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可以说,这就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学习,我深刻地感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理论创新的一个突出成果,体现了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对发展思路、发展模式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对我们把握大局、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把握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它的基本内涵是:一是坚持发展这个主题;二是全面发展;三是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所谓坚持发展,就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着眼于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所谓协调发展,就是各方面发展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为子孙后代着想。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纠正一些地方和领域出现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人的价值;重眼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观念。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并不意味着发展经济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意味着经济建设不重要了。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没有过去20多年的高速增长,就没有今天的大好局面。
我们既不能以经济发展代替社会发展,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的全面性而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更不能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中心。我们必须在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来统筹各方面,促进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来的。首先,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围绕的中心就是要满足人民的这些需要,包括生存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和享受的需要。其次,我们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指以人为价值的核心和社会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一切为了人,一切服务于人。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只是经济的量的增长,还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科技水平的提高,更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社会的全面进步,归根到底,是为了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最后,注重以人为本,也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们做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做好了、做扎实了,我们就能凝聚起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
3、制度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重心。从根本上说,树立科学发展观,要解决的是体制、制度问题。中央是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提出科学发展观问题的,它表明,科学发展观同时也是科学的改革观。因此问题不仅在于我们“要”以人为本,“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必须着眼于“怎样”实现这一要求。这就要靠体制改革,制度创新。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而言,造成许多现实问题与矛盾的原因固然不少,但关键的一点还是市场经济体制在诸多方面的不完善,因此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按“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来深化改革,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4、“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这五个统筹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实质,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如何发展得更好的问题。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我国正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转变,将是今后几十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向;统筹区域发展的实质,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保持比较发达的地区快速发展的势头和扶持落后地区的发展,都是国家的既定政策。地区差距问题要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得到解决;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增进全体人民的福利;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质,是人口适度增长、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我国是人均资源比较少的国家,资源约束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大问题,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技术政策的选择,乃至社会生活方式的选择,都必须考虑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能力;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的实质,是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振兴。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正在发生带有根本性的变化。我们现在面临着和改革开放初期甚至和十年前完全不同的外部环境。
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1、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只有坚持发展,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稳定是推进改革和发展的前提。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正确处理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的关系。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既大力促进物质文明发展,也大力促进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并努力使它们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相互协调。
3、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社会发展则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只有经济不断发展,才能为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才能有条件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4、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一定要把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与合理保护环境、科学利用资源结合起来,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良好循环的基础之上,努力实现经济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以科学发展观来开创组织工作新局面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必须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努力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科学的发展观对做好组织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我们要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深刻认识我国国情、市情,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理论创新,坚持按照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推进组织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际情况出发,因时制宜,突出重点,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具体工作入手,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既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又要从实际出发,提出分阶段的目标和任务,积极而又扎实地推进。
2、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搞好组织工作。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组织部的工作部署,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理论和实践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组织工作制度并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但是还应该看到,与加快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群众的愿望相比,我们的组织工作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有待于进一步加大,领导班子、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等“三支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有待于进一步改进。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总结以往成功的实践,更需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工作进行深入思考,进一步明确工作方向、目标任务。新时期组织工作要有更高的、新的目标定位,要用科学发展观确立新时期组织工作的新理念,用科学发展观推进新时期组织工作的新实践。
3、党的组织工作要为树立正确政绩观提供保证。科学发展观与正确的政绩观紧密相关,科学的发展观引导着正确的政绩观,正确的政绩观实践着科学的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求领导干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紧紧抓住改造并确立正确的世界观这个“总开关”,继承和发扬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善于掌握和运用统筹的方法,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良好精神状态。《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要求党政领导干部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做出实绩。这个条例对我们领导干部的政绩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体到每一位干部,如果没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没有献身精神和艰苦奋斗精神,就很难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因而也很难落实好科学的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涉及到以执政能力建设为重点的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也涉及经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各方面的工作,是全党的一项重要任务,组织部门责任重大。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在坚持抓好思想政治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为树立和落实正确的绩观提供保证。一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必须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落实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五个坚持”和胡锦涛提出的六个方面的要求。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必须进一步改进考核方法。在全面考核干部德、能、勤、绩、廉情况的基础上,注重考核工作实绩。二要坚持看政绩用干部,努力在思想上、作风上、制度上形成正确的用人导向。在用人导向上,要旗帜鲜明地鼓励开拓,支持实干。坚持看政绩用干部,必须正确运用政绩考核结果,把政绩作为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坚持看政绩用干部,必须客观、公正、全面、历史地看待干部的政绩。三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领导干部对政绩的认识水平和创造政绩的能力。要认真落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的任务,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提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水平,端正对待政绩的态度。四要加大干部监督工作力度,健全监督约束机制。要贯彻落实好《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加强对决策的监督。要认真抓好民主集中制建设,特别是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党委内部的议事和决策机制。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军人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08-15
学习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08-15
党员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08-18
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08-17
关于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08-15
科学发展观心得体会三篇08-18
学生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心得体会08-18
科学发展观个人心得体会04-07
科学发展观学习体会|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