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解决“三农”问题要有长效机制
解决“三农”问题要有长效机制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得到高度重视,出现可喜变化。但由于农民基数庞大,人均拥有土地资源和其他农业资源很少,加上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障碍,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受教育条件差和人均受教育程度低等,要根本解决“三农”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从长计议,更多地考虑一些治本之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客观估价当前“三农”形势
2004年,在政策好、粮价高、人努力、天帮忙的多种因素促动下,我国“三农”实现“三突破”:一是粮食生产突破4550亿公斤的预期目标,达到4695亿公斤,增长9,扭转了1999年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突破5的预期目标,达到2936元,增长6.8,是1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最多的一年,农民仅售粮收入就增加600多亿元。三是农业效益取得新的突破,粮食亩产比上年提高19公斤,实现增产增收。与此同时,农村市场活跃,农村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展望200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各项支农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已经实行的政策不能改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随着国家财力物力的增加,还要逐步加大支农力度。主要包括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全面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大农业税免征减征力度,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等。接着,中央一号文件从九个方面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可以预期,随着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将会保持下去。
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农民收入的增长还只是恢复性的,下一步如果没有新的思路和对策,不仅农民收入难以进一步提高,而且“三农”问题也难以根本解决。从长远看,影响“三农”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粮价和减免税收余地有限。过去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得益于粮食价格的提高和政府减轻农民税费负担,今后这个方面的情况将有所变化。其一,粮食价格上涨幅度有限。2004年上半年粮食价格逐月上涨,与2003年12月比较,上半年累计稻谷、大豆、小麦和玉米价格分别上涨30.89、20.02、14.9和13.86。但粮食价格是受国际粮食市场制约的,2004年5月以来,国际粮食市场现货价格持续走低,目前国内批发价格与进口价格相比,只有玉米每吨低300元左右,小麦价格与进口价基本持平,大米每吨还高出进口价格100元,随着国内粮食产量继续增加,粮食价格将保持平稳,即使上涨,幅度也不会很大。其二,减免税收余地有限。2003年,全国农业税338亿元,占当年全国税收总额不到2。无论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农业大省,农业税在税收总额中都已不占重要地位,有的地区如浙江一些地方,虽然名义上保留农业税,但实际上都是集体代交了,农民已没有多少农业税负担。2008年初以来,不仅沿海发达地区都宣布取消农业税,就连许多中西部地区如重庆、河南、陕西、安徽、内蒙古、贵州、宁夏等也纷纷宣布取消农业税,目前有25个省市区将全部免除农业税。取消农业税对当地财政影响多大呢,多的河南影响10亿元,少的贵州影响1.35亿元,而浙江只涉及6000多万元。换句话说,即使全国都免除农业税,农民也只能相对增加300多亿元的收入,按9亿多农民计算,人均不过30多元。
第二,农民基数庞大和人均农业资源严重匮乏。2008年1月6日,我国大陆人口达到13亿。在这13亿人口中,如果按照“五普”口径有7.7亿农民,按照户籍口径有9.6亿农民。可以说人口过多尤其是农村人口过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困扰“三农”问题解决的最大问题。我在读小学的时候,课本就说我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但现在看来,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按人均一分,地也不大,物也不博。目前全国人均耕地只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若按照9.6亿农村人口算也只有1.91亩,相应的草原、湖泊、森林、矿产资源等人均占有量也很少。不仅如此,随着人口增加和工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人均资源还会减少。如1996年到2003年,7年间全国耕地减少1亿亩,有2000多万农民失去土地。另据有关部门分析,从2000年到2030年,全国计划占用耕地将超过5450万亩,将有1亿多农民失去土地。这些失地农民的出路如何,需要早作研究。
第三,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阻碍着农民有序流动。20世纪50年代制定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尤其是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许多对农民的限制性甚至歧视性政策,如就学、就业、参军退伍安置、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城乡居民都有很大差异,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政府补贴,而农民则基本没有。这种状况至今没有根本转变。不仅如此,新
的无形壁垒正在悄然强化,如现在大学毕业后要自谋职业,堵死了农村子弟通过上大学改变身份的天然通道,再如现在城市商品房价格奇高,每平方米售价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加上城市消费价格水平高,打工农民难以在城市立足定居,只能成为来往于城市和农村的流民,延续中国特有的“民工潮”。
第四,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但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惊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扩大趋势。现在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建设档次也比较高,甚至比欧美发达国家也不逊色。但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海岛,道路泥泞,校舍破烂不堪,农民缺医少药,住房难以遮风避雨等,也不是个别现象。如果不加解决,很可能会出现“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情况。
第五,农民受教育条件差,人均受教育程度低。我国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但农民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4.8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40.31,初中文化程度占48.07,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1.62,大专以上只有0.5。由于缺少文化,多数农民固守传统的农业耕作经营方式,不会使用农药、化肥和新品种、新技术,外出打工也只能干些劳动密集型的工种。更值得重视的是,由于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设施、学前教育、师资力量、教学内容、信息资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加上上大学的成本越来越高,将造成农村子弟受教育的条件和发展机会不如城市子弟,这个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城乡间的差距还可能在下一代延续。
二、正确把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阶段转变
