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五年级语文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五年级语文教案1
【教学目标】
1、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
2、能熟练地复述故事。
3、能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能在学习中正确地运用。
【教学重点】
理解成语的意思并正确地运用。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运用“胸有成竹”。
【突破重难点的方法】
让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理解成语的意思并掌握其用法。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激情导入
1、让学生讲成语故事:
小朋友,你们一定听说过许多的成语故事,你能给同学们讲一讲吗?
2、师小结并导入:
小朋友们刚才讲的成语故事很有趣,今天,老师要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个新成语,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38页。
二、初读成语故事
1、学生自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章。
2、小组交流:
读了这个故事,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你能不能在小组内将故事复述出来?
3、班上交流,并让学生复述这个成语故事。
三、再读成语故事,理解它的内涵。
1、让学生默读成语故事,边读边思考:
⑴ 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⑵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⑶ 你能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哪句话来理解?
2、小组内交流自己学习的结果,如果不理解的,就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或向老师请教。
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⑴ 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因为文与可经常去观察竹子,看它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的变化,总之,文与可对竹子非常熟悉。
⑵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第三段话中,猫把那幅当成真的了,并把它抓着玩。
⑶ 你能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哪段话来理解?
最后一段。
引导学生重点阅读最后一段,并让学生说说他们的理解。
引导学生说出“胸有成竹”的意思。
(指画画时,胸中有现成的、完整的'竹子,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有成算。)
四、拓展运用
1、过渡:
刚才同学们理解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运用它,下面我们就看看同学们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意思。
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
⑴ 师举例:
小明平常学习很努力,再加上他在期末前认真地复习了,所以,在期末考试时,小明是胸有成竹。
⑵ 学生举例,进一步体会”胸有成竹”的意思。
五、作业
1、让学生用这个成语说1~2句话。
2、课后将自己喜欢的成语积累下来,写在积累本上。
五年级语文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用钢笔描红
2、画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3、照样子填空
4、重新排列次序错乱的句子
5、熟记成语
6、读读背背
7、口语交际
8、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重点:
1、熟记成语
2、口语交际:不要私自撕别人的邮票
三、教学难点:
重新排列次序错乱的句子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分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用钢笔描红
2、画出句子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3、照样子填空
二、教具准备: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点名读题
(2)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点名读这段话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琢磨每个字的笔顺、运笔
(3)强调字与字之间的排列要大小适宜、疏密有致
3、学生练习描红:要求每个笔画要一笔描成
4、评点:展示写得好的字,好在哪里;指出不足;注意写字的姿势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点名读题明要求
2、指导:
(1)点名读第一句
(2)从该句子中找出用错的字,并想出正确的字。(坐与座、只与枝)
(3)用同样方法练习下面的句子(虑与虚、专与钻、祥与详、会与汇、棵与颗、废与费)
3、点名上黑板做,其余学生在书上完成
4、检查此题完成情况。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读题明要求
2、指导
(1)出示例子:一(只)小鸟
(2)复习以前学过的填量词练习
(3)小组讨论、口头练习
3、在书上完成此题
4、反馈:
一(支)铅笔一(辆)卡车一(首)好歌
一(个)故事一(面)旗帜一(部)电影
一(顶)帽子一(副)眼镜一(台)电脑
四、作业设计:
1、组词:
坐()只()虑()专()
座()枝()虚()钻()
祥()会()棵()废()
详()汇()颗()费()
2、填写合适的量词
一()布一()衣服一()灯一()鞋
一()围巾一()水一()牛一()高楼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重新排列次序错乱的句子
2、熟记成语
3、读读背背
二、教具准备: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教学第四题
1、读题、审题
2、指导
(1)点名读题中的四句话,帮助学生体会这四句话之间的内在联系
(2)想一想:这四句话大体上讲的是什么意思?可以按什么次序来重新排列?(事情发展的顺序)
(3)分组讨论
3、练习:按事情前后的顺序重新排序;齐读排列好的句子
4、反馈:检查正确率;帮助排列有错误的同学分析原因。
二、教学第五题
1、读题,明确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读,理解成语的意思
(4)在理解成语意思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发现每行前后两个成语的关系(反义关系)
3、大声练读、背诵
4、检查:点名读背、集体读背
三、教学第六题
1、读题,说说本题要求是什么
2、指导
(1)自由练读,要求读通,读正确
(2)点名试读
(3)教师范读、领读
(4)讲解这首诗的大意
3、学生练习朗读,试背诵
4、检查
第三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口语交际
2、学写毛笔字
二、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谈话,揭题:不要私自撕别人的邮票
(2)学生自读题目下的一段话
(3)进一步明确要求:仔细观察图画,了解故事大意;围绕题目、凭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把重点内容说具体,说明白;小组练习后全班交流。
2、指导
(1)观察四幅图,了解发生了什么事
(2)分析图意,展开想象
(3)连起来说这件事的过程
3、小组内练说,四人分角色表演,教师巡回辅导
4、反馈:
(1)点名说图的内容,大家听后评议,教师总结。
(2)点名四人小组成员上台表演,同学评议,教师指导后再请同学上台表演。
二、教学第八题(略)
五年级语文教案3
1、小站
1、学习小站工作人员为旅客服务的高度责任心。
2、学会9个生字,理解“疾驰”“逼人而来”“一尘不 染”“征途”“春意”等词语的意思。
3、图文对照,理解课文是怎样抓住画面内容进行具体描 述 的。
4、学习课文抓住事物特点,按方位顺序观察和叙述事物 的方 法。
5、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精神。
培养理解重点词句的能力;学习有顺序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启
1、导言揭题。
在我国,铁路线遍布东西南北,火车站成百上千。在北方山区一个常见的小站,站虽小,设备虽简陋,却给旅客们带来了温暖的春意。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读自学要求。
3、我们计划两课时学完这篇课文。第一课时完成程序一、二,第二课时完成程序三、四。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一)
1、先观察图画,自己述说图意,按方位顺序及由景及人的方法述说国库券意,做到通顺连贯。
2、周桌互说,教师辅导巡视。
三、知一
1、学生述说图意,及小站的特点。
2、教师点拔:我们在观察图画时,先找到主要事物,再按一定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观察,而且观察要仔细。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二)
1、通读课文,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借助工具书,学习本课生字词。
学生读、想、批、说,教师巡视辅导。
五、知二
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引导其他同学评议。
2、检查交流学习生字词的情况。
六、结
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本学时的学习过程。(本学时完成了第一、二学习程序,知道观察图画要按一定的顺序,并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理解了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启
