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化学教案>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时间:2024-06-07 08:21:06 化学教案 我要投稿

初中化学教案集锦(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化学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化学教案集锦(15篇)

初中化学教案1

  一、教学设计思路

  《质量守恒定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个课题。从本课题起,学生对化学反应的学习将由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展开。本课题通过一系列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研究并得出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它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作好理论准备,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今天,如何结合课程教学开展教学探究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使课程价值面向全体学生,是每个教师所关心的问题。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我设计本课题时,做到了四个转变:

  (一)由“照方抓药”向“实验改进”转变。

  以往的演示实验都是按照教材上的要求,“照方抓药”展示给学生,今天我大胆改进了“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

  此装置的优点有三个:1.现象明显;2.节约时间;3.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打开橡皮塞,防止了空气的进入和白烟的逸出,减小实验误差。

  (二)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转变。

  通过实验探究不仅能让学生获得知识,学到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到科学方法和受到科学思维的训练,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品德,发展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两次实验探究活动,一方面加深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体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丰富学生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由“静止对照”向“互动交流”转变。

  在实验设计上,改变过去“你问我答”的教学方式。学生自己将观察的现象、分析的思路及得到的结论进行相互交流讨论,对产生的错误和偏差进行分析总结。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四)由“学科内容”向“贴近生活”转变。

  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通过化学实验,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让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实用价值。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口吹石灰水”,实验中用到鸡蛋壳等日常用品,另外还提出对“水能变成油”这种言论的看法。让学生明白科学就在身边,要相信科学,会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案

课题

质量守恒定律

授课人

学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重点

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

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

设疑,以实验为导向,讲练结合。

仪器、药品

仪器:托盘天平、烧杯、广口瓶、玻璃棒、酒精灯、气球、吸管等。

药品:白磷、NaOH溶液、CuSO4溶液、铁钉、碎鸡蛋壳、稀盐酸、石灰水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问题导入

提问

演示实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测定)如图改进:

提出问题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的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呢?巡回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校正。

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实验结论,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

组织第二次活动与探究

设置课堂练习题如下:(1)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反应,生成3体积的水。

(2)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那么5 g硫和5 g氧气完全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硫( )克;5 g硫和8 g氧气充分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硫( )克。

提问:为什么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呢?

展示多媒体课件

磷、碳、硫燃烧的本质。

设置“能力拓展”习题

写出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文字表达式能告诉我们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但反应物的质量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反应物总质量(=)生成物总质量。

分组实验探究

探究实验名称: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实验步骤:1、将几根铁钉与烧杯中的硫酸铜溶液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共同称量。2、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砝码不用取下),静置1~2分钟,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探究实验名称: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实验步骤:1、将盛有少量硫酸铜溶液并带有胶头滴管(事先装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锥形瓶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2、挤压胶头滴管,观察天平是否平衡。

描述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活动与探究

探究实验名称: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前后质量测定。

实验步骤:1、将盛有石灰水的小烧杯放在托盘天平上,使其平衡。2、取下烧杯,向其中吹气,一段时间后,再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

探究实验名称:鸡蛋壳和稀盐酸反应前后质量测定。

实验步骤:1、将盛有稀盐酸的小烧杯和几颗鸡蛋壳一起放到天平上,使其平衡。2、将鸡蛋壳和稀盐酸混合,一段时间后,放回天平,观察。

交流讨论,并选出代表发言。

交流、谈看法。

思考。

观看动画演示,总结化学反应的实质。

一切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根本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没有改变。

(1)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物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 )元素和( )元素,可能有( )元素。

(2)镁条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能否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复习旧知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求知欲。

学习定量研究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在活动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品德。

体验成功,学生产生成就感。

让学生体验、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丰富学生探究活动的亲身经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并且会用一般规律解决个别问题,提高学生能力。

了解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情况,及时更正错误的认识及看法。

质疑,激思。

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为具体,激发学习兴趣。

反馈诊测

[板书设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没有改变。

初中化学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掌握分子的三个重要性质。

  3、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三个性质去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现象。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

  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

  1、提问导入:同学们,无论是宇宙中的星体,还是像细菌、病毒等用肉眼看不见的粒子,都是由物质构成的,而化学研究的也是物质。

  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学生回答:………

  “他们又有些什么样的特点或者说什么样的性质呢?”学生回答:………

  2、学生带着问题用三分钟的时间预习本节课的内容(48页———49页)

  3、进入新课:

  (1)生活经验告诉我们,盛放在敞口容器中的水,过一段时间后从200克减少到了175克,减少了25克;

  (2)挂在阳台上的湿衣服,几天之后变干了

  (3)把一勺糖加到一杯水中,糖“消失”了,而水却变甜了。

  这一切说明物质究竟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不着急,让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

  教师完成品红的扩散实验,让学生观察并抽一位学生回答所观察到的现象。

  由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提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以及离子等微观粒子所构成的”的.概念。

  展示分子、原子图,证明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是真是存在的。

  4、深入新课:通过相应数据和实验得出分子的相关性质

  (1)通过看一组数据: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3X10—26kg,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X10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昼夜不停的数,需要大约3万年才能数完。由此分析得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的结论;

  (2)“分子间是否有间隔呢?”播放视频:将50mL的水与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得到的液体体积小于100mL。由此可以证明分子之间是有间隔的;用分子观点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并得出气体分子间隔>液体分子间隔>固体分子间隔的结论。

  (3)分子总是在不断地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快,温度越低分子运动得越慢。

  完成探究:分子运动现象中的实验,抽取一名学生完成第一个步骤;抽取另一名学生完成第二个实验;教师完成第三个步骤,最终完成了整个实验,充分地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

  播放另一个与之类似的分子运动实验视频,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是因为浓氨水中的氨分子运动到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再一次证明了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

  5、完成新课并总结: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3)分子之间有间隔;

  (4)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6、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用分子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7、课后练习

初中化学教案3

  一、教学目标

  ①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②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对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的实验探究。

  疑点:着火点是否可以改变。

  三、学法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燃烧现象比较熟悉,在前面的化学学习中也已经了解部分物质的燃烧情况,对燃烧的条件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燃烧所需的条件并不完全了解,有强烈的好奇心想知道更多关于燃烧的知识。因此,在本节的教学中,力求指导学生掌握以下两种方法学习。

  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燃烧和灭火的条件,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

