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客家人根系中原
客家是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客家人根系中原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于2003年10月26~28日在河南省郑州市举行,大会以“联谊、寻根、合作、发展”为主题,以弘扬中原客家祖地文化和拜祖寻根为特色,内容丰富多彩,充满浓郁的客家乡情和中原亲情。这让我想起了唐朝魏徵上疏给唐太宗李世民的一段话:“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知其不可。”所以说,客家人的事业要做大做强,势必要固根强本。
一、 难道真的要做“客”吗?
中原不但是客家人的根,也是中华民族的根。相传人类始祖伏羲就在河南沁阳市西北的太行山南麓,与女娲结合,才有人类的息息相传。伏羲还在此结绳为网,进行渔猎,发明农业,尝遍百草,发明中药,因而称为神农氏。伏羲还被称为文化创造神,传说他坐在一座方坛上,听了八方的乐音,便画出了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八卦的符号,并能“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发明原始的象形文字符号,所以又称伏羲为人文始祖。河南省的代称为“豫”,“豫”由“予”“象”组成,这恐怕与我们人类老祖先于此发明象形文字符号有关。古语有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因此,不只是客家人的事业有“豫”则立,不豫则废;而且中华民族的事业也是如此。
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就建立在中原。相传舜帝封大禹于夏,即今河南省的禹州。禹在此采用井田制,发展农业生产。“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所以那时的老百姓不叫人民,而叫丘民;那时的夏朝所在不叫中国,而叫禹甸。后来“禹疏九河,瀹济漯,决汝汶,排淮泗,八年于外,三过门而不入,洪水因悉平,九州致贡。”大禹的儿子夏启王在昆吾(今河南濮阳)铸九鼎,代表着九州: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雍州、幽州。而豫州据天下之中,又称中州。今天的中国,夏朝称之为九州、九丘、九索、禹甸。从渔猎时代向农业时代过渡,最主要的是把握农时。夏朝发明的夏历,它把时间的计算由年推到月日,用植物生长规律的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动物活动规律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综合起来把握时间变化规律。特别是二十四个节气的运用,不但对当时农业生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今天农业生产仍有重大的贡献。
如果说夏朝准确地把握了天时的变化规律,那末商朝则把握了地利的变化规律。公元前16世纪商汤王在伊尹的辅佐下消灭了夏桀王,并在河南商丘建都。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商品活动也越来越频繁,商品活动的频繁也带来了商朝都城搬迁的频繁。商朝有七次迁都,但迁来迁去大都在河南境内。盘庚将商都强逼贵族和民众渡河迁往殷,即今安阳殷墟,使到商朝得以中兴发展。传至帝武丁,使百工到处寻找建筑师,在罪徒中找到傅说,于是举以为相,殷都建设很快就繁荣昌盛起来了。老百姓安居乐业,也不愿迁徙。从安阳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没有发现“客”的原始字形,就说明了那时还没有客迁、客居的意识。
如果说夏朝把握了天时的变化规律,商朝则把握了地利的变化规律的话,那末周朝则把握了人和的变化规律。周文王姬昌“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归之”。他被商纣王关押在河南汤阴的羑里七年,在此其间把伏羲的先天八卦演易成后天八卦,将伏羲八卦演变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把易经研究的重点由天地自然向人类社会转变,因而被称之为《周易》。周武王在姜子牙的辅佐下,消灭了商纣王,建立起周朝,并以文王的《周易》为指导思想,不断地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并由周公制定的礼制固定下来,使得周朝的统治前后延续差不多八百年,为历朝历代之冠。
周朝到了平王将都城由丰镐迁往洛阳便进入东周时期,即春秋、战国时期。这时期天下大乱,争城以战,争地以战,中原鼎沸,战火连天。最先迁徙走的不是客家人,而是广府人、潮州人。中原的汉族民系先期越过五岭,来到珠江三角洲开发,成为广府人。传说周朝有五位仙人骑着五只羊口衔谷穗到广州,这是中原的汉族民系开发广州的美丽神话传说。而另一批中原的汉族民系则从福建迁入韩江三角洲开发,成为闽南语系的潮州人。客家人迟迟不想离开中原的家园,直到万不得已时才最后离开,但来到岭南那些容易谋生的平原已难于插足,只得在粤闽赣之间的山区里,艰难地过着客寄的生活。由于客家人那份牵挂着中原的情感,牢记祖宗的教诫:“宁卖祖宗田,莫忘祖宗言”,所以客家话保留着周朝国语的音韵,而被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
二、“客”从何处来?
