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职院校专业课建设途径探析
高职院校专业课建设途径探析黄荣英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治与社会学系,广西桂林541002)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强专业课建设的途径是: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模式;深化实践教学,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规范专业教学管理,实现专业教学系统化,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打造专业教师团队。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课建设;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0)12-0041-02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各行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自1999年起各高职高专院校根据市场需要,纷纷设置了新专业,使学生生源增加,学校规模扩大。经过几年的专业办学扩张之后,各高职高专院校面临着如何办好新专业、提高新办专业教学水平的问题。为此,国家教育部制定颁发了高等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政策文件。各高职高专院校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专业建设工作上。
一、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课程模式
基于社会分工、专业化、职业化的需要,高职教育按专业开展人才培养。不同的专业根据其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技能的要求的不同具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备社区管理与服务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方法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艺术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健康的身心,具备从事公共事业管理、社会工作、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以及在各类非政府机构中从事社会工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不仅需要有专业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还需要有艺术基础和艺术修养。在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职业能力是指从事每种职业必须具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职业基本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职业基本能力是一种通识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素质。职业核心能力是职业岗位能力,是从事某一职业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职业拓展能力是职业持续发展需要具备的能力。
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对职业岗位进行系统分析,确定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并以此整合教学内容,设置专业课程体系,修订专业教学计划。依据职业岗位三种能力需要设置课程并采用工学结合方式开展职业化教学:1)语言表达能力、书法写作能力、识谱演唱能力、舞蹈绘画能力和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开设大学英语、普通话训练、中国手语、大学语文、宣传基础技能、应用文写作、识谱演唱、舞蹈基础、美术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让专业学生获得职业基本技能。这些课程教学采用校内学习、理论加技能考核方式。2)沟通协调能力、社会工作方法技能、组织管理能力和活动策划与执行能力。开设人际沟通与协助、社区口才与训练、公共关系学、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心理咨询、社会管理学、社区建设理论与实务、社区文化活动组织与策划课程,让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实训,获得与人沟通、说服人、协调各方利益和有效开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以及社区事务的组织管理、社区大型活动组织策划的职业核心能力。这些课程教学采用校内学习加基地培养、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方式。3)社会调查能力和应变创新能力。开没社会调查与方法、专业实践实训课程项目,让学生获得社会调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职业拓展能力。教学采用校内学习加基地培养、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的方式。
二、深化实践教学,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专业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专业理论教学一起构成完整的高等职业教育过程。实践教学重在专业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职业能力。我们建立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将社会工作过程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逐步培养学生从事社会工作的意识;以实践能力培养引领理论教学,建立与理论教学紧密联系的系列实践课程、综合实训项目、专业特色实训项目;将培养学生的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分析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工作实践能力渗透到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之中。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以培养学生合理的智能结构和创新素质为目标,按学生能力形成的不同阶段和认识发展的规律来进行系统设计,实现实践教学体系整体优化;二是突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学生知识和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三是充分考虑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努力将现代教育技术、仿真技术运用于实践教学过程中;四是以职业应用能力为主体设计实践教学计划;五是能够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六是涵盖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资格证书鉴定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内容划分为四个层次,即专业课程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项目、专业特色实训项目、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专业课程实训是为增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及职业岗位认识而设置的。专业课程实训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实训,专业课程实训通过专业课程实践大纲进行规范落实。专业综合实训是为了弥补专业课程对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不足、强化应用能力培养而设置的。依据社区工作岗位需要我们设置了包括电脑办公自动化应用技能、写作宣传技能、人际沟通技能、社区项目策划技能在内的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并设计规范的综合实训方案。专业特色实训是通过专业项目任务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训练,项目内容是针对预期工作岗位典型的日常工作任务,以及在未来工作中会常遇到而又必须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设置。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毕业实习是学生就业前独立开展专业岗位锻炼的最后一种专业实践,学生以独立专业人角色开展专业岗位工作,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完成实习报告以及毕业设计。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一套适合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实践教学。在实施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按照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要求选择途径与方法,安排实践教学,组织教学活动。结合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和要求采用参与式教学、案例研讨、模拟教学、经验教学等课内实践教学法;学生分成小组进入社区,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定期参与社区建设活动,协同社区管理人员不定期开展社区服务实践活动,深入社区福利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社区服务的岗位实践实训。
三、规范专业教学管理,实现专业教学系统化,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实践教学还存在以下的问题。一是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不明确,随意性很大。专业理论教学有完备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考核方案及评价标准,相比之下专业实践教学还没有完备的实践计划、实践大纲、实践方案、实践考核及评价标准,使得专业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践、项目实践、综合实训)内容随意性问题突出。二是专业实践活动内容质量评价体系不够健全和完善。专业实践活动类型不同,实践内容不同,对学生进行的评价也应有所不同。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评价标准,但课程实践实训、项目实训、综合实训的评价标准还不完善,对其进行的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成分。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也不是很科学,以理论教学考卷为主的考核方式相对来说易于标准化,也便于操作,而实践教学考核标准难以量化,主观随意性较大,缺乏稳定性与规范性。三是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缺乏规范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分校内和校外两种形式,校内的实践教学安排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实践活动过程管理相对规范;校外实践基地开展的实训,特别是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基地实训的管理存在着管理缺位,不能对学生的校外实践教学过程实行较好的控制,完全靠学生的自觉性。教师在开展专业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也很难对其实施有效监控,实践教师的实践教学方案实施缺乏制度保障和监控措施,实践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难以监控和评价。
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科学有效的实践教掌管理,只有科学有效的实践教‘学符理,实践教学质量才有根本的保证。专业实践教。产箭雕足一项系统性管理工程,它包括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和实践教学反馈体系。实践教学质鱼}考核体系是实践教学管理的核心,实践教学反馈体系是实践教学管理的重要手段,实践教学监控体系是实践教学管理的保证。实践教学质量考核体系包括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实践教学管理文件和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标准。实践教学质量考核标准是专业实践教学管理的重中之重。它又包括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和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既是对学生实践过程及实践结果的考核评价,也是对实践指导教师实施实践教学内容及实践教学效果的考核评价。专业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就是明确考核内容与等级评定方法,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借鉴企业界考量职工素质和技能的测度方法,建立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测评体系。专业实践内容体系是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具体实施方案。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专业实践教学质量与实践教学水平。因此,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是对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管理的关键所在。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打造专业教师团从
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打造专业教师团队,是专业内涵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拥有一支理论知识丰富和专业实践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关键。双师型教师标准包括:1)教学能力。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能胜任专业课程的教学,并熟悉相关课程的内容;能主编课程教学大纲;胜任专业实训、毕业设计工作;能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进行教学;具有教育教学管理的基本能力。2)教研能力。能承担综合课程开发工作;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教学规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能指导专业建设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3)专业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开发能力。因此,双师型教师应该是具备教师资格和所教专业的实践经历,理论与实践并重,既能从事专业理论教学,又能指导技能训练的复合型教师。
参考文献:
[1]邓华,高职物业管理专业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0(1).
[2]黄荣英,从制度层面探析高职高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高职院校专业课建设途径探析】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管理建设探析08-05
高职高专院校学风问题探析08-26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教育探析08-24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管理与探索08-05
高职院校产学研基地建设的困境及对策08-26
高职院校营销实践社团的建设研究08-15
高职院校营销实践社团的建设研究08-16
新建本科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堂实践教学探析08-17
高职院校“3S”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探析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