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交叉结构笔记”教学实践浅论
随着考试改革的推进,教学改革的步伐已向着更深的领域拓进着,而教学艺术的探索如同教改领域里初绽 的花蕾正是这一新开拓的重要方向之一。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学艺术的多功能性、交错性、复杂性和延续性。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有 机结合,才可谓真正意义的教学艺术。课堂教学,除语言、体态、备课、书写等艺术运用外,“交叉结构笔记 ”是我在教学中艺术地再现教学改革思想的一个尝试。因为“交叉结构笔记”将知识教学与开发智力和培养创 造性思维巧妙地结合,有利于启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形成一个强化知识、培养能力以至再激发动 机的良性循环过程。这就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基本要求落到实处了。
何谓“交叉结构笔记”?第一,从形式上看,是将黑板的笔记划分成两部分,其板面左边1尺宽部分被称为 “交叉知识栏”,其板面右边剩余部分被称为“主体结构知识栏”。第二,从内容上看,“主体结构知识栏” 是将课本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主体组织成科学的笔记,或用标题式、或用表格式、或用示意图等方式表现出来 。而“交叉知识栏”则随着教学主体内容的变化,“扫描”出本节知识与全课本整体知识间存在的必然的支撑 点,随机把握住知识的内在规律性,筛选出重要的知识,以触类旁通的题目形式列在这一栏目中。第三,从“ 交叉结构笔记”的实践和实质意义来看,“主体”部分笔记组成中,首先要选择好符合知识内容特征的笔记形 式。例如,当知识内容抽象或具有空间特征时,则考虑用图示法来展示;若内容具有推理性,则通过标题的层 次变化或括号类推式笔记表现之;若内容所含头绪多,并且具有同类交错性时,可运用表格式笔记,等等。其 次,“主体”部分的组成,必须在熟悉本节内容及其与前后两节内容的关系的同时,明确教学重点、难点(指 在本节的重点问题和本节在全课本内容中的重要地位),打破课本所给的黑体标题限制,重新设计和组织笔记 。要设法使学生学会着眼于问题的方式、方法,懂得不是标题和内容要求我们按一定的顺序去记忆知识内容, 而是我们按照内容的内在关系、难易程度、主次规律去组织问题,去理解问题和消化问题。这样方可使师生在 教授、学习知识时,由被动变主动,时时感到有新意,并借此而不断创新,直接起到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
“交叉知识栏”的意义就更丰富了。它是通过基本题型所表现出的具有内在联系知识的和具有同类性知识 的总结。所谓知识的内在联系是指知识间不可分割的因果关系、基础与发展的关系、表象与内涵的关系、点线 面的关系等。所谓同类性知识是指,知识点内在的、外显的所属特征的共性。例如,知识点在时间上的共性, 在性质上的共性,在空间上的共性,在作用上的共性等。设计一种基本题型去表现它们时,还要注意把它们与 现实中同类问题联系中可能派生出的问题一同考虑设计进去,形成完整的知识总系统。以下举例说明。
例一,历史教学中中国近代史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纵观,前有“革命统一战线”的经验,后 有新形势下建立爱国统一战线的必要,更有对祖国统一大业的期盼(再一次实现国共合作)。而“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便像一个纽带,不仅在当时发挥着作用,更重要的是对现实也有启迪。细嚼,从这一问题反映在时 间、空间、人物、实质、形成过程和作用等方面为辐射角度看,触及的问题可多达25个左右。当我们利用每一 个辐射角度去探究问题时,不仅学会了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地了解问题、掌握问题的思维方法,而且还提 高了全方位地去审视问题的判断力、洞察力,同时也奠定了牢记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基础。
例二,世界历史关于“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问题。追前,日本历史上646年的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性质 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思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日本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企业的扶植措施,无不为日 本摆脱被奴役的地位并走上垄断创造了充分的条件。而居中的1868年明治维新不仅使日本社会制度再度变更— —由封建制跨入资本主义制度的门槛,更重要的是使日本成为近代强国、亚洲霸主,为日本现今雄踞世界奠定 了基础,承前启后的作用尤在其中。横看世界,明治维新可比性强。同时期俄日发生同性质的改革,日美发生 同性质不同方式的斗争,同地区中日发生同性质、同背景的改革,等等。若再以这一问题所涉及的时间、空间 、人物、改革内容、影响等为辐射角度去设计问题、把握问题的话,不仅可以牢固掌握日本历史进程中的基础 知识、基本理论,同时也可摸清日本发展的主线索和发展规律,对于探讨今日日本民族之崛起,更有依据在握 。而“交叉结构笔记’便是艺术地再现这一复杂历史的基本手段,它使学生的知识学习具有了科学性、灵活性 、细微性和全面性。
