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理工论文>环境保护论文>环境保护的论文

环境保护的论文

时间:2024-06-10 13:02:42 环境保护论文 我要投稿

环境保护的论文15篇【集合】

  现如今,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境保护的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环境保护的论文15篇【集合】

环境保护的论文1

  摘要:发展生态农业是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也是解决农业发展障碍性因素的主要途径。从立体生产技术、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技术、节水技术等角度描述基于环境保护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指出生态农业的技术特点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制定生态农业发展政策等措施,实现生态农业与环境保护互促发展。

  关键词:生态农业;环境保护;体系;问题;策略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社会稳定与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在追求粮食产量的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制约农业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如耕地面积减少、土壤质量下降、水污染问题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时刻威胁我国粮食生产安全和人类自身安全。发展基于环境保护的生态农业,是解决农业发展障碍性因素的主要途径,也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一件大事。

  1基于环境保护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生态农业技术是指根据生态学、生物学和农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及生产实践经验而发展起来的有关生态农业的各种方法和技能。生态农业与常规农业的区别就在于使用的是生态农业技术。

  1.1立体生产技术

  立体生产技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生物群落各层生物的不同生态位特性及互利共生关系,分层利用自然资源,以达到充分利用空间、提高生态系统光能利用率和土地生产力、增加物质生产的目的。在农林牧渔各领域,种植业中的间套种及稻蟹共生,林业生产中的乔灌草结合,水产养殖业中的池塘立体放养等,均呈现出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的产业结构立体化特征。

  1.2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技术

  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技术是模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结构,在生态系统中形成物质良性循环多级利用的状态,即一个系统废弃物的产出是另一个系统的投入,废弃物在生产过程中得到再次或多次利用,使系统内形成稳定的物质良性循环状态。这一技术有利于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例如,养鸡(猪)场的粪便进入沼气池,沼气供用户使用,沼气池中废弃物用于制作农作物肥料,生产的农作物又成为鸡(猪)的饲料,形成良性循环,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

  1.3节水技术

  节水技术是一切能够节省水资源或在相同用水量下获得更多回报的工艺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的总称。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缺水比缺地更为严重。农业是用水大户,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用水量的90%以上。农业缺水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依靠节水方式来解决,这就需要大力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如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中心的节水农业技术,保护性耕作节水保墒技术,防治水土流失技术,以及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管理节水、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农业。

  1.4微生态技术

  微生态技术包括利用微生物农药、农用抗生剂防治作物和畜禽、水产病虫害,利用微生物发酵水产蛋白饲料等。推广应用微生态技术有利于可从源头解决和控制畜禽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也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良结构,部分取代化肥农药,这是目前解决抗生素过度使用、降低养殖污染的重要手段。

  1.5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技术的发展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进步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如用抑制雌性玉米螟产卵的化学物质杀灭欧洲玉米螟、植入苍蝇抗菌基因使作物抗病虫害、不杀益虫的人工生物大分子灭虫法、既灭虫又环保的绿色杀虫剂等生物技术,正在得到逐步应用。采用抗病虫品种,利用天敌昆虫防治某些病虫害,开展病虫害发生预测预报,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实行轮作倒茬等,都是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保障农作物质量安全的重要技术手段。

  1.6农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

  一是太阳能利用技术,包括太阳能-热能转换利用技术和太阳能-电能转换利用技术,其中太阳能-热能转换利用技术是太阳能利用技术中效率最高、技术最成熟、经济效益最好的一种,主要包括太阳热水器、太阳灶、太阳房、阳光温室大棚等,而太阳能-电能转换利用技术主要是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二是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生物质能是世界上最为广泛的可再生能源,它利用微生物将农业废弃物生成沼气或采用热解法制造液体和气体燃料或者生物炭,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再利用,解决能源紧缺问题,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2生态农业技术特点

  生态农业是一种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结合起来,把发展农业与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协调资源利用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生态农业并不是简单地回归旧有的农业生产模式,而是在传统农业基础上,采用现代生态学原理和科学技术发展起来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模式,其典型特点是:优美的农业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元素循环再生、生态平衡、多样性物种及减少抗生素、人工合成激素用量,降低农药化肥用量并使大部分化肥被作物吸收而不是污染环境。

  3生态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生态农业技术不过硬

  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滞后,在与常规技术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利用技术、化肥农药高效利用与污染防治技术、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等生态农业技术受到了政府部门和农业部门不同程度的重视,但距离大规模应用还有很长的距离,主要原因归结于市场因素的作用。对于生态农业,大家普遍认可和推崇,但投入较多、风险较大,经济性不明显,农民应用后无法见到明显的.效益而难以推广应用。此外,生态农业技术产业化水平较低,制约了技术的扩散与应用。

  3.2农业种植习惯影响生态农业的发展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固守农村的多为妇女和老人,他们的劳动生产能力十分有限。对于他们而言,能省事就省事,能省钱就省钱。喷施10元钱的除草剂就能解决一亩地的杂草问题,谁还会自己去头顶烈日去锄草?更不会顾忌什么环境保护问题。依靠化肥实现增产已成为广大农民普遍采用的习惯方式,因为化肥的足量施用确实有作物增产的效果,农民当然愿意继续施用。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以及转基因技术的隐形出现,将对农业生态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危害。发展基于环境保护的生态农业,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重视生态农业发展,用实际行动参与到生态环境重建中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区域生态农业产业技术不配套

  一些地区的生态农业发展证明,针对特定区域的猪—沼—果、林—鱼—鸭等生态农业技术模式,不仅可以充分体现生态农业技术集成的特点,显示生态农业独特的优势,而且展现出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但这种集成技术模式一般是在先期巨大投入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很难维系和发展,对普通农民而言更是无法复制,因此,即使有成功的先例,也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无法实现区域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

  3.4生态农业保障体系不健全

  生态农业的发展离不开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更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确立长远可行的目标,但在生态农业发展中,受传统农业发展规划的影响,往往把生态农业看作是单纯的绿色农产品生产或涉及农林牧副渔的生产综合规划,而没有充分体现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以生态农业为基础的无公害产品和环境质量控制标准不完善,缺乏必要的规范化管理保障体系。

  4基于环境保护的生态农业发展措施

  4.1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彰显生态农业特色

  农业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农业产业链较长,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科学发展意识,做好农业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明确各区域特色农业发展目标,充分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扶持生态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有较强竞争力的生态农业经营主体。推进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工作,培育具有产地认证和标准化的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及农产品品牌。

  4.2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统筹有关部门加强对农业污染源监测预警,查清农业污染源头,制定科学治理措施,减轻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破坏和生态失调。发展循环农业,推进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污水、生活垃圾等农村废弃物综合化处理,探索农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清洁模式。推广节肥、节药、节水、节能绿色农业生产技术,控制农药化肥使用,把农业面源污染降到最低程度。抓好人居环境整治,做好畜禽养殖污染减排以及废弃果袋、塑料薄膜清理回收,改善人居环境。

  4.3制定生态农业发展政策,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生态农业的生产成本较高,且所产商品的真正价值无法通过现有的市场体系完全体现,因此,生产者往往缺少发展这种模式的动力。这就需要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扶持发展政策,例如:为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及采用生态循环模式、改善产地生态环境、使用绿色农资等做法提供补贴,出台支持生态农业发展的税收减免政策,建立生态农业保险制度。对生态农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和个人给予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激励等,同时,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优质安全农产品的需求将逐步增加,在这种有利形势下,生态农业企业应主动适应市场要求,按照产品受众的不同需求打好绿色牌、安全牌、优质牌,瞄准中高端市场搞宣传搞营销,实现产品优质优价,提高生态农产品附加值,实现生态农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壬午,计文瑛,张彤.我国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性研究[J].生态农业研究,1995(4):7-12.

  [2]邱志国,史长久.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性研究[J].农业环境与发展,20xx(4):42-44.

  [3]韩沙沙.生态农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性[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xx(4):47-49.

环境保护的论文2

  基于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应该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放在放在第一位,应建立常态化的机制来引导生产、生活用水,避免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影响一个节约用水,自居保护水环境的氛围。因此,文章对我国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进行了分析。

  1 加强水环境的保护

  流经浙江天台县的河流有赭溪、三茅溪、崔岙溪、始丰溪等,有着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条件。尽管总体水资源相当丰富,但也存在水体会污染的风险,多条河流、湖泊尽管水质达标,但水环境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有时会影响群众生产生活和生存环境[1].加强公共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目的是避免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具体举措有:水资源治理的统一规划,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科学制定水污染综合治理的规划与措施;加强环保执法监管。同时,要配合城建部门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进度,减少污水排放。加大对天台县备用水源地的深度保护。

  注重污水处理工作的开展,逐步完善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流程和工艺,尽快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加强运行流程和出水水质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切实抓好水环境保护改善工作,在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做活水资源综合利用,惠及广大市民。污水的处理应站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高度上,各级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合作,共同努力,以进一步提升水质为核心、以建设污水处理厂为重点来开展水环境的综合治理,为保护水资源和提升水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2].在开展污水处理的过程中,应秉承“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近回用”的.规划理念,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切实做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循环利用。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快推进中水使用工作,促进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高效利用,推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市民充分了解新建污水处理厂环境友好、经济高效、节能降耗、绿色低碳的优势,营造全民关心水环境,保护水资源的良好氛围。

  2 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资源匮乏与水污染严重的现状凸显我国水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污染防治要统筹兼顾。一要抓紧制定水安全保障的战略,做好用水、管水、治水制度的顶层设计。二要进一步完善水资源合理保藏、科学有效利用的相关政策措施。三要大力开展水污染防治,强化水资源保护工作。陈竺强调,应认真总结地方政府用水、管水、治水的成功经验,在国家政策顶层设计时予以吸收采纳。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在水资源保护和污染防治过程中加大投入力度,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取得了积极进展,解决好市民的水源问题,更要探索出了许多水污染综合防治的经验[3].

