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范文大全>作文大全>高考作文>高考作文阅卷报告之全国新课标卷和广东卷

高考作文阅卷报告之全国新课标卷和广东卷

时间:2023-02-25 03:58:55 高考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2年高考作文阅卷报告之全国新课标卷和广东卷

2012年高考作文阅卷报告之全国新课标卷和广东卷
  
  马俊强
  
  全国新课标卷
  
  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卷精神
  
  从命题来源来看,今年全国新课标卷的作文命题材料,直接取自2011年2月25日《羊城晚报》上刊登的李冬梅编译的一篇短文《顺手修补与救人一命》。
  
  从命题理念来看,今年全国新课标卷的作文命题突出地呈现出两大特点:
  
  第一,隐性趋时,旨在弘扬时代正气,引领精神成长。这则带有“寓言”性质的故事材料,乍一看,给人以远离生活之感。但实则不然。材料故事所折射的其实正是“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50周年”这一现实政治文化背景,所反映的其实正是“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等社会热点话题,所对照的其实正是“佛山小悦悦事件中路人的漠然而去”“南京彭宇案中好心小伙救老太被‘反咬’”等生活实际问题。可以说,此题的命制,旨在通过讴歌“修船工顺手补洞”与“船主知恩图报”,深刻拷问当今社会公共道德良知严重缺失、道德悲剧一幕幕重演的现状,呼唤人们向真、向善、向美,呼唤人们弘扬“行善”“报恩”等时代正气,引导考生对本我的品德修养、生命境界等进行内省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第二,开放度大,意在考查探究能力,鼓励多向思维。通过整体观照命题材料,不难发现如下三点:一是故事材料中包含着两个最为重要的要素——修船工和船主。命题者对他们两个均倾注了褒扬的情感态度。二是修船工和船主之间形成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双边关系。三是故事材料中包含着一组形成辩证关系的哲学概念——“小”与“大”。通过深入探究,不难发现,考生若能紧扣着材料从道德层面或哲理层面命题立意,则均应视作符合题意。具体来说,以下三大立意视点和角度,均是合乎命题意图的:一、审视修船工。应重点抓住材料中的“顺手给补”这一行为和“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这一语言。从精神道德层面,考生可紧紧围绕如何正确对待“助人”问题展开命题立意,或由此生发开去探讨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准则或基本素养;从理性认知层面,考生可讨论“小善与大德”“小举动与大境界”等。二、审视船主。应重点抓住材料中的“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这一行为和“是您救了他们”这一语言。从精神道德层面,考生可紧紧围绕如何正确对待“受助”问题展开命题立意,或由此生发开去探讨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准则或基本素养。三、审视修船工和船主之间的关系。应重点抓住材料中的修船工顺手将船底小洞补上从而既挽救了船主孩子们的生命(“利人”方面)又得到了船主送上的一个大红包(“利己”方面)这些情节。从理性认知层面,考生可讨论“小因与大果”“小事与大局”等。
  
  当然,我们还需在此特别强调三点:一、若考生只是在文中泛泛而谈“感恩”“责任”“职业操守”“细节决定成败”等,则均应视作偏离题意。比如,谈“感恩”,考生只能谈对关心、爱、帮助自己的人的“感恩”,而不能泛泛地去谈对自然、社会、祖国、挫折等的“感恩”。二、若考生从船主孩子们的角度谈“冒险”,从修船工的顺手补洞谈及“顺手牵羊”,或者采用反弹琵琶方法否定修船工的顺手补洞行为,等等,则均应视作严重偏题。三、若考生没有自己的构思和立意,仅对原材料进行简单扩写,则应视为套作。
  
