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美术中国山水画说课稿(精选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美术中国山水画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美术中国山水画说课稿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感受山水画的艺术魅力。
2、能力目标:能用中国画的方法,大胆表现出有远近层次的中国山水画。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学习用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画出有远近层次的山水画。
教学难点:
如何控制水墨的浓淡,表现出远近层次的景色。
教学准备:
课件、毛笔、墨汁、颜料、学生用纸、调色盘、水桶等。
教学流程:
一、欣赏导入:
自然风光与中国山水画的结合欣赏,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独特艺术魅力,导入课题并板书《中国山水画》。
二、新课讲授:
1、名家作品对比欣赏。
感受画家的不同表现技法带给人不同艺术视觉效果。
2、赏析画家作品找变化。
①感知发现近景、中景、远景不同表现方法。
②了解墨色浓淡、深浅变化。
3、实践、探究:
①学习中国画用笔方法。
②体验墨色浓淡的变化。
4、教师示范并讲解:
①学会概括表现山水画的近景、中景、远景。
②掌握中国画中表现山水景物的几种基本技法:勾、皴、点、染。
5、欣赏、分析:
欣赏、分析学生的作品,进一步了解山水画的表现方法和构图形式。
6、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构思一幅美丽的风景画,大胆地用中国山水画的画法,表现出近景、中景、远景。
要求:①大胆作画,注意墨色的浓淡变化。
②选择合适的表现技法,适当施淡彩。
③注意室内清洁卫生。
三、展评。
1、作业展示、评价。
2、教师总结。
美术中国山水画说课稿 2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知识和基本技法。
2、通过指导练习和临摹、创作活动,使学生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步骤进行中国山水画的创作。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对中国山水画产生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特性和技法,掌握水彩静物的干画法和湿画法。
难点:中国山水画的表现技法及运用。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范画、静物、中国山水画绘画工具。
学生:教材、水彩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欣赏。
(1)展示课件中各个画种的图片,如:中国画、水彩、油画。
(2)教师选择其中一幅画,介绍中国山水画的概念、特点及起源。
(3)展示一些水彩作品,向学生提问,如:同学们能觉察出这些中国山水画都有哪些特点。
2、讲解。
(1)欣赏两幅中国山水画的作品,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对中国山水画形成感性的认识。
(2)思考练习。设置一道配图选择题:从油画、中国山水画、中国画中选择出中国山水画。
3、分析。
(1)给学生欣赏几幅融合了部分水彩技法的作品,提出:这些画是怎么画出来的`?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结束。
4、示范。
(1)教师运用准备好的水彩工具材料,示范创作步骤。
(2)让学生欣赏范作,体会中国山水画的创作过程。
5、实践。
(1)同学生用已准备好的水彩绘画材料,对中国山水画技法进行实践练习。
(2)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也可以之间相互评价。
6、拓展。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其他技法,如:撒盐法、压印法等。
(2)希望学生们在中国山水画表现技法中找到更多的乐趣。
美术中国山水画说课稿 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能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学习画山水画的方法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讨论等途径,学习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发情感、表现意境的,通过动手实践,学习和体验山水画的基础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乐于学习与传承传统绘画,从而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体会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学习用艺术和自然愉悦心灵、丰富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山水画勾、皴、擦、染、点的表现技法。学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的小品。
【难点】
使所画山水画小品能体现笔墨和情趣。
三、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所需用具。
学具:风景照片、山水画、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高山流水》引导学生思考:这段音乐你想到了什么?呈现了什么画面?从而引出课题。
环节二:作品赏析,直观感知。
1.教师展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看到这幅作品想到什么?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沁园春长沙》,给人以雄壮豪迈壮阔的景观。
2.继续提问画面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是怎么描绘的?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画面描绘了万千山峰的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画面物象经营布局具形式感,笔墨韵味也得到加强,既有严谨的刻意经营,又不失情感的自然流露。此画以墨作底,红为主调,强调“遍”字。以朱砂色铺陈整个画面,可谓大胆创新之举,使画面滋润明亮富有层次变化,传达出作者对这里的喜爱之情。体现了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环节三:比较欣赏,形式分析。
1.教师展示《富春山居图》,你能从这件作品中感受到什么?又能想到什么?