  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应当制定节约用水措施方案,配套建设相应的节约用水设施,节约用水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并且,节约用水设施的竣工验收,应当有市城市综合管理部门参加,节约用水设施投入使用后,应当加强维护管理,保持正常运行。完善节水制度建设,加大审查程序。对节水措施方案进行审查把关,要求所有新建工程项目必须同期配套建设节水设施,特别是符合再生水利用设施、雨水收集利用设施建设条件的,必须同期配套建设,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发改、规划、住建等部门在立项、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切实配合把关。

  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实例分析:随着天台县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带动了洗车行业迅速发展。洗车业的发展一方面满足了市民需求,另一方面也给城市环境和水资源利用带来诸多问题。“按每洗一辆车用水 200 升计算,洗车行业的耗水量是十分惊人的。”对此可出台相应的政策加以引导,如洗车行必须有循环水设备、每个洗车行至少有两个车位、循环水经化验达到标准后才能给予营业执照、严禁私采地下水、按照特殊行业水费标准收费等[4].同时,加强洗车行业的监管,确保洗车行能认真执行上述规定,真正落实有关洗车点场所选择、污水排放、使用节水设备等要求,取缔不符合节水环保要求的洗车点;鼓励较大型的加油站和汽车修理厂建设标准的洗车点,配备具有一定科技含量节水洗车设备。要想建设水生态文明,水资源是重要支撑因素,规范洗车行业刻不容缓。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积极推行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传统的灌溉方式比较粗放,就是用水浸满农田,不仅浪费水,还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如果采用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不仅能节省大量的水资源,还能省肥、省人工,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水肥一体化滴灌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具有节水、节肥、省工、高产、高效、环保等特点[5].它利用微灌系统,根据作物的需水、需肥规律和土壤水分、养分状况给植物打“点滴”.所以说,政府应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制定相应的补贴政策不断引进新的滴灌和喷灌的技术,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3 结束语

  充分的水资源和良好的水环境是一个城市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基础,是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的需要,科学处理利用水资源和保护水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通过文章对水资源利用及其水环境保护的论述,希望对大家相关课题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匡耀求,黄宁生。中国水资源利用与水环境保护研究的若干问题[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xx,23(4):29-33.

  [2]师忠耀。加强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思考[J].水利技术监督,20xx,18(2):23-24+54.

  [3]黄真理。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研究及其进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xx,38(5):7-15.

  [4]宋国君,宋宇,郑 ,等。国家级流域水环境保护总体规划一般模式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xx,31(12):74-79.

  [5]宋宇,王军霞,等。中国流域水环境保护规划体系设计[J].环境污染与防治,20xx,32(12):81-86.

环境保护的论文3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构成,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加强城乡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在过去社会群众虽然付出了较多努力去改善生态环境,但其效果具有局限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演进,传统的城乡规划建设给城乡环境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势必威胁到人类的生活和社会的进步。

  而“反规划”(Anti-planning)概念正是在中国城市快速扩张背景下提出的城镇建设的一种逆向思维方法。笔者认为,如果未来城乡规划适度采用“反规划”途径,将会对城乡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1.对“反规划”理论进行解读

  伴随现今构建城市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其“反规划”的理论表现得集为明显。扩张了城市化的榭莫以及加速发展城市内部的工业,进而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恶化,间接降低了社会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因此,在该城市化的北京驱使下,社会群众逐渐提升了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意识,促进生态环境实现持续性的良性发展m。

  1.1研究“反规划”理论具有的价值

  实施规划的旨意不仅要对建造部分进行规划,还需设法预留好非建设区域的空地面积。“反规划”实际是实现景观规划的主要途径,强调控制为进行建设的区域并对空间进行规划的策略。在区域建设的尺度上还强调了对非建设区域实施的规划,对生态的基础设施进行设计,以此形成高效、安全的城市环境并满足社会群众对规划的需求,对景观实施生态化布局。在人口逐渐增加的城市化发展中,环境保护工作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其反规划的理论有效控制了城市建设的规划工作,能够根据城市内部的生态环境实施适宜性的设计及规划,以便在经济方面、环境保护方面达成协调与统一的发展规划。

  从思维的具体方式上进行分析,此理论重在强调规划过程的逆向性,并优化了传统规划的思维模式,体现规划的思维具有辩证性、反思性以及可逆性。因此,该理论打破常规的规划行为,为城乡规划提供科学性发展的依据。

  1.2“反规划”理论在城乡规划中的含义

  将“反规划”理论应用在现今城乡发展的规划中,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实现城乡建设在空间上的规划,其反思如下:(1)对城乡实施传统规划下存在的众多问题、挑战进行分析,尤其是对多年以来所贯彻的城乡发展规划问题进行反思;(2)对城乡建设的具体形态、城乡区域发展存在问题的反思;(3)逆向式规划策略只要通过明确环境容量的合理性、生态设施的系统性等作为落实规划的重要前提,将区域发展、资源的持续性使用作为建设的基础目标,进而对城乡规划发展进行深入性思考;(4)对“反规划”造成的强制性、不平衡区域发展成果反思,形成低水平的城乡发展现状,进而界定了城市在区域发展上具有空间性形态,即富规划、穷建设的思想避免出现盲目性的城乡建设。

  2.传统城乡规划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2.1存在问题

  2.1.1缺乏系统的操作体系

  城乡规划在工程方面具有系统性、复杂性,要求城乡管理、服务等部门间进行有效性协调与配合。但在实际落实中,多数地区领导部门对下设部门实施的管控、协调缺乏了权利性职能,沟通的缺乏难以实现建设资源的共享气致使城乡建设出现交稿的重复率,浪费、破坏了生态有限的资源,难以发挥建设成果的有效性作用。

  2.1.2规划的无序与滞后严重

  传统规划下的城乡建设遵循调查、分析、规划等程序,经常将建设什么样的城乡项目作为首要考虑问题131。但从该方面人手比较容易形成规划的误区,缩小了建设的范围,严重脱离了规划的轨道。其烟囱林立问题也比较严重,令生态环境的保护区在规划方面呈现被动性、滞后性,在明确建设项目以后实施的规划属于专项规划。

  2.2面临的挑战

  在经济实现转型的特殊时间节点上,政府机构由于缺失公共性服务的`职能,致使对干部实施考核的机制过于注重招商引资、

  GDP增长值,尤其是部分小城镇急于改变经济落后的局面,将经济效益作为选择产业的唯一标准,导致有利益性的城乡建设局面。在现阶段看城镇产业的发展模式、规模,都处于利益优先的不良局势。以长远目光来看城乡规划,都为了吸引投资商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进而进行毫无秩序的城乡建设。在这种权利与利益的驱使之下,众多规划设计单位在此轮圈地狂潮中陷人推波助澜的困局。

  3.新型城背景下解境保护问题

  对于传统的城乡规划来讲’其大量注重对城市用地紧缺的解决方面。这就导致獅職了酬躯糊扩滕删,造成了城市边缘舰15姓态職翻破坏。侧着最近几年城軸獅频发的情况出现,城市周边地区湿地的储水能力就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同时,传统的城乡规划将城市规划同农村规划相区分,环1^1境保护重视城市而忽略乡村的情况严重。主要包含两方面问题:

  (1)分布在农村的企业所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工矿污染及城市--污染也逐步向农村转移;

  (2)城市垃圾对乡村环境也造成了污染。

  一些城市将生活垃圾堆放到周边乡村地区,污染了农村的土壤及水源,而污染的土壤及水源所种植出的农作物,同样污染了城市的饭菜。

  此外,过度无序的城镇开发建设严重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生态系统,生态肌理与乡土文脉无法延续。该种措施的实施制约了经济实现持续性发展,进行形成无法逆转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环境保护的论文4

  近年来,我国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这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利影响。本文以农业生态环境为视角,通过对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寻保护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方法,从而为我国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1现阶段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

  1.1水资源短缺及污染严重

  水资源是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最为重要和基础的一项资源。尽管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但我国的水资源仍然呈现出极度匮乏的状态,根据统计,我国人均用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同时,我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为不平衡,尤其在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匮乏现象较为突出。此外,季节也是影响我国水资源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夏季为雨水多发季节,冬季则相对干燥。

  1.2耕地资源逐年递增

  众所周知,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仍不够完善。在我国目前仍持续发展工业的情况下,我国的耕地用地区域呈现出明显的紧张态势。如果这种态势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会进一步恶化,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化发展。

  1.3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现阶段,影响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来源于工业。在进行工业生产同时,会不可避免地排出一定的废气、废水等,尤其是部分工业单位为了缩减成本,没有将废水、废气加以有效处理,即直接排放,导致我国农业资源的进一步恶化。在工业生产污染物的影响下,我国的农业土地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我国农业环境生态破坏。在这样情况下,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仅其产量和质量无法得以保障,其产品还有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此外,部分农户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对农业土地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化发展的战略要求。

  2解决我国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2.1治理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我国相关职能单位需切实做好对社会企业的规范整治工作,做好临近农业区域的社会工厂检查工作,针对污染物超标、净化方式不合理的企业,必须暂停作业,进行整改。同时,政府还需面向广大农户做好培训教育工作,帮助其合理、科学的进行生产作业,确保其在化肥、农药的使用上做到张弛有度,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人工原因造成的农业土地资源破坏,从而更好保护好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

  2.2建立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管理体系

  任何工作的有效、规范开展,都离不开其完善的体系建设,农业生产作业也不例外。所以,相关的区域政府职能单位,需要深入分析自身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农业生产的指导和监督体系。通过对范围内的农业区域进行划分和指导,驱动各农户以更智能化、科学化的方式进行生产作业。同时,区域政府职能单位还需高度结合教育与农业生产,驱动更多的科研单位加大对农业生产研究,切实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贡献出力量。只有衔接好教育工作,提升我国农业生产的知识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保护我国的农业生态环境。

  2.3积极保护耕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土地资源是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最为核心和基础一环。所以,政府职能单位需要将保护耕地作为所有农业生态保护过程中的重点项目,深入分析我国的农业生产用地,明确其作用和价值,严禁社会单位将耕地用作其他用途。针对滥用我国耕地资源,非正常恰当使用农业用地的个人和单位,需要重拳出击,加以严肃惩治,才能确保我国的耕地资源切实使用在农业领域,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化发展战略要求。

  2.4加强水污染的治理工作尽管我国针对水资源的使用

  与保护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水资源的短缺仍然是我国进一步完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制约。所以,我国必须不断加强对水资源污染管理的监督工作,确保每一个社会企业单位在进行生产作业过程中,都没有对我国水资源造成较大污染。同时,相关的职能单位还需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出造成我国水资源污染的原因,深度分析处理,力求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

环境保护的论文5

  摘要:化工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近些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带动了化工工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化工行业的生产特点决定了其特殊性,因此如何处理化学品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首先分析了化工行业实际生产中的特征和普遍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了化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最后给出了一些化工安全生产和对环境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化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可持续性发展

