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艺术论文>音乐论文>谈原生态民歌发展趋势

谈原生态民歌发展趋势

时间:2022-08-18 15:47:08 音乐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原生态民歌发展趋势

摘要:瑶族原生态民歌源于瑶族人民生产生活中生动、淳朴的写照,它蕴涵很深的民歌文化和历史文化。瑶族原生态民歌的发展,既全面满足了文化艺术发展的多元化要求,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现实需要。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瑶族原生态民歌的发展,需要与当代社会达成一致,重新构筑适宜瑶族原生态民歌发展体系,保留瑶族原生态民歌艺术形态,要与现实社会并轨,在民族文化视域下本色不变的发展下去。

关键词:民族文化;瑶族;原生态民歌

一、瑶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现象

“瑶族原生态民歌和文化、历史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作为历史汇聚的生存方式的瑶族原生态民歌文化,既强调音乐的样式、旋律、风格,也承载了民歌的历史与文化,实现了民歌、历史与文化三者的互联互通,紧密相连。比如:平地瑶民歌“蝴蝶歌”、“溜西拉嘞”,在舞台上演出采用的是无伴奏的四声部歌唱形式、旋律优美、和谐,再加上歌者艳丽的服饰,更是能穿透现场观众的魂灵。然而,人们在赞叹“蝴蝶歌”、“溜西拉嘞”优美旋律的同时,赞赏的是无伴奏演唱歌曲的和谐美。很少有人能听明白平地瑶民歌“蝴蝶歌”、“溜西拉嘞”的歌词,也不一定了解原生态平地瑶民歌“蝴蝶歌”、“溜西拉嘞”背后蕴含的丰富文化及瑶族音民歌的真谛。实际上,原生态的平地瑶民歌“蝴蝶歌”、“溜西拉嘞”不仅和瑶族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紧密相关,还与历史传承、民族精神彰显、社会文化整合等文化功能相关。与此同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歌形式和民歌风格保持了较为鲜明的民族特点与地方性差别。瑶族原生态民歌和传统民族服饰类似,代代相传,较为固定的音乐风格具备这一族群的族徽象征意义。既展示了不同民族音乐风范,即便是同一民族的民歌,也因为居住地域的差异,呈现出显著的地方性差别。比如,金秀瑶族民歌,从整体上来说,和其它瑶族的民歌相比较,展示出独到的民歌风范,它产生于高山地带,音乐高亢、宏亮、优美。然而,平地瑶民歌产生于平原地带,音乐平稳、低沉、深情而又带有伤感之美。在风格上和金秀瑶族民歌又有很大的地域差别。

二、瑶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生命力

瑶族原生态民歌是生产、生活相互交织的艺术结晶,承载了特定社会功能,并和人们的生活习俗、礼仪习惯等密切联系、密切相关。比如,平地瑶族“哭嫁歌”的声部与哭嫁仪式相衔接,从哭嫁的角色、程序等方面介入不同音高,并通过乐调有机结合在一块。平地瑶族人民并不会去刻意关注音程、音高之间的关系,以及音之间的联系规则,而是根据声腔的特点,去找寻心理归处与情感的宣泄点,依靠代代传承的感觉,在音韵、声腔的互动中,实现支撑与呼应,形成独立、和谐的多声部,“这一‘非理性’的结构形成和西方“理性”迥然差异的思维模式,并且文化语境也差别较大”。[2]民歌所承载的社会功能,进一步确定了其在文化生态系统中的所处的地位,展示出强劲的生命力。通过平地瑶族例子可以发现,瑶族原生态民歌文化的发展,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文化张力,其从过去发展到现在,尤其独特的优势,这一优势是现在流行歌曲所无法比拟的,是长期文化积淀的结果,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

三、瑶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发展现状

全球化冲击了瑶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根基,全球化发展已突破传统地理束缚,融入到世界各地,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对原生态民歌来说,很明显,冲击非常的严重。面对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音乐浪潮和国内的流行歌曲的冲击,如何才能很好传承瑶族原生态民歌文化模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为此,必须从实际出发,审慎思考,探索其中缘由。

