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课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练习课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练习课教学反思1
队列练习在体育教学中占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他对学生的习惯养成,组织、整齐、纪律性培养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所以在七年级的授课中队列队形教学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现就自己在教学中的点滴反思如下:
一、严格要求、规范动作,教学中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
队列练习对于动作的要求,具有规范和统一性,让学生做到的自己先要做的最好,这就充分显示教师的示范性,平时教学中一些不规范不标准的动作,避免出现,以免给学生造成负面影响,有些习惯性动作一旦养成很难改掉,作为一位体育教育工作者,应该用队列规范要求自己,把每一个队列动作做的标准到位,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点点滴滴,直到终身受益。
二、教学中注意示范的直观性,多做一些示范动作,少一些口头讲解
七年级学生受心理和生理特点的限制,在动作的.模仿上占有优势,而对于动作要领的讲解领会上,不如在模仿更利于动作的学习,所以在教学中尽量多用动作表象来引导学生学习。例如:我在教学生左右转法时,就先让学生尝试练习,然后让学生口令指挥下,看我完成动作,让学生注意我的脚下动作,引导他们正确运用脚跟和脚尖,轻松转动身体。这样一来学生动作学得很快又少了很的不必要的讲解,利于教学。
三、队列练习与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渗透德育教育。
队列练习与三操联系在一起,也是一个学校的门面,所以队列练习应该与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不能只重视课堂的队列练习,应该与日常行为紧紧结合,加强日常规范性教育。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积极进取,奋勇争先,竞争意识等优秀品质。
练习课教学反思2
本节课以回顾整理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为重点,针对练习课的教学特点,在本节课的教学上我认为有以下优点:
1、本单元的知识点太多,也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学生不能很好地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解决问题中,所以,在课的开始,我以问题回顾,再现新知。接着,我让学生进行计算比赛,比一比看谁算的快,计算题是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必不可少的,学生争先恐后,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一开始便具有十足的数学味,进一步巩固了学生对于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法和算理的掌握。数学的学习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数学情趣的激发,数学思维的培养,数学文化的熏陶都应融入知识的教学中去。带着思考,我对这节课进行了全新的设计,使原本平淡的一节课变得丰满,富有情趣和哲理。
2、给予每个学生参与的机会,能使课堂充满生机。设计一要求学生先在小组中自由发挥,再进行分类解答。这样每个学生都有了参与的机会。设计二让学生解答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实际问题,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绪飞扬,得到了我们理想的教学效果,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本课的练习紧紧围绕本单元的.几个知识点来展开,既注重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注重学生估算意识和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把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避免了为练习而练习。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产生积极的数学情感。通过有效分层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教学中应注意的地方:
练习课比新授更难把握,一味的练习计算,学生就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厌倦。练习课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练习的目的,避免为练习而练习。练习题的设计应从实际出发,把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数学化。
练习课教学反思3
这节课是学生在学习掌握了9的乘法口诀之后一节练习课,既是对9的乘法口诀的一次练习、巩固,也是对乘法知识一次比较综合的梳理。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分了若干个有针对性的小环节,串成本节练习课。
为了避免学生机械重复的练习,提高学习兴趣,精心设计了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口诀大王”评比:以自荐的形式进行比赛,谁在最短的时间里正确快速的背出7——9的`乘法口诀谁就被评为本班“口诀大王”;“口算大王”评比: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快速的完成口算题的为本班“口算大王”。通过这个比赛环节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然后进入评星环节。首先是画图,如有3颗星星,圆形的个数是星星个数的4倍,画出圆形,画对一题奖一颗星。然后是解决简单问题,解答对一题也奖一颗星。比比最后谁得的星最多,评为数学之星。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给2道难易不同的拓展题,每答对一题奖励5颗星,谁得到10颗星就是本班的聪明之星。通过这样的调动,学生整节课学习气氛较好。
