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教案(精华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识“娲、塌、熄”等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隆、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
一、故事激趣,课前谈话
师:大家一定喜欢读神话故事吧?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见面礼就是和神话故事有关的哦,请看大屏幕,这里有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是谁?你能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
1.课件逐一出示:
(1)他开辟了天地,并用身躯化作世间万物。--盘古
(2)他为民除害,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后羿
(3)她化作小鸟,把石子投入大海。--精卫
(4)她创造人类,无私奉献。--女娲
咱们班同学的语文学得真不错,相信我们一起会学得很愉快的。
【设计意图:运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分钟
二、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板书:女娲补天)
2.题目中哪个词让你感觉到神奇呢?(补天)为什么?
师:女娲可真不了起,在读故事之前,你对女娲还有哪些了解?
交流,出示课件:
传说中的女娲是一个人首蛇身的女神。她用黄泥捏成人,创造了人类。女娲就是人类的母亲。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使学生对课文先有一个整体的、感性的认识,为学生进一步的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整文感知课文(自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纲:
①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③有弄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准备提出。
2.学生自学。
三、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出示生字“娲、隆、塌、扎、熄、冶”,指名拼读。
(1)读准“隆、扎”的读音。
(2)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设置,体现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理解词语能力非一日之功,正是来自于平时的日积月累。】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冈: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
熄灭:停止燃烧。
纯青石:指颜色只有青色的石头。
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岗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所围困在山顶上,女娲把人们从水火中救了出来。又拣五彩石冶炼,补好了天。)
3.说出使你受感动的地方。(学生说)
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能把这部分内容读一读吗?(朗读指导)
4.质疑。(师生评议解决)
提出新的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将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设计意图:学生边读课文边想,初步培养学生的良好读书习惯。】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落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学生a:因为天塌地裂、烧起大火、发洪水,给人们带来痛苦。
学生b:女娲见此情景,很难过,求雨神熄灭大火。造船救出人们。
学生c:女娲去找五彩石,回来冶炼成水,把天补好。
学生d:女娲把天补好后,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学生e:人们还记得………
(板书:起因:天塌地陷烧起大火发洪水)
3.指导学生从内容去想: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
五、指名读第2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1.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
2.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设计意图:以关键词为突破口,使学生能有针对性地研讨文本。】
3.小结,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板书:经过: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六、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
1.大声自由读文。
2.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
(1)结合挂图理解补天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理解第3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板书:炼石补天)
(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补天的经过。
3.指导朗读这两段话。
七、齐读第5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决第三个问题。
1.后来,女娲补好了天,没有了威胁人们的大火,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板书:人们又安居乐业)
2.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
八、总结全文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自己阅读课文,已经基本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女娲是这样一个善良的、能为大家着想的英雄。(板书:爱心吃苦勇敢)
神话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人们为什么要塑造女娲这样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物?(学生可能一时想不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议一议。)
教师小结:古人想象出女娲补天这样的神话,说明古人希望有一天人能有战胜自然灾害的力量,还希望人们都能像女娲这样心地善良,关心别人。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九、拓展延伸
1.在女娲的努力下,天被补好了,从此人类头顶的天空像帐篷似的张开来,再也不会塌了。人们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学们,你想对女娲说点什么?
2.女娲如此辛苦的补天,我们现代人应该学习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娲、塌、熄”等6个生字,掌握多音字“隆、扎”。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劳苦大众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补天的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德,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想象力。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故事激趣,课前谈话
师:大家一定喜欢读神话故事吧?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见面礼就是和神话故事有关的哦,请看大屏幕,
这里有几个神话故事里的人物,他们是谁?你能说出这个故事的名字吗?
课件逐一出示:
(1)他开辟了天地,并用身躯化作世间万物。——盘古(课件出示2)
(2)他为民除害,射下了天上的九个太阳。——后羿(课件出示3)
(3)她化作小鸟,把石子投入大海。——精卫
(课件出示4)
(4)她创造人类,无私奉献。——女娲
(课件出示5)
咱们班同学的语文学得真不错,相信我们一起会学得很愉快的。
二、揭示课题,引发兴趣
1.师: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板书:女娲补天)
2.题目中哪个词让你感觉到神奇呢?(补天)为什么?
