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案优秀(15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物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物理教案1
教学目标
了解内能的实际利用,知道内能的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的学习,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情感目标
联系能量转化和守恒的关系,感受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建立发展的观念
教学建议
本节的教学要注重科技和社会的联系,避免孤立的学习,要注意联系实际和社会实践.
在内能的利用的发展上,可以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可以利用教材和教师提供的一些资料学习.
环境保护的学习,可以教师提出课题,学生查阅资料,从信息中学习,提高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课题】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重难点分析】利用内能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主要危害、保护环境的措施及其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方法1、学生阅读教材,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和内能利用及环保有关的材料,教师提出一些问题,学生阅读时思考,可以有: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大气污染的危害是什么;解决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我国利用内能的发展历程是什么;各种内能的利用方式对环境保护的作用是什么.
方法2、对于基础较好的班级,可以采用实验探究和信息学习的方法.实例如下
实验探究:调查附近的工厂在利用内能进行生产上是如何进行的`,对于环境的危害有哪些,如何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地考察,写出调查报告,分析的结论等.
实验探究(另一例):调查社区中是如何利用内能的,调查本地区近三十年中利用内能来取暖的发展情况,咨询和分析现在的取暖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样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实地考察,分析并得出调查报告和结论.
信息学习:网上查阅有关内能的利用,环境保护,及内能利用对环保的影响等方面的资料,并得出自己的结论,小组讨论.这种学习是为了形成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板书设计】
第六节 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1.内能的利用
2.环境保护的问题
探究活动
利用信息学习: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
【课题】温室效应和热岛效应
【组织形式】个人或自由结组
【活动流程】制订子课题;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收集相关的材料;分析材料并得出一些结论;评估;交流与合作,物理教案-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物理教案《物理教案-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参考方案】尝试对温室效应、热岛效应发表自己的见解,要注意在收集足够材料的基础上分析。
【备注】1、网上查找的资料要有学习的过程记录。
2、和其他成员交流,发现共性和差异。
3、发现新问题。
物理教案-内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初中物理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
(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爱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什么是弹力,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
难点: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
三、教学方法:探究实验法,对比法。
四、教学仪器:直尺,橡皮筋,橡皮泥,纸,弹簧测力计
五、教学过程
(一)弹力
1、弹性和塑性
学生实验,注意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1)将一把直尺的两端分别靠在书上,轻压使它发生形变,体验手感,撤去压力,直尺恢复原状;
(2)取一条橡皮筋,把橡皮筋拉长,体验手感,松手后,橡皮筋会恢复原来的长度。
(3)取一块橡皮泥,用手捏,使其变形,手放开,橡皮泥保持变形后的形状。
(4)取一张纸,将纸揉成一团再展开,纸不会恢复原来形状。
让学生交流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上,并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分类,说明按什么分类,并要求各类再举些类似的例子。(按物体受力变形后能否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一特性进行分类)
直尺、橡皮筋等受力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弹性;橡皮泥、纸等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
我们在压尺子、拉橡皮筋时,感受到它们对于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在物理学上叫做弹力。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也是一种很常见的力。并且任何物体只要发生弹性形变就一定会产生弹力。而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支持物的压力、绳的拉力等,实质上都是弹力。
3、弹性限度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就不完全复原了。使用弹簧时不能超过它弹性限度,否则会使弹簧损坏。
(二)弹簧测力计
1、测量原理
它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它的伸长就越长这个道理制作的。
2、让学生自己归纳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使用测力计应该注意下面几点:
(1)所测的力不能大于测力计的测量限度,以免损坏测力计
(2)使用前,如果测力计的指针没有指在零点,那么应该调节指针的位置使其指在零点
(3)明确分度值: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每一大格表示多少N,每一小格表示多少N
(4)把挂钩轻轻拉动几下,看看是否灵活。
5、探究: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和使用。
(四)课堂小结:1、什么是弹性?什么是塑性?什么是弹力?
2、弹簧测力计的测量原理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五)巩固练习:
1、乒乓球掉在地上马上会弹起来,使乒乓球自下而上运动的`力是 ,它是由于乒乓球发生了 而产生的。
2、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 。它有一个前提条件,该条件是 , 就是根据这个道理制作的。
3、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有弹簧、橡皮筋等这类物体才可能产生弹力
B、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会产生弹力
C、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定的限度,因而弹力不可能无限大
D、弹力的大小只与物体形变的程度有关
4、下列哪个力不属于弹力( )
A、绳子对重物的拉力 B、万有引力 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D、人对墙的推力
5、两个同学同时用4.2N的力,向两边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提纽,此时弹簧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是 。
(六)布置作业:
六、课后反思:
1、成功的地方:
2、不足的地方:
3、改进措施:
附:板书设计:
一、弹力:
1、弹性和塑性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弹性限度
二、弹簧测力计:
1、测量原理: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2、使用方法:(1)认清量程、分度值
(2)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
初中物理教案3
教学单元分析
本节教学重点是电压表的使用,电压表的使用包括电压表的读数和电压表的连接。在电压表连接时,首先要选择量程,其次是把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让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本节的难点是根据电压表不同的量程去读数。应当通过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
教学过程分析
1.通过比较电流表和电压表,加深对电压表的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前面学完电流表使用的基础上,学习电压表有类似之处。因此在教学时,首先提出测电压的'必要,其次指出测电压的仪表叫电压表。在介绍了电压表之后,要把电压表与学过的电流表进行比较。可以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方法是每两个学生位一组,课桌上摆放一块电流表和一块电压表,看一看表头的标记有什么区别?表盘的标度有什么区别?表盘的接线柱标记有什么区别?
2.介绍与量程对应的表头读数。在使用电压表测电压前,要先估计被测电压值,再确定量程。确定量程后,介绍读数方法。照上图做表头试教板,移动指针练习读数。
3.教师示范连接电压表,侧小灯泡两端电压。在连接教材图6—8电路用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电压过程中,向学生介绍电压表的使用规则(教材中的三条)。
4.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练习连接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电压。在实验室每两个学生为一组进行练习。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
电压表的种类、原理、构造。
【组织形式】
学生小组
【活动方式】
制订分类课题:
1、种类
2、原理
3、构造
制订查阅和查找方式:
查阅有关文档资料
2浏览网上有关站点
3小组讨论、交流
初中物理教案4
初二是物理学科开始学习的起始点,更是一个关键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从心理上重视。在如今素质教育的改革大潮中,作为实施者——教师,则更应该积极探索以适应新教材的改革,社会的需要。激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励使人在某种内部或外部刺激的影响下,始终维持在一个兴奋的、积极状态之中。因此在素质教育中实施激励性教育是势在必行。在初二物理教学中笔者积极探索激励性教育,发现激励性教育在物理教学中能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激励性教育是指:用激励性语言、行动去触动心灵的心理教育。其宗旨是以“情”为主体,感化或促进提高。笔者通过实践、反复调整、修正,最后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包括:①启发式教学、奖励式授课。②层次性、渐进性提问与追问。③赞许式评价。
一、启发性教学、奖励式授课: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45分钟,使这45分钟高质量高效率!