  四、学情分析

  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往往因地、因校、因师生条件不同而异。我县学生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实验的动手能力强,讨论的`思维活跃。由316高效教学模式的引入,可知,同学们非常适应和喜欢教师通过引导探究法传授新知识。

  我县学生对课外知识有浓厚兴趣,我将教材的内容略为拓展,增加了火灾自救常识。使教学内容和社会生活相互渗透,真正做到化学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并且我县对于各学校还经常组织学生进行火灾逃生的演习,不仅使学生掌握一门逃生的技能,而且加深了大家的防火意识。

  五、教学过程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法、学法的认识,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通过赤壁之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如何能使火燃烧的更旺盛。

  (二)自由探究,进行猜想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对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进行合理猜想。(设计目的:从燃烧现象探究燃烧需要什么条件,使新知识建立在对生活的直观感受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求知欲,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合理的猜想。)

  (三)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实验一、1、燃烧条件的探究

  分组实验,由学生合作完成实验,通过分析三个实验从而得出结论。燃烧的定义以及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如下条件:

  (1)物质本身必须是可燃物;

  (2)可燃物必须与氧气(空气)接触;

  (3)可燃物温度必须要达到其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

  易错点分析:由教师点拨易错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

  反馈练习:通过以上学习,巩固重、难点,加强对燃烧条件及着火点知识的练习,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灭火原理的探究

  学生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学习热情高涨,继续探究的欲望十分强烈。我又提出生活中燃烧的负面影响例子,如何更好的利用火造福人类,减少由于火而带来的悲剧和损失呢?设置场景:将若干根蜡烛点燃,旁边事先准备好一些器材(小剪刀、盛水的水槽、课本、抹布等)。我们暂且用这几根燃着的蜡烛代表无情地火灾现场,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将这些蜡烛熄灭。

  我将这一环节取名“小小消防员”。因为“熄灭蜡烛”在生活中非常熟悉了,激发学习兴致,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上台演示。进一步归纳出灭火只需任意破坏燃烧三个条件中的一个。

  根据实验探究得出灭火的原理(三者任满足其一),并与燃烧的条件进行对比,加深印象:A、清除可燃物B、隔绝氧气(或空气)C、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反馈联系:通过以上学习进行反馈练习--灭火原理,加强对课堂知识的巩固。

  (四)联系实际,深化理解

  新课标提倡化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学生学习化学是要放到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的。因此在本环节我安排了火场如何逃生来做共同探讨:通过视频播放火灾逃生的视频,让学生总结火场自救有哪些方法,同时结合一组生动有趣的图片,使学生掌握一些有效的自救常识,体现化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热情。

  (五)课堂小结,认识升华

  1、燃烧定义;2、燃烧的条件;3、灭火的原理;4、消防安全知识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最后,我将本课作业设计为自学和调查实践的形式,意在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提高自己的能力,关注生活,关注社会。

  1.预习教材有关灭火器原理部分,并自制简易灭火器。

  2.应用与延伸根据我校教学楼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发生火灾时需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

初中化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 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换;

  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4.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过程与方法:

  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

  2.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2.通过“原子的发现和原子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3.人类对原子的认识教育中结合中科院通过原子绘的中国地图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过 程中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组织对铟、锑等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和修正,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1.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 与不可分性的认识, 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思维方法。

  2.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理解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3.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4.知道原子的. 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5.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过程:

  一、分子 原子

  1.复习知识

  【回忆】我们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那么分子和原子主要的不同在哪里呢?

  【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分化而原子不能再分。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知识,为下面的原子能否再分作好承接。

  2. 【引入】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无法再分了。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了呢?让我们 循着历史的足迹,一起来学习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而经历的漫长的探究过程。交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产生兴趣。

  3.交流讨论

  道尔顿:近代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体。汤姆生发现电子。

  【设疑】原子中的电子带负电,你能解释原子为什么不带电吗?

  卢瑟福发现原子核,α粒子轰击金箔。

  【设疑】你能 对α粒子运动路径的改变作出解释吗?

  在讨论α粒子运动路径改变使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归纳】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很小,但却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讲述科学家对原子探索的历程,讨论原子中微粒电荷数的关系。

  【回答】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构成,电子所带的负电荷和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相互抵消使原子还是呈电中性。

  【讨论】大多数α粒子运动路径没有改变方向,一小部分α粒子发生偏转,极少数α粒子被反弹回来。

  设计意图:针对史料交流谈论,认识原子构成的事实,并通过“对原子 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认识到原子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4.引导探究

  【指导】阅读P67-68“原子核由什么构成?”

  【课件】原子及原子核构成的模型图片。

  【问题】原子核还能再分吗?如果能再分,它又是由什么粒子构成的呢?这些粒子有区别吗?

  【设疑】根据原子核的构成你能解释原子核为什么带正电吗?

  【归纳】原子中各微粒的电荷数关系。电子数=核电荷数=质子数

  【阅读】原子核的构成。

  【回答】原子核还能再分;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讨论】原子核带正电的原因

  【回答】因为原子核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的。

  设计意图: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念,建立原子 内部构成的直观形 象,理解原子内部微粒数和电荷数的关系。

  5.知识拓展

  【讲解】简单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及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了解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示意图及各类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 了解,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知道稳定结构的特点,为原子转移电子变成离子的规律建立知识储备。

  三、离子

  6.指导学习

  【设疑】根据刚才的知识请同学们试 着画出Na和Cl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请讨论这两种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电子可能的转移方式。

  【问题】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得到电子后,是否呈电中性?

  【讲解】化学上我们把这种带电的原子就称为离子,下面我们通过视频和动画来看一下,原子在什么情况 下、又是如何转变成离子的。

  【讲解】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分别带上负电荷和正电荷,我们把带正电荷的离子称为阳离子;把带负电荷的离子称为阴离子。

  【讲解】为了方便我们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来表示离子。例如: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镁离子的符号为Mg2+。氧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6,得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得负电荷,所以氧离子符号为O2-。

  【问题】铝离子,镁离子,硫离子,氯离子的符号如何写?

