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三)表层现象的深层反思——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节 体育文化研究中相关概念范畴的辨析
在前文对体育文化研究现状的描述中,众多的研究文章中都使用了“体育文化”概念,但是对其相关概念范畴的界定却是莫衷一是。笔者就样本文章出现较多、区分也较为模糊的几个范畴,例如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三者之间的范畴关系、体育文化与身体文化的联系与区别以及体育文化一词的英译法商榷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够廓清一些较为偏颇的认识。
一、文化、体育文化和体育的实质关系
1978年2月24日~3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2条规定:“国家对于从事科学、教育、艺术、新闻、出版、卫生、体育等文化事业的公民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宪法》中明确规定了体育属于文化。青岛社会科学院的杨曾宪研究员认为体育属于人本文化。 英国人类学家马凌诺斯基20世纪初在他的《文化论》一书中就曾指出娱乐、运动,体育比赛等是属于文化现象。总之,体育作为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产物,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这一点多数学者已达成共识(如图1)。
对于体育与体育文化从范畴来说有不同的观点:古柏、毛秀珠等学者认为体育文化是体育的上位概念,体育从属于体育文化(如图2)。他(她)们的贡献在于:提出体育文化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一方面,体育文化是人们在体育实践中的种种尝试,包括运动方式,精神方式,精神意识,科学发明和价值确定等。认为无论是竞技体育、学校体育,还是群众体育都是体育文化的一部分,体育文化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不足之处是人们在体育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一些现象是属于体育现象还是属于体育文化现象,造成一个事物两种称谓,容易混淆体育和体育文化的关系。韩丹、程志理等学者虽然也认同体育文化是体育的上位概念,体育文化是从属于社会文化系统是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他认为体育文化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所形成的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成果,体育文化与竞技体育中所体现出来的竞技文化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他们忽略了群众体育和学校体育活动中本来就存在竞技的成分,受长期以来人们对体育概念及其分类争议不止的影响。
任莲香等学者认为“体育文化”有两个上位概念,一个是“体育”,另一个是“文化”(如图3)。她(他)们认为体育文化是以身体活动为基本形式,以身体的竞争为特殊手段,以身体的完善为主要目标的体育活动过程中有关人的精神方面。不足之处是她(他)们只从文化的精神层面来谈体育文化,而忽略了体育文化中的物资层面。
图1 图2 图3
在体育文化理论体系构建的研究方面由于研究者对体育文化的内涵的理解各抒己见,这种局面造成了当前我们对“体育文化”概念的把握仍处于模糊边缘,因此对“体育文化”概念的界定也就成了当前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笔者认为体育文化与体育不是同等概念,二者之间有不同的内涵。体育是体育文化的载体,体育文化的存在是以体育的存在为前提的,没有体育就没有体育文化犹如没有酒的出现就不存在酒文化一样。体育文化是体育的行而上的事物,是隐含在体育深层里的东西。体育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体育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对人的体育行为的积淀过程,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就体育文化与文化的关系而言,体育文化是文化网中的一个节,属多元文化中的一元,是一般文化的亚文化,它和一般文化之间是具体和一般的关系。
二、体育文化≠身体文化
二十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体育界关于何谓“体育”,“体育”与“运动”之间的区别展开过一场激烈的争论,在争论无果的情况下,一些学者采取了中庸的办法,即在“体育”和“运动”之上,找一个涵盖二者内涵的上位概念——身体文化,来调和“体育”和“运动”之间的矛盾。这种观点和“体育”概念的狭义说和广义说一并影响着研究者对体育文化的认识。
至于“身体文化”这一提法的来历,体育界的大部分学者认为来源于英文中“physical culture”的直译。笔者在对385篇文章量化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在对体育文化的研究中存在以下两种现象:①在有英文摘要的文章中,对“体育文化”的翻译有四种:“physical culture”、“sport culture”、“sports culture”和“physical education culture”,其中“physical culture”出现最多。简单的把“身体文化”等同于“体育文化”,造成了“physical culture→ 身体文化 →体育文化→ physical culture”这样的循环。②有学者认为“身体文化”即是“体育文化”或“体育文化” 是“身体文化”的上位概念。
对于体育文化与身体文化的区别与联系,笔者将从有关体育文化的翻译入手展开论述。
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中,“physical”有“身体”的意思,同时“culture”一词的第1条释义便是“文化”,因而把“physical culture”直译为“身体文化”也就不足为奇了。但笔者发现《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四版有关culture一词中的第5条释义是:【U】development through training, exercise, treatment, etc 锻炼;训练;修养;physical culture, ie developing one’s muscles and fitness by doing exercises体育。而New Oxford New English中对 “physical culture”的解释为【mass noun】dated:the development of body by exercise.综合这些解释,笔者认为把“physical culture”应转译为“体育”或“体育运动”更为妥当。
对于目前大众文化研究中颇为时髦的“身体”一词,我们应从两方面予以理解一方面身体是人类主体的生理—物质向度,另一方面也是社会文化的建构,充满了意义与权力的铭刻。体育是透过目的化身体活动的教育方式,经由身体运动的学习,了解身体与自我或他人、他物、环境的关系,获得身体运动的意义。