1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新章节。预习是学习好物理的起点,首先通读全文找出重点,用红笔将重点画出来,并将这些重点记在预习本上。其次,寻找疑点也是预习的精华,是经过反复思考,依然寻找不到解答的知识点,将这些疑点都写在疑点本上,并用红笔勾画出,作为标记,上课要注意听。再者,将预习到的知识和后面的小试验小制作联系起来,如果能做,自己做一做,锻炼自己的动手与动脑、逻辑思维、判断能力。最后,做一下预习反馈,将本、书合上,分析这一章节讲了什么,头脑中要有一个知识网络,并和相应的习题做一下对照,看一看自己是否能解答。(用铅笔写)
2授课过程以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起主体作用为主线,以教与学为重点,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和管理为主动参与,实行导向、导航、导演、引导、指导、辅导,领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领着知识走向学生。激发学生创造的潜能,而不是单纯品尝前人创造的成果。教学中首先注意引入方式,启发式、实物式、对比式,或是兼而有之。讲述中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考虑问题。如在讲蒸发时,首先将一块湿布在黑板一侧抹一下,然后对同学们讲,一会儿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干了”同学们异口同声,继而引出蒸发。
二、层次性、渐进性提问与追问:
提问的技巧对于激励性教育来说,也是功不可没。因为对于一个学困生,如果提问比较难或太容易,他们会觉得是在故意羞辱他。因此,提问的同时应掌握一个度。例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时,首先问一个好
学生,透镜分为几种?“凸透镜、凹透镜。再问一个学困生,“凸透镜具有什么特点?”此时,笔者拿一个凸透镜,放在阳光下,使阳光经透镜聚焦于火柴或一张白纸。“聚光。”“好!你真棒!那么你再告诉老师,凹透镜呢?它的特点正和凸透镜相反,对吗?”“发散。”“这节课内容只要你好好听,你一定会。最后我要提问你几个问题。你先记好了。”讲完之后,再问他,照相机的原理是什么?要想照近景、照远景,你该怎么办?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总结自然留给了那些听明白的同学。这样先提问讲后再回答的措施,调动了他的信心与积极性,以及对物理的.兴趣与爱好。
三、赞许式评价:
无论在哪些方面,尽量去挖掘学生们身上的优点,鼓励他们的信心,并给以赞许式的肯定。“优点单”就是一个很好的措施,使每个学生看到了老师与身边同学的评价,自己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本事没有发挥出来,我也能行。其中同学们对一位学习特别差、纪律特别差的学生的意见至今记忆犹新,“学习成绩差,不一定代表你笨、没有创造力。记得吗?1千米=1000米,你不就回答对了吗。再有,在学习简单机械时,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你找的不是都比较准吗?你纪律不好,为什么不尝试一下换位思想呢?老师、同学相信你,你一定能克服。盼着你的捷报早日传来。”“虽然你纪律不好,但你在运动会上为咱班赢得了荣誉。全班感谢你。假如今后,你不再捣乱了,相信你会赢得更多的掌声。”“真的很希望你努一把力,别给咱班拉分”……记得当时的他非常感动,原来他在老师、同学们的心中,并不是一个什么都不行、无可救药的学生。有了自信,提高了学习的劲头。从那以后,发现认真交作业的有他,认真回答问题的有他,问问题的有他,他进步了。记得在学完杠杆的应用,他拿来筷子、钳子、剪刀、镊子、指甲刀、瓶起子,然后问:“这些是不是杠杆?是什么杠杆?”“你能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真好。现在我们共同分析一下,找一下支点、动力、阻力,画力臂。”正是这简单的评价,赞许式的肯定使他的成绩突飞猛进。
总而言之,激励性教育是一种心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方面。在实施激励性教育的同时,时刻铭记着以师生的心理相容,心灵的互相接纳为核心,时刻铭记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再是“工头”,不是领导,不是严父、不是法官,不是“上帝”,而是导师、朋友、助手和楷模。本着这个原则,激励性教育初探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让激励性教育发挥出它的价值,使亿万人的心共同为祖国的明天而跳动。
时代在进步,在发展,作为物理教师的我们,有责任为教学的改革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此时,那么你就融入了为教育事业的改革、教育事业的发展的一个大熔炉中,通过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锤炼、敲击、磨砺,反复地调整、聚焦,同步共振,一次次地提升、放大,就能产生强烈的核裂变效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放射出灼目的光华。
初中物理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道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尔和牛顿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过程及物理学史。
(2)知道伽利略以实验事实为基础,将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的理想实验方法。
(3)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4)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会解释惯性现象。
教学重点
1、亚里士多德和伽里略研究运动和力关系的不同的研究方法。
2、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是一种以可靠实验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3、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力的概念进一步深化。
教学难点
1、对理想实验方法的认识。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教案过程
(一)情景引入
情景1 观看中国冰壶运动员参加冰壶比赛的视频,体会运动员运动精神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师:请仔细观察冰壶的运动情景。
问题1 如果我们把冰壶看作一个质点,请描述冰壶的运动?请分析冰壶的受力情况?
问题2 冰壶的运动与它受力情况有关系吗?
问题3 通过对冰壶的运动分析,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问题4 冰壶在前行的过程中,总有两位运动员用刷子使劲地刷冰面,目的是什么呢?
问题5 如果冰道足够长,冰壶能一直运动下去吗?
学生讨论,教师借机导入新课—— “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不运动”这个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正确吗?
导入新课,回顾规律
师:初中时同学们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请回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思考回答问题。
问题1 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对象,成立条件和定律结论。
问题2 定律得出的实验基础是什么呢?
实验1 回顾初中的探究实验及结论
实验结论:水平表面阻力越小,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
实验2 用气垫导轨近一步研究以验证上述结论(用气垫导轨的作用目的就是减小滑块的摩擦力,使实验接近理想情况。同时促进学生学会运用现代实验手段DIS系统处理物理问题。)
把滑块放在一个气垫导轨上,使滑块和导轨之间形成气层,物体沿这个导轨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推动一下物体,可以看到物体沿气垫导轨的运动很接近匀速直线运动。
利用气垫导轨和DIS系统,位移传感器,演示滑块在水平导轨上的运动过程,通过对s-t图像的分析,得出物体在无阻力的情况下保持了运动状态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逐步回忆起初中所学运动和力间关系——即牛顿第一定律。
实验3 模拟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实物器材,但有一定的摩擦)
(1)让小球从一个斜面从静止滚下来,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但不能到达同样的高度。
(2)假想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3)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将会到达原来的高度,但要通过更长的路程。
(4)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沿水平面以恒定速度继续运动下去。
(5)学生总结伽利略的研究方法:以可靠的事实为依据,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解释自然规律。
【伽利略的观点】 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
【迪卡儿的补充】 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运动的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再次分析冰壶的运动,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运动需要力维持”的观点是错误的判断。
师:伽利略和笛卡尔对物体的运动做了准确的描述,但是没有指明原因是什么,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系统地总结了力学知识,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物体的这种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又叫惯性定律。
【惯性定律和惯性的区别和联系】
(1)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所遵从的运动规律。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不论物体运动与否、受力与否,都具有惯性,且惯性只和质量有关。
【说明】
(1)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外力的作用是迫使物体改变其运动,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速度改变的原因。
(3)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不受外力作用→受外力作用,但合外力为零
3、惯性(实验)
【演示动画5】 火车在长直轨道上匀速行驶, 坐在门窗密闭的车厢内的一人将手中的钥匙相对车竖直上抛,钥匙将落在( )
A.手的后方。 B.手的前方。
C.落在手中。 D.无法确定。
生:钥匙将落在手中,因为抛出前钥匙随车一起运动,抛出后钥匙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向前的匀速直线状态,所以会落入手中。
【演示实验6】(用实物投影仪)拿一个小纸条放在桌边上,在纸条上压一个立着放的木块,将纸条迅速抽出,木块不倒。(学生操作)
师:请大家解释当纸条抽出时,木块为什么不倒?