客家先民早在秦朝时就开始南来。中国史学界历来认为“从中原南迁的汉人称客家”。这里讲的“汉人”应是指“汉族人”,而不是“汉朝人”,因为秦朝的赵佗就到岭南来开发客家最早的根据地了。秦始皇征服岭南百越各族后,“谪徙民五十万戍之”。这五十万中原人怎样来到岭南的?据记载:一条是湘江—灵渠—漓江—西江水路;一条是潇水—新道—贺水—西江水陆联运;一条是耒水—湟水—北江水陆联运;一条是赣江—横浦(即梅关)—浈水—北江水陆联运;一条是赣江—东江水陆联运。西江水系便成了广州话语系的主要地域,东江水系便成为客家话语系的主要地域,而北江水系则成了广州话和客家话杂交地域。当年秦始皇五十万人马南征时,有一支人马在江西南部驻扎,在赣江上游的桃江或贡水濂江、湘水,通过定南水、寻邬水下东江,应是一条便捷的水陆交通线。赵佗可能就在该地,因此南下后被封为龙川县令。而龙川一直是讲客家话的客家先民在此居住。
东汉末年有一批中原士人到岭南避难,而真正大规模“客家人”南迁的主要是这三次:第一次是西晋末东晋初的“八王之乱”,又称“永嘉之乱”,和随后的“五胡乱华”,即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侵扰中原,他们因避乱而南迁,多弃官携眷南逃,故称为“衣冠南下”。第二次是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其发难至称帝至失败,所经走的路线,几乎与客家人南逃路线相一致。第三次是南宋末年,元兵进逼,客家先民从赣南、闽西南再进入粤东的梅州、循州、惠州,当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皆编入“客籍”,这时候“客家”移民涌入,“客”胜于“主”,这就是“客家人”由“客”变“主”的过程,这就是“客家人”的由来。
“客家人”的南下大军是不断扩大的,包括队伍的扩大和地盘的扩大。明末清初,受满族人入主中原的影响,一部分客家人随郑成功迁往台湾。到清康熙年间,因四川长期遭受战乱和瘟疫灾荒,人口大减,清廷发起“移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这又是四川客家人的由来。以客家人洪秀全为领袖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客家人又南迁到海外。目前,“客家人”主要分布于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四川、海南、广西、云南、贵州、香港、澳门、台湾等地,以及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毛里求斯、留尼旺、美国等世界各地。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根在中原。中华民族一万多个姓氏,起源于河南的有1500多个,而常见的100个姓有73个姓出于河南,占人口较多的陈、林、李、许、蔡、黄、郑这七大姓也起源于河南。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客家民系近亿人,经常回河南去寻根问祖,追流溯源。八十年代,港台郑氏回河南荥阳拜始祖,台湾苏姓去豫北临漳寻祖,新加坡白姓去洛阳龙门拜白居易。九十年代,泰国谢姓到河南唐河、南阳寻根,菲律宾洪姓到河南光山县问祖,泰国新加坡黄姓去河南固始县拜祖,而港澳叶姓则到河南叶县祭拜始祖。
我这个客家人的根也在中原。丘姓的由来,因姜子牙吕尙兴周灭纣,周武王封地于齐营丘。其三子穆公纪念父封地营丘,同时齐太公姜尙又给三子穆以领地,名之曰封丘,世居河南封丘县。越十一代,移居山东,居六代又徙回河南,居十四代,迁至福建汀州上杭,居十六代迁四川,居七代又回迁河南,居六代迁江西石城县,居九代迁福建宁化石壁乡,居四代迁广东梅州。丘氏乃纪念山东营丘,而始于河南封丘,在河南繁衍居住前前后后达三十一代,历时上千年,号称“河南堂”。丘氏祖祠门联:“河南世泽,渭水家声。”所谓“河南世泽”,就是指丘氏世世代代居住在河南,深得黄河之恩泽;所谓“渭水家声”,就是指丘氏的上祖姜子牙吕尚在渭水之滨磻溪村垂钓,被周文王得遇拜为师,被周武王尊为师尚父,佐周灭纣,使周朝始有天下,而丘氏子孙后代不得辱没上祖姜尚的传统家族声誉。
三、“客”到哪里去?