学生观察回答。教师总结:《富春山居图》着重把握山水的整体风貌,有过多细微描绘物象表面。而《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幅作品讲究经营布局,注重笔墨韵味,使画面滋润明亮富有层次变化。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赏析《富春山居图》,并提问这幅作品在笔墨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画面以水墨或浅绛作画,淡墨干皴,富于变化。
2.教师继续提问:画家体现了什么意境?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黄公望在《富春山居图》中运用绘画布局和笔法创新来营造空灵隐遁的意境。
环节四:示范讲解,学生创作。
1.教师出示黄山照片与张家界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山石与树木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回答。教师总结: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山石形态也有所不同。其中黄山的纹理是长线短线结合,张家界的山石方正,纹理是横折线。
2.教师示范山石的步骤。
山石:勾形状-皴结构-擦质感-点苔。
3.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尝试联系用中国画工具画一组山石;注意体现体积与质感;而后选择一首古诗,根据诗词描绘一幅中国山水画。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环节五:实践展评,小结作业。
1.师生进行作品的展示与评价,主要从作品的构思、笔墨以及意境等方面进行评价。
2.师生总结课堂主要内容,并布置作业:把山水画装裱起来,挂在墙上,让更多的人来欣赏作品,也请更多的人来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
美术中国山水画说课稿 4
教学理念:
《中国山水画》一课是初中重要的欣赏与造型实践课之一,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最基本的中国山水画欣赏方法和基本的造型技能,帮助学生关注美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美术作品。用示范教学手段,引导鼓励学生进行造型表现,培养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与学习。
教材分析:
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要求学生通过课本示图练习能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步骤,大胆的进行造型表现。
学情分析:
鉴于八年级学生对于中国山水画有一定的认知,教学中应做到放手让学生对所展示的美术作品进行评述,发表自己的感悟与审美体验。鉴于学生们欠缺书法的基本功,在造型表现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落墨表现,不要拘泥于太多的专业技法,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传统绘画艺术的热情。
知识与技能:
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用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初步理解对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学生能概括地表达出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或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并配上自己喜欢的诗句。
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运用提问法、讲授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欣赏中的得到美的体验,领悟山水画的艺术美。通过示范教学法,让学生近距离观看山水画的基础知识树石的绘画步骤和山水画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
教学重点:
1、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
2、山水画的树石绘画步骤与方法。
教学难点:
中国山水画的思想、技巧和形式表现;在山水画的树石绘画中体会笔情墨趣。
学习材料:
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所需用具。
学具:风景照片、山水画、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
教学过程
一、对比了解、感受山水画的`意境和不同的表现形式;
展示图片:《富春山居图》元黄公望、《搜尽奇峰打草稿》清石涛、《张大千青绿山水画》《张大千浅绛山水》《万山红遍》现代李可染
李可染中国现代画家,他的山水画重视意向凝聚。出于对毛主席的崇敬,为了更好地表达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用积墨法画出山的厚重,大面积使用了朱砂来表现秋色,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歌颂了欣欣向荣的时代。
他的画面结构,更让人感受到一种屹立千年的中国山水。饱满构图,山势迎面而来,瀑布浓缩为一条白色的裂隙,用沉涩的笔调一寸一寸地刻划出来,绵绵密密地深入到画面的每一个角落,在一张纸上,表现出最丰富的内容。
教师小结:
认识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追求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山水绘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之一。
1、画家的人生经历、理想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当时的社会生活决定画家的意境风格。
2、多变的笔墨表现了无限的空间与意境
3、中国画的意境调动了观者的主观感受,观者的文化修养、经历、情绪决定了对山水画审美感受的不同。
二、欣赏分析、用心体会
欣赏中国画作品《平沙落雁》(播放古曲平沙落雁)。
1、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画面:溪流、荒滩(荒漠)、弹琴的老人、大雁......
