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上册教案

时间:2023-01-17 19:16:45 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语文上册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上册教案

语文上册教案1

  《春的消息》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理解“消息、漂白、牵引、爱怜、雏菊、禁不住”等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拼读“漂、禁”两个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3、合理展开想像,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理解摇绿、漂白等重点词语,感受春的美好及孩子们的喜悦之情。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与态度: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体会孩子们看到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事物,感受春的气息。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寻找春天—寻春启示

  我们听说过寻人启示,寻物启示,你听说过寻春启示吗?(出示寻春启示)

  春姑娘,在冬爷爷走后悄悄来到人间,身穿花衣服,走到哪,哪就充满生机和活力。你看见春姑娘了吗?如果有她的消息,马上与我联系。谢谢。

  我相信你们一定能帮上我的忙,你有春的消息吗?(学生试说自己看到的春天)

  感谢同学们给我带来这么多春的消息,今天,老师就带着你们到诗中继续寻找《春的消息》。(齐读课题)

  二、欣赏春天—初步感知

  1、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从哪小节收到了春的消息,用笔勾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

  3、交流:(学生边汇报教师边画)同学们找到这么多春的消息,嫩绿的枝条、青青的小草、鲜艳的花朵、美丽的蝴蝶、清澈的溪水、雪白的鸭子,看来,春天真的已经来到,风,摇绿了树的枝条……(出示第一小节,学生跟随教师读)

  三、感受春天—品读课文

  引导学生自由读第一小节:你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交流:

  在汇报交流中理解“摇绿”、“漂白”用词的精妙,感受春天的美。

  指导朗读:春风春水,绿树白鸭,多么美丽的春景啊!这是我们盼望了整整一个冬天啊!

  第二小节:这么美的春天,想不想出去玩?那就让我们换上春装,出发吧!(投影出示第二小节,学生边读边悟。)飞过树林,飞上山冈,到处有春天的`欢笑,孩子们在树林里、山冈上跑得多欢哪,带着这种快乐的心情读一读吧!

  第三、四、五小节:到处有春天的欢笑,孩子们到底看到了什么,自由读三、四、五小节。

  第六小节:在学生谈体会时,引导学生抓住“牵引”“爱怜”体会对蝴蝶的喜爱之情。指导朗读:带着对蝴蝶的爱读一读这一小节。

  第七小节:指导学生谈体会,在交流的过程中抓住“禁不住”、“雀跃”体会孩子的快乐心情。指导朗读:那你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

  第八小节:春天的田野,到处充满春的气息,一切都那么新鲜、有趣,看,孩子们又在干什么?(读第五小节)在春天的田野上玩,多有趣啊!谁能将这三小节美美地读一遍,让我们也来分享孩子的快乐!

  第九小节:同学们体会得多好啊!看来,你们都是用心在读书,用心去感受,才会有这么深刻的体验!是啊!畅游在春的原野,看蝴蝶飞舞、雏菊绽放、枝头吐绿,听溪流歌唱,和它奔跑,多惬意啊!就连走累了,也是一种享受,(投影出示,学生读)走累了,我就躺在田野上,头顶有明丽的太阳照耀。是谁瘙痒了我的面颊?啊!身边又钻出嫩绿的小草……从这个省略号你体会到了什么?(还有许多春天的消息)

  四、赞美春天—拓展延伸,我知道同学们课下收到了很多春的消息,那么,拿出笔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吧,可以写一段话,也可以写一首小诗。(学生书写)

  交流:教师适时评价

  总:是啊!走进春天,就像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春天就是如此美丽。

  五、作业

  1、继续寻找春的消息,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2、找一找相关描写春天的儿歌、古诗、歌曲读一读,背一背,唱一唱。也可以自己动手画一画,剪一剪美丽的春天。

语文上册教案2

  教学目的:

  1、学会“汗、奇、怪、体、吐、舌、俩、原”8个字,会认“猫、淋、鼻、摸、凉、翻”6个字。认识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学会“汗、奇、怪、体、吐、舌、俩、原”8个字,会认“猫、淋、鼻、摸、凉、翻”6个字。认识2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一个戴小花猫头饰的学生,在自己身上找来找去。

  2、老师问:“咦,小花猫,你在找什么呢?”

  3、小花猫:这么热的天,我怎么没汗呢?

  4、老师:同学们,我们今天就和小花猫一起去找找汗吧。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爬词语智慧山。

  1、请同学们小声读课文,勾画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教读。

  3、开火车读生字,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

  4、出示本课生字所拓展的词语,写成“小山”的形状,玩“爬词语智慧山”的'游戏。(指名读词语,全读对了,就爬到山顶了,插上红旗。)

  三、指导朗读,分清角色。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学生自己识记生字“奇”、“怪”。

  指名生分析“奇”、“怪”的字形结构。

  仔细观察“奇”、“怪”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书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

  师作示范指导,学生自己练写生字,再与范字作比较。

  师选出写得较好的字全班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二、合作学习,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

  2、同座之间分角色联系朗读。

  3、请两对同座起来朗读,大家评议。相机指导读好反问句和感叹句。

  4、边做动作边朗读。

  三、连线游戏,理解课文。

  1、出示老牛、小马、黄狗、小猪、小猫的图片。

  2、请学生上来把“汗”贴在这些动物身上相应的位置。

  3、翻到课后练习二,学生在书上连线,请一位同学上黑板连线。

  4、把连好的句子读一读。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己识记生字“俩”。

  2、指名生分析“俩”的字形结构。

  3、仔细观察“俩”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一说在书写时应注意哪些地方?

  4、师作示范指导,学生自己练写生字,再与范字作比较。

  5、师选出写得较好的字全班展示。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正确掌握本课生字词。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科学童话的兴趣,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多种形式巩固生字认读。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

  2、学生自学生字。(先说它是什么结构,是什么和什么组成的(独体字除外),它的笔顺是什么,共有几笔,组词是什么。

  3、指名说记字的方法。

  4、指导写字,看清每一笔和田字格里的位置,再写排头字。

  三、复习巩固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第二题,第三题。

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ao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知道单韵母有四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aoe的音。

  2.学生能通过自我探索、发现,找到隐藏在插图中的字母的形,在模拟唱歌、打鸣的活动中读准字母的音。

  3.让学生明白学习汉语拼音能帮助识字和阅读,学习普通话,有主动学习的兴趣。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aoe,能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知道单韵母有四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aoe的音。