  教学意图:知道原子得失电子会变成离子认识一些常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离子结构示意图。

初中化学教案5

  教学目标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2、认识催化剂、催化作用和分解反应等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

  2、难点: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教学过程

  本课采用"演示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要注意引导,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具准备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木条、火柴;药匙、试管、铁架台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运动会场上燃烧的火炬,火箭的发射,潜水员带着氧气瓶在潜水,抢救危急病人,光合作用,腐烂的葡萄,引导学生回答:氧气是我们身边熟悉的物质,它跟世间万物如影随形,你对它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交流]

  氧气可供给呼吸,氧气可支持燃烧,氧气能使物品腐烂,氧气能发射火箭……

  师:既然氧气的作用这么多,那么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氧气是如何制得的,这一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学习和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

  和学生探讨氧气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并提问氧气如何制得?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1、演示实验:[实验2-5] 给学生提供合作探究机会,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相互启迪,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并提问,在上述产生氧气的实验中,哪一种方法比较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理由是什么?

  2、进行演示实验:[实验2-6],了解二氧化锰的催化剂的作用

  (二)、学习分解反应的概念:实验室制取氧气属于什么变化?这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特征?与化合反应有什么区别别? 一、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氧气的作用,与老师交流.学生思考、猜想,有的`学生提出):空气中存在较多的氧气,能否从空气中获得氧气

  1、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得出后一种)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已有的知识确定二氧化锰不是反应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已有的知识确定二氧化锰不是反应物.

  2、学生观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由现象得出: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说明在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

初中化学教案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和溶解度的含义。

  (2)知道并能使用溶解度曲线。

  (3)掌握固体、气体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二、教学重点:

  溶解度概念;画溶解度曲线图。

  三、教学难点:

  通过溶解度曲线图分析问题。

  四、教学用品

  仪器: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石棉网

  用品:可乐、雪碧[来

  媒体:投影

  五、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

  [问题1]: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问题2]: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教师总结]: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2、[讨论]:如何比较蔗糖、食盐的溶解性大小?

  分组讨论5分钟左右,拿出实验方案。

  (说明:放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并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纠错与补充,教师再给予适时的提示与总结。学生或许会凭感性拿出较完整的`实验方案,意识到要比较蔗糖、食盐溶解性大小,即比较在等量水中溶解的蔗糖、食盐的多少。但此时大多数学生对水温相同,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这两个前提条件认识不深刻,教师可引导进入下一次尝试活动。)

  [问题]:

  (1)为什么要求水温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蔗糖、食盐,行不行?

  (2)为什么要求水的体积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

  (3)为什么要达到饱和状态?100克水能溶解1克蔗糖,也能溶解1克食盐,能否说明蔗糖、食盐的溶解性相同?学生对上述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发言,更深入的理解三个前提条件。

  (说明:一系列讨论题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在热烈的讨论和积极思考中,“定温,溶剂量一定,达到饱和状态”这三个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前提条件,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比强行灌输效果好得多。)

  [结论]:室温时,蔗糖比食盐更易溶于水。

  [讲述]:若把溶剂的量规定为100克,则某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

  [投影]:溶解度四要素。

  3、[练习]:

  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a)40℃时,11克硝酸铵溶解在水中达到饱和,所以40℃时硝酸铵的溶解度是11g/100g水。

  b)20℃时,20克氯化钠可溶解在100克水中,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20g/100g水。

  c)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 。6g/100g水。

  d)t℃时,把10克某物质溶解在100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t ℃时,这种物质的溶解度就是10。

  ②书p77说说下表中各物质在20℃时的溶解度所表示的意义?

  (说明:强调“温度、达到饱和时,最多”,进一步熟悉溶解度概念。进一步巩固溶解度概念。)

  [讲述]可见在相同温度时,各物质的溶解度是不同的。

  4、[投影]:根据溶解度判断物质溶解性。

  5、[练习]:

  ①课本P70练习

  ②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这句话是否正确。

  [小结]:溶解是绝对的,不溶解是相对的。

  5、[投影]:溶解度曲线的绘制。

  6、[练习]:溶解度曲线的运用。

  根据溶解度曲线

  ①查找某温度时,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②判断某温度时,几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

  ③寻找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一般规律。

  7、[讨论]: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8、[学生小结]: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变化规律。

  9、[练习]:

初中化学教案7

  教学重点:

  原子概念的形成及原子和分子的本质区别

  教学难点:

  原子概念的形成、化学反应的实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复习旧知识投影: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两个变化

  1)液态水受热变为水蒸气

  2)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问题引入: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有新分子产生,那么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如何改变的?又如何由原来的分子转变成新分子呢?

  3.演示实验: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实验

  提出观察要求:

  1)先给木炭加热,观察木炭有什么变化

  2)再同时给氧化汞加热观察:

  a.试管壁上有什么变化

  b.木炭是否燃烧

  说明:锥形瓶中的药品是硫粉,硫粉是用来处理实验中的'有毒物质

  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先给木炭加热,木炭不能燃烧;同时给氧化汞加热试管壁上有银白色小液滴,木炭燃烧。)

  4.讲述:试管壁上的银白色小液滴是金属汞,在常温下汞是金属中唯一的一种液体物质

  5.思考:木炭为什么能燃烧?指导学生写出氧化汞受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一名学生板演)判断反应类型

  6.设疑:从宏观上我们已经得到结论,加热氧化汞能生成汞和氧气,那么这个反应在微观上是怎么变化的呢?(引发学生想弄清氧化汞受热生成汞和氧气微观过程的欲望)

  7.多媒体展示: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一)

  对照画面讲解氧化汞及氧化汞分子的构成(氧化汞是由氧化汞分子构成的,一个氧化汞分子是由一个氧粒子和一个汞粒子构成的)

  8.学生讨论:氧化汞受热从微观上是怎么变化的?结合多媒体展示的画面(二)(三)

  9.汇报与交流:每组派代表发言。通过小组的分析、讲解、补充和纠正得出:氧化汞受热后结合在一起的氧粒子、汞粒子彼此分开,成为单个的氧粒子和汞粒子。单个的粒子不能稳定存在重新组合,每两个氧粒子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而大量的汞粒子聚集在一起形成金属汞

  10.问题思考:在氧化汞受热分解反应中,氧化汞分子分解为氧粒子、汞粒子,而氧粒子、汞粒子又分解为更小的粒子了吗?(没有)

  科学上把这种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粒子叫原子

  思考:通过刚才对氧化汞受热反应微观过程的分析,你能说说什么是原子吗?回答后总结并板书

  板书第二章第一节原子

  一、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指导学生画出概念中的重点词语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确信原子的真实存在,可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的硅原子照片。

  11.问题讨论:前面我们学习了分子的概念,现在又学习了原子的概念,请大家结合图,讨论氧化汞受热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变化的实质是什么?结合以下画面讨论

  裂变重新组合

  化学反应实质:分子---→原子-------→分子或直接构成物质(五)

  12.汇报与交流:通过交流得出氧化汞受热反应的变化实质:氧化汞受热时氧化汞分子先裂变成单个氧原子、汞原子,然后氧原子、汞原子再重新组合,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而大量的汞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汞

  13.设问:根据以上的分析、讨论请同学们说出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

  14:评价讲述: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分子裂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直接构成物质(配合画面(五)讲述,同时板书化学反应实质)

  以上多媒体展示的画面应分步出现

  15.设问:我们已经知道分子的基本性质,那么原子有哪些性质呢?