生:木块是静止的,当纸条迅速抽出时,由于木块有惯性,还要保持静止状态,所以木块不倒。
【演示实验7】 刹车时的惯性现象
(1)汽车突然开动的时候,乘客会向后倾倒,为什么?
模拟演示:(用实物投影仪)在小车上立一个木块,小车突然启动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启动前木块和小车一起保持静止。启动时,木块底部和小车都开始运动,但是由于有惯性,木块上部还要保持静止,所以木块向后倾倒。
这个实验再现了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向后倒这一普遍现象。
(2)汽车突然停止的时候,乘客会向前倾倒,为什么?
模拟演示:(用实物投影仪)在小车上立一个木块,使小车和木块一起运动,小车突然停住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生:刹车前木块和小车一起运动。刹车时,木块底部和小车都停住了,但是由于有惯性,木块上部还要保持向前运动,所以木块向前倾倒。
这个实验再现了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倒这一普遍现象。
【启示】 汽车司机不能超速、超载防止汽车由于惯性而带来的事故。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几部分内容:
1、历史上几位科学家对力和运动关系的看法和研究。
2、伽利略得到力和运动关系的研究方法。
3、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4、惯性及应用惯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四)、作业布置 略
初中物理教案6
一、知识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有优美动听的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也有些声音使人感到刺耳难听。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声打交道,声音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同学们想知道与声有关的哪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并提出相关问题,教师列出: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声音怎样从发声体向远处传播的?
二、进行新课
1、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播放录像“二胡”,提出“二胡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你发现了什么?”
进行全班交流活动。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进行分析和总结,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演示“队鼓的振动发声”录像)
物体振动发声的现象真是太多了,同学们能列举出生活及自然界中一些神奇的发声现象吗?
(1)吹口琴的声音,是由于气流的冲击,琴内的弹簧片发生振动发出的。
(2)悠扬的萨克斯声是由于气流通过管时,使管内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
(3)吹口哨声是口腔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4)炎热的夏天,响亮的蝉鸣是蝉的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的振动而产生的。
(5)气球爆炸声是气球膜的振动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
(6)声势浩大的瀑布声是水撞击石头,引起空气的振动发出声音。
(7)笑树能发出笑声是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发出声音。
同学们刚才列举了生活与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声音,那么关于声音的发生,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呢?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是学生接触初中物理的第一节,在教材中以及在以后的.物理教学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能否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感悟到物理学的美,激发起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和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就成为这节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更好地突破以上难点,落实新课标的精神,我在教学策略上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2)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
(3)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总之,通过本节课将努力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美的熏陶中学习,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人。
2、教学内容及教材特点:《声现象》这一章主要是通过对生活、生产中丰富多彩的声现象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声音有哪些特性?人们是怎样利用和控制声音的?本章特别注意使学生了解声音在生活、生产和社会等方面的应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1、知识目标: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使学生初步学会有目的的观察;
(2)使学生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好与有趣,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知识。
(2)通过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通过教师、学生双边的教学活动,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互动,营造共同讨论、共同参与、共同尝试的民主融洽的教学氛围;并通过学生的探索实验,培养同学间相互合作、探讨交流、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
本节课的重点是声音产生的原理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只有了解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原理,才能从本质上理解对它的控制与应用,这是进一步学习本章其它内容的前提,这个前提的掌握与否是本章后续学习的关键,是实现本章教学目标的基础。
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是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为仅仅依靠学生的日常生活感受很难认识到这一点,只有借助于实验及推理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而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知识,认知能力相对薄弱,易于形成难点。
本节课教学属于知识探究性教学。本节课拟采用诱思探究→实验论证的教学方法。在教师的导控下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探究的问题,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并通过亲自动手及分组实验来进行论证,通过小组交流进行归纳总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以上这些,可以概括为:创设情景→导入目标→自主探索→实验论证→表达交流→总结归纳。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分钟)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了声音的世界里,在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优美动听的音乐令我们心旷神怡,可恶的噪声却可能干扰我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使我们心情烦躁。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些有关声音的知识呢?好,那么就请允许我做一名导游,伴随同学们来探究声音知识的宝库吧!
通过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媒体播放机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向学生展示乐曲的波形图,使学生感到惊奇;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常见的声音,请学生思考这些声音都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从而使学生产生疑问,活跃思维。接下来,再通过声波枪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从而顺利引入新课。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各种各样的声音打交道,但是,你可能不会想到,声音居然会和现代战争中的高科技联系在一起。目前,美国加州的一家公司已经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式武器──声波枪,它可不是普通的枪,因为它发射的不是子弹,而是一种能量强大的声波,而且它专门用来袭击人类,被袭击者往往会感到胸闷、头痛、休克甚至死亡。如果说机枪大炮来得更光明磊落的话,声波枪则显得有些暗箭伤人。为什么呢?因为声波枪所发射的声波不在我们人耳的听力范围之中,它看不到、听不见也摸不着,来去无踪。不知道同学们听到这则消息后心里会不会感到紧张?我们暂且不去考虑美国人要拿声波枪去对付谁,但是,面对可能到来的伤害,我们能够束手无策吗?大家有没有防御声波枪的好办法?作为十几岁的初中生,我们还没有能力去主动进攻,那么,我们今天就象科学家一样去探究一下防御声波枪的好办法。
这时,便将学生带入了一个有趣的物理情境。教师接着提示:
《孙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声波枪如此厉害,要想有效地防御它,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声波?声波是怎样产生的?它又是如何传播到我们身边来的?
板书: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二、实验探究讲解新课(35分钟)
1、通过探索性活动探究声音的产生(7分钟)
这个活动过程分三个步骤进行:探索性活动──小结──事例交流。
(1)探索性活动(3分钟)。
教师向学生介绍桌上的器材,特别是音叉以后,组织学生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并使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发声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最有创意。
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
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用手指触摸发声的物体时,有什么感觉?