当然本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由于学生过于积极,课堂秩序有点乱:站着举手、边举手边喊“我”,看上去好像挺好,但实际上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另外,有些环节耽误了一些时间,如评选过程中时间浪费过多等。在今后教学中,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练习课教学反思4
平均数的练习课”是学生学习简单的数据整理和统计表及求平均数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一练习主要是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并能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用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数学问题。本节教材中的几个题目,都是以应用题的方式呈现,学生用“总数÷份数=平均数”的方法即可解决。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解决此类问题不是很难的。因为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经常接触到求平均数的问题,已有一定的感知。所以在四年级安排求平均数的练习是合适的,符合学生的实际。
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许多机会接触到数与计算,统计初步知识,应用问题等较为丰富的数学内容,已经具备了初步分析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与能力。因而在本学段的教学中应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主动参与中学会数学思考,在获取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解决数学问题等方面得到充分发挥。
练习课教学反思5
在一堂耐力素质课上,一些体能较好的学生显得很积极,跃跃欲试;但是一些体能较差的学生则表现十分消极。有些同学还低语着:“反正我是不及格了,再练也没有用了”甚至有些学生还嚷起来“老师可不可以少跑几圈啊”……,时间不长就嘈杂起来。但为了自己的威信,更为了课时内容的实施,我要求学生按照我提出的目标,开始跑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绝大部分同学没有达到本堂课的既定目标,有几位同学竟然中途走了起来,更有甚者干脆停下来不跑了。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我没有过分责备同学。而是分析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在下一个班的教学中改变了教学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同样的教材,设计和采用各不相同的教学过程和方法,自然产生绝不相同的教学效果,这其中隐含着许多值得我深深思考的问题:
(一)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正处于最敏感、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学习成功的渴望强烈程度,直接导致了他们对教师新颖教学方式的期盼。而教师则应在拟订自己的教学计划之前,主动充分地了解学生对体育学习各方面的需求,以及未来社会对他们地需求。真所谓备课要备教材,更需要备同学,其道理就在于此。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积极创设主动探究学习的氛围。新颖灵活、富有创意的`师生互动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地热情。耐力素质训练是比较传统的教学内容,也很枯燥乏味。老教材新教法,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可以引发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内容。积极创设学生自觉参与的活动氛围。在这个整个教学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注重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潜力,尤其要培养学生探究体育学习方法的能力,指导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设计并自主开展学习活动。
(三)注重活动过程的综合性评价,有效维持创新思维和探索体育问题的能力,为实现终身体育目标服务。体育与健身学科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应在充分考虑其个性差异的同时更应突出对学生活动过程中诸如参与热情、活动态度、能力表现等各方面的综合性评价。就本课时教学内容而言,应注重对学生创编能力和自锻能力等显性要素层次不一的肯定性评价,这对有效维持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创新思维兴趣,促使其养成主动探索体育问题的习惯,为实现终身体育目标奠基。
练习课教学反思6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我经常采取的方法就是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采取马上制止或立即纠正的方法,今天我才意识到这样做忽视了错误的价值。如果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困惑点,把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灵活处理,巧妙设计,将错误转化成有助于课堂教学的素材,能使课堂变得更精彩。
今天课堂上做了这样一道练习题:某工厂第一季度卖出20台机器,第一季度卖出20台机器,第二季度卖出28台机器,第三季度卖出32台机器,第四季度卖出16台机器,算出一年中平均每月卖出多少台。学生出现了24和8两种结果。我让同学板书出这两种情况,学生纷纷要求发表自己的意见。紧接着,我把两种不同意见的学生分成两种,讨论出向对方提的问题,并进行辩论。另一组同学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我认为,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我们应该以积极主动应付的理念和策略,将学生的错误转化成一种可以开发的重要课程资源,通过精心设计、诱导,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练习课教学反思7