  1化工行业生产的特征及普遍问题

  1.1危险大,污染重

  化学生产中涉及到很多化学药品,而这些药品要么具有腐蚀性,要么易燃或者易爆,而这些物质存在的种类比较复杂,他们不同种类之间的性质都是不同的,因此在使用的时候会面对很多繁琐的问题。化工行业生产中涉及到的步骤也很多,包括对原料的运输、储存、使用等,在任何一个环节如果管理和操作出现失误或者管理不当都极易发生危险,出现爆炸、火灾、中毒等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导致企业经受重大的经济损失。除此此外,化工生产的过程会伴随着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的产生,这些“三废”是化工生产的无用物,它的存在会占用空间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们的身体和身心健康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三废”中的有害物质也是易燃、易爆或有毒,腐蚀性的,这对于我国化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是不利的。

  1.2工艺复杂,设备多样

  对于化学工业来说,产品的生产需要经过很多个过程才能完成,每个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到多个单元和多个具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和仪器,因此化工生产这个系统工程具有技术高、参数多、流程长、要求严格等特点。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操作人员在实际操作时必须遵守相关规章制度,不能违反规范操作,尤其是两道工序之间的衔接工作要谨慎和小心,除此以外,巡检、记录、偏差校正等工作也要引起高度重视。此外,化学生产中使用的机器多种多样,大多数的工作环境为高温高压,对与这样的设备使用时不合理操作都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1.3安全事故频繁,损失重

  在化工生产中,发生安全事故是十分常见的事情。在不同的生产区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安全事故,而这些安全事故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也是巨大的,甚至还会对人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化工行业每年发生的安全事故的原因大都是非法操作或非法指挥,所以,有必要加强化工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并请教专业人士对这些操作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的培训,从而使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2化工安全生产意义

  这些年来,我国于环境保护方面调整了很多重大性的政策性,可是依然有很大一部分化工单位为了获取高额的利益,对国家的法律政策熟视无睹,给人们生活的生态环境导致了十分严重的污染。我国的化工企业生产于安全环节和环保环节面处于十分严峻的形势。在化工行业飞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之中,一定要处理好化工安全生产以及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利用完善健全安全生产以及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提高化工单位排污监督治理、规范化工单位安全生产程序等完善化工企业生产的安全隐患,推动我国的化工产业稳定安全的发展。根据调查显示,化工单位的安全体质不完善以及技术人员处理不规范通常会造成化工单位生产产生一系列的安全问题。所以,只能通过完善我国的化工行业生产安全问题,才可以提升化工行业全体的发展层次,对保护环境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

  3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对策

  3.1保证设备生产安全

  化工行业中需要使用到的很多设备往往都是需要经过长年多次反复使用的,因为产品的生产是批量的,企业的经营也是长年的,在这个过程中,设备不可避免地会因为长时间磨损而出现老化、疲劳的现象,这给化工生产带来的安全隐患。因此,对于设备的保养和检查是保障化工生产的安全性的重要工作。在日常生产使用过程中,应该安排专业的人员去对生产设备进行管理,维护、保养、检修等工作都是必须要落实好的,一旦发现设备存在安全隐患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维修,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以减少因为设备出现故障而引发的安全事故,必要时可以对设备进行更新,以使生产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不仅如此,“无规矩不成方圆”,安全管理制度对于设备安全使用也是一道有效的保护屏障,能够对违规操作进行约束,从而控制设备的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要详细以及权威,比如设备使用结束后在清洗时需要使用的试剂很多都具有腐蚀性,必须穿戴安全保护手套等装备进行保护,以免突出状况的发生。

  3.2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施工人员既是施工现场安全事故的受害者,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首要因素。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安全管理人员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建设理念,形成良好的意识并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工作,可通过培训的形式进行宣传,施工过程中避免简单追求快速施工,因为其带来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严重程度不可估量。对于项目中的重点建设项目,更加需要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基础上,协调工程运输与施工之间的关系,认真贯彻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的监督工作,严格审批施工方案,以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安全管理工作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安全模式的应用的保驾护航下得以高效完成。

  4化工行业环境保护措施

  4.1加强化工企业生产监督力度

  化工行业的生产会伴随着大量的污染物的出现,这些污染物往往会会溶解在废水、废气、废渣中,如果检查不是十分严格就会导致这些污染物流入自然界,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不仅起不到促进作用,还会造成威胁。面对这样的情况,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督工作就有责任落实得更加到位,对那些化工企业的生产排放严格把控和约束,指导推动化工企业对自己企业生产的排放物进行回收利用,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生产不仅能够为自身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还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带来积极影响。

  4.2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

  在今天,化工行业生产或多或少都会给自然环境与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破坏,相关政府管理部门有必要重视起来,做好对化工企业的监督工作,引导他们学习环保知识,提高化工企业从管理层到员工的环保意识,使化工行业的企业能够自觉地运用合理科学的措施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除此以外,环保宣传工作是从人们最根本的意识层面来建立环保能力的工作,企业可以定期对员工进行专业的环保培训,并对他们进行考核,对于那些表现优秀的人给予鼓励,而那些考核结果不理想的人加强教育。在企业的文化建设当中也要特别注意对环保意识的重视,让员工从内心真正的感受到化工生产与自然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自觉地对自身行为进行规范,在实际生产操作时尽最大努力保障化工生产安全性,保护我们的家园。

  5结论

  化工行业作为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在为国民经济水平做出贡献的同时不应该以破坏环境和伤害人员安全为代价。企业自身应该做好对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培养,落实对生产设备的保养和维修,以提高生产安全;国家和政府也要扮演好监督和指导的角色,加大对企业员工环境保护的宣传和加强审查力度。通过这些努力扩大中国化工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使用范围,增强我国的国力和在世界中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晋静.浅析化工安全与环保分析[J].化工管理,20xx(27):187.

  [2]王伟.煤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化工管理,20xx(11):129.

  [3]闵鹏.化工工艺安全设计中的危险因素以及解除途径探索[J].化工管理,20xx(20):49-50.

环境保护的论文6

  Abstract: modern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to face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 has positive positive significance to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t the same time, the two are contradictory.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t should improve the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mote green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 adhere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imultaneously,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infrastructu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other aspects of law enforcement efforts to increase efforts to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irst,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depend on each other and promote each other. Environment is the basis and constrai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the change of environment.

  (1) environment is the realistic need of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guiding rol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uld be actively applied

  At present,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acute, so it is urgent to clar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o as to deal with them correctly in practice. If we can not make a clear answer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t will lead to a series of problems. If one-sided view is that development is economic growth, so that the speed of economic growth up, but there has been a serious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ho is the first one in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ho is the second? No problem a cl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of the two, is a direct consequence of i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has become a sometimes hot and sometimes cold, cycle work, need to rely on the "rectification", "special action to fight a" war of annihilation ",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to a certain extent in" lag, afterwards, passive and remedy "position. If we find the balance between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 and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chieve synchronization, to achiev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in-win results.

  (tw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carrying out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relying on the market system has been proved to be the most effective way in the exis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system. However, the resources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gradually depleted, and the environment for survival of human beings and other organisms is deteriorating. In the market, there are many economic entities, they may be individual farmers, but also may be township enterprises, but also may b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or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hey are trading, trading in their own needs, and rarely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terests of the third.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cess of environmental damage is slow, only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environmental damage will suddenly show, but it is too late to remedy. Because environmental damage has irreversibility and asymmetry. Once damage occurs, it may never recover, or even if it can recover, it will cost a lot of money. However, in the market, there is no market price information will remind people to save resources and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Therefor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ust rely o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hat is, relying on the macro-control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The report of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CPC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which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in the new period.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quires us to realize the synchronization of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aling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sur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ake the road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The cor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development, but it requires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under the premise of protecting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Development is the premis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stainable and long-term development is the real development. The economy should develop, the environment should be protected, an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uld be dealt with well while developing the economy. Environmental problems can not be solved by stopping development, nor can they be solved afte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ake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solve. Blue sky, the mountains really make people feel comfortable, but we are in pursui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ing level extremely high state of the sea and the sky, the mountains. Therefore, the problem we are facing is not how to develop, but how to better develop,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tect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with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wo,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growth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re a pair of mutual promotion, but also mutual restriction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wo will exist forever. On the one hand, to speed up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aliz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this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excessive exploitation of resources, destruction of environment and increase of pollutant emissions. On the other han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we have entered the stage of building a well-off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The standard of quality of life is not only the problem of eating, dressing, eating and clothing, but also the urgent need of people. At the same time, a good environment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Even in the field of production, modern civilization production, especially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and circulation of high technology, is difficult to carry out in harsh environments. However, there is always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uman needs: the cultivated land is decreasing and the soil and water loss is serious, while the population is increasing, occupying the land and occupying the industrial land.

  Three, carry out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protect environment in developing economy

  Prime Minister Wen Jiabao stressed at the Sixth 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oo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key is to accelerat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3 changes: one is economic growth in ligh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 transformed into both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two is fro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economic development lag synchronization in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do not to new accounts, many old debts; three is from using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into a comprehensive use of legal, economic, technical and necessary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to solv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realization of these 3 changes requires us to adhere to the road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 the course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traditional development model of "pollution first and governance"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s not suitable for our real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uld be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curr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o protect the richly endowed by nature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cultivat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unction, not beyond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resources and the environment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without endangering future generations under the premise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seek our way contemporary people need.

  (1) cultivating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promoting green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not simply from governance, but from the change of people's behavior mode, thereby changing the mod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To achieve this goal,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cultivate people's awarenes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survey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sire and demand of urban residents to improve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very urgent, and the enthusiasm of urban resi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high, which is a good phenomenon. The main body of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human, and in the pollution and deterior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human beings bear the inescapable responsibility, s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uman beings are equally inescapable responsibil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people, we should mobilize the whole community to participat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ive full play to the guiding role of public opinion and supervision. One is to carry out extensive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guide the public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man and nature, to create a good atmosphere for the whole society to care, support and participat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vocate, promote to establish a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 by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 The two is to disclos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quality,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behavior and other information, to ensure the public's right to know. Further improve the information disclosure platform,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 government affairs publici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laws and regulations, project approval and case handling will be announced publicity. For planning or projects involving public environmental interests, organizations should also organize demonstration meetings, hearings, listen to the opinions of the masses, accept the supervision of the masses, and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public's right to participate in the environment and supervision. Three is to introduce specific measures to ensure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rough to the social environment to hire supervisors, to guide the establishment of civi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ganizations, encourage people to expose the illegal behavior of the environment, broaden and smooth masses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reporting channels, improv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earings, 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 system, for a variety of social forces to participat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tform. So, to achieve the transition from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ke peopl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 heart to protect the goo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onsciously participate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hoice of green production and lifestyle.