思考:①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②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活动:用桌上的器材研究如何使物体发声,教师参与讨论,适当给予提示或引导。然后请学生代表上台表演研究结果,对独特的发声方法表示赞赏和鼓励。
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喉头,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
(2)小结(1分钟):在以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物体发声的原因,即: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板书: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3)交流(2分钟):物体的发声现象真是太多了,哪位同学能向大家介绍一种比较奇特的发声方法?
注意:交流有趣的发声方法时,如果学生难以调动,教师可提出有趣的发声问题让学生讨论。例如:①动物的发声方法:鸟类是怎么发声的?蝉是怎么发声的?蚊子和苍蝇发出的“嗡嗡”声是怎么回事?猴子和大象是怎么交流的?②同一物体不同的发声方法:怎样让一个气球发出不同的声音来?人体除了声带外,还可以怎样发音?
(4)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及时巩固所学知识(1分钟)。
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早期机械唱盘表面的放大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唱片表面上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漕,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漕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和激光唱盘记录声音的方法。
2、通过类比引出声波的概念(2分钟)
教师重复刚才得出的结论,提出新的问题:振动物体所发出的声音是如何向远处传播的?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水波的形成与传播过程。引导学生思考:水滴落入水中时出现了什么现象?水波是怎样产生的?(水滴使平静的水面发生了振动,形成了水波。)能否以水波作一个类比,思考一下:振动物体所发出的声音可能会以什么形式向远处传播?
板书:1、振动物体发出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
2、创设情境、提出假设,通过分组实验加以验证,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35分钟)
(1)提出问题,激发思维(4分钟)
有了上面这些知识,我们现在就来研究一下怎样防御声波枪。假如声波枪所发出来的声音正无声无息地向我们袭来,我们怎样才能把自己保护起来呢?注意:声波枪所发出来的声音我们人耳听不到,但它却仍然能对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
教师动员学生大胆猜想: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防御声波枪?
学生可能提出的办法有:
①用隔音材料做成盾牌(教师评议:声波枪所发出的次声波很特殊,它在传播的过程中损耗很少,用一般的材料很难吸收,到现在还没有攻克。)
②将声波枪发出的声波反射回去(教师评议:把次声波反射回去或想办法对它进行干扰,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但是,我们这些中学生暂时还没有能力去进行研究。)
③潜入水中,用水隔住声波枪发出的声波。
④进入真空,用真空隔住声波枪发出的声波。
⑤用固体物质隔住声波枪发出的声波。
(2)分析方案,提出假设(2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对同学们提出的方法加以分类,区别对待(前两种方法尽管偏离了我们的课堂研究方向,教师也要向学生简要解答一下,并予以鼓励,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探究哪些物质可以传播声音上来,根据学生提出的方法进行假设:
假设一:固体不能传播声音。
假设二:液体不能传播声音。
假设三:气体不能传播声音。
假设四: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3)分组实验,验证假设(5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的猜想是不是一定正确呢?不是,那么你打算用什么办法来验证呢?动手实验。现在我们就分成三组来研究这个问题:第一组验证固体能否传播声音,第二组验证液体能否传播声音,第三组验证气体能否传播声音。
教师分组发放实验器材,同时提醒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要相互协作,搞好配合。
教师提示:不管我们研究的是哪一个问题,都要尽量避免其它因素的干扰。例如在验证固体能否传播声音时,要尽量避免液体、气体影响到我们的实验;同样,在验证液体能否传播声音时,要尽量避免固体、气体对我们实验的影响。这种研究方法在科学上叫做控制变量法。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相互交流,得出结论(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请各小组推荐1-2名代表,从三个方面交流实验感受。(1)你的假设是什么?对不对?(2)你是如何验证的?(3)你的结论是什么?同学们在说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可以创造性地利用老师提供的器材,或者想出其它办法,只要能验证自己的假设就可以了。
学生代表交流验证过程时,教师给予适当引导,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结论: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
板书:
3、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5)联系生活,巩固新知(5分钟)
气体可以传播声音。我们的周围充满了空气,空气为人类和动物传递信息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地球上的动物大多数都具有听觉。而月球上没有空气,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就只能通过无线电交流。
液体也可以传播声音。在河边钓鱼的人最怕别人在旁边追逐打闹,唐代诗人胡令能的诗《小儿垂纶》中写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意思是说:一个小孩儿学大人们钓鱼,侧着身子坐在水边的青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手,因为害怕惊跑了鱼而不敢回答。
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据说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30多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耳疾,听力完全丧失,但是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他用牙齿咬住木棒的一端,将木棒的另一端顶在钢琴的键盘上感受旋律,继续自己的创作。
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让学生感受美妙的旋律。
初中物理教案7
(一)教学目的
1.常识性了解核能发电的大致情况.
2.介绍我国核能发电的发展远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教具
核电站的原理挂图或录像.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通过前面的教学,我们知道重核裂变时可释放出巨大的核能,而且我们已经掌握了控制裂变链式反应速度的方法.利用核能发电的电站叫做核电站.目前已建成的核电站都是利用重核裂变的链式反应释放的能量来发电的.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核电站的大致情况.
2.进行新课
板书:<第四节核电站>
(1)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教师结合课本图14—10或挂图讲解:
核电站的核心是核反应堆,世界上第一座铀核链式反应堆是在物理学家费米领导下于1942年12月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体育场建成的.目前常用的反应堆的结构原理如课本上图14—10所示.它以铀235为核燃料,为了有效地利用反应堆中释放的核能,设计建造了两个循环回路.
①第一回路
在第一回路中,先用泵把水或其他液体压入核反应堆,在那里获得铀核裂变释放的核能,被加热,然后进入热交换器,在那里把热量传递给第二回路中的水,再被泵压回反应堆重新被加热.
②第二回路
在热交换器内,第二回路中的水被加热成高温高压蒸汽后,进入汽轮发电机推动汽轮机做功,把内能转化成电能.做功后的蒸汽温度和压强都降低了,它将进入冷凝器冷却成水,再由泵压回热交换器重新加热成高温高压蒸汽.
③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通过两个回路的不断循环,把核反应堆中铀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源源不断地转化成第二回路中水的内能,去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转化成我们所需要的电能.这就是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板书:<核电站的工作原理
第一回路——核能→内能
热交换器:把第一回路中的内能转换成第二回路中的'内能
第二回路——内能→电能(推动发电机发电>
(2)核电站的特点
①消耗的“燃料”少
核电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能产生大量的电能.例如一座10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每年要耗煤三、四百万吨,而相同功率的核电站每年只需核燃料三、四十吨,这就大大减少了燃料的运输.
②成本低
虽然铀燃料的开发和提炼比煤要复杂得多,但是最后核算下来的成本仍然要比火力发电站低20%以上.所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核电站.全世界运行中的核电站已有434座,总装机容量约32000万千瓦,发电量占全世界总发电量的17%,预计到本世纪末,核能发电将达到世界总发电量的30%以上,核能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能源之一.