  教学难点

  知道单韵母有四个声调,认识声调符号,能直接读出带调aoe的音。

  教学准备

  配合学习a、o、e发音的录音带;a、o、e及带声调a、o、e的字母卡片;画有四线格的小黑板。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a、o、e三个单韵母,能读准字母音,认清字母形。2.认识声调符号,学习掌握a、o、e的四个声调,能直接读出带声调韵母的音。教学重点

  a、o、e的发音方法和韵母带调一口呼是重点。

  教学难点

  读准韵母的二声和三声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1.给同学们读一个小故事,喜欢吗?教师先读一个带有注音的.有趣的小故事,告诉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自己就能阅读注音读物了,以后学习查字典、学习普通话都离不开汉语拼音,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读儿歌。

  汉语拼音用处大,学习生字需要它,帮助学好普通话,我们决心学好它。

  3.看图讲故事(依据课本插图教师编讲),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单韵母a

  1.看图引出单韵母a,板书“a”。

  2.教师示范发a的音,边读边讲发音方法,讲解发音要领,并做示范。嘴张大,舌头居中,舌位低,嘴唇呈自然状态(不圆唇),发音过程中口形不能变动。

  学生观察、模仿,体会发音要领。学生反复练读。可以利用插图,借助“啊”读准a的音;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张大嘴巴aaa。

  3.再引导学生看图:小女孩的头部像a的形,小女孩张大嘴巴发的就是a的音。教儿歌,帮助学生记忆a的音和形。

  4.学生反复练习发a的音。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单个练习(开小火车,指名读)。

  三、学习单韵母o(方法同上)

  注意教发o音时,讲要领,做示范。

  发“o”音时,嘴半开半闭,嘴唇圆拢,舌尖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发音方法,把“喔喔”的音拉长,口形舌位不变,接着呼气发音,就能发出正确的字母音了。拢圆嘴巴ooo

  四、学习单韵母e(方法同上)

  注意教发音时,讲要领,做示范。这韵母不是鹅的音,是第一声“e”,鹅是第二声。发音时,口形要变扁,半开半闭,舌头后缩,舌根稍微抬高一些,嘴角往两边咧开,露出牙齿。嘴巴扁小eee。

  五、小结

  教给学生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发音方法,

  1.“张大嘴巴aaa,拢圆嘴巴ooo,嘴巴扁小eee。”要告诉学生发单韵母a、o、e时,口形不能变动。利用插图帮助学生记忆a和e的形,可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画,找出图与字形相似的部分。

  2.跟着老师读儿歌。

  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aaa。

  太阳出来红通通,公鸡一叫ooo。

  清清池塘一只鹅,水中倒影eee。

  3.跟着老师读一读,说一说。

  六、学习声调

  1.认识声调符号,配合手势和儿歌学习。

  “-”是第一声,“/”是第二声,“ˇ”是第三声,“”是第四声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

  看图上小汽车的走势,“汽车平走üüü,汽车上坡ááá,汽车下坡又上坡ǎǎǎ,汽车下坡ààà。”。

  2.练习读a、o、e的四声。

  (1)顺序读,变序读。

  (2)二、三声对比读。

  á—ǎ?—ǒ?—t

  (3)联系日常生活,教师引导用带调的a、o、e组词。

  ü阿姨好!á啊!你说什么?ǎ啊?这是怎么回事?à啊,伟大的祖国!

  ō噢,我懂了。?哦,是这样吗??哦!我明白了。

  ?飞蛾额头t恶心a饿了凶恶

  七、巩固练习

  1.教师领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

  2.让学生读卡片上不带调韵母,说字母形状。

  3.读带调韵母,自读,指名读。

  八、小结

  我们今天学会了a、o、e三个单韵母的读音、认清了字母形,掌握了四个声调。

  九、游戏巩固

  1.给三个孩子分别起字母名字,一个叫a,一个叫o,一个叫e,然后请他们上台介绍自己。还可以给这三个字母分别加上四个声调再起12个名字.

  2.教师示范说:“小朋友好!我是a!你们愿意和我做朋友吗?”下面的小朋友都大声地说:“a,你好!我们愿意和你做朋友!”接下来就到o和e上台介绍自己。这样每个小朋友既有中文名字,又都有自己的拼音字母名字,这个字母名字就一直跟随他们,课下也可以叫拼音字母名字。

  十、课堂总结

  表扬本课表现好的同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a、o、e三个单韵母的读音、字母形及声调。

  2.认识书写汉语拼音的四线格,学习书写a、o、e三个单韵母的正确笔顺。认识拼音字母的基本笔画,“”左半圆,“”竖右弯。

  教学重点

  巩固练习a、o、e四个声调的练习。

  教学难点

  学会书写a、o、e三个字母。

语文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了解物候学的内容、意义、规律和发展前景等有关知识,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按照人们认识事物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规律来安排文章顺序的方法。

  3、掌握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4、读准“翘”“衰”“落”“观”“差”等多音字。

  5、学习说明语言的准确、生动和恰当地运用对偶、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动地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2、学习写读书摘要。

  3、了解物候知识的掌握和物候学的研究在农业上的重要意义,激发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难点:

  本文的逻辑顺序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还记得里面是怎样分别描写小草的吗?[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冬天草色“暗黄”。从“绿绿的”知道春天到了;从“暗黄色”知道冬天已经降临。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样回事呢?今天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人们解释其中的道理。

  [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

  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对一些难字难词也已经查阅过字典词典,下面一起读读课文中这几个字词。

  [利用课文“预习提示”内的5组字词,让学生个别读,齐读。]

  接下来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这篇课文介绍了什么知识?

  2、“大自然的语言”比喻什么?

  3、对照注解①,说说看,原文标题是《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课文为什么把它改为《大自然的语言》?

  [学生发表意见后教师归纳]

  1、课文介绍了物候知识,说明了研究物候的重要性。

  2、“大自然的语言”用来比喻无比丰富的物候现象。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把大自然中种、种物候现象比作“大自然的语言”,形象地说明了认识它、研究它的重要性。

  3、课文把原来的标题改为“大自然的语言”,把大自然拟人化了,显得生动而有情趣,又很新颖,比直接说“物候学”更容易吸引读者;也更合乎“科学小品”这类文章的特点。

  下面再通读全文。先替各自然段标上序号(一至十二),用5分钟时间快读一遍,并思考第一道练习题中的4个小题,填写段的序号。

  [学生读、练后简要讨论。]各小题后括号内应填的序号为

  第1题(一至三);第2题(四至五);

  第3题(六至十);第4题(十一至十二)。

  (三)理清层次,剖析条理。

  说明文要把事理说明得清清楚楚,让人读了容易理解,就必须讲究条理性。请同学们围绕课文的中心——物候现象的介绍,划分段落,简要归纳段落大意。

  [在解答第一题的基础上,引导讨论,然后归纳]

