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行政管理论文>管理科学论文>社会工作的优势理论——预防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新视角

社会工作的优势理论——预防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新视角

时间:2022-12-12 19:53:25 管理科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社会工作的优势理论——预防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新视角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工作的优势理论——预防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新视角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社会工作的优势理论——预防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新视角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农村留守儿童规模越来越大,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呈上升趋势。本文在总结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引入社会工作的优势理论这一新视角,并运用优势视角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进行解析,希望通过挖掘和发挥农村留守儿童自身及其周围环境的资源和优势,预防和控制农村留守儿童犯罪,让这一特殊群体可以健康成长。

  【关键词】优势视角;农村留守儿童;预防;犯罪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28( 2012 )11-0057-04

  DOI: 10. 3969/j. issn. 1672-4828. 2012. 11. 015

  一、问题提出

  随现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农村留守儿童规模越来越大。据2008年全国妇联统计,目前,我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约一亿四千万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五千八百万人,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2008)。社会各界在关注这些留守儿童的身心状况情况时,发现这些儿童有一类行为尤其值得关注——犯罪行为。2004年公安部调查显示,全国未成年人受侵害及自身犯罪大多是“留守儿童”,且近年来该类儿童犯罪案件逐年增加。聂吉波、李邦友( 2009)指出,在调研的496名未成年罪犯中,留守儿童占290名,比例高达58.46%。董士昙、李梅(2010)的抽样调查也发现,与非留守儿童相比,该群体的不良行为率和违法犯罪率高出24.50%和10.99%,占留守儿童总数的32.06%和12.54%;同时,他还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主要以打架斗殴、侵财为主,具有行为的盲目性、随意性、暴力性、混杂性和易演化性等特点。他们的法制观念十分淡薄,对打架斗殴、小偷小摸或抢夺、骗取、勒索别人的钱财等行为不以为然;有的甚至实施了严重的犯罪。

  如此令人叹息的事实,让学者们不禁追问,农村留守儿童为什么会成为未成年犯罪群体的主体?目前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从主观与客观两方面进行分析,如张秋( 2010)在《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一文中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主观方面原因是这些儿童人生观、价值观定位不明确,明辨是非能力较弱,心理不健康等,客观原因是家庭教育的疏忽和关爱的缺失,学校对留守儿童学业、情感和心理需求等的忽略,城乡二元体制的滞后及社会环境不良等。二是从经济、法律及相关制度、教育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进行探讨,如王霞( 2010)的《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原因分析》提出,家庭经济困难、法律宣传力度不够、法律法规落实存在问题、户籍制度缺陷、家庭教育缺位、隔代教育问题重重、学校德育教育力度不够、“三俗”的影响、社区不良环境等因素是导致留守儿童犯罪的主要原因。

  可见,现有的研究与探讨都是基于问题视角,关注问题本身,“对症下药”,运用社会控制等相关理论进行犯罪的预防与控制,缺乏对犯罪留守儿童自身所具有的积极因素的关注。(教育论文 fanwen.weiyujianbao.cn)优势理论作为社会工作领域的主要理论之一,注重帮助被助者探寻、挖掘和利用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帮助他们在所经历的苦难、痛苦和创伤中看到希望。留守儿童是未来农村的希望,也是未来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成员,通过优势理论这一新视角深入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发挥优势视角的独特魅力,运用积极的、正面的解决模式,帮助其面对在成长过程中可能或者已经出现的犯罪问题,使他们远离犯罪,健康成长。

  二、社会工作的优势视角

  (一)优势视角的相关涵义

  Dennis Saleebey( 2004)在其著作《优势视角——社会工作实践的新模式》中指出,优势视角关注人类精神的内在智慧,相信无论处于哪种境地,人都具有内在转变能力。因而,助人者要帮助被助者或案主发现、寻找、探索、创造及运用自身与环境中所具有的优势与资源,面对生命中的挫折与不幸,改善自己的处境,提高生活质量。

  该理论有两个核心概念:优势和抗逆力。Saleebey认为,几乎所有的事情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都可以视为一种优势,除了体验、个人品德、天赋、感悟、故事、灵性、意义和社区资源,还有创伤、疾病、困惑、压迫之中挣扎和抗争都是某种潜能与力量,能够历练出幽默感、关怀心、创造力、忠诚、洞察力、独立、灵性和耐心等等。抗逆力,简单地说,是一种面对磨难而抗争的能力。痛苦与收获并存,逆境与转机共生,当抗逆力被激发出来以后,人们生命中沉睡的不被察觉的那部分将会被唤醒,从此,人生将更上一层楼。

