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科研材料的积集和整理
[关键词]健康网讯:
一、 材料的来源
科研材料的来源包括下列四个方面:
(1) 现场实地调查、观察、测量、考察等的笔记、测量数据、实测图、素描图、照片、录像带、录音带等;
(2) 航空照片、卫星照片和其他各种遥感影象及有关资料;
(3) 试验、实验、鉴定、测定、化学分析、仪器分析、计算等所得结果,以及有关的各种数据、图片和记录等。
(4) 有关文献及参考资料中所载前人已作的结果,试验、观测、考察、观察等记录,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等。
上述四类材料中,第1至3类属于第一手材料,是研究者自己所取得的,是最有说服力的材料。尤以其中的第1和第3两类为然,因为是更为直接的第一手材料。至于第4类,则属第二手材料,即通常所称的狭义的"资料"。在一般情况下,这类材料只供参考。不过在牵涉面广、问题较大的综合性研究工作中,由于研究者亲自调查考察、观测试验的范围所限,第四类材料(资料)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常常需要大量地、广泛地利用这类材料。
对于大部分科学研究来说,第一手材料主要是科研进入主要阶段之后, 在观测试验环节中收集到的;而第二手材料中有一部分是科研预备阶段或平时收集的。但对于综合性研究来说,由于所需资料的范围很宽,数量甚多,长期积累是必要的。这就要求研究者平时注意国内学术书刊、情报资料、厂矿报告、科学文献等,点滴搜集,系统保存,以备应用。到课题选定后,再进一步作有目的的围绕主题的专门搜集。
二、 材料积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以研究者自己的实践所得的第一手材料为基础,同时大量吸收前人的科研成就和经验,并做到勤于收集、长期积累、系统整理和善于利用,这对于一个科学家的成功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以发现元素周期律著称于世的门捷列夫的治学特点和他在材料收集整理方面所下的功夫,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有人说,门捷列夫之所以能够发现周期律,只是由于他在玩扑克牌时,偶然灵机一动所致。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不独他本人对这种说法一笑置之,而且他的奋斗过程也客观地证明了他的发现是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劳动、积集材料、深入思考获得的。在门捷列夫纪念馆中,展示了他的工作情况。他积累的资料、笔记、分门别类,井然有序。他把一万六千册藏书、杂志中的许多文章,分类再装钉成册,并用上万张卡片进行登记;在卡片背面,还涂上不同颜色的墨水,以标记不同的内容。这不仅显示了他那种惊人的刻苦钻研的精神,还表现了他善于按照一定的科学思维系统地整理资料的严谨的工作作风。
三、材料的积集方法
科研材料(包括上述的第一、二手材料)的积累和系统保存,除可用电子资料储存外,还可以采用下述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记录本,另一种为材料卡片。对于现场调查、科学考察、野外和实验室中的观测试验等所得材料,一般可记录本(通常是本专业的特制记录本。)但对于第二手材料,特别是在平时长期收集积累时,最好还是用卡片,即前面第二章第三节中所介绍的"资料卡片"。因为卡片是活页的,可以根据需要而作各种顺序的组合和排列,既便于系统地分类保存和检出应用,又便于整理、综合和分析。
为了便于整理和理论分析,材料卡片要按照一定的系统和顺序汇集起来。一般方法是根据它们对本课题所起的作用和意义,分类排队(可参考下文关于"分析材料,纳为系统"部分)。
四、整理材料的必要性
其中有些不是解决所研究问题的关键材料,或与该问题关系不大;另一些则属于缺乏代表意义。此外,有些材料,特别是未经亲自检查核对的第二手材料,不一定都是准确的,其 中有些可能是不可靠的,或者是有疑问的。如果不-一加以整理、分类排队,加以筛选,以致把材料中之重要的和不重要的、主要和次要的、带关键性的和非关键性的、可靠的和不可靠的、确定的和有疑问的,都混在一起,或者放在同等地位,将会妨碍理论分析,甚至影响科研结论的正确性。由此可见,在收集材料之后,开始理论分析之前,对所得材料认真加以整理是很有必要的。
五、整狸材料的步骤
整理材料的主要步骤为:
(1)先按照材料对本课题的需要程度和材料的详细程度是否达到要求,分级排队,过筛分选。凡不合本课题需要或不足以说明问题的材料,首先分出,另外保存,以备他用。
(2)依材料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代表性分级排队,过筛分选。凡经证明为不可靠的或不准确的材料,首先去掉。对于一些有疑问的、精确度略差的或有不足之处的材料,或者是没有代表性的材料,则宜放在一边,留供参考。必要时还应重做试验、鉴定、分析,或重到现场观测、考察,重新收集可靠的、精度较高的、有代表性的材料,并补足所欠缺的部分材料。特别应注意的是:切勿把不可靠的、不准确的材料,或者不明显的、不典型的、缺乏代表意义的材料作为下一步理论分析的依据;例如,在关于某一研究对象的形态、性质、特征等方面的观测试验材料中;有些材料由于有关事物保存完整、清晰明显,因而是典型的、代表性强的和可靠的,而另一些材料由于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干扰,其改变较大,以致所得的图象、数据等是不完整的、不清楚的、不典型的、代表性差的或不可靠的。后一类材料都不宜用。
(3)再进一步把余下的材料依其对本课题的作用和所具有的重要性的大小,分级排队,加以筛选取。凡属解决本项研究课题的关键材料,应特别重视;而那些非关键性材料,应放在次要地位,作为辅助之用。例如,在研究某种矿产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时,其关键在于同该种矿产生成和分布有密切关系的地层、岩石和构造,以及找矿标志。因此,应把有关这几方面的材料列入首位。尽管还收集了其他很有关材料,而且理论分析时也要应用到,但它们都是次要的。
(4)在可用的材料(包括关键性的和一般的)中,如果其中有些是意义重复而又无全部采用必要的,宜作比较,选用那些代表性最好的、说服力最强的材料。
六、整理材料时的注意事项
判断自己所收集的材料,特别是第二手材料的可靠性,需要一定的工作经验、思考能力和本专业知识。有时,遇有不易确定其可靠性时,不要轻于判断,而必须亲到现场观测和检查。对于无法观测、检查而又必须引用的间接材料,则应在撰写科研报告、论文时,加以注明。
根据不同方案所得的试验或观测的结果,或者依同一方案所作的不同试验或观测所得的结果,应作充分比较,然后决定采用何项结果作为根据。在决定取舍之前,必要时,还要用别人的研究结果作为参考,虚心考虑,加以比较,从中得到启发。有时还要对自己的结果进行检查核对。参考他人的结果时,特别应把我国生产经验方面的资料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经过这些参考、比较、核对和检查,可以增强自己的观测试验的可靠性。
【科研材料的积集和整理】相关文章:
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08-16
整理和复习08-17
整理和复习课08-16
课题:整理和复习08-16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08-16
整理和复习的练习课08-16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三)08-16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08-16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08-16
整理和复习教学反思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