(一)流行歌曲冲击了瑶族原生态民歌

全球化的发展态势已经改变人们对瑶族原生态民歌的认知模式,有时候势必会将瑶族原生态民歌划入“落后的”、“杂乱的”文化范畴,严重低估了瑶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价值。强势文化的不断扩张,潜移默化间导致弱势文化开始向强势文化靠拢并渐渐转化。对音乐文化来说,最明显的是现代广告文化、现代文化以及商品文化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瑶族原生态民歌文化也受到了冲击,特别是伴随经济社会的进步、娱乐文化的发展,流行歌曲在市场上占有较大比例,获得了大量的听众。与此同时,伴随互联网、多媒体等诸多技术的全面运用,为流行歌曲在全社会的发展,构建了更为宽阔的平台,已经渐渐替代民族歌曲,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文化元素。特别是流行歌曲借助互联网,依托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实现了即时传播,使人们对歌曲的选择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本民族的歌曲,瑶族原生态民歌也如此。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也会对其他民族的歌曲开始慢慢接纳,在精神文化需求上,呈现出多元化特点,这就使得瑶族原生态民歌文化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从这里可以看出,文化全球化冲击瑶族原生态民歌发展的文化之基,对瑶族原生态民歌的发展极为不利,削弱了文化的原生态性。

(二)自然乡土传承力度不足

当代社会中,现代的理念将乡土性作为土俗的审美旨趣,但瑶族原生态民歌发展的乡土性,是通过群体之间的交往实现代代相传,重点是采用娱神、自娱以及娱人等方式来传播。这也充分表明民歌与民俗之间存在一致性,既表现在开展社会交往的过程中,民众从民间立场的视角展示民歌的本真特点,也可以通过社会大众的思想、情调和生活等来展示民歌的原生态。现代社会在对乡土性理解上存在偏差,导致其对瑶族原生态民歌认知上存在误区,民歌文化在传播中遇到了阻力。另外,瑶族原生态民歌乡土性的民俗效能受到约束,其包含的普世价值标准被淡化,民俗也被淡化。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瑶族原生态民歌的原生态性仪式,渐渐被弱化或者摈弃,渐渐失去其乡土性。比如,人们常看到的这一场景,虽然瑶族艺人还是穿着传统的瑶族服装载歌载舞,但是其使用的民歌是现代性很强的民歌。从这里可以发现,乡土传承的后劲展示明显的不足,约束了瑶族原生态民歌的进一步发展,当代转型的难度大。所以,激发瑶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活力,成为当前面对的重大课题。

四、瑶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发展趋势

瑶族原生态民歌生存状态出现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的转型、文化的变迁,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对于瑶族原生态民歌的文化发展,我们可以借用黄翔鹏先生的一句话“发展中的保存和博物馆式的‘本源’的保存应予并重而取双轨进行的路向”。[3]从民族文化中的视域来研究瑶族原生态民歌,是运用了文化人类学的一个方面,从这也可以看出瑶族原生态民歌发展的本质。由此可见,文化变迁及文化人类学对于瑶族原生态民歌的研究具有解释现象、探寻根源、传承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确立正确的瑶族原生态民歌文化观

民歌本身的世界性、民族性是互相对立与衔接的两个不同方面。当前瑶族原生态民歌文化存在被边缘化的危险,这不表明其在意义上也边缘化,而应当作精神信仰,或者是划归到生活世界中,强调多元化的习俗、坚持个性化的生活情趣,这些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直接性影响。民歌属于文化现象范畴,每一个社会都存在和规则紧密联系的音乐体系,科学的音乐评价和审美标准是长期存在的。因此,不管是哪一类的民族的民歌体系都展示其独有的价值,需人们去了解、欣赏并学习,并在该过程中,都要将其置于本民族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做到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存。

(二)瑶族原生态民歌与现代歌曲的矛盾

当代社会,新出现的多种因素逐渐融入到变化、发展的原生态民歌体系中。特别是社会在进入21世纪后,瑶族地区的年轻人在不同程度上受城市生活的长期影响,日常风俗习惯、婚姻、生活理念以及思想认识等出现的新特点,有的选择继承原生态民歌的传统文化,而有的则拒绝传统的原生态民歌文化,这实际上是传统和现代的矛盾。例如,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长期生活在瑶族地区的人民,借助手机、电视等新媒体去了解各民族和现代歌曲的发展变化,掌握相关的信息,逐渐融入到现代与传统之间,也就是说,不仅演绎传统的原生态民歌,也演唱流行歌曲,有的甚至会忘记原生态歌曲。在现代社会通过特定路径,实现原生态的东西流行、发展起来,需要实现转型升级,将瑶族原生态民歌素融入到现代流行歌曲中,科学协调现代与传统的矛盾。经过相关调研发现,随着社会发展,流行歌曲包括了越来越多的原生态民歌,这点是值得认可的,这是文化多元化的重要体现。比如,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流行歌曲在寻根理念的指导下,音乐家创作了原生态民歌流行文化。这一思路不仅盘活了原生态民歌,又能不让原生态民歌受到太大的影响,还能引导原生态民歌能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瑶族原生态民歌也在行列蓬勃的发展。