师:女娲可真不了起,在读故事之前,你对女娲还有哪些了解?
交流,出示课件:(课件出示6)
传说中的女娲是一个人首蛇身的女神。她用黄泥捏成人,创造了人类。女娲就是人类的母亲。
三、整文感知课文(自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纲:(课件出示7)
①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②文中哪些地方使你感动?为什么?
③有弄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准备提出。
2.学生自学。
四、检查自学情况(反馈)
1.指读课文,纠正字音。出示生字“娲、隆、塌、扎、熄、冶”,(课件出示8)指名拼读。
(1)读准“隆、扎”的读音。
(2)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课件出示9)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冈: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
熄灭:停止燃烧。
纯青石:指颜色只有青色的石头。
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2.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课件出示10)
(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岗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所围困在山顶上,女娲把人们从水火中救了出来。又拣五彩石冶炼,补好了天。)
3.说出使你受感动的地方。(学生说)
说说你为什么受感动?能把这部分内容读一读吗?(朗读指导)
4.质疑。(师生评议解决)
提出新的问题:(课件出示11)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将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五、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落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学生a:因为天塌地裂、烧起大火、发洪水,给人们带来痛苦。
学生b:女娲见此情景,很难过,求雨神熄灭大火。造船救出人们。
学生c:女娲去找五彩石,回来冶炼成水,把天补好。
学生d:女娲把天补好后,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学生e:人们还记得………
(板书:起因:天塌地陷烧起大火发洪水)
3.指导学生从内容去想: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
六、指名读第2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1.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
2.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3.小结,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板书:经过: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七、学习课文第3、4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
1.大声自由读文。
2.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
(1)(课件出示12)结合挂图理解补天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理解第3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板书:炼石补天)
(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补天的经过。
3.指导朗读这两段话。
八、齐读第5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决第三个问题。
1.后来,女娲补好了天,没有了威胁人们的大火,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板书:人们又安居乐业)
2.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
九、总结全文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自己阅读课文,已经基本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女娲是这样一个善良的、能为大家着想的英雄。(板书:爱心吃苦勇敢)
神话是人们想象出来的,人们为什么要塑造女娲这样一个心地善良的人物?(学生可能一时想不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议一议。)
教师小结:古人想象出女娲补天这样的神话,说明古人希望有一天人能有战胜自然灾害的力量,还希望人们都能像女娲这样心地善良,关心别人。
十、拓展延伸(课件出示13)
1.在女娲的努力下,天被补好了,从此人类头顶的天空像帐篷似的张开来,再也不会塌了。人们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同学们,你想对女娲说点什么?
2.女娲如此辛苦的补天,我们现代人应该学习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教案3
教学要求:
1、学习课学,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联系臭氧层对环保教育。
4、自学课文生字词。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健:
1.
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
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课文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1.
课文插图投影。
2.
生字词卡片。
3.
有关”五彩石”的实物(如雨花石)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
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二、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
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
三、揭题,释题。
1.
板书题目:12.女娲补天
2.
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3.
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
四、录音朗读,学生自由读。
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1.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
(1)读准”窟隆冶”的读音。
(2)指导书写生字。
注意以下字形。
娲:右下部是”内”。隆:右边中间的一横别漏写。
窟窿:两个字都是穴宝盖。
冶炼:冶字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
炼:是火字旁,右边不是东。
六、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轰隆隆:像声词。
塌下:倒,下陷。
窟窿:洞,小孔。
山冈:地面形成高低不平的山脊.
洪水:指可能酿成灾害的大水。
熄灭:停止燃烧。
纯青石:指颜色只有青色的石头。
五彩石:传说中用来补天的各种颜色的石头。
冶炼:用高温熔炼或电解等方法将矿石中的`有用成分提取出来。
七、指名读文,正音。
八、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九、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
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
十、指导熟读全文。
十一、作业。
1.
抄写生字词。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
12.女娲补天
1.
女娲为什么补天?
2.
女娲怎么补天?