  指导阅读31页总结出原子的基本性质

  16:问题讨论:原子和分子是两种不同的粒子,对照以下表中内容讨论它们有哪些相似性,有什么本质区别,相互间有什么关系。

  分子

  原子

  相似性

  本质区别

  相互关系

  17.小结:师生共同小结本节知识

  [板书设计]

  第二章第二节原子

  一.原子

  1.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初中化学教案8

  一、教学目标要求与教学重难点

  课题1内容主要是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盐以及盐的命名、种类和用途。初步学会粗盐提纯和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方法。能判断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以及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发生条件。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了解制碱先驱—————候德榜,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激情。几种常见盐的性质及应用。本节重点是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复分解反应,过滤、蒸发等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教材内容分析及难点突破方法

  本课题是从盐的用途认识氯化钠,由此引出粗盐提纯,学习蒸发操作,熟练溶解、过滤操作;认识碳酸盐性质和用途,了解含有碳酸根和碳酸氢根的盐的检验方法,概括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会判断酸碱盐之间是否反应,掌握盐的化学性质。

  重点突破: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学生熟练书写常见酸与盐、碱与盐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播放flash动画,动态演示复分解反应概念中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强对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难点突破:学生结合已有的.学习体会归纳出酸与盐、Na2CO3与Ca(OH)

  1、酸与碱发生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通过合作探究实验:NaOH能与CuSO4或FeCl3反应、NaCl与AgNO

  2、Na2SO4与BaCl2都能发生反应,并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有这些已知反应的生成物特点,归纳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播放flash动画,从微观角度形象、动态地演示复分解反应发生所具备的条件,加深学生对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条件的判断,突破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先对盐类进行分类和命名,让学生建立起盐的概念。第二课时介绍常见盐氯化钠的提取,复习过滤的操作,认识蒸发这一实验操作;第三课时继续介绍常见盐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并掌握鉴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的鉴别方法;第四课时对复分解反应条件进行探究并总结盐类的性质。

  三、教学设计过程

  1、课题引入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盐”教学图片,引出盐的组成特点及化学性质,分析归纳熟悉的酸与盐、碱与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特点,引出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2、直观形象,突破重难点

  初三的学生,已具有了一些理解感悟能力,为了能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不同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学习器官,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感悟度。通过flash动画,动态展示复分解反应概念中“相互交换成分”是如何进行的,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加强对复分解反应实质的理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两个环节来突破重难点:

  3、归纳总结

  通过书写常见盐的化学方程式与置换反应的特点的比较,总结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类型。

  4、实验探究

  通过CuSO4与NaOH、FeCl3与NaOH、AgNO3与NaCl、Na2SO4与BaCl2实验探究,观察现象,分析、得出结论,碱与盐、盐与盐发生反应有沉淀生成,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有了感性认识,将感性认识转化成理论知识,突破难点。同时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要“尊重客观事实”、“化学知识以实验为基础”的道理,提高学生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认识。

  5、拓展提高

  通过教学设计中的具体练习,在巩固复分解反应相关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知识系统与综合应用的能力,提高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的准确书写能力。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体现了复分解反应知识的层次性和系统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渗透化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初中化学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常识性介绍化学研究的对象。

  b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c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的能力,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觉性和积极性。

  3.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永恒运动的,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人类的教育。

  4.美育渗透点:

  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现象美,从而激发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重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区别)及其应用。

  难点:

  如何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疑点:

  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解决办法:

  (1)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列表记录实验现象,由学生讨论而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2)通过学生讨论而归纳出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的变化的区别。

  三、实验及教具准备:

  试管,带弯管的单空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坩埚钳,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夹),研钵,火柴,药匙,胆矾,碱式碳酸铜,镁带,澄清石灰水,水。

  四、学法引导

  1.学会概念辨别,注意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如,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就可以从概念、特征、伴随的现象等方面加以区别;从变化发生过程中两者的相互关系寻找它们的联系。

  2.学会观察化学实验。

  首先要观察变化前物质的.颜色、状态;再注意观察变化中的现象,如变色、发光、放热、放出气体、发出声音……反应停止后,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学会观察实验,将有助于我们思考变化的原因,推测变化的原理,总结变化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看录像“走向化学世界”、“漫游化学世界”;表演小魔术:会变色的“水”(稀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稀盐酸);看课本中的彩图:小猫烤火、水中的鸟笼,引入新课。

  新课讲授: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学生讨论]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

  构成物体的材料叫做物质。区别两个概念:物质与物体。如铁这种物质能制成铁钉、铁锤等物体。

  化学研究物质,如水是由什么元素(第二章学)组成?水由什么构成?(第三章学)构成水的粒子结构怎样?(第三章学)水除了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性质外还有哪些性质?这都是化学要研究的内容。化学还是一门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

  板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教师讲解观察实验的方法。

  学习化学必须重视实验,注意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积极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观察实验现象的程序:

  投影:

  变化前:

  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

  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

  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描述实验时应注意语言清晰、准确,只说现象不说结论。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并列表记录。分别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1、2这两个实验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物质发生物理变化的依据。

  3、4这两个变化的共同特征是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的物质,这是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

  引导学生小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

  板书: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讨论]这两种变化有什么本质区别和联系?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讨论]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

  [练习]口答课本第5页习题1、2。

  [讨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

  D、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四个实验,我们知道水沸腾时能变成水蒸气,而水蒸气遇冷又能凝结成小水滴,胆矾是蓝色的晶体,镁带在空气中能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能转化成三种物质,这些都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即物质的性质,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讲述]物质的性质,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均指物质的特有属性,物质不同,其性质也不同。下表有助区别两种概念。

  [投影]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由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讨论]

  1、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

  A.导电性B.挥发性C.可燃性D.溶解性

  2、下列各组物质能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区别开的一组是()