(3)我们的努力目标
我国虽然有丰富的煤炭、水力和石油资源,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量并不高,而且资源分布很不均匀:水力资源的70%以上分布在西南地区;煤炭已探明的储量有80%都分布在北方,而江南8省只占2%;江南8省,再加上山东、河北、辽宁、吉林及河南共13个省的能源蕴藏量只占全国的13%,而人口却占全国的63%,能量消耗约占全国的65%.这种能源储藏和消耗上的不平衡,迫使北煤南运和西电东送,
要用来运送煤炭.所以在交通紧张的华东、华南和东北地区发展核电站是迫切需要的.
我国第一座实验性反应堆是在1954年6月建成投入运行的,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建造的秦山核电站已经运行发电了;广东大亚湾电站第一期工程也已建成,并运行发电了,全部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100亿度.同学们都是21世纪的建设人才,希望在你们身上,同学们好好努力吧.
因为铀核裂变有放射性污染,因而建设核电站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避免造成放射性污染,以保证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我国对核电站的安全非常重视,有专门负责安全监督的核安全局,保证核能的安全应用.
3.总结(略)
4.布置作业
阅读课本:了解核电站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初中物理教案8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德育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热爱、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要从环境保护出发,突出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大工业的发展而逐渐突出。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已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
二、进行新课
(一)噪声的来源
请你们阅读书上关于噪声的来源的描写,分组讨论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用什么实验可以验证你的说法?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什么是噪声?
3.城市噪声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4.观察我们的周围噪声的来源,总结一下。
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并分组讨论。老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总结 1: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下面我们用示波器离开观察以下噪声的波形。
活动一:用示波器观察噪声的波形。
利用示波器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做比较。让学生仔细观察两种波形分析波形规则。
实验结果: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音叉声音的波形有规则。观察噪声的波形可以看出,噪声是由众多的频率组成的并具有非周期性振动的复合声音。音波波形不规则,听起来感到刺耳。
总结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例如:优美动听的音乐有时也会变为噪声。
总结 3:城市噪声的来源是非常多的。
(1)交通运输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
(2)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3)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
(4)社会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总结 4:
(1)自习课上,教室里很安静,不小心学习用具掉到地上发出的声音。
(2)来自建筑工地上搅拌机的隆隆声。
(3)生活区里汽车、摩托车发动机发出的声音。
(4)家里电冰箱起动时的声音。
(5)小商贩的叫卖声。
(6)在家里穿着高跟鞋走动时发出的声音。
(7)生活区里人们的吵、闹、哭、笑声。
(8)邻居电视机过大的声音。
(二)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声音有强有弱,声音的强弱通常以分贝(decibel,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
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3)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
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能够将附近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噪声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等。
(三)控制噪声的危害,学会自我保护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控制噪声十分重要。首先我们看下面的问题: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根据这三个阶段,请你思考控制噪声的途径是什么?分析下面图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
学生阅读并展开激烈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
总结: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
(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
(2)空气等介质的传播。
(3)鼓膜的振动。
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
(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
(2)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教师播放录像“降低噪音危害的方法”:
生活中,当我们不可避免的处于噪声环境中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
三、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噪声的来源及其波形的特点。
2.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分别指什么。
3.噪声的危害。
4.减弱噪声的有效途径。
四、布置作业
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在活动课上和班里的同学进行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细,采取的措施更好。
初中物理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显微镜、望远镜的基本结构。
2、过程与方法:
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
显微镜、望远镜结构原理。
教学器材:
显微镜、电脑平台。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25cm;
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15cm;
物体与透镜的距离为5cm;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为什么要利用显微镜和望远镜?
进行新课:
1、显微镜:
(1)、显微镜的结构:
各部分的作用……目镜:
物镜:
反光镜:
(2)、显微镜如何放大物体:课本P65示
(作光路图说明)
总结:显微镜实际上是二各凸透镜的组合,一个做投影仪,另一个做放大镜。
2、望远镜:图3.5-2示
各部分的'作用……目镜:
物镜:
反光镜:
望远镜如何看清远处的物体:课本P66示
(作光路图说明)
总结:望远镜实际上是二各凸透镜的组合,一个做照相机,另一个做放大镜。
4、介绍新型的显微镜、望远镜。
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完成课本练习。
2、我还想知道……
教学后记:
可以让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最后总结它们的结构和原理,然后复习本章知识。
初中物理教案10
课前准备:
一、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变的过程,但我们的同学们,对这种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并不非常熟悉,而且也很难直接观察到,因此要掌握好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
二、具体步骤:
(1) 布置同学们课前复习归纳。
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三态是固态、液态、气态,固体和液体之间的转化、液体和气体之间的转化都已学过,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让同学们自觉体会和产生固态与气态之间是否会转变的疑问,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2)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图书,收集有关人工降雨的资料,弄清人工降雨的常用方法、使用材料和原理等。通过对课外知识的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观察生活中的现象。
在学习了前面关于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物态变化之后,观察日常的生活中有没有固态与气态之间直接转化的过程,并做好记录、与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培养同学们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最后在课堂上引导同学通过小组活动完成课本中设计的实验,并通过实验归纳课本中的重点知识。同时,再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一些前面讨论的现象和问题。然后,对学生收集的知识进行讨论和交流,并给予一定的评价和指导。
三、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
2、 知道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3、 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4、 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收集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实验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探求知识的欲望。
5、通过小组活动、课外和课堂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具、学具、实验仪器:
1、学具: 收集的文字资料、实物、图片。
2、教具: 实物投影仪、照片、铁架台、烧瓶、酒精灯、细线、碘
五、教学重点、难点:
1、 知道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的吸放热情况。
2、 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3、 了解升华、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前学习的内容:
1、 归纳前面所学的物态变化并了解其吸放热的情况。
2、 查阅有关人工降雨的资料,了解其中的原理和涉及的物态变化情况。
3、 观察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了解那些发生在固体和气体之间的。
4、 与同学交流观察学习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并做适当的记录整理。
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教学指导、学生活动)
一、 复习引入 (3分钟)
前面我们已学习了有关自然界中物质状态及其变化的情况。下面来做一个简单的回忆和归纳。
1、 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
2、 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3、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熔化?哪些属于凝固?
4、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5、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6、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转变呢?举例说明。
学生1答:固态、液态、气态。
学生2答: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3答:如冰化成水、铁变成铁水等是熔化;水结成冰、油变成固态油脂、蜡烛油变硬等是凝固。
学生4答: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5答:蒸发和沸腾 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温度条件不同; 发生地点不同; 剧烈程度不同。
学生6答:能; 如: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干了;冬天的雪人变小了;雪花的形成等。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老师要帮助学生整理纠正一些不正确的.答案。
二、教学过程 (35分钟)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观察物质在固态与气态之间的变化:
1、 先装置好实验仪器
2、观察瓶中碘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移去酒精灯,然后观察瓶中的变化。
4、棉线上析出的碘像什么?
5、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活动中发现的一些现象。
(1)碘是怎样变成气体的?
(2)什么是升华?
(3)升华时我们必须给碘加热,这说明这是一个什么过程?
(4)什么叫凝华?它吸热还是放热?
6、课前同学们收集的物态变化中,哪些是升华?哪些是凝华?