这节课是练习课,是在学习了认识平行和认识垂直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练习。这部分练习一共有八道题目。第1题归纳两条直线的相交(包括垂直)和平行的位置关系。教学时要帮助学生对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清层次。第1层次,把平面内不重合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和平行;第2层次,把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关系分为垂直和不垂直。
做第2︿6题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设计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有兴趣地练习,并在练习中产生一些新的`体会。比如第2题可以让学生用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并从折痕中找出相互平行和相互垂直的线段。还可以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纸或者用不同的方法再折一折,以吸引学生参与活动。第3题,除了找出书本提供的字母中相互平行或相互垂直的线段外,还可以让学生在找一些含有相互平行和相互垂直线段的其他字母。
第6题可以让学生先猜一猜,再量一量,然后再想想:如果a和b不是互相平行的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后,∠1和∠2能不能相等,从而初步体会到∠1和∠2所以能相等,是因为a和b是两条互相平行的直线。至于“同位角”的概念,和“两条平行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时同位角相等”结论,这里不用跟学生讲。做第7、8题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方法,解释依据,增强应用意识和能力。
练习课教学反思8
教学几年来,在英语教学中总是觉得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并没有掌握好。特别是在上练习课时,让学生用学过的单词词组翻译句子时,没有多少学生能够正确地翻译出来;在做单项选择题时,也总会发现学生犯一些不应该犯的错误。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过的单词没有记住。学生总是借口其他作业太多,没时间背,即便能背出来,也是临时抢记出来的。等到需要的时候又想不起来了。
二、不能自觉去独立完成相应的巩固练习。总希望等老师来讲解。有的甚至只是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抄袭他人的答案,不管正确与否。
三、课后的积累太少。一些学生表面上看感觉还可以,但真正一考起来,问题就出来了,而且差距也很大。
针对以上情况,要改变这种局面,我觉的`要做的事很多。
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多预习,课堂40分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讲,把老师讲的内容真正听懂。课后认真完成配套练习,不懂的地方,多向老师或成绩好的学生请教。
其次,英语学科课后时间分配相应的应当多一些,因为它毕竟不是自己的母语,在学习过程中多少有点困难。但是如果现在基础不打好的话,以后想要提高的话就更难了。
第三,要让学生灵活掌握学过的知识点,学习要讲究方法,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所学的知识串联起来,不容易忘记。
总之,要让学生明白,学习英语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要*平时慢慢积累起来的。而且也要让学生知道学习主要是在于自己的主动性。
练习课教学反思9
昨天上了一节练习课,让我感觉自己课堂中存在不少问题。不仅对课本没研究透,还没有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设计好相关的教学内容。下面我来具体谈谈这节课出现的问题以及今后的赶紧措施。
这节课由于做练习,讲练习,我并没有提前预习思考该怎么讲,所以课堂中出现失误,学生们也听得云里雾里。第一个问题是数学用语不专业,有一题目上出现“和”这个词,我在前面的讲课中从未讲过,所以突然出现我有些措手不及,导致给学生讲的时候含糊其辞的一笔带过。第二个问题是对“总数”这一词没有进行深入思考,没有用学生们能听得懂得话语来解释它的意思。第三个问题是讲练习题时没有注重关注全体学生,只给不懂的`人单讲并反复练习。第四个问题是没有分层分方法进行教学,课堂反应较慢。今后改进的方向是:
1、多向优秀老教师请教数学课堂中专业术语的讲解,要勤加学习,多研究教材和学生。
2、对课文出现的重要数学词汇要引起重视,多揣摩意思,再转化为学生能理解的话语,提前做好准备。
3、以后不管是新课也好,练习也好,我都要想办法调动起学生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一个也不能落下。
4、每个学生的层次不同,我将会在课前准备好不同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找到符合自身认知能力的学习方法。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会加强学习,多去听课,也邀请别人来听,在错误中成长,在反思中进步,更好的带领学生学习。
练习课教学反思10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利用班上的总人数、男、女生人数,来说说比的知识,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实际问题,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这种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放入问题中,能使学生真正体会数学不是枯燥无味的,数学就在身边。
二、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探究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三、尝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又不是简单的解题训练。在练习的设计上,采用多种形式步步提高,通过有层次和有坡度的一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让学生明白比不但与生活有关,和自己也有关系,更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五、不足与疑惑
由于在突破重点这一环节花了较多时间,所以练习的量相对少了一些.