客家人迁徙、迁徙、再迁徙,客家人南下、南下、再南下。客家人究竟要“客”到哪里去?看来,客家人首先要明白自已姓“客”,要认真深刻地认识领会好这个“客”字。《说文》释“客”为:“寄也,从宀,各声。”非常清楚,“客”字由“宀”和“各”构成。“宀”为“交覆深屋也”;“各”为“异辞也,从口攵,攵者有行而止之,不相听也。”从“客”的文字表面去理解,还只是肤浅的理解,必须从“客”的根本意义上去理解。
客家人必须深刻理解生命过客的意义。这是从过程论来认识生命的意义。人生天地宇宙间,本身已是匆匆过客。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做客更是暂时的事,更何况又是“过客”。客家人不断地迁徙,客寄于陌生的环境里,要适应新的环境和陌生的人群,就得抓紧时间,珍惜光阴,努力学习,勤奋拼搏,不能有稍微的松弛懈怠,时刻处于积极主动进取的精神状态,这样才能生存下来,这样才有生命的意义。
客家人必须有独立的人格。这是从人格修养来认识生存的价值。“客”字里的“各”字时刻在提醒客家人必须高度注意人格的修养。由于客家人在战乱中逃生,为了生存,客居他乡,寄人篱下,非常容易产生依附、仆从、雇佣的心理,甚而失去独立的人格。依附在树干上的葛藤,由于其根系浅短,无法独立生长。而客家人的根系在中原,扎根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厚壤中,所以无论移植到粤闽赣的五岭山中,还是移植到南洋的椰风蕉雨中,亦或是移植到欧风美雨中,都能独立顽强茁壮成长。
客家人必须处理好主客的关系。这是从认识论来认识自已的作用。“主”和“客”的关系是辩证发展着的。人在天地宇宙间既是“过客”,又是“主人”,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客观存在和主观认识。何时何地是“客”,何时何地是“主”,这都由时空和力量来决定的。客家人南迁后“反客为主”是在南宋末元朝初,这时开始(元)南下送(宋)来的。也可以说是历史上多民族融合给客家人形成创造的机会,最后在蒙古族和汉民族融合时而诞生了汉族民系的客家人。而后客家人迁徙世界各地,和外国各民族融合又壮大了客家人队伍。形成“客家人”的历史原因,是中原发生“战乱”还是“融合”,也不过是从“主”、“客”的角度去表达而已。
拓展:迁移过程
西晋永康元年,距今1700多年前的公元300年。当时发生了历史上的八王之乱,继而又爆发了人民反晋王朝的斗争,大大动摇了西晋王朝的统治。此时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趁虚而入,各自据地为王,相互争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西晋王朝灭亡后,中原成了胡人的天下,他们废农田,牧牛羊,虏汉人做奴隶。不堪奴役的汉人大举南迁,他们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迁向湖北、安徽、江苏一带;朝东则由九江到鄱阳湖,或顺赣江进入赣南。其前锋已抵达今之梅州大埔,并于东晋义熙九年(即公元 413 年)以流民营为基础设置了义招县,东晋王朝为安置中原移民,专门设立了侨州、郡、 县,予以各种优待。这股潮流此起彼伏,持续170多年,迁移人口达一二百万之众。此次迁徙,远达江西中部、南部等地,近则仍徘徊颖水、淮水、汝水、汉水一带。
第一次大迁徙之后百年时光中,人们生活相对稳定。直到唐代安史之乱后,国势由盛而衰,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加之中原灾荒连年,官府敲榨盘剥,民不聊生,许多城乡烟火断绝,一片萧条。不久爆发了先后由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起义军弛骋中原,辗转大江南北十数省。这些地方正是第一次南迁汉民分布的地域。战乱所及惟有赣南、闽西和广东东北堪称乐土,于是上述各省客家先民的大部分,由江州溯赣江来到今天的赣南、闽西、广东东北的三角地带定居。这就是中原汉人历史上第二次大举迁徙。这次南迁延续到五代时期,历时90余年。此次迁徙少数人远达惠、嘉、韶等地,而多数人则留居福建汀州,以及赣州东南各地。