身体文化与体育文化具有相互重叠的意义部分。身体运动无异是身体文化的重要内容,其意义在于经由身体经验,获得其道具的功能、探索的价值、社会的经验与人格道德的养成,具体体现在追求优异的成绩、健康的体魄以及以身体经验构筑认同关系等三个方面。因而,就未来体育运动的发展看,运用身体运动的柔性空间,建构柔性的沟通关系,以促进个人与社会的认同,达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毋宁是最重要的取向。
三、体育文化的英译法之我见
除了“physical culture”以外,笔者所分析的样本文章中关于“体育文化”还有以下几种英译形式:(1)physical education culture;(2)sports culture;(3)sport culture。试论之如下:
如前文所述,体育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指“体育教育”即 physical education,广义则包括三大部分——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把体育文化简单译成physical education culture,只表达了与学校体育相关的体育文化,忽略了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相关的文化现象,有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感。
sport 一词在英语中主要有两种含义:(1)通过某种运动进行的娱乐;(2)各种体育运动的总称。习惯用法中,sport主要指体育运动这一整体概念, sports则主要指各种具体的运动项目。“sport culture”这种说法在国外的一些报刊中屡见不鲜,国内也有学者将其译成“竞技体育文化”。这种说法将“体育”等同于“竞技体育”,未免有失偏颇。
时至今日,随着体育运动的近一步普及和与用语的不断丰富。Sport在概念又获得了许多新的内涵和外延。在一定程度上sport已经接近汉语中广义的体育概念,但是并未能完全涵盖physical education的内容。
总的来说,对于某一体育概念或体育术语的翻译,要注意以下原则:一是要准确地抓住体育的本质;二是既要符合国际惯例,又要以我国几十年来的体育实践为基本出发点和主要依据,以我为主确定概念;三是要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和发展的观点确定概念选用词语。因而综合以上诸多解释,本人认为“体育文化”应转译为“the culture of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这些相关概念范畴的辨析具体反映出中国体育文化研究的先天不足——理论基础薄弱,因而在理论研究中容易出现基本概念的争论,这也是一个短期之内难以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笔者寄希望于体育文化研究阵营的扩大与研究者知识背景的多元化,多方引进新鲜的具有创新的学术观点,才能为未来中国的体育文化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 具体研究实践中的不足
虽然有学者已经提出将体育文化研究上升到学科建设的意义上来,但要创立具有中国特点的体育文化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要健全体育文化研究的学科体系,丰富研究内容,开阔研究视域,还要采取“水静流深”的发展策略,在基本的研究实践中注重科学研究的规范性、专业性与持续性。
一、体育文化的学科体系尚未健全
把体育文化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首先要确立它的研究对象,这是体育文化学基本的构成因素。只有确立了体育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才能进一步掌握体育文化这门学科的性质。将体育文化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体育中的一切文化现象,显得太过于笼统,不能突出研究中的重点。其次创立具有中国特点的体育文化学,要形成体育文化的研究阵营。作为研究主体,研究者对学科建设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主体的文化身份、学术素养及思想观念都对体育文化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影响。只有多元化的研究主体才能催生多种多样的学术观点。再次,就是要确立体育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古人云:“工欲行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的“器”就是指工具和方法。方法是一切活动的重要构成因素,所谓体育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其实是其研究主体与研究对象之间的中介,它要适应主客体的要求,并为体育文化研究的主客体服务。如古人所言,“行而上者谓之道,行而下者谓之器。”
我们在现实中时常忽视体育文化学的研究方法,且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只重视文献资料法、却忽略了对文化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的借鉴。在研究的过程中只重视一些体育文化现象的研究,很大程度上忽视甚至淡忘了科学、多元的研究方法。
1、理论建构亟需深入
目前中国体育文化研究中,嫁接普通文化学和其它文化学科的痕迹较重,尚未形成自身的研究特色。
对于体育文化研究,在原理采借时必须要符合体育文化这一亚文化的具体情况,不能简单的在文化学基本理论前面扣上“体育”的帽子,就用来论述“体育文化”。此外,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本通行的体育文化教材,这一方面说明了学界对当前诸多体育文化现象的研究存在重大的争议,短期内难以达成共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体育文化研究缺乏理论深度,底气不足。
2、研究主体的整体“文化”素养有待提高
在体育文化研究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措词的不严谨。例如,体育文化的特质与体育文化的特征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文化的特质即文化的基本元素,指的是文化构成的最小单位,而文化的特征指的是文化异于他事物的特点。但有些学者却把它们视为同一概念。再如,文化人类学中明确的将泰勒的“文化”定义界定为狭义的文化概念,而许多研究者却错误的认为它是广义的文化概念,这显然违背了文化学的基本原理。
3、研究视角有待展开
主要体现在体育文化理论体系构建研究、校园体育文化研究、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研究、跨体育文化比较研究等。从宏观上研究体育文化的学者较多,具体体育活动项目的体育文化现象研究者较少。在研究成果中,从宏观研究入手的文章占了绝大多数,而具体地运用文化学观点分析体育文化现象的较少。
二、在一些具体研究领域中存在的误解
1. 在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中