练习课教学反思11
成为一名老师,在三尺讲台上展开我的人生另一段征程已经有一个月多了,在这段时间的教学中,我体会了很多,学习了很多,也改变了很多想法。
一直在我的意识中,所要教学的知识在新课的教学中已经深入透彻,而练习课的作用只是在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其重要性也许并没有新授课那么重要,这一星期,对于测量的知识,练习课开展的比较多,这些练习课的进行使我对练习课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
长度单位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此我选择的多种不同的题型对其进行练习,在学生独立练习后,选择错误较多的题目进行讲解,讲解的通常是独立的分散的题目,但是我发现这样的效果比较差。
回过头仔细反思、总结练习课的特点,发现可以有以下几个特征:
1、练习课是对新授内容的巩固课提高
2、在练习课中可以讲新授课中没有讲透,学生没有弄清楚的地方作重点的讲解和分析。
3、在大多数学生对于新授内容掌握的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在练习课中对知识进行拓展课挖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4、可以对近阶段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理。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结构和脉络。
由此可见,练习课在学生知识掌握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结之前的教学,我认为接下去的教学中,对于练习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
首先,把握重点,明确要求。把握所教学知识的重难点,只有目的明确,才能突出实效,只有抓住重点,才能使练习课的设计有一个可以依据的中心,紧紧围绕重难点有针对性的展开。如单位的知识,要抓住单位之间的换算,建立单位之间的知识网络这一重点进行。
其次,归类整理,统筹安排。对练习的选择,应经过精心选择,抓住典型的题型、例题统筹安排,练习出示时也需要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如长度单位的练习,可以收集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并进行归类整理,先出示较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再过渡到不同单位之间的计算,以及再到多种单位混合的计算、换算等。
最后,选择合适的题量,形式多样化。三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时的注意力水平,这就要求老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合理安排练习的类型,完成方式等。
因此,以后要更重视练习课,精心地准备和安排练习课的形式和例题,在练习课中得到新的收益。
练习课教学反思12
本课是在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后,通过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5的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我考虑到文本中的情境不太容易激起学生持久的参与积极性,于是我针对孩子们喜欢比赛,喜欢得五星的心理,创设了夺星比赛情境。通过由浅入深的四轮比赛,使学生在比赛中积极参与,积极比赛,从而理解、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回忆5的乘法口诀,并进行了齐背、抽背和口算题抢答。旨在唤起学生的记忆,针对较难的几句口诀进行进一步的复习和巩固。学生的参与面较大,积极性也较高。在学生的知识和情绪热身之后,开始了第一轮比赛——口算。由于有复习的铺垫,大部分学生都较快较好地完成了比赛题目,顺利的夺得了第一颗星。就连平时反应较慢的等同学都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第二轮比赛是看图解决问题。我先让学生独立看图搜集数学信息和问题,列式计算。然后汇报、交流解题思路。再引导学生对两道题进行对比,从而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当我发现第二幅图的列式应该是3+5=8或5+3=8,而有个学生的列式居然是2×4=8时,我便请他说出自己的想法,结果他说不清楚。于是我就直接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使学生们明白了为什么应该用加法,而不能用乘法。这样的处理虽然达到了我预想的目的,但此时如果我不引导,而让学生们对他的想法进行讨论,促使学生不断的'深入观察、思考、反思,使道理越辩越明,学生学得也更透。
第三轮比赛是比大小。学生独立解答后,我针对个别题目进行了点评和适当的拓展。如,由9×5=5×9拓展到口×口=口×口,进而得出了: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的规律。在处理5×5○5+5时,我问:“为什么5×5>5+5?”有人说:“因为左边是乘法,右边是加法。”我反问:“是因为乘法比加法厉害吗?”学生们纷纷说:“不是。不能看运算符号,要算。”我就嘎然而止。此时,如果再引导学生举出反例来反驳他的说法,会更有说服力!第四轮比赛是一道有难度的应用题,因为它隐藏了三个问题,学生必须找到这三个问题才能着手解决,因此我给它取名为“挑战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在已有的成功基础上,体验更大的自我挑战,获得更强的成就感。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引导学生理解了问题“他们各需多少钱?”中“各”的意思,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课后解决。究其原因,是因为课堂容量太大。如果将此题放到下节课解决,再设计两道开放题,如,口×5=口5,5×口=口0。这样,既进行了思维的训练,又使课堂显得张弛有度。
整节课,我都注意了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紧张而又愉快的氛围中参与比赛,层层深入地学习了知识,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同时,也注意了一些细节。如读题和读图的指导、知识点的拓展、题目中关键字的追问等。不足的是,当学生发生错误时,我引导得过多,应该调动全体学生的智慧,进行讨论,促使学生深入观察、思考、解释、反思,使知识内化、深化!
