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商务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关联交易:会计、披露及监管

关联交易:会计、披露及监管

时间:2023-02-21 19:08:30 会计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联交易:会计、披露及监管

请欣赏:《关联交易:会计、披露及监管》

   内容摘要:关联交易具有两面性,不当关联交易主要表现形式有两种: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及非公允关联交易,本文认为遏制关联交易不是最好的办法,为了减少关联交易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只有提高关联交易的透明度才是治理不正关联交易的根本途径。
  关联词:关联交易  透明度

  关联交易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有利于充分利用集团内部的市场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集团公司 的资本运营能力和上市公司的营运效率 ,它可以实现规模经济、多元化经营、进入新的行业领域及获取专项资产 等,但关联交易与非关联交易不同,由于价格由双方协商确定,关联交易为规避税负、转移利润或支付、取得公司控制权、形成市场垄断、分散或承担投资风险,提供了市场外衣下的合法途径 ,尤其是上市公司利用不当关联交易操纵报表,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关联交易是中性的,遏制关联交易不是最好的办法,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为了减少关联交易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提高关联交易的透明度才是治理不正关联交易的根本途径,不当关联交易主要表现形式有两种: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及非公允关联交易。

  一、关联交易非关联化
  2001年底,财政部新发布了《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该暂行规定对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明确要求,如果交易价格明显有失公允,对显失公允的交易价格部分,一律不得确认为当期利润。该法规从一定程度上遏止了不公允关联交易。随之而来的是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即将实质是关联方间的交易转化为非关联交易,从而达到粉饰业绩的目的。
  银广夏(000557)在2002年半年报确认了股权转让收益5378万元,据会计报表附注称,公司于2002 年6 月3 日与大金投资签署协议,向其转让公司所持超临萃取62.5%、天津广夏75%、北京科技80%的股权;公司又于2002 年6 月23 日与大金投资签署协议,向其转让公司所持固原实业90%的股权,此次转让资产的总价款7080万元,资产帐面投资成本合计为1737万元,该笔交易是否是关联交易,对银广夏当期损益影响重大,决定银广夏能否恢复上市,因为如果这是笔关联交易,非公允的关联交易收益只能进资本公积,银广夏2002年半年报不能扭亏(2002半年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是亏损3421万元),北京隆安律师事务所已于2002 年7 月8 日出具法律意见书认定大金投资为非关联方,该律所从五个方面论证了大金公司并非银广夏的关联方:“1、大金公司与银广夏之间互不直接或间接持有对方公司,2、股权任何直接或间接持有大金公司股权的公司或个人在银广夏均不持有足以控制银广夏的股权,3、大金公司与银广夏并非同受中联公司控制的公司,4、大金公司并非银广夏的关联自然人直接或间接控制的企业,5、大金公司与银广夏不存在其他关联关系”;无独有偶,生态农业(600709)2002年报扭亏手法如出一辙,神秘的北京裕佳置业公司竟然愿意花6867 万元买下账面净值仅4163万元的蓝田大酒店,生态农业也称裕佳与其是非关联方,这笔交易也不是关联交易。其实,在这些非公允交易背后,存在着“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现象:从法律形式上看,交易双方是非联方,但实质上,他们是关联方,因为只有关联方才愿意高价购买不良资产,美国的SFAS57、英国的FRS8、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IAS24以及中国的《关联方关系及基交易的披露》准则等均不仅将存在经济依存性的双方视为关联方,而是在判断某一方是否是报告主体的关联方时,关键应关注双方关系的实质,而不应仅仅看到关系的外在形式 。只有双方中一方能够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于另一方财务和经营政策的制定,或双方受同一方的控制或重大影响,使得其中一方难以按其独立意志全力追求和维护自身的独立经济利益,双方才互为关联方。如果仅看到关系的形式,则会导致错误的判断。如果政府机关干预了两企业之间的交易,例如,目前上市公司的相当多资产重组业务就是政府行为的产物,那么交易双方的关系就应视为关联方关系,银广夏和生态农业重组中产生的非公允交易实质是在政府行为的产物,因而应认定交易双方是关联方。
  安然违反“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没有将几个“实质”上应并入合并报表的SPE并入报表,导致安然利用SPE转移亏损、隐瞒巨额债务,其会计报表严重误导了投资者,为此,会计准则和实务再祭“实质重于形式”大旗,强调财务会计和报告“原则导向”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它是对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和确认计量的一般原则的补充,是起修正性质的一般原则。我国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就是这一原则出台的背景。根据职业判断,注重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能够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如果企业的会计核算仅仅按照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或人为形式进行,而其法律形式又没有反映其经济实质和经济现实,那么,其最终结果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不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实质为关联交易的经济行为中。由于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一些上市公司与大股东之间存在通过关联交易转移经济利益的行为,而为规避监管,公司常常以不违规的形式来掩盖其不合规的实质。如上海一家上市公司X发布公告,为另一家上市公司Y提供不超过1亿元的贷款担保,而Y公司也随即公告,为X公司的控股股东Z提供金额、期限完全相同的贷款担保。通过引入Y,X公司实现了对大股东Z的担保;天津磁卡2001年与天津环球高新公司签订购销合同,将价值2.15亿元的静态验钞机销售给后者,产品销售毛利为1.31亿元,占上市公司2001年度合并主营业务利润的54.56%。天津环球高新成立于2000年3月,天津磁卡原持有其94%的股权,时隔一年,2001年中期天津磁卡将持股比例降低至47%,而上述销售已经完成,2001年末天津磁卡不再持有天津环球高新的股权。由于上述两次股权的转让,将关联方转为非关联方,发生的巨额销售就不必抵消进入合并报表。这些交易会计处理及信息披露都违反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典型表现,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手法主要有 :1、形式上消失但仍具有一定实质意义的关联关系,尽管从名义上看不再是其关联方,但在以后一段时间内仍能对相互间的交易发挥影响,如天津磁卡;2、刻意隐瞒或藏匿关联关系,找一个过桥公司,一笔关联交易变成两笔非关联交易。如上市公司将资产高价出售给非关联方,关联方则通过其他方式弥补非关联方的损失或者干脆再以同样的高价从非关联方购回资产,这两笔交易就成为了非关联交易,上市公司就可以逃避暂行规定的约束,确认高价出售资产带来的收益;3、潜在关联方,通过多重参股间接控制上市公司,隐瞒关联方关系重组过程中,利用潜在关联方来为取公司输血,将交易时机选择在正式入主上市公司前,按非公允价格交易,交易事项完成