(三)满足瑶族原生态民歌发展当代需求

有内在的需求才能获得满足,需求是瑶族原生态民歌存在的基础,对广大瑶族人民来讲,瑶族原生态民歌始终贯穿在他们的生活中,是其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然而,在当前新的社会环境下,因为多种因素的交织,社会大众的理念渐渐发生了改变,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出现了调整,瑶族在原生态民歌的需求渐渐被弱化,缺少了需求的瑶族在原生态民歌渐渐在瑶民中失去了原来的地位与市场。要确保瑶族在原生态民歌能在新时期换发新活力,首先是满足民歌文化的公共需要,新需求激发包含两个部分:原来的需求与新需求。针对原来的需求来说,瑶族在原生态民歌瑶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瑶族在原生态民歌的需求在某种程度上容易被其他精神文化品满足,但在传统生活中,瑶族在原生态民歌仍旧是重要组成部分,有市场需求,因为环境的变化,这一需求容易被淡化或者被忽略,所以,要全面激发文化需求,就要激发民歌需求,这是瑶族在原生态民歌在原来生态环境中实现生存的基础,也在原来的环境中发展,才能形成对外扩散、传播的轴心。此外,“从新的需要来讲,虽然新的时代环境从某种程度上消解了瑶族在原生态民歌的文化需要”。[4]然而,新环境也出现了新需求。当前社会环境中,伴随人民文化品位的进一步提升,大众的、通俗的民歌文化并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要,而瑶族在原生态民歌强调“声势由口心”的品格,让其更富有震撼人心的强大力量,这样便会吸引大量人民去关心瑶族在原生态民歌,这是少数民族民歌潜在的需求,对这一需求的满足将能让瑶族在原生态民歌能获得更大的市场。需要指出的是,推动瑶族在原生态民歌产生、发展的民歌需求与当前需求并非完全一致,原来的需求大部分是从人民物质生活在获得满足的基础上,因文化品位不断提升才出现的新需求,所以,后者对瑶族在原生态民歌的见解与同者属于同一视角,与此同时,因为民族文化本身的差异,民族审美也存在差异,所以,对瑶族在原生态民歌产生的新需求进行开发的同时,也需对瑶族在原生态民歌加以调整。对广大瑶族在原生态民歌来说,在抱有瑶族特质以及民族风格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对原生性保持将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瑶族在原生态民歌在新环境下实现创新发展,不得不承受因改变带来的阵痛。

(四)强调主体回归的传播途径

瑶族原生态民歌在进行大众传播的进程中,作为元素融入到该进程中。大众传媒时代,受众是能按照个体的知识结构、心理需要去参与到传播中的积极群体。主体得到回归的瑶族在原生态民歌的大众传播,是在瑶族文化群体的理念基础上,“根据文化群体的文化理念、行为方式开展传播”。[5]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传播对象的对话理念是源自该民族文化的传统,参照民族信仰心理、审美心理、民俗心理以及本民族发展的历史文化传统开展传播,尤其要弄明白瑶族在原生态民歌所展示的真谛,围绕信仰、审美、民俗以及历史文化等进行,确保传播的时效性;二是根据本民族的形式法则、形式逻辑开展传播,在坚持民族形式法则基础上,吸收外部的先进技术,并推进民族化进程。扩大传播面、影响力,不仅要坚持瑶族在原生态民歌为主,也要坚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善于将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提高融合度,对瑶族在原生态民歌来讲,主体回归到大众传播是需进一步建构的终极目标。在主流文化的冲击下,瑶族在原生态民歌渐渐势弱,为了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其传播必须在固守瑶族在原生态民歌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才能提升民歌文化传承的效果。

结语

瑶族原生态民歌发展跨越了时空,依靠民歌的社会功能来承载,在特定的文化生态体系内取得了特殊地位,并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原始、淳朴本真文化魅力。目前,瑶族原生态民歌发展的现实境遇相对来讲不容乐观,尤其是文化的全球化冲击了其赖以生存的文化之基,自然的乡土传承的后劲明显不足。为此,民族文化视域下的瑶族原生态民歌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仅要树立科学的瑶族原生态文化观,协调好瑶族原生态民歌与现代流行歌曲的矛盾,又要满足瑶族原生态民歌发展当代需求,强调主体回归的传播路径,全面提升瑶族原生态民歌发展水平。

【谈原生态民歌发展趋势】相关文章:

谈民族舞蹈的原生态创作08-19

论布依族民歌文化变迁08-18

建党周年民歌大赛实施方案08-24

紫阳民歌《人人都说茶山好》教学设计08-18

中等财经教育的发展趋势探究08-24

高考作文命题方向及发展趋势08-24

谈税收作文09-02

谈修养作文05-15

谈消火栓设置08-19

谈体验作文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