根本解决“三农”问题要有大战略。2004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这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是对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这对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不得不依靠农业积累,实行以农补工,以乡补城的政策,农民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现在经过50多年的发展,情况已经完全不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一是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集中更多的精力、物力和财力,促进“三农”发展,这是实现新的发展阶段目标的内在要求。二是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拥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200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3.65万亿元,人均1200美元左右,入库税款25718亿元(不含关税和农业税),其中当年新增税收入就达到5256亿元,工业化向中期阶段迈进,正加快成为“世界工厂”(实际上是重要的加工制造重心),这说明我们有能力支持“三农”发展。三是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0.5,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城市对农村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将会进一步增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说明解决农村人口过多问题有了出路。
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是一个重大的阶段转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要认真分析和把握与这一转变相关的趋势和特点,不断探索创新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具体说,就是适应五个结构性变化,走五条发展路子。
第一,从产业结构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虽然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0下降到目前的14,这一比重以后还会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丝毫没有下降,以后也不会下降。现在的趋势是,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发展的关联度加大,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农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二、三产业的支持。农业的发展必须跳出就农业论农业,走以工促农、以商活农、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第二,从城乡结构看,近年来,城市经济和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城市日趋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同时也对农副产品供应和开拓农村市场提出新的需求,这表明城乡间发展的关联度加大,城乡联动发展的趋势已经形成。农村的发展必须跳出就农村论农村,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子。
第三,从就业结构看,目前全国约有1.2亿进城务工农民,务工收入约有1万亿元,以后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的还会增多,劳动力跨区域流动还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就业规模扩大的关联度也会加大,城乡分割的就业格局将被打破。农村劳动力就业必须跳出“离乡不离土”、“离土不离乡”,走以培训促转移、以改革就业制度促转移、城乡统筹就业的路子。
第四,从社会结构看,经济与社会是紧密联系的,农村贫困表面是经济不发达,实际是基础设施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造成的,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城市文明迅速向农村辐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会进一步加大。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就经济论经济,走经济社会协调、城乡社会事业统筹的发展路子。
第五,从体制结构看,农村改革从包产到户到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依法稳定并完善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粮食市场从管制到放开,农民从在家务农到外出打工等,农村自身改革已全面展开,与城市改革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现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已成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这也是整个改革的关键问题。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必须跳出城乡改革分割推进的格局,走城乡改革配套互动、协调推进的路子。
三、建立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
根本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从长远考虑要研究制定一些治本之策。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统筹城乡发展从制度建设上说,就是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整体推进城乡配套改革,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政策,消除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使农民有权利有机会转化为市民,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新体制。
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核心是取消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身份登记,建立以居住地为主的新型户籍登记制度,并消除依附于户籍之上的城乡居民不平等待遇。为此,一是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敞开城门,降低城镇准入门槛,对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农民允许其选择城镇落户,并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取消附加在户籍上的不合理政策。二是加快推进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和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使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劳动就业权利和机会。三是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设施,实现国家法定的9年制义务教育,确保进城农民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四是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在不断提高城乡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五是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增加经济适用房供给,全面推行廉租房制度,改善城镇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六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有序流转的办法,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维护和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二,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广泛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仅靠农业增效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浙江农民收入之所以居全国省区第一(不包括上海、北京),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翻一番多,主要得益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因为农民收入中80以上来自非农收入。就全国而言,农民增收也主要依靠非农产业,有调查表明,目前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已经接近一半,工资性收入比重占到30左右,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80左右。可见,要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强化这80的贡献率。
