多变的展示方式、有趣的动态影像直观地传达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脱离刻板的书本讲解,还能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搜集一些相关的视频、图片,利用多媒体设备分享给学生,让学生们仔细观察之后进行素描比赛。这样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美术思维,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中学生的美术能力能够通过静物素描的学习来进行培养和提高。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时候,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合理地对美术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静物素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所学的美术知识,充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教师还要注意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增加美术课堂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蔡子团.中学素描教学新思维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xx(08).

  [2]史玲.提高美术专业素描造型能力的教学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xx(11).

  [3]刁秀航.高等美术院校中素描教学的困境与突破[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xx(09).

  [4]叶小雷.浅谈静物素描写生应注意的问题[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xx(09).

  [5]杨爱霞.初中美术课堂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内蒙古教育,20xx(02).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12

  摘要:美术教学提升成效需要多方努力,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将信息手段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激发创新的火花,并注重培养特长生。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研究课程改革

  在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中,广大教师要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及其要求,拓展教学空间,整合教学资源,打造更加生动高效的美术课堂。

  一、美术教学要建立在浓厚情境基础之上

  在初中教学工作中,许多学生受制于应试压力,对非中考学科重视不足,投入不深,兴趣不高。美术教师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营造美术教学的浓厚情境,才能够实现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笔者在教学工作中从名家名作的介绍入手,将学生带进艺术的海洋,让他们领悟到艺术的魅力,从而增强学习的兴趣,带着浓厚的情感投入学习过程。众所周知,凡高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大家,其创作的《向日葵》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和境界。笔者在美术教学中向学生投影了《向日葵》这一作品,在学生直观形象地观察这一名作的过程中,笔者介绍了凡高的生平以及有关向日葵的故事。笔者引导学生对《向日葵》进行分析鉴赏,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凡高使用绚丽的黄色色系:因为他认为黄色是太阳的`颜色,太阳象征着爱情,这幅画的背后有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通过这样的讲述,使学生了解了趣味知识,学习兴趣自然更为浓厚。

  二、美术教学要体现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

  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最为显著的差异在于其需要大量的艺术品影像资料辅助教学工作的开展。以往受教学条件限制,教师难以获得更多的资料,而有了现代教学手段的帮助,网络中海量的图像信息可以被迅捷地下载下来并运用到课堂演示中,极大地提高了艺术鉴赏的生动性、形象性,为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金人武元直的《赤壁图》是一幅重量级的作品,笔者通过多媒体投影向学生展示了这幅图,图中所画的是北宋苏轼在赤壁泛舟游览的情景。虽然绘画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但是其表现的形象很有艺术韵味。峭壁悬崖的险峻,水流的汹涌湍急,树木的吹拂摇动以及开阔平川的江天,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给人以视觉的强烈震撼,使人不禁感慨武元直笔力之深厚、艺术精华之浓缩,充分体现了对这一幅作品的全方位鉴赏效果。由此可见,现代信息手段的加入能够为美术课堂添加丰富的信息,提供更多的素材,而且有效增强了学生的形象感知能力,这对于美术教学工作而言非常重要。

  三、美术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感知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美术学习要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感觉到美术学科和自己息息相关,就在生活之中。笔者在教学中注重搭建教材与生活的沟通平台,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程度。如,在《我为校园添色彩》一课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校园色彩之变化、组合之神奇,并分别从自身的审美观点、视觉感受出发,探讨校园在色彩组合方面还有哪些不足,应当怎样进行优化。这样的教学活动使教材与学生的校园生活联系在一起,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各抒己见,活跃了教学氛围,使美术教学真正融入学生内心。再如,《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一课与美术设计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活中一些造型独特、设计巧妙、非常实用的小物品体现了实用美术设计的一些理念,笔者要求学生寻找家庭中这些精巧设计的小物件,和大家说一说巧妙之处在哪里。如,三角造型的小书橱、储藏柜较好地将一些空间的死角运用起来;还有一些刀架、笔架等都紧贴生活所需,设计巧妙,这就是实用美术设计在生活中的运用。