3.
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看卡片读生字词。
2、读后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学生A:因为天塌地裂、烧起大火、发洪水,给人们带来痛苦。
学生B:女娲见此情景,很难过,求雨神熄灭大火。造船救出人们。
学生C:女娲去找五彩石,回来冶炼成水,把天补好。
学生D:女娲把天补好后,人们又过上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
学生E:人们还记得………
3、指导学生从内容想开去: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
(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
四、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1.
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
2.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3.
小结,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五、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
1.
大声自由读文。
2.
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生:我从她原以为……费多大力气这儿看出她原来找石头费了很大力气。
生:她忙了几天几夜这句话中也看出女娲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
生:有她找啊找啊这句话也可以看出。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1)结合挂图理解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天的经过。
3
导朗读这两段话。
六、齐读第五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决第三个问题。
后来,女娲补好了天,没有了危胁人们的大火,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七、联系科学上的补臭氧层漏洞,培养学生对科学、对环保的热爱之情。
八、引导学生读课前备好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九、齐读课文,小结。
十、作业。
1.
回答课后第二题。
2.
阅读课外神话故事。
板书:
12女娲补天
原因
经过
结果
天塌地裂
求雨
灭火
人们又安居乐业
起火发洪水
造船救人
炼石补天
(爱心、吃苦、勇敢)
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教案4
教材简说
《女娲补天》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一个流传千年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目标
1.认识“措、混”等9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感受女娲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品质。
教学重点
1.品读课文3、4自然段,借助具体语言文字,感悟故事的神奇之处。
2.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捡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体会女娲的勇敢精神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播放女娲造人视频,师生共同欣赏。
2.教师导入:女娲是我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女娲娘娘,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女娲不但是抟土造人的女神,还是是补天救世的英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女娲补天”的故事。
3.板书课题:女娲补天,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教师播放课文朗读视频,学生认真听课文读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教师出示词语:惊慌失措 混乱 一项 熄灭 石浆 塌下来 杀害 传颂 功绩
(1)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教师出示生字:颂 熄 混 塌,学生按顺序朗读。
教师过渡:同学们对本课生字的掌握非常棒,下面我们一起去学习本课的词语吧。
(3)词语解释:词语惊慌失措是什么意思呢?
预设1:“措”的意思安排;安放。
预设2:这个词语的意思是指吓得慌了手脚,不知如何是好。
三、明确起因、经过和结果,概括主要内容
1.默读课文,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
2.学生默读课文,思考相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预设1:第1、2自然段是故事的起因。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故事的起因:天塌地陷、发洪水
教师板书:起因 天塌地陷 发洪水
预设2:第3、4自然段是故事的经过。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故事的经过:女娲补天
教师板书:经过 女娲补天
预设3:第5自然段是故事的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故事的结果:人民又安居乐业
教师板书:人民又安居乐业
4.请同学们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叙述《女娲补天》的主要内容吧。
预设:本文写了天塌下一大块,地被震裂,人们被水火围困,女娲把人们从水火中救了出来,她又寻找五彩石冶炼,补好了天。
四、关注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形象
1.默读课文,找一找故事中哪些地方特别神奇?哪些情节触动了你?圈画出重点词句。
2学生默读课文,并圈画相关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1)天上露出一个大窟窿,地上也裂开了一道道黑黝黝的深沟,洪水从地下喷涌而出,各种野兽也从山林里跑出来残害人类。
预设:我圈画的内容是“大窟窿”“黑黝黝”“喷涌而出”“残害人类”。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
[天上——大窟窿,地上——深沟,洪水——喷涌而出,野兽——残害人类,天哪,太可怕了!]