上节课我们整体理解了课文,初步知道了小站的特点,这节课我们具体来学习小站的特点和样子。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个小站。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三、四)
1、学法指导:A逐段朗读课文,掌握段意。B完成旁批中的思考与练习。
2、学生读、想、批、划、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知一
1、学生逐段汇报,教师点拔:⑴小站的“小”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是快车不停,只有慢车才停两三分钟;二是这个车站只有一间小屋、一排红栅栏。⑵小屋的左边的三种布置是红榜、小黑板和宣传画,这些布置是工作人员精心设计的,说明小站工作人员事事处处都为旅客着想,工作人员尽心尽责。⑶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小站的工作精心设计假山,精心栽培杏花,使旅客们一年四季都感受到了温暖的春意,也感受到了小站工作人员全心全意为旅客服务的一片深情。这句话点明了文章的中心。⑷“疾驰”是很快,因为太快,所以来不及;“逼人而来”在课文中的意思是离得太近;“精心设计”的意思是非常用心地考虑设计。⒂写杏花,既是说小站充满春天的温暖,更是用杏花赞美小站工作人员的热心。
2、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读练知
完成课后习题一、二、三、四,交流答案。
四、结
1、小结本课的收获。
2、小结本课的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
只有……才……,甚至
小 站
↓ 一间 一排 三五
↓ 月台正间:红榜、黑板、宣传画
精心设计 月台中间:喷水池
↓ 月台两头:杏花、蜜蜂
带来春意:热诚服务,高度责任心
2 课时
2、卢沟桥的狮子 1、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意义,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8个生字,理解新词,会用“甚至”“大概”造 句。
3、观察插图,学习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理解课文,了解卢沟桥的狮子的特点和这座桥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的原因。
学习作者抓特点、观察和描写事物的方法。
课文挂图;生字词卡片。
第一课时
一、启
1、生齐读课题,导言揭题:在北京广安门外,有一座世界闻名的 桥梁——这就是卢沟桥。这是一座历史名桥,1937年月7日,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就是从这里开始,打响了第一枪。
2、生齐读学习要求,理清学习程序。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 一)
1、学法提示:①看图,先整体看图画的是什么,再一部分一部分地看图上画的是什么?每头狮子有什么特点。②自由述说图意。
2、学生自学,教师辅导。
三、知一
1、学生述说图意。
2、师点拔:昨天我们学习了按方位顺序观察图的方法,今天的这图上主要描绘的是卢沟桥的狮子,因而要抓狮子的特点来观察。要仔细观察每头狮子的形状、大小、神态。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二、三
1、学法提示:①通读全文,利用工具书、旁批及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生字词;②给课文分段。
2、学生读、划、批、说,教师巡视辅导。
五、知二
1、学生朗读课文,评议。
2、汇报生字词学习情况。
①纠正字音,掌握两个多音字:数sh 不清 ,数sh 学;挑ti o衅,挑t o水。
②旁批要求解释的词语:
甚至: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大概:课文中指有很大可能性;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3、汇报分段情况。课文共分三段:
一(第1节)从卢沟桥说到桥上的狮子;二(2-3)具体介绍卢沟的狮子;三(第4节)讲卢沟桥的历史意义。
六、结
生小结本课的学习过程。
第二课时
一、启
讲述:上节课,我们完成了程序一、二的学习任务,也完成了程序三的部分任务,本节课我们完成程序三、四的学习任务,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它的三个程序。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三)(第一二段)
1、学法提示:①逐句读解、析、品读,弄懂桥的特点;②边读第二自然段,边在脑中想画面,闭幕式加以描述;③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2、学生读、批、划、说,教师巡视指导。
三、知一
1、汇报第一段的学习情况。
点拔:开头一句歇后语,一下子就点出了卢沟桥的特点:狮子多得数不清。歇后语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句话,前一部分像谜语的谜面,后一部分像谜底。人们通常只说前一部分,而把后一部分隐去。卢沟桥的狮子给人的感觉是多得数不清。
2、汇报第二段的学习情况。
着重理解狮子的大小、形状,学生描述画面,其他同学闭目想象。这段话写卢沟桥狮子的不同特点是有大有小、形态各不相同。按照句子的总分关系,这段话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句总写,第二句写大小,第三句写形态。写了五种形态。
3、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三)(第三段)
1、自学提示:①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七七事变”的情况。②为什么说卢沟桥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③完成旁批中的有关问题。
2、学生读练,教师巡视辅导。
五、知二
1、学生阅读七七事变的资料,了解事情的具体经过。
2、生汇报旁批中的有关问题。
①卢沟桥给人的感觉多得数不清。②第二自然段写卢沟桥的`狮子的不同特点是第一有大有小,第二形态各异。③这件事指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3、学生述说卢沟桥的历史意义。
师点拔:因为七七事变发生在卢沟桥,所以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卢沟桥作为抗日战争正式开始的地点,因而,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历史意义的建筑。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六、读练知
1、学生独立完成课后习题。
2、汇报答题情况,并及时订正。
七、师生共同回顾两个学时的学习过程,体会并归纳学习方法,总结成绩,表扬主动自学的同学,指出今后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板书设计:
数不清
卢沟桥的狮子 形态各异
七七事变 历史意义
3 课时
3、古诗三首 1、学会4个生字,理解“烟渚”“暮”“旷”“闻”“景
”“复”“凌”“暗香”等词语的意思。
2、读懂三首诗,理解诗句内容。
3、能诵读诗句展开联想,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背诵三首古诗,默写《鹿柴》《梅花》。
了解古诗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
1、 课文挂图;
2、小黑板。
第一课时
一、启
1、 老师讲述:我国古代群星灿烂,涌现了许多杰出的诗人,他们给后人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我们以前也曾学过,谁能背诵几首?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几首古诗。(板书课题)
2、学生自读学习目标,理解学习程序。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一、二、三
学法提示:1、教师范读三首古诗;2、学生自由读古诗,初步感知诗中描写的事物;3、依据自学程序三,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三、知一
1、学生汇报朗读,教师及时指点、评议。
2、学生汇报三首诗所描写的景物。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四(学习第一首古诗)
1、学法提示:A借助旁批,了解作者;B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C看图,说图,想象画面;D表情朗读、背诵。
2、教师个别辅导。
五、知二
1、学生理解诗题的意思,并介绍作者。
2、学生逐句逐行汇报理解。
(1)读诗第一、二行并理解。(2)读三、四行并理解。(3)学生述说画面,体会画面意境,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学习练习有感情、有节奏地朗读,并试着背诵。
五年级语文教案4
教学目标:
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读书乐趣
教学难点:学习一些读书方法。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抄有重点词句的小黑板。
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侣、娱”等4个生字,会写“侣、娱”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自然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人,都喜欢阅读,从童年时的“窃读”,到季先生对读书的见解,可以看出他们都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走遍天下书为侣”。
齐读课题。释题。(侣:伴侣。)
用自己的话说说课题的意思。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词语做上记号。
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大家帮助解答,或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默读课文,想想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是什么,在书上作批注。
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课件出示关键句子:
a.“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b.“你已经见过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你还会说:‘真想不到你懂这个!’”
c.“你每天都回家,可不管过了多少年,你还会说:‘我怎么没注意过,灯光照着那个角落,光线怎么那么美!’”