关联交易:会计、披露及监管

后,才正式加盟成为关联方,因为交易时还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关联方,可以名正言顺地避开对于关联方交易的监管。投资者应从交易价格、交易频率、交易金额及支付方式等方面识别潜在的关联交易。

  二、关联交易不公允
  不公允的关联交易从利益角度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输入利益型的关联交易,另外一种是抽取利益型的关联交易,抽取利益型的关联交易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一般在公司披露的关联交易中很少发现,但经常会在整改报告中出现,如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上市公司违规为关联方提供担保等;公司披露的关联交易尤其是资产重组的关联交易,往往是输入利益型的关联交易,对于输入交易型的交易,关联方充当“活雷锋”,表面上看对投资者是有利的,但实质上,输入利益型关联交易只是手段,而抽取利益型关联交易才是最终目的,关联方进行输入利益型交易的最终目的是利用关联交易包装上市公司或掩盖上市公司黑洞,前者是为了再融资或炒作,后者是为了避免问题暴光。但现在的问题是,一些上市公司如果不靠关联方输血,可能会立即休克(暂停上市)或死亡(终止上市),所以管理层从稳定股市出发,也鼓励这些输血式重组,从证券市场实践来看,这些“活雷锋”往往不是真得是“活雷锋”,除了政府引导的输血式重组不讲成本外,非政府主导的输血式重组往往是报表重组,表面上的输血实质上把上市公司最后一滴血榨干,所以,我们对非政府主导的输血式重组持消极态度,如果上市公司实在不行了,宁可让他退市,也不要让他继续招摇撞骗。
  不公允的关联交易从表现形式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非经常性的关联交易,另外一种是经常性的关联交易。非经常性关联交易发生频率低,相关的信息披露也较为详尽,是否公允有可能通过公开信息识别,一般说来,如果是资产(非商品)买卖,往往是买入方为卖出方输送利益,所以对上市公司收购关联方资产的关联交易,包括关联方以实物抵债,作价是否公允应是非经常性的非公允关联交易关注的重点;但目前最大的非公允交易风险在于经常性的关联交易,主要表现是日常的购销及其它往来,这种交易相比于非经常性型的关联交易,信息披露较低,是否公允很难从公开信息识别,这种经常性的关联交易比非经常性的关联交易相比,规模可能更大、影响也更大,关联方如果控制了上市公司的采购或销售环节,通过关联购销操纵利润就轻而易举了,而且这种非公允关联交易表面上也是有利于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低吸高抛,账面上确认了巨额的收益,殊不知,这些收益要么是账面收益(现金没有回笼),要么是其它收益粉饰为主业收益,这样,关联方通过非公允关联交易打造了上市公司绩优蓝畴形象,而实际上,上市公司由于现金无法回笼或其它收益(如炒股收益)断掉,最终导致上市公司业绩流无法持续,业绩急剧变脸,投资者防不胜笼,这些关联交易有些已在财务报告上披露,有些根本就没有在财务报告上披露或者通过前述的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手法隐藏关联交易,这种通过“明的”或“暗的”关联交易打造出来的“绩优蓝畴股”才是投资者最担心的,不知道地雷怎么时侯引爆。一旦引爆,往往表现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业绩和股价都大幅下滑,不时发生的“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巨额资金”丑闻就是“明为输送,实为抽取”非公允关联交易酿下的苦果。
  公允价值,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如何判断关联交易价格是公允的?这是一个带有很大主观性的问题,因为同样一件商品,100元有可能成交、500元也有可能成交,不能认为交易价格溢价或折价就是不公允的,因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往往是不一致的,有时相差甚远,但我们判断标准是这一件商品或资产最可能以多少价格成交,笔者认为,对于商品或劳务,可采取三种方法判断价格是否公允:1、可比价格法;2、再售价格法;3、成本加成法。根据《国际会计准则第24号—关联方披露》第13段至15段,可比价格法是参照非关联方之间在经济上可比的市场中买卖类似商品所采用的价格;再售价格法是商品在关联方之间转移后又销售给某一独立的第三方,通常采用转售价格法,即从转售价格中扣除一笔毛利,以弥补转售者的费用使其获得适当利润;成本加成法就是供应商成本上增加适当的金额,
  对于非商品资产,可采取以下三种方法判断价格是否公允:1、市场法;2、收益法;3、成本法,市价法是以现行市场上参照物的现行价格作为价格标准,并考虑交易时间、交易条件及动机等因素,与参照物在成新率、功能、工艺、外观等方面的差异进行调整后,得出标的物现值;收益法是指通过估算标的物的未来预期收益并折成现值 ,借以确定标的物价格的一种方法;成本法是指用标的物的现时完全重置成本减去有形损耗、功能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来确定标的物现值。三种方法基本思路是算出标的物市场价值,再与交易价格对比,如果相差较大,则判断为不公允。如果