  四、美术教学要着力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

  美术教学除了要让学生学会鉴赏之外,还要学会创造,要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如标志设计、海报设计这些内容的学习,笔者引导学生首先确定主题,把总的方向定下来,接下来进行思维拓展,考虑哪些关联因素要体现在标志、海报之中,将这些要素充分融合进去,从而实现内容的丰富性。接下来对其造型结构进行进一步的,从实用、美观以及所表现的主题寓意等角度进一步调整优化,最终集聚大家的智慧设计出一些精美的作品。笔者还在教学中开展设计竞赛,要求学生自由组合,四人一组,集中智慧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构思和创作,共同完成作品并在班级进行评选。以赛促学的方式能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同时这种教学模式也让学生的创新火花得以绽放。

  五、美术教学要注重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

  新课程改革要求美术教学注重学生能力发展、素质提高,要为学生打造更加生动的教学模式。教师要针对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爱好,既要抓好课堂,也要抓好课外拓展延伸,对学生进行专项指导,通过兴趣小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并教给学生一些美术技能,如国画、篆刻等,通过此类拓展活动丰富学生的兴趣爱好。另外,对于一些美术潜质较好、将来立志于从事艺术专业工作的学生,教师还要为其量身定制培养计划,进一步争取和整合教育资源,对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专门训练,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拓展空间。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美术教学也在向着素质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每一位教师都要重视分析研究,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全面推动教学成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清.刍议当前初中美术教学工作中的困境及对策.科教导刊(中旬刊),20xx(6).

  [2]郭继红.新课改下的初中美术鉴赏教学探析.新课程(教育学术),20xx(8).

  作者:蒋广云 单位:江苏邳州市车辐山中学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13

  摘要:速写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术绘画的一个基本技能,小学美术速写教学的开展对于学生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学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就需要广大小学美术教师正视这些问题,采用各种方式方法,促进小学美术速写教学。

  关键词:小学美术速写教学学生

  新课程改革中关于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提高学生的“双基”,而现实情况却是学生的创造能力明显缺乏,而小学的学生由于其所处的年龄阶段,应该是天真烂漫,善于观察发现,小学美术教学要抓住小学生的这一特点,用好速写,帮助学生把观察到的事物表达展现出来。速写是美术创作中常用的绘画手法,它是指用简短的时间,快速地概括勾画出所要描绘的事物,对于培养下小学生的观察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1小学美术速写教学的意义

  1.1锻炼小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对于事物的感知还不是很精细,所作的画也只是对于绘画对象笼统的认知。在日常教学中,小学美术老师会发现,学生的绘画往往不是画他们所看到的事物,而是倾向于画学生想到的事物,速写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帮助学生从画所想的事物过渡到画所看到的事物。速写能帮助学生拥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通过速写的训练,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的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更善于发现小学升眼里所看到的事物美。

  1.2提高小学生概括感受能力

  年龄越小的学生越喜欢用线来绘画,所以对于学生用线的训练学生更乐于接受,而线正是速写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通过对于小学生的速写训练,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线的粗细、直曲、长短等特点,通过对于生活中的事物的感受,用速写中常用的线条勾勒概括出绘画对象的特点和轮廓。

  1.3拓展小学生视野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生活才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学生的创作是对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的直观体现,在平时的教学中多采用范画跟图片的结合,这样的方式会束缚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要想得到好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只有在教学中多多的让学生接触生活和大自然。特别像在小学生速写练习时,可经常性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校园、走向大自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表现能力。教师需要做的是在合适的时机引导学生。

  2小学美术速写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忽视小学美术速写教学

  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速写教学对于学生的绘画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往往忽视了小学美术中的速写教学,盲目的追求“素质教育”,只追求形式,开展贴画、沙画、涂色画等,在这样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只是被动的跟着老师展示的范本,模仿作画,这样的小学美术教学只是“急于求成”,学生的美术创作浮云表面。

  2.2小学美术速写教学理念存在偏差

  在日常的小学美术速写教学中,有些老师过于关注学生所谓的美术素养提高,对于学生的美术绘画技能和绘画的基础知识的传授过于弱化。这样的美术教学以提高学生美术创造能力和想象力为借口,无视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所对应的美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反而使得学生的绘画作品过于样板化,起不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作用。