  (two) pay equal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ake the road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plan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uld always be an integral par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plan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n not be a periodic "check" work, but a basic work that should be carried out firmly throughou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s a problem that 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by the policy-making authorities when planning the blueprint for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itiatives should be implemented, to produce substantial result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lanning should refin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easures, especially to highlight environmental function zoning, resource recycling, total emission contro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ecological protection. For enterprises with high pollu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n early warning mechanism f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nce the pollution discharge is close to the dangerous warning value, warning, notification and other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remind the relevant enterprises to pay attention to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ystem established in the development plan ca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environmental work in the specific practice.

  2, proje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ll localities and departments should strictly guard the threshold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ork in investment, do not meet the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of the project strongly discouraging, mak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ontemporary, reactive power in the future". In the fac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glob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transfer, and the world of new technology revolution, especially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brought the opportunity, we should remain rational, the enterprise or industry tha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serious, even may bring good economic benefits, but also to maintain a stric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rk,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ict environmental access system the. New projects mus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mission standards prescribed by the state, after sufficient scientific proof, after we did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rojects must be resolutely discouraging, heavy pollution of the backward enterprises or their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o increase efforts to eliminate, never for a moment of economic benefit

环境保护的论文7

  中国的经济发展长期以环境恶化为代价,环境形势日益严峻。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持续发展,中国必须改变粗放型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模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走出一条新的绿色发展的道路。

  所谓“绿色发展”,其主要着力点在于经济发展的方式,即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性,将合理与理性原则贯穿生产与消费的各个环节中,既使经济快速发展,又确保生态环境得到良好保护。因此,将环境保护政策与绿色发展结合起来是我国在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关键。

  一、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消费,注重理性和适度,鼓励消费者在衣食住行各方面关注环境,通过自己消费方式的改变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

  (一)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它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绿色食品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生产消费融合起来,既使得消费者能够得到安全卫生有营养的食品,又能促进环境的保护,因此启动绿色食品消费市场很有必要。然而,一系列诸如“毒奶费”、“苏丹红”等食品安全卫生事件频频发生,再次暴露了我国绿色食品制度不完善的缺陷,也为加强食品监管敲响了警钟。

  一是要把好食品安全生产关,通过完善的法律制度和处罚措施,让企业牢固树立安全、卫生生产的观念,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二是要把好食品安全监管关,各级政府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食品安全日常监管机制和问责机制,及时的发现并处理食品安全卫生问题;三是要把好食品安全赔偿关,对于违法生产和销售不安全食品的,除赔偿消费者损失之外,还要对厂商进行罚款,使其违法的成本增大,杜绝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

  (二)绿色交通。绿色交通是指适应人居环境发展趋势的城市交通系统,其核心是交通的通达、有序,参与交通个体的安全和舒适,尽可能减少土地和能源占用。绿色交通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人们的日常出行之中,进而创造适合人类的居住环境,并确保人类在旅途过程中达到安全、便利、舒适等目标。要达到这些目标,必须要依赖多管齐下的交通政策。

  一是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能源日益枯竭和城市道路日趋拥堵的情况下,公共交通可以发挥其大运量、高效率等优势,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排放量和缓解城市道路压力。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发展公共交通必须要做好路网规划,合理布局大型枢纽换乘点,并与周边的土地开发相结合,实现公共交通先行,带动周边发展;二是要控制私有汽车拥有量。私人汽车占用了大量的道路资源,且能源消耗量大、运能低,环境污染严重。在不加以控制的情况下,无节制的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增长不但不会方便居民出行,反而会持续造成环境恶化与交通拥堵;三是要提升公众参与度。城市交通的发展与公众息息相关,无序的交通行为将导致道路交通功能的降低和环境污染的加重。因此对于公众来说,应提高自身素质,转变观念,切实参与到绿色交通的实施中。

  (三)绿色住宅。房地产业目前已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尤其是住宅业更得以飞速发展,我国的人居环境也得到极大地提高和改善。但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住宅产业也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例如“土地、水资源浪费”,“生活垃圾无序处理”以及“光、水污染”等。绿色住宅要求从住房设计到生活方式等环节作出改变,更好的保护环境。

  一是改变家庭的消费方式。家庭对能源和水的消费,产生的生活废弃物等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环境,因此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充分循环利用各种资源,同时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二是要改变住宅的设计方式。在住宅设计中,要充分利用阳光、风等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根据自然气候设计住宅,减少资源浪费。

  二、清洁生产

  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由于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了对工业污染的防治,致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公害事件不断发生,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引起了非常巨大的社会反响。此后,安全生产逐渐得到了各国政府的关注,清洁生产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之中。清洁生产改变了只注重生产过程的老旧生产方式,强调产品生命周期的重要性,旨在减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从原料的提取到产品的最终处置对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清洁生产思考方法的独特之处在于:过去考虑环境污染问题时,往往着眼于对生产产生的污染物的治理,而清洁生产则要求将污染消除在产生之前。传统的末端治理与生产过程相脱节,即“先污染,后治理”,重点在于“治”;而清洁生产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通过不断加强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乃至消除污染物的产生,侧重点是“防”。总之,清洁生产改变了传统末端治理的被动、消极的应对策略,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防治污染的治理方式,将会对绿色发展的实现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节能减排

  我国是一个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低且资源时空分布十分不均的国家,在资源日益枯竭环境日趋恶化的情况下,节能减排成为了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关键因素。

  (一)节约能源。节约能源的关键在于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过快增长,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各级政府和环境保护部门要严格落实用地审查、环境影响评价等考核体系,对于不达标的企业要提出处罚意见,并定期将考核结果向公众公布,接受舆论监督。

  (二)节约用水。相对于能源的不可再生性,节约用水的关键在于高效地利用水资源。节水型社会的建设首先需要政府的主导,政府要提供资金来改造城市用水系统,并且根据水资源承载力来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制定科学的水价机制遏制浪费,保障公民基本的生活用水权利。其次,要把节水和防污结合起来,有水的使用就有水的排放,废水的无序排放会对土地、地下水等产生不可逆的影响,因此在研究水的使用时必须同时研究水的排放。

  (三)节约土地。节约土地要走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建设利用效率,积极引导使用未利用地和废弃地,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同时要加强政府的监督和引导作用,对土地使用进行监管并接受公众的监督。

  四、循环经济

  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特殊之处在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所有的物质都需要在这个流程之中得到合理和反复的利用,以此将废弃物的排放降低到最少。因此,循环经济大大降低了经济发展的成本,极大的促进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广泛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一定的难度,因而要将市场机制和政府作用结合起来。

  首先要重视市场机制的作用。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势,将循环经济与企业利益相结合,使企业能够通过循环经济降低生产成本;二是通过生产成本的减少来降低产品价格,鼓励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

  其次要重视政府的作用。各级政府要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之中,通过严格的制度来对企业行为进行监管。对于能够实行循环经济的企业,政府要通过减税等方式来降低它们的生产成本,以此鼓励更多企业能够自觉保护环境;对于那些污染排放超标的企业,要依据制度进行处罚。

  在现如今经济发展方式面临转型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深刻的明白:环境保护从来都不是经济发展的障碍。只有坚持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新路子——绿色发展道路,经济才能够获得持续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才能持续得到提高。

环境保护的论文8

  摘要: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农村环境,这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的国情和农村的环境形势决定的。因此,原国家环保总局专门制定了农村环境保护目标:力争在5到10年时间内明显改善农村环境,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指标。

  关键词:农村,环境保护

  1.农村环境保护的意义

  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农村环境,这是我国农村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我国的国情和农村的环境形势决定的。过去的一些教训曾告诫我们,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如果不注意环境的保护,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经济的发展只是暂时的,若干年以后将会减缓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制约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论文大全。实践已充分证明,没有一个可供持续利用的农业自然资源,没有一个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就不会有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就不会有持续发展的农村经济,也就没有广大农民真正的小康生活。因此,原国家环保总局专门制定了农村环境保护目标:力争在5 到10 年时间内明显改善农村环境,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指标。

  2.农村环境保护的目的

  已经有调研材料证明,农村环境保护是当前整个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薄弱环节,近年来为了促进城乡环境的协调发展,中国加大了农村环境保护力度,重点解决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为此原国家环保总局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启动了农村小康建设环保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几年时间使中国农村现在的水源地、垃圾污染、土壤污染等一些重要环境问题有比较大的.改善,引导农民通过改善环境来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并更新农村人口的环境理念。

  3.农村环境保护的现状分析

  3.1 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耕地质量不断衰退

  耕地质量和数量是环境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保护耕地也是保护环境。近年来国家在耕地保护管理上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如建立占用耕地的限额审批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占用耕地的补偿制度和废弃地复垦奖励制度等,基本上控制了乱占、滥用土地资源的歪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上看,保护耕地还没有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盲目开发、乱占、滥用耕地的情况时有发生,许多以往粮食产量高的农业耕地正在消失,大片大片的农田被不断扩展着的工厂和公寓大楼占去。据统计,我国现有耕地1.26亿公顷,人均耕地仅为0.1公顷,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45%,并且由于开发速度的加快,耕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耕地中的13.3%属于15度以上的坡耕地,其中25度以上的坡耕地有9100万公顷。此外,我国耕地质量普遍不高,中、低产田比例大,占总耕地面积的78.55%。耕地养分含量不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比例高达31.26%,缺氮耕地0.31亿公顷,占耕地面积的33.6%;缺磷耕地0.46亿公顷,占耕地面积的49%;缺钾耕地0.2亿公顷,占耕地面积的13%。农业用水短缺之势难以逆转,农业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受旱面积近2700万公顷,因缺水年均减少粮食500万吨。

  3.2面源污染影响广泛

  水环境污染问题通常可分为点源污染和非点源污染,点源污染主要包括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污染,通常有固定的排污口集中排放,非点源污染(NPS)正是相对点源污染而言,是指溶解的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的地点,在降水(或融雪)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或其它形式的污染。论文大全。美国清洁水法修正案(1997)对非点源污染的定义为:污染物以广域的、分散的、微量的形式进入地表及地下水体。这里的微量是指污染物浓度通常较点源污染低,但非点源污染的总负荷却是非常巨大的。

  与点源污染相比,非点源污染起源于分散、多样的地区,地理边界和发生位置难以识别和确定,随机性强、成因复杂、潜伏周期长,因而防治十分困难,上述非点源污染的地域特点实际上正好与我国农村的情况对应。随着各国政府对点源污染控制的重视,点源污染在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经得到较好的控制和治理,而非点源污染,由于涉及范围广、控制难度大,目前已成为影响水体环境质量的重要污染源。前面已经明确指出,农业自身的地域特点决定了它显著对应着存在的非点源污染,非点源污染又称之为面源污染,因此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中,不得不将面源污染的控制或治理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措施来研究。