  A.豆油和汽油B.水和酒精C.铁块和铝块D.面粉和白糖

  3、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木棒受力折断。

  [小结]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

  我们应把握住一点,即变化是一个过程,是动态的;而性质是物质内在的属性,有时需要一定的方式方法让其表现出来,而有时只需用感观和仪器感知测量即可。

  四、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3、4页内容,讨论: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内容,了解化学工业的过去和现状。

  五、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小结]注意学习化学的方法(抓好预习、听讲、复习、作业四个环节),重视并做好化学实验。

  预习指导:

  做到初步了解重点、难点、画出不懂的问题。

  听讲:

  边听、边观察、边思维、边记忆,争取在课堂学会。

  复习:

  巩固所学知识。

  随堂练习:

  布置作业

  复习课本1-4页,画出概念和记忆要点

  板书设计

  绪言

  一、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观察实验的方法:

  [投影]变化前:

  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变化中:

  物质发生的主要现象,如是否发光、放热、颜色怎样变化、是否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否有气味,有什么颜色的沉淀产生等。

  变化后:

  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

  二、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化学反应)

  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初中化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理解化合反应的概念,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的方法。

  2、氧化反应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在氧化反应中,物质失去电子并与氧气结合形成氧化物。这类反应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释放,例如燃烧和腐蚀等。判断一个反应是否属于氧化反应可以通过观察反应物中原子的氧化态变化来确定。如果某元素的氧化态增加,说明该反应是氧化反应。氧气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气体,在许多生活和工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氧气广泛用于呼吸设备、医疗治疗、气焊切割等,同时也是许多火焰的燃烧所需要的氧化剂。

  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对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的归纳,初步学会判断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方法。

  科学思想

  使学生初步理解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科学品质

  通过对氧气化学性质的归纳,培养学生对科学严谨认真的态度。

  科学方法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分析、归纳,认识反应的本质。

  重点、难点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建立及对反应的基本类型的判断。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我们已经探索了氧气的特性,尤其是通过实验深入研究了它的化学反应性。

  [提问]

  1 、请说出氧气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请写出碳、硫、磷铁与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碳+氧气二氧化碳

  硫+氧气二氧化硫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倾听、回忆

  回忆并且回答:氧气能与碳、硫、磷、铁等物质发生反应

  复习旧知识

  为获取新的知识伤脑筋铺垫。

  考察学生对文字表达式的掌握情况。

  [引言]除了常见的元素如碳、硫、磷和铁,一些常见物质中的蜡烛也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演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观察提纲]反应前集气瓶是否干燥

  点燃的蜡烛放在空气中火焰的焰色。

  将点燃的蜡烛伸入纯净的氧气中可看到什么现象

  反应后触摸集气瓶壁并观察反应后有什么现象

  反应后向集气瓶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变化

  倾听

  观察并记录

  反应前容器内没有水,点燃的蜡烛在空气中产生黄色火焰,当将蜡烛放入含氧气的环境中时,火焰变为白色并释放出热量。反应完成后,石灰水变得浑浊。

  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讨论题]

  1 、为什么反应前集气瓶壁必须是干燥的

  2 、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了什么问题?

  3 、怎样写出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

  讨论并回答:

  1、因为生成物中有水,所以反应前集气瓶必须是干燥的,否则无法观察到水。

  2、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并帮助他们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巩固文字表达式的写法。

  [问题探讨]通过对碳、硫、磷、铁与氧气反应的文本表达式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反应物和生成物具有以下共同特点。

  1、反应物的种类:碳、硫、磷、铁都属于化学元素,它们在自然界中以纯元素的形式存在。这意味着它们在化学反应中作为单质参与其中。

  2、氧气作为反应物:氧气是一种非金属元素,也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氧化剂。在这些反应中,氧气充当反应物的角色,与其他元素发生氧化反应。

  3、生成物的种类:在碳、硫、磷、铁与氧气反应中,生成物通常是相应的氧化物。例如,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这些氧化物由相应的元素与氧气反应而成。

  总结起来,碳、硫、磷、铁与氧气反应中的反应物都是单质,氧气是常见的氧化剂,而生成物是相应的氧化物。这些共同特点揭示了这些反应中的基本化学原理。

  化学反应类型繁多,为了便于学习,我们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称为合反应。

  [提问]怎样简单的表示出化合反应?

  分析、归纳并回答。

  反应物都是两种、生万物都是一种。

  领悟。

  回答:多变一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认识反应特征。

  [板书]

  三、化合反应

  1、定义: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2、特点:多变一

  3、表示方法:A+B→AB

  阅读课本第16 ~17页,并划出重点。

  归纳出规律性的知识。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课堂练习]1、列举出学习过的几个反应由学生鉴别

  做课堂练习。

  及时巩固重点知识。

  [引言]在我们的家中,我们使用氯化钠作为食盐。如果将氯化钠溶解于水中形成盐水,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讨论题]

  1化合反应属于什么变化?

  2、氯化钠溶解于水形成盐水属于什么变化?

  3、形成盐水的过程是化合反应吗?

  4、说明不是化合反应的原因。

  思考讨论并回答。

  1、属于化学变化

  2、属于物理变化

  3、不是化合反应

  4、氯化钠溶解于水会形成盐水,这是一种物理变化,因为没有发生任何新物质生成。而化合反应会产生新的物质,因此属于化学变化。

  质疑、探索。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讨论]碳、硫、磷、铁与氧气发生反应有两个共同特点:

  1、这些物质都能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在这些反应中,硫、磷和铁原子失去电子而被氧气原子接受电子,形成相应的氧化物。例如,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SO2),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P4O10),铁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二铁(Fe3O4)。

  2、这些反应都是放出能量的反应,也就是放热反应。在这些反应中,化学键的形成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反应通常是自发进行的,伴随着产生热量和火焰等现象。

  因为在这些反应中,正是氧气充当了催化剂参与其中,从而使得反应能够顺利进行,我们因此称之为氧化反应。

  [板书]四、氧化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氧化反应。

  观察、分析得出结论:

  (1)反应条件都是点燃

  (2)反应时都有氧气参加反应。

  领悟。

  阅读课本第17页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提问]为什么氧化反应中无“剧烈”二字,举例说明。

  生锈是铁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变化,而人的呼吸则是人体内部的化学反应过程,它们都是与氧气有关的化学反应。尽管这些反应都与氧气有关,但它们并不属于剧烈的反应。因此,我们在定义中没有加入"剧烈"二字。

