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文学评论论文>杨康与乔峰悲剧命运之比较

杨康与乔峰悲剧命运之比较

时间:2024-05-21 19:27:00 晓丽 文学评论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杨康与乔峰悲剧命运之比较

  杨康与乔峰,两人均是金庸武侠世界中的璀璨星辰,却各自背负着沉重的命运与不同的悲剧。他们同样生于乱世,成长于敌国,然而最终的人生轨迹与命运结局却大相径庭。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杨康与乔峰悲剧命运之比较,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杨康与乔峰悲剧命运之比较

  作者/魏娜

  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三联版”序中写到这么一段话:

  我在创作这些小说时有一个愿望:“不要重复已经写过的人物、情节、感情,甚至是细节。”限于才能,这愿望不见得能达到,然而总是朝着这方向努力,大致来说,这十五部小说是各不相同的,分别注入了我当时的感情和思想,主要是感情。我喜爱每部小说中的正面人物,为了他们的遭遇而快乐或悲伤,有时会非常悲伤。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金庸先生对自己的创作特点进行了一个简要概述:不要重复。但笔者在阅读金庸小说的过程中发现了两个命运极像的人物——《射雕英雄传》里的杨康和《天龙八部》里的乔峰。这里稍作比较:

  (1)同样复杂的出生背景:杨康生于北宋“靖康之难”后,生长于南宋时期,宋金对峙,矛盾激烈;乔峰生长于北宋,宋辽战事一触即发,矛盾尖锐。

  (2)相同的遭遇:杨康本是汉人,却从小在金国王府长大,是尊贵的小王爷;乔峰本是契丹人,却由汉人抚养长大并学习武功,成为丐帮帮主。

  (3)相似的抉择:当真实身份被揭露之后,两人都做出了痛苦的抉择:接受生父,但不接受命运安排。杨康不愿放弃小王爷的尊贵身份,仍留恋金国;乔峰毅然辞去帮主之位,但对宋、辽两国的态度仍很暧昧,对大宋也是依依不舍。

  (4)相同的结局:死亡。无论是争名逐利的杨康,还是有民族大义的乔峰,都难以在世间立足,唯有一死。

  《射雕英雄传》于1957年至1959年连载于香港《商报》,是改变金庸人生的一部著作。而《天龙八部》创始于1963年,是金庸武侠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两部作品虽然都是写大侠,但侧重点还是有所不同。笔者在这里主要想谈论的是《射雕英雄传》里的一个次要人物——杨康。虽然他一直被视为爱慕虚荣、贪恋权势的反面角色,但作为主人公郭靖成长的一面镜子,他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无论是在小说结构上,还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都很重要,但这点却常常被人们忽视或遗忘。

  金庸理想的英雄是“为国为民”,这一大侠的经典形象就是郭靖。所以,《射雕英雄传》可以看成是大侠郭靖的成长史。他从一开始的木讷的毛头小子成长为一个武艺高强、忧国忧民的大侠,他的性格在不断地发展完善,而伴随他一起成长起来的杨康却一步步“沦落”,最后自食恶果,中毒身亡。从这一明显的成长对比中,我们是否可以以这样的角度来分析:杨康的悲剧命运是作者金庸为了塑造“大侠”郭靖形象有意而为之,杨康是郭靖成长经历的一个反面“参照物”。杨康的尴尬处境是作者初期创作武侠小说探索人物“悲剧命运”不成熟的想象,而《天龙八部》里乔峰形象的塑造则是这种探索和想象的一个完美终结。

  一、从创作结构上看

  杨康在《射雕英雄传》中只是线索人物之一,是郭靖成长的一个重要的道德“镜像”,在道德完美的郭靖的映射下,这一“镜像”不断地裂变、矛盾,最后走向死亡。

  《射雕英雄传》的主人公是郭靖,他一开始只是一个武功平常、憨厚老实的傻小子。比起风流倜傥、身份尊贵的小王爷杨康,差距实在是太大。但作为小说中的男主角,郭靖的成长周围聚集着很多次要人物,江南七怪、全真七子、黑风双煞、杨康……这些形象各异、个性鲜明的次要人物的在场也只是为了让大侠郭靖的成长经历更复杂、更惊心动魄。在这群人中,笔者认为杨康是其中最生动、最复杂的人物形象。

