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图书馆与终身学习
图书馆与终身学习宋松
(包头师范学院图书馆,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学习和受教育已经成为人们不断充实自我、提升自我的必要途径,人类已不满足于传统学校教育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正在通过不断地学习得以良好地发展,这种校外知识的获得和更新来自人类的终身学习,而这种学习和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就是图书馆。
关键词:终身学习;图书馆;终身教育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的日益更新,终身学习已成为当今人们立足社会的、获得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人们通过终身学习可以进一步地发掘潜能、增强信心、坚定意志,激励并使人们去获得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最终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终身教育”这一理念的最早是由法国的著名成人教育家郎格朗在19世纪60年代提出。他强调教育和学习的过程不应完结与学校的学习,而要贯穿整个生命。人的生成,是一个教育化的过程,无论人本身获得的生理遗传特性还是后天获得的各种生存技能,都是教育化的结果。教育是文化的生命机制,教育本身也是在人类生成过程中不断发展提升着的。毋庸置疑,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导致了各行各业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增强了人们改变生活和实现自我的愿望,而这些改变和愿望.最终都要通过更新来实现。要改变,就要更新;要更新,就要学习。“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这是美国学者阿尔文·托夫勒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名言。并已经被迅速发展的事实所证实,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面对以几何速度不断更新的信息洪流,一个希望获得成功的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不再是他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他能否用最短的时间最高的效率,学习最新知识的能力。建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等基础之上的网络教育应运而生,它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一切具有学习热情、学习能力的人敞开了受教育的大门。学校变得没有围墙,网络化学习将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日常生活的乐趣的一部分,最终将形成教育社会化,学习生活化。
我国最早于1993年提出了“终身学习”这个概念,对其最直接最朴素的理解就是“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总体上包括四种,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四个基本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认知,途径是将掌握足够广泛的普通知识与深入研究少数学科联系起来。这也就是说学会学习,即便从终身教育提供的种种机会中受益。学会做事,以便不仅获得专业资格,而且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获得能够应付许多情况和集体工作的能力。这还意味着在青少年的各种社会经历或工作经历范围内学会做事;这类经历可能因地方或国家的具体情况而属于自发性的,也可能由于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的教育的发展而属于正式的。学会共同生活,其途径是本着尊重多元性、相互了解及和平等价值观的精神,在开展共同项目和学习管理冲突的过程中,增进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问题的认识。学会生存,以便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为此,教育不应忽视人的任何一种潜力:记忆力、推理能力、美感、体力和交往能力等。
要使终身学习得以实现,就必须建立与之配套的教育机构和公共学习资源,如各种成人教育机构、图书馆、博物馆等。而在各种学习资源中,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传播知识和信息的职责,是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最适合、最理想的场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馆是民族文化的宝库,是知识和信息的集散地。一般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其阅读功能是最为突出的,但它更是一所“开放性的大学”,在这里,各类书籍应有尽有,所涉及的知识宽泛详实,包罗万象,满足了求知者的极大需求,真正使“活到老学到老”得以实现。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主动学习、终身学习成为个体快速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必要途径,人们通过不断地“充电”,吸收日益更新的知识,拓展自身思维,不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从而促进了个体和社会的双重发展。正如《学会生存——教育的今天和明天》中所指出的:“社会正在拒绝学校的毕业生。”因此,从学校毕业不等于教育的结束,而这恰恰是另一段重要学习的开始,一种持续一生的,一种参与者成为善于自我引导,具有批判性思维和个人创造力的广博教育模式。