  第1大段(一至三段):从一年四季中自然现象的变化说明什么是物候,并进一步说明物候学和它研究的对象。

  第2大段(四至五段):说明物候观测对于农业的重要性。

  第3大段(六至十段):分项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4大段(十一至十二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课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请再进一步思考: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

  [讨论后归纳]

  说明应有条理,即使是并列的几个方面,也不能任意推测,而是要以一定的标准理清条理,依恰当的顺序逐项说明。课文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是按照从主要(七、八、九段)到次要(十段),从空间(七、八、九段)到时间(十段)的顺序来安排的,并分别用了“首先”、“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此外”等词语,表明四个因素所起的作用,程度上有所不同。

  (四)学习编写读书摘要。

  同学们通过几次通读课文和讨论内容、层次,对课文已经大致理解。在阅读实践中,为了加深理解,抓住重点,或是为了记录资料,以备日后使用,我们常常会在大致理解内容之后,做一些读书摘要。摘要,实质上就是对信息进行筛选,要把文章的要点或主要的内容摘录在卡片或笔记本上。摘录的形式,可以是分条的提纲,也可以是浓缩的文字;可以摘引原文的重要语句,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概括。

  今天我们先练习最简单的读书摘要;从课文中选出一些重要的语句,分条抄录在笔记本上,构成本文的“摘要”。第一步,先围绕课文第一道练习中的4个小题,从文章中找出答案,在有关的句子下划一条曲线。第二步,把这些句子分别摘抄在笔记本上,有时可适当调整语句或在句子前、后加上一些词语,使表达完整。

  [学生练习,完成后相互交换阅看,订正、补充,加深理解课文内容。再将预先准备的写有“摘要”的小黑板挂出,供学生参考,但要求不必抄教师做的“摘要”。]

  《大自然的语言》摘要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是大自然的语言。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2、物候观测应用在农事活动,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它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

  3、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四个因素:首先是纬度,第二是经度,第三是高下差异,此外还有古今的差异。

  4、物候学研究,首先是为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利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第二课时

  (一)交流读书摘要,加深对课文理解。

  〔交流二三人后归纳,鼓励学生向课外阅读延伸,经常自觉地做读书摘要〕

  (二)继续研讨写法。

  这篇课文的写法,除了层次清晰、有条有理这个特点外,还有一个写法特点也值得理解和学习。说明事物的时候,常常要用举例子的方法,举例的多少按照需要而定,可以举一个,也可以举两个甚至更多些。这篇课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而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却举两个例子。[学生读课文]举两个必要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

  说明文中例子举多举少是有讲究的。读者容易明白的地方举一个例子就可以了,不容易明白的地方就要多举两个例子。近海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如果依次类推,就会误以为春天也一定来得早,一定温暖,但是事实上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接连举了“大连——北京”和“烟台——济南”两个例子加以说明,使人确信无疑。

  (三)理解语言的生动性。

  这篇说明文的语言很生动。生动的说明才能让人爱读易懂。先请同学们把第一、二段仔仔细细地轻声读两遍。

  [同学们自读后教师范读一遍,然后挂上预先准备的小黑板]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回暖。

  2、再过两个月,燕子飞来了。

  3、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掉到地上。

  4、杏花开了,就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叫了,该及时耕作。

  要求学生通过比较对照,指出上述语句同课文中相应的`语句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了解;两者表达的意思基本相同,但课文的语句要生动得多

  [讨论后归纳。]

  第1句没有课文中“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这一句生动。“渐渐回暖”是一般的说法;“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则很自然地运用拟人的写法,“沉睡”、“苏醒”两个词用得贴切而生动,具体地喻写了严冬的大地和早春的大地的不同情态。

  第2句没有课文中“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这一句生动。“飞来了”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翩然归来”是轻松、活泼的动态描写,而且还包含有亲切欢迎回到家来的感情。

  第3句没有课文中“……在秋风中籁籁的落下来”这一句生动,“掉到地上”是一般的动态叙述;而“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则是具体、生动的描写,黄叶在秋天纷纷落下的情景,仿佛彩色电影的镜头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第4句没有课文第二段中几个原句生动。那几句紧扣“大自然的语言”,先后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还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写成催促农民耕作的话“阿公阿婆,割麦插禾”,比直接说“及时耕作”要新鲜、生动得多。

  (四)复习、复述。(略)

  备注

  1、黑体部分的问题和答案必须抄写在语文笔记本上。

  2、三班和六班的学生参考讲过的笔记,原来已经记下来的不用抄写。原来没讲过的的需要补充在笔记本上。

语文上册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生字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正确领会长妈妈这一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手法,品味细节描写。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朗读法、引导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学生搜集有关“阿长和《山海经》”的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X导入

  (一)导语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板书标题、作者,

  (二)作者介绍

  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三)出示教学目标

  (四)检查预习情况

  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骇掳悚煌急疮疤诘问渴慕霹雳烦琐惧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

  明确: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

  2、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略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三、精读课文,研读赏析

  分角色朗读6—17自然段。

  思考: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元旦除夕哈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3、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

  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师:这篇课文中,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提出来大家一起解决。

  生提出问题,师生合作探究,共同解决。

  师补充: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她的这一举动寄托了她怎样的愿望?

  生回答后,师明确:

  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五、拓展延伸

  元旦的古怪仪式中,特别传神的是第二天清早阿长的惶急情景,这里只有动作和神情,动作先是“将我按住”,再是“摇我的肩”,神情是“惶急地看着我”,此时真是无声胜有声,有丰富的潜台词,你设想一下,阿长心里最想说什么?

  六、课堂总结

  1、学生谈收获。

  2、教师结束语: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

  七、布置作业《导与学》

  八、板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

  鲁迅

  事情: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摆“大”字懂得许多规矩讲“长毛”的故事买《山海经》

  形象特征:饶舌多事不拘小节迷信但真诚、善良无知淳朴关心爱护、热情善良

语文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生字“焚”,能理解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了解作者生平事迹。

  2、能力目标:学生能凭借诗歌语言文字,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结合作者生平及当时时代背景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并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重难点】

  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情感教育。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走近古诗。

  1、同学们,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在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文化长河中,诗歌朝气蓬勃,弥久不衰。我们从小一直学古诗,请同学们回想一下,你还记得哪些诗?(指名吟诵两至三首古诗)

  2、贺知章写了一首《咏柳》,大家会背吗?(齐背),诗中的“剪刀”可以换成“菜刀”吗?(学生说说理由,教师用“推敲”和“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典故引导学生体味诗歌语言的精炼及韵味)

  二、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有名的诗——《石灰吟》(板书课题),齐读诗题。

  2、了解诗人:《石灰吟》的作者是明代诗人于谦。于谦(1398-1457),浙江杭州人。明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山西、河南巡抚,兵部尚书等职。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公元1457年,被奸官诬陷杀害,1465年,明朝政府为于谦平反昭雪,并赐谥号为“忠肃”

  3、释题:吟:吟诵,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

  4、质疑:作者为什么要吟诵石灰呢?大家了解石灰吗?