  杨康一出场就很吸引人。郭靖初次看到杨康时觉得“这公子跟这姑娘倒是一对儿”,而杨铁心也觉得他“人品秀雅,丰神隽朗”,而穆念慈对他更是一见倾心:“他是王爷也好,是乞儿也好,我心中总是有了他。他是好人也罢,坏蛋也罢,我总是他的人了。”这样一个风流不羁的小王爷却很快被卷进一个命运的漩涡中,无力招架。他是汉人,养父完颜洪烈是造成他悲剧命运的刽子手,也是赐予他荣华富贵的大恩人。这种巨大的身份转换和命运的重新抉择让杨康进退两难:“杨康心中感慨不已,一月前命驾南来时左拥右卫,上国钦差,何等威风,这时悄然北往,荣华富贵,顿成一场春梦;郭靖不再要他同去中都行刺,固是免得他为难,但是否要设法去通知完颜洪烈防备躲避,却又大费踌躇。”是选择生父杨铁心还是选择养父完颜洪烈,对于杨康来说是两难选择。我们知道他最后选择了养父,但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在深夜无人时,他抚枪悼父;临死前,一边扑向父王怀里,一边又痛斥完颜洪烈害完自己的生身父母又来害自己。这种道德冲突和灵魂挣扎的现实又让我们看到一个复杂而真实的杨康,他作出的选择仅仅是对自己伤害最轻的。

  这样复杂的一个人物在美学上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但因为他在政治上和道德伦理上的选择使他难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当他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存条件得到保障和满足的时候,他更应该在道德和伦理上作做出正确的选择。虽然杨康对养育自己多年的养父完颜洪烈产生了感情,这是让人无法质疑的,但他不接受悲剧命运安排的主要原因是他不愿过苦日子,不愿抛开自己已经拥有的一切——权力和地位。所以,即使在心底他仍会因亲生父母的死而对完颜洪烈耿耿于怀,但只要完颜洪烈以更大的利益诱惑他、劝导他,他还是会将仇恨埋在心底,或者选择遗忘。这也是他一直被人诟病和不齿的原因。

  二、人物个性和情感方面

  金庸认为自己后期的创作较前期有进步,这主要体现在人物的个性和情感方面。对比杨康和乔峰,《天龙八部》中乔峰的身世遭遇较杨康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乔峰刚毅果断,深明大义,而杨康只会用尽心机以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乔峰的超越个人荣辱,为民族、为人类的安危牺牲自己生命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是普通人无法做到的,更是杨康无法想象和超越的。这一形象也是作者金庸在武侠小说中探索人物悲剧命运和英雄主义所达到的巅峰。我们可以这样猜测,作者把《射雕英雄传》中杨康的悲剧命运深加工,再将人物的性格完善和丰满,最后镶嵌到《天龙八部》这本巨著里,使这部“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悲剧小说悲剧意味更强,更能打动人心。

  作为《天龙八部》的主角,乔峰一出场,他的豪爽气概就引得旁人心驰神往:“段誉心底暗暗喝了声彩:‘好一条大汉!这定是燕赵北国的悲歌慷慨之士。不论江南或是大理,都不会有这等人物。包不同自吹自擂什么英气勃勃,似这条大汉,才称得上‘英气勃勃’四字’。”而他大闹聚贤庄,赤手屠熊搏虎,最后喋血雁门关,哪一场不是惊心动魄,扣人心弦?这样一个堪称完美的英雄形象最后却走向了死亡。他这一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的形象不仅仅是因为命运本身的无法抗拒,更包括他自身性格和作为一个社会的人所不能摆脱的某些社会属性。

  乔峰作为一个契丹人出生,却生长在大宋的国土上,这一带有传奇色彩的身世本身就为乔峰以后的悲剧人生埋下了伏笔。如果不是生活在一个种族对立、民族冲突激烈的动荡年代,这种复杂的身世未必就会导致悲剧命运。这种命运和历史本身的悲剧性不可避免地附加在乔峰的身上,不容他选择和反抗,只能被动地接受。他与杨康相比,形象更加成熟,性格也更加正义和光明。不仅因为他是《天龙八部》的主角之一,更是因为他身上凝聚着作者金庸对武侠世界里的“大侠”命运的反思和对英雄主义的解构。

  有人说金庸笔下的郭靖在一定程度上被神性化了,而作为他理想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乔峰,则冲破了这一英雄神话,达到了一个“侠之大者”所能走到的最高峰,最后必然走向死亡。这个分析不无道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乔峰性格中致命的缺点:太过执著。执著于解开自己的身世之谜,执著于找到“带头大哥”,更执著于维持天下太平。金庸自己曾坦言,《天龙八部》表达了一些佛家思想,人生有很多痛苦无可避免,但从另一角度看,遇到悲伤时要能平心静气地化解,不要过于执著。这样或许能避免更多的人生悲剧。