  4.农村环境保护措施的特点

  4.1既要保护农业资源,又要防止环境污染

  在研究或采用农村环境保护措施时,应该同时注重资源充分有效地利用和环境污染的防治。为此,一方面要求遵循生态学原理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科技投入,加强基础建设等措施,促使农业生态系统内部良性循环、协调运转,从根本上改善农业资源利用率不高的状况,避免产生资源掠夺破坏现象;另一方面,要求从系统外引进新技术时,注意科学性和合理性,防止片面性和盲目性,充分发挥新技术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大限度的减轻和防止对环境的消极影响。论文大全。

  4.2既要防止工业污染,又要防止农业污染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除了巩固性地发展农业以外,也积极地发展了大量的乡镇企业,这些乡镇企业充分利用了地域优势、资源优势和劳动力优势,以从事小型化工业生产为主,从而形成了农村工农业交叉布局的新局面,同时也使得农村环境中既存在工业污染,又存在农业污染,而且农村工业比较分散的特点更加明显,农村的污染源头遍及乡镇和村以至千家万户,面广量大,增加了预防和治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所以在农村环境保护措施中必须从理论和实际上突出全面兼顾的环境保护理念,既要防止工业污染,又要防止农业污染,不能重工轻农,顾此失彼。

  4.3既要治理有机污染,也要治理无机污染

  目前,在农村工业上既存在有机污染,又存在非有机污染,因为农村工业的规模通常有小型化的特点,并且农村工业通常利用了生产农业主产品而副产的次级产品作为原料进行加工,这类原料又含有大量有机成分,所以农村工业污染通常会以有机污染为主,这已经成为农村工业污染治理的重点。同时在农业生产中,由于过量地使用化肥、农药、塑料地膜等化学物质,使得土壤中的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也并行存在,一些有机污染物降解之后又形成无机物,所以在农村环境保护或污染治理措施中应该统筹考虑,把有机污染的治理和无机污染的治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整治。

  4.4既要控制集中污染,又要控制分散污染

  农村发展小型工业之后,在一些较为确定的范围内出现集中且化学性质基本恒定的污染源,这实质上相似于在城市或大型工业区已经存在的点源污染,这类污染比较适合进行集中控制或治理。所以在城市或大型工业区域用于进行点源污染控制或治理的措施在农村仍然值得借鉴。同时还应该注意到,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和生产形式分散,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宽范围、小浓度、大总量、多种类的污染情况,这类污染最大的特点就是分散性,它不仅破坏土壤环境,同时对水环境、大气环境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在农村环境保护措施中既要重视点源控制,也必须重视分散性污染物总量的控制,研究和采取适当措施控制或治理非点源污染。

  参考文献:

  [1] 贾俊. 82个毒桶的经济“效益”[J]中国经济周刊, 20xx,(08) .

  [2] 陈柳钦.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讨[J]岭南学刊, 20xx,(03) .

环境保护的论文9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繁荣和发展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矿产开发带来的生态环境保护被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矿业经济的发展。基于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合理开采和有效利用矿产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资源环境问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其中矿产资源尤为重要。曾有观点说,随着经济的发展,矿业将成为夕阳工业,然而近几年的发展中反而更加证明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因为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源。我国的矿产资源虽然是丰富的,但矿产资源的消耗速度也将越来越快,预计几十年后,有些矿产资源将变得极为短缺,甚至枯竭。我国矿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一些危害,大量的开发活动所造成的破坏与污染越来越严重。缺乏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观,而且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开采技术、设备落后等问题,对环境的破境与污染极为严重。

  一、矿产资源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

  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露天开采会改变地形和地貌,对植被和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毁坏。

  2.不合理的地下开采引起地面塌陷,诱发地质灾害。

  3.不合理开采破坏地下水资源循环系统,造成地下水资源污染与短缺。

  4.开采所产生的废石、尾矿占用大面积土地,大量废气废水的排放。

  5.地球本身是一个稳定循环生态系统,矿业活动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有害元素的扩散。

  如果不采取综合而有效的管控措施,不合理无节制的矿物资源开采会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化学污染和环境生态破坏。生态环境问题随时都会有恶性爆发风险,并可能出现难以逆转的生态与环境灾难。

  二、国外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循环经济是指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循环,以产品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和废弃物高效回收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发展形态,重构经济系统,使其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物质能量循环利用过程。循环经济具有三大操作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俗称为“3R”原则。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环环相扣、物尽其用,每一生产过程所产生的剩余物质都可以成下一生产过程的原料,所有的物质都能得到循环往复的利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从世界范围看,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做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其中德国、美国、日本、瑞典等国先后按照循环经济发展形态重新制定了管理法规。国外对循环经济的研究和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1.加强立法管制,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日本是循环经济立法最为完善的国家,其法律法规体系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基础层面是一部基本法,即《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第二层面是综合性的两部法律,《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以及《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第三层面是据各种产品性质制定的五部具体法律法规:《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绿色采购法》。

  2.促进循环经济的经济政策

  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各国采取了许多经济政策。如资源回收奖励制度,对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征收新鲜材料税、生态税、垃圾填埋和焚烧税。

  3.健全社会中介体系

  在发展循环经济中,非营利性的社会中介组织可以起到政府公共组织和企业营利性组织所缺乏的作用,如德国专门回收利用包装废弃物的中介组织DSD、日本大阪的回收情报网络等。

  4.提高公众的参与度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的倡导和企业的自律,更需要提高广大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运用各种手段和舆论传媒加强对循环经济的社会宣传。以提高市民对实现零排放或低排放的社会意识。

  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但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也相当严重,长期以来,矿业资源开采沿用的是大消耗、低能效、粗放式的经营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着重于扩大再生产规模,不重视已开采资源的深度开发,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循环经济意识低,造成了资源的过度破坏和巨大浪费。未来面临资源枯竭、生态环境崩溃等问题,矿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

  1.矿产资源的开发率低,粗放经营。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公布的20xx年资源综合利用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约为百分之三十,比国外先进水平低将近百分之二十。我国的共、伴生矿多,在已开发的矿产中,共伴生矿占87种,对共、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的只占三分之一,综合回收率不及百分之二十。根据对全国845个矿山调查,综合利用率达百分之七十的矿山仅占百分之二,综合利用率达百分之五十的矿山不到百分之十五,百分之七十五的矿山企业综合利用率不到百分之二十五。矿产资源开发依然停留在粗放经营,低开发率的状态。

  2.矿产资源供需失衡

  我国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建设的矿山省,有三分之二进入衰退期,经过高强度的开采,矿产资源枯竭,后备资源储量不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经济高速增长,矿产需求量的增大,使得许多矿产资源耗费增速,另一方面,我国矿业秩序混乱,投资环境差,地质勘探技术设备投入严重不足,使得新发现的矿产减少,矿产资源探明储量呈下降趋势,后备储量的增长速度已经滞后于消耗速度,对整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减弱。未来几十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矿产资源消费需求还将有数倍的增长,我国矿产资源供需形式十分严峻,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3.矿产资源回收率低

  矿产资源有用矿物的回收率低由于我国选矿工艺装备、技术水平落后,加之粗放式的开采方式,使得许多有用矿物的回收率低。根据统计,我国铁矿和有色金属采矿回收率为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六十;煤矿仅为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由于技术与国外有差距,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比国际水平低出将近二十个百分点。

  4.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率低

  我国矿山排放的尾矿堆存量已达五十余亿吨,并且每年以二至三亿吨的速度增长,矿山剥离废石的堆存量达数百亿吨。由于综合利用率低,开采回收能力薄弱,尾矿中大量的有价元素及可利用的非金属矿遗留在堆存的尾矿中。

  实践证明,目前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另一方面,也是对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阻碍。矿产资源所面临的上述问题,如不能尽快解决,势必威胁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也将会造成不利影响。我国矿产资源开发面对严峻的形势,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是我国矿产资源新战略的理想选择。

  四、基于循环经济下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举措

  矿产资源所面临的问题,如不能尽快解决,势必威胁到矿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最近几年提出的“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为我国矿产资源新战略提供了理想的选择。

  1.加强学习、不断创新,提高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以及在矿产资源开发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作为一种新环保经济开发模式,必须要有强有力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来支撑,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整体战略体系的发展过程,通过“协同作用”等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使循环这一重点渗透到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2.积极进行试点测试,通过试点单位和典型企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实验,利用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为推广循环经济发展,以及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普及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合作共同,推动循环经济试点的推广。

  3.加强循环经济宣传,国土资源系统的绿色消费是推动循环经济的火车头。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公众消费绿色产品,以需求拉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广泛披露环保信息,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在消费引导方面,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起保护环境的表率作用,通过政府的绿色采购、消费行为影响事业单位、企业和公众。

  4.立足企业,引导企业大做循环经济文章,循环经济的基础是工业生态系统,资源领域循环经济的建设必须从工业生态系统和企业抓起。在工业生态系统建设的初期,由于信息不通,上下游企业很难淘通,政府需使其形成工业生态链,但循环系统的深层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具体到一个企业,要发展循环经济,首先必须做好绿色设计.推广实施清洁生产;其次还要不断研究开发绿色先进的循环经济支撑技术.加强科学经营管理。

  5.不断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在资源领域的普及推广。立法是各国推广循环经济最主要的手段,当前要尽快完善涉及矿产资源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各种单项资源与环境保护法,修改补充《矿产资源法》等相关法律,强化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循环经济的建设还牵涉到许多政策的建设与完善,如国家对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支持矿业发展。

  6.要使循环经济真正在国土资源领域实现“循环”,必须已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为目标,恢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7.矿山固体废弃物是一种宝贵的二次资源。开展矿山固体废弃物处置与处理,开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矿山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矿区生态环境质量,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五、结语

  我国的矿业经济要实现矿产资源的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针对我国的国情来制定具体的对策和措施,通过技术创新和理论实践来突破瓶颈。矿业循环经济能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和产生废物的各个环节上,循环利用矿产资源,发展矿产资源回收利用产业,以最大限度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真正实现矿产资源的循环利用。

环境保护的论文10

  不难发现,在我国人口不断增加以及社会经济大规模展开的双重压力下,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总体形势越来越严峻。与此同时,由于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村将更多的参与国际分工,特别是在新技术革命环境下,农民的生活、生产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也就日益突出。

  无论是工业经济还是农村生活的水平,俨然都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不断发展和提高。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下,各种污染问题在农村地区层出不穷,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也日益恶化,当前所面临的环境保护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众多环境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更在很大程度上威胁着广大居民的身体健康。基于此,关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研究必然是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