要提高农民收入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和贡献率,前提是发展二三产业。当前,我国工业正在由轻型加工业向高加工度工业和重化工业发展,加上科技进步和信息化进程加快,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工业吸纳劳动力有减弱的趋势。但是,我国是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各方面回旋余地比较大。所以在政策选择上,我国工业化道路不能走传统工业化国家的老路,而是要把产业升级与充分就业结合起来,走“全方位、立体式”的工业化道路。这就是说,我国既要发展重化工业,又要保持轻工业的优势;既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要发展壮大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要加快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要培育跨国公司,又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通过前者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后者广泛吸纳劳动力就业尤其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发展服务业也是如此,既要加快发展需要较高文化才能胜任的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旅游会展、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又要大力发展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从事的商贸流通、建筑安装、宾馆餐饮、家政服务等服务业,尤其是通过后者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
第三,加快推进城市化,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减少农民。只有农民减少了,农民人均耕地和其他农业资源才能增多,农业才能实现规模经营,少量农民才能从农业获取更多的收入。而减少农民的唯一道路就是城市化,城市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变农民为市民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与工业化过程是同步推进的。当前,我国城市化正进入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以2000年城市化水平36.22为基数,按照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计算,到2020年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6以上,如果考虑城市化加速的因素,届时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这意味着今后20年将有3亿多农民转化为市民。
为了顺应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应积极研究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一是在城镇体系构成上,积极发展大城市,突出发展中等城市,重点发展小城市和中心镇,充分发挥小城市和中心镇连接城乡、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载体作用,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二是在城镇布局和功能培育上,坚持扩大城镇规模与增强城镇功能并举,充分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承载能力,改变城镇布局小散乱的格局,实施下山移民和生态移民工程,促进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向规划重点城镇集聚,走集中型城市化道路。三是在城市化动力上,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民间资本活跃的优势,走政府主导和民间自主相结合的城市化道路。四是在城市化产业支撑上,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行二三产业联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内涵型城市化道路。五是在城市化目标上,通过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深化配套改革等,促进城市与农村紧密融合,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城市化道路。
第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多渠道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家财力增加很快,但用于农业的支出比重却不断下降。1978年国家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3.43,以后持续下降,到2003年这一比重仅为7.12,下降了近一半,是25年来的最低点。因此,尽快调整公共财政分配格局,扭转支农财政比重持续下降局面,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并向农村倾斜,是一项迫切任务。
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要求和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搞活”的方针,应从两个方面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一方面要多予,大幅度增加对“三农”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争取三到五年内,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恢复到改革开放初期13的水平,以后再逐步增加,拟以增加并稳定在15左右为宜,这样“三农”发展就有了可靠而稳定的政府投入。财政支农资金要体现公共性,一是重点投向农村交通道路、供水供电、邮电通讯、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重点投向农村教育和劳动力培训,由财政承担农村子弟义务教育阶段学费,对在家务农和外出务工农民实行免费培训,以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三是重点投向医疗、保险等社会事业,健全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实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创新农村保险品种,把农民尤其是失地农民纳入保险范围,以改善农民的医疗条件和减少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引导外资和社会各方面的资金增加对“三农”发展的投入。另一方面要少取,大幅度减少对“三农”的税收征缴。2003年,全国农业各税875.22亿元,其中农业税336.72亿元、农林特产税89.45亿元、牧业税1.46亿元、耕地占用税89.63亿元、契税357.97亿元。到2004年,尽管农业各税增加到902.39亿元,但其中的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和牧业税都大幅度减少,分别为198.22亿元、43.29亿元和8140万元,增加的只有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分别为120.05亿元和539.88亿元。现在直接涉农税收只有240多亿元,全国适时取消农业税、农林特产税和牧业税应该是可以做到的。“范文先生”版权所有
【解决“三农”问题要有长效机制】相关文章:
解决“三农”问题路在何方08-16
解决“三农”问题不妨做做“农退”文章08-05
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08-16
解决“三农”问题需要理论创新08-16
新时期的“三农”问题与解决思路08-12
解决“三农”问题的三点建议08-16
通过“三化”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08-16
招商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尝试08-16
创新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方式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