学生活动:在锥型瓶中放入少量的碘粒,在靠近碘粒的上方悬挂一段棉线,用酒精灯微微加热。学生观察:瓶底有紫色的碘蒸汽冒出,但没有看到液态的碘。学生观察:瓶中紫色的碘蒸汽消失,瓶中细线上出现针状碘固体,非常漂亮。
学生1答:像雪(人造雪)
学生2答: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学生3答: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学生4答:吸热学生答: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它是一个放热过程。
(说明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小结 (7分钟)
四、作业布置、教师引导:
1、同学们在课前收集了有关人工降雨的一些资料和图片。下面请同学们分别交流。
(1)在这种方法中涉及哪些物理原理和现象?
(2)人工降雨的第二种方法是什么?涉及哪些学过的知识?
(3)人工降雨的第三种方法是什么?又涉及哪些学过的知识?
2、除了人工降雨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升华、凝华,它们帮助人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1、 学生归纳总结本课内容。
2、归纳出物态变化的网络图或循环图。
(1)食物保鲜(2)舞台制造白雾(3)利用卫生球除虫
(说明活动鼓励同学们质疑、提问、补充,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多向思维。老师提一些问题让学生解决或有的同学不太清楚的问题请学生帮助解决,使学生体会成功和帮助人的喜悦。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另外,通过对日常现象的观察和比较,使同学们体会到生活、物理、社会的关系,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服务的欲)
板书设计:
升华和凝华
一 、活动:
1、过程
2、观察、记录现象
3、结论
二 、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三 、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四 、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及应用。
初中物理教案11
【教学目标】
1.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特点.
2.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公式,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会应用这一公式分析和计算.
4.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物理意义,会根据图象分析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位移-时间公式的理解及计算.
【教学难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教师提问:
什么是加速度?加速度与有什么速度、速度变化、速度变化率的关系?
判断:加速度变大,速度一定变大?加速度不变,速度也不变?
(二)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物理学中将物体速度发生变化的运动称为变速运动.一般来说,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速度变化情况非常复杂.本节,我们仅讨论一种特殊的变速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汽车匀加速启动时,各时刻对应的瞬时速度:
t/s 0 1 2 3 4 5
v/m· 2 4 6 8 10 12
生:每增加1s,小汽车的速度值都增加2m/s。每个相同时间,速度变化相同。
师:计算小汽车的加速度,选取任意两个时刻,如将3s和4s,2s和5s对应的速度值代入加速度定义式。
生:加速度为2m/s2
教师:从数据中可知:小车速度怎么变化,但是加速度又如何呢?.
生:小车速度不断增大,但是加速度保持不变.
得出结论:物理学中,称物体加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
教师:匀变速直线运动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模型.生活中的许多运动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运动规律往往比较复杂,但我们忽略某些次要因素后,有时也可以把它们看成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例如:在乎直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在超车的一段时间内,可以认为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刹车时则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深受同学们喜爱的滑板车运动中,运动员站在板上从坡顶笔直滑下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笔直滑上斜坡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三)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v-t=v0+at
速度——时间公式可以由上述表格中的数据通过数学归纳法得出。也可以通过加速度的定义式推导得到:a=
其中vt为末速度(时间t秒末的瞬时速度)
v0为初速度(时间t秒初的瞬时速度)
a为加速度(时间t秒内的加速度)
教师:之前我们复习了加速度的定义:a=。那么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在匀变速直线中,加速度a确定不变,初速已知v0。时间t秒末的瞬时速度怎样表示呢?
生:vt=v0+at.
教师:很好,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关系vt=v0+at。
那么什么时候物体匀加速运动,什么时候匀减速运动呢?
讨论:
(1)当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时,a 与v0 同向,为匀加速直线运动;
(2)当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时,a 与v0 反向,为匀减速直线运动;
(3)如果初速度为零,v0 = 0 , 则 vt = at 。
一般取v0方向为正,当a与v0同向时,a>0;当a与v0反向时,a<0
可见:v-t=v0+at为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一般表达形式(只要知道v0和a就可求出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例题1:斜面上一小球以初速度12m/s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 ,求5s后该小球的速度。
(四)速度—时间图象:
1.取初速度为正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图像
先通过一个实例来让学生画图,让他们对速度时间图像有直观的了解。
(1)由vt=v0+at可知,vt是t的一次函数,根据数学知识可知其速度—时间图象是一倾斜的直线.
(2)由v-t图象可确定的量:
图线上点的意义——某时刻物体速度的大小、方向
图线中线的`意义——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直线为匀变速运动)
线的斜率的意义——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图线与纵轴的截距——物体的初速度
2.其他匀变速直线运动图像
下面图像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吗?加速减速?初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用正负表示)
3.辅助练习
例如:根据图我们可以求出:
(1)甲的初速度为2 m/s,乙的初速度为12 m/s;
(2)在第2 s末甲、乙瞬时速度相同,均为6 m/s;
(3)甲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 m/s2;乙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为-3 m/s2;
(4)甲、乙前2 s内的位移分别为:s甲=(2+6)×2/2 m=8 ms乙=(12+6)×2/2 m=18 m.
(四)位移—时间关系
1.先说明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时间图像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大小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由此得出速度位移图像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等于位移。
猜测:匀变速直线运动中,v-t图包围面积也表示位移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来推导(微元法).把匀变速直线运动分成几个匀速运动,匀速运动位移为速度乘以时间。当分成越来越多的匀速运动后,就越接近匀变速直线运动。由此可见包围面积表示位移。
意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时间t内的位移数值上等于速度图线下方梯形的面积.
得s=×t,s=(v0+v0+at)t=v0t+at2.
讨论:当a=0时,s=v0t;
当v0=0时,s=at2;
当a<0时,s=v0t-at2(此时a只能取绝对值).
初中物理教案12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体验声音的产生是由于振动引起的。
2、领会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能力目标
1、初步培养实验操作技能,能初步学会有目的地观察。
2、能利用常见的器材进行实验探究。会描述实验现象,收集有效的信息并根据信息归纳科学规律。
3、在学习过程中领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情感目标
1、感受自然界声音的美妙与有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
2、培养团结合作、主动与他人交流、敢于提出自己见解的精神。
3、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学习重点
声音产生的原理;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学习难点
探究物体传声实验;估测声速。
教具与媒体
鼓一只,吉他一把,纸屑若干,钟罩一只,抽气机一台,闹铃一只,气球一只。
学生合作组器材:纸片、绷有橡皮筋的空盒子、音叉(包括小锤和音箱)、梳子、树叶的叶片、一个玻璃缸(里面盛有水),几块石头。
教学程序
内容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依据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事先录制好自然界以及生活中常见的某些声音。例如:电铃声,钢琴曲片段,工厂烧电焊声,丛林中的鸟语,夏日的蝉声,瀑布声等。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听出刚才都是什么声音?是哪些物体在发出声音?(同学回答)
教师: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研究自然界中声音的有关知识。
同学们自己想知道有关声音的哪些方面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
依照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总结出4个,然后逐个进行探究。这个活动过程分为三个步骤进行:探究性活动──小结──验证──事例交流。
(一)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1、先观看有关的视频(什么是声现象)。
2、组织学生活动:怎样利用桌上的器材,让它们发出声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谁的发声方法有创意?介绍桌上的器材,特别是音叉活动过程中要求学生体验:你是如何让物体发声的,你触摸发声的物体时,请体会感觉。
思考:(1)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2)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3、共同体验:摸着自己的声带,说一句话。体会手上的感觉,说出感受。
问题:是不是物体发声就一定在振动?