2.讨论法(读画体会意境):
在一望无垠、贫瘠的荒原上,没有树、没有草,没有野兔的奔跑、也没有牛羊的欢叫;有的只是那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和那一阵阵卷带着黄沙的寒风掠过……。
总结:作者以最简洁的构图和笔法创造出一个无限开阔、空灵而又古雅的境界。琴声、雁声、水声化合成诗一般的意境。作者极其巧妙地利用了皮纸的性能,将沙滩与河水画得若隐若现,使画面满而不闷,简而不空。
三、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分析中国山水画家是如何表现意境的
1、位置经营,构图表现;
2、“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意的追求;
3、水墨韵味,墨彩交融
中国山水画技能掌握之树石基础
四、造型表现
1、用中国画工具画一棵树木的造型;
2、用中国画工具画一组山石,注意体现山石的体积与石头的质感;
3、根据所熟悉的古诗词义,画一幅中国山水画。
教学小结: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追求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山水绘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之一。在教学中要贯穿这一思想,技能训练是引导学生热爱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的切入点。
1、介绍画家的人生经历、理想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当时的社会生活决定画家的意境风格。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作品表现方法。
2、多变的笔墨表现了无限的空间与意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比较观察;
3、中国画的意境调动了观者的主观感受,观者的文化修养、经历、情绪决定了对山水画审美感受的不同,对学生不同感受要给予肯定。
美术中国山水画说课稿 5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第5课,在课程内容开始之前,我来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从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划分,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内容是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造型是表现的基础,通过欣赏名家山水画,激发学生感性认识,了解山水画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体会造型语言的魅力,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发现美的眼睛。
二、说学情分析
深入分析教材后,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所以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但是他们对于中国画的了解不够深入,尤其是中国画所表达的意境更是知之甚少,所以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在体验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教材和学情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能感受山水画的意境之美,初步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学习画山水画的方法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讨论等途径,学习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发情感、表现意境的,通过动手实践,学习和体验山水画的基础画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传统绘画的魅力,乐于学习与传承传统绘画,从而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体会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学习用艺术和自然愉悦心灵、丰富情感、陶冶高尚的情操。
四、说教学重难点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重点:学习山水画勾、皴、擦、染、点的表现技法。学画一幅简单的山水画的小品。
难点:使所画山水画小品能体现笔墨和情趣。
五、说教学方法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方法是美术课程最为重要的改革,要以“学生为本”为指导思想,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平台,让学生在实践中求知,在实践中创造。因此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为情境法、讨论法、实践练习指导法,而学法则为合作交流法、自主探究法。
六、说教学准备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
多媒体设备,风景照片、山水画、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学具。
七、说教学过程
皮亚杰曾说:“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针对学生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精心设计好导入,无疑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一步,它的目的是引人入胜,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揉入到活动中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我将播放08年奥运会开幕式片段,引导学生赏析,让同学们说出视频当中展示的是谁的作品?引导学生思考回答。之后我会结合同学的回答做出总结,使学生了解视频中是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他以“咫尺千里之趣”的表现手法和精密的笔法,描绘了祖国的锦绣山河,从而引出今天的课题——《中国山水画》。
环节二:作品赏析,直观感知
《课程标准》中强调美术课程需要凸显视觉性,所以首先我将采用讲授法与展示法将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观赏《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并提出问题,看到这幅作品能够想到哪首诗词?这件作品给我们怎样的感受?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引导学生运用多维视角去思考问题,师生共同探讨出画家运用多变的色彩和笔墨体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创造了一种壮美的意境,恰当的表现出毛泽东“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词意。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很好的将诗词与画作合二为一,变静为动,融声、形、色为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环节三:比较欣赏,形式分析