  (二)优势视角的工作原则

  1.每个人、团体、家庭和社区都有优势

  要做到更好地助人,优势视角需要甄别且尊重这些有可能用于扭转不幸、对抗疾病、消除痛苦、达到目标的力量和资源。专家、学者或者其他助人者在倾听被助者的故事、叙事和陈述时,不仅要表现出兴趣和尊重,而且协助他们发现被忽略的资源,更重要的是相信他们可以利用自己或周围的资源超越困难并致力于转变和成长。

  2.凡事都有两面性

  这意味着,专业人士可以借助诊断、评估以及一份文档为任何需要帮助的人量身设定各种可能性的参数指标,这些指标能够帮助助人者具体实施方案与策略,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对被助者抱有较高的期望,同时更要认真对待他们的希望、憧憬和价值。

  3.与问题者合作,更好地提供服务

  有时,专家或社会工作者并不一定能马上发现帮助对方的切入点。相反的,当助人者以合作者或顾问的角色面对有问题的人,以合作的姿态与他们真诚沟通,将会起到意料之外的效果,有利于他们从自己的故事和叙述、希望和恐惧、资本和资源中解放出来,而非以狭隘的诊断式分类或治疗指引限制他们。合作可以避免助人者在助人过程中先人为主的影响,同时也可以发挥被助者的潜能。

  4.所有的环境都充满资源

  优势视角的工作原则相信被助者了解自己的优势,同时社区有意愿和资源来帮助自己,且可以把一个方面的优势利用和转介到其他领域,从而形成波浪效应。

  三、优势视角对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预防

  优势视角作为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的崭新视野和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新模式,结合“人在情境中”的理念,提出应从“社区一家庭一学校一个人”四方面着手,发挥积极因素,转化或改善消极作用,从多角度预防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发生、发展。

  (一)改善环境,整合社会资源

  1.发挥社区资源优势

  公安、司法等部门通力合作,建立良好的社区环境氛围。对社区范围内或者周边出现的各种庸俗、低趣味现象坚决打击及制止,给留守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氛围。对于涉及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伤害学生的案件及社会不良人士诱骗或教唆农村“留守儿童”的违法犯罪活动也要依法严厉打击,以防留守儿童受到伤害或者进行错误模仿。

  村委(社区)和民政、妇联等基层的组织、社区居民要呼吁倡导建立健全与农村“留守儿童”相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并具体落实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与《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儿童青少年相关的法律,使其日常生活得到应有的法律保障与保护,同时这些也应成为社区基层政府的日常工作,进而成为政府社区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

  在社区中通过分发小册子、悬挂横幅、外展、演出等形式,宣传安全防范及控制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相关信息,强化社区居民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建立社区儿童家庭档案,做好留守儿童社区教育,增强留守儿童的法制意识和法制观念;发现儿童有不良行为习惯时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发现留守儿童犯罪更不能姑息养奸,应及时移交公安、司法等部门给予感化教育。社区内的非正规照顾者(例如家人、邻居、朋友、志愿者等)应对犯罪的留守儿童持宽容、接纳的心态,帮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其自力更生的生活技能,使他们在回归之后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具备适应新生活的基本能力,避免重复性犯罪。

  2.运用家庭,尤其是父母的关爱力量

  法国克里斯琴施皮茨博士曾经这样忠告,惟有父母的关爱才能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父母的作用是他人无法取代的,而留守儿童缺的就是父母的陪伴与关爱。

  怎样弥补留守经历造成的父母关爱不足呢?首先,经济条件允许的家庭,应尽量将孩子带在身边,宁可“流动”也不要“留守”,这样有更多的机会与孩子互动,了解他(她)的思想动态,及时地沟通与教育,这是最理想的家庭教育模式。限于某些条件的限制,暂时无法与父母团聚的情况,父母应慎重考虑被委托人是否具有监护能力,是否能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是否能关心而又不放纵孩子?是否能在孩子满足生活需要的同时又能遵纪守法?这些都会影响到孩子今后能否成为一名对自我与他人负责任的人;同时,多与孩子交流沟通,除了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孩子的精神状况与心理需求应是关注的重点;可通过电话与视频,多回家看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留守经历对儿童产生的消极影响。有些家长回家了,没有以“孩子为中心”,没有关心孩子的“现实”需求,更没有表达对孩子良好方面的肯定与不适当方面的引导,孩子体会到的是被忽视,这样回家后的效果非但对于孩子没有帮助,反倒适得其反(程艳艳,2007)。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暑假时尽可能把孩子接到身边,下班休息时间多与孩子进行亲子互动,带孩子去公园、图书馆等有意义的场所,开阔孩子的眼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并在游玩的同时进行教育和引导。