  课件出示《石灰的自述》,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相关知识。

  三、初读古诗,抓字眼,明诗意。

  1、出示古诗,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正确。

  2、指名读,正音。学习生字“焚”,描红。

  3、范读,明确节奏。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4、指名读,要读出韵律美。

  5、默读,想一想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集体交流:(预设)

  (1)“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板书:千锤万击、烈火焚烧)

  千锤万击:形容开采石灰原料非常艰难。锤,锤打。击,击打、开凿。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经受千锤万击才出深山,烈火烧炼也很平常淡然,好像很平常的事情。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表明石灰从出世时就经受考验。第二句写了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的

  煅烧。面对严峻的考验,却能够从容自若,处之泰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板书:粉骨碎身、清白留世)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纵然粉身碎骨全不惧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这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示出作者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三、再读古诗,品悟诗情。

  1、讨论交流:读1、2两句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千、万”说明次数多,这个词说明了什么?(抓住“千锤万击”引导学生想象山石承受千锤万击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见到此情此景,你体会到了石灰的哪些品质?(不怕磨难、不畏艰险)齐读1、2两句。

  2、过渡:石灰还受到了什么磨难?读3、4两句,这时你看到了什么画面?这两句写出了石灰的什么特点?(勇于献身、清白留世、洁身自好)齐读3、4两句。

  3、小结石灰的高贵品质并指导学生练读全诗,读出对石灰的尊敬。

  4、由这样的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刚强勇敢、勇敢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于谦是不是这样的人呢?

  四、三读古诗,升华情感。

  1、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他要做个像石灰一样清清白白的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齐读全诗,读出赞扬之情。

  2、于谦是个怎样的人呢?(出示于谦生平事迹)了解于谦生平事迹及当时时代背景,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朗读古诗,深入体会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1)(出示)于谦:明代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民族英雄。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他为官清正,不畏强暴,救济灾荒,关心百姓,深受人民爱戴。于谦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这样的人值得我们景仰吗?齐读全诗,读出景仰之情。

  (2)(出示)正统十四年,蒙古瓦剌部大举入侵,宦官王振挟持英宗亲征导致英宗被俘,震动朝野。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南迁,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反对南迁,并拥立景帝,率京师群众击退瓦剌军,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局势转危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复位,于谦却遭受诬蔑被定为谋逆罪,判处死刑。

  此时,于谦后悔了吗?他会对自己说些什么吗?引读第3、4两句。

  (3)(出示)于谦被杀之后,按例应该抄家,可抄家的官员到于谦家时,才发现于谦家里什么也没有,除了生活必需品外根本就没有多余的钱财。于谦死的那天,阴云密布,天下百姓痛心疾首,齐声为他呼冤。

  看到这儿你有什么感想?于谦的一生正像他诗中写的一样:(引读全诗)。

  3、这样的古诗就叫言志诗,诵读古诗,并试着默写。

  五、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1、小结古诗意境,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深化对古诗及诗人的认识。

  2、补充阅读于谦的《入京》以及郑燮的《竹石》。

  六、板书设计

  石灰吟

  千锤万击不怕磨练

  烈火焚烧清白留世不畏艰险

  粉骨碎身勇于献身

  附:石灰的自述

  我叫石灰。

  我的前身是石灰石,住在大山里,勤奋的工匠经过千锤万凿把我与大山分离。将石灰石放入石灰窑中与焦炭混合在一起煅烧,就变成了生石灰。经过烈火的考验,我的主要成分发生了变化,由碳酸钙变成了氧化钙。这时的我外形仍然象一块块石头,但浑身雪白。

  如果把生石灰放进水中,水立即就沸腾起来,像水烧开了一样。如果这时碰到人的肌肤,其烫伤程度要远远超过沸水的烫伤程度。经过这次巨变,我成了另一种形态——熟石灰。这个过程把我由块状的石头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我的主要成分也由氧化钙变成了氢氧化钙。

  不过,这个过程对我而言不算什么。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人们把我洒在猪舍、鸡舍或刷在树上用于消毒杀菌;把我与沙子混合搅拌均匀后用来砌砖,这样砌的砖较为牢固;房子修建好后,还要用石灰浆来粉刷墙壁,让墙壁变得洁白坚硬;许多化工厂用我来处理酸性污水;果农也用我和硫酸铜配成药液来杀菌除虫。

语文上册教案7

  《松鼠和松果》

  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写松鼠的童话。课文叙述了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公鼠植树造林、维护生态平衡的故事。这个故事我们,人类在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回报自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永远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二、学习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以”、“后”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植树造林的道理。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识11个生字,会字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难点:书写“以、更”。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松鼠吗?你们知道松鼠是什么样的?谁愿意说一说?[板书:松鼠]你们对松鼠有些什么了解?[板书:松果]

  齐读课题。

  小松鼠和松果之间会发生什么事呢?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这个故事吧!

  初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困难?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

  3、小组交流生字词的情况,通读课文。

  4、说说课文讲了小松鼠做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样?

  学习生字词

  1、出示以下生字词(带拼音):(指名读)

  [聪明活泼、忽然、眨眼睛、如果、总有、以后、主意]

  2、学生认读去掉拼音后的词语。(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

  3、学生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出示挂图)说说小松鼠在森林里干什么?

  2、如果你是小松鼠,在这么美丽的`森林里,看着绿油油的松树,吃着香甜的松果,你想说些什么?(指导读句子:每个松果都那么香,那么可口)

  指导写字“以”、“后”、“更”

  1、注意观察“以”:哪些笔画落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一点。

  2、注意观察“后”的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

  3、注意观察“更”的“竖撇”,要先“竖”后“撇”。

  4、学生描红,教师范写“以、更”。

  5、写字练习,展示作品,评议。

  第二课时

  复习引入

  1、开火车读本课生字。

  2、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小松鼠一边玩一边吃香甜的果子,忽然,小松鼠眨眨眼睛,想起来了,(出示投影)引读: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树,总有一天,一棵松树也没有了!