  
  三、不当关联交易治理:会计、披露及监管
  上市公司通过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或非公允关联交易粉饰财务报告,严重损害了投资者利益,也破坏了市场的“三公”原则,关联交易操纵业绩是证券市场提高透明度的一个痼疾,治理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或非公允关联交易最佳途径是提高关联交易透明度,为此要求上市公司披露更多有关关联交易信息,让投资者最大限度能从公开信息判断是否存在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或非公允关联交易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治理方案 :

  1、 关联交易非关联化:会计及披露
  (1)扩大交易方认定范围
  结合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倾向,进一步拓展关联交易的内涵和外延,以防止实质性关联交易对现有法规的规避,将上述一些目前认定为非关联方纳入关联方范畴,如潜在关联方、实质关联方以及原关联方关系在形式上消除关联方关系后在一定期限后才能视为非关联方,此外,将主要投资者的比例降低至5%,以和内幕信息人“5%”规定相一致
  (2)实质重于形式认定原则
  在运用关联方关系是存在判断标准时,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结合各项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只要是交易价格是不公允的,就应推定为关联交易,相关的交易各方为关联方,除非能证明该交易的非公性事实是因为其它因素导致。
  (3)按关联方标准,披露重要上下游客户的的交易金额及余额
  为了防范上市公司故意隐瞒关联方及关联交易,要求上市公司按关联方标准披露上下游客户的的交易金额及余额,以判断交易是否公允及业务是否异常,当然,此项披露可能构成对上市公司商业秘密的一种“侵犯”,但披露“重要上下游客户的的交易金额及余额”能最大限度防止财务欺诈和不当关联交易的发生
  (4)独立审计师要加强对关联方认定的审查
  根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6号---关联方及其交易》规定,独立审计师负有识别和发现关联方及其交易职责,该准则指出,被审计单位出现下列情况时,可能导致关联方变易,独立审计师应当予以充分关注以发现可能存在未予披露的关联方交易:a.缺乏持续经营所必需的资金;b.为达到支撑股价、融资等目的而试图保持良好盈利记录;c.过于乐观的盈利预测; d.过于依赖单一或较少的产品、客户或交易事项;e.出现产业危机;f生产能力过剩;g.发生重大诉讼,尤其

是股东与管理当局之间发生诉讼;h.所在行业技术淘汰风险较高。
  由于当前我国独立审计师不管在独立性上还是专业胜任能力上与投资者的要求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所以投资者在某些时侯要自己充当“审计师”:如果上市公司出现上述情况,可能存在未披露的“非公允关联交易”,要十分警惕!