(2)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从此,天上便有了五色的云霞。
预设1:我圈画的内容是“五种颜色的石头”“五色的.云霞”,女娲不畏艰辛,补天成功。
预设2:把天上的五彩云霞想象成女娲用五色石浆补好的天空,这样的想象神奇而瑰丽。
(3)女娲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于是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撑起来,这样天就再没有了坍塌的危险。
预设1:我圈画的内容是“斩下”“竖立”,乌龟的四条腿就撑起了人们头顶的天空,真是不可思议。
预设2:从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女娲的坚定决心、智慧和果断。
(4)接着,她奋勇杀死了在中原一带作恶的黑龙,其他野兽见此情景,吓得纷纷逃回山林,不敢再到处流窜残害人类了。
预设:我圈画的内容是“不敢”“纷纷逃回” 通过这些词语可以看出女娲的力量非凡
以及勇敢和智慧。
教师板书:力量非凡 勇敢 智慧
五、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1.教师提示1:想一想:女娲为了寻找五彩石,她会遇到什么困难呢?
预设:路途遥远、洪水肆虐、野兽攻击……
2.教师提示2:展开想象:五种颜色的石头可能在哪些不同的地方?
预设1:女娲来到了森林里,她找哇找哇……
预设2:女娲又来到了雪山上,她找哇找哇……
预设3:女娲又来到了大沙漠,她找哇找哇……
预设3:女娲又来到了大海边,她找哇找哇……
3.教师提示3:展开想象:女娲可能只捡到了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一种怎么办?
预设:在黑黑的山洞里,女娲边走边用手摸着每一块石头,细细地分辨着。她走遍了每一个山洞,终于在最后一个山洞里找到了白颜色的石头。
六、拓展延伸,主题概括
1.天真的会“漏”
臭氧层是地球的“保护伞”,它可以抵挡外太空的射线,让我们可以在地球上生活。但是人类曾经经常使用的一些空调和冰箱,会释放出一种气体,会和臭氧发生化学反应,使臭氧浓度减少。
“臭氧层空洞”让人们意识到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本文主要讲了天塌下一块,地被震裂,人们惊慌失措,女娲把人们从水深火热中救了出来,她又寻找五彩石冶炼,补好了天,赞美了女娲勇敢善良、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
七、课文小结,课后作业
1.课文小结:神话用神奇的想象,表现人们美好的愿望。本课的故事展示了一个勇敢善良的女娲,带给我们一段愉快的阅读旅程,这个故事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她的善良、勇敢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2.课后作业:回家后将《女娲补天》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要讲生动,讲完整。
板书设计
15 女娲补天
起因 经过 结果
天塌地陷 女娲补天 人民又安居乐业
发洪水
力量非凡 勇敢 智慧
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教案5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大盆、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
(1)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2)了解神话传说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的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女娲补天》是中国古代四大神话之一。它和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在组织学生学习这个故事时,要让学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感受女娲为了造福人类,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质,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立足语言习得,锻炼学生概括能力和形象描述能力。
三.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四.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件2)
1.导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富有智慧,他们凭借丰富、大胆的想像,创造出了许多瑰丽、多彩、优美的神话故事,创造出一个个离奇的神的形象,女娲就是其中的一个。(板书:女娲)传说中的女娲长着蛇的身子,人的头,她见大地上没有人类,就用黄泥捏成了小人,创造了人类,她为了人类的生存,不顾辛劳,不怕凶险,不停地工作,为人类造福,为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优美动人的《女娲补天》这个神话故事。
2、读读课题:用你们的声音告诉我,谁补天?女娲做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梗概
1.过渡:让我们一起带着我们的感受和疑问,自由朗读。边读边想:女娲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样的一个神?(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交流反馈。
(1)检查生字词。
同学们和课文已经不是第一次见面了,相信你们对生字词掌握得比较好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再认识一下刚刚结交的生字词朋友。(课件3)
(2)再读课文,交流: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是怎样补天的`?结果怎么样?(课件4)
(三)潜心会文,品读词句
1.过渡:面对着可怕的困难,女娲不畏艰险,毫不退缩,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她想办法熄灭天火,自己动手造船救人,还要想办法补天。找一找,女娲补天中哪些文字让你的心为之一颤;读一读,品一品,这些令你感动的文字到底包含着怎样的感情和意味。
(学生默读全文,找找、画画、品品)
2.理解重点词句。
(1)一天夜里,女娲突然被一阵“轰隆隆”的巨大响声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课件5)
师:请你用好听的声音读一下这段话。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几句话告诉我们什么呢?谁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生:天崩地裂或天塌地陷
(2)女娲难过极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把天火熄灭。她又造好了船,去救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课件6)
师:你能感受到女娲怎样的心情?