  【回答】为什么在氧化反应中物质与氧发生化学反应,而不是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原因是氧气本身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分子。在氧化反应中,物质与氧直接发生化学反应,其中一个或多个氧原子从氧气分子中分离出来,与物质反应形成氧化物产物。所以我们通常说物质与氧发生化学反应。

  由于氧气存在除了氧的形式外,还存在其他形式。

  思维,猜想。

  思考。

  倾听。

  巩固对氧化反应的理解,从广义上认识氧化反应。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讨论]判断氧化反应的依据是什么?是否与化合反应一样,生成物只是一种?举例说明。

  回答:物质与氧发生反应,生成物不一定是一种。如:石蜡燃烧

  学会判断氧化反应的方法。

  [课堂练习]判断哪种类型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以及哪种类型的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做课堂练习二

  加深理解,及时巩固。

  [提问]

  1、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吗?举例说明,可得出什么结论。

  2、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例如,当氨气和氯化氢发生反应时,只是发生了一个化合反应,而不是氧化反应。这个例子表明,化合反应并不一定涉及氧化过程。

  思考、讨论并回答:

  有时候并非如此,举个例子,石蜡燃烧只是一种氧化反应,并非化合反应。由此可得出: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通过对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不同特征进行深入了解,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知识迁移的能力。

  [课堂练习三]辨别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

  做课堂练习

  及时反馈

  [指导阅读]氧气的用途(课本第17页)

  [讨论]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有什么关系?

  阅读并找到答案: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

  氧气的用途是由性质决定的。

  认识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用途。

  [板书]医疗

  供给呼吸登山、潜水

  氧气的用途航空

  气割、气焊

  支持燃烧炼钢

  宇航

  [讲解]氧气作为一种强力的燃烧支持剂,带给了人类许多益处。然而,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潜在的危险和不利影响。举例来说,当火灾发生时,氧气的存在会助长燃烧过程,使火势更加猛烈。此外,氧化反应还能引起食物腐烂及金属腐蚀,如铁锈的产生等。

  思考、归纳并回答。

  记录。

  倾听、领悟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育学生辩证的认识氧气的性质。

  [小结]

  1、学会判断化合反应、氧化反应的方法。

  2、了解氧气的用途。

  分析、归纳并回答。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课后记:刚刚学到的两种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区分这两种反应类型,让我们举一个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具体例子。课后第三题的答题情况不佳也说明了学生对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概念及其区别掌握不够。

初中化学教案11

  目的:

  1 、知识与技能:盐的定义并会判断,复分解反应定义、范围、条件,盐的性质用途。

  2 、过程与方法:知识的归纳与延伸, CO 3 2? 的检验方法,简单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生活中盐的作用的认识,培养探究精神。

  重点:

  盐的性质、复分解反应。

  难点:

  物质鉴别(定)及混合物分离方法

  方法:

  讨论归纳,实验探究

  药品器材: Cu Fe HCl H - 2 SO 4 NaOH Ca(OH) 2 AgNO 3 BaCl 2 CuSO 4 FeCl 3 试管、玻璃管、酒精灯、试管夹、滴管等

  教学过程:

  过程与步骤

  提示与指导

  讨论与归纳

  探究与深化

  看食盐的妙用(资料卡),回忆食盐的相关知识

  思路提示:

  存在、制取、提纯

  食盐存在广:

  食盐用途多:

  粗盐的提纯方法步骤:

  ①探究食盐水与 AgNO 3 溶液反应实验。

  ②设计实验除去 NaCl 中杂质 CaCl 2

  ③设计方案用生石灰,纯碱、水等制取 NaOH

  总结碳酸(氢)盐的性质,归纳物质鉴定的一般方法

  完成方程:

  CaCO 3 +

  Na 2 CO 3 +

  HCl

  NaHCO 3 +

  Ca(HCO 3 ) 2 +

  NaHCO 3 +

  Ca(HCO 3 ) 2 +

  同桌互查

  ①阴离子含 CO 3 2? (HCO 3 - ) 的化合物均能与酸反应放出 CO 2

  (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②鉴别 CO 3 2? 的一般方法: a. 取试样; b. 加试剂; c. 观现象; d. 作结论。

  ①实验:向半试管澄清的石灰水中吹入 CO 2 (变浑)→继续吹入(澄清)→均分为两试管 1 份微热,另一份加入稀 HCl ,试分析其一系列变化。

  ②应用:

  a. 仿写:

  Na 2 CO 3 +H 2 O + CO 2

  NaHCO 3

  b. 解释溶洞、钟乳石、石笋的成因

  过程与步骤

  提示与指导

  讨论与归纳

  探究与深化

  分析反应类型、特点、认识复分解反应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特点:

  1、 化合 A+B → C

  多变一

  2 、分解 A → B+C

  一变多

  3 、置换 A+BC → B+AC 第三者

  4 、复分解 AB+CD → AD+CB 调换亲

  复分解反应:

  ①定义

  ②范围:一般为酸碱盐类物质之间

  ③条件↑、↓、 H 2 O (即生成难电离的.物质)

  ①分析以下反应能否进行,说出理由

  KNO 3 +NaCl

  CaCl 2 +H 2 CO 3

  AgCl+NaNO 3

  Cu(OH) 2 +NaCl

  ②练习自写 5 个以上复分解反应方程,同座交流

  理解溶解性表,认识和归纳盐的性质

  ①看酸碱盐溶解性表,写出表中存在的盐的化学式及名称

  ②从表的排列方法对盐进行简单分类:

  按阳离子分

  按阴离子分

  按可溶性分

  ③回顾与小结盐能与哪几类物质反应?