练习课教学反思13
“乘法分配律”的学习是在学习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之后进行的,对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应用上都比前两个运算定律更有难度,学生在新课学习和知识的应用的过程中思路还比较清晰,但是在作业的过程中出现的好多问题,让人感觉孩子并没有对定律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如:(40+4)×25,有时,只用40×25,后面只加上4就行了,还有的把这道题目改成了连乘题,根据孩子出现的问题和练习中出现的困惑,我认真的设计的这节练习课。
第一,理清思路,,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本节课中,我和学生们一起回顾了乘法的几种运算定律,比较每种运算定律的字母公式,来区分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之间的外形结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乘法结合律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者是两个积的和.从运算符号上我们很快就可以找到它们的不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都只有乘号,而乘法分配律有不同级的两种运算符号。
第二,优化练习题,实行精练。针对学生在乘法分配律学习后在理解上的困难,及乘法分配律在练习形式上的多变,我找出课本、课堂作业本以及一些课外辅导资料上的乘法分配律的计算题,把他们进行概括总结,把不同类型的乘法分配律的方法进行练习,讲解。让学生对不同的乘法分配律的解决方法都进行尝试,帮助理解,加深记忆。
第三,一题多法。例如25×44,学生在利用乘法分配律拆分其中一个数据的'时候,有多种方法,有的学生把25拆成20+5,有的是拆了40+4,还有的把25×44转化成25×4×11,这些方法都可以,让学生分辨出每一种方法所运用的运算定律,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选出最佳方案。
乘法分配律的练习实在是多种多样,变幻无穷,要想更好的掌握,关键还是要理解,需多练.
练习课教学反思14
记得刚开始教学的时候,总认为课堂上的练习应该是老师给学生课外补充的,教材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主要是可以增加学生的题量,而教材中的习题作为作业.经过一段时间,翻开学生的课本发现,一大部分的学生并没有认真对待,而且一部分题目还是需要教师指导完成的.最近论坛上提出的;要珍惜教材资源,创改教材,必须遵守高于教材的原则.我不认为自己有这样的水平,认为还是应该认真对待教材的主题图,包括练习题.同时在使用中也产生了一些困惑.
有感于这学期的教学时间比较长,速度也放得很慢.我看论坛上有些老师讲得真快!我只要跟上计划中的进度就可以了.练习七不知不觉竟然花了2课时和一个早自习时间.
1、出示文字题(原创)
甲数是305,比乙数少168,乙数是多少?
师:从这道题中,你读懂了什么?你从哪里知道的?请划出关键句。
”比乙数少148“指的是谁比谁少?也可说乙数比甲数?用什么方法计算?
师:你注意观察,现在题意发生什么变化?甲数是305,比乙数多168,乙数是多少?
你又读懂了什么?你会列式计算吗?