  2.3小学美术教师自身基本不足

  部分教师本身速写基础就比较差,对于绘画对象的快速勾勒不够准确,导致这些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时,刻意的回避速写教学,或者是开展速写教学时也是敷衍而已,此外小学美术教学除了速写以外还有大量的简笔画和制作课,很多小学美术教师就把教学的主要精力集中于此,忽视了速写这一美术教学最基本的教学内容。

  3小学美术速写教学的方法

  3.1立足学情,开展速写教学

  小学的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分布的比较广,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更趋向于幼儿阶段的形象思维,对于绘画充满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教授一点简单的速写勾勒知识;中高年级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于绘画的创作热情已经不是那么高了,这个时候的速写教学应该结合提升学生的兴趣点,不能用成人化的速写训练,一味的要求学生重视比例和透视这些难懂的概念。

  3.2形式多样,唤醒学生速写学习热情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速写教学不只是写生课,还要包括观察课,在观察课中渗透小学美术速写的基础知识,小学美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有目的去观察一些事物,逐渐在观察的过程中理解一些速写的基本知识。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了一段时间的.活动之后,可以收集一些学生具有代表性的速写作品,组织学生一起欣赏品鉴,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能提升学生的审美,又能启发学生。

  3.3珍视小学生速写作品,树立学生速写自信

  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速写教学时要明确:小学的美术教学不是专业的美术教学,对于学生的速写要求不可以太过严苛。这个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学只能称之为生活中的美术教学,学生的绘画对象和灵感都来源于生活,学生的速写作品更是各不相同,有点学生关注明暗对比,但对比又过于强烈,有的关注事物的比例,但是在比例的把握上又不够准确。教师面对学生的这些速写作品,要给予积极的评价,而不是一味按照速写的标准批评指正,这样会挫伤学生速写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学生更本不愿意去开展速写创作,那小学美术速写教学也就失去了意义。

  3.4延伸小学美术速写课堂,培养学生速写能力

  速写所需要的材料也相对简单,一支笔,一张纸就可以帮助学生完成速写,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学范围也存在局限性,如果只是依靠课堂的教学想要学生学好速写,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鼓励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速写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在课间,课后去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速写技能开展创作。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速写教学能很好地提高学生观察事物,概括分析事物的能力,在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要正视速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考虑小学升的年龄特点,采取积极的方法,鼓励学生开展速写创作,延伸小学美术速写课堂,帮助学生学好速写。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14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以学生参与艺术学习、赏析艺术作品、实践艺术活动为主要手段和方法的。”赏析艺术作品能够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促进学生个人审美观的形成。如果说实践艺术活动代表“动”,那么赏析艺术作品相对地代表“静”。我校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听理论型美术课,或反映课堂体验不愉快,如何解决这一现象,是教师进行赏析艺术作品教学时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赏析艺术作品课是否等于浪费时间。学生以否定课程或自我否定为前提,是开展赏析艺术作品教学活动遇到的首要问题。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和中小型乡镇,受家庭和周边环境等因素影响,许多非工美专业学生为了今后顺利参加工作,以成为企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为首要目标,认为美术课可有可无。同时,一部分学生过去接受的美术教育较少,认为自己没有美术细胞,天生和美术绝缘,赏析艺术作品就是对牛弹琴。越是没有深刻体验过赏析艺术作品带来的精神震撼和愉悦,学生越是怀疑自己对艺术的感知及鉴赏能力。长此以往,将来他们走上社会和他人交流涉及艺术相关内容时很可能会有自卑情绪。

  2.忙于听讲的赏析艺术作品教学。赏析艺术作品教学被不少学生称为“不画画的美术课”。学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听课即可。通过学校定期抽选学生进行的教学质量反馈和测评结果,可以发现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讲解所占比例过重。赏析艺术作品一般是针对课本中某张作品图片,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分析作品名字含义、时代背景、作者简介、作品在美术史上的地位和意义,再结合专业美术知识分析用色、构图、设计等全方位多角度地赏析一件艺术作品,从而引申至精神层面,达到以美育人,提高修养的目的。如此全套赏析包含了大量的历史、地理、自然、哲学等学科的知识,不过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前期就被庞大的知识体系打败,对后续的引申教育已经麻木,无力思考,造成了学生的固有印象———赏析艺术作品就是一个听讲过程。