新世纪以来,我国校园体育文化研究持续升温,这既与深化改革过程中我国体育和教育的发展形势的现实需要有关,也和盲目的“趋热”心态有关。目前,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中明显存在以下问题:
(1)国内多数校园文化的研究者对校园体育文化范畴的界定存在两种倾向:一种认为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与体育文化两个系统的交集,另一种认为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环境中的体育文化。在研究对象上,多数研究者偏向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而对于中小学校园体育文化几乎无人问津。
(2)混淆了校园体育文化和学校体育文化的概念。笔者在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过程中发现有部分研究者把对校园体育文化的研究视为学校体育文化的研究。其实二者之间既有明显的区别又有必然的联系。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二者都属于体育文化的亚文化,但是二者划分的标准不同:校园体育文化是按研究区域的划分出来的体育文化范畴,而学校体育文化是按体育的三大研究领域划分的。
2. 在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中
对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以时间为度,可纵向分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研究、近现代民族体育文化研究和新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在现有研究中,对体育文化的物质层面(技术、器械)的研究较多,而对于体育文化的制度层与行为层的研究较少。
大多数学者分析了古代儒家、道家及佛家思想对体育文化精神的影响,还有一部分学者倾向于从历史性的角度出发,研究体育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对于近现代中国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不同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研究多倾向于少数民族体育活动的形态,缺乏深入民族生活现场的田野调查。因而关于民族体育文化的研究多给人以隔靴搔痒的感觉,游离在民族统一的现象层面,难以深入。
3. 在比较体育文化研究中
这类研究多集中在对体育文化的共时性比较。所谓共时性分析多为中西方体育文化在宏观层面上碰撞产生的矛盾或交融,但对于中国体育文化与具体某一西方国家的体育文化之间的对比分析却难得一见。这说明我国的体育文化研究还处于闭门造车的初级阶段,亟待与世界上其它国家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而不是简单地以“西方”概括中国以外的其它地区,以“中国体育文化”概括宏大的东方体育文化。
三、在量化研究的文本分析过程中,笔者发现目前体育文化研究还需要树立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1. 在笔者第一次检索到的409篇文章中,一稿多发的就有12篇,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况:①在同一时间段内,或在间隔一段时间内同一作者把一篇文章一字不变的发在两种不同的期刊上。 ②在同一时间段内或在间隔一段时间内,刊登在两种期刊上的两篇文章,貌似两篇不同的文章,实为同一篇,因为同一作者只把文章的标题稍加变动,两篇文章的内容确一字不差完全相同。 另外,在对筛选后的385篇文章的量化过程中发现不同程度的剽窃他人成果的,即两篇议题不同的文章中,内容却有百分之八十的完全雷同。说明我国的体育文化研究者中有些还存在着盲从和浮躁的心态。
2. 虽然相关研究成果不少,但是高质量、有分量的文章比例却较小。笔者在中国期刊网引文数据库中,只发现了全部样本文章中的14篇,也就是说,笔者所检索到的385篇关于体育文化研究的量化文本,其被引用率还不到4%,由此可见目前中国国内的体育文化研究,尤其是理论观点,亟待具有开拓性的创新思想与方法。
结语:
目前,中国体育文化研究在部分领域中取得了不斐的成果,但从整体上来说,这一研究处于盲从和浮躁的发展初期,没有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便是提高体育文化研究主体的“文化”和“体育”素养的基础上,树立严谨、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在研究中国体育文化时要重视研究方法和方法论的研究和开拓,强化科学研究的创新意义。采用多样化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重视应用实证方法和数学方法,善于把逻辑规范方法与实证方法相结合,把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学习、借鉴和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适应体育文化研究的实际需求。
为此,我们需要弘扬中国体育文化精神,结合中国实际,“采借”国外体育文化研究成果,寻找契合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体育文化。
主要参考文献:
1. [美] 约翰·菲斯克著,杨全强译:《解读大众文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 阿兰·斯威伍德著,冯建三译:《大众文化的神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3. 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4. 刘守华主编:《文化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5. 金元浦主编:《跨越世纪的文化变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 肖锦龙著:《中西文化深层结构和中西文学的思想导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7. 蔡俊生等著:《文化论》,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 邵汉明主编:《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9. 闫世铎等课题组成员:《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年版。
10.吴克礼主编:《文化学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版。
11.郭齐勇著:《文化学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版。
12.覃光广等主编:《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版。
13.史华楠等主编:《校园文化学》,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版。