  2、 关联交易非公允性化:会计及披露
  (1)所有非经常性的关联交易收益进资本公积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了债务重组收益只能进资本公积,这样导致上市公司利用债务重组确认巨额收益现象大大减少,转而以资产转让或股权转让方式操纵利润,如银广夏及蓝田股份重组就是通过股权转让或资产转让确认巨额收益,我们认为,为了保持会计标准内在逻辑一致性,既然债务重组收益不能进当期损益,那么其它的资产重组收益也只能进资本公积,也就是说,所有的非经常性损益包括非经常性的关联交易都进资本公积,这有助于我国上市公司盈利质量进一步提高,扼杀会计数字游戏的空间。
  (2)所有经常性关联交易收益按公允价格确认损益,非公允部分进资本公积
  如果是经常性关联交易,不管是购买还是销售,非公允的部分也全部进资本公积,我们之所以想扩大资本公积的认定范围(事实上此举与国际会计准则规定背道而驰),主要是基于我国证券市场IPO及再融资供需状况决定的,为了达到资源配置最优化,使资源投入最能产生效益的上市公司,要求IPO及再融资资的上市公司要有创造高质量的盈利能力,而不是靠非经常性损益或非公允的交易创造的低质量盈利能力。此外,关联购销收入确认要更严格,防止上市公司与关联方利用“移库”等方法创造收入,尽管这些购销从价格上是公允的,但实质是为了创造业绩而安排的,这些关联交易实质是虚构的,不能确认收入。
  (3)经常性关联交易分三种情况更尽一步披露公允性材料:可比产品,分产品披露独立方市价;无可比但最终有销售价,披露最终销售价;无可比且无最终销售价,披露成本价。对于“两头”在外的上市公司,要披露“两头”已经审计的损益,对于局部上市公司,要披露已审集团(整体)财务报表,以免投资者在分析局部上市的财务报表时“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披露“两头”(集团)的损益情况,才能判断“中间”(上市公司)的业绩是否公允。
  (4)独立审计师要对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
  现行独立审计准则并没有要求独立审计师对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但事实上,由于非公允的关联交易收益不能进当期损益的会计规定决定了独立审计师必须审查关联交易的公允性,这需要修改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审计准则,明确要求独立审计师要对关联交易的公允性发表审计意见,如果交易是不公允的,财务报表如何能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

  3、 不当关联交易:监管
  (1)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非公允化及以非公允价格操纵报表,包括失职的独立审计师将可能受到交易所及证监会的行政处罚或公开谴责,监管层已多次惩罚了隐瞒关联交易及其公允性的上市公司,今后要在关联交易高透明度方面有更多作为,包括出台更详细的关联方认定及关联交易信息披露的规定,并保证这些规定能得到执行,以提高上市公司和相关中介机构的违规成本,真正起到对上市公司的警示作用。
  (2)上市公司关联交易非公允化及以非公允价格操纵报表将对再融资构成实质性障碍:证监会已原则
  要求IPO的拟上市公司关联交易不超过30%,也就是监管层现在的倾向是鼓励整体上市,避免分拆上市;现在主要问题是对历史上局部上市以及借壳上市的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处理上,为了减少和消化关联交易,有些人提出建议利用再融资倾斜政策支持局部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收购上下游资产以达到实质的“五分开”目的,但这又产生新的矛盾:此举可能会鼓励更多的关联交易发生,因为上市公司会不断以解决关联交易为借口要求再融资;但是如果硬性要求上市公司减少关联交易才能再融资又会导致更多的关联交易非关联化,这些后果更可怕,为此,我们的看法是,不鼓励也不限制关联交易,因为关联交易本身就是中性的,但上市公司如果通过非公允的关联交易或通过关联交易非公联化操纵报表,则构成再融资的实质性障碍,这些公司在一定期限内将不能取得再融资资格。
  当然,这些措施都是临时的,从长远来看,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解股权分裂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为解决不当关联交易产生的根源,当然,即使是全流通解决了,也会有不当关联交易发生,只是不会象现在如此严峻:表面上关联交易额下降了,可实质上可能是关联交易非关联化的结果。但不管在那个证券市场,遏制关联交易都不是最好的办法,为了减少关联交易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只有提高关联交易的透明度才是治理不正关联交易的根本途径。

1. 章卫东,浅析上市公司不当关联交易产生的原因及其监管措施 中国审计 2003.17 

2. 王来群,公允价值计量基础与关联交易监管 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3.03 

3. 何俭亮,论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及其监管 证券市场导报 2002.01 

4. 黄金旺,“关联方”界定比较研究及完善 财税与会计 http://www.chinaacc.com/new/2003_1%5C30128131054.htm 

5. 费加航,2002年深市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状况及分析 证券市场导报 2003.07   张光荣,利用关联交易造利润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出怪招 2003.07.04http://business.sohu.com/14/51/article210715114.shtml 

6. 费加航,2002年深市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状况及分析 证券市场导报 2003.07


【关联交易:会计、披露及监管】相关文章: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08-05

上市公司关联方交易信息披露的规范08-05

论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及其监管08-05

如何强化信息披露监管08-05

对《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的两点异议08-07

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08-18

向雇员披露会计信息 打破监管困境08-05

论关联交易转移定价的税务规制08-07

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初探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