  3.一口气“喝”四十五分钟“白开水”。虽然课本中选取的艺术作品都是有代表性的经典佳作,但是不少作品年代背景久远,采用的技术脱离学生实际生活,趣味性大打折扣。同时,大部分非工美专业的中职学生之所以选择其他专业,是因为本身对其他专业的兴趣远大于美术。诸多因素让学生在赏析过程中无法理解作品,更不用谈产生共鸣。完全理性、专业地讲解赏析艺术作品,既不符合非工美专业学生的兴趣方向,也不符合该年龄段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导致学生觉得教学内容食之无味,课堂体验就像被动地灌白开水。教学过程中各个学科知识的补充、不同艺术作品间的切换,无非是稍微改变了“开水”的温度,有所调节但本质不变,这样学生课上容易走神。

  二、有效的教学对策

  1.摆正心态,走出误区。学习赏析艺术作品并不像部分学生认为的那样毫无用处,反而益处众多。不少美术知识当下看着似乎没有用处,其实是存在生活的细节中而没有被人意识到。教师应先向学生说明美的应用无处不在,包括衣食住行等遍布现实生活和虚拟网络的各个角落。绘制黑板报、拍摄摄影作品、设计网页、设计公司VI形象等,这些都需要用到美术知识,而赏析艺术作品是掌握美术知识的必要途径。教师可以以此来说服学生摆正心态,端正学习态度。部分学生表示自己没有美术细胞,这是一个自我认识误区。美的.感受源自视觉,是人人都能感觉到的。摆事实讲道理,教师可借由学生觉得校服不美于是普遍不喜欢穿校服,来展开说明对服装的选择这一小事上体现着每个人对美的感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服饰进行分析,对好的部分加以肯定,给予鼓励,增加学生对赏析行为的亲近感。

  2.内容有取舍,增加互动性。赏析艺术作品时,面对课本中大量范例和涉及各个学科的海量知识点,教师需要有所取舍,不用面面俱到。处处重点等于没有重点。每个例子都按重复步骤赏析,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比如,赏析西方印象派绘画时课本有三个范例,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教学:范例一系统地详细分析、范例二简略分析同时加入涉及该范例的短视频观赏、范例三采用问题引导教学法,让学生参与进来,打破全程教师说、学生听的局面。审美是相对自由的,公共艺术美术课不是培养学生流水线式的审美,而是在学生固有的个人审美的基础上,往积极的方向引导,使学生健康成长。使用问题引导教学法可以让学生针对教师设置的问题,自主地思考,根据已学的系统全套分析方法,举一反三,学会赏析的方法,思考后得出自己的结论。在问题的设置上,教师不要设置完全开放式的问题,如:关于这幅图你有什么看法?这样的问题易造成课堂冷场。

  3.挖掘教材魅力,提升课堂趣味。非工美专业的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关注点和工美专业学生不同,比较随性。如:对画面角落的奔跑的动物、架子上的一块猪肉、墙上的一个花纹等次要琐碎的部分给予大量关注。这样欣赏没有对错之分,只是和正统主流赏析切入点不同。专业美术赏析或许会分析画面构图、色彩情感,然后引申展开,但学生可能更关注配角人物的一个表情。只要学生肯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切入点稍微另辟蹊径也没有关系。教师不能光说自己想说的,也要兼顾学生想听的,挖掘教材中学生可能感兴趣的部分,要制定多种方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切入点和话题做出相应调整。如果能在课堂导入环节引起学生兴趣,就能激发其学习欲望让后续教学顺利进行。在兼顾讲解课本知识点的情况下,教师可添加与时俱进的学生喜欢的例子,让课堂成为“一包刺激的跳跳糖”。只有解开学生抵触学习的心结,才能让学生积极、自愿、快乐地学习。教师也要不断反思,改进现有教学方法,才能让赏析艺术作品教学发挥更大作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逐步实现以美养德、以美启智、以美育人,使学生未来人生更美好。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15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1、概念的界定

  从研究性学习的含义看,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广义上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它可以渗透于学生学习的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主要是指研究性学习方式,当然也包括学科内的专题研究活动。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的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无论是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还是研究性学习的课程都是为了改变学习以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从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的特点来看,学科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课程两者基本是一致的。因此本课题所说的“研究性学习”涵盖了以上的两项内容。