  目前,留守儿童监护人一般多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他们大多年事已高,文化程度却不高,有时甚至要同时照看几个小孩,要做到完全替代家长的角色,的确是有些勉为其难了。不过,尽量做到认真负责,不娇宠不溺爱孩子,同时多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通过一些方式,比如写日记,给父母写信等方式保持与父母的联系;并且多与孩子的父母、学校老师和社区同志保持接触,在需要时及时争取他们的支持与力量。

  3.积极发挥学校功能

  在当今形势下,学校已成为教育“留守儿童”的主导性力量。怎样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的作用呢?首先,创建健康校园。应结合各自实际,切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努力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如规范建立学校安全网络,为学生提供安全保障。其次,在师资培训体系中,增加相关专题内容。在一些调查中发现,有些教师对留守儿童趋向负性评价。其实,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学校、学习的正性体验。因而,应提高教师素质,使其关心留守儿童,对其不良行为要给予积极的引导,通过教学与日常管理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遵纪守法。再次,学校加强对违法犯罪知识的宣传与教育,设专门的法律专业老师传授给学生正确的法律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形成法制观念,养成自觉守法的行为习惯,避免他们因为无知而走上犯罪道路;增设相关课程,开展心理咨询(裴小梅,2008),加强对留守儿童心理、生理等方面的指导教育,具体来讲,可以开展“认识性与性别角色”、“团结友爱”、“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等活动增加学生的成人意识、规范感与自律感,增进规范行为的发生。然后,建立留守学生档案。除了追踪他们的基本情况,父母的姓名与联系方式等要做到记录在案。最后,如果条件允许,学校最好采用寄宿制,配备生活老师,严格作息时间,加强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每宿舍都设置大家信赖的“心理健康卫生员”,及时肯定积极面与发现问题,这些都能在相当程度上缓解由于缺失父母关爱而带来的消极影响,促进学生群体以及学生与老师群体之间的和谐互动。

  (二)激发问题者的潜能,发挥个体优势

  留守儿童往往自我评价甚低,缺乏理想与兴趣,自暴自弃。社会工作者应帮助他们树立一个健康、积极的自我形象,通过新方式来重新建构他们的生活。首先,要与他们进行真诚的沟通。耐心地聆听留守儿童的声音,尤其是负面的声音,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与实际的生活状态。其次,让留守儿童参与评估自身的优势(如情感、忠诚、友善、人际关系等方面)。参与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心声,同时也会让他们听到不同的声音——积极的反馈,这样良性互动促进彼此的信任与理解。可以说,良好关系,高期望的信息,参与和贡献的机会,这三个因素是留守儿童者内在潜能得以发掘和发挥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让农村留守儿童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消除引起犯罪的各种因素。

  1.通过学习,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每个个体都有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能力,农村留守儿童可以通过书本、报刊、电视、网络等传播媒介获取知识,并在身边长者、教师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理想和信念。只有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荣辱观的指导下,才能正确区分对与错、善与恶,才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才知道什么事情应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通过学习,储备知识,提升个人素质,才能在社会形形色色的诱惑中,坚持原则,保持自我,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2.参加集体活动,培养健康心理

  一个人,就算他身上有许许多多的毛病,他一样拥有情感、忠诚、人际关系、才能、兴趣等优势。集体活动具有强大的动力机制,能使学生观察榜样,角色扮演,竞争激励,同时也能表达情绪,获得正性体验,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良情绪,抑制不良冲动,形成正确认知(段鑫星、马亚静、刘桂智,2010)。更重要地是,留守儿童在集体中会感受到,“原来不只我一人父母不在身边!原来我并不孤单!我有大家可以依靠,可以信赖,可以交流!”因而,留守儿童通过参加学校或者社区组织的各种教育、兴趣、互助、社会化等集体活动,可以提高人际交往技巧,克服孤僻自卑心理。同时,在活动中通过合理途径发泄不满情绪,感受到集体的关爱和力量,报复和反社会心理将会被弱化,增强归宿感与认同感。这一系列行动都将有助于预防和控制农村留守儿童犯罪。

  总而言之,优势视角是以人为本,以农村留守儿童为中心,相信他们可以改变,减少犯罪行为发生的可能性,促进其健康成长。

【社会工作的优势理论——预防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的新视角】相关文章:

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08-05

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08-24

留守儿童问题调查报告09-05

论“侵权”犯罪的预防08-12

对后发优势理论的反思08-07

犯罪构成理论批判与重构08-05

浅谈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矫正08-17

留守儿童一些心理问题的处理08-17

班级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基本对策研究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