  一、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不可否认,“环境”无疑是人类得以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基础,良好的环境不仅能够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资源,同时也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针对我国农村地区来说,农村居民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俨然更高。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无论是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还是广大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均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然而,也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之下,资源、能源的消耗日益增大,这在很多按程度上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

  就目前我国农村环保工作的现状来看,虽然开发建设了众多蓝色工程,促进了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并且各级政府也不断加大了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对农村环保科学技术的应用也日益广泛,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控制能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局势下,相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明显处于相对欠缺的状态,这样的问题直接导致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存在很大缺陷。基于此,我们有必要进一步优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手段,以此来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环境质量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原动力”。

  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对策

  (一)以科技开发为支点,推广切实可行的环保技术

  毫无疑问,要想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我们就必须对现代科技技术引起高度重视。只有充分借助了现代科技手段,我们才能够正确认识农村环境(如化肥、农药、畜禽养殖、农膜污染等)状况以及基本规律,从而采取更具针对性的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具体来说:第一,加大对环境基础科学等方面的学习和研究,最大程度的为环保事业提供智力保障。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对生态环境的开发和保护进行深入的探究,在对待水土流失、荒漠化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上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治理。其次,要做好环境的保护工作,大范围的宣传并推广退耕还草还林以及修复植被等技术,同时,也要重视开发病虫害的预防、多种植物共生等新型的技术,尽可能的提高农村生态环境对外界灾害的抵御能力。第二,通过筛选、评价和推广等环节,对最合适的环保技术进行可行性的确定和城市的污染处理水平相比较而言,在对农村环境污染的处理上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因为农村在设备的投入上承担能力远远小于城市,即便能够支撑起投入的资金,也会因为运营资金不足而中断。所以,在农村环境治理的问题上,我们要综合现实考虑,遵循操作性强的`原则,争取利用最小的成本进行集中处理。第三,加大对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农业技术的合理运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通过对秸秆的合理利用、对土壤污染的控制等一系列的技术,可以对广大农民朋友的日常施肥等活动进行一定的技术指导,从根本上减少因为农药中化学残留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在对污染物进行控制的同时,还要大力的推广例如废气处理新技术、生物监测技术等在内的污染处理新技术,在对新兴技术的研发和利用中,还要考虑到治理成本的支出,以缩小成本为目的,提高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加大科学技术在农村环境保护中的利用。第四,科研资源要倾向于农村环境保护技术。只有依靠科研资源的有力保障,才能促进环境保护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从而使得环保技术的竞争力得以不断的提高。与此同时,也要注重对环保技术的创新。

  (二)加强环境保护监测

  在对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中,应当不断加强管理监督的力度。对农村实行一系列的排污制度,从源头上严格抓起,控制污染物的集中排放,另外,对废水、废气噪声污染等的防治以及对生态的保护等实行统一的监管活动。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监督生态建设以及生态修复工程。对生态保护区、森林公园以及风景名胜区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生态环境的稳定。还要注意对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监管。在对生态农业的建设工作中,保证各类生物的环境安全。对待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一定要实事求是的向上级进行报告,并及时的组织相关部门对污染事件进行调查和整改。对生态环境实施全方位的网络监管活动,完善和强化环境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对各地区的生态环境以质量报告的形式传送给上级环境部门。同时建议实行评比制度,并树立积极地典范,将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作为农村发展的重点。

  三、结语

  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离不开农村经济发展作为前提,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制约着农村经济的进步。所以,只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才能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环境保护的论文11

  摘 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我国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空气污染、噪音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凸现,公路环境保护问题迫在眉睫。本文主要从环境保护对公路建设的重要意义出发,以环境影响评价为手段,提出了评价环境影响不确定因素的方法。

  关键词:公路;环境保护;影响评价

  一、环境保护对公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规定,环境保护包括“保护自然环境”与“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的内容。就是说我们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要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要实现公路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注意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否则会造成公路沿线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进而衍生坡面侵蚀、泥沙沉淀、大气污染、噪音污染、资源锐减等环境问题。因此,为了保证公路的畅通安全及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在公路建设中进行环境保护显得非常重要。

  重视公路建设沿线的环境保护,采用边坡防护和绿化,有效地保护水土流失,并尽可能的避免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遭到破坏,将公路建成一条条通向全国各地的绿色长廊,使公路建设不仅成为缩短全国各地之间距离的纽带,而且能带动全国各地的生态环境,旅游环境及投资环境的改善。

  二、环境影响评价是公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必要前提

  公路环境影响评价主要通过对公路建设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识别、预测和评价,以提出合适的`清除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和对策,它是公路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和必要前提。

  1、环境影响评价有效保证公路建设项目路线方案和总体布局的合理性

  公路建设项目具有工程规模大、路线长、建设期和营运期长、对环境影响复杂等特点。合理的公路网和路线布局是保证国民经济和环境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而不合理的布局往往是资源浪费和造成环境破坏的重要原因。通过对环境影响评价可为项目的施工期、营运期的环境管理,以及沿线的经济发展、城镇建设及环境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效保证公路建设项目路线方案和总体总局的合理性,为公路建设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证,为公路沿线工业、农业、水利、林业、人口分布实现合理发展提供了可能。

  2、环境影响评价指导公路环境管理工作,减缓公路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如何减少对土地尤其是耕地的占用,一直是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先考虑解决的问题,环境影响评价在这方面的作用非常突出。如在设计安徽合肥至安庆、杭州至徽州安徽段高速公路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结果提出为节省有限的耕地资源应缩小公路边坡建议。采纳了这一建议后,每条路仅节省耕地资源就近百亩以上,有效地减少了社会矛盾和生态问题。

  此外环境影响评价在设计期的规划、景观、水质保护;施工期的环境保护在生态、水质保护、水土流失、空气质量、施工噪声等问题在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都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在实践中基本上得到了落实和贯彻,有效的减少和控制了因公路建设引发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三、公路建设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公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可以分为确定性影响和不确定性影响两大类。对确定性影响因素的评价主要是要运用各种模拟预测模型、预测未来的环境质量,然后用各种评价模型进行评价。而对于不能确切表达的环境影响因素,目前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清单法、判别法、矩阵法和网络法等,本文重点介绍对不确定影响因素的评价方法。

  1、列表清单法

  列表清单法是在进行交通运输等建设方案的影响评价时提出的一种方法,把建设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行阶段,并把拟议行动可能造成的影响,如噪声、空气质量、水质、土壤侵蚀、生态、社会、政治、经济及美学等与上述各阶段列于一个统一的表格中。根据表格可以鉴别出各不同阶段方案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的方面。该方法还制定出一个0-10的评价等级,以说明影响的大小,且能显示出最大的可能影响。

  2、矩阵法

  矩阵法通过综合考虑环境影响的“幅度”和“计数”,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一项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总体效果。

  (1)应用矩阵法要确定两项内容:一是环境影响的幅度,另一项是环境影响的重要性。前者是指环境影响的大小,用1-10的数字表示。分析每一个环境因子的影响时,可能已经取得了这种影响的绝对数量,也可以转化为1—10的数,影响幅度越大,数值越高。例如有5个经济开发方案,它们引起地面水的溶解氧将下降20%、40%、60%、80%和100%,则影响幅度可以取为2、4、6、8和10,一个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是有利的,也可以是不利的,分别冠以正号或负号。

  (2)矩阵法要确定的另一项内容是每一个影响的重要性,即权系数。权系数的大小同样可以在1-10之间作出选择。

  (3)确定了影响幅度和重要性之后,就构成一个环境影响矩阵,其包括n列(代表n个社会活动)和m行(代表m项环境影响)。以Mij表示第i个环境因素受到第j个活动的影响的幅度,Wij表示相应的重要性。

  3、网络法

  网络法可以鉴别和累积直接的和间接的影响,表示成树枝状,因此又称为关系树或影响树,它可以表示出一项社会活动的原发性影响和继发性影响。

  由于环境是个复杂系统,一个社会活动可能产生一种或几种环境影响,后者又会依次引起一种或几种后续条件的变化。例如,一项公路建设工程会引起土壤流失,使河流的泥沙增加,淤塞航道,从而会导致洪水的危害,以及会阻塞鱼类的迴游通道等。

  在应用网络法时必须注意:首先要能够有效地用概率估计出各种影响发生的可能性;其次要说明,计算得到的环境影响不是绝对值,而是相对值,可以用不同方案的比较。所以为了取得有意义的环境影响期望值,必须列出所有可能出现的,有显著意义的原因,如果遗漏了某些环节,评价的结果就可能是不全面的。

  参考文献:

  [1]张雨化.道路勘测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年72-73.

  [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12 [JTJ/T 006-98].

  [3]刘书套. 高速公路环境保护与绿化. 高速公路丛书编委会.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xx.

环境保护的论文12

  摘要:随着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房地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的情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保证居民的生活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房地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预验收质量。本文对房地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预验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定的规划化建议,希望能够引起相关人员对房地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预验收的重视。

  关键词:房地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预验收

  1房地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预验收存在的问题

  1.1被验收监测企业的环保意识较差。在现在的很长一段时期,企业普遍没有社会责任感,只以盈利为其根本目的。所以只关心如何提升经济效益,对环保方面的投入却比较欠缺。另外,一些企业没有环保意识,对项目在竣工过程中的环保验收监测不以为然,认为环境影响报告材料都是走形式,对于关系到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的各项法规和标准都不在乎。所以造成部分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不建设环境保护的设施或者消极怠工、敷衍建设。而且一些企业在进行环保验收监测的时候,动歪脑筋,习惯走歪门邪道。在进行环保验收前,对生产负荷进行控制,已达到减少污染物排放或者稀释污染浓度的现象,让环境保护验收的监测符合要求。但是在验收合格后,确加足马力进行满负荷运行,导致环保验收流于形式,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1.2环境监管机构存在双重身份。在现代的环境监管机构里,很多机构都扮演着很多角色,比如说环境监管机构需要进行环保验收的监测工作,这就需要遵守相关的环保法规和政策,这就说明这个机构具有行政单位的角色;另外建设部门需要向其请求检测,让环评机构利用相关的.技术方式做好验收和监测,这样环评机构又有了服务者的角色。在这种服务与管理同时存在的双重身份下,环评机构很难做到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环境检测。

  1.3环保验收监测没有技术支持。在高新技术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环保验收监测机构需要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如果某些检测设备缺乏,只能用传统的实验方式检测,会造成检测结果出现误差,很难进行精准检测。这样会降低环保验收的权威性。