14.(美)马赛拉等著:《文化与自我:东方与西方的比较研究》,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15.司马云杰著:《文化社会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16.金克木著:《文化的解说》,三联书店,1988年版。
17.庞朴著:《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
18.马凌诺斯基著,费孝通译:《文化论》,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
19.刘云德著:《文化论纲:一个社会学的视野》,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版。
20.张利民著:《文化选择的冲突:“五四”时期东西文化论战中的思想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1.司马云杰著:《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1990年版。
22.许苏民著:《文化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3.(美)本尼迪克特(Benedict,R.)著:《文化模式》,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4.王铭铭编选:《西方与非西方:文化人类学述评选集》,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25.叶舒宪主编:《文化与文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版。
2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世界文化报告:文化、创新与市场1998》,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版。
27.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8.陈鋭著:《中西方文化的振荡与循环》,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29.方汉文著:《比较文化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0.李鹏程主编:《当代西方文化研究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31.黎信译,载马戎、周星主编:《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32.[美]约翰·R霍尔、玛丽·乔·尼兹著,周晓虹、徐彬译:《文化:社会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33.[美]克利福得·格尔茨著,《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艺林出版社,1999年版。
34.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编辑委员会:《社会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版
35.戴维•波普诺著,李强 等译:《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第十版
36.毕世明等著 :《中国古代体育史》,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37.庄锡昌主编:《西方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8.中国体育博物馆、国家体委文史工作委员会编:《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年版。
39.王嘉陵编著:《毕业论文写作与答辩》,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40.卢元镇编著:《中国体育社会学》,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1.毛秀珠编著:《体育社会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7年版。
42.刘德佩、白君玲等著:《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体育改革》,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版。
43.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4.孟景春主编:《中医养生康复学概论》,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年版。
45.朱国宏等著:《中国社会变迁:反观与前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6.徐永昌著:《文物与体育》,东方出版社,2000年版
47.田祖国、钟海平、白晋湘:《论西方文化对我国民族传体育文化的冲击 》,《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03期
48.龙佩林:《经济全球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选择》,《体育文化导刊 》,2002年05期。
49.韩丹:《论斯泡茨文化与体育文化》,《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0.王维堤:《中国服饰文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版。
51.刘峥、滕炜莹:《论校园体育文化》,《体育文化导刊》,2001年04期。
52.闻昊:《<中国体育文化概论>出版遐想-兼评中国的体育文化研究》,《体育文史》,1999年03期。
53.李河:《文化研究的对象、历史和方法》,《哲学研究》,1986年01期。
54.吴修艺:《中国文化热》,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三表层现象的深层反思——当代中国体育文化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08-18
小议当前广场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08-06
中学生交友现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08-16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反思08-24
(一)方兴未艾的跨学科研究——新世纪文化变革中的中国体育文化08-06
文化人类学用于史前研究存在的问题08-17
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几种现象的反思08-17
当前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误区及其对策研究08-17
静电现象的早期研究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