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文史论文>新闻传媒学论文>论职工教育出版的“编辑力”

论职工教育出版的“编辑力”

时间:2023-02-27 02:32:53 新闻传媒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职工教育出版的“编辑力”

  论职工教育出版的“编辑力”
  
  作者/ 张晓慧
  
  摘 要:编辑力是对编辑的综合素质要求,它体现在每个编辑的细致而微小的工作中,职工教育出版作为新形势下出版业日益细化的产物,对编辑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一名优秀的从事职工教育出版的编辑而言,仅仅迎合职工的当下需求是不够的,而应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以正确的导向和发展的眼光,对职工的阅读需求和未来职业规划加以适当的引导。
  
  关键词:编辑力 职工教育 素质提升 观念更新
  
  何为编辑?编辑何为?这是很多从事编辑工作的人都在不断思考的问题。日本出版人鹫尾贤也在他的著作《编辑力——从创意、策划到人际关系》中提出了“编辑力”的概念,在他看来,编辑不仅仅是编编书、看看稿,编辑力体现在编辑身上的素质要求是“需要完整独立的人格和适应性”。整体来看,鹫尾贤也是从较为宏观的层面来建构他所理解的“编辑力”概念。其实,编辑力是对编辑的综合素质要求,它体现在我们每个编辑的细致而微小的工作中,一个编辑要想使自己所编辑的图书具有源头活水般的生命力,必须注重自己编辑力的不断提升。
  
  职工教育出版作为新形势下出版业日益细化的产物,对编辑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工教育出版是面向职工而进行的出版活动,中国职工的特点决定了中国职工教育出版的层次、特点。要做好职工教育出版,必须对中国当代职工的阅读层次、技能提升要求、心理需求有整体的了解和把握。职工教育出版的“编辑力”是对从事职工教育出版的编辑人员在员工培训方面的信息判断和捕捉能力、文稿编辑水平、图书营销能力的整体概括。
  
  首先,敏锐的信息判断和捕捉能力不仅是选题策划的关键,而且是编辑力水平最为重要的体现,这对从事职工教育出版的编辑来说尤其重要。
  
  选题策划是图书出版的核心内容,一本好书的出版源于优质的、有创意的选题策划,它是出版第一位的工作环节。作为编辑,必须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才能在纷繁嘈杂的大干世界中捕捉住稍纵即逝的闪光点、热点甚至沸点。
  
  具体到职工教育出版而言,敏锐的信息判断和捕捉能力是面对庞大的选题范围和对象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当下职工的知识需求、关注热点有清楚的认识,注重职工综合素质的提升,以增容新知识、传授新理念、提升新技能为主要内容,以全面提高职工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为主要目标,重点关注职工通用能力、企业岗位能力以及农民工、家政服务人员等重点群体的技能提升。
  
  职工教育出版所面对的读者对象和选题范围无比广大,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落脚点具体到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技术技能素质、民主法治素质、健康安全素质、社会文明素质等六个方面,给从事职工教育出版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新闻传媒学 fanwen.weiyujianbao.cn)完整的职工教育出版是一个涉及不同方面的系统,我们做每一本书时都应该问一下自己所编辑的这本书是这六个方面中的哪一个,如果是丛书的话,还可以从这六个方面出发进行定位,以检查在选题设计上是否思考全面,有没有把更为重要涉及职工素质的其他方面遗漏。
  
  其次,文稿编辑水平也是编辑力的重要体现,它不仅包括案头文字加工,还包括装帧设计、制版印刷等方面,是对编辑业务素质的综合要求。
  
  对于一名优秀的编辑来说,仅仅发现、捕捉住了选题线索还远远不够,更为关键的是要将这种信息转换成高水平的选题。这就要求策划编辑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综合考虑图书多方面的因素,对图书的书名、体例、内容、装帧设计和制版印刷都有准确的分析和把握,使之产生应有的价值,达到预期目标要求。否则,再好的信息资源,再具创意的策划思路,而流于一般化甚至低水平的编辑和出版生产,图书最终也只能沉积于茫茫书海,泛不起一点点涟漪。在任何时候,“注意细节对于编辑来说是首要的”。
  