  2.课题目前在国内外研究的主要成果、现状

  当前,我国在艺术教育理论研究方面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是:整理和研究普通学校艺术教育的历史,以作为进一步发展艺术教育的依据;收集和研究国外各个艺术教育学派的理论、方法和经验,以作为发展我国普通学校教育的'借鉴。为此,国家教委艺术教育委员会委托国家教委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进行题为“学校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科学研究工作,并将此课题列为国家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项目。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以学校艺术教育研究丛书的形式出现。丛书分为“学校音乐教育系列”和“学校美术教育系列”及《中国近现代艺术教育法规汇编》和《中国近现代美育论文选》。内容包括对我国古代、近代和当代学校音乐、美术教育的研究;着重介绍我国美育及艺术教育理论著作、学校艺术教育的政策法规、教育机构、主要教材等,以及外国学校艺术教育的政策法规、教学经验、主要学派等。

  3.课题研究的目的、价值和意义

  音乐美术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是人类通过特定的手法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式和载体,艺术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艺术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

  通过音乐、美术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艺术学科的真正内涵,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念,理解艺术美与生活美的联系,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理解艺术学科的广延性,关注艺术作品中的文化现象,激发人的潜在素质。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互相尊重的合作精神,逐步形成协调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尤其在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艺术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方面,更加显示出它所具有的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总结、吸取和借鉴国内外艺术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推动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我们中学音乐、美术教师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具体实施者,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艺术的情趣,发展艺术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从课题组成立至今,这期间我们经历了明确指导思想、开展交流、提高认识水平、组织指导学生实施、师生共同积累成果的渐进过程。

  第一阶段:教师准备阶段

  1.学习理论:广泛收集并学习有关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有关资料,提高教师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转变观念,提高教师科研素质。

  2.设计方案:共同研究探讨制定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研究目标,课题实施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实践,明确各阶段的研究任务,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互相交流学习体会,明确分工,各负其职。音乐学科研究性学习在高一进行,美术研究性学习在高二进行。

  3.挖掘、编写出艺术学科教材中的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和信息,化分阶段任务,分阶段实施。

  4.组织相关教师上好研究性学习研讨课并撰写出音乐美术实施研

  究性学习的教案

  5.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体会。

  第二阶段:指导学生实施研究性学习筹备阶段

  首先,我们从我校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有关艺术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围绕教材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挖掘了艺术学科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素材和信息,同时将每个班级的同学分为四组,将研究素材和信息提供给每组学生,让学生自主选题,同时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求每组同学的选题应结合本组同学的实际做本题目的可行性调查,在筹备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全员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自主性原则、探索性原则等研究的基本原则。

  第三阶段:学生自主实施研究性学习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确定本组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采用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研究课题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最后确定实施的策略。然后通过上网查询法、亲自参与实践等方法,组织本组学生进行排练,将知识内容、对艺术类别的研究与学生的演唱、演奏、舞蹈、音乐剧、诗歌、绘画等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形成完整的课型,以备在课堂上展示。完成学生研究性学习方面的作业。

  第四阶段:学生自主实施研究性学习小组成果展示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利用每班每周一节音乐、美术课的时间,将每班一个组的研究性学习成果向全班同学展示,然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拓展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形成正确结论。这一过程主要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强烈的参与的意识,体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现代教育理念。

  三、研究的成果:

  研究报告、论文、研究性学习教案、艺术学科研究性学习素材和信息材料,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论文、学生研究性学习作业等成果资料作为本实验报告的附件的形式一并上交。

  四、研究的结论:

  高中音乐、美术实施研究性学习,为我们探索艺术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于教师树立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意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只有挖掘探讨艺术学科自身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才能使艺术教育落到实处,才能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之中建立起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最终实现艺术教育的目的。

  本课题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至此顺利结题。

【美术教学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教学论文:美术教学研究性学习02-19

小学音乐鉴赏教学研究论文07-31

初中生生物教学研究论文05-16

初中英语教学研究论文12-26

小学美术教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教学研究08-03

美术教学的论文01-07

美术学论文11-02

美术教学论文05-17

美术教学论文【精选】05-17

美术教学论文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