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语文论文>探索语文教学科学化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探索语文教学科学化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时间:2023-02-21 19:58:47 语文论文 我要投稿

探索语文教学科学化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作者]  陆继椿

探索语文教学科学化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内容]

 

    ——我的‘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教学体系

    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把语言与思维统一起来考虑和设计。从人的思维活动去分析听、说、读、写能力的表现,可以找到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检索和组合关系。听和读是信息的输入,说和写是信息的输出,而在信息的输入或输出中都需要准确迅速地检索和组合。语言信息的检索和组合在人脑中就是一种思维活动,可见听、说、读、写能力的核心是思维,没有信息的输入当然无从思维,更谈不上信息的输出了。

    于是,我寻求着运用现代语言的基础结构,亦即最基本的思维模式,寻求着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这些思维模式的规律,寻求着跟这些思维模式相适应和相联系的思想、知识、情感和语言材料的组合,寻求着符合当前教学条件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训练方法,等等。为此我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出发,对运用语言的能力结构作了解剖,逐步提炼出了“一课有一得,得得相联系”的相对严谨的教学序列。

    为使这个教学序列的每个训练项目体现训练的单一性和内涵的纵横复杂性,我创造了一个具有科学统摄力的名词——训练点。每个训练点就是一个“语言——思维模型”(因为是教学设计的结构,非自然习得的思维模式,故称“模型”),通过教学训练,学生头脑中形成了这样的模型就是有所“得”了。训练点之间呈现着“语言——思维模型”之间的联系、渗透、深化、发展的关系,其物质表现就是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提高。若干个训练点组成一个能力训练阶段,“语言——思维模型”就连成单元性网络;若干个训练阶段组成一类能力的训练,单元网络就扩展成为局部网络。整个教学序列共有108 个训练点(包括综合复习训练点),依次分成五类能力训练:记叙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说明能力→论述能力→文学作品赏析能力。完成了五类能力的训练,局部网络就连通而全部网络化了。于是,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就由形象到抽象,由简单而复杂地循序渐进了。这个网络,又可以称之为“分类集中分阶段进行语言训练”教学体系。这显然是一个人造的语文教学控制系统,每类能力是其中的子系统,每个训练点则是构成系统的元素了(参见下图)。

    附图{图}

    由上图可知,记叙能力的训练点设置最多,这是因为记叙是基础,认识规律中形象思维先于抽象思维,而初中学生总的来说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逐渐地有所发展。说明能力和论述能力的训练点设置较少,这是因为说明是从记叙到论述的过渡,重在说明事物的偏于记叙,重在说明事理的又偏于论述了。因此在说明能力训练前,设置了认识说明与记叙的联系和区别的训练点。在论述能力的训练前,则设置了论述与说明、记叙的联系和区别的训练点。论述能力的训练在初中阶段是必要的,是需要加强的,但还不可能是重点。虽然训练体系在记叙文之后即进行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训练,提供了一些可供论述用的思想资料和语言资料,但学生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和分析评价还是肤浅的和简单的,训练点的设置就适可而止了。文学作品赏析能力的训练是系统中的高层次训练,作品本身是具有鲜明的形象思维特点的,而对作品分析无疑又具有严密的抽象思维特点了。因此,当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中出现古代记叙文的时候,显然是对记叙能力训练的循环加深。这种循环加深一直延伸至说明能力和论述能力训练中的插学记叙训练;当文学作品能力训练的时候,记叙、说明、论述则在更大的范围和更深的层次上循环加深了。最后的综合复习训练当然是总循环,起重点巩固的作用了。

    每个训练点的教学过程,是教师运用教材指导学生建立“语言——思维模型”的过程。因而训练点的要求,就是教学的完成目标,就是一个“语言——思维模型”的组合框架。教材的作用,不仅在于充实这个框架,而且应该跟与之有关的思想、知识、感情、语言发生尽可能多的联系,使这个“语言——思维模型”不是呈静态的积累,而是呈动态的积累,具有辐射性的势能。于是,新模型的建立将不断地触发学生头脑中原有的储存,会产生以新模型为中心的聚向综合思维活动。这样,其外在表现必然是读写的直接结合了。这是能力转化的关键时刻!教学不应该抑制这种思维活动,恰恰应该及时地使这种活动更加活跃、清晰、外化,读的收获与启发便促成了写的酝酿与结果,完成训练全程,达到教学目标。

    比如,第31个训练点的要求是:“用二三事写人,以一件事情为主表现人物的特点,要线索清晰,确定感情的基调,从烘托中突出特征性的印象,注意运用细节描写。写一个人物的印象。”选用的课文是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背影》。而记叙能力训练中的写人阶段训练是从第24个训练点开始的。至此,前面仅关于写人就建立了7 个“语言——思维模型”,读过14篇课文,更不用说建立的其他23个“语言——思维模型”、读过的68篇课文和学生的课外阅读、生活积累了。可见储存之多,触发之广!