而后,我会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启发,集思广益,通过对《富春山居图》与《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对比分析寻找不同,并且展示《富春山居图》的放大图片,引导学生赏析并思考作品在笔墨上有怎样的特点?画家体现了什么意境?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大胆发言,进而总结山水画通过笔墨来营造空灵隐遁的意境。通过这样的安排,让学生用发现的眼睛去赏析作品,并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且在这一环节我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寓知识于趣味之中,增强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
在学生对山水画一定的感知后,我会举行“诗配画”的小活动,展示马远的《寒江独钓图》,引导学生参与游戏,在愉快的气氛中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画意境的表现还需通过经营位置来呈现。以这样的方式在体现课程标准中追求人文性的同时也很好的让学生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感受中国山水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环节四:示范讲解,学生创作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美术活动中提高观察、构思、创意、造型、表现、设计和工艺制作的能力。所以出示出示黄山山石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示范山石、树木的绘画步骤,让学生仔细观察,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山石、树木的画法,为学生独立创作解决技法上的难点。
环节五:实践展评,小结作业
教育家弗赖登塔说过:“学习唯一的正确方法就是实现再创造”。为此,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课堂练习时间,和教学重难点,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尝试联系用中国画工具画一棵树木或一组山石;注意体现体积与质感;而后选择一首古诗,根据诗词描绘一幅中国山水画。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在大部分学生作品已完成的情况下,鼓励学生自愿展示作品,并从构思、笔墨以及意境等几个方面进行自评,生生互评,最后我将给予及时反馈与总结,在展示点评环节中,我会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以鼓励、肯定为主,多从建议性评价出发,培养学生敢于接受别人的“指正”。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课程即将结束时,以回顾式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加以回顾,对本节课的知识特点、山石画法、树木画法进行归纳和梳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系统全面的认识。
最后,为了使学生能有更高层次的提高,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鼓励学生课下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中国山水画作品进行临摹,下节课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欣赏。
美术中国山水画说课稿 6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教师备课中的基础工作,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选自新人教版高中美术第3课,属于“美术鉴赏”学习模块,主要内容是掌握鉴赏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方法,了解妙夺造化、因心造境等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多角度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提升审美判断能力。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高中阶段的学生其记忆力、理解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高速发展,能够理解一些较为抽象的内容。同时,该阶段的学生已经能够初步掌握美术鉴赏的方法。但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和阅历尚浅,对山水画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思想以及其意境还不能很好的理解,因此,我在教学中运用观察作品以及辩论会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本堂课的重点知识,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好课的出发点与前提,所以我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感悟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山水情怀,了解妙夺造化、因心造境等特点,体会山水画独特魅力,掌握鉴赏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富春山居图》《青卞隐居图》《溪山行旅图》等作品,运用小组讨论等方法从山水画的内容、构图、笔墨等方面体会山水画的'情怀、造化、意境。学习鉴赏方法,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魅力,领悟人文精神,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养成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掌握好一堂课的重难点知识十分必要,所以,我将本课的重难点设置为:
重点:中国山水画山水情怀、妙夺造化、因心造境的特征。
难点:领会蕴含在山水画中独特的人文精神。
五、说教学方法
设置合理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本节课我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探究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准备
教具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辅助工具,所以,在本节课我采用了丰富的图片资源、视频等来优化我的课堂。
七、说教学过程
充足的教学准备完成后,精彩的教学过程即将展开。我的教学过程共分为以下6个环节:
(一)趣味情境导入
一部电影要吸引住观众,精彩的开场是必不可少的,而作为课堂的开端,导入环节也是如此。因此在这一部分,我会播放古琴音乐《高山流水》,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提出问题:你能联想到什么样的画面?进而阐述音乐是以山水景色为题材进行创作的,同时这也是我国山水画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从而引入课题《象外之镜——中国传统山水画》。