演示:击鼓。鼓面在振动吗?如果在振动,你如何证明,能否让看的人感受到它的振动?说出你的方法。
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从上述事例中你能否总结出一种“验证难以觉察的物体些运动”的方法?
观看视频资料(奇妙的现象)
小结:在以上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物体发声的原因。即物体发声是由于物体的振动引起。
(二)声音传播的探究性活动
1、提出问题:我的讲课声是怎样传到你的耳朵的?
2、空气是气体,那么液体能传播声音吗?
3、固体是不是也能传播声音呢?
实验:在一个玻璃缸内盛有水,手拿两块石头在水中撞击,在外面也能听到撞击声。(或把一个正在广播的收音机用塑料袋装起来,用细线吊着放入水的水槽中,照样也能听到收音机的声音)
结论: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他们都是能够传声的介质。
4、引导学生做些小实验。
桌子的传声实验:将耳朵紧贴桌面,另一同学在桌子的另一端敲击或摩擦,会听到清晰的声音。
5、观看视频(声音的传播)
声波:声音向外传播时形成的波(与水波相似)
6、真空能是能传播声音呢?
让学生观看真空罩实验的录像。
思考问题: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如何进行交流呢?
(三)声速
1、提出问题: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2、生活实例:距离不同的两个喇叭,我们听起来的`声音是不同的,总感觉近处发声早。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几种物质中的声速。
找出传播最快的、最慢的传声介质,并总结出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声速小于液体的声速,液体的声速小于固体的声速。
4、记住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5、测声速
我们利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的不同,如果我们能够测出其时间差,就可以计算出声音在这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了。
能听出。
学生:
1、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我们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3、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人耳的?
4、为什么有的声音悦耳动听,有的却很难听?
学生动手做实验
师生共同活动
让学生回答感受
观看视频
通过空气
让学生举一些固体、液体能传声的生活实例
初中物理教案13
知识目标
1、知道产生的条件;
2、能在简单的问题中,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静的有无、大小和方向;知道存在着静;
3、掌握动摩擦因数,会在具体问题中计算滑动,掌握判定方向的方法;
4、知道影响动摩擦因数的因素;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概括出产生的条件以及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通过静与滑动的区别对比,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情感目标
渗透物理方法的教育在分析物体所受时,突出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及无关因素,总结出产生的条件和规律。
教学建议
一、基本知识技能:
1、两个互相接触且有相对滑动或的物体,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称为滑动;
2、两个物体相互接触,当有相对滑动的趋势,但又保持相对静止状态时,在它们接触面上出现的阻碍相对滑动的作用力
3、两个物体间的滑动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成正比。
4、动摩擦因数的大小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
5、的方向与接触面相切,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6、静存在值——静。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课的`内容分滑动和静两部分。重点是产生的条件、特性和规律,通过演示实验得出关系。
2、难点是在理解滑动计算公式时,尤其是理解水平面上运动物体受到的时,学生往往直接将重力大小认为是压力大小,而没有分析具体情况。
教法建议
三、讲解有关概念的教法建议
介绍滑动和静时,从基本的事实出发,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使学生接受的存在。由于的内容是本节的难点,所以在讲解时不要求“一步到位”,关于的概念可以通过实验、学生讨论来理解。
1、可以让学生找出生活和生产中利用的例子;
2、让学生思考讨论,如:
(1)、一定都是阻力;
(2)、静止的物体一定受到静;
(3)、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
主要强调:是接触力,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但不一定阻碍物体的运动,即在运动中也可以充当动力,如传送带的例子。
四、有关讲解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教法建议
1、滑动的大小,跟相互接触物体材料及其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跟物体间的正压力有关;但和接触面积大小无关。注意正压力的解释。
2、滑动的大小可以用公式:,动摩擦因数跟两物体表面的关系,并不是表面越光滑,动摩擦因数越小。实际上,当两物体表面很粗糙时,由于接触面上交错齿合,会使动摩擦因数很大;对于非常光滑的表面,尤其是非常清洁的表面,由于分子力起主要作用,所以动摩擦因数更大,表面越光洁,动摩擦因数越大。但在力学中,常称“物体表面是光滑的”这是忽略物体之间的的一种提法,实际上是一种理想化模型,与上面叙述毫无关系。
3、动摩擦因数()是一个无单位的物理量,它能直接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4、静的大小,随外力的增加而增加,并等于外力的大小。但静不能无限度的增大,而有一个值,当外力超过这个值时,物体就要开始滑动,这个限度的静叫做静()。实验证明,静由公式所决定,叫做静摩擦因数,为物体所受的正压力。的大小变化随着外力的变化关系如图:滑动的大小小于静,但一般情况下认为两者相等。
初中物理教案14
活动内容
了解、收集、分析、总结厨房里的热学知识。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厨房里所涉及到的热知识,通过厨房炊具及餐桌上的变化,使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水平带来的提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先让学生回家时认真观察厨房所有的炊具、做饭、烧菜的全部过程,回忆自家厨房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及看到的有关物理现象,思考哪些与学习的热学知识有关,怎样解释其现象,做好笔记。
活动过程
1、小组讨论、交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调查结果)
2、班级讨论、交流(小组推选代表)
3、教师归纳小结
(1)炉灶的变迁,从大土砖灶到红砖砌的“节能灶”,从土煤炉到蜂窝煤炉,从沼气灶到液化气灶,每一次改进之所以深受人们欢迎,主要是每次改进都能使燃料燃烧更充分,既节省了燃料,又减少了废气(烟)污染,当然还有使用更方便的因素。
(2)使用炉灶烧火或炒菜做饭时,要把锅底放在火苗的外焰,不要让锅底压着火头,这样可以使锅的温度升高得快。
(3)锅铲、手勺、漏勺、铝锅等炊具的柄都用木头或塑料,是因为木头、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以便在烹饪过程中不烫手。
(4)炉灶上面安装排风扇,是为了加快空气的对流,使厨房里的油污及时排出去,避免污染房间。
(5)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处有一层水蒸气,它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的散失。
