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职教论文>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03-05 06:35:00 职教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于素芳
[摘要]文章结合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建设实际,从明确专业定位、谋划专业布局、打造专业特色、实现专业互补四个方面,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定位布局特色互补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于素芳(1961-),女,山东潍坊人,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学管理。(吉林吉林1 32001)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0)36-0022-03
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衡量学校适应社会人才需求和引导社会人才消费的一个基本尺度,反映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专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学生的培养及毕业生的就业与创业,事关高等职业院校的生存与发展。本文结合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建院以来学院的专业建设实际,就如何加强专业建设、优化专业设置、保障学校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阐述。
一、发挥自身优势,紧贴产业需求,明确专业定位
明确专业定位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定位是否科学,关系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解决学校专业定位问题,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要面对的首要问题。确保可持续发展是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基本目标,明确专业定位是实现这一基本目标的本质要求。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本质是什么?归根结底就是保证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市场、社会和企业需要。只有专业定位科学,才能保证高职院校发展的方向性、持久性、稳定性,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专门化应用型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这类人才的特点是专业化、职业化、岗位化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入研究专业建设问题,保证学院专业定位准确,使人才培养工作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适应性,解决制约学院可持续发展的出口和入口难题,使学院顺利驶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因此,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坚持着力发挥自身优势、紧贴产业需求、瞄准市场变化的原则,对本校的专业设置进行定位,切实做好专业定位工作,为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1.把握政策定理念。专业定位实践工作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认真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是做好专业定位工作的思想理论基础。我们要全面掌握《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和《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确立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确保专业定位理念的科学性、时代性,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定位实践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制定了详细计划,通过集中学习、专家讲座、研讨、答卷、撰写论文等有效形式,广泛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学习活动,为学院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管理改革等各方面工作的不断创新,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使我们更新了职业教育理念,明确了职业办学方向,提高了职业教学质量,有力保证了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2.瞄准市场定方向。就业问题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已成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要依据。主动瞄准就业市场,跟踪热门专业发展,找准专业定位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市场急需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开设与之相对应的专业,保证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学院在瞄准市场定方向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成功实践。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2009年,学院经过充分市场调研和科学论证,开设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两个新专业,并于2010年顺利完成了招生计划。
3.依托行业定主体。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带有浓厚的行业背景,在创办高职院校前多为行业办学性质,行业、产业教育资源得天独厚,这为高职院校依托行业、产业进行专业定位奠定了基础。依托行业定主体,就是要求高职院校在专业定位上紧贴行业、产业发展,突出某一行业、产业性质的专业在学校专业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哪个行业、产业急需人才,我们就开设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实现高职院校为行业、产业服务的办学目标。学院原是铁路企业管理的学校,同时,也是吉林省唯一一所铁道类学校,因此学院确定了以铁道类专业为办学主体专业的办学定位。未来几年,国家铁路建设投资规模宏大,预计投资规模要达到5万亿元,同时,吉林省境内铁路建设总投资额达1500亿元。巨大的铁路行业人才需求市场,为学院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学生就业前景。基于铁路行业发展实际,学院先后开设了服务铁路行业的铁道交通运营管理、铁道通信信号、铁道工程技术、高速铁道技术、铁道机车车辆、铁道车辆、电气化铁道技术等专业。由于专业定位准确,学院连续几年铁道类专业招生规模都超额完成计划,占总招生人数一半以上。
4.紧盯企业定规模。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高职院校毕业学生主要的就业单位,还是接纳毕业学生的重要载体,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的主渠道。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所以专业建设要紧盯企业发展需要,确定专业建设规模,对专业规模进行科学定位,企业发展实际需要多少专业人才,我们就培养多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推动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随着我国振兴装备制造业、振兴十大产业规划和国家4万亿元投资计划的实施,在制造、交通运输、工程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加,所以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规模定位上应着力提高制造、交通运输、工程等专业在专业建设中的比例。吉林省区域经济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明确了“十二五”期间以长春客车厂为龙头的全国最大的轨道车辆研发制造基地建设;以及汽车生产能力达400万辆、产值达到4200亿元的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基于企业发展实际需要,学院及时增加了铁道交通营管理、铁道工程技术、高速铁道技术、电气化铁道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等专业的招生规模,以满足企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要。