把这些句子多读几遍,再充分说说自己的感受。小组合作读课文,交流: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他旅行的理由;作者“一遍又一遍地读那本书”的`方法分别在课文的哪些段落
齐读课文第5自然段,与大家交流读懂了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抓住“朋友”“家”“一百次”“多少年”,发表不同的见解
齐读第6自然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新东西”指的是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第4~6自然段,再次感受作者选择一本书陪伴自己旅行的理由。
五年级语文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拟声词”在表达中的作用,并学着运用。
2.积累富有哲理的名句,获得人生教益。
3.把握写读后感的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写读后感。
4.与同学交流看电影或看电视后的感受。
教学时间
2~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通读四个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交流感受。可去掉带点的词语对比体会。
3.带点的词都是模拟声音的词语,读起来铿锵有声,句子更形象生动。再读读小女孩的话:句子里用上一些模拟声音的词语,显得生动形象。
4.仿说几个句子。
二、词语拾贝
1.多种形式读成语。
2.自主理解词义,再交流。
3.说说从成语中你明白哪些哲理?
4.自主记成语,学习运用。
三、互动平台
1.分角色读题中几个人的对话。
2.说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3.引导学生明白读书时“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道理,可边读边批,也可写读后感。
4.交流归纳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
四、口语交际
1.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革命影视片的内容或情节。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说具体、说生动。
(2)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能从中学习别人好的表述方法。
(3)能接收别人的建议,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好习惯。
2.教学过程。
(1)读题,明确要求。
①这次口语交际要讲哪些方面的内容?
②回忆印象最深的影片或电视。哪部印象最深?说一说。
(2)交流,小组活动。
①自己打腹稿试讲。
②小组内个别交流,引发共同评议。
③针对组内交流情况,共同评议一部影片推荐到全班交流。适时引导介绍要具体、生动。
(3)总结评议。
五、习作百花园
1.教学目标。
(1)学习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的'重要内容。
(2)能抓住感动的一点,联系文章或生活实际谈感受。
(3)能把自己读书的感受清楚地写下来。
2.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在我们的学习中,许多课文令我们感动。哪些课文感动了你?
如果我们读别人的文章只是走马观花地读,那还不算读。我们读到一篇好的文章,会浮想联翩,会感慨万千……我们说这也是“读出了自己”。我们把这种阅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所产生的感想叫做读后感。
(2)回忆“互动平台”学到的写读后感的基本方法。
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把握文章的内容,在你感兴趣或感触深的地方仔细阅读,把文章的内容和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认真思考,然后写下来。
(3)指导写作。
①拟题。直接拟题:如读《七颗钻石》有感。
用一句话或一个词做正题,如,珍惜生活——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有感。
②老师可以在方法、结构上进行引导,给以帮助。(介、议、联、应)
第一部分:介(简介原文主要内容,注意:一定要侧重与感点有关的主要内容,以便自然地引出下文的感想。)
第二部分:议(用一两句话,对原文内容加以议论,引出下文的“联系实际”。)
第三部分:联(具体联系你所了解的、听到的、看到的社会实际或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实际,谈感想感受。)
第四部分:应(总结照应开头的内容,再次强调感动的地方,总结自己受到的教育或启发。)
(4)学生习作,教师相机指导。
(5)习作交流,互评,老师点评指导。
(6)修改、抄写。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自读全文,说说作者受到哪些感动?
2.结合互动平台。引导学生讨论这篇读后感中作者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受?
五年级语文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小诗,并会背诵小诗。
3、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跌倒后要勇敢地站起来,要有韧劲和毅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小诗。
【教学难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
1、 课堂辅助课件。
2、 诗人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一定读过很多儿童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板书课题。
2、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介绍作者牧也。
二、朗读感悟。
1、感悟诗歌情境,用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2、朗读全诗,说说读后感。并结合图体会。
3、教师用自己的感情朗读来感染学生,感动学生,为学生提供可资借鉴和模仿的声音形象。
三、创设情境,体会诗意。
1、诗中都写到了什么事物跌倒了,跌倒以后都带来了什么?
风美丽的落叶;云滋润的雨水;太阳静谧的夜晚。
2、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落叶什么样?它会对树根和大地说些什么?
3、云什么样子?雨水会对云说些什么?
4、太阳什么样?太阳会对静谧的夜晚说些什么?
5、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把自己的'感情融进来。
6、根据前面的诗句,自己试着写一句诗。
格式:_______________,跌倒了
才有了___________________。
7、说说生活中,你什么时候曾经跌倒过,你是怎么面对这次挫折的?
8、最美丽的姿势是什么样的?以后遇到挫折的时候,你怎么站起来?
四、品味语言,诵读积累。
1、诵读积累。
2、举行小组诵读比赛。
五、语文实践活动儿童诗歌朗诵会。
五年级语文教案7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蒂姆所表现出来的协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培养协作意识和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联系课文理解本课重点词语,体会蒂姆所表现出来的协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设置悬念,导入新课
20xx年,在芬兰埃斯波市举行的一个仪式上,芬兰技术奖基金会授予49岁的蒂姆全球的技术类奖——千年技术奖。这是一个迟到15年的奖赏,你想知道为什么吗?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3、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出示自学指导一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将句子读通顺,将字音读正确。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边读边用笔勾画出生字,多读几遍,记住这些生字。同时将你不懂的词作上记号。
1、抽读课文,学生评,师生共同正音。
2、小组交流,采用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解决不懂的词语,老师相机指导。
3、教师出示能概括本课主要内容的词语,读词,检查学生理解情况。同时让学生看着这些词语,大致说说本课的主要内容。
4、教师指导记住字形,书写课后生字,词。
四、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出示自学指导二
默读课文,思考:许多人都觉得蒂姆获得”千年技术奖”是当之无愧的,你是怎么看的.,他做出了什么贡献,能获此殊荣。学生边读边作勾画,作批注。
1、汇报交流。
2、教师总结。
五、巩固提高
抄写生字词,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词。
2、说说文章简述了什么内容。
二、出示学习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体会蒂姆所表现出来的协作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培养协作意识和奉献精神。
三、精读课文,学习内容
(1)在他之前,没有浏览器,网络世界一片空白。万维网的诞生给全球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一举打开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便之门。
学生汇报,互联网给你们带来了哪些方便什么叫革命性的变化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教师小结,蒂姆发明的万维网为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在他将自己的发明公布于众之后,互联网立即风靡全球。不久,网络公司便风起云涌。一夜之间,一批富翁宣告诞生。而”万维网之父”蒂姆却分文未取,依然进行着自己清贫的科研工作。
3、理解加点的重点词语,把蒂姆的行为与其他人作对比,体会他的高尚。
4、教师补充资料:天下真有免费的午餐。蒂姆将自己的发明无私地奉献给了全世界,分文未取。他给无数人创造了暴富的平台,自己却一直苦于无钱修厨房。当十五年后蒂姆拿到100万欧元时,他这样说:”这的确是个惊喜,但金钱还不至于让我疯狂。100万欧元的奖金我得妥善分配。我家住郊区,子女上学不方便,另外,妻子总在抱怨,说我们该修修厨房了。”
有谁知道,当蒂姆给了无数人财富的时候,他自己的生活却有这么多的困难从而引导学生体会蒂姆无私奉献的精神。让学生反复读,认真体会。
5、有的人说蒂姆太傻,有的人说蒂姆是超凡脱俗,你是怎样想的呢找出蒂姆说的话,用笔勾画出来,写出你的体会。汇报交流。通过理解蒂姆说过的话,来理解”在蒂姆眼里,让人类共享知识和互相协作是理所应当的”,从而体会蒂姆身上表现出来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6、教师小结本文。
7、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认真体会。
四、拓展升华
1、结合现实生活,学生讨论,你能感受到蒂姆精神品质的高尚吗
2、学生讨论:如果你有一次可以给蒂姆写信的机会,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五年级语文教案8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教案
课 题 14 再见了,亲人设计
第二课时
课 题 16 桥设计
第二课时
一、抓住言行,研读体会
1、指名读第七到第二十三自然段,找出描写老汉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仔细读一读,然后再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2、课堂交流,教师随机指导。
(1)出示句子:“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大山。”
①老汉“不说话”,却使人们停住了脚步,不再疯一样地拥上木桥。老汉真是“一座山”吗?为什么?