师:看到被水火围困,处于死亡边缘的人们,(生读):女娲难过极了。
朗读感受到女娲的痛苦。
师:还能体会到女娲的什么心情呢?
生:女娲急于把人们救出的心情。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生:“立刻”、“求”、“又”这些词语都能看出。
请你试着读一读,读出女娲的心情。
(3)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师:什么是冒着生命危险?
生:有可能会因为补天而丢掉自己的性命。
师:那到底有多危险?课文中是怎样写的?
指名学生读:远远的天空塌下了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师:当女娲面对这样的危险时,她是怎样做的?
(指名读: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师:女娲为什么要这样做?
师:女娲是一个神,作为一个上古时伟大的神,她本来在这个时候可以选择什么?
(过幸福的生活,长生不老,不必管人类的死活…)
然而,当这个人类之母看到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自己的儿女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时,她难过极了!这位悲天悯人的人类之母面对这样的危险时,她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师: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自己的儿女,女娲连自己的生命都不顾,为了拯救天下苍生,她想尽办法、忙忙碌碌、殚精竭虑地补天,更叫人无限感慨。大家都被女娲的勇敢深深感动,谁能够把这份感动读出来呢?(课件7)
(4)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绿、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课件8)
师:你们从女娲寻找五彩石的艰辛中读出了感动,那你是从哪些词语中看出寻找五彩石是非常困难的呢?
零零星星 几天几夜?找哇找哇??终于
师:你是怎样理解“终于”这个词的?(自由发言)
作为一个伟大的神,为了拯救人类,为了天下太平,她付出了太多太多。
师:石头终于找齐了,天到底补上了吗?请同学们自学课文的第4自然段。
(5)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课件9)
师: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象,在炼石的五天五夜中,女娲克服了哪些困难呢?
(6)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师:轻声读这句话,找出描写女娲补天动作的词语,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看似轻松的动作,却看出了女娲的神力无比,让故事充满了神奇的色彩。
再读一读,注意体会故事的神奇。
(7)齐读最后一段。
女娲历尽千辛万苦,将天补上,你们看,天边那五彩的云霞,传说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请大家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四)女娲的传说还有很多,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五)评价人物,布置作业。
1.学了课文,你想对女娲说什么?
2.关于女娲的传说还有很多,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故事。
3.?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妈妈听。
七.板书设计
女娲补天
受
关心人类疾苦 勇敢顽强……
八.教学反思
课文的文字浅显易懂,表现女娲精神的关键语言文字也不是很难理解。就是课上着重锤打的几个词“几天几夜” 、“找哇找哇” 、“终于” 、“五天五夜” 、“冒着生命危险”等,它们都并不深奥。如何从浅显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内涵,凸现女娲的精神?这需要透过文字表面去挖掘,去想象,将文本再创造,以充实内容,使人物形象趋于丰满。为此,在“几天几夜” 、“找哇找哇” 、“终于” 、“五天五夜” 、“冒着生命危险”等时空的空白处激发学生想象,通过“女娲在寻找五彩石的过程中会碰到哪些具体困难” 、“她怎样度过这五天五夜”等问题的创设,通过一遍一遍地把字词句读成画面的过程,引着学生去想,去超越文本。
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教案6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词语“轰隆隆,塌下,燃烧,熊熊大火,挣扎,冶炼,金光四射,五彩云霞。”
2. 过程与方法:了解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类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过程。能够复述故事并积累优美生动的词句,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神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以及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难点:在阅读中感受故事的神奇。
教具准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师:瞧,大家多精神,老师相信,这节课大家一定会表现的很出色,一定会给在座的的各位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有信心吗?
生:有。
师:好,上课。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最近看电视了吗?你们知道最近哪个地方发生灾难了吗?谁愿意给大家讲讲?
