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晏阳初乡村工作理念对当前农村社会工作的启示
晏阳初乡村工作理念对当前农村社会工作的启示郭占锋1 杨萍2(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村社会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环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晏阳初先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提倡的平民教育思想以及乡村工作理念在当时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以身作则、身体力行,倡导“新民本”思想;强调“平等”、“参与”的思想以及重视系统整体的农村发展观与培育农民自我发展能力。直到今天,这些乡村工作理念和实践方法对于我国新时期农村社会工作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晏阳初 乡村工作理念 农村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 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828( 2012 )11-0026-03
DOI: 10. 3969/j. issn. 1672-4828. 2012. 11. 006
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梁漱溟等人开创的乡村建设运动,成为中国农村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探索(杨发祥、闵慧。2011)。尽管两人都是基于中国农村场域,以教育为手段,改造乡村。但由于所受教育、个人经历不同,晏阳初和梁漱溟在从事乡村建设的出发点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晏阳初认为中国人患有“愚”、“穷”、“弱”、“私”的病症,因此他提出乡村整体教育、系统改造的道路。而梁漱溟则认为中国问题的实质是由外部引发的极严重的文化失调,因而从中国儒学文化复兴与重建的思想角度开展了乡村建设(李文珊,2004)。与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念相比,晏阳初的乡村改造运动更具有丰富的实践性。雷洁琼认为应用社会学包括社会问题研究和社会工作,这里的社会问题研究不是指纯粹学理的研究,而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不只是对社会问题的研究,而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的研究(王思斌。2004)。近十年来,国内农村教育领域对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但是笔者认为,晏阳初的乡村工作理念同样十分重要,除了包涵平民教育思想之外,更多是乡村社会工作理念和实践结合体,至今对于我国农村社会工作教育有着积极而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晏阳初乡村工作理念
晏阳初先生在19世纪80年代对乡村社会工作做出系统性总结,核心理念主要体现在:深入民间;与平民共同生活,向平民诚心学习;与平民一起制定计划,共同工作;而且要从他们所知开始,用他们已有来改造;强调表证与示范在农民相互学习过程的作用,从实干中学习;注重统筹安排,系统发展,注重发扬而非救济,不主张迁就社会,而应该改造社会(晏阳初、赛珍珠,2003)。从晏阳初的乡村工作信条中可以看出,晏阳初先生不愧为我国著名的农村社会工作者,在河北定县10年的乡村建设工作中摸索出了精辟而深刻的农村社会工作理念。这些乡村工作理念经过数十年的锤炼,已经得到实践的检验,至今对当前农村社会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晏阳初先生受西方社会工作价值观和工作方法影响比较大,他的乡村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联的,其本土化的贡献至今意义深远。
(一)中西融合的“新民本”思想
晏阳初的“深入民间”思想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传统民本思想的延续,当然,这种“民本思想”已经显然不同于古代统治阶级所提倡的“民本思想”,而是包括农民权利观的西方社会所推崇的“民本”思想(冯天瑜、谢贵安,2003)。在当时特殊历史时期,他已经认识到农村社会工作对国家建设的重要战略作用,并强调强国必先富民,在世界任何国家都是如此(宋恩荣,1989)。(国家行政管理 fanwen.weiyujianbao.cn)即使今天的中国发展仍然离不开农村,当下“三农”问题同样对中国的整体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晏阳初能超越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的认知,放弃城市的优厚待遇,从容奔赴当时条件极为艰苦的农村,将知识传播给农民,这种朴素的爱国精神至今影响着当代的知识分子。
(二)“平等”、“参与”的工作理念
晏阳初提倡的“与平民共同生活,向平民诚心学习”以及“共同计划,共同工作”的思想是他对“上智下愚”的传统观念的突破。其中蕴含的“平等”、“参与”、“民主”的思想无疑是传统“民本”思想与西方社会价值相结合的产物。晏阳初在农村工作过程中,注重人格平等与机会平等,把平民看作合作的对象,耐心地启发他们,调动其主动精神。尤其要将科学知识与平民的地方性知识和具体实践相融合,在强调“平等”的同时,注重整个工作过程中的“参与”(晏阳初、赛珍珠,2003)。这其实就是西方社会工作中的“参与”(Pticipation)思想的中国化实践。“向平民学习”其实也包涵着“农村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因为农村社会工作者大多数是外来人( outsiders),不熟悉复杂的农村社区。因此,必须诚心向农民学习,向农民请教,这样才能建立信任关系,便于开展农村社会工作。面对复杂多样的农村社会工作难题,晏阳初强调,要先关注平民最迫切,最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并从易理解的地方谈起,进行改造与启发,提倡农业科学技术的简单化、实用化以及经济化,只有如此才能被农民接受。同时要注意农民个体之间的信息传递模式,使得农民之间相互学习,即达到“以表证来教习,从实干来学习(Leaming by doing)”(晏阳初、赛珍珠,2003)。
(三)系统整体的农村发展现
在某种程度上说,晏阳初是典型的社会有机体论者,他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同样,农村社会工作要具备整体发展的视角,要统盘筹划、不能局部、片面地去改造(晏阳初、赛珍珠,2003)。农村问题许多是交织在—起的,而且问题之间有非常复杂的因果关系,需要用整体的( Holistic)、系统的方法去解决。晏阳初针对农村“愚”、“穷”、“弱”、“私”四大问题,并相应提出“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进行根治。晏阳初先生将农村社会问题抽象为相互关联的“四大问题”,并用整体的思路解决,而不是“局部”解决。譬如,面对农村贫困问题,原因可能纷繁复杂,就不仅仅是经济收入低下的原因,也可能是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当地交通条件不便利等原因造成的,大都是这些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这就要求农村社会工作者要有系统分析问题的能力。只有准确认识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毫无疑问,当前新农村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以农村为整体,进行全方位的建设和改造,使之适应国家整体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以培育农民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导向