  (学习自由读句子)

  讨论:读了这句话,大家知道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指导朗读这句话,注意读出担心、惊讶的语气。

  大家想一想,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到处是(读词)光秃秃的,小松鼠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

  3、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导朗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松鼠为了自己有吃的,有住的,想出好主意了。

  (出示投影3)你们看小松鼠在干什么?

  如果你是小松鼠,你还会怎么做?

  2、齐读第四自然段。

  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到了春天,小松鼠种下的松果怎样了?

  (出示投影4)小松鼠成功了吗?我们用欣喜的语气来读第五自然段!(师范读,生自由读。)将来这里会怎样?(齐读最后一句)

  2、讨论:小松鼠在这松树林里生活得怎样?

  写字指导“主”、“意”、“总”。

  1、注意“主”在田字格中笔画的位置。

  2、区别“意”与“总”心字底的不同。

  3、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4、写字展示,评议。

  扩展活动:小松鼠和其他的小动物们在松树林里生活得怎么样?动手画一画未来的森林。

语文上册教案8

  《金木水火土》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联系生活实、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一、二”等7个生字。

  2、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通过听读,观察图画,联系生活等方法,认识生字。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理解背诵课文。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1、认读以下生字。

  天、你、他、地、人、我

  2、朗读课文《天地人》

  3、同学们真聪明,通过学习课文《天地人》,不但会认读了6个字宝宝,还结合自己生活的体验了解了“天、地、人”的意思,知道了“天”在上,“地”在下,“人”在中间,“人”与“天、地”共生共长,和谐发展。那么,这个世界宇宙除了有“天、地、人”以外,你们还知道有什么呢?同学们知道得真多,那么世界宇宙万物是由什么构成的呢,我们学习了这个单元的第二篇识字课文,再认识一些字宝宝,就能知道了,请同学们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文题目《金木水火土》。

  二、自主学习:

  1、自由读文,画出本课要认识的生字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什么?

  3、大声朗读课文

  4、展示汇报

  三、合作交流:

  1、小组内交流会认字的音、难记的、易错的字。

  2、读准课文,了解会认字意思。

  3、连一连,了解“一、二、三、四、五”。

  4、口头组词,了解“上、下”。

  5、尝试有节奏朗读课文。

  6、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1)相机指出“金”指的是“金属”,如,金、银、铜、铁等。

  (2)相机指出“木”指的`是“植物”,花草树木。

  (3)相机指出不但植物要依赖“土”生存,人和动物实际也是依赖“土”才能生存。

  7、归纳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了解了“金木水火土”

  是形成宇宙万物的要素。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金、木、水、火、土”形成了宇宙的万物,并且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我们这个大千世界。

语文上册教案9

  《挑山工》

  一、目标:

  1、教育: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懂得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的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习挑山工坚韧不拔、奋发向上的精神。

  2、教养:①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读书能力和质疑能力。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发展: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

  二、重难点:联系课文对挑山工挑着重物向上攀登情形的描述,理解挑山工讲的意味深长的话的意思。

  三、教具:挂图、幻灯、小黑板。

  四、准备:家庭作业(初读第一自然段后,每人画出挑山工登山的路线图)

  五、过程:

  (一)复习:

  1、齐读课题。

  2、请用段意归并法简单说说全文主要讲什么?

  (二)学第三段。

  1、教师边指图边感情引入:是的,从泰山回来,我画了一幅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背心的挑山工给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他一步一步地向上登攀。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2、出示末句,学生默读,抓重点词质疑,教师归纳具有深究性的问题。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①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

  ②一直这个词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③为什么要把因为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部分?

  3、引出学习上文的思路:

  要弄清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就要联系上文理解好以下三个问题:(小黑板出示三个问题)

  a、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

  b、从哪儿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c、为什么挑山工反而走到游人的前面去了?

  (三)学第一段。

  1、默读第一自然段,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用──划句子。

  学生发言,教师小结:

  (1)他们肩上......保持平衡。作者用简短的语句,形象地描画出挑山工挑着重物上山的样子。(登山姿势的特点)

  (2)他们走的路线......扁担换一次肩。(登山的路线是折尺形的')

  出示几幅学生画的挑山工登山的路线图分辨对错。依据课文说理由。

  2、老师小结:边读文字边想象,动手画图,也是一种理解句子的方法。

  3、指名看图说话(挑山工登山的特点),内化语言。

  4、引读:为什么要走折尺形路线?

  5、从哪儿看出挑山工走的路程比游人多,可花的'时间并不比游人多?

  指名读第二节,边听边想,交流。

  6、过渡:对此,我觉得很奇怪。我的疑团是怎样解开的?课文讲了我和一个挑山工4次相遇,经过了解,终于解开了不解之迷。

  (四)学第二段

  1、快速默读,我和挑山工在哪4个地方相遇?用()括出。并且找出表现我们和挑山工速度变化的句子,用──划出。

  老师小结:这几次相遇,每次都是开始时我们很快超过了挑山工,但结果又总是他走到了前面。

  2、那为什么挑山工反而走到我们前面去了?这使我感到很惊异,所以走过去跟他交谈,挑山工的哪些话解开了我的疑团,用~~划出。

  3、汇报后,请抓住重点词提问题,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讨论、教师点拨)

  学生提的问题(随便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为什么一步踩不实不行?耽误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耽误工夫,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4、教师贴出写有道理的字条

  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的的。

  并指着小结: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五)回头再深究第三段。

  1、引入:所以从泰山回来,我就画了这样的一幅画,(指挂图)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2、出示幻灯(文章末句和学生质疑的3个问题)

  (1)它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指什么?第二个意思指什么?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

  (2)教师:作者体会到挑山工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奋发向上的精神,受到了教育、感染、启发,所以一直把这幅画挂在书桌前,让这种精神时时刻刻激励自己做好每一件事。

  (3)教师小结:边读边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同样是重要的读书方法。

  3、一直在这里是什么意思?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

  4、为什么要把因为我需要它放在句子的后部分?这样处理起强调作用,强调什么?

  5、教师:对,这种精神不但作者需要它,老师同样需要它,同学们更加需要它。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朝着一个目标,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能达到目标的。(指着写有道理的字条讲)

  6、教师指着一直、因为我需要它小结:作者围绕写作目的精心用词造句。

语文上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对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收集积累名人名言。

  5.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重难点

  1.口语交际

  2.习作练习

  课前准备

  收集自己准备讲的名人故事中涉及的名人图片、名人像,讲名人故事时用。

  教学课时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讲名人故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分组举行

  1.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2.各人先在组内展示自己所画的名人像或图片,简要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3.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讲的同学要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名。

  4.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

  二、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教师颁奖。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给全班同学讲?