二、采取主干辐射,实现资源共享,谋划专业布局
谋划专业布局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专业布局问题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专业布局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学院的长远发展和根本利益。只有专业布局符合学院实际、符合市场需要,才能保证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实现快就业、就好业,从而确保学院健康发展、稳定发展、持久发展。因此,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和调整过程中,要从实际出发,使其有利于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要;有利于推进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办学质量的需要;有利于符合企业发展实际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为学院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1.优化专业结构布局,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专业结构形式是指职业学校所设专业间的联系状态,其基本形式有同质结构、近质结构、异质结构三种。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形式必须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确立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形式,这是专业建设的内在要求。学院主要采取的是近质结构形式。根据学院实际情况遴选主干专业,确定重点专业,明确特色专业,划定近质专业。采取近质结构形式下的专业的课程结构、教学组织、师资和设备利用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专业资源合理配置,统一调度,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充分实现有限教育资源共享,便于扩大办学规模、拓展办学途径,具有较好的办学效益。几年来,学院以重点专业尤其是铁路特有专业为龙头,以与其相关相近专业为支撑,形成了铁道运输管理类、铁道机车车辆类、土建施工及工程管理类、供用电类、汽车类、经济管理类、计算机类等七个优势专业群,使专业布局结构更加稳定,为学院“十二五”期间的专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2.明确专业设置模式,提高专业布局适应度。专业设置模式是指职业学校根据社会需求设置专业或所设专业在实施过程中因需而变的方式,其基本模式有主干辐射式、模块组合式、阶段组合式和复合集成式。学院专业设置模式选择的是主干辐射模式,以主干专业为核心,然后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辐射、衍生出与主干专业性质相近的新专业。选择这种专业设置模式,前期投入较少,师资和设备公用程度高,办学质量易于保证,能够较好地适应不同行业对同类人才的需求,从而使专业布局既能保持相对稳定,也能灵活机动地应对市场需求变化,提高了专业布局适应度。几年来,学院依据主干辐射专业设置模式,在建院初期7个主干专业的基础上逐步扩大专业设置规模,充分发挥了主干专业的辐射作用,在铁道运输类增设了铁道车辆、铁道通信信号、高速铁道技术专业;汽车类增设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电子信息类增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财务会计类增设了财务管理专业。同时,充分利用主干专业的师资和设备,扩展相关专业,开设了与铁道运输类相关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工程技术专业;另外,依托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依托电气化铁道技术专业开设了供用电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依托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开设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等。到“十一五”末,学院已经开设了25个专业,涉及8个专业门类,使专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为学院又好又快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
三、注重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打造专业特色
打造专业特色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办学水平最重要的基础性建设,是学校办学目标、办学思路(范文先生网 fanwen.weiyujianbao.cn)的具体表现,是高职院校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是增强高职院校综合竞争力的基本途径。通过建设一批培养目标明确、课程体系科学、教学内容实用、教学团队优秀、教学模式先进、实训设备齐全等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质量过硬、具有示范作用的高水平特色专业,并以此带动学校专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专业建设水平的全面提高。打造特色专业、构建优势专业群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根本任务。学校的实力在品牌,品牌的树立在特色,特色的打造在专业,专业的建设在人才。因此,只有牢牢抓住特色专业这条主线,不断创新专业建设思路,高职院校才能走出一条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1.教学紧盯企业,明确培养目标,这是打造专业特色的前提。目标明则方向明,方向明则任务明。只有确定明确的具有自特色的专业培养目标,才能进一步开展专业内涵建设工作。我们要坚持教学紧盯企业,坚持深度校企合作,根据企业岗位的任职要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构建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生的职业能力更符合企业需要,从而保证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经过几年的实践,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取得突破,有19个专业通过院内立项的方式,完成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修订,更加坚定了奠定基本素质、构筑岗位业务能力平台、提升岗位业务能力、拓展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更加突出了其产学结合、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2.推行工学结合,深化教学改革,这是打造专业特色的核心。一个符合市场需要、学校实际的特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育教学改革的支撑。为了实现特色专业培养目标,必须着力推进富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必须着力推进富有专业特色的校本教材建设,与企业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必须着力推进富有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选择,积极采用订单培养.工学交替、学生工作页等教学模式。通过改革创新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打造专业特色,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促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工作可持续发展。几年来,学院在推行工学结合、深化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现有7个专业初步搭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主动与企业合作开发校本教材29本;积极采用小订单培养、工学交替、模块教学、2+X等动态、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全面推广以学生工作页为特色的专业教学改革,使专业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3.建设“双师”队伍,优化教学团队,这是打造专业特色的关键。