  三、身份认同上的态度

  笔者认为杨康和乔峰两人在对身份认同的问题上态度也很相似。所谓的“认同”,是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对自身角色及他人关系的一种动态的评估或判定,它包括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一般来说,自我认同比较容易,但是社会认同就比较难。这与一个民族或团体传统信仰和文化精神有关,也和政治、权力、话语等有关。作为社会的人,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感,一旦被社会或团体分离出去,就会造成精神的疏离感和创伤感,势必会再次寻找并依附于某个团体。杨康不愿舍弃荣华富贵的小王爷身份,其实包含了他对“王爷”身份的认同以及害怕失去这一权力集体的认同的恐惧。乔峰在背负杀父、杀母、杀师的罪名并被中原武林人士驱逐的时候,也会产生“天地之大竟无容身之处”的孤独感,因为这时的他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都找不到集体认同感,这也是人类生存的悲剧之一。但是,他在寻找肉体和精神皈依的过程中,逐渐超越了单纯的社会认同或集体认同,超越了民族和种族狭隘的偏见,超越了个人的生死和荣辱。他最终的自我价值实现里包含着一种佛家对人类的仁慈和悲悯,他甚至是基于对生命本质的热爱而自杀的,他是为了谋求更多人的生而自尽的。这种境界是无人可以超越的。

  综上所述,金庸武侠小说之所以雅俗共赏,就在于他能将“纯文学”中探讨的人性关怀、情感追求和人类命运悲剧嫁接到通俗的武侠小说中,使单一的刀剑江湖世界带上了一抹人性的光辉,从而使武侠世界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发人深思,也更加有魅力。

  注释:

  ①②③⑤金庸:《射雕英雄传》,广州出版社,2009年版。

  ④汤哲声主编:《中国当代通俗小说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⑥王兴旺:《灞陵斜日重回头——金庸创作中英雄主义流变的文化阐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⑦金庸:《金庸散文集》,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⑧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者简介]

  魏娜(1981-),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0级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杨康与乔峰悲剧命运之比较

  杨康,生于北宋靖康之难后,于南宋时期成长,面临宋金对峙的尖锐矛盾。他本为汉人,却在金国王府长大,成为尊贵的小王爷。然而,他的命运却因此变得复杂而纠结。当真实身份被揭露后,他面临着艰难的选择。他既不愿放弃小王爷的尊贵身份,又无法割舍对金国的眷恋。这种矛盾的心理使得他最终走上了背叛的道路,成为汉奸,最终惨淡收场。

  而乔峰,契丹名萧峰,生于辽国,长于大宋。他同样面临身份认同的困境,但他却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他师从少林和丐帮,武功盖世,光明磊落,是当时数一数二的大英雄。当得知自己的契丹身份后,他选择了接受并面对,但并未因此背离自己的信念与原则。他倡导宋辽和平,不愿生灵涂炭,最终为了两国和平自尽于雁门关外。

  两人的悲剧命运,既源于他们的身世背景,也源于他们的选择与抉择。杨康的悲剧在于他过于迷恋权力与地位,无法割舍对金国的眷恋,最终走上了背叛的道路。而乔峰的悲剧则在于他身负两国的仇恨与矛盾,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与原则,最终为了和平而牺牲自己。

  然而,两人的人生轨迹与命运结局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性。杨康的选择或许可以被理解为对权力的渴望与对身份的认同危机,而乔峰的选择则展现了他的大义与担当。两人虽同处于乱世之中,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这也正是金庸武侠世界的魅力所在。

  综上所述,杨康与乔峰的命运虽同为悲剧,但其中的原因与意义却大不相同。杨康的悲剧源于他的选择与背叛,而乔峰的悲剧则源于他的坚持与牺牲。两人的人生轨迹与命运结局为我们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样性,也让我们思考如何在乱世之中坚守自己的信念与原则。

【杨康与乔峰悲剧命运之比较】相关文章:

命运之桥作文(精选21篇)12-25

关于《当代戏剧之命运》的几点补充02-20

当代戏剧之命运——在岳麓书院演讲的要点08-05

公司设立无效之诉比较法考察08-18

试从“人道——人性——性”的角度分析杜十娘悲剧之因08-16

幽径悲剧08-16

大山的悲剧08-16

《幽径悲剧》08-16

伟大的悲剧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