实践中,我发现,无论是纵向问题,或是横向问题,或是局部问题,或是同类问题,以列举题的题型表现 ,效果甚好。作用在于其一,可使繁琐的知识条理清晰;其二,可精选知识,把厚书读薄。其三,强化和训练 了学习方法;其四,列举题在问题表现中可以转化成填空题、选择题,特别是难度较大的多项选择题,也可成 为设计问答题的提纲。由此,便直接训练了学生的应试能力。
“交叉结构笔记”的使用自1990年以来,已实践5年有余,在不断改进中逐步完善。由于“交叉结构笔记” 仅限于同类知识和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点,对于特殊知识点的整理和记忆是空白,而特殊知识点往往是重点,对 此,笔记中还增设了“特殊知识点”汇集一项,从而确保课堂教学重点更突出,基础教学更扎实。
心理学上所讲的学习技能,是指体质技能和心智技能两部分。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是心智技能学习的 主要渠道。心智活动是借助于内部语言在头脑中所进行的认识活动。在训练心智技能中,首先要注意心智活动 结构的改变,把心智活动的各环节逐渐联成一整体,把开展性推理转化为“简缩推理”;其次,培养心智活动 的速度和品质。如,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广度、深度、独立性;其三,调节心智活动的熟练化。如, 变换设问主体,或教师、或学生、或个体、或群体、或笔答、或口议、或先设问再学习、或先学习再小结。“ 交叉结构笔记”正好利用了这一心智技能训练原则,既可防止学生只依赖机械式识记学习知识的毛病,增强从 事心智活动的机会,也可采用变式原则,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促使学生掌握知识系统。其结果也使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实现了滚动练习、联想思维、点线牵动、挖掘动机、广泛迁移,进而养成抽象概括等科学学习方法。
在使用“交叉结构笔记”中,感觉最大的收获是:第一,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学生思维集中;第二,课堂 学习反馈信息明确而迅速,难点易突破;第三,学生自学能力提高较快,能较好地解决课堂知识容量大的问题 ;第四,避免了大量作业堆积和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弊端;第五,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效应明显,反作用于 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弥补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漏洞。
“交叉结构笔记”是一种课堂教学艺术,又体现着教学改革的思想,在实践中产生了以下积极意义。第一 ,把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重要过程。可以说,它是学习经验与教训的交汇点, 是一个没有穷尽的尝试。第二,变单纯的知识记忆为用不同角度去探索知识的链式学习,把展开与浓缩相结合 ,以发展创造性思维,智力开发也必在其中。这是因为知识点内在联系和同类性的存在,使之在课堂中有很大 的游动性和瞬息万变的特征,学生在寻求知识的放射角度和射线轨迹时,正是开发智力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好 机会。这样,思维活动也就自然朝着广度、深度、灵活、敏捷的方向发展。第三,激发学习动机。正因为创造 性思维的培养,是十几岁年龄的学生心智发展特征的要求,所以“交叉结构笔记”在满足学生这一心理要求的 同时,加快了心智活动的频率。心智活动频繁,熟练程度增强,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逐渐为主动求索知识的活 动所代替,在造就良性循环的学习氛围和促使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 。第四,滚动知识,打破了死记硬背的常规观念。“交叉结构笔记”训练了学生以一类见一般、以一点连一线 、以不变应万变、简缩推理、举一反三的能力,为学生进行高效率的学习打好了基本功。第五,直接训练学生 的应试能力。在上述作用下,学生应试能力必然会增强,譬如能更细致、更全面、更完善地思考和解答问题。 若能在平时坚持训练,并灵活运用其他科学方法,那么就既可使学生摆脱题海困扰,又可使学生的学习和考试 立于不败之地,实现教学双丰收。
【“交叉结构笔记”教学实践浅论】相关文章:
浅论初中物理教学实践08-21
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08-23
“以实践为主线”中学语文教学模式浅论08-17
浅论阅读教学08-17
浅论多媒体教学08-19
浅论经济结构调整中的税收政策改进与创新08-18
浅论初中化学用语教学08-17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浅论08-17
浅论幼儿园绘画教学08-16
浅论大学英语听力教学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