  挑选一、二名“故事大王”讲故事。

  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三、畅谈感想

  1.听了组内同学讲的名人故事、“故事大王”讲的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一位位名人是一座座丰碑,他们的崇高思想与品格就像一座座灯塔,让我们将他们的形象永远铭记在心中,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交代任务

  学了这组课文,我们结识了好几位名人,他们或关爱自然,或平易近人,或善于思考,或诚实守信,一个个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我们大家也有许多熟悉的人,在他们身上有许多值得写的事,这次我们就来学着写一写。

  二、选材构思

  1.你最熟悉的人有哪些?哪一个留给你较好的印象?概括介绍一下,口头填写下表。

  人 物 该人物给自己的印象

  李四光 遇事爱思考,善于提出问题

  宋庆龄 诚实守信,答应别人的事坚决做到

  2.该人怎么会留给你这样的印象的?他身上有什么值得写的事?

  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留下较好印象的人展开回忆,提示要介绍“值得写的事”——值得宣传介绍的、值得他人学习的事。

  3.我们就来把这件事写下来。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样的?把以下几个要点考虑一下,把事情想清楚。

  把事情想清楚。

  事情发生的.时间

  事情发生的地点

  事情中的主要人物

  事情的起因

  事情的经过

  事情的结果

  三、动笔起草

  1.下面就请大家动笔打草稿,把自己熟悉的人身上值得写的事写下来,注意着重写清楚该人在这件事中的举动、表现。

  2.学生动笔写草稿,教师巡视。

  四、修改誊写

  1.大家邀请有代表性的一、二位学生朗读自己的习作。

  2.师生共同评议。

  3.针对已发现的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4.誊写习作。提示格式及书写字迹要求。

  5.写完后找机会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描写的那个人听,请他评评写得怎样。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读文猜人

  1.教师挑选几篇以同学为介绍对象的优秀习作,请作者隐去习作中同学名字,向大家朗读,全班同学猜一猜写的是谁。

  对被同学猜出了,且公认为描写准确的小作者加以表彰。

  2.议一议,为什么该同学没说出名字而我们也能猜出习作写的是谁?

  3.请作者介绍为什么能把同学介绍得如此准确、生动?

  引导学生明确,要了解一个人平时要多关注他,做个有心人;写作时要用心回忆。

  二、再读欣赏

  1.请以其他人物为写作对象的优秀习作作者朗读习作。

  大家听后议议评评。

  2.教师朗读其他同学习作中的一些精彩句段。

  第四课时

  日积月累

  一、我的发现

  1.轻轻读读本题中的三个句子,相互比较,这些句子有何异同。

  2.出示抄有本题内容的小黑板或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交流发现。

  a.指名读句子。

  b.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

  这三句句子都是写人物说的话的,句子中加引号的部分都是引用人物说的原话。在引用人物原话时,通常要交代说话者是谁,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语气等,这部分内容的位置可以有所不同,可以放在引用的人物话语的前边,可以放在后边,也可以放在中间。

  3.齐读句子、体会。

  4.到学过的课文中再找找相应的例子,并说明属于哪一类形式。

  二、读读背背

  1.我们读了不少的名人故事,了解了名人崇高的品格,生动的事迹,而名人们说过的一些话也闪耀着思想的光芒,多积累一些名人名言,时常回味一下,可以使自己获得启迪,从中汲取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些。

  2.请各人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其中的生字拼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3.指名朗读交流。教师相机正音指导。

  4.想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且试着放声读出感情。

  5.指名再读,师生评价。

  6.齐读巩固。

  7.交流各自课前收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三、成语故事

  1.我们汉语中有很多成语都是从历史故事演变来的,一个成语背后包含着一个故事,了解这样的一些故事会使你获得知识,获得教益。今天就来学一个成语故事——《闻鸡起舞》。

  2.各自轻声读故事,注意生字的读音,借助注音认真拼读,把故事读通顺。

  3.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正音正句。

  4.各自再读。

  5.同桌间试讲。把故事讲给同桌听,相互学习、指正。

  6.了解了这个故事,以后我们一看到“闻鸡起舞”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习艺的祖逖、刘琨。以后说话写作,你想表示珍惜时间、发奋努力这个意思时,就可以用上“闻鸡起舞”这个成语。

语文上册教案1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激发学生观察和想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宇宙奥秘的信心。

  2.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3.能自主积累词语。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平时观察过天上的白云吗?它有趣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云云、宁宁、安安几个好朋友一起去看看天上的白云吧!(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播放课文的录音,学生边听边看。

  2理想和录音读得一样好吗?那就赶快试试吧!不认识的字可借助拼音,也可小伙伴合作认识,还可以请教老师。

  3.学生读后练习标出自然段序号和不认识的生字。

  4.老师领读,学生跟读。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6.朗读讲评,重点引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

  (三)随文识字

  1.(点击课件或出示像白云状的生字卡片)你们瞧,课文里的生字娃娃都跑到白云上玩去了,你认识这些调皮的生字娃娃吗?

  2.学生自由读。

  3.你觉得哪个生字娃娃最容易读错?

  小老师带读:

  cǎo chī cái zán zì

  草 吃 才 咱 自

  4.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娃娃?学生分小组想办法。

  全班交流:

  (1)加偏旁:“早”字加上“艹”就是“草”。

  “自”字加上口字旁就是“咱”。

  (2)加笔画:大——太白——自

  (3)比较法:木——才

  (4)数笔画:己可

  5.开火车认读生字。

  6.复习巩固。

  (1)识字游戏:送信。(丁零丁零,邮递员去送信。小小信封谁收到,请你念给大家听)

  (2)时间不早了,我们一起把生字娃娃喊回来吧!齐读。(学生读对了,生字回到课文中)

  7.学生自主积累词语。

  (1)自由练读:火箭 发现 同伴 自己

  (2)你还喜欢哪些词语?请读一读。

  (3)从书上画出这些词语。

  (四)细读课文,边读边悟

  1.(点击课件)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美美地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吗?

  2.小朋友们读得真好!如果能注意适当地停顿就更棒了!

  学生自由练读:碧绿的草地上,孩子们望着蓝天上飘动的白云,托着腮静静地想。

  3.云云、宁宁、安安眼中的白云像什么呢?

  老师随机指导朗读。

  (1)云云说:“白云多像我爱吃的棉花糖啊!”云云多高兴啊!你能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吗?

  (2)宁宁看到天上的白云变成大白马时心情怎样?请带着奇怪的语气读读宁宁的话。

  (3)谁能用兴奋的语气读读安安的话?

  (4)(点击课件或出示挂图)天上的白云真美啊!真有趣呀!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5)云云、宁宁、安安的'想象

  教案《语文A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白云》教案》,

  力真丰富,同学们也非常棒,谁能说说你看到的白云像什么?