师:同学们读得真仔细,做这样的习题,我们要先判断谁比谁多?或者谁比谁少,可不能马虎。会列式了,你会用验算本领给这两题验算吗?挑战自己,你能写出几种验算方法。
[由于在配套的课堂作业本中几次出现逆向表达的求大数或求小数的问题,学生中错误率很高,所以针对这项解决问题设计了2道文字题。出现文字题也是为了方便分析数量关系。觉得一些学困生很难理解”比乙数少(多)168“,即使我引导分析。我让学生先找出关键句,在突破理解难点。这个是学习难点,还得在练习中得到巩固]
2、练习七第2题
学生读题--独立完成---板演校对--说说算理
[一个班级有电脑,一个班级没有,原本可以设计得更加生动,激发学生兴趣的。只为一个班使用,一念之间,就懒了。好在学生喜欢挑错儿的习惯一直都在,也很喜欢找。同时个别学生很马虎,我站在旁边帮忙一个个数位检查,只能完成一个。因而校对的时候,后面3题就从黑板上直接抄下来。再自由选一题说算理,可以巩固算理]
3、第4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集体校对
[减法相对难度较大,近一半的学生会错。怎样处理退位”1“确实是相对复杂的思维过程。笔算掌握不好的几名学生根本没办法完成]
4、出示第3题
学生读表格:(要求)如一个加数是403,和是780,求另一个加数是几?
师:求一个加数可以怎样计算?……
[讲题意图,通过说题意帮助学生熟练加减法的关系式如求一个加数或被减数都可以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当然也赞同想403+( )=780,但是这样思考比较费时而且容易出错。突然感觉自己似乎违背了新课程理念,让学生”背“起关系式来。]
计划再完成第6题,安排一道解决问题的。就这样,一节课就在”算“中度过!!
作业:第8题,在数学练习本上提出三个不同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第2课时,继续练习七
1、第7题 求和求差
同桌分工合作,一个计算,另一个负责验算
2、第6题
自由读题--独立完成(要求答)-简单地分析数量关系
[现在的习题都要求学生笔算并验算,还要写答。无疑增加了作业量,如现在就放手不作要求,担心学生会潦草对待。这样课堂时间是否够用是我最关心的问题了,好希望课堂能无限延长,让我用个够,自嘲一个:我不是开始有写病态了^_*]
3、第5题
说题意,同桌互说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这类题很多学生都是做完了,都不知道题目问的什么,纯粹为计算而计算,我认为培养学生分析简单的`数量关系是必要的,这样至少能暴露学生的思维]
4、第8题
反馈板书课前作业,整理分类
出示聪聪的问题:500元可以买哪些东西,还剩多少钱?
[学生问:买一件东西可以吗?我说提问”哪些“表示2件或两件以上。选一件应提问:哪个。不知道我这样理解是否合适。]
指生说一说,集体判断
同桌互相说
在本子上写下:用500元买和,还剩多少元?
师: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般可以先求出什么?(买物品用去的总数,还有部分学生会选择用连减的)
又是铃声,提高题只能放在一个自习课的时间分析讲解了。作为家庭作业!
我的使用困惑:
由于在”加减法验算“课中,只使用了练习七第1题,剩下7道习题,我竟然用了2课时去完成。虽然自己比较满意,不用了为练了练而练,不赶场,但依这样的速度我该如何保证教学进度?对与学生来说更适合中下的学困生,学优生,是显然不满足与教材中的几道习题的
练习课教学反思15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1、通过学习教材理论的材料,我认识到,数学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即要关注学生的未来生活,又要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中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主动探究、主动合作。
2、教学安排要建立在学生的实际水平上。
在这次讲课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估计的过高,造成教学过程进行的不是很顺利。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完整解题过程的训练的`不够,很多知识点渗透的不到位。
3、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一种放松的状态下更有住于思考,更容易发言。这节课中由于我的引导过多,使得学生一直在按照我的思路思考,从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思考空间,造成课堂气愤很沉闷。课堂效果不是很好。
4、注重对学生习惯的培养。
5、要有充分的课堂准备。
6、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在讲到这节课的关键部分也就是三道应用题的比较,让学生找出联系和区别时应该给学生充分自主深究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一下可能会比自已干想效果会更好,同时交流也能互相促进。
最后,教师应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弛聘联想,畅所欲言,达到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创造性见解之目的。
【练习课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练习课教学反思04-05
圆的周长练习课教学反思04-10
练习教学反思04-05
练习二教学反思04-05
练习六教学反思04-05
《练习3》教学反思01-14
《练习2》的教学反思03-16
《练习5》教学反思03-02
《练习3》教学反思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