生:讲述自己了解的信息。
师:你们知道的可真多,这些连老师都不知道。不过老师也看到了一个悲惨的状况,那是在2006年5月27日那天,印尼发生了强烈的地震,有近5800人在地震中丧生,34万人无家可归,地震还使33000人受伤,3倒塌不计其数,灾区的状况真是惨不忍睹啊!各国人民纷纷伸出了援助这手,给灾区人民送来温暖,并全力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远古时候也曾发生过这样另人震撼的灾难!那又是谁伸出了援助之手呢?
生:女娲。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31.《女娲补天》(板书课题)。
三、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故事的神奇。
1、师:请大家把书翻到130页,老师非常想把这个故事再一次读给大家,你们欢迎吗?
生:欢迎。
师:在老师读的时候,大家要一边听一边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认为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教师配乐朗读)
师:课文读完了,谁来说一说,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生:这篇课文讲的是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师:那你觉得女娲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板书:女娲)
生:女娲是一个善良的人,勇敢的人,女娲是一个甘于奉献的人,女娲很神奇,女娲很了不起。
师:说的真好,女娲的确很神奇,也很了不起。(板书:真了不起)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最能体现女娲的神奇和了不起?
生:3、4自然段最能体现女娲的神奇和了不起。
2、学习3、4自然段,体会女娲补天过程的艰难、危险能及女娲的'神奇力量。
师:那好,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来写女娲的神奇和了不起的。请大家自读课文3、4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再找一找哪些词或句子能看出女娲的神奇和了不起。拿出笔来画一画,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给大家。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交流)
师:谁来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看出女娲神奇和了不起?
生:我读懂了女娲找五彩石很艰难。
师:从哪能看出找五彩石很艰难呢?
生:A、我从“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这一句看出的,冒着生命危险一定很艰难。B、我从“零零星星”这个词体会到寻找五彩石很艰难。C、我从“她忙了几天几夜”看出找五彩石很艰难。
师:“几天几夜”这是从哪个角度来写的?
生:是从时间的角度凸显女娲的神力。
生:我从“找啊找啊“这个词看出寻找五彩石很艰难。
师:那怎样才能把寻找五彩石这一过程的艰难与危险读出来呢?自己练练,谁愿意给大家读读,(指名读)
师:女娲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齐了五彩石,大家看图,看图上描绘的是怎样的情景。
生:看图后回答,女娲找齐了五彩石非常高兴,喜悦。
师:你能带着这各喜悦的心情把描写找齐五彩石的句子读读吗?
生:(个人读,齐读)
师:女娲终于找齐了五彩石,那她又是怎样补天的呢?
生:女娲找齐了五彩石后在地上挖了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天就补好了。
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教案7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感悟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辛苦、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辛苦、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法:情境导入法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课前热场
1、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就来玩个“填人名”的游戏,来,看谁最厉害。依次出示;《 救母》《 射日》《 开天》《 奔月》《 追日》《 补天》
2、真能干!同学们仔细看,你发现这些都是?(这些都是神话故事)。
师:是啊,这六位是我们古代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1)从课外书中(见多识广);(2)电视中(生活中学的知识);(3)从课本中(机会向来属于有准备的人)……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2、看老师写课题:“娲”是个新字,女字旁写得窄一点,右边写得宽些,这样才会漂亮。
3、读题、质疑
二、播放课件,情境朗读
1、播放情境朗读。
2、刚才大家的问题,我听出了些眉目了概括起来就是六个词:
课件打出:水深火热 天塌地裂 造船救人 求神灭火 炼石补天 艰难找石
3、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哪些(内容)自然段写了天塌地裂、水深火热,哪些地方写了造船救人、求神灭火,哪些地方写了艰难找石、炼石补天。找到了就在这一段的`后面写下这些词语。
4、如果我们把这6个词送到这段话中,就知道女娲补天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了。
出示课件:这个神话故事主要讲了因为( ),老百姓生活在( )之中,女娲不忍心人类受灾,先( ),又( )解了燃眉之急,再冒着生命危险( ),最后( ),从根本上解求了人类。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2、师检查词不达意语:
第一组:轰隆隆 塌下 露出
3、送到句子中读一读,出示句子
4、指名一生读(女娲突然被一陈…………大窟窿。)
师:读了这个句子,看到了怎样场面下的情境,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天崩地裂)
5、第二组:燃烧 熊熊大火 挣扎
6、指导学生读准“挣扎”
7、出示句子: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8、指名学生读一读
师:读到这句话时,哪个词语从脑海中跳出来了?(水深火热)
师板书,学生也写。
9、齐读一这段,读后有什么感受?