历经两次大迁徙的人口在地域继续繁衍生息,直到北宋都城开封,于公元1127年被金兵攻占后,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元人入侵中原后,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于黄河流域的汉人,为躲避战乱,又一次渡江南迁。随后由于元兵向南进逼,赣闽粤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文天祥起兵抗元,率义军进抵梅州,客家儿女纷纷从军,转战于闽粤各地,仅松口卓姓家族就有800多人,男执干,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人,为寻求安宁的环境,又继续南迁,进入粤东的梅州、惠州一带。因为这时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者皆编入客籍。而客籍人遂自称为客家人。自此客家民系在此次大迁徙中形成。
客家第四次迁徙原因有二,一是受满族入主中原的影响。清兵进至福建和广东时,客家节义之士,出面号召群众举义反清,失败后被迫散居各地。有随郑成功到台湾的;有向粤北、粤中、粤西搬迁的;有的到了广西、湖南、四川。二是人口膨胀。赣闽粤边区的客家人,经过200多年的发展,人口大增,而当地山多田少,耕殖所获不足供应,乃思向外发展。适逢清政府于康熙年间发起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于是移居两湖两广的汉民,又大量入川。朱德、郭沫若、韩素音的祖先,都是当时由广东、福建迁到四川的客家人。
清朝咸丰、同治年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客家人为基本队伍,辗转征战十余年。天京陷落后,起义军受到剿杀,百姓纷纷逃匿。在此期间粤中地区发生了持续12年的土客械斗。清政府为解决土客之争,特划出台山赤溪地区以安置客家人。动乱使得客家人开始了又一次的大迁徙,分别迁到海南、广西,甚至飘洋过海去谋生。客家人向海外迁徙自南宋末年以来,客家人在向南方各省搬迁的同时,又陆续通过海路和陆路向海外迁徙。海路由厦门、汕头、广州、海口、虎门、香港和台山赤溪的凼家冲等港口出发,乘船冒险到达南洋各地。陆路通过广西、云南边境进入缅甸、越南等地。其中包括宋末抗元、清初反清复明、清末太平天国运动和孙中山早期领导的各次武装起义失败后,逃亡海外的志士,以及相当数量的破产农民和城市贫民,他们或自驾帆船,或被掳掠、诱骗、招雇为契约华工到南洋等地从事苦役。20世纪中叶以来,又有部分人由原住国向欧美等国乃至世界各地再行迁移。现在客家后裔已遍布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所谓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
【客家人根系中原】相关文章:
客家人08-07
中原逐鹿造句08-23
中原福塔作文04-02
中原卫士申报材料08-15
游中原福塔作文06-10
中原崛起 寄望河南高教08-17
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形成08-17
文学翻译中原著“魂”的缺失探讨08-11
中原区“十一五”巡防规划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