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语文教案>八年级语文教案>苏州园林(第二课时)

苏州园林(第二课时)

时间:2022-08-16 10:23:17 八年级语文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苏州园林(第二课时)

苏州园林(第二课时)

苏州园林(第二课时)

  说话训练。要求抓住特征,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介绍一建筑物。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苏州园林总的特征,理清了说明顺序,同时欣赏了苏州园林的图画美,那么阅读说明文还应注意哪些方面?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一)明确目标

  1.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2.体会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3.拟题训练。

  (二)整体感知

  细读文章内容,找出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体会语言的多样性?

  本文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使被说明的事物易被读者理解。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比较突出。作者常常在与其他地方的园林的比较中来说明苏州园林的特色,这是指导我们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1)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突出了苏州园林讲究“自然之趣”的特点。(2)在介绍花草树木时说,“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这既是比喻,又是比较,表现了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和民族的特有风格。(3)在介绍建筑物的色彩时,又与北京的园林相比较,“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这是因为在它的周围有苍翠的树木,鲜艳的花卉,使人在幽静闲适的环境中依然有丰富多彩的感觉,所以没有用彩绘的必要。

  本文的语言多种多样。(1)以说明为主;适当进行描写和议论。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主要用解说的方法介绍苏州园林,但它并不排斥表达方式的多样性。根据表达内容的需要,文章融说明、记叙、议论为一体,以概括的说明介绍园林,以生动的描述形容景物,以通俗的议论来分析原理,使文章既眉目清楚、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就记叙景物而言,它的手法与游记有很大的区别。游记描述景物,常在某个特定时间、某个固定的角度观察环境或者移步换形,境随人迁。本文则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文章的记叙语言简洁、生动,赏心悦目地表现出景物的形象。如“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写出了万木争荣的情景;古老的藤萝枝干“盘曲嶙峋”,开花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这些地方,稍加点染,便显得生机盎然,沁人耳目。类似的例子,俯拾皆是。(2)语言准确简练,耐人寻味。动词的运用,如“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中的“补”字,表现了匠师们的细心,善于化单调为多彩。副词的运用,如“池沼大多引用活水”,“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其中的“大多”,“极少”就用得有分寸,既不夸大,又不缩小。再如“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其中的“一切”“决不”“一律”则表示十分肯定的语气,对突出苏州园林的特色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

  (2)说明文语言有哪些特点?

  (3)阅读说明文应抓住哪几个方面?

  引导回答

  (1)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打比方、列图表等。

  (2)说明文的语言特点:准确、简练、平实、生动等。

  (3)阅读说明文应该注意下列几个方面:明确说明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顺序;找出说明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等。

  2.具体研讨课文。

  分组讨论下列问题:

  (1)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2)本文为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与哪些事物作了比较?各说明了什么特点?

  (3)本文运用了哪些例子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4)课文中有不少概括性的句子,从文中找出来,并作分析?

  (5)文中有许多生动形象的语句富有画意,试找出几个例子加以体会?

  (6)“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句中“据说”能否去掉?为什么?

  引导学生明确如下:

  (1)本文的结构层次如下:

  本文共10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对苏州园林总的评价。

  第二部分(第2-9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这部分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自然段),总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二层(第3-9自然段),分说苏州园林的特点。

  第三部分(第10自然段),指出苏州园林要写的不止这些,引人回味。

  (2)第3自然段介绍布局时,用苏州园林的建筑布局与古代宫殿和住房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建筑特点。第5自然段介绍花草树木时与外国式的花园作比较,写出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点,表现了我们民族的特点。第9自然段在介绍苏州园林建筑物色彩时与北京园林作比较,突出苏州园林色调能给人们以安静闲适的感觉这一图画美的特点。

  (3)第5自然段,在说明花草树木的映衬时举了例“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形象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风采。第7自然段,为了说明苏州园林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举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加以说明“所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这样就使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了,人们容易领悟和理解。

  (4)课文中有不少概括性的句子。如“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它概括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是全文中心,给人以总体的认识。“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它概括了假山的艺术特点。又如“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等。

  (5)如:“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这句话精练而形象,写出了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盘曲的嶙峋”写藤萝的古色,“珠光宝气”显示藤萝花的典雅风韵,构成一幅生意盎然的画面,烘托出园林的繁华气氛等等。

  (6)“据说”,一词不能去掉。因为苏州园林究竟有多少处,作者没有考察过,去掉后变成肯定的意思,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所以不能去掉,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四).总结、扩展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明确了本文的说明对象——苏州园林。明确了苏州园林的特点,文章的说明顺序——由总到分的逻辑顺序,恰当的运用了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体会了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准确、简练、生动等,同时我们也明确了阅读说明文时应抓住的知识点——对象、特征、顺序、方法,语言的准确性等。下面请同学们以课文第4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为例进行拟题训练,然后男、女同学相互回答,看哪一组同学拟的好,回答的准确。

  示例如下:

  第4自然段:

  1.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

  2.苏州园林假山堆叠的特点是____________,池沼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3.本段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_,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

  4.本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句子“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中“大多”能否去掉?为什么?

  6.句子“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从游览者的感受角度说明苏州园林堆叠讲究艺术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本段最后两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如下:

  1.苏州园林里假山和池沼的建筑特色。

  2.假山堆叠的特点是艺术美,池沼的特点,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3.结构方式是总分,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4.说明方法是分类别,举例子等。

  5.“大多”不能去掉,因为“大多”一词是说苏州园林的池沼多数是引用活水,但不排除个别池沼,没有引用活水,如果去掉了就与事实不符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6.苏州园林里假山的堆叠充分体现了建筑师们的艺术构思已经超出了技术范畴。

  7.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8.作用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五)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练习第三题。

  2.阅读下列文字,回答其后的问题。(把选段印出发给同学们。)

  (1)(甲)我国造园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中树立着独特风格。

  A.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B.美人峰细看才像美人,九狮山、鸳鸯厅的前后梁架,形式不同,不说不明白,一说才恍然大悟,竟有鸳鸯之意。C.过去有些园名,寒碧山庄、梅园、网师园,都是很有讲究的,园内的特色是白皮松、梅、水。D.尽人皆知的西湖十景,更是佳例。E.亭榭之额真是赏景的说明书,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人临其境,即无荷风,亦觉风在其中,发人遐思。P.而楹联文辞之隽永,书法之美妙,更令人一唱三叹,徘徊不已。C.镇江焦山顶的别峰庵,为郑板桥读书处,小斋三间,一庭花树,门联写着“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多”,游者见到,顿觉心怀舒畅,亲切地感到景物宜人,博得人人称好,游罢个个传诵。

  (乙)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①甲文和乙文是围绕中国园林、苏州园林的什么特

【苏州园林(第二课时)】相关文章:

翠鸟第二课时说课稿09-19

《长城》第二课时教学反思08-24

《掌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6-07

《白鹅》第二课时教学反思04-07

寒号鸟第二课时教学反思12-23

《语文天地》第二课时教案02-05

《猫》第二课时教学反思11-17

《喂——出来》第二课时教学反思08-20

《搭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8-18

《荷叶圆圆》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