  2房地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预验收规范化建议

  2.1勇于创新,扩宽监管手段和方法。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要加强创新工作,要丰富建设项目的环境监管手段和相关的工作方法:首先,要建立健全一些建设项目的动态管理机制,充分依靠一些政府部门建立的环境监管与应急信息系统,利用项目的审批和试运行等环节进行环境的监理和竣工时的环境保护验收。其次,要对建设项目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建设一套符合标准的监管制度。并进行有序的市场监管制度,放权于民。最后在一些明显对环境影响不是很大的项目上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简化一些验收内容。

  2.2强化监管,全面推进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要利用过程监管过程中的检测加强竣工验收时的通过率,从而加快竣工验收的速度,首先要研究一些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管理办法和工作规范;其次要进行严格的过程监管,通过环境保护法进行严格监督,让那些竣工验收工作滞后的企业集团进行限批或者是限期整改,最后要加强部门之间的联动,把那些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困难的企业通报给银监会等部门,可以利用“绿色信贷”的机制让企业加强环保意识。

  2.3具体污染治理措施。首先,对于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等到房屋的入住率达到或者超过75%以后,要对厨房里烟气集中排放的系统和地下车库的通风排烟系统进行集中检测,判断它们是否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的,另外,还有注意对排气筒进行采样监测,需要监测的因子很多,主要是油烟和氮的氧化物、非甲烷总烃、二氧化硫,确保这些污染物的排放达标。其次,对于水污染的防治措施。等到房屋的入住率达到或者超过75%以后,要对可以纳管的工程和项目,针对纳管的管口处进行取样监测;如果一些纳管没有进行自行处理到相应的国家标准在附近内河进行排放的,要注意在排污口进行取样监测。需要监测的因子很多,主要是pH值,COD、氮的化合物、BOD、动植物油等等,要和环评报告及其批复的数据进行对比,查看污水排放的值,确保排放是达标的。而且也要关注在住户阳台上的洗衣机的废水是如何排放的,这些污水理论上要和厨房里的废水、洗手间的废水一样,一并纳入到污水收集和处理的系统。其三,对于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根据我国的《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在工程的边界地带进行取样监测,并查找具有代表性的临路住户和不同的楼层的楼道内或者室内进行专业的噪声监测,查看监测的结果,确保噪音的检测值是达标的。其四,对于固废的防治措施。要查看小区内面的垃圾箱和垃圾的收集点排布是否合理,在垃圾清运的过程中是否有倾倒,处理是否及时,有没有蚊蝇擎生。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保证居民生活的稳定性与健康性,必须严格控制房地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的验收质量。但是在实际验收过程中,依旧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需要根据相应项目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监测技术和环保治理措施来严格控制房地产建设过程中的污染,保证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干净健康。

  参考文献

  [1]范例,胡志锋,梁健.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xx,22(2):5-7.

  [2]曾健华,刘杰.广西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问题和对策建议[J].中国环保产业,20xx(04):67-69.

  [3]梁继荣,陈学玲.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风,20xx,05:174.

环境保护的论文13

  1.我国非金属矿物加工与环境保护的现状与趋势

  1.1现代产业发展与非金属矿物材料及环境保护密切相关

  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或技术改造与非金属矿物材料密切相关,而且节能降耗是现代化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现代产业化的发展迫切需要非金属矿物的开发加工,与此同时也需要协调好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非金属矿产物的深加工技术对于现代新兴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且提出了发展非金属矿物深加工技术的方向和措施,例如许多非金属矿物,硅藻土、珍珠岩等加工后具有较高的活性及选择性吸附的特性;膨润土、沸石、石墨、石棉等都与航空航天技术及生物技术有关;云母、金红石、滑石等与信息技术及产业有关;现代的高技术及环境保护等均与非金属矿物密切相关。

  1.2我国的非金属矿物加工与环境保护形式严峻

  我国非金属矿物的种类繁多,而其中有一部分的非金属矿物本身或者是经过加工处理后而具有适合用于环保材料的性质,再者,我国的非金属矿物的储藏量非常丰富,价格也比较低廉,它具有处理效果好、投资少以及重复使用的一系列优点,所以受到各个开发商的青睐并且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开发加工非金属矿物。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许多国家对非金属矿物的开发都格外的重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我国非金属矿物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不注重保护环境质量,造成了对于水体以及空气土壤等的不科学合理污染。因此,我国的非金属矿物加工与环境保护的现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曰益严峻,遭受着挑战,需要迫待解决。

  2.我国非金属矿物加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我国非金属矿物加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相关的企业单位在进行非金属矿物加工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二者缺一不可,如果一味的只对于非金属矿物无节制的开发、加工与利用而忽视了环境的保护,那么经济的发展只是短暂的繁荣并不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非金属矿物加工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意义,我国未来非金属矿物开发加工的发展将以全面提升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功能或者是应用性能为s的,以环境保护为导向,以高效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宗旨,注重环境保护与非金属矿物加工的充分结合、齐头并进,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不竭动力。

  3.我国非金属矿物加工运用的科学技术与设备

  我国现代的高新技术、高科技设备、新材料产业以及环境保护等都与非金属矿物材料的开发利用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非金属矿物加工运用的科学技术与设备主要分为粉碎技术与设备、分级技术与设备、表面改性技术、干燥技术与设备、造粒技术与设备、材料复合技术。非金属矿物加工主要是指凭借一定的技术设备与工艺而制造出满足市场需求的具有一定粒度大小和物理化学性质等性能的功能性产品。

  我国生产的超细粉碎设备基本与国外的相当,但是其技术研究的起步比较晚,基础较为薄弱且发展层次良莠不齐,超细粉碎设备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控制产品粒度处于所需的分布范围内,使得混合粉料中粒度已经达到要求的产品及时地被分离出去;表面改性工艺依据表面改性的方法与设备及粉刷制备方法而异;干燥是用热能将湿物料中的湿分气化为蒸气,再利用抽吸或气流将蒸气移走而达到去湿的操作;对于粉状产品进行造粒的深度加工,不仅有利于满足生产工艺的需求,而且有利于降低粉尘污染以改善劳动操作条件;复合材料的成型方法按照基本材料不同各异,各种材料在性能上相互取长补短进而产生协同效应,让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优于原组成材料而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4.我国非金属矿物在环保工程中开发与应用所存在的问题

  4.1非金属矿物环保材料应用的范围较窄

  我国的矿物研究人员对于非金属矿物在环保工程中的开发与应用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系列的贡献与成就,但是也把我国在这一领域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反映了出来。工程化转化不高、非金属矿物环保材料应用的范围较窄等缺点,要把这些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成功的应用于实际工业生产中。我国的许多非金属矿环保材料更多的是利用非金属矿的原矿或对原矿进行简单的初级加工,这是与非金属矿物深加工领域的技术水平不高等原因有关,拓宽非金属矿物环保材料应用的范围仍然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进而改进非金属矿物环保材料应用范围窄的特点。

  4.2非金属矿物的产品档次不高且品种单一

  非金属矿物的产品档次低使得许多矿物资源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功效,而且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在一些重要领域中的应用处理还未见有更多的新的研究成果。要想改善非金属矿物的产品档次不高与品种单一的现状就要提高非金属矿物的加工技术,使得我国的非金属矿物开发与利用朝着设备大型化、加工精细化、产品功能化的方向进一步前进。只有功能明确且满足相关应用领域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要求与环保要求的.非金属矿物才能够赢得稳定的市场,避免非金属矿物资源的主观浪费,节约矿产资源与保护环境,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进步。

  5.改进提高非金属矿物加工与环境保护的措施

  ①在非金属矿物存放方面。非金属矿物的种类繁多且数量不一,_将大量矿样堆积在一起给翻找造成了困难且容易造成粉尘污染,若将它们分类存放就能节省空间,便于查找矿群进而减少粉尘造成的环境污染。②在环境保护意识培养方面。随时随地进行非金属矿物环保的宣传与教育工作,使得公众从内心深处意识到矿物加工这一过程产生的废弃物不利于环境;使用设备之前要牢固掌握操作规程以避免发生伤害事故,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管体系。③在非金属矿产物实验室的布置安排方面。为了方便及时将实验室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害气体排出室外,就必须要对非金属矿产物实验室的布置安排科学合理。可以把大型重型设备统一安放在一楼实验室,在单个的实验室内部尽可能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工作内容。④在化学药品使用方面。因为在矿物加工实验这一过程中结合使用的化学药品会产生有毒气体,所以要对于有毒药品进行严格的分级管理,需要按时按量使用,进而减少对人体及环境造成的危害。

  6.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们在享受着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产品、新物质的同时,其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状况却日益恶化,不合理的非金属矿物加工导致的环境恶化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

  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与污染十分严重,其发展趋势尚未得到有效的控制,一些传统的环保工艺及环保材料已经不能有效的解决大量的需求,所以非金属矿物环保材料在环保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我国非金属矿物在环保工程中开发与应用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探究非金属加工及环境之间的问题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希望在开发与加工非金属的同时要兼顾对水体、空气、土壤等环境因素的污染治理与保护,促进我国环境质量的改善与经济的迅猛健康发展。

环境保护的论文14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环境保护越来越被人们广泛热议和关注,创设美好环境、保护美好环境逐渐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的义务。幼儿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幼儿环保教育和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作为幼儿教师,在起点上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技能,我们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根据当代环境问题现实要求和学前教育工作实际,结合幼儿所处年龄阶段的心理、生理特点,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环境保护教育工作。

  一、 创设美好环境,激发幼儿美感,培养环保习惯

  幼儿教育工作者有这样一种共识,“营造美的环境就能创造美的心理体验,同时糟糕的环境则会导致不健康的心灵”。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主要靠外界环境的微妙变化、作用和影响逐步获得,试想,一个杂物满地、绿化不足、不讲节约的幼儿园怎么能够培养出幼儿积极的环保意识?一个教师随意踩踏花草、不珍惜粮食、不爱护环境的幼儿园,怎么培养出爱护自然环境的幼儿?所以,为了幼儿能够成长在健康、美好的环境中,必须创设和优化幼儿园环境。幼儿园环境是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外因,它不仅是幼儿园环保教育的载体,还是幼儿园环保教育的显性文化。幼儿园环境既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场地,又是陶冶师生心灵的无言之师。