  最优佳作一
  
  一念成佛
  
  河北一考生
  
  修船工的一点善念,既改变了船主一家的命运,又使美好人性得到彰显。这个故事或许就是“一念成佛”的最佳阐释了。
  
  所谓“一念成佛”,就是指自己的一点善念,一点善举,既给予人帮助和恩惠,又使自己具有了佛心佛性,让自己的人性生辉。
  
  而这一念之善,不在其大,而在其真;不在其多,而在其诚。 (范文先生网 fanwen.weiyujianbao.cn) 它既可以是企业家向灾区捐助百万巨款的善举,也可以是小朋友向山区贫困儿童捐出几元零花钱的爱心;它既可以是佛祖割己肉以食恶鹰的慈悲,也可是村妇将一碗剩饭施舍给路边乞丐的善良。总之,只要你心中有这份善念,只要你发自真心,出于至诚,你已成“佛”——一个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平凡而伟大的人。
  
  “一念成佛”,其关键在于你有此善念并付诸行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骑车的路人不小心跌倒,周围的人跑过去帮他扶起车子,捡起散落一地的物品;一个穷苦的乞丐站在路边,过往的行人不时有人停下来为他捐上几元钱,表达自己的一份同情和关爱;一个外地入迷了路,当地热心的市民为他充当向导,亲自带他赶往目的地……这些善良的人,以他们的行动温暖着社会,净化着人心。他们不仅是受助者心中的“佛”,也是我们心中值得景仰和尊重的“佛”。
  
  有“一念成佛”,自然就有“一念成魔”。一念之间知其善而不为,一念之间知其恶而为之,这不就是“一念成魔”吗?尤其在我们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因为利欲蒙心,知善不为或知恶争为的人就更多了。他们可以漠视小悦悦遭受碾压,他们可以冷眼旁观作恶而无动于衷,他们可以毫无顾忌地损害他人利益,他们可以肆无忌惮地侵吞国家财产……这些人无疑已成为“魔鬼”的化身,他们毒化着社会空气,恶化着社会环境,使人心疏离,人情冷漠,人性堕落!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这个世界是被光明笼罩还是被黑暗吞噬,其实全在我们的一念之间。知其恶而为之则成魔,知其善而为之则成佛。人人成魔,则举世沉沦;人人成佛,则举世光明。
  
  让善念永驻,善行不绝,让我们的世界光明澄澈。
  
  “一念成佛”,说的就是你和我!
  
  给分理由
  
  本文堪称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最“深刻”的优秀作文。作者在准确把握材料中“小善与大德…‘小因与大果”这些哲理含意的基础之上,用极为精炼之语将文章主旨和题目定为《一念成佛》,用“一念”紧扣“小善”“小因”,用“成佛”紧扣“大德”“大果”,立意准确而深刻,拟题精悍而闪亮。文章依照“起承转合”的基本章法铺展开来,层次清晰,结构谨严。第一段是“起”,引述材料,点明主旨,照应题目,用语老到、精妙,“起”得精彩亮丽!第二段至第四段是“承”,第二段准确地承接上文阐释题旨概念“一念成佛”,第三段进一步从正面阐述“一念”的内涵及作用,第四段更深一层阐述“成佛”的途径和方法,这三段采用层层递进策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角度对题旨作出深入剖析,这三段“承”得自然入境。第五段是“转”,由上文正面的“一念成佛”转而论述反面的“一念成魔”,深入论述了其内涵和危害,“转”得拓出新境。第六段至第八段是“合”,总结上文,深化主旨,并作出呼告,“合”得天衣无缝。
  
  最优佳作二
  
  给皇上(四郎)的信
  
  吉林一考生
  
  皇上(四郎):
  
  臣妾近日闲来无事,加上这天又实在热得紧,心中甚感烦闷,昨儿便遣了槿汐去官外打听近日是否有新鲜趣事。槿汐去了一日,回宫后跟臣妾说,骄阳如火之下,紫禁城外亦是一片肃静,百姓都待在家中避暑,所以并无趣事,只一间修船的小店热闹些。臣妾十分好奇,命槿汐细细说与臣妾听。那热闹事其实也是一桩小事,可臣妾听后颇有感触,想与四郎一同分享。
  
