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愉悦性原则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愉悦性原则摘要:愉悦性原则作为一种教学原则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利用有趣的教学材料,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状态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并在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到充分的快感和乐趣。从而掌握知识。
关键字:愉悦性原则、逻辑美、学会创新,勇于创新、创新美感
一、说说愉悦性原则
简单的说,愉悦性原则就是要求在教育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利用有趣的教学材料,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状态投入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并在学习和创造的过程中体验到充分的快感和乐趣。
二、谈谈贯彻愉悦性原则的必要性
(一)、现代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是独特和发展的人。因此,在数学教育教学中,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应该有情感的沟通,只有尊重学生,激发兴趣,充分开发利用学生的智能和潜力,才能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倡导愉悦性原则,是实现上述目标重要手段之一。贯彻愉悦性原则,不但有助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二)、评价教学系统优劣的主要标准有三条:信息传输与接受的主动性、信息的质量和信息传输的有效性。数学教育中倡导愉悦性原则,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信息传输与接受的主动性和有效性,进而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数学具有知识的抽象性、思维的严谨和应用的广泛性等学科特点。所以,在在数学教育教学中,为了便于学生接受,就要求教学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运用实物、模型、多媒体等手段,使数学教育直观化;运用比喻和通俗的语言使理论简明化。为此,数学教学中必须贯彻愉悦性原则。
(四)、素质教育要求由“重视人的个性”转变,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即课堂教学要充分顾及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的均衡发展,教育活动要落实在学生身上,教是手段,学才是目的,不是为了教教材,而是为了教学生;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动机,自由探讨,以开发创造力,因此,愉悦性原则更是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之一。
三、试谈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贯彻愉悦性原则
(一)、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心理环境
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业务能力,注重师德修养,以身作则。发挥师表的影响力;热爱学生,做到和蔼可亲,发挥情绪感染力,教学中难度适宜,发挥教学的吸引力;排除干扰,控制消极影响,教学管理民主化,营造健康的人际关系,优化学习环境。
马克思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劳和痛楚”.教师用爱心创造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减轻了学生心理上的负担,学习将变得轻松愉快。
(二)、充分挖掘教学材料的实用和趣味性
数学中的许多教学材料,富有情感,充满智慧。在教学中注意运用它们,教学将变得趣味横生。
如:高中《立体几何》课本总复习中有这样一道题:“正方体、等边圆柱(即底面直径与母线相等)、球的体积相等时,哪一个全面积最小?”
若设它们的体积为v,则s = , s = , s = 显然s ﹤s ﹤s ,则球的全面积最小。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解题步骤,得出上述结论。引导学生发言、讨论后发现,这个结论表明了“容积相同的容器,制成球形的形状,用料最小;其次是等边圆柱形的。”继续探讨发现:正由于这个原理,自然界中,动物的头和躯干,以及植物果实和枝干才呈球形或圆柱形。这个发现让人回味无穷,多么美妙的数学知识,多么神奇的大自然!同学们兴奋得象发现了新大陆,我乘兴引导:如果我们学会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将会有更伟大的发现!
再如在学习“排列”概念前,可先从回顾小学课文《田忌赛马》入手,既对排列有了形象直观的认识,又明确了学习排列的意义;学习“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课前布置部分学生称出每粒小麦的重量,以讲国际象棋的发明者向印度国王申请奖励麦粒的故事引入,到学完公式后,再估算小麦的重量,让学生带着悬念和兴趣学习。
有意识的补充讲解这些史实、运用等方面的知识,不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丰富了知识,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营造美育环境,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
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么是不可思议的。在教育教学中,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美育环境;教学设计科学艺术,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教学手段灵活多样,教学组织能力高超娴熟,教学民主、师生平等,板书应简洁、科学、优美,教学语言文明规范、准确完美,体态语言自然协调、优美艺术,教师服饰整洁大方,让学生感到教学氛围的美,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
数学中的美、俯拾皆是,数学知识具有形式美,思维具有逻辑美,应用具有广泛美,体系内的知识之间具有和谐美。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美,欣赏数学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要以美导趣,以没激情,以美启智,诱发学生的心灵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数学的热情和勇气。
(四)、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忙于应试教育,一味灌输,搞题海战术,践踏了教育的意义,教学变得索然无味,厌学的学生越来越多,教育教学因此不堪重负,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势在必行。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现举例如下:
如前面提到的:讲排列时的“趣味引入法”;学习立体几何题时的“讨论、引导发现法”;讲等比数列前n项和时的“设置悬念法”等。
再如讲“对任意的实数x,恒有x +4x-5+a﹥0,求a的取值范围。”这个问题时,首先等价转化为:“对任意的实数x,恒有a﹥ -x -4x+5,求a的取值范围”,现在只需要“a大于f(x)= -x -4x+5的最大值”就行了。许多学生在理解上有困难,可打个比方:“我要比你们班同学的个儿都大,只需要我比你们班的……”同学们就异口同声地回答:“你比我们班中个儿最大的同学都大。”
解决这个问题时分三个步骤:等价转化问题、求的最大值和确定的取值范围。这样讲解层次分明,通俗有趣,能化难为易,利于学生掌握。如小结立体几何《直线与平面》时,可引导学生对重要的定理的联系概括如下:
这样的小结概括有序,学生发现了重要定理之间的顺序、联系,以及“线面垂直”的枢纽作用,体会到一种美感。
(五)、创设教学情景,让每一个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信心,比天才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设问。如学习“组合”时,我让爱好体育的同学,回答课本中这样一道练习题:“某校举行排球单循环赛,有8个队参加,共需要举行多少场比赛?”这几个学生很高兴,想到老师没有忘记他们,一下子提起了兴趣!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能唯分数论,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成功标准;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欣赏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及时给予表扬肯定,对于缺点和不足,及时帮助弥补改进。在适当的场合,教师要大智若愚,不能讲得太透彻,点到为止,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努力探索和发现结论,让每一个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由“学会”变成“会学”,并因此获得自信。这是倡导愉悦性原则的核心精神。
(六)、力求让学生学会创新,勇于创新
创新能使学生获得自信、快感和美感,使学生成为一个有前途的人。所以说重视对学生的创新教育,应该是贯彻愉悦性原则的灵魂。更重要的是:“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语)
创新需要创新精神、创新动机、创新习惯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中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不必苛求有什么重大的创造发明,只要能解放思想,打破常规,不受老师和同学的影响,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有新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新的数学解题思路,教师都应及时肯定、鼓励和评价,使学生获得创新的信心和动力;学生在自我表现和自我锻炼中,获得自信、功利、智力快感和创新美感,培养了创新动机和创新习惯。
教师要帮助学生务实创新的基础。首先,要务实数学基础(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建立良好的认识结构,努力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讲课时实施民主教学,不能“把话说绝”,给学生留下说话和思考的余地;注意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培养思维品质的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等,在此基础上以求创新。
教学设计中要给学生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如课堂上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师生提出问题后,鼓励学生去探求、尝试和发现,达到解决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通过启发诱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征求学生的不同法案和思路,教给学生创新的方法;做作业时要提示和鼓励学生创新,搞好总结、回顾和一题多解,养成学习数学时“解法不优誓不休”的精神,从而形成创新意识和习惯,培养创造性思维。
总之,贯彻愉悦性原则是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是提高数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要搞好数学教育教学,必须创造性地贯彻愉悦性原则。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愉悦性原则】相关文章: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自主性学习08-19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创新性发散思维08-08
浅谈稳健性原则在企业中的合理应用08-07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课堂对话的重要性08-18
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08-03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艺术08-07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猜想教学08-17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探究性学习问题的设置08-17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素养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