当然,每个历史时期,有不同经济发展基础,社会文化基础。因此,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作为构成社会的个体的努力。知识分子作为先进理念的代表者,应该回到农村协助并培养农民的自我发展潜力和主人翁意识(晏阳初、赛珍珠,2003)。由此可见,农村社会工作离不开农民的参与,只有农民充分的参与,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很显然,晏阳初的“定县模式”是想真正探索乡村社会发展路径,同时要在寻找一种异中有同的乡村工作理念和方法。中国农村地域广阔,人文类型千差万别,当前农村社会工作同样继续需要探索出一种真正能促进乡村发展的工作思路和方法,为其他农村地区提供借鉴作用。
二、对当前农村社会工作的启示
近年来,随着西方社会工作的不断引入以及中国城市社会工作的持续推进,农村社会工作也是紧随其后。但与城市社会工作相比,仅仅吸取城市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是不够的,必须将西方特殊的社会工作理念和实践方法与农村社会特定的文化基础相融合,从这一点来看,晏阳初乡村社会工作理念能给当前农村社会工作教育提供一些重要的启示。
(一)培育良好的农村社会工作职业现
对农村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而言,尤其是中国农业高等院校的农村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要认真学习晏阳初朴素的农村社会工作理念,树立正确的农村社会工作职业观,在国家新农村建设中展示自身的价值。随着中国城乡一体的推进,农村社会工作领域越来越需要专业化的人才。作为一门助人专业,只有专业知识和技术而没有良好的价值取向,人格尊严和道德操守的社会工作者是不受欢迎的(王思斌,2010)。尤其对农村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而言,要转变就业观念,热爱自己的专业,潜心农村基层,虚心向农民学习,熟悉农村社区的文化权力关系、资源分配机制、邻里互助模式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要培养良好的职业伦理。2010年《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成为了“第六支”独立的人才队伍。由此可见,农村社会工作教育也已纳入了国家人才发展的战略层面。伴随社会转型,农村社会问题不断出现,为农村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二)树立成功本土化西方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的典范
农村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因此用于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方法很可能不适合农村这个特殊的场域。农村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和学生必须不断探索,对于相应的城市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予以本土化。晏阳初先生早已意识到农村社会工作不能硬搬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一定要结合农村社区的实际状况和人文类型,使之符合中国特有的传统习惯。
由此可见,晏阳初为农村社会工作教育树立了成功本土化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的典范。直到今天,农村社会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非常少,这就需要农村社会工作领域的师生基于农村现实处境,在与农民不断互动过程中,建构本土化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实践操作方法。
(三)清楚农村社会工作者所担当的角色至关重要
在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中,要让农村社会工作者以尊重农民人格及其知识系统为第一要务,要诚心倾听农民的心声,做到少说多听,认真听取不同阶层农民的观点。这是非常重要的。晏阳初先生在乡村改造运动中提倡的工作方法对于20世纪80年代末许多国际发展组织的工作方法影响很大,流行于国际农村领域内的参与式农村评估( 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无不烙有晏阳初工作理念的影子。农村社会工作头绪万千,因此,作为外来者的农村社会工作者,要认清自己担当的角色。在农村社会工作过程中,农民的参与非常重要,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而农村社会工作者只是协调者( coordinator),发挥协助的功能。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基础,而后才能和农民构建双向互动机制,为开展农村社会工作实践奠定稳固的基础。
(四)以促进农民能力建设(capaatybuilding)为发展宗旨
农村社会工作是一种社会服务,它的根本目的在于预防和解决农村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增进整个农村的社会福利,促进农村的社会进步涨乐天,2006)。笔者认为社区发展的主导性最终是掌握在村民手中的,并不是外在的“强制性参与”,要培养农民的参与的自觉性。因此,应当走出参与式发展的“表象”,从国际发展机构本身特点人手,分析中间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深层次探析社区的文化因素,以弥补当前反思之不足,从而探索农村发展中的主体——农民的“参与自觉”(郭占锋,2010)。总之,虽然时隔近九十年,晏阳初的乡村社会工作理念和实践方法依然值得农村社会工作领域内的师生不断学习和体会,他的农村社会工作学术思想和实践理念对当前农村社会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晏阳初乡村工作理念对当前农村社会工作的启示】相关文章:
当前农村群防群治工作的调研报告08-16
当前农村群防群治工作的调研报告08-15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思想和实践对我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启示08-06
对当前农村宣传思想工作的调查与思考08-12
当前农村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8-24
我市(县)当前农村工作形势和任务08-12
当前农村工作中的难点和对策08-12
关于当前我县农村教育工作的思考08-12
当前农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建议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