  据说,这家修船的小店有个工人素擅给船上漆。一日,一个富商将这个工人招去给他的船上漆。这工人漆船时,发现那船的底部有一个小洞,就顺手将那洞给补上了。船漆好后,工人收了工钱,便回到了店里。谁知没过几天,那富商给这个工人送来了一大笔钱。工人看着那些钱,说:“工钱,您已经给过了。”富商说:“这是感谢你补洞的钱。”工人说:“那只是顺手补的。”富商答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着那条船游湖时,我的五脏六腑都碎了,因为我知道那条船的底部有个洞。但最终他们却平安回来了,我当下就知道是你补上了那个洞,所以我特来感谢你。”
  
  四郎,你是不是也觉得这件事十分有趣?想那修船工,不过随手做了一件小事,却救了那富商孩子的性命,保住了富商一家的幸福。臣妾就想,若后官这许多嫔妃,日常也帮彼此做一些力所能及、互惠互利的小事,而不是钩心斗角、相互倾轧,这后官之中,会少流多少血、少生多少恶?若这朝中众臣和各地方官员都能本着爱民如爱子、爱国如爱家之心,为百姓谋福、为社稷谋利,这天下何愁不定,这百姓何愁温饱不济?
  
  臣妾深知皇家“后官不得干政”的祖训,臣妾亦知自己刚才针对朝臣说的一番话僭矩了,但臣妾实在是不吐不快。四郎,臣妾做出之前的一番思索后,就总在想,这世间纷乱不绝,正因为缺少如那修船工一般把分外之事亦当做分内之事做了的人。随手做的那么小的一件善事,却救了几条人命,这真是怎么想也想不到的事情。四郎曾对臣妾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想来必是想告诉臣妾,这小事是轻视不得的,只有将小事认真细致地做成了、做好了,末了还不计较自己的得失,才会一步步地接近那被上天置于云端的幸福。佛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修船工这一举手之劳所造的功德,又岂是金钱所能衡量的?
  
  臣妾以前常听人说:“圣人在民间,而不在经史典籍中。”原深不以为然。昨日闻修船工之事,今日又借为四郎解闷之机,做如上思量,方识此言之真、之妙、之大智慧。试想,当世人不论贫富贵贱,皆为圣人,皆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之时,河清海晏之象是多么宏丽!
  
  臣妾此番言语,不知四郎作何感想?
  
  甄嬛
  
  ×年×月×日
  
  给分理由
  
  本文堪称2012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最“潮”的优秀作文。作者以大型古装电视剧《后宫·甄嬛传》中“甄嬛”的口吻,用“甄嬛”给“雍正帝”写信的形式,表达“若世人皆能做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之‘圣人’,则天下便会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之象”的思想主旨。作者所写内容,符合剧中人物的身份、性格和心理,合情合理;所编故事,包含“遣槿汐打听官外趣事”“听闻修船工因顺手补洞而保住富商一家的幸福之事’’‘‘由小店热闹事想到后宫嫔妃、各级官员、民间百姓均应随时随地、不计得失地去做大小善事”等核心内容,内涵丰富,叙述生动;所用形式,既新颖别致,又符合书信文体要求。
  
  广东卷
  
  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阅卷精神
  
  材料第一段,汤因比的话,表面在谈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深层是要表达他喜欢文化,并且喜欢多种文化交汇。更深一层是要表达他对文化的重视。汤因比为什么喜欢文化,并且喜欢多种文化交汇?因为他“醉心于古文化研究”。他在研究文化的过程中,深深地感悟到文化之于生活的重要影响。人的生活,需要物质,更离不开文化。所以,他向往能生活在文化丰富的时代与地方。这是汤因比所说的这段话的深层意蕴。
  
  材料第二段,涵娜、伊雷娜都选择出生的时代,而居里夫人却不选择,为什么?因为居里夫人认为,生活不是被动地受制于时代,生活是由人主动去创建的。这就是居里夫人认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的深层意蕴。
  
