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浅谈儿童作文之呼唤真情 写出个性

浅谈儿童作文之呼唤真情 写出个性

时间:2023-01-01 23:09:53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儿童作文之呼唤真情 写出个性

内容摘要:

浅谈儿童作文之呼唤真情 写出个性

《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写作”有这样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

几年毕业班教学,让我发现六年级孩子为了追求作文的所谓的立意或构思的新颖,不知不觉跌进了矫揉造作或假大空的泥潭。我们的作文教学一定得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呼唤真情,凸显个性应该成为我们和学生的共同追求!走出“红色经典”、“八股文三段式”、“忘我”、“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四个误区,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走出误区 贴近生活  回归自然  呼唤真情  凸显个性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有这样的表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与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

    由此可见,我们教写作,儿童学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一些大作家,而是在于帮助未来的公民掌握运用语言文字表达交流情感的本领。

笔者近几年得到了教高年级语文的机会,也参加了几次小升初作文的批改。发现六年级孩子为了追求作文的所谓的立意或构思的新颖,不知不觉跌进了矫揉造作或假大空的泥潭。我们的作文教学一定得回归生活,回归自然。呼唤真情,凸显个性应该成为我们和学生的共同追求!

怎样呼唤真情,凸显个性?

我认为要引导孩子走出四个误区:

一、“红色经典”的误区

我们这代人对《龙江颂》、《杜鹃山》这些样板戏或多或少还有点记忆吧,英雄江水英、柯湘的形象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有别于常人,因此,她们的形象是那样的空洞,那样飘渺似的高大。奇怪,没看过样板戏的现在的孩子不知咋的竟掉进了“红色经典”的误区。请看两个片段:

1、  一位老奶奶丈夫逝世,儿子女儿也离开了她,听说“5.12”大地震后,连忙拿出自家的古董去当铺。村民劝她:“别呀!这是你唯一的东西了,你卖了怎么过日子呀?”老奶奶坚决地说:“你们这就说错了,我捐款,是因为我是中国人,你们看,这次大地震让无数同胞遇难了,难道你们一点儿也不痛心吗?”老奶奶又深情地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说完,老奶奶仰望天空,向天空敬了一个礼。

2、  捐款活动在操场上隆重举行,校长大步流星地走到捐款箱前,充满激情地说:“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灾区人民有困难了,我们能坐视不管吗?我是校长,我带头捐200元!”这时,一个稚嫩的声音传入我耳中:“我要捐!”一角、二角……他捐了这么多!他可是希望工程资助的对象啊!他可是连袜子都买不起的“穷光蛋”啊!

(摘自2008年小升初作文《捐款》)

   为了凸显中国教育的所谓的“思想性”,追求所谓的“闪光点”,孩子们只能抛弃真情实感,而去矫揉造作,迎合大众心理。实在是难为我们的孩子啊!作文中树典型是可以的,也是有必要的,但这种典型也应该是扎根于大众中的自然人啊,他的言谈举止与大众应该没有多大的反差,这样的典型才是鲜活的,令人信服的。

 

二、“八股文三段式”的误区

记得我们小时候写作文,无论什么文章,都程式化地来个三段式:开头“在……大好形势下”。中间一段正文。结尾“我决心……”。那时我们被“八股文三段式”害得可不轻。不知何时,现在的孩子也跌进了新“八股文三段式”的误区。

08年的小升初作文《捐款》中80%的孩子照搬了作文题中的导言作开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地陷山崩,江河失措,我们震惊,我们流泪,我们感动,但我们坚强。天灾摧毁了家园,夺去了人的生命,但打不垮中国人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家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我们也不例外。”

为了追求语言的华美,孩子们不惜在开头和结尾堆砌一大段华丽词藻(据说可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赢得高分),至于中间作为文章主体的事例反而没有用心写。这样的文章势必是“大帽子,小身子,缀尾巴”,如同冰糖葫芦串的畸形儿!其实,没有谁规定过作文应该采用三段式。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作文的构段方式应该多样化。另外,就文章的开头而言,“风头”漂亮,“开门见山”简约,我们要告诉孩子两种开头没有好坏之分,只是风格不同而已,不要一味追求开头文辞的华美而忽略了主体事件的生动细腻描写。其实,把事情写生动了,文章就成功99%了。写文章的诀窍是:抓住事情,多说话!