  (6)大家的发现可真有趣,你们高兴吗?那就带着这种感情读读最后一自然段吧。

  (7)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8)学生评议。

  板书设计:

  12.天上的白云

  棉花糖

  白云像小绵羊大白马

  (新奇的发现) 机器人 火箭 宇宙飞船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2.分小组赛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二)识记生字字形

  1.出示生字卡片:可 才 自 己

  指名读,齐读。

  2.学生自学生字,说说你有什么好的识字方法,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可:“河”字去掉“氵”就是“可以”的“可”。

  才:与“木”字比较。

  自:“白”字加一横就是“自己”的“自”。

  也可用顺口溜来记:

  白里加横就是自,

  自字古时指鼻子,

  今日说到自己时,

  常用食指指鼻子。

  己:与“包”字中的“巳”比较。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间架结构。

  2.你认为哪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请告诉大家。

  3.学生按笔顺规则练习书空。

  4.老师重点指导:

  己,第一笔横折的折要写在竖中线上,稍斜一点,第二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竖弯钩要写得舒展一些。

  5.学生在书上先描两个,再写一个。

  6.学生练习书写,老师巡视。注意纠错。

  7.优秀作业欣赏、展览。

  8.课堂作业:

  练习书写生字。

  (四)补充阅读

  山和云

  云喜欢围绕在山腰

  听山歌

  山喜欢戴帽子

  云就变成帽子

  给山戴

  山和云是好朋友

  板书设计:

  kě cái zì jǐ

  可 才 自 己

语文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新字、理解词语意思。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泉水和瀑布的优点,教育、鼓励学生形成勇敢和合作的品质。

  学会与他人合作,体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从具体的语句中体会泉水和瀑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小河、泉水和瀑布这三个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大海奔去的愉快心情,从中感受合作的快乐

  教学流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出示小河的图片):请看大屏幕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这条小河和你们一样,是一个充满远大理想的孩子,你们想不想知道他的理想是什么呀?他的理想就是有一天能投入大海的怀抱,去感受大海的浩瀚与宽阔。听,哗哗流淌的小河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征程,你们想不想和这快活的小河一起去旅行呀?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14课《快活的小河》。

  板书课题齐读

  3、你能说一个“快活”意思相近的词语吗?

  带着快乐的心情,用你们甜美的声音,读出小河的快活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过渡:小河在奔向大海的旅途中,他都遇到了哪几个朋友,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一起去了解和体会小河的故事吧。

  1、同桌合作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如果同桌读得好就请你鼓励一下他,如果他读错了请你帮他纠正,同时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课件出示字词,学生多种形式认读,(说出一个“勇敢”的近义词,强调多音字“奔”,发现“摔‘蹦、撞”都是动词)

  3、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思考:小河在奔向大海的旅途中遇到了那几个好朋友?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大山、泉水、瀑布

  4、课文主要通过小河与大山、泉水、瀑布这三个朋友的对话来向我们讲述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在文中分别找到小河与大山、泉水、瀑布的三次对话,并用括号做上标记,用以区分。(强调:默读要求——眼动、心动、口不动)

  三、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共同学习大山与小河的对话

  1、在这三个朋友中小河最先遇到的是谁?指名读对话。思考小河与大山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汇报:

  小河为什么抱怨?

  (1)理解“抱怨”指导朗读。师举例:妈妈不问缘由而冤枉你时,你会抱怨她对自己的不公平。还有什么情况下你会抱怨呢?当你心中不满而去责怪别人这就是抱怨。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小河的话。

  (2)说明“呜”是拟声词在这里用来模仿的是小河的哭声,可以带着哭腔来读。

  (3)快活的小河刚遇到点困难就抱怨哭泣,你觉得此时他是一条怎样的'小河?

  (4)看到这条抱怨而哭泣的小河,大山又是怎么说的呢?

  2、(课件出示大山的话)指名读大山说的话?

  (1)边听边数大山共说了几句话?

  (2)看看一、二句后各是什么标点?分别要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指导读疑问句结尾处是语调上扬,读感叹句结尾处是语调下降。指名练读、男女生读,齐读。

  (3)师读第三句话:从这句话中你有认识了谁?

  (4)找出描写泉水动作的词(跳、摔),能看出什么?

  (5)泉水遇到的困难多吗?从哪个词中知道的?你认为“多少”究竟是几个?

  (6)面对这无数的困难,泉水又是怎样对的呢?用文中的句话来说一说。

  泉水面对困难,不叫苦,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板书:坚强

  (7)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这坚强勇敢的泉水?

  看图加深理解:泉水从险峻的山峰上奔流而下一路上磕磕碰碰,一会碰到了山石,一会又撞到了树根,历经了磨难的泉水却不叫苦就这样日夜不停的向前流淌。同学们此时,你最想对泉水说些什么呢?

  (8)大山想借泉水告诉小河什么呢?

  大山想借对泉水的赞美来鼓励小河要向泉水那样坚强、勇敢。

  板书:鼓励

  指导朗读:读出大山对小河的鼓励和大山对泉水的赞美

  3、分角色读大山与小河的对话

  (二)自主学习小河与泉水的对话

  过渡:在大山的心中,一路奔流,历经磨难的泉水是勇敢的,那么,在泉水的心中谁比自己更勇敢呢?

  1、请三名同学来读小河与泉水的对话,边听边思考。

  2、学生汇报交流

  (1)引导学生说完整话回答问题。指名读一读能体现瀑布优点的句子。(课件相机出示泉水的话)

  (2)哪些词语能看出瀑布更勇敢,更坚强?指导重读变色的字,突出瀑布的勇敢。

  (3)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勇敢的瀑布呢?看图:这瀑布从高达百米的岩壁上飞流直下,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激起的水花如雨雾般飘飞,这样的景观真是太壮观了!难怪诗人李白也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赞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瀑布就这样忍受着撞击岩石的痛苦为我们呈现了这样壮美的景象!

  (4)此时,你最想对瀑布说些什么?(让我们一起竖起大拇指大声的对瀑布说声:瀑布,你真勇敢)

  (5)指导朗读:读出对瀑布的赞美。

  小河也被瀑布这勇敢的精神鼓舞,所感动,他还高兴的叫起来了,他想和勇敢的瀑布也成为朋友,一块儿向前流。

  (6)那女生分角色读小河与瀑布的对话

  (7)师生配合读对话(请同学们把我当成勇敢的瀑布,把小河说的话高兴的对我叫出来吧。)

  小结:我真为小河能结识这么坚强勇敢的朋友而感到骄傲,更为小河的逐渐成熟而感到欣喜!