老汉先村民到来到木桥前,却没有夺路而逃生,真是一个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好书记,怪不得他受人“拥戴”,老汉在村民中的威信“像一座山”。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拥戴。老汉为什么会受村民“拥戴”呢?想象老村书为村着想,为民着想的事例。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2)出示句子:“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①比较句子: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老汉突然跑上前,从队伍里拉出一个小伙子,叫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很。
“冲、揪、吼、像只豹子”写出了什么?(动作果断,不容置疑。)
②老汉明知道这是自己的儿子,是自己生命的后代,为什么还一定要小伙子排到最后去?这是一个怎么样的老汉?(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殉私情,舍己为人)
③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出示句子:“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①老汉如果能喊,要喊的是什么?写下来。
交流朗读学生所写的句子。
②这是一位怎么的老汉?
老汉是村支书记,也是一位父亲,他血气方钢,他也充满父爱。但是,当个人与大家的利益相冲突时,他毅然选择的是“先人后己”!所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说的太多太多……
3、再读加深感受:再选择第七到二十三自然段中令你最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二、启发想象,体验感悟
1、洪水退了,村民们得救了。但老汉却与自己的儿子却永远离开了自己的亲人。齐读最后四自然段。
2、同学们,老汉牺牲后,村民们会怎么做,怎么说?想象当时的一个场景,以不同的身份,写个片断。参考题目:
爷爷,我们想您!
老支书,慢走!
挥泪送别老支书!
我们永远纪念您!
洪水退后……
四、领悟写法,激发情感
1、自由朗读全文,想想课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根据学生的理解和领悟,随机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发现。
(1)巧妙的设置悬念。讨论:课文为什么最后才交代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
(2)用环境描写烘托紧张的气氛,突出人物形象。
(3)语言简练,语句简短。
……
五、作业
1、摘录课文中有特色的句子。
2、排演课本剧。
课 题 17 梦想的力量设计
教学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瑞恩的梦想和他为实现梦想而做出的努力,体会瑞恩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
2、能从课文的具体描写中体会到“梦想的力量”,感受人们对非洲人民的同情和爱,能画出有关的语句,并用自己的话说说。
3、认识本课6个生字,摘录瑞恩说的话。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搜集资料了解非洲缺水的状况
课 时1
教学过程 一、“梦想”的质疑
1、出示课题:梦想的力量
2、读了课题,有什么想知道的?
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要梳理归纳:
(1)谁的梦想?
(2)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3)梦想是怎么实现的?
(4)这个梦想究竟有什么力量?
二、“梦想”是什么
1、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读通课文。
2、尝试理解“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1)默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又干净的水喝。”
◇“他们不应该过这样的生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
◇“我想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2)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个怎样的梦想?”
瑞恩的梦想在不断地变大,从挖一口井到要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能喝上洁净的水。
三、“梦想”怎样实现的
1、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是怎样变成现实的?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意见,进一步深入理解。
(1)瑞恩为攒够这七十块钱,做了很多额外的家务活。
①在课文中找出瑞恩做家务活的句段,大声朗读。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瑞恩把得到的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②好玩是孩子的天性,瑞恩还是一个孩子,是什么使他放弃玩耍的机会,做那么多的家务活。当时瑞恩心里会怎么想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2)瑞恩的同情心感动了很多人,得到了同学、老师和其他很多人的支持。
①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一周以后,瑞恩受到了一张25元的支票……瑞恩筹齐了大一口井的钱。”
◇“瑞恩的老师没想到……是瑞恩和同学们更非洲的孩子们通上了信。”
②当人们在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中听到瑞恩的故事后,他们会怎么想的?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两段话。
3、再次默读课文,深入地思考:是什么是瑞恩的梦想成真?
实现梦想不仅仅是钱,更是人们的同情心和爱心。
四、“梦想”的力量
1、默读课文,思考:瑞恩的梦想到底有多大的力量?
2、课堂交流。
(1)打好了瑞恩的第一口井。
①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到第16自然段。
②当瑞恩来到非洲后,站在“瑞恩的井”边时,他会像些什么?
③瑞恩和他的父母为什么而激动?为什么而幸福地流泪?
④有感情地朗读句子“是啊,一个梦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时有谁不流泪呢?”
(2)“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已经为非洲打了30口井。
3、讨论:你还认为“梦想的力量”大在哪里?
梦想的力量,能够唤起人们的爱心,能够为非洲人民带来生存的`希望,能够为非洲建设作出贡献。
五、作业
1、摘录瑞恩说的话。
2、瑞恩满怀希望的去募捐,当他得知七十块钱只够买一个水泵时,幼稚的他并没有失望,他只是兴奋地说:“那我再多干些活挣更多的钱吧!”虽然这非常非常难,但瑞恩依然执着地做着。他的执着感动了妈妈的一位朋友。她决定帮帮这个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他把瑞恩的事写成了。
如果你就是妈妈的朋友,你会在中写些什么呢?请结合上下文,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段话。参考题目:《执着的瑞恩》、《瑞恩的梦想》、《瑞恩的井》……也可以自己命题。
课 题 口语交际四 感动设计
教学目标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1、公益广告片段;刘翔的图片;音乐《丹顶鹤的故事》;
2、搜集古今中外让自己感动的故事。
课 时1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交流感受
1、播放电视广告。配音:每天晚上,年轻的妈妈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她日复一日不变的行为,温暖了奶奶苍老的心灵。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己的孩子——感恩。
2、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二、开拓视野,感受“感动”
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古代历史上就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请同学们来说说这些故事。
1、讲古代感动的故事。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
2、随机设问:你为什么而感动?