  将两段文字结合起来解读,这个材料主要是谈论“时代与生活”的话题。汤因比、涵娜和伊雷娜三人的看法是一致的,他们认为,时代影响着人的生活,生活在怎么样的时代就会有怎样的生活。而居里夫人却与三人的看法相反,居里夫人则认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写作角度有:A.由汤因比选择的结果与原因,引申出“文化与生活”的话题,由此话题引申出相关的角度。如“针砭当下人们重物质轻文化”“谈人类生活为什么不能缺失文化…在多种文化交汇的地带生活,日子一定有趣,有哪些‘趣…等等。B.由汤因比、涵娜、伊雷娜的选择,引申出“时代与生活”的话题,由此话题引出相关的角度。如“选择生活在唐代…‘活在当下”“论改革开放时代与80后人的生活观”“哪个时代的人生活最幸福”等等。C.由居里夫人的话,引申出“人与生活”的话题,由此话题引申出相关的角度。如“我的生活我做主…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靠我们创建”“21世纪,我们应该具有怎样的生活态度”等等。D.由汤因比、涵娜、伊雷娜不满意当下的时代,引申出“向往美好生活”的话题,由此话题引申出相关的角度。
  
  应该注意的是,不能只选材料中的某个词作为“自选角度”。例如,只选“选择”“文化”“写信”等词写作。不能脱离材料表层意任意引申出角度。例如,写“论享受生活”“论中国文化璀璨”等。
  
  最优佳作一
  
  生不必逢时
  
  广东一考生
  
  余尝闻或叹其时运之不济,命途之多磨,捶胸怨道:“生不逢时。”然余又闻“我命由我不由天”之豪迈言语。故余以为:生不必逢时也。
  
  生不必逢时也。若君以为,生于乱世则遭难于身,生于太平盛世则高枕无忧,则君将悔矣。有言道:“乱世出英雄。”造就英雄伟才之因非时非出身也,而因人也。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人若有才,终将有用武之地,英雄不问出处,是英才是庸才,以其所成之就而论之。成大事者,看己之才德,非天时地利也。
  
  泱泱中华,百家争鸣,文化之灿烂非他国能及。汉赋之绮丽,唐诗之瑰奇,宋词之精奇,明清小说之传奇,皆因各朝文化之异,各时有各时之精华所在。无论生于何时何地,凡有才能者皆将占有一席之地,何须叹生不逢时也。生活之趣,成功之道,非时能佐之。余以为天生我才必有用,皇天不负有心人。能发挥己之所长,做力所能及之事者,皆能觉生活之趣,以平凡而生不凡,终成大事。
  
  有名言如是:态度决定高度。人之心,定人之行。心,若惧尔生存之境,则使尔因惧避世;心,若能坚则无论尔于何时何地,亦不会轻言弃语,纵生不逢时,尔不自弃,自当有所作为。埋怨无用,哀泣无用,时不能就我我就时,方为真理。有心,坚若此,又有何惧之?
  
  姜太公苦等半载,白双鬓老去华颜,亦磨不去其雄心壮志,故其等来文王,最终成百家之宗师,皆因其心坚。太史公历宫刑之辱,亦不因时而弃,终留“无韵之离骚”之《史记》于世,其皆因心坚胜于时势。
  
  集上文之所述,故余以为:生不必逢时,纵时不就我亦应由我就时,以心坚而成大事,不甘认时任命。甘让己生碌碌无为,此乃弱者所为,余鄙之。
  
  给分理由
  
  文首堪称“风头”,精彩亮丽!作者由材料中居里夫人的看法引发思考,从“不必优择时代”的角度,针对很多人“生不逢时”的抱怨之声,用颇为精炼的语言针锋相对地提出“生不必逢时”的观点,立论富有个性和思辨色彩。作者既选用了大量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来支撑观点,也详尽分析了提出“生不必逢时”这一观点的理由和“由我就时”的种种要素(如“才德”“心坚”等)。文末堪称“豹尾”,响亮有力!作者一方面照应开篇,重申观点,一方面又用精简之语对“甘让已生碌碌无为者”表达了“鄙之”的鲜明态度。另外,全文用第一人称写作,直接扣住了命题所要求的“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当然,作者优质的语言素养和构思素养亦有目共睹。
  
  最优佳作二
  
  莫怨此生非锦年
  
  ——致纳兰性德的一封信
  
  广东一考生
  
  纳兰君容若:
  