三、“忘我”的误区

先请看这个片段:

 在捐款箱前,一个老奶奶掏出了自己积攒的零花钱,激情澎湃地说:“汶川灾区人民是我们的同胞,我们应该向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一个人的爱心是渺小的,13亿人的爱心是巨大的!”

读了这个片段后(我们姑且不看它的真实性),我不禁要问:“孩子,当时你在哪里?为什么只见他人不见你的踪影呢?”

其实,这是现在孩子作文的通病,不惜绕圈子走弯路写别人或干脆无病呻吟一番,就不知道从自己的身上或自己的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试想,如果该生就写自己班级发起的捐款活动,就写自己捐款的所作所为、所见所感,不比写别人来得实在可信吗?请瞧瞧这个孩子的同样写捐款的作文:

捐出一颗爱心

六(3)班      许晨晖

大家都知道西南五省发生了特大旱灾,情况惨不忍睹,作为一个有爱心的人,就应该捐出自己的一份爱心。

听到要捐款的事,我就十分激动,一回到家,就把那个台历下的小盒子拿出来,盒子里是我过年时长辈给的压岁钱和平时一点一点塞进去的零花钱。倒出来清点一下,1角、5角、1元、5元、10元……总计27.8元,那个3毛就先搁在盒子里吧,这叫“年年有余”!这次就捐27.5元!可是,零花钱捐了,以后想买点小玩艺小吃什么的,就没钱了,怎么办呢?我又想,要不,跟妈妈要?不行!绝对不行!

我想到了,有关缺水的可怕故事——3岁的孩子用泥泞发臭的水洗澡!一群小学生喝带泥沙的水解渴。村民半年不能洗澡,三个月没有洗衣服了。我一定要尽自己的微薄力量,哪怕,哪怕就为了那个3岁孩子,我也要捐出自己的钱!我一咬牙,决定捐掉27.5元。我把钱——一大堆硬币和面值不一的钞票小心翼翼地放到文具盒里,怀着激动而又有些沉重的心情来到学校。

第三节课班会,老师宣布捐款开始,第一个是谢跃东,他本来是捐5元的,交上5元后,他突然托着下巴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把手伸进裤袋,一气乱摸,硬是摸出了几个钢镚,一共4元,也就是捐了9元。我想,那几个钢镚也是他自己的零花钱吧。

后来同学们一个接着一个地跑上讲台,有的捐了10元,有的捐了20元,基本是整的面值,不带零头的。当我将那些零零散散的钱放到讲台上时,我觉得,和同学们捐的一张整票比起来,我倒出的是一颗爱心——一颗完完全全属于我自己的爱心。

四、“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误区

说到“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大家自然会想到改这样的作文枯燥乏味得如同嚼蜡的滋味。谁都不想自己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如同一人所写吧!那么,就让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解放思想,放开手脚,鼓励学生胆子放大一点,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在此基础上,写出凸显自己的个性的文章来!

只有走出上述误区,孩子的写作前途才会一片光明!只有走出上述误区,作文的真情才会回归,孩子的个性才会得到彰显!

【浅谈儿童作文之呼唤真情 写出个性】相关文章:

呼唤真情作文07-02

呼唤真情作文06-09

音乐教案-真情的呼唤08-17

阅读呼唤个性08-07

《写出人物的个性》08-16

教育:呼唤个性的张扬!08-17

教育:呼唤个性的张扬!08-13

真情温暖“留守儿童”08-04

浅谈儿童绘画教学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