3、不仅我国古代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古今中外更是层出不穷。小组说说感动的故事。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来讲讲。
4、不仅有许多感动的故事,我们的生活中更不乏感动的图片或音乐。
5、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音乐响起)
6、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7、出示刘翔的图片。这是谁?你喜欢他吗?说说他的故事。
再听刘翔获冠时响起的国歌声。同学们,当我们再回到二年前的希腊雅典,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你感动吗?为什么?
8、小结:感动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因为我们善良,所以我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
三、互动交流,重温“感动”: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己感动的事呢?
指名说话。
一位同学说完后,请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行“答记者问”。引导学生说最感动的地方,说清感动的原因。
2、组织小组进行“感动20xx”比赛活动(根据上课时间自由调整),评选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拟定评选条件:把感动的事件说清楚,说具体;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3、开展活动。在音乐《感恩的心》中结束。
课 题 习作四 感动设计
教学目标1、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2、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力争写得具体、生动。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 例文一篇
课 时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习例文:
1、怎么样才能把一件感动的事写具体呢?
出示例文《感动的心》
(1)自由读故事,划出让自己感动的地方。
(2)交流:课文是怎么把这些感动的地方写具体的?
夜,深了,端茶、喂水还在进行着,疯女人还在不停地说着。忽然,她对着一位二十多岁的乘务员叫了一声“妈妈”,那位乘务员居然毫不犹豫地答应着,就是这一声“哎”,却深深地感动了一个神经不正常人,它让一个疯女人说出了一声久违了的“谢谢”。 X b1.c
为什么用上“居然”?去掉行吗?为什么?
(3)再读,哪些句子写得特别有感情,划下来,有感情地进行朗读。
(4)交流朗读,小结:抓住故事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来具体描写,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能把写具体。
二、指导写作
1、选择自己最感动的故事的片断,写下来。
2、交流写作:请学生把自己写的片断展示出来,读后,请同学评一评,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可以改进?
3、按方法小组评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完成习作:
1、把这篇全部写下来。题目自定。
2、教师巡回指导。
二、讲评习作:
1、指名读,说说写得好的地方,再提出修改意见。
2、独立修改。
附:例文
感动心灵
今年七月,我到北京参加第三届全国“少年之星”创新作文大赛颁奖大会,在返程的北京西站——重庆T9次列车13号车厢上,发生了惊人的一幕。
像晴天霹雳,一个疯女人搅乱了旅客们的兴致。
她一上车就说个不停,开始,人们似乎没有察觉到她的反常,不一会儿,就发现她是一个神经不正常的人。有人报告了列车长,列车长带着两名乘务员立即来到了13车厢,并在13车厢的旅客中找到了一位医生,那位医生很乐意地为这位病人看病,并将自己随身带的安定药给那位病人服下。
为了照顾好这位疯女人,列车长决定,派两名乘务员日夜守护在她身边,以确保病人和乘客的安全,那位医生也把自己的下铺让给了那位病人,自己就睡在那位病人的中铺,以便随时照顾她。
就这样,乘务员、医生、乘客他们并没有嫌弃那位疯子,而是用爱心演绎了一段人间真情。
列车长和乘客们开始为这位疯女人的命运担忧起来,她是哪里人?家在哪里?为什么没有人护送?列车长说:“从她的行李中没有找到可以证明她身份的证件,她既然上了我们的这次列车,我们就要对她负责,保证安全地把她送到重庆站,然后再想办法联系家人。”
乘务员轮流照看着这位疯子女人,他们既要耐心地听她说个不停,又要防备她对乘客的伤害,列车每到一站,乘务员都要特别小心,将她紧紧地拉住,以防她下车跑了。一位乘务员阿姨说:“我当了二十几年乘务员,遇到这种特殊的旅客还是第一次,我们要尽力照顾好她。”他们为她买来了方便面、面包等。
乘务员们的爱心深深地感动着乘客们,几位好心的乘客也毫不犹豫地加入到看护那位疯女人的队伍中,他们有意地去和她说话,然后给她东西吃,给她水喝。在他们爱的呵护下,那疯女人似乎有一些清醒了,她说她叫穆仕晴,三十三岁,在北京做清洁工,家在贵州, 其它什么都不知道了。
夜,深了,端茶、喂水还在进行着,疯女人还在不停地说着。忽然,她对着一位二十多岁的乘务员叫了一声“妈妈”,那位乘务员居然毫不犹豫地答应着,就是这一声“哎”,却深深地感动了一个神经不正常人,它让一个疯女人说出了一声久违了的“谢谢”。
爱是多么伟大,她可以让没有正常思维的人心灵感动。
用爱抚平寒冷的心扉,让心灵去感动心灵,使黑暗的世界打开一扇光明的大门。
五年级语文教案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借爸爸向子女介绍白杨的特点,歌颂了边疆建设者服从祖国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远大志向和奉献精神。教导学生学习边疆建设者无私奉献的精神。
2.通过理解重点词语与句子,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最后一段:爸爸看见几棵小白杨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嘴角浮起微笑,实际上是为建设边疆后继有人而感到欣慰。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仪、胶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
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曾写过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白杨礼赞》,文中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并借白杨歌颂了有着白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位当代作家袁鹰的文章《白杨》。(板书课题)。大家打开书预习内容,看插图,认识白杨树。
二、范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通读课文:①联系课文中语句,想想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②把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划下来,想想这些话的意思。
四、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清晰
介绍
新疆
注意: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字音易错的:清晰;字形易错的:新疆。“疆”字不要丢“土”,与“僵”区别。
2.读课后题4“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3.指名朗读课文,纠正读音,标点自然段。
4.默读课文,回答思考题。
①把书上内容与自己已有知识相结合,说说大戈壁是什么样子的?
②读一读你刚才所画的爸爸向孩子们介绍白杨的话,想想其中的含义。
五、练习读熟课文,朗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全文并练习背诵。
第二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茅盾的《白杨礼赞》赞美了白杨力争上游的品格和具有白杨一样品格的北方人民,那么袁鹰的《白杨》要歌颂白杨的什么品格呢?下面我们就学习《白杨》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白杨)
二、指名朗读全文。
1.思考:从爸爸介绍白杨树的话中,可以看出白杨有哪些特点?
2.讨论得出答案,老师板书:(①外表:挺直、粗壮;②内在: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扎根,坚强、不软弱、不动摇。)
3.结合课文前后内容谈谈你对白杨的特点的理解。
4.朗读这段话,体会白杨的.品格。(有感情地朗读)
5.练习背诵此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理解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
1.默读课文,自学。(投影出示)
读句子,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卫士”是什么意思?本课指的是什么?这
位旅客为什么“出神”?)[讨论后板书:边疆建设者]
(2)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表白了自己的心。(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爸爸“在表白着自己的心”?他表白了自己什么样的心愿?)[讨论后板书:扎根边疆、建设边疆]
(3)爸爸一手搂着一个孩子,望着窗外闪过去的白杨树,又陷入沉思。(课文第一处讲到“沉思”,爸爸在沉思什么?这里爸爸又在沉思什么?)