    这就使训练点成为一个多线交织的横截面,因而训练点上的“得”,对整个108个训练点组成的教学体系来说,是单一的; 对每个训练点本身来说,却是综合的。而根据这个教学体系的设计编选的教材,则必须使课文为训练点的要求服务。就是说,课文成为完成训练点要求的例子。但是,无论哪篇文章都不是为语文教学写作的。在语文教学无序可循的情况下,语文课只能就文论文,选课文强调名家名篇,有了一个训练的序,就必须考虑文章是否适合作系统训练的材料了。即使是名家名篇,如果跟训练点要求无关,也只能割爱。入选的课文还必须考虑给学生以怎样的思想品德的熏陶和各种知识的武装。有鉴于此,我编选训练记叙能力的教材内容,是学生所能理解或接触到的人、物、事,训练论述能力的教材内容是培养学生需要接受和形成的观点,这样就把内容的多样性,也有计划地寓于训练的单一性之中。入选课文的语言当然要典范,并注重语言的实用,以当代语言为主,兼顾有生命力的文言词语。此外,入选的课文还考虑到满足与促进学生思维的多方面发展,要富于启发性和趣味性,以便于学生举一反三、激发模仿和创造的欲望,有进行比较、选择、思考的余地。

    108个训练点构成的语言训练系统当然不是直线式的, 而是螺旋形台阶式的。每一个“语言——思维模型”,都是在课文包括字、词、句、篇、语、修、逻、文这个语言综合体的基础上,突出特定需要的部分建立起来的。因此,一个训练点上的课文,可以而且应该在其前后相联系的训练点教学中,作呼应,再领会,这就明显地出现层次性的交错了。由此可知,教师只有掌握全部训练点和全部训练教材,胸中有训练的全局,才不致于把每一个训练点变成孤立的和割裂的,使学生的“一得”变成片面的和零碎的,“语言——思维模型”才可能是动态的而具有辐射性的势能。这便是语言训练教学的整体性宏观控制。

    语言训练教学的单一性微观控制是每个训练点的落实。既然训练的目的是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语言——思维模型”,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上就是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是“语言——思维”信息的传送关系。课文是信息源。当然教师根据训练点的要求从课文取例指导学生训练,就是从信息源过滤、筛选和加工信息,向学生输送定向的信息流,不如此就不可能逐步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和强化既定的“语言——思维模型”。兹将这种信息控制传送关系图示如下:

    附图{图}

    从图示还可以知道学生阅读课文是直接从信息源获取信息,这就不限于具体训练点的要求,不限于当时训练教学之一得,而是根据每个学生自己的需要和已有的能力尽量地获取信息。获取到的信息,也许是跟前面的训练点相联系的,就起了补充和丰富已建立的“语言——思维模型”的作用;也许是跟后面要学的训练点有联系的,就或多或少地起了对将要建立的“语言——思维模型”打自然基础的作用;即使是跟整个训练系统无关的信息,也起了充实和扩大学生头脑中信息库的作用。至于跟当时建立新的“语言——思维模型”有关的信息,学生获取之后,就可以跟教师指导中的定向信息流相吻合,产生共振而强化,提高建立新的“语言——思维模型”的效率。总之,学生直接向信息源获取信息是十分重要的,这就是在运用和培养自学能力。教师的指导就是要着眼于尽量使学生直接向信息源获取信息,并且不断帮助他根据训练点的要求筛选有效信息,有顺序有层次地构筑起新的“语言——思维模型”。从学生的受控来说,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定向信息流是完成“一得”训练的关键;从教师的施控来说,学生及时的反馈是决定定向信息流选送什么信息以及所选信息多少、强弱的依据。因而语言教学必须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信息交流。

