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心得体会>教学反思>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

时间:2022-08-25 22:46:58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一)
  
  1、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作为第七册的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奠定基调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第一节课上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刻意放大了学生讨论、发问、自由交流等环节所占的比重,以此唤起他们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为今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2、以读为本。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的意味如水中盐、花中蜜,老师既翻译不出,也讲解不出,而只能靠学生反复朗读去体味。在学习这首诗时,教师充分注意和发挥了朗读的作用,灵活地运用范读、指名读、齐读、快速读、激情诵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悟哲理,品味意蕴,培养朗读能力。
  
  3、赏识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教师始终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即使学生的答案不够准确甚至完全错误,教师也会面带微笑地鼓励他们,诸如“没关系,失败乃成功之母”、“你们比我想像的还棒”、“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虽然你的不够完美,但你的思维很开阔”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提倡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节课中教师专门安排了朗读比赛,意义就在于此。
  
  总之,《在山的那边》作为第七册的开篇之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在通过它向学生阐释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知识的传授反倒稍显次要了。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二)
  
  《在山的那边》是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19课课文。我把它调整到第一课来学习,因为这是一首关于理想教育的诗歌。激励学生不畏艰难,为理想百折不挠,坚持奋斗,从而达到理想的境界。
  
  这首诗对刚入中学的初一学生来说,有吸引力也有挑战,以下是我对本篇课文教学的一些体会:
  
  一、得与失
  
  在讲授这首诗歌时,我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让学生通过听录音、自由朗读等方式感知课文后,我放手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全班交流小组里不能解决的问题。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课堂气氛活跃。例如,有学生提出了这个问题:“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中的“飘”字怎样理解?又如:“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是什么意思?这样的提问都很有价值。这是教学中的“得”。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要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多读,在读的过程中理解体会,诗歌教学尤为如此。在《山的那边》这首诗歌的教学中,我把大部分的时间安排在学生的提出疑问和解决疑问这两个环节上,忽视了对诗歌的多次朗读,因而学生对诗歌的总体理解和感悟不够深刻。除此之外,对诗歌的主旨引导不够也是本次教学的不足之处。
  
  二、教学困惑
  
  诗歌的语言含蓄而凝练,《山的那边》一文中也不乏这样的词语,例如,“隐秘的想望”、“飘来的种子”、“枯干的心灵”等,对初一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何运用浅显的语言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形象,让学生透彻地理解课文,这是教学的难点之一,也是我苦苦思索的问题之一。在授课的过程中,我虽尝试用生活中常见的词语来引导学生,但学生对的理解还是不够深入,这是我今后的教学需要加强的地方。
  
  文中“山”和“海”的象征意义也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象征,接着例举常见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加以说明,例如,梅花象征高洁,鸽子象征和平,(fanwen.weiyujianbao.cn)乌鸦象征厄运等,让学生对“象征”这个概念有个具体的认识。在这样的铺垫下,学生理解文中的“山”象征着“重重困难”并不是很困难,但对“海”的象征意义还不是十分理解。我引导学生先明确海的特点是“开阔、光亮、自由”,接着再点出文中的“海”象征“理想的境界”,这样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三)
  
  作为七年级学生的第一篇课文,《在山的那边》从某种意义上说具有奠定基调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第一节课上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刻意放大了学生讨论、发问、自由交流等环节所占的比重,以此唤起他们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为今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1、以读为本。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诗歌的意味如水中盐、花中蜜,老师既翻译不出,也讲解不出,而只能靠学生反复朗读去体味。在学习这首诗时,教师充分注意和发挥了朗读的作用,灵活地运用范读、指名读、齐读、快速读、激情诵读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悟哲理,品味意蕴,培养朗读能力。
  
  2、赏识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教师始终给予积极性的评价。即使学生的答案不够准确甚至完全错误,教师也会面带微笑地鼓励他们,诸如“没关系,失败乃成功之母”、“你们比我想像的还棒”、“相信你下次会做得更好”、“虽然你的不够完美,但你的思维很开阔”等等。这些激励性的评价,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提倡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节课中我专门安排了朗读比赛,意义就在于此。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01-13

《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04-02

语文《在山的那边》教学反思(精选17篇)07-22

山的那边作文03-09

大海那边教学反思01-25

教案范文:在山的那边08-26

语文《在山的那边》教案03-01

在山的那边主要内容06-08

山的那边作文(15篇)07-10

在山的那边的语文教案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