2.小组讨论解答。
3.大家分析解答。
4.朗读这几句话,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
四、老师:望着窗外的卫士,爸爸想着、想着,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这是为什么呢?
1.指名一人朗读课文最后一句话,大家分析其中的深刻含义。
2.“微笑”又说明了什么?(板书:无私奉献的精神。)
3.朗读训练,体会边疆建设者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4.练习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朗读全文,想想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六、确定中心思想,完成课后练习三(选择中心)
说明:课文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方法。(板书:借物喻人)
七、总结深化
本文作者袁鹰运用借物喻人的方法,热情赞美了具有白杨一样品格的边疆建设者,他们扎根边疆、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在座的同学们,也感染了老师。希望我们共同努力,创造祖国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八、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熟课文。
五年级语文教案10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理解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优美词句。
3、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一)入题展想象作画导入。
1、教师板书流水,你想到了什么?你能把你想到的画下来吗?
2、再写小桥、人家,你又想到了什么?也请你把它们画下来。
设计意图:与美术教学有机结合,训练学生思维,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按预习提纲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
2、理解词语;
3、读通课文;
4、你知道了什么;
5、你还哪些疑问。
(三)细读课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完成下面要求。注意要会用我们阅读的方法:如:用笔圈画、找出重点语句、朗读等。
1、作者对故乡的哪些景、哪些事久久不能忘怀?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难忘的景,如课文的第一段。难忘的事,如捉鱼虾蟹、丢花、采花等。
同桌互相交流。
练习朗读。
2、体会文章表达思乡感情的方法。
(1)出示句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A、清晨,可以看到太阳从后山上的树丛里钻出来。夏天,凉爽的清风从南窗里吹进来,太舒服了!更美的是,我由东窗可以望到那条小溪和小桥,还有那几株依依多情的`杨柳。(在作者眼里,家乡的日出是美的,清风是美的,小溪小桥是美的,杨柳也是美的,家乡的一切都是美的,作者借景物的描写,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思念之情。)
B、我和一群六七岁的小朋友,最喜欢扒开石头,寻找小鱼、小虾、小螃蟹。我们并不是捉来吃,而是养在玻璃瓶里玩儿。(儿时的趣事,仍记忆犹新,对家乡太有感情了。作者回忆往事,来表达思念之情。)
C、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作者出生的平房虽然矮小潮湿,但它是作者的老家,是作者的出生地。作者爱老家,不须任何理由,爱它没商量。这里直接表达作者对家乡的爱和思念之情。)
(2)自读课文,写一写作者是怎样表达感情的。
(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教学是一个丰富多变、动态发展的过程,“预设”是“生成”的有效前提,“生成”使“预设”精彩高效。在以上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老师、学生、文本、作者、生活多向对话互动,使学生的自读自悟有一个“质”的提升,“润物细无声”地把感悟语言、体会情感、指导学法、领悟学法等融于教学过程中,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揉合。
(四)学习小结。
(五)作业拓展:
1、积累词句,进一步体会通过具体的人、事、景、物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2、学习古诗:《净天沙·秋思》
板书设计:小溪
景垂柳查字典
小桥流水水鸟
人家
本文是略读课文,作者用清新优美语言的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写出了小桥流水人家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意境,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眷恋和思念。
凡写得美又容易理解的文章,我通常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多读少讲,意在通过学生的读去领会,去感悟,甚至去背诵,从而积累美文,为写作打基础。反思本课教学优点是:
1、揭题激趣
揭示课题时我和同学们一起朗诵了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并了解了文题的出处。再让学生想象“小桥流水人家”是怎样的情景?然后进入课文的学习。这样,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2、重读感悟
略读课文重点在让学生自读自悟。为了让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产生共鸣。我大胆放手,确实给出足够的时间,通过多种形式(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反复地朗读、细读有关的句子等)让学生能真正从容地读上几遍课文,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文中的优美景色和小桥流水人家世外桃源般的生活,领会每句话所表达的情感。
3、深化课文,拓宽思维
“根据文中的描写画一画自己最喜欢的景致。(交流、汇报)”这部分,学生的发挥是我意想不到的,原来这环节的设计只是想看看学生的动手能力,想不到学生非常喜欢这环节,不但发挥想象力把画画得好,而且(交流、汇报时)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动手探究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乐于接受,效果很好。
五年级语文教案11
教学目标
1.认识17个生字,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内容,感悟“石猴”勇敢机灵、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3.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体会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机灵、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多媒体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片段,在这部电视剧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孙悟空)
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板书:猴王出世)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指名认读生字,并组词。
课件出示:
芝遂迸涧獐猕猿耶
挈暝窍碣楷镌挠劣
呵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三、自主学习,理清思路。
1.本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勇敢机灵、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
2.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可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石猴出世。
第二部分(2-3):石猴发现了水帘洞。
第三部分(4):拜石猴为王。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石猴出世。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了解石猴是从哪儿来的。
2.交流。
课件出示:
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
(1)理解“盖自”(自从)、“既久”(已久)、遂(于是)
(2)提示:这一句交代顽石生成的环境。
课件出示:
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1)朗读并感受作者运用了排比句,语言简练,初步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2)提示: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勇敢。写出了石猴出世后自由自在的生活,为后文石猴敢于进洞埋下了伏笔。
五、学习2-4自然段,了解石猴成为猴王的`原因。
1.自由读读2-4自然段,画出并理解石猴成为猴王的相关句子。
2.交流。
课件出示:
(1)“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为下文拜为猴王埋下了伏笔。)
(2)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爱。)
(3)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这石猴因穿越水帘洞的壮举赢得群猴的敬仰、崇拜,最终被拥戴为王。)
3.用自己的话说说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
(因为石猴勇敢机灵、活泼可爱、敢作敢为的品质赢得了众猴的爱戴,所以拜为“美猴王”。)
六、师生总结。
这石猴是集猴、神、人三者为一体的神话人物形象。首先他来历非凡,是一个感受日精月华的石猴,出世充满了神奇色彩。其次他更具有动物特点--野性、机灵、顽皮。第三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机警、聪明、勇敢及心想他人的可贵品质,有时还透着天真、活泼的稚气。
七、拓展。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西游记》,准备好召开一个《西游记》故事会,看谁讲的故事最精彩;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猴王出世》是一篇略读课文,节选自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全文主要讲述了猴王出世及其成为猴王的经过。
通过这篇课文体会猴王的形象,品悟语言的精彩,感受名著的魅力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在教学中,在学生初读课文已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出猴王从哪儿来和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基础上,抓住“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和猴子的语言“大造化!大造化”“我进去!我进去!”“没水!没水!”等语句作为突破口。
教学前一部分时首先将学生的目光聚焦到语言文字上,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发现作者遣词造句的秘密。然后提出“这样的句子用什么节奏读呢?”这一提问就将学生的理解通过读得以外化,而在反复品读中猴子顽皮可爱的形象亦呈现在眼前了。此时此刻学生对什么是经典,什么是语言与内容的高度融合已深有感触。
第二部分,猴子的几处语言看似平常,却同样显示着名著的魅力。教学中通过“我进去!”与“我进去吧!”的对比,感受到“一流作品和二流作品往往只差几个字”的含义,通过个性化的朗读,体会到猴子敢作敢为的美猴王的形象。可以说正是在这节课中对这两处的重点学习,避免了面面俱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课文不仅要注意写什么,还要注意是怎么写的,将名家的手法铭记心中。
五年级语文教案12
教学目标:
1.继续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从中体会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2.学习作者在描写事物时既能抓住特点,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听意思写词语(出示课件13)
动作迅速而灵敏。(敏捷)
小巧、灵活、精细。(玲珑)
遮住的意思。(遮蔽)
游戏、玩耍。(嬉戏)
2.《松鼠》一课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生回答问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了解一下松鼠有哪些生活习性。
二、精读课文,了解习性(出示课件14)
1.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和同桌说一说这部分介绍了松鼠的哪方面特征。
生总结,汇报
板书:性格特征---胆小(活动范围活动时间)
2.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的`生活习性?默读课文第二部分,选择一方面来准备并在全班介绍。
3.指名介绍,随机导学:
读第三部分,看看这部分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松鼠的特点?(出示课件15)
生总结、汇报
板书:行动、储备粮食搭窝(聪明警觉乖巧)
师:你们瞧,作者把松鼠搭窝的过程写得多具体呀!你能不能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画出来?