一流的教师队伍,打造一流的专业特色;一流的专业特色,造就一流的专业人才。高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是打造专业特色的必要条件。建设一支“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应以专业带头人培养为重点,以中青年专业骨干教师选拔为支撑,以结构优化为主线,着力更新职业教育观念,全面培养和提高广大教师的职业教育能力和水平。为此,一方面,要出台优惠政策,有计划地引进专业优秀人才,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职,聘请知名教授专家讲课等;另一方面,要完善用人机制,有计划地开展教师培训、进修工作,选派专业教师定期到相关行业、企业调研,到高校进行培训,整体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为学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几年来,学院始终坚持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到企业调研和挂职锻炼,增强了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了教师的双师素质,专任教师双师素质率在90%以上;大部分专业建立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专任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逐年提高;人性化的用人机制和完善的教科研管理制度造就了一批教学中坚力量,建立了相对稳定的专业教师队伍。
4.建设实训基地,改善教学条件,这是打造专业特色的基础。实训基地建设是高等院校专业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是打造专业特色的基石,是高职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是促进学生就业的有效措施。实训基地建设要以满足专业特色发展和教学改革要求为原则,通过经营主体的多元化和经营方式的市场化手段,建立完整、先进、稳定的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使教、学、做有机结合在一起。实训基地建设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实训基地建设,可以实现用先进的企业设备和技术武装学校,用先进的企业文化和理念管理学校,用最新的企业标准和岗位要求培养人才,使人才培养工作与企业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吉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与行业企业建立起来的合作关系,按照“校企合作、优势互补”的原则,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目前校企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43个,校内实训基地53个,改善了专业实训条件,保证了专业实践教学的需要。
四、促进多元结合、紧盯企业发展,实现专业互补
实现专业互补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学校,学校的建设更需要企业。针对社会经济和企业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专业设置体系多元性、专业设置形式灵活性和适应性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客观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企业、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因此,高职院校既要做好以学历教育为主的专业设置工作,也要做好以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非学历教育的专业设置工作,形成学历专业设置与培训专业设置的有机互补,培养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解决企业人才短缺的问题,为实现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
学历教育是我国职业学校办学的主要办学目标,职业院校所开设的专业应以学历教育为主。但随着科技进步、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从业人员转岗、再就业的频率加快,对职业培训或职业继续教育的需求也随之增加,职业学校专业设置的多元化也成为必然。学校在开设学历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应适当举办一些社会急需的“短、平、快”的专业培训。通过多元化的企业员工培训,一方面能使专业设置的供给与劳动市场的需求在数量、结构、质量上趋于平衡,与劳动市场的需求相一致,减少人才层次上的供求错位,可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紧密结合,也实现了职业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提高了办学效益。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学设施、实操设备、实验场所、实习基地的作用,增强了学校自我拓宽与自我提高的能力。
经过多年努力,短期培训和继续教育已成为学院办学的特色之一。铁道部、沈阳铁路局、哈尔滨铁路局、全国地方铁路协会、吉林省中小企业局等单位(范文先生网 fanwen.weiyujianbao.cn)均在我院设立了不同层次的干部职工培训基地。学院设立培训部,专门负责协调和管理校企间与企业员工培训相关的具体事宜。
铁路行业在21世纪初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伴随着六次大提速铁路行业进行了大的改革,撤销了铁路局以下的所有铁路分局,按照布局调整又合并了站段,现场实际应用的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新规章和职工的岗位、工作标准及要求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这种变化,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我们加大了对企业员工培训的力度,主动与企业沟通协调,共同制订培训计划,编写培训教材和讲义,按照计划实施培训。三年来,学院举办了长吉城际高速铁路87名供电人员的岗前培训,为全路财务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1600余人,为全国地方铁路培训各专业人员500余人,为沈阳铁路局800余名富余人员进行了转岗培训,为沈阳铁路局各专业继续教育培训16000余人,提职干部资格培训3800余人,工人技师考前培训1000名,复转军人岗前教育培训594人,等等。在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的同时,为解决工学矛盾还开设远程教育培训班,有814人通过学习取得了学历文凭,满足了企业的不同层次的需求,提升了职业学校对社会的服务功能。在为企业提供培训服务的同时,使我们有机会了解铁路行业发展的前沿信息,更新了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实现了锤炼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技能的目的,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质量,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财力和人力上的保障。
总之,专业建设的重点在于内涵,专业建设的关键在于特色,专业建设的特色在于创新。只有在专业定位、专业布局、专业特色、专业互补上下工夫,深入研究专业建设规律,坚定不移地走靠内涵立校、靠特色强校之路,才能保证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 ]35号)[2l.2005-10-28.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C2006116号)[2l.2006-11-16.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邢平均.大力加强内涵建谩助推高等职业院校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08-26.

【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管理与探索08-05

论企业文化对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启示08-13

高职院校专业课建设途径探析08-27

高职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改革08-05

高职院校产学研基地建设的困境及对策08-26

高职院校营销实践社团的建设研究08-15

高职院校营销实践社团的建设研究08-16

论复杂性视阈中的高职院校教师团队建设08-26

论武警院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对策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