  (三)体会合作的快乐

  1、(出示课文插图)瞧,他们最终成为了好朋友,手拉着手,多开心那!我想此时你们的心情一定和我一样激动和高兴,谁能带这高兴的心情读最后一段那?

  质疑:读到这我有些不表白了:课文开头部分说了小河是快活的,结尾处也说了小河是快活的。这两个时期的小河哪个才是真正的快活呢,为什么?

  师:有了朋友就可以互相鼓励,有了朋友就不会寂寞,有了朋友就可以一起勇敢的战胜困难,其实,这就是合作的快乐!齐读最后一段感受合作的快乐。板书:合作

  四、拓展升华

  1、此时三个好朋友已经拥有了同一个理想,那就是?

  2、大家看文章的结尾处是什么标点符号?(``````)它代表什么意思呢?

  3、通往大海的旅途是漫长而艰辛的,它们三个小伙伴在前进的旅途中有可能遇到更高的山峰、更庞大的岩石、更险峻的峭壁。他们又会如何的面对呢?

  4、小结:

  我们相信不管发生什么,小河都会用他学到的勇敢和坚强去面对一切,三个小伙伴一定会团结合作,互相鼓励,共同流进大海,实现他们共同的理想的!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你们现在还小,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老师希望你们今后在困难面前能像小河和他的朋友们那样,互相鼓励,团结合作,做勇敢、乐观的好孩子。也真诚的祝愿你们能早日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

语文上册教案13

  《火烧云》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习课文,知道火烧云名字的来历;

  3、整体感知全文,知道课文从变化多与快两方面来写出火烧云的特点;

  4、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5、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教学重点】

  1、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2、能有感情朗读1~3节,并能够按提纲背诵第3节。

  【教学难点】学习第1、3两小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特点,以及火烧云出现时地面景物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你观察过云吗?请说说。

  2、揭题。

  二、通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读书检查:请学生选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三、学习第2节

  1、请找出课文中写火烧云名字来历的句子。

  2、学生回答。

  3、自由读:用自己的话说说它为什么叫火烧云。(烧、着了火)

  4、火烧云是真的`在烧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红彤彤)

  5、如果不用“烧”,而用“一直红到”好不好?为什么?(“烧”字不但写出了颜色,而且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美。)

  6、这一句还写出了火烧云的什么?

  (范围广)

  7、朗读练习。

  四、整体感知

  1、那么火烧云有什么特点呢?

  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思考。

  2、学生回答,讨论交流。

  (变化多、快)

  五、学习第3节

  1、学习第3节:

  ⑴读第3节。

  ⑵这一节写了火烧云哪一方面变化?

  (颜色)

  ⑶学生再读第3节,理解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多与快。

  (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多,哪些地方写出变化快?)

  ⑷朗读练习。

  ⑸火烧云就只有这些颜色吗?从哪里看出来?

  2、学生想象其他颜色。仿照课文的构词方法来说。

语文上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回忆课文主题,读懂故事。

  2、感悟哲理,真正做到启心灵之智,示行为之范。

  设计理念:

  1、体现“以链接内容为起点,拓展学生视野,使课堂向课外延伸,阅读与表达相结合”的教学思想。依据“感知——理解——积累——运用”的教学程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2、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向生活,体现小学语文“阅读引路——链接拓展”式阅读教学,彰显教材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梳理本单元所学课文。

  1、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2、每篇课文中主要告诉我们哪些人生的道理?

  学生思考并交流,教师适当点拨。

  展示课件

  (1)做人也须像梅花那样,品性高洁,不媚俗,不唯上,永葆自己内心的清静纯洁。——《卜算子·咏梅》

  (2)陷入绝境时要沉着冷静、机智果断。——《跳水》

  (3)以“清贫”生活为乐,无论革命事业处于何等困境,始终坚持信念,不彷徨、不动摇、不退缩的崇高气节。——《清贫》

  (4)“吃得下饭,睡得着觉,笑得出来。”看似简单的`愿望,但要想真正达成,也需要长时间的心性修养。——《儿子的采访》

  (5)“人生的担子不管有多重,咬紧牙,挺住!”——《挑柴》

  二、阅读本次链接的三篇文章,用“感言”的形式表达对三篇文章的理解和得到的启示。

  展示课件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课件展示):

  1、《听的艺术》:做每一件事都有一个路径。

  2、《方法》:听话不要听一半,

  更不要把自己的意思强加到说话人的头上去。

  3、《爱的诠释》:爱的智慧的诠释就是应“需”而为。

  在该环节教学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读懂古诗,也要注意每篇文章最后的起“点睛”作用的话,并由此进行思考,谈感受,写“感言”。

  三、拓展延伸,链接生活。

  生活中有很多细微的事件给人启迪、耐人寻味。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观察,细心体会,真心感悟,随时记录。

  展示课件

  学生可以自己谈一谈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以及从中得到的启示。

语文上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读“墨、渍、斑、擦、幅、致”6个生字。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能力目标:

  初步学习作者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情感目标:

  学习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2、学习文章有顺序的表达方法,体会文中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墨水,一幅画有房子的画。

  2、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激趣导入。

  (1)出示一张漂亮的图画,有意将几滴墨渍洒在纸上,说:这么美的一幅画,掉了墨渍该怎么办呢?

  (2)学生开始讨论,提出各种办法。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怎么巧妙处理这块墨渍的。(板书:墨渍)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画出生字词,自由识记,同桌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出示生字词卡,指名认读。

  正音:“渍”的声母是平舌音z。

  三、自主学习,理解感悟。

  1、小组内互相读课文,讨论:

  (1)妈妈和作者是怎样对待画纸上的墨渍的?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

  (注意抓住表示人物的动作、语言的词语)

  2、小组选代表交流汇报。

  3、品读句子,体会情感。

  “他笑着说:‘瞧,这条小花狗使画面活泼多了!’”

  (1)指名读,师生评议。

  (2)师范读,生练读。

  (3)小组交流汇报:

  4、朗读全文。

  四、拓展思维,引发想像。

  1、这有墨渍的地方还可以画写什么?(小组交流、讨论)

  2、学生自画表演。

  3、教师鼓励小结:作者在妈妈的启发下能灵活地处理画上的墨渍,那么同学们也应像作者那样养成遇事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好习惯。

【语文上册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上册教案03-05

小学语文上册教案01-25

人教版语文上册教案02-18

苏教版小学语文上册教案01-08

2023上册语文教案01-04

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教案01-08

语文上册教案15篇01-18

语文上册教案(15篇)01-18

语文上册教案精选15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