  ㈠盐的物理性质

  盐大多数为无色(或白色)晶(固)体,大多数能溶于水,

  ㈡盐的化学性质:

  1 、跟活泼金属反应 Fe+CuSO 4 =

  Cu+AgNO 3 =

  2 、跟酸反应

  CaCO 3 +2HCl=

  AgNO 3 +HCl=

  3 、跟碱反应

  NaOH+CuSO 4 =

  Ca(OH) 2 +Na 2 CO 3 =

  4 、跟盐反应

  NaCl+AgNO 3 =

  BaCl 2 +Na 2 SO 4 =

  1 、盐溶解性表记忆方法总结交流

  2 、说出下列盐的名称:

  FeSO 4 FeCl 2 NaHCO 3

  Ca(HCO 3 ) 2 Cu 2 (OH) 2 CO 3

  FeSO 3 NaNO 2 Na 2 SO 3

  KMnO 4 CuSO 4 5H 2 O

  K 2 MnO 4 KAl(SO 4 ) 2 12H 2 O

  3 、下列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写出方程:

  ①硫酸和硝酸钾 ②氢氧化钡溶液和硝酸 ③氯化铝溶液和硝酸银溶液 ④碳酸铵溶液和盐酸 ⑤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⑥硫酸锌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

  4 、有四瓶分别为 NaCl HCl NaOH Ca(OH) 2 无色溶液,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别。

  5 、有三种白色粉未 CaCO 3 Na 2 CO 3 NaHCO 3 ,请设计方案区别出来。

  附幻灯片: 1 、盐的妙用, 2 、实验录像

初中化学教案12

  1、空气的组成

  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3%,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占0、03%。

  2、空气是宝贵的资源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用作制硝酸和氮肥,做保护气等;氧气比较活泼,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气焊炼钢等;稀有气体,很不活泼,用作保护气,电光源等。

  3、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加压、降温后可变成淡蓝色液体或淡蓝色雪花状固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2)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用的氧化剂。

  4、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实验药品:暗紫色的高锰酸钾(固体)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固体的混合物。

  (2)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3)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

  (4)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移、熄。

  (5)检验: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若木条复燃,,则瓶内是氧气。

  (6)注意事项:①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塞一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②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将导管从水中取出,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水的倒流。

  5、物质的分类:

  混合物、纯净物。

  6、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导电性、导热性、密度、硬度等。

  (2)化学性质:氧化性、可燃性、毒性、稳定性等。

  7、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或化学反应。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是否生成新的物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变化时,分子是否变化。

  (2)化学变化的基本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知识巩固

  1、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日报的检测项目中不包括()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O2)C、二氧化氮(NO2)D、总悬浮颗粒(TSP)

  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水受热沸腾、酒精燃烧B、汽油挥发、动物的呼吸作用

  C、食物变质、铁锅生锈D、玻璃破碎、西瓜榨成汁

  3、豆科植物根瘤菌能直接固定空气中的某些气体成为农作物养料,这种气体是()

  A、氨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氧气

  4、在中央电视台发布的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中可看出,造成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下列对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废水主要污染水源)

  A、环境绿化不好,粉尘到处飞扬B、生活和生产中燃烧煤炭

  C、工业生产排放废水D、机动车排放尾气

  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清新的空气B、无色透明的雪碧饮料C、蒸馏水D、牛奶

  6、“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原料物质中所有的原子完全被利用且全部转入期望的产品中,下列反应类型中一定符合“化学反应的绿色化”要求的是()(从题干分析出“产品”只能有一种,不能有两种。)

  A、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复分解反应D、化合反应

  7、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五氧化二磷颗粒在空气中看到的现象是烟,不会是雾。)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和放出热量

  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气味的气体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雾

  8、物质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的变化,主要与空气中的某些气体有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钢铁生锈与氧气、水蒸气有关B、氢氧化钠固体潮解与水蒸气、二氧化碳有关

  C、白磷在空气中自燃与氧气有关D、熟石灰变质与氧气、水蒸气有关

  9、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是一种无色液体,常用作无公害的消毒杀菌和漂白剂等,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怎样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色液体(简述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参考答案:

  各取少量无色液体于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有气泡产生的是双氧水,无气泡产生的是水。

初中化学教案13

  [ 学习目标 ]

  知识技能目标

  1、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

  2 、掌握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和计算。

  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对溶液的“浓”和“稀”具体分析,提出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2、讨论影响溶质质量分数大小的因素,加深对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阅读和练习,对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能做到步骤完整、字迹工整有逻辑性。知道化学计算格式美。

  教学重点

  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 学习过程 ]

  一、 溶液的组成与 “浓溶液”和“稀溶液”的关系

  (阅读)课本143页第一,二段。

  (讨论)怎样判断两杯糖水的浓度大小。

  (小结)。

  (观察)两杯不同浓度硫酸铜溶液。

  (讨论)怎样判断两杯硫酸铜溶液浓度的大小。 .

  (小结)。

  (讨论)决定溶液浓或稀的因素是什么呢

  (小结)

  (观察)将一杯硫酸铜溶液分成三等份,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水,另一份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

  (讨论)(1)、每一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否改变

  (2)、将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水,其溶质、溶剂、溶液的是否改变

  (3)、将另一份加入少量硫酸铜固体,其溶质、溶剂、溶液的是否改变

  (4)、原溶液减少溶质,其溶质、溶剂、溶液的是否改变

  (5)、原溶液蒸发溶剂,其溶质、溶剂、溶液的是否改变

  (小结):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溶液的组成

  每一份

  加水

  蒸发水

  加入溶质

  减少溶质

  二、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问)什么叫溶质的质量分数

  。

  (提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数学表达式如何

  。

  (提问)怎样理解

  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提问)某硝酸钾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解释其含义

  。

  2、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讨论):下表中的数据:

  硝酸钾溶液

  水

  KNO3固体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克

  96克

  200克

  10克

  150克

  16%

  100克

  25克

  (小结)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的关键是

  (阅读)课本例题1和例题3以及解题格式。

  (讨论)找出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

  (练习)蒸干20克食盐溶液得到1.5克氯化钠。计算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 当堂训练

  1 、将10克蔗糖溶于90克蒸馏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A小于10%

  B等于10%

  C大于10%

  D无法判断

  2 、从200毫升2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取出10毫升。取出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 0.2% B . 2%

  C . 10% D . 20%

  3 、将6克食盐溶于94克水中,多少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

  1)若将溶液分为二等份,每一份的溶质质量分数呢

  答:。

  2)取一份,向其中加入10克水,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

  3)向一份中加入2克食盐,求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

  四、 反思评价:

  1、我能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吗

  2、我能说出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关键吗

  3、我掌握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格式吗

初中化学教案14

  [知识目标]

  1.常识性介绍水和人类的关系,水的污染与防治。

  2. 通过对水资源的了解,使学生初步懂得水资源污染的原因、危害及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国情、节水、环保教育。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新闻记者能力,自学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说明水在自然界的存在。第二部分描述水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第三部分说明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本节内容是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好教材。

  [教学重点]

  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教学方法]

  自学辅导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空气,同样也离不开水。因为水和空气一样,也是人类及自然界各种动物、植物生存的不可缺少的物质,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

  【阅读】请结合下列问题阅读课本第44页—第47页:

  ⑴自然界中的水分布状况如何?淡水资源有多少?