读书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种良好的休闲方式。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充实人的知识和智慧,塑造健康人格,激发人们向上的精神。读书和受教育已经成为我们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图书馆通过营造并维护清洁、安静、安全、和谐、浓郁的育人环境,可提高读者的文明素质。图书馆制定的一系列规定诸如要求读者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乱写乱画、衣着得体不穿奇装异服等,使读者增强了公共道德意识,用良好的环境影响读者,塑造美的内心和行为。要求读者在阅览室内不大声说话,不影响他人。要求读者严格遵守上机规则,保证了自动化管理系统正常运行。要求读者在阅览室不抢占座位,互相谦让,礼貌待人,形成团结和谐的氛围。我们的读者在这样一个环境里求知学习,耳濡目染,自然会受到精神的熏陶、心灵的洗礼、道德的升华,为培养学生讲文明、讲道德、讲团结、守纪律的健全人格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教育传递着文化,使得新生一代能较为迅速、高效地占有人类创造的文化财富,使个体从毫无文化内容的“自然人”变成一个具有摄取、鉴赏、创造文化能力的“文化人”。毋庸置疑,我们所熟悉的很多专家学者他们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受益于读书馆的滋养,受益于文化的启迪和熏陶。可见,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实力,谁占领了文化的制高点,谁就把握了发展的主动权。
我国近些年来已经逐步普及了图书馆面向大众的这一职能,使不同地点、不同层次的读者都可以较方便的共享各种学习资源,图书馆也正在成为“市民大学”。著名的教育学家蔡元培说过:“教育不只在学校,学校之外还有很多机关,第一就是图书馆”。特别是近些年随着新新技术的高速发展,图书馆以其丰富的馆藏资源和网络资源为人们提供科技、人文、艺术、宗教、哲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信息,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种类齐全、保罗万象。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通过这一方式进行多学科、多方向的知识补充和学习,促进自身良好全面地发展。据不完全统计,互联网上拥有的大型联网图书馆已有1000多个,网络新闻媒体1000多种,web站点近百万,各类网络杂志近千余种。图书馆是人类过往几千年精粹的汇聚,是个体和社会良好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莎士比亚曾说过:“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图书馆也拥有很多现代化设施和服务手段,如: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建立分类图书数据库、各类文献检索、同区域图书馆联网查询、预约借阅等方式,缩短了读者的查找时间,使学习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最短的距离获取所需知识,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图书馆要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充分发挥“交流平台”的作用,使读者通过这一平台不仅能够交流各自的知识信息、文献资源,还可以交流心得和体会。
图书馆通过收藏载体的变革,已成为全社会知识和信息传播的中心。图书馆教育具有以下几大特点:1、社会性:图书馆教育可深入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能够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指出:“公共图书馆应当随时都可以让人到馆,它的大门应该向社会上一切成员自由的、平等的开放,而不管他们的种族、肤色、国籍、年龄、性别、宗教、语言、地位或教育程度”。2、灵活性:图书馆教育使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学习方向、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和学习时间。3、全面性:以图书馆为依托的终身学习突破了授业范围的限制,能使学科知识得以最大程度的扩展。从各类书籍中,我们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修正自己的前进方向。4、经济性:图书馆教育可以达到“小投入、大效益”。相比较之下,图书馆的教育成本显然要比学校教育的成本低,能够花较少的钱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同时也是对高校教育资源不足的一种强有力的补充。目前,由全国“知识工程”领导小组创办的“全民读书月”到2005年已开展了6届,此项活动通过积极引导群众性读书学习,加强乡镇、街道图书馆与村落、社区基层阅读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推动了“终身学习”的普及。
图书馆还应扩大已有的社会教育职能,以当今的大环境为背景,用丰富多彩的文教活动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信息需求、文化需求和知识需求,例如通过研讨、报告、展览、讲座等多样性的活动,进行知识更新和传递,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通过建立远程培训、网上学习模式,提高人们的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以轻松愉悦、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培养公民良好的阅读能力和学习习惯,使终身学习普及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每个人。
【图书馆与终身学习】相关文章:
终身教育 终身学习 终身研究08-13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教育目的探析08-07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教育目的探析08-09
终身学习的心得体会04-23
探究英语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08-20
工会组织如何畅通职工终身学习的途径08-15
终身受益的财富02-20
读书伴我终身行08-18
读《终身学习》有感:学习也是实践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