  (一)创设和教育要求一致的优良环境

  为幼儿创设一个美好的环境,我认为首先应该重视绿色幼儿园的创设。绿色文化的配置,需要不断增加幼儿园新绿,力争做到绿化面积大、数量足、种类全,与周边环境融合,为幼儿学习生活增色。其次是大力提倡盆景文化,引导师生进行盆景培育、花卉栽种、根艺创作,通过形态丰富的盆景和根艺作品,营造良好的环保教育氛围。再次,是要强化楼道文化,精心设计、合理谋划、板块明晰,安排生态、水资源、节能、环保、爱护地球母亲等内容的宣传项目,让幼儿园的墙壁都能发挥无声的育人作用,创设环保教育良好环境。最后要大力构建垃圾文化,教育倡导废弃物回收,变废为宝,幼儿教师示范带动全体幼儿养成良好的'环保及废物利用习惯。幼儿园通过建设优雅、舒适的文化环境,让教师和幼儿都能充分感受外在的环境保护教育气息,让环境保护教育能够真正从深层散发和融合,以此来培养和强化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在幼儿一日生活中融入环境保护教育

  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和环保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绝非一日之功。我们在幼儿的环保教育中,应该更加注重以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和要素为突破口,对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行为进行培养和强化,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自觉的环保习惯。按照幼儿一日生活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提出诸如“五会”“五不”的习惯要求,即学会用餐、不洒饭粒,学会回收分类废弃物、不乱扔垃圾,学会自己如厕、不随地扔垃圾,学会轻声走路说话、不大声喧闹,学会节约用水、不浪费水。平常学习生活中,教育和引导幼儿形成及时关灯、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省纸张、珍惜粮食的习惯;平常活动中,通过带领幼儿捡起幼儿园内外果皮纸屑,随时随处把丢在地上的果皮纸屑捡起并送回垃圾桶,在各个班级设立“环保小卫士”奖项,通过鼓舞和奖励,不断强化幼儿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在园外集体活动中,纠正孩子们乱扔食品袋、果皮的坏习惯,引导他们自己随身携带垃圾袋,让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能自觉主动收集废弃物。同时,鼓励幼儿随时收集废纸、废易拉罐、费饮料瓶等废弃物,但不是把它们当做垃圾扔掉,通过在手工制作课中利用废弃物制作手工作品,教育幼儿形成废物利用的习惯,也可以通过卖掉收集的废弃物换钱后购买花草、图画等,让幼儿懂得垃圾再生利用的道理,告诉孩子们这样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如果幼儿教师能够日复一日地坚持,久而久之,幼儿就能自觉形成环保习惯,让从小形成的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收益终生。

  二、 借助环境节日,开展主题活动,倡导绿色环保

  为了教育引导幼儿进一步树立环保意识,全面倡导绿色环保的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在幼儿园环保教育中,我们可以环境节日为契机,组织开展多种环保主题活动,让幼儿切身体会环保和节约的重要性,逐渐学习和掌握环保知识和技能。

  (一)经常组织开展绿色环保主题活动

  充分利用大自然的资源,组织开展“废弃物利用”“多彩的叶子”等主题活动,组织幼儿进行废弃物手工制作,校内外捡落叶、制作叶贴画等环保活动,让幼儿经历废物变宝和一物多用的过程。通过废弃物制作竞赛、环保作品展览等活动,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通过开展小种植活动,带领幼儿参与园内花草种植区域的花苗培植,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培土、浇水,共同感受种植的快乐和幸福,还可以让孩子们在家中与家长共同培植花苗,带到学校共同绿化幼儿园。通过在各班组织开展“绿色环保”主题绘画、创作活动和环保标志设计活动等,强化幼儿的绿色环保意识。在课堂中利用儿歌、诗歌或故事给幼儿创设“绿色环保”的宣传阵地,让幼儿在故事或诗歌中体会“绿色环保”有多重要。通过大量的“绿色环保”专题活动,培养幼儿的绿色环保意识,幼儿再带动他们的家长、乃至社会,通过这样的以点带面的方式,让更多的人有了环保意识,共同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

  (二)利用环境节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

  为不断加强幼儿的环保教育力度,我们可以借助幼儿熟悉的环境节日,开展各项环保教育活动,巩固幼儿环保教育成效。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我们可以围绕“树木”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比如树的分类、用途、与人类的关系、对环境的影响等活动。在“爱鸟周”中,要求幼儿收集鸟类信息,让幼儿学会辨别益鸟和害鸟,在班级里布置鸟类专栏,激发幼儿保护鸟类的情感。在“世界水日”,可以组织孩子们观看缺水后果的图片和视频,结合生活中具体的事例,让幼儿用手中的画笔展示自己家中是如何节水的。地球日,我们可以开展“我爱地球”活动,让幼儿在圆形纸张上展示自己心中美丽地球的样子,在绘画中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 加强与家长交流,家园联合,提高环保教育实效

  只有得到家庭教育的呼应和配合,幼儿园的环境保护教育效果才能得到巩固和提升。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和联系,让家长明白环保教育中对幼儿及家长的相关要求,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共同巩固环境保护教育成效。如要求家长言传身教,用自身的环保行为影响孩子、教育孩子;要求家长多带领孩子亲近大自然,多给孩子讲解环保方面的知识,激发孩子的环保情感等。

环境保护的论文15

  1 当前的环境状态简述

  在多年的奋斗之下,我们国家的环境在总体上有了一定的变化,开始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不过并没有从根源上处理好。此时不论是水亦或是大气的品质都在变差,我们的生态系统变得脆弱不堪。总的来讲,我们国家当前的环境治理工作开展的还不是很到位,一直存在的工业及生活污染都没能处理好,新问题又来临,这些负面现象的存在严重地干扰到经济的发展。

  2 为什么要开展环境保护工作

  2.1 通过环境保护工作可以带动经济发展

  环境和经济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稳定的生态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环境问题从根源上来看,是发展不当导致的。它和经济发展是一起的,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处理污染。

  只有做好环保工作,才可以带动经济发展。具体来讲,体现在如下几个层面中:一是通过认真执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严格环境准入制度,严格执行产业经济政策,积极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有利于合理引导投资方向,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科学发展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二是通过削减排污总量,开展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工程,既减轻了环境污染负荷,同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发展容量。

  实践证明,新建并运行好一座污水处理厂相当于给一片工业项目营造了水环境容量,拆除一批燃煤锅炉、“倒”掉一批分散的烟囱,相当于腾出了新建一座小型电厂的环境容量,还优化了产业结构。

  通过“治老补新、以新带老”盘活环境资产,让出环境空间给新兴企业加快发展,就能够从环保角度对经济发展以最直接的支持和促进。第三,通过开展环保活动能够带动技术进步,更好的利用资本。第四,优秀的生态品质已然成为当前城市竞争的关键要素,能够增加城市的凝聚性,带动经济发展。

  2.2 保护环境是以人为本的直接体现

  环境是我们生存的重要前提,只有将环境保护好了才能够保护好人类。通过环保工作的开展,能够确保生产以及生活活动安全,能够保证群众的饮用水安全,吸入的气体安全,吃进去的食品安全。一旦水源或是大气等被污染了,我们的身体就会出现很多不适症状,比如最近几年多发的癌症就是最为典型的案例。

  通过分析全球的环境问题我们可知,像是之前非常著名的伦敦烟雾事件等许多的案例都能够告诉我们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当前由于经济高速发展,此时人们的温饱已经不成问题了,人们更加关注的身心健康,关注的是生态健康,对于环境品质的规定越来越严苛。提升生活的品质,增加人的寿命,就成为了当前各项工作的重点。

  2.3 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们国家仅仅的用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将赶上了西方国家通过百年发展得来的成就,这种发展速度非常让世界震惊。不过,在震惊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种成就的获取其实是以快速消耗资源以及危害环境而得到的。它是在透支生态的前提下实现的,是一种不合理的发展模式。

  我们国家虽然只生产了全球产值的百分之四,不过使用的能源却非常多。万元GDP 的能耗水平超过发达国家3~11 倍;我国石油消费量的1/3 要靠进口,世界铁矿石和铝矾土贸易量中的大部分被中国采购。

  中国在人均GDP400~1000 美元的条件下,出现了发达国家3000~10000 美元期间出现的`严重环境污染。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方式非常的不节约。历史造成的生态问题已然成为了当前干扰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它们的存在严重地危及到广大群众的生命安全,而且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3 新形势下做好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

  3.1 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

  首先要划定饮用水保护区,真正地开展好水源保护工作,为城市储备备用水,为广大农村创造安全水。第二,要将保护区之内的污水排放口去除,管理好养殖业,防止有害物质流到保护区域之内,做好事故预控工作,保证水源安全。第三,要积极地整改重点流域,加大“三河三湖”、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力度。四是要把渤海等重点海域和河口地区作为重点,加强海洋环保工作。最后,严禁朝河湖区域释放有毒物质超过排放标准的污水。

  3.2 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首先要提升原煤洗选的脚步,尽量地减少煤炭中的硫成分。

  二是要加强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新(扩)建燃煤电厂除燃用特低硫煤的坑口电厂外,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设施或者采取其他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措施。

  三是要在大中城市及其近郊,严格控制新(扩)建除热电联产外的燃煤电厂,禁止新(扩)建钢铁、冶炼等高耗能企业。第四要结合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制定对应的脱硫指标。第五要积极地开展粉尘治理活动,制定节能策略。

  最后,合理利用风能以及太阳能等,关注核电事业,合理开发水资源,增加洁净能源的比例,降低污染物的释放量。

  3.3 以防治污染为重点,加强城乡环境保护

  首先要做好基础项目创建工作,提升污水的治理效率。

  第二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生态保护,尽量地将原始林地以及河湖项目等留存,确保生态稳定。

  第三,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地开展土壤污染整治工作,对于那些污染较为厉害的土地适当调整。第四要正确使用肥料,避免薄膜对土地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五,在广大农村推行改水以及改厕活动,合理地利用秸秆,开展沼气项目,认真处理各种垃圾,努力创建生态乡村。最后,要认真开展节水以及生态化农业,积极地开展养殖污染整治工作。

  3.4 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

  第一要将生态保护和整治工作放到一起来开展,将关键点放到处理资源的不当使用上。

  第二要重点保护原生林地,结合所在区域的具体特点开展治理活动,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原植被恢复、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和防治石漠化等治理工程,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草原沙化。

  三是要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建设节约型社会。

  四是要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和旅游开发的环境监管。五是要做好红树林、滨海湿地、珊瑚礁、海岛等海洋、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

  4 结束语

  在当前社会,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此时人们的思维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类开始关注生态健康。绿色经济必然会成为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因此,如何协调环境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现代文明是实现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关键。

【环境保护的论文】相关文章:

环境保护的论文06-07

环境保护论文06-07

环境保护的论文11-02

环境保护学生论文02-26

环境保护学生论文08-16

环境保护的议论文08-08

风力发电环境保护论文08-19

生态环境保护的论文06-08

环境保护的论文(15篇)11-03

环境保护的论文15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