  ⑵水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哪些用途?

  ⑶水源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污染水源对人类有哪些危害?我们应该怎术防治和保护?

  【板书】

  第一节 水

  一、水在自然界的存在

  【提问】根据同学们看书和你对水的了解回答问题⑴

  【小结】水在自然界的存在,首先是江河、湖泊、海洋,还有地下水,另外在大气中以及动、植物体内也都存在有大量的水。仅江河海就占了地球表面积的3/4。虽然地球上总水量很大,但能够饮用和使用的淡水仅为总水量的1%。

  【板书】

  1.主要存在于江河、湖泊、海洋,约占了地球表面积的3/4。

  2.在人体和动、植物体内也都存在有大量的水。

  3.在地层和大气里也存在有许多的水。

  【提问】根据同学们的地理知识,我国的水资源是怎样的?我国是缺水的国吗?

  【讲述】我国的淡水资源是较为丰富的,但由于地理和气候的原因,分布不均,我国东南部地区湖河流较多,而西北部地区就较少。虽然我国陆地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五位。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水的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而且我国还是耗水量很大的农业大国,因此我国属于缺水国。

  【板书】

  二、水与工农业及日常生活

  【提问】结合教材中的介绍和你对水在工业、农业、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了解,说说水有哪些用途?

  【小结】工业用水洗涤、溶解、加热、冷却,进行纺织、造纸、炼钢、发电、生产化肥及各种化工产品。农业用水灌溉,粮食、水果、蔬菜的丰收就有了保障。日常生活离不开水,洗衣、洗澡、各种饮料食品,生病了吃药、打针等。

  设想,如果缺了水,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世界又会变成什么样?

  【板书】

  三、保护水资源

  【讲述】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本来就是有限的,随着现代工业、农业发展,淡水在许多城市已面临短缺的危机。同时大量的各种废水、废气、废渣,使自然水系受到严重污染。水的污染与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构成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请同学们结合教材,自己归纳总结工业、农业、人类生活三方面对不源造成的污染,并讨论分析带来的危害以及怎样防治这些污染。

  【板书】

  1.水污染的形成

  ⑴工业生产中的“三废”(废气、废水、废渣)

  ⑵农业生产中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⑶生活污水

  2.水污染的危害

  ⑴可以使人生病、中毒甚至死亡

  ⑵破坏生态环境

  3.水污染的防治

  ⑴工业上控制“三废”进入水体

  ⑵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提倡节水农业

  ⑶生活上合理用水

  ⑷增强环保意识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淡水在自然界分布很方,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

  B.动植物体内及大气中的水,起着维持生理活动及气候的作用

  C.凡是无色透明的`水都是可饮用水

  D.水不是无穷无尽的,因此要节约用水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水

  B.工业三废中只有废水可造成水资源的污染

  C.有些地区流行甲状腺 肿大病和龋齿病,原因是饮用水中缺少碘和氟元素

  D.热电厂和工业冷却水,不会造成水污染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无色透明的水都是纯净物

  B.冰、水共存物是混合物

  C.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工农业生产中常利用水来溶解物质

  4.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水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世界人均占有量为10520立方米,我国则为______立方米。

  5.水在自然界分布分很广,约占地球表面积的____,但地面淡水仅约占总水量的____。世界上用于农业的淡水占人类消耗淡水量的_____。

  6.工业生产中______、______、______和生活______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______、______随水流入河中,都会使水受到污染。

  7.如果一个水龙头每秒滴水2滴,平均20滴水为1毫升,试计算一昼夜漏掉多少升水?

  8.某工厂每天排出20吨水,其中30%未经处理。已知每吨废水可污染140吨清水,该工厂每天将造成多少吨清水被污染?

初中化学教案15

  第二册第一节分子

  课题:第一节分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分子的性质,掌握分子的概念;

  2、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

  教学重点:分子的概念和性质、

  教学难点:分子运动的想象、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化学是研究什么的

  引入新课:

  通过绪言和第一章学习,我们知道了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本节将进入对物质组成结构的研究、在

  初中物理中,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什么是分子,分子又具有哪些

  基本性质

  讲授新课:

  一、分子、

  实验1 :品红的扩散、

  实验2 :氨分子的扩散、

  观察现象,解释原因、

  实验3 :酒精和水的混合、

  观察: V酒精+ V水1 V酒精与水混合、解释原因、

  讨论:通过以上实验说明分子有哪些基本性质

  阅读P27 1--- 3段、

  小结: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很小,质量也非常小;

  2、分子不停地运动;

  3、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讨论:举出生活中几个事例,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

  教材P292、

  提问:通过对分子的学习,我们应更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分子

  讨论:分子的概念、 (阅读P26第4段和第5段)、

  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讨论:分子是否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举例说明、

  二、混合物与纯净物、

  演示实验2 – 2 、铁粉与硫粉混合、用磁铁在混合物上方移动、

  观察现象:磁铁可吸引混合物中的铁、

  讨论:以上实验说明什么问题,什么是混合物

  (分子1 )

  1、混合物: P28 、

  举例说明哪是些物质是混合物、

  什么是纯净物举例说明、

  2、纯净物、

  三、用分子的知识解释:

  讨论: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混合物与纯净物、阅读P28第5段、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1、混合物与纯净物:

  都限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混合物:由不同分子构成的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四、巩固练习:

  1、简答下列各题:

  (1)、根据分子的性质解释,

  a)、气体易被压缩,固体不易被压缩、

  b)、水在夏天比冬天蒸发的快、

  2、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二氧化锰; (B)、氯酸钾; (C)、氧化镁; (D)、液氧、

  (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铁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生成物;

  (B)、氯酸钾,二氧化锰混合后加热制取氧气的剩系物;

  (C)、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

  (D)、石蜡燃烧后的生成物、

  教学后记:

  本节概念很抽象,需多次打比方,并加强与生活实际的练习、

【初中化学教案】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教案08-31

初中化学教案02-21

初中化学教案(合集)05-17

初中化学教案【推荐】05-17

初中化学教案优秀05-07

[热]初中化学教案05-24

初中化学教案(精品)05-24

(集合)初中化学教案05-28

(热)初中化学教案05-23

(必备)初中化学教案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