  具体到职工教育图书,文字的流畅与主旨思想的明晰自然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由于很多图书为系列教材,这就要求在编辑过程中设置很多板块,以便于职工的阅读、温习以及知识巩固。《员工岗位成才六大路径》是一本取得不错口碑的职工教育图书,本书在在章节和板块设置上很值得称道。本书第一章为“本书告诉你:人人都能岗位成才”,为每一个读者走向岗位成才树立了信心,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之后,本书直接将六大路径作为每章的标题,直观明了,在每个路径的叙述上,都统一采用了比喻的形式:技能等级是岗位成才的“入场券”、历练绝活是岗位成才的“金刚钻”、技能竞赛是岗位成才的“直通车”、挖潜增效是岗位成才的“试金石”、创新发明是岗位成才的“快捷键”、终身学习是岗位成才的“加油站”,这种形象的比喻使读者一下子就进人情境,快速捕捉到每个路径对于岗位成才的具体意义,比起冗长的一般叙述,这种比喻的运用高明了许多。在章节体例上,每章的前面是一段精彩的名人名言,起到引人人胜的作用,然后是“你将从本章中获得哪些知识”,使读者有的放矢,正文过后是“本章讨论”和“本章实操指南”,使读者可以在充分的讨论和实际操作演练中,达到巩固所学内容的作用,这些设计,都充分体现了“以读者为本”的理念,是编辑力的很好证明。
  
  另外,对职工教育图书来说,版式设计也不能忽视。在新媒体技术影响广泛的今天,版式创新是编辑力的重要方面,在编辑工作中的价值越来越大。别具一格的版式设计,不仅为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享受,而且提升了图书的艺术品味和审美价值。而要做到这些方面,就求编辑必须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向生活学习、向时代学习、向作者学习、向行业内的优秀图书学习。
  
  再次,重视图书营销和品牌建设,也是职工教育出版编辑力的重要方面。
  
  编辑力作为一个综合概念,不只体现在书稿的案头编辑过程中,而是一个涉及源头的选题策划和终端的产品营销、甚至是后续产品开发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在《编辑的艺术》一书中,作者认为编辑“面对着正在变动的环境”,“他们作为看门人和议程设置者(agenda setter)的角色不再具有保障”,这使得“编辑们再也不能妄自尊大了”。在市场和效益的压力下,编辑必须将图书产品的营销考虑在内。
  
  职工教育图书同样也要进入市场,接受读者和市场的检验,一本无人翻阅的图书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而且是编辑的失败。重视图书营销要求编辑在选题策划阶段就要进行全面的市场调研,对职工的需求、同类图书的状况有基本的了解,出版业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的行业,即使是教材,也应该尽可能地贴近市场类图书和员工的实际需求。尤其是对于系列丛书而言,品牌营销更为重要。上文中所提到的《员工岗位成才六大路径》就充分利用了图书的品牌效应,上承“员工职业化训练系列图书”前几本的不错口碑,之后又有《员工岗位成才六大关键能力》相补充,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生产线,不仅满足了读者的实际需求,而且为企业和培训机构培训购书提供了方便,同时也形成了一本图书畅销带动同系列其他图书销售的良性循环局面。
  
  对于一名优秀的从事职工教育出版的编辑而言,仅仅迎合职工的当下需求是不够的,而应该研究问题、分析问题,以正确的导向和发展的眼光,对职工的阅读需求和未来职业规划加以适当的引导。职工教育出版归根到底是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服务的,其目标是造就具有现代观念、掌握现代知识、精通现代技术的新型劳动者,最终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列宁在谈到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时指出:全世界最首要的生产力是工人,是劳动者。一个国家经济要发展,必须扩大再生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而扩大再生产既包括物质资料的扩大再生产,也包括劳动力的再生产。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新发现和新发明,以及科学技术转变为直接的生产力,从很大程度上来讲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因此,一个国家国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拥有人才的数量,特别是知识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能力,将是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甚至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20世纪中期,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粗放因素”,即增加人员、设备和投资,科技的因素所占比例较小;现代社会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集约因素”,即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水平,依靠科技因素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比率已达到60%——80%。由此可见,不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面临着一个新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要求劳动者必须掌握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知识、观念、能力和本领。但是,目前我国职工队伍素质远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着的经济建设形势的要求,与实行新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以及社会进步相比还不适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作为一项关系国家民族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抓紧抓好。职工教育出版作为职工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知识、职业道德意识、生产技术水平以及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
  
  在今天,网络传媒非常发达的环境下,读者的“阅读面”早已不局限于纸质出版物,传统出版业面临的压力非同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版工作要求编辑有更强的能力,对编辑来说,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才能不断地进步,编辑出符合时代特点和读者需求的优秀的职工教育图书。
  
  作者简介:张晓慧,女,山东人,2010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电影学博士,现为中国工人出版社职工教育分社编辑。

【论职工教育出版的“编辑力”】相关文章:

《论出版自由》有感800字08-10

论创造与创造力开发08-11

论创造与创造力开发08-17

论大学制度与执行力08-23

出版社编辑辞职信08-16

出版社编辑求职信05-11

编辑出版专业求职信03-13

出版编辑个人工作总结05-20

《论网络新闻编辑规律》(一)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