(6)冬季从保温瓶里倒出一些开水后,盖紧瓶塞时,常常会看到瓶塞马上往上跳一下(有时会脱离瓶口掉在地上)。这是因为随着开水的倒出,进入了一些冷空气,瓶塞塞紧后,进入的冷空气很快膨胀,压强增大,推开瓶塞。
(7)在冬天或气温很低的情况下,往玻璃杯中倒入沸水时,应当先用少量的沸水预热一下杯子,以防止玻璃杯内外温差过大,内壁膨胀受到外壁阻碍产生力,致使杯子破裂。
(8)煮熟后滚烫的鸡蛋和在沸水中烫一下的西红柿,放入冷水中浸一会,容易剥壳和剥皮。因为滚烫的蛋壳与蛋白、西红柿皮与肉遇冷后都会收缩,但它们的收缩程度不一样,从而使两者脱离。
(9)冬季喝刚出锅的汤时,看到汤面没有热气,好像汤不烫,但喝起来却烫口,因为汤面上一层油阻止了汤内热量的散失。
(10)炒菜主要是用热传导的方式,煨汤、煮饭、烧水等都是用对流方式传热。
(11)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易破裂。这是因为砂锅是热的'不良导体,滚烫的砂锅放在湿地上时,砂锅外壁迅速放热收缩,而内壁温度降低很慢,砂锅内外收缩不匀,故易破裂。
(12)液化气是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气体液化装在钢罐中的,使用时,通过减压阀,液化气的压强降低,液态变成气态进入灶中燃烧的。
(13)烧水或煮食物时,喷出的热蒸气比热水、热汤烫伤更严重。因为经它们变成同温度的热水、热汤时,要放出热量(液化放热)。
(14)手沾点凉水拿刚出笼的熟馒头时不觉得怎么烫手。这是因为热馒头接触手上的凉水时,凉水迅速汽化生成一层水蒸气在手与馒头之间,水蒸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手不觉得怎么烫了。
(15)夏天用我国南方一种陶土做的凉水壶装开水,会很快冷却,且比气温低,这是因为陶土容器中的水可以渗透出来,到了容器壁外的水会很快地蒸发,蒸发时要从容器和它里面的水里吸收大量的热,因而使水温很快降低。当水温降到和气温一样时,水还会继续渗透、蒸发,还要从水中吸热,水温继续降低,但因为水温低于气温后,水又会从周围空气中吸热,故水温不会降得过低。
(16)夏天自来水管壁大量“出汗”,常常是要下雨的征兆。必须明确,自来水管“出汗”现象,并不是管内的水渗漏。由于自来水大都是来自地下,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到水管壁,就会放出热量而液化,一旦水管壁大量“出汗”,说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高,湿度大,这正是下雨的前兆。
(17)冬天水壶里的水烧开后,在壶嘴一定距离才能看到“白气”,而紧靠壶嘴的地方看不到“白气”。这是因为紧靠壶的地方温度较高,壶嘴喷出来的水蒸气不能液化。而距壶嘴一定距离的地方温度低,壶嘴喷出来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小水滴,即看到的“白气”。
(18)当锅烧得温度较高时,洒点水在锅内,会发出“吱吱”的声音,并冒出大量“白气”,这是水先汽化后液化的现象。
(19)在热锅里和烧得温度很高的锅里滴有同样的一滴水,热锅里水滴先蒸干。原因是水滴滴入温度很高的锅中,接触处的水急剧汽化形成一层水蒸气,这层水蒸气托起尚未汽化完的水滴,减缓了水滴汽化的速度,同时引起了水滴的跳动,跳动过程中,由于水蒸气的散失,水滴受重力作用下落,将又与热锅接触,再次形成一层水蒸气而托起水滴。如此反复,水滴不断跳动,并且逐渐减小直至消失,汽化时间当然长一些,所以后蒸干。而水滴在热锅中直接汽化,很快蒸发干。
(20)磨刀时要往菜刀上洒水,因为刀与磨石摩擦生热,刀的温度过高时钢铁硬度会减小,刀口就不锋利了,洒水后吸收了热量,刀的温度就不会升得过高了。
(21)当汤煮满锅时,迅速向锅内加冷水或把汤扬起再倒入锅内都可制止沸腾。原因都是吸收锅里汤的热量,使其温度降到沸点以下。加冷水,因冷水的温度低于沸腾汤的温度,混合时,冷水吸热,汤放热。把汤扬起再倒入锅内的过程中,由于空气温度比汤低,汤放出了一部分热量,温度略有降低,倒入锅内时,它又要从沸汤中吸收一部分热量。
(22)油炸食物时,溅入水滴会听到“叭、叭”响声,并溅出油来。这是因为水的沸点比油低,水的密度比油大,溅入油中的水滴沉到油底迅速沸腾,产生的气泡上升破裂而导致响声。
(23)煮食品时,并不是火越旺越快,因为水沸腾时的温度是不变的,即使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而结果只是加快了水的汽化,使锅内的水干得快而已,白白浪费了燃料。正确的方法是用大火把水烧开后,就改用小火,保持锅内的水一直沸腾就行了。
(24)用压力锅煮食物熟得快,主要是增大了锅内的压强,提高了沸点,即提高了煮食物的温度。
(25)用砂锅煮食物,食物煮好后,让砂锅离开火炉,食物在锅内还能继续煮一会儿。这是因为砂锅离开火炉时砂锅底的温度高于100 °C,而锅内的食物温度为100 °C,离开火炉后,锅内食物还可从锅底吸收热量,继续沸腾,直到砂锅的温度降为100 °C止。
(26)用锡焊的铁壶烧水,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把它放在火上一会就会烧坏了。这是因为水的沸点在标准气压下是100 °C,锡的熔点是232 °C,装水烧时,只要水未烧干,壶的温度总不会超过100 °C,达不到锡的熔点,更达不到铁的熔点,所以壶烧不坏。若不装水放在火上烧,不一会儿壶的温度就会达到锡的熔点,焊锡熔化,壶就坏了。
(27)腌咸菜往往要十天半月菜才会变咸,而炒菜时加盐几分钟就变咸了。这是因为温度越高,盐分子运动越快的缘故。
(28)长期堆煤的墙角处,若用小刀从墙上刮去一薄层,可看到里面呈现黑色。这是因为分子是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在长期堆煤的墙角处,由于煤分子扩散到墙里,所以即使刮去一薄层,仍可看到里面呈现黑色。
活动小结
通过活动,学生解答物理现象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叙述简练准确。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提高,写有关日常生活、生产中热现象及应用的小论文110余篇。特别是写出了“炉灶上的变迁”“餐桌上的变化”等一类歌颂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好文章,学生同时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初中物理教案15
第三节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
教材分析:本节是这一章的重点,一是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应用,这是整个初中物理的重要
基础知识,是后面学习浮力、液体压强的基础;二是科学探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
设计思想:新的课程改革对物理教育提出了新的理念,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物理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作为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落实物理教育的基本目的,突出新的课程理念。在教学中从学生身边的例子入手提出问题,这样的`例子让学生既觉得熟悉,但又不能回答其中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创设了探究情景,为后面的探究教学奠定了基础;密度的概念没有直接给出,而是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大胆猜想、实验探究,经过计算、分析、比较、交流,最后得出的。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又让学生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还加深了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在第2课时,着重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密度知识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中物理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物理教案03-09
初中物理教案03-22
初中物理教案优秀09-01
初中物理教案:功率11-18
初中物理教案:电压11-23
初中物理教案(精)07-03
初中物理教案(热门)05-25
初中物理教案【优选】05-25
【优秀】初中物理教案05-23
(实用)初中物理教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