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经典)《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学生的集体生活中,师生相处时间最长的场所就是班级。教室是什么地方。当一个生命能够唤起另一个生命,教室就是天堂。
暑期,有幸接触了《教室里的正面管教》一书,对于未来解决班级问题,带领学生进步,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1、正面管教:一种鼓励模式
发展是人类不变的主旋律,成长已成人们的定律,每个人都在成长,孩子更是这样。书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把孩子作为社会人来看待,以简·尼尔森为首的作者们倡导“两条轨道”并重的学习风气,如火车一样,学校的轨道也是这样,第一条轨道是学业的学习,第二条轨道是社会和情感能力的培养。两者比较起来,后者更为重要。我再认同不过书中的这一观点了,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师们的知识可能会赶不上大潮,但是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会相伴孩子们终身。
书中有云:孩子们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鼓励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鼓励,如阳光雨露,可以滋润人的心灵;鼓励是一种良好的内心抚慰,给人愈挫愈勇、重头再来的力量;鼓励是一种深层的唤醒,唤醒内心的觉知。在我们的教育中,不妨把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和人生中成功的三个信念,熟记于心:1.我能行;2.我的贡献有价值,大家确实需要我;3.我能够以自己的力量做出选择,对发生在我自己身上和我的群体中的事情产生积极影响。
当我们真正想帮助孩子时,尊重就来了;当我们尊重孩子时,鼓励就来了。
我们希望学生善于做出好的决定、学会合作、承担责任、自我把控……时,就鼓励他们吧,不吝啬美言,这样学生就有了热爱学习的勇气和激情,并有机会学习人生成功需要的技能。
2、转变思维,才能更好地鼓励
空泛的鼓励不但不能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能力,反而容易让学生产生虚荣心,所以,鼓励时候,我们更要客观描述学生好的行为,不忘加上后续期待,引导学生看清未来要继续挑战的任务。
这些对优等生不难做到,但对潜能生们,就需要更大的教育机智,看清需求,适时鼓励。
一个行为不良的学生,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学生;当一个孩子对学校丧失了信心,问题行为就会接连而至。惩罚只会带来反叛、报复和退缩,透彻地分析学生行为背后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的需求,才是改变问题的良药。书中一一列举了具体事例来说明,当学生们相信自己没有归属时,他们通常会选择以下四种错误目的行为中的一种:寻求过度关注、寻求权力、报复、自暴自弃。但是在日常教学中,事情往往不是单一出现的,而是交织的,分清条理,根据孩子的情绪、时机等适时鼓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惊喜。
鼓励代替责备,师爱更容易被学生感知。
3、融入学生,和善而坚定走鼓励学生的道路
教育界同仁经常说这样一句话:“老师教几年级,就是几年级的水平。”这里的水平,不是说一个老师的综合素养,而仅仅是认知水平。这也是很多成年人能把小学数学题目做对,但给孩子讲不明白解题过程的原因之所在。
反之,如果教师不把认知水平调校到所教学生的水平,那他又何尝能教好学生呢。
班集体是有温度的,这与老师的定位有关,老师如果只在一旁,能辐射一部分,但容易受热不均,但是,如果走到班级的中间,走进学生,那他就能温暖全班人。世界上有一句温暖的话语是:我不在你前边,也不在你后面,我就在你身边。观知名高中的毕业典礼,学生激动万分地称呼班主任为某哥、某姐,我感觉这是最好的最舒服的爱的表达,彼此成为日常中的一部分。
尽情融入、充分了解,鼓励就能落到实处。
温和的是语气,坚定的是态度,在师生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温和已变坚定,坚定也成了一种温和。听某姐,信某哥,孩子的改变还会远吗。
我一直认为,读书是教书者的最好的姿态,读有所得、读有所乐,读有所见,不亦乐乎。与此好书,幸甚至哉。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后感】相关文章:
【正面管教心得】向正面管教出发08-24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后感07-26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后感07-23
《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读后感02-19
读《教室里的正面管教》有感08-24
学习《正面管教》有感08-17
正面管教读后感:很幸运,结识了正面管教08-06
《正面管教》学习心得08-22
《正面管教》读书笔记08-24
《正面管教》学习心得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