(先……再……然后……)
师生对读这一句,感悟言之有序。
学生动笔,用上“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写后交流。
4.读第四部分,看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
生总结、汇报
板书:生活习性(繁殖换毛爱干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请2名同学分部分读全文。
2.说一说:通过学习课文和查阅资料,你对松鼠有了哪些了解?
3.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讨论)(出示课件17)
A.准确、生动的语言;B.合理清晰的结构;C.鲜明的事物特征;D.恰当选用说明方法。
4.仿造《松鼠》的表达方法,改写《白鹭》。
四、布置作业(出示课件18)
1.完成课后第3题。
2.继续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接着写一写它的生活习性。
教学反思:
1.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文章语言生动,可读性强。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通过自学的方式,学会基础知识,锻炼基本技能。我把课堂交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效果良好。
2.在教学中,我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把握。因此,我把字词也作为重点,在字词的教学中,我以点带面,通过重点词语来理解松鼠的特征,这样对学生来说非常容易把握,因此,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学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教师的引导与评价显得不够及时准确,影响了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时不够兴趣盎然。
五年级语文教案1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课文用词贴切的特点,会用词语造句。
3.感受洛迪对妈妈的爱和勇于跟自然灾害抗争,努力自强自救的勇敢精神
重点难点:
体会课文用词贴切的特点,会用词语造句感受洛迪对妈妈的爱和勇于跟自然灾害抗争,努力自强自救的勇敢精神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引人课题:"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这是培根的一句名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就讲述了一个名叫洛迪的10岁小男孩所创造的奇迹。
2.出示课题:妈妈,我们要活下去
齐读课题
二、自学生字新词o读通课文。
1.放声自由读课文o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生字新词。
(2)读通课文o摘录文中表示对间变化的词。
2.课堂交流。
(1)正音o抽读文中生字新词。
(2)读下面句子o注意句中停顿。
(3)借着闪电o他们看见小河变成了近200米宽的一片洪水。
(4)他们幸运地抓住了一道铁栅栏o虽然铁棍的断头将海伦左臂上的一片肉戳了下来而且露出了骨头。
3.同桌互相检查课文读通情况。
4.交流摘录的文中表示时间变化的词o并按时间变化理清课文脉络。
三、研读课文第5、6、7节。
1."妈妈,我们要活下去"。这是文中的10岁小男孩对妈妈说的一句话,默读课文,展开合理想象
出示:洛迪()地对淹伦说:"妈妈o坚持住!我们要港下去!。
(勇敢地、坚定地、顽强地、焦急地、急切的……,
2.「课文中并没有直接这么写o你们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7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6节o特别读好洛迪的话。
4.说一说课文第5、6节。
出示:在黑暗的激流中o海伦被卷走了。她怎么样。沿边
怎么想、怎么做、怎么"地说,"妈妈,坚持住!我们要话下去"
5.引读第7节,按课文内容填空,再体会所填词语往句中的作用。
(1)洛迪双脚(),蹬水,空着一只手()划水。
(2)洛迪()鼓起劲头,坚持游下去……他保护着妈妈,在( )洪水里坚持了()3个小时!
6.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7节,特别读好括号中的词语。
四、研究课文第8、9节。
1.师范读第8节,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小洛迪怎么也不愿意离开妈妈的动作、神态、语言。
2.演一演妈妈与洛迪的对话。
3.齐声读课文第8、9节。
五、总结课文,拓展说话
五年级语文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一位华侨老人浓郁的山河故土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学习课文的叙述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华侨老人浓郁的山河故土之情和对祖国深深的眷恋。
三、教学准备:余光中《乡愁》、马思聪《思乡曲》《我的中国心》
四、教学时数: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联系生活:(板书:的圣诞包裹)孩子们,圣诞节快到了,如果让你选择,你想要一份什么样的圣诞礼物?
2.你们可真会选礼物,而有人却选择了一份奇怪的圣诞包裹,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播放《思乡曲》)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这优美的旋律,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奇怪的圣诞包裹》,(板:奇怪)去解开他神秘的面纱。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交流
1.再读课文,思考:为什么说圣诞包裹是奇怪的?
2.小组合作交流: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
3.全班交流:圣诞包裹之所以奇怪,是因为包裹中是一袋故乡的泥土和一些菊花种子。(板:泥土、菊花种子)
4.师:难怪家明和妹妹会哈哈大笑,圣诞节叔公什么都不要,就要泥土,还千里迢迢寄到美国去,泥土能值几个钱呀?孩子们,请问这泥土值钱吗?
5.交流“泥土”的意义:
A.在旁人的眼里,这泥土或许不值钱,可文章却说:这泥土能用金钱来衡量吗?(出示句子)这句话什么意思?请你把它改为陈述句。
B.在谁的眼里泥土不能用金钱来衡量,是无价的?是啊,在叔公眼里这泥土比什么都珍贵,请画出文中叔公珍爱泥土的句子读一读。
C.指读句子,体会感情。孩子们,有人说,一句话一颗心,你从这句话中能感受到的是一颗怎样的心呢?(板书:浓浓的思乡情)
D.指导朗读:“虽然外面是火树银花……还有那浓郁芬芳的乡土情!”