四、学习女娲补天的过程
师:是呀,女娲是人类的母亲,她看到这样的情形,会为人类做些什么呢?(生: )
(一)抓“找”感悟女娲补天的辛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1、那女娲是怎到找到五彩石的?请同学们拿起笔,到课文中仔细地读一读,用“——”线划出相关的句子。
交流出示课件: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2、请大家再细细品读这段话,你从中读出了什么?
生: 师板书:辛苦。
3、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女娲找石的辛苦?(机动)
零零星星 多 碎 锋利 好像看到了女娲的手都流血了 几天几夜:时间长 换“好几天”行吗?我仿佛看到了女娲的脚 ,眼睛熬 , 腰 。
师:女娲找得这么辛苦,她放弃了吗?你从哪些词语读到的?(找啊找啊,终于)
师:那女娲会去哪些地方找五彩石呢?
出示课件:女娲找啊找啊,她找遍了 ,找遍了 ……,她的手 ,她的脚 ,她的腰 ,她全身的骨头 ,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指名说
小结:是啊,女娲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五彩石。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这段话,感受女娲找石的(辛苦和坚持不懈)。板书:
(二)过渡:同学们,找五彩石的辛苦,炼(板书)五彩石补天更不易。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四段,圈出表示女娲炼石补天的动词。
1、交流课件出示:五彩石找齐了,……挖……,放 冶炼 装 端 泼 ……补好了。
2、如果在这段文字中加上一组关联词:“先……然后……,最后……”,请你试试应该加在什么地方?
3、课件去掉其它文字,只留关联词,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4、齐读一这段,谈感受。
五、女娲不辞辛苦为人类做了这么多,你现在想对女娲说点什么。
早在远古时代,天崩地裂,百姓受灾,是女娲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他们。现在我们国家也有许多地方天崩地裂,想一想,这个时候是谁来救老百姓的(消除队员、军人、医生……)在抗震救灾中,在抗冰救灾中……无数无名英雄也像女娲一样冒着生命危险解救老百姓,谱写了一个个动人的神话。
作业:回去找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教案8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液体、大盆、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
2.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
3.学习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课前准备:收集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件神奇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出示图片)
2、这图片里藏着一个神奇的故事,谁知道它的名字?
3、这些故事都是古代人们用丰富的想象力来征服自然的结果,我们把这样的故事称为——神话。
4、(出示插图)你们知道这幅画里藏着的又是一个什么神话故事吗?
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再一次走进神话世界,去感受古人那丰富的想象和女娲神奇的力量。
5、板书课题:女娲补天。
6、介绍女娲。
7、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
8、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归纳问题:为什么补?(起因)怎么补?(经过)补后如何?(结果)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
(1)出示词语:燃烧、窟窿、塌下、挣扎、熄灭、冶炼、欢歌笑语、熊熊大火、金光四射。指名读。齐读。
(2)(生字变红色)这几个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谁能带大家读一读?
(3)这里有几个生字是带有同一个偏旁的,请同学们找出来。
指导书写带火字旁的字。
(4)还有一个字的偏旁也表示火的意思,能不能找出来?“熊”。
(5)把词语放回课文中,你们还会读吗?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说说故事的内容。
三、品读课文,体验“惨景”
1、同学们,你们想象过如果天塌了,会是怎么样的吗?
2、那么,古人又是如何想象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3、当时天塌了的情景是什么样的?课文是怎么说的?(指名读相关语句)
4、现在,天就是塌了,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师范读。
谁来说说,你刚才仿佛看到了什么?