(二)作品内容识读
理解作品内容与感悟作品内涵是欣赏课的重要基础。所以我将展示山水画作品《青卞隐居图》《富春山居图》,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内容和感受,随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古人常描绘山水景色?想要抒发怎样的情怀?学生通过观察作品能够感受到作者隐居山林的欲望和表现高洁的品质。进而师生共同总结出:其实早在晋唐以来,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与欣赏促成了山水画的诞生,常表现寒林、枯木、孤舟、江雪等场景借此寄寓情怀,展现高洁的人生境界,也是人文精神的一种体现。
(三)形式语言审美
一堂好课不仅要对于内容进行解读,还应该更深层次了解艺术作品的特点。我将继续播放《富春山居图》鉴赏视频,并且提出问题:真实的富春江两岸景色与《富春山居图》有何不同,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会进行总结:画中山水不同于真山真水,是需要画家从外在的自然山水中汲取创作素材,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头脑中提炼概括,并不断调整。这就是山水画创作中所讲究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紧接着,为了让学生深入画面中进行探究,我会继续展示《溪山行旅图》《富春山居图》全景图及局部细节图,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问题:艺术家通过怎样的构图和笔墨去描述画面的?呈现出怎样的意境氛围?学生讨论后可以得出《溪山行旅图》通过顶天立地的取景、浓墨的笔墨来表现高大的山峦,体现出雄伟壮阔的意境;《富春山居图》通过全景式的构图、淡雅的笔墨,体现出豁达出世的意境。随后我会继续补充:不同的构图方式和笔墨可以产生不同的意境,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它依赖于画家的创造,是情与景的统一。
通过层层相扣、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增强了合作探究的精神。这也是新课改所提倡的,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所在。
(四)社会文化理解
为了让学生从人文的角度观察和理解美术作品。我会提出问题:说一说为何艺术家常以山水画来表达人的情感思想?引导学生理解: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山水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们把山水当作感受天地万物规律的媒介,人在山水中洗心养身,澄怀观道,获得“天人合一”的精神体验。从而更深一步的理解山水画的“移情”作用。从人文方面理解山水画,也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五)方法归纳运用
掌握评述美术作品的方法是欣赏课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在这一环节,我会与学生一同总结可以从内容、情怀、造化、意境等方面欣赏山水画作品。随后设置“艺术辩论赛”的情境,以“山水画是否也可以叫做风景画”为辩题进行辩论。引导学生自主分享辩论鉴赏结果。并采用积极的评价方式进行补充,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情境教学的方法也可以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巩固知识。
(六)小结升华作业
一堂好课,不仅要在开始和过程中下足功夫,结尾处同样要精彩。因此我会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回顾本课重要知识点,并引导学生从观察自然、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情感升华。课后搜集中国山水画史上的又一旷世杰作《千里江山图》,与《富春山居图》对读,思考二者的异同。以此提升对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判断,丰富学生知识储备,达到拓展的目的。
八、说板书设计
最后,板书是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提炼概括而成的,能够深化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美术中国山水画说课稿 7
各位尊敬的评委,你们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中国山水画欣赏》,下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说这堂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堂欣赏,评述课,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属于讲解中国山水画的一些基本知识并且对一些山水画进行赏析,使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基础知识和技法以及怎样运用笔墨进行作画的。还可以了解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画大师及其风格,为以后深入学习山水画打下基础,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由学习山水画,着重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一是要在分析作品时,应有意识地强调山水画独特的透视。
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掘山水画作品共有的中国人文精神。
三、教学难点
1、如何理解“意境”?追求意境的创造,既是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重要艺术传统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重要方面。
2、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四、学情分析
本科教学的对象时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些绘画技巧以及审美水平,还有几本的构图基础,对于陌生的知识会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趣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欣赏法:通过欣赏各个画家的山水画,让学生了解山水画的基本知识以及技法;
2、讨论法:通过讨论来解决山水画方面的问题,这样体现了重教学过程,轻教学结果的理念,并且与学生有更多的互动与交流;
3、讲授法:通过讲授,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印象;
4、采用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手段,利用课件进行教学。课件中采用一些图片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教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关于中国山水画的基础知识及相关图片)
学具:毛笔,纸等。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交流中国画的简要知识,如中国画工具(毛笔、墨汁、宣纸、国画颜料等等)
1、提问:关于中国画你还知道些什么?