E.是啊,故乡的土地是游子魂牵梦绕的地方,故乡的泥土是游子行禳里的珍藏,无数的游子道出了共同的心声。请看――
F.出示幻灯,拓展阅读。
G.导读上句。正是对家乡故土爱得深沉,叔公在来信中说:――
6.继续交流。读到这里,我们终于明白了叔公来信要家乡泥土的情愫了,而叔公要泥土干什么?(种中国菊花)美国的花种也很多,他为什么偏要种中国菊花呢?请找出文中写菊花的句子读一读,细细品味。
A.学生读画句子。“我得小心栽种……那傲霜枝的中国菊花呀!”
B.你喜欢菊花吗?为什么?文中哪个词语写出了菊花的品格。再看看人们是怎么评价菊花的。(幻灯出示菊花资料)一起读读。
D.正是菊花有着"珠蕊丹心耐寒侵,玉骨冰肌傲霜立"的品格,所以受到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的青睐。(出示咏菊句)
E.而叔公对菊花更是情有独钟,不仅是因为菊花的品格吸引了他,更重要的是,中国菊花是的`象征。
F.请再读读这句话,此时此刻,你又感受到了一颗怎样的心?
G.指导朗读上句。
H.配乐朗读叔公的信。是的,对一个思乡情深的海外华侨来说,泥土是他的根,菊花是他的梦,让我们再一次深情朗读叔公的信,去感悟他那份浓浓的乡情,去触摸他那颗拳拳的爱国心吧。
三、联系阅读,深切感悟
还有人说,一件事一片情。课文还有哪些事情也体现了叔公的这份思乡情结?
1.学生自读课文。
2.交流体会。
A.教家明说北京话。
B.站在落马洲山头北望祖国。
3.这两件事是通过家明的回忆来叙述的,这种写作方法叫插叙。
4.教师讲述舅舅故事。
这剪不断、理还乱的思乡情结,不仅仅是叔公心头永远的痛,也是所有海外游子的抹不掉,挥不去,刻骨铭心的烙印。许多游子为此魂牵梦绕,创作了许多的诗词歌赋来表达心声。台湾的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就是其中的一首。
四、拓展阅读,体会感情
1.播放《乡愁》,欣赏阅读,体会游子思乡爱国之情。
2.而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唱出了所有游子的心声,让我们在张明敏的歌声中根据叔公的信,想象第二年,叔公一家将会是怎样过圣诞的?叔公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
3.学生练笔。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圣诞节又到了,叔公
板书设计:
泥土浓浓的故乡情
奇怪的圣诞包裹
菊花种子拳拳的爱国心
五年级语文教案15
课文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卖弄”、“抖擞”等词语的意思。
3、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
1.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体验春天带给人们积极向前迈进的力量。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知全文,感受春天的气息,有感情朗读第1自然段。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语。
3.认识"春",明白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描绘春的美丽景象的。
教学过程:
引课:
1、说一说带有“马”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马到成功”。
2、说一说带有“春”的成语或四个字的'词语,比如“春暖花开”、“春意盎然”。
一、初读,感知课文
1、示课题“春”。
2、读课文,感受春天的气息。
二、再读,理解课文
1、自由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怎样地向我们传递春天的气息的,要求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引导:
(1)理清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描绘春的美丽景象的。
(2)初步体验春天的美。
三、精读,体味课文,学习第一段。
这段讲什么意思?出示灯片和课文第一段比较。
“东风来了,人们盼望的春天也到了。万物苏醒,山青了,水满了,太阳也变红了。”
这灯片上的句子和第一段的内容差不多,但读起来的感觉为什么会差多了?(突出拟人的写法的生动形象,更好表达作者盼春之情。)
自由读——指名读——试背——齐背。
四、作业。
(1)作业本第1题,修改课内组词。
(2)朗读课文3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从春景中体会春的无限生机和希望,激发热爱春天之情。
2.有感情朗读课文,摘录好的词句。
教学过程
1.检查。
看拼音写词;根据意思写词。
2.研读。
(1)齐背第一段,说大意。
(2)学习第二段。
①自由读,思考:第二段作者写了春天哪几方面的景物?
(小草、花、风、雨。)
②指导读“小草”部分。
③伙伴互学“花”、“风”两个自然段。
春花和春风各有什么特点?哪些词句写出这特点?最喜欢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喜欢?
用自己的朗读读出春花的多、美,春风的柔和,读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④独立自学“春雨”自然段。
回顾前面的学法:划找——思考——朗读体味——汇报交流——训朗读。
按此法学习。
⑤课内做作业本3、4、5题。
(3)学习第三段。
这段讲一个什么意思?在用词上有什么新特点?(AABB式和ABAB式的使用。)
(4)学习第四段。
这三句各告诉我们春天的什么特点?这三句顺序能改变吗?
为什么?
这三句采用什么写法?该怎么读?为什么要一句比一句加强语气?
3.作业。
(1)修改课堂上的作业。
(2)准备背诵课文,有能力的先背诵四两段。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交流积累词句的方法,摘录课文好词句。
教学过程
1.导入定向。
读了朱自清的《春》,当你听到“春”这个词时,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图画,“春”又意味着什么?出示本节目标灯片。
2.指导背诵。
(1)检查个别学生四段背诵,并让学生谈谈背诵的方法与经验。
(2)重点指导背诵第二大段。
按“小草”“花”“春风”“春雨”的顺序打出四幅彩色灯片,让学生借助灯片中之图及图边上的重点“词语””自由试背——全班试背——指名背——齐背。
(3)出示第三大段关键字词,让学生借助词语背诵。
(4)出示全文背诵的板书灯片,指导背诵。
盼春
东风脚步
一切都山水太阳
绘春
小草偷偷嫩嫩满是的轻悄悄软绵绵
花赶趟儿像……仿佛野花遍地是
雨寻常像……树叶儿傍晚在乡下
迎春风筝孩子舒活抖擞一年之计
赞春像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
3.学会积累。
(1)重读“学习提示”,交流各自积累的办法。
(2)《春》哪些词句特别精彩?该如何积累?
(3)延伸练习,听《草原》第一段的配乐朗诵,出示《草原》第一段课文灯片。让学生试摘录,并说说积累的理由。
4.训练作业。
(1)完成作业本第6题的连词成段。
(2)摘录《春》的好词5个以上,好句3句。
(3)任选1、2题作业。
①模仿朱自清写春雨的句子选一件事物写一两句(如西北风、雪花、溪水、怪石等)。
②模仿课文写野花的句子写写夜空中的星。
【五年级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五年级教案01-03
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案02-15
五年级语文教案:《语文乐园八》06-05
五年级语文松鼠教案07-22
五年级语文《松鼠》教案08-20
五年级语文《天马》教案08-20
五年级语文鲸教案08-20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1-11
五年级语文单元教案01-07
五年级语文新编教案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