看—(播放课件)
此时,你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表达心里的感受吗?(可怕)
5、出示相关语句:“……天哪,太可怕了!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
(1)看到这样的画面,大家都忍不住惊叹一句:天哪,太可怕了!(齐读)
(2)指名读,师引:你看,天塌了……
师评价
(3)男女生读。
(4)当时的情况危急吗?想象一下,处于危险之中的人们会怎么求救?
(5)这时候的人类真的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了,这种惨痛的求救声,让我再次想象到那可怕的场景。齐读。
4、女娲创造了人类,人类就是她的子女呀,看着自己的孩子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听着他们悲惨的求救声,女娲的心情怎么样?她是怎么做的?
(1)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2)师引读:女娲,你的心情怎样?提醒读出女娲的难过和着急。(指名两人读)
(3)我看到难过和着急的女娲了,你们看到了吗?齐读第二自然段。
5、就这样,人类的灾难解除了吗?要怎么做才能彻底拯救人类呢?接下来又会有哪些神奇的事发生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四、板书设计:
女娲补天
天塌 可怕
女娲 难过 着急
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教案9
教材分析:
《女娲补天》是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个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得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了解神话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二是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3、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语言。
4、了解神话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2、复述《女娲补天》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1、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2、能抓住重点词语有条理地复述《女娲补天》这个故事。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通过对比,体会"黑黑的""一道道""熊熊大火"等叠词的妙处;能抓住"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等词展开合理的想象;能抓住女娲补天时的动词,学习如何按顺序表达。
3、体会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新课
1、学生自主交流读过的神话故事。
2、板书课题《女娲补天》,学生齐读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女娲是怎么补天的?结果如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引导评价,相机正音。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讲的是古时候女娲为了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随文识字,品味语言
(一)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女娲为什么要补天?用" "勾画相关句子。
2、全班交流。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教师相机板书:天塌地陷)
(2)你从哪些词语感到了可怕?(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相机指导书写"隆、塌、燃、熊")。
(4)对比读,让学生抓住不同处谈感受,从而体会叠词的效果。
远远的天空塌下了一大块,露出一个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远远的天空塌下了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
4、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好叠词。
(二)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过渡:人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作为人类之母——女娲,又怎么会袖手旁观呢?
1、默读课文,思考:女娲为了拯救人类做了哪些事?
2、指名交流,根据学生回答,帮助学生有条理地梳理文章脉络。(灭火救人寻找彩石炼石补天)
3、四人小组合作:(1)再读课文;(2)把描写女娲补天过程的句子用"~~~~"勾画出来,并在句子旁简要批注自己的感受。
4、全班交流,根据学生交流情况随机出示句子。
预设1: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1)指名读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2)引导学生抓住"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等词语,体会女娲寻石的困难。(相机指导书写"缺";相机板书:不怕困难、不怕危险)。
(3)展开想象:女娲可能到过哪些地方寻石?遇到过哪些困难?结果怎么样?
(4)指导朗读。
预设2: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佷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1)指名朗读,交流感受。
(2)指导书写"冶、炼、盆"。
(3)圈出描写女娲动作的词,引导学生了解这些动作是按照先后顺序写的,抓住这些动词就能将这段故事讲得通顺、有序。
(4)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具有神性的特点。
2、能复述《女娲补天》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明体裁
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讲故事时,只有突出其特点才会更加吸引人。《女娲补天》是一个神话故事,它又有什么特点呢?
二、知"神"性
1、课文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到很"神"?也就是人不可能想到的、做到的?默读课文找一找,用"()"标出让你感受到神奇的句子。
2、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组内交流整理。
3、全班交流。
预设一: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女娲之伟大,是造人之神,有不世之功。
预设二:不知过了多少年……——时间之久远,女娲是长生的。
预设三: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场雨。——女娲是"谈笑有神仙,往来无凡人。"
预设四: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为了人类的幸福,女娲立下补天之志。
预设五: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补天这么艰难的事情,女娲居然完成了。
三、讲故事
1、根据板书提示,自由练习讲故事。
2、同桌互讲互评。
3、班内展示讲故事。
【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 》教案02-22
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教案05-24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案01-10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教案设计08-06
四年级上册语文《女娲补天》教案9篇[热]05-24
语文上册教案01-17
语文上册教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