2、发展概况:中国山水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时已经完全成熟,至宋朝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3、中国画按照绘画题材可以分为人物、花鸟、山水三大类,今天我们主要来讲讲如何欣赏山水画以及山水画的一些知识。
(二)、讲授新课
1、师:通过描绘自然界中山水树木、天地云气,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变化,山水画画家们把真实的景呈现在纸上,供别人观赏,同时也在这变化莫测的山水间藏进了自己独特的情感
2、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主要的有: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青绿山水——青绿是指中国画颜料中的石青和石绿,用这种颜料作为主色的山水画称作“青绿山水”。其中又有大青绿、小青绿之分,前者多勾勒、皴笔少,着
色浓重,如《千里江山图》后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础上略施青绿两色,如《游春图》。
浅绛山水——在水墨勾勒皴染的基础上,敷设以赭石为主色的淡彩山水画。 水墨山水——以渲染为法,用笔简练奔放,强调水墨效能的发挥。
(三)、赏析《富春山居图》
从内容、技法、艺术效果三个方面来赏析并展示相关图片与资料
(四)、讨论
1、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萌芽、发展、兴盛时期?
2、选择一个你喜欢的画家或一幅作品作深入了解,然后进行讨论。
3、山水画在唐代就分化为青绿山水和水墨山水,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要了解青绿山水看《千里江山图》、《早春图》等)
大家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作品和画家生平的相结合。
4、大自然是五彩斑斓的,但为什么中国画家笔下的山水大多数是黑白的? 结论:画家具有中国传统的道家思想,道家提倡“无为”,尤其在乱世之时,中国文人更加追求自然,以林泉为伴。
(五)、教学总结
八、教学评价
本课运用教学课件以及多媒体使用,丰富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国画的兴趣。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情感的因素也是同样重要的。
美术中国山水画说课稿 8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初中美术第八册第2课,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明确了本课的课型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二、学情分析
依据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本课教学方法。初中生两级分化已形成,个体差异明显,形象思维往抽象思维转化,但形象思维仍然占主体地位,因而直观的范画欣赏以及教师的现场笔墨示范,这种直观性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
三、教学目标
必须从学生角度出发,同时结合教材人文与科技的特色,我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维度来进行阐述。
1、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中国画山水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借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地自然观和审美观的。初步理解对意境的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意境,是山水的灵魂。
2、过程与方法目标:山水画的构图、笔墨的分析与尝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四、依据教材内容和学情分析
我确定本课教学重、难点为:
教学重点: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的。
教学难点: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教学关键:如何起笔、画面中心的处理、水分的掌握。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ppt)课件、画具等。
学生准备:美术教材、收集的图片、资料和绘画工具。
六、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实际,我以体验、问答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本课内容,目的在于激发兴趣,敢于质疑,以达到共同探究的目的。另外以多媒体课件贯穿课堂,通过直观、详尽的直观演示,来达到教学目标。
七、教学过程
依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来组织课堂教学。我的教学过程设置如下:
导入新课——讲授新课———作业展示——小结——拓展。
时间分配:
导入5分钟,讲授新课10分钟,学生练习20分钟,展示活动10分钟。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梦溪笔谈》的唐代诗人王维与《按乐图》的故事导入,引出王维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历来有诗书画同源之说,三者的最高境界是“诗情画意”,都是写心、写思想、抒发感情的。接下来分析《万山红遍》、 《江山如此多娇》 《秋鹜》,进一步深入了解画家是如何对意境的营造的。
讲授新课教师演示:
山水技法讲解(以山水小品现场创作为示范,主要涉及用笔、用墨、皴法、点染、画面中心的处理、构图的完善、水分的掌握)。教师巡学生练习教师巡导:(小组合作练习,教师提出明确作业要求):以一个画面中心为主如“独钓寒江雪”就是以鱼舟为主进行拓展,尝试意境的营造,这也是古代文人创作的重要途径之一,接下来就是笔墨的运用、水分的掌握。
评价交流:
自评互评和师评相结合,尊重个体差异,以鼓励为主,挑选优秀作业让学生自评,鼓励后进的学生谈自己创作的感受,教师点评。
课堂小结拓展提高本节学会了什么?体会是什么?你喜欢今天这堂课吗?你会用今天学习的内容去美化生活吗?通过学生回顾本节内容,巩固所学知识,为今后学习美术做铺垫。
板书设计:
课题、构图、画面中心、起起承转合依据以人为本,用于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我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因势利导,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交流,以愉悦的心情体验课堂,培养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基本技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美术。
美术中国山水画说课稿 9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着重把握以下三个要点。一是要比较法讲解,体会中西方山水画和风景画的区别。二是在分析作品时,应有意识地强调山水画独特的透视和技法。三是要着重讲解元代山水画的特色。
欣赏每幅作品前要对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做扼要的介绍。分析作品是应有详有略,并尽可能多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和参与,并将思想教育融入其中。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
1、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2、北宋山水画与南宋山水画的主要区别。
能力: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欣赏能力,提高艺术欣赏水平,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着重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教学难点:让学生领悟中国古代山水画所创造的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学与学习方法
用传统的讲授法与现代多媒体教学想结合,在建构注意教学方法的知道下,让学生在一个相对自主的情况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共同的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体,在体验、感知的'基础上充分理解学习的内容。故在讲解中充分运用了展示、启示提问、自主活动、讨论等多种语言。
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采用现代教学媒体,实施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强化独立思考意识;点拨导思,激发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
1. 播放古筝音乐《高山流水》
2. 提问:曲名是什么?通过音乐欣赏,使我们联想到了眼前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对《高山流水》,这也是我国古代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大家也许觉得古代山水离我们好遥远,但今天我们借助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来和我们的传统艺术做一次亲密接触。
3. 展示山水画——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的比较 (详)
1、表现内容:西方摹仿、再现或是复制自然而中国山水有着博大的精神内涵。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2、空间与透视:西方人画的一直都是目之所及,为“眼中之风景”。而中国画家在空间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为“心中之风景”。散点透视体现了中国人豁达的自然观,焦点透视体现了西方严谨的科学的自然观。
3、自然山水与画中山水
4、中国山水画注重景、情、意、志的联系
二、结合图片展示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过程 (有详有略)
充分运用多媒体分析和欣赏作品
(一)、隋唐的山水画:鉴赏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和五代画家懂源代表作品《潇湘图》(略)
(二)、北宋山水画:鉴赏范宽作品有《溪山行旅图》、《寒林雪景》和
北宋中晚期画家郭熙的《早春图》与忘洗的《渔村小雪》。 (详)
(三)、南宋山水画又有了新的成就。 (详)
鉴赏马远极善造境《梅石溪凫图》和《寒江独钓图》
(四)、元代的山水画:山水画成就最高 (详)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高33厘米,横长636.9厘米。将富春江两岸数百里精萃收聚于笔下。画家中锋、侧锋兼施,尖笔、秃笔并用,长短干笔皴擦,湿笔披麻,浑成一体。
(五)北宋、南宋和元代在形式和精神内涵上的比较: (略)
北宋 无我之境 重在画家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描写,画家为自然服务。
南宋 追求细节真实和诗的意境 重诗情画意。
元代 有我之境 重在抒发画家内心思想情感,自然景物描写为次。
(六)、明清的山水画: (略)
明代山水画家们更多地继承了前代画家的优良传统,并有说发展。
鉴赏戴进《风雨归舟图》和石涛作品《淮扬洁秋》
三、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详)
1.要求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
2.在空间处理上采用“以大观小”、“小中见大”的手法。
3.在表现山石树的质感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现程式。
四、小结: (略)
1、体会中西方山水画和风景画的区别。
2、结合图片展示 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发展过程
3、如何领会中国古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传统
五、作业(播放古典曲目《渔舟唱晚》)
1.北宋山水画与南宋山水画的区别。
2.运用古代山水画的艺术传统,分析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美术中国山水画说课稿】相关文章:
(精选)山水画美术教案06-11
山水画美术教案06-11
美术《山水画》教学反思08-22
山水画美术教案[实用]06-11
高中美术《象外之境中国传统山水画》教案01-02
山水画美术教案9篇[荐]06-11
美术说课稿01-17
小学美术说课稿01-17
小学美术说课稿07-14
中学美术说课稿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