    在师生双向的信息交流中,教师发送的信息如何在学生的头脑中被接受和转换,纳入一定的系统储存,是至关重要的问题。教师的努力不仅在于从信息源正确地选择信息,把握发送的时机,而且要防止干扰,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使学生乐学、学会以至会学,就是教师最优控制的结果,亦即语言教学的理想境界。要达到这个理想境界,就必须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运用好四个控制手段。

    1.感情控制手段。

    教师必须跟学生建立可以信赖的亲切的感情纽带。师生关系也是一种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中感情起着杠杆的作用。教师热爱学生,平时给学生以良好的关心、鼓励和帮助,得到学生的尊敬、爱戴甚至崇拜,就在感情上实现了基本控制;在教学训练过程中,教师又能充分运用课文中的感情因素,做到以情动人,使课文通过教师的处理产生极大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教师发送的定向信息流必然是有效的。教师丰富的学识、认真的工作、平易的态度、及时的帮助,都能逐渐实现对学生的感情基本控制。

    2.习惯控制手段。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能帮助学生达到自我控制,以避免和排除教学控制中的干扰因素,提高教学控制的有效程度。这些良好的习惯是:查阅词典、专心读书、思考提问、发言议论、背诵摘录、认真写作等。习惯本身也是一种思维模型在行为上的反映,因而也要明确要求、引导实践、反复训练才能逐渐形成;形成了也要不断强化才能巩固,最后达到习惯成自然,就是自我控制了。比如学生没有思考提问和发言议论的习惯,在课堂上就不可能进行双向信息交流。教师无法获得反馈信息,当然也就无法实现控制了。

    3.目的控制手段。

    每个训练阶段、每个训练点以至每一堂语言训练课的教学目的要求,不仅教师要心中清楚,而且要让学生也心中有数。所谓“一课有一得”,就是使学生为“得”而学,积一堂课的一得(小得)为一个训练点的一得(大得),积训练点的一得为训练阶段更大的得, 最后完成108年训练点的训练而总得。新课开始,教师第一件事就是使学生有信心有兴趣地明确学习的目的要求,使学生的思维具有一定的定向性,教师则不断地发出定向信息流,才能不断地帮助学生改变不确定的信息,加强思维的定向性;这样,学生才会把握目的要求,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思维活动和语言实践活动,力求接受教师发出的信息。教师发出的定向信息流,其实就是在进行随机控制,所谓教学的灵活性、艺术性,启发的准确性、生动性,科学地说,应是随机控制的有效性。

    4.成果控制手段。

    学生完成了一堂课或一个训练点的训练,可以体会到自己对课文的识记、理解和应用的程度,可以检验出自己在语言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可以看得到自己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的学习是立竿见影式的,而从整个教学体系的训练来看,学生的学习便是潜移默化式的了。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病,就是学生从小学四年级进入“分析理解课文”的学习开始,就不太容易看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而产生了厌学情绪。而在我们的语言训练教学中,不仅每个训练点上的作文,集中而鲜明地反映出学习的成果,而且教学过程中的课前一分钟说话、提问、讨论(前后排、小组或全班的)、作业(书面作业也编排在教学中,基本上在课内完成)、自由作文(课外自行选题作文,每周一篇)等,都能表现出学习的成果,更不用说测验、考试和校内外参加语文竞赛、发表作品了。

    当然,控制手段还可以有其他一些,但这四个是最主要的,每一堂语言训练课都或隐或显地起着有效的控制作用。语言训练教学除了课内教学的一翼外,还有课外教学的一翼。在课外教学中,这四个控制手段是同样适用的。教师按每学期训练的总要求,制订与课内教学总进程相适应的课外教学计划,开展文学社活动、专题读写组合活动(由教师布置或学生提出专题,如介绍一本新书、讨论某个问题等,一个学生牵头,组织几个学生承担,任务完成就解散的短期学习组织)、比赛活动等等。这就形成了一个协调和谐的“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教学局面。每个训练点的“语言——思维模型”的建立,有利于形成更深厚更广阔的信息储存系统,产生更好的语言训练实效。

【探索语文教学科学化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相关文章:

探索语文教学科学化提高学生语文素质08-05

探索新的教学思路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05-20

在语文活动课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08-17

语文教学实施形成性评价促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提高08-03

探索语文教学管理科学化的途径08-07

发挥考试导向功能提高学生语文素质08-17

探索语文教学规律,全面提高学习能力08-07

强化听说训练,提高语文素质08-17

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儿童素质的途径、方法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