  您好。我们相隔了三个多世纪,出生于彼此不可想象的时代。我从您的传记中了解到,您并不满于您所处的年代,恨生不逢时,虽繁华富贵,此生却非锦瑟年华。然而,您应当明白,莫怨此生非锦年,我们在每个时代都可以享受有趣而有用的生活。
  
  您恨不早生千年,能与诗仙、诗圣们同聚畅饮,对酒当歌。是啊,人们羡慕其他的年代,不就是因为那时代有他们的追求么?可当前时代同样可以有追求,更重要的是,还可仰望。您当知明代名将戚继光,他仰慕孙武,恨不早生于春秋与之大谈兵法,却依旧享受当前时代,大破倭寇留名后世。戚将军在他的时代可以驰骋无敌,但同样有追求,同样有仰望,有《孙子兵法》指引前行。他不正是享受了所处时代有趣而有用的生活吗?而您才华绝冠,“明以后,容若一入耳!”您不也该享受此生的美好吗?虽无李杜相伴,却有忘年好友相交,还能仰望诗仙风采,您何必叹此生非锦年?何不享受此生,做这个时代的词圣?
  
  自然,除了向往,您的心中还有不满:不满于时代的肮脏丑陋,乃至不满父亲的受贿行径。您愿迟生百岁,躲在另一个清白的时代。的确,人们恨生不逢时,也因为对时代的不满。可为什么不选择抗拒,不选择力争,不去试图改变时代,过一种精彩而充满奋斗的生活呢?在两百多年以后,西方有个叫马丁·路德·金的人,他面对一个更为苦难不公的时代,选择了抗争,用“梦想”唤醒人们的良知。他不恨此生非锦年,英雄乱世正逢时。他抗争了,于是他精彩。您若能奋起,对不满的时代说“不”,纵使个人的声音太渺茫,也可如托尔斯泰,在与丑恶决裂后不怨此生地合上双目。
  
  莫怨此生非锦年。我们在每个时代都可以活得精彩,有趣而有用。同您讲讲我所处的时代吧:这个时代有被十八个路人遗弃的女孩的绝望,也有为素不相识的孩子折臂的“最美妈妈”;有载着无数孩子哭声的“夺命校车”,也有让孩子们热泪盈眶的“免费午餐”。我们在这个时代有自己的追求,也有对历史的仰望;有不满,也有努力的抗争;有愤慨有心酸,也有为平凡伟大真情而感动的眼泪。这个时代,我们活得很精彩,很有趣,很有用。
  
  莫怨此生非锦年,流尽悲欢自年华。笑看时代风云变,此生不悔傲风沙。您别有根芽,却不必西风独自凉。
  
  祝:此生追求,无悔于精彩时代
  
  一位生于一个有趣而有用的时代中的高三学生
  
  ×年×月×日
  
  给分理由
  
  作者采用书信体,与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深情对话,构思别具一格。作者由材料中居里夫人的看法引发思考,从“不必优择时代”的角度,针对纳兰性德“恨生不逢时”的消极人生态度,提出“莫怨此生非锦年,在所处时代同样能活得很精彩、很有趣、很有用”的思想观点,立意深刻。“莫怨此生非锦年”一句诗的反复出现,反问句式、排比句式的巧妙运用,有力地强化了文章主旨的表达。作者围绕思想主旨,进而提出“一味向往前代,不如享受此生”“一味不满时代,不如改变时代”这两个分论点,并选取戚继光、马丁·路德·金这两个典型事例加以对比论证,全文论证深入,析理深刻。

【高考作文阅卷报告之全国新课标卷和广东卷】相关文章:

2012年高考作文阅卷报告之全国旧大纲卷和上海卷08-15

2012年高考作文阅卷报告之湖南卷和安徽卷08-16

2012年高考作文阅卷报告之北京卷和天津卷08-15

2012年中考作文阅卷报告之安徽卷和海南卷08-15

2012年中考作文阅卷报告之天津卷和上海卷08-15

2012年中考作文阅卷报告之北京卷和四川达州卷08-15

全国乙卷高考作文06-12

2021全国乙卷高考作文:理想09-10

2013年中考作文阅卷报告之福建漳州卷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