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理工论文>计算机信息技术>福建省图书馆闽台地方文献收集与利用

福建省图书馆闽台地方文献收集与利用

时间:2023-02-22 16:00:07 计算机信息技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福建省图书馆闽台地方文献收集与利用


【摘要】 本叉介绍福建省图书馆收集本省和台湾地方文献尤其是关於福建和台湾之间历史联系的各类文献资料的主要方法和馆藏现状,分析上述馆藏的利用价值和实际使用情况。讨论福建省图书馆与台湾同行合作进行双方读者用户所需的闽台地方文献收集与利用的可孑于方案。

福建省图书馆闽台地方文献收集与利用

福建省图书馆目前所收藏的二百多万册(件)文献资料中,福建地方文献约为二十万件,台湾地方文献约为一万件。所谓地方文献,目前在国内图书馆界定义繁多,莫哀一是。我馆在实际运作中,对重点收集的福建和台湾地方文献范畴界定为:第一,舆福建、台湾两地有关的名人所撰文献资料;第二、记载福建、台湾两地有关情况的文献资料。由於闽台两地历史渊源极为深远,约有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台湾同胞祖辈曾与福建这块土地有著千丝万缕的关联。因此,我馆在日常业务工作中将闽台地方文献视为统一的特色资源加以收藏、开发、利用。

我馆比较积极主动地注意收集入藏福建、台湾地方文献的做法始於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时著名学者、地方文献学家萨兆寅先生担任福建省图书馆馆长後,即千方百计多方征求收藏各类地方文献。以谱牒为例,至五十年代初期我馆仅家(族)谱即已收藏近百种之多。到六十年代初,又增至二百种,二百一十六部三百九十八册,从1989年起,我馆在特藏部内专门成立地方文献室,从事闽台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保管、研究业务。今年初,根据台湾文献藏量的增长和新时期新的业务需要,我馆又调拨专业人员、专门经费和相关馆藏文献资源开设台湾文献研究室,拟逐步将该室建成我馆独具特色的部室之一。

我馆目前收集闽台地方文献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其一,从1989年开始我馆每年都派出专业人员到全省各市、县访求收集地方文献。一方面说服动员有关部门和个人,将其所编撰或所收藏的相关文献资料捐赠我馆收藏,另一方面对较有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料在必要时亦出资购买或影印人藏。随著市场经济的意识日渐渗透至社会各个角落,现在向社会有关部门或个人征求文献资料,免费的可能性已经越来越小(有些较为珍贵的资料,甚至单凭愿意付费也不一定能如愿购入)。为此,我馆每年都安排数万元专款,专用於从社会收购或复印经我馆专业人员评估认为具有收藏价值的地方文献资料。其二,通过各种渠道,舆美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港澳台的各界人士取得联繁,通过互惠合作,征集到大量海外印发的与闽台有关的报刊图书及非正式出版物。

访求地方文献的工作虽然十分艰辛,但所获颇丰,令人欣慰。经过十馀年的努力,馆藏地方文献品种舆类量均有较大增长。其中地方志、家(族)谱、闽人著述三个重点方面,不但入藏类量有加,质量也得以提升。例如,经友人帮助,近年我馆从日本复印取得明版《沙县志》及原来缺藏的我省其他州府县镇志、山水志、寺庙志计二十馀种;近十年间我馆家族谱品种增加了六百多种(仅1999年底的一次外出访求,即收集新旧家族谱三十多种),使馆藏家族谱总数超过一千种,涵盖姓氏九十二个;每年新入藏闽籍人士著述数量均在二百种以上(不含从中文采编部等其它渠道入藏之文献)。从海外获取的大量文献资料,相当一部分是当地福建同乡会或各类华人华侨社团的出版物。从台湾获取的地方文献资料,多为家(族)谱、古代闽人著述、文史哲类出版物、寺庙宫观出版物、风土民情出版物以及教育学、文学、社会学、版本学等专业博士论文等。

我馆目前所藏闽台地方文献的主要特色,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姓氏谱牒,特别是福建、台港澳以及东南亚华人华侨中的主要姓氏、名门望族之谱牒,我馆已基本做到一姓至少一种谱,最多者达到一姓六十多种谱。以台湾十大主要姓氏为例,我馆所藏族谱有:陈姓四十八种、林姓六十一种、黄姓四十一种、张姓二十种、李姓一十六种、王姓一十七种、吴
姓二十五种、刘姓二十八种、蔡姓一十种、杨姓一十六种等。我馆所藏家族谱修撰年代上自明朝下迄现代。收藏重点为历代与福建有关的名人族谱(如:王审知、朱熹、蔡襄、郑成功、施琅、林则徐、沈葆祯、陈宝琛、林森、萨镇冰、严复、谢冰心等)、明确记载从福建迁居台湾及海外情况的各姓族谱(如《石井本郑氏宗族谱》、《青阳蔡氏重修族谱》等)、舆福建有关的客家人族谱(如《重修闽粤赣武威廖氏通谱》、《闽汀华氏族谱》等)、福建少数民族族谱(如《白石丁氏古谱》、《晋汀粘氏族谱》等)、福建古代刻书家族谱(如《书林余氏重修定谱》等)、福建罕见姓氏族谱(如《蓬湖祖氏族谱》等)。我馆这部分谱牒,从数量上看在国内图书馆界排不上第一,但由於内容信息独特,现实使用价值较高。1998年冬,其中部分谱牒应邀曾到台湾巡展过。

2.福建全省各地地方志收藏较为齐备。收藏了从宋代编修的《三山志》到当今新修的各地地方志,从省志到各地府志、州志、县志、乡镇志、山水志、寺庙志等,共计五百六十七种,二千余册。这些省内各类方志,地域覆盖全面,种类比较齐全。据1985年版《中国地方志联合目录》记录,我馆藏有1949年以前的地方志三百六十种,距已知同期尚存全部福建地方志三百六十五种仅差五种。其中较有价值者如,《闽书》一百五十八卷/(明)何乔远撰/明崇桢二年刻本;《闽书抄》(存《方外志》)二卷/明刻本;《建宁府志》五十二卷/(明)宋东光撰/明万历刻本;《建宁府志》四十八卷/(清)邵山张奇修撰/清康熙三十二刻本;《诏安县志》一十二卷/(清)秦炯纂修/清康熙三十三年刻本;《浦城县志》一十六卷(存卷一至八)/(明)黎明范纂/明万历三十七年刻本等。此外尚有一批名贵的抄稿本,如;《邵武县舆图》一卷/佚名制/清邵武县署抄本;《重纂福建通志议》一卷/佚名编/旧抄本;《闽大记》残卷/(明)王应山等纂/(清)陈寿祺抄本;《三山志》四十二卷/(宋)梁克家主修/抱山堂抄本;《屏南县志》六卷/(清)梅鼎臣主修陈之驹等纂/清道光稿本;《晋江县志》七十七卷/(清)胡之(钅 吴)主修周学鲁等纂/清道光九年稿本等。上述这些地方志不仅具有较高版本价值,且因大多经由历代福建著名藏书家如郑杰、徐勃、陈寿祺、龚易图、沈祖牟、康爵等承延收藏,存有这些名家的题跋、印记,所以十分珍贵。

3.福建地方文史资料入藏也较丰富,计九十余种,一千多辑(册)。一些早期的地方资料油印本、打印本,仅我馆尚存,原地现已无处可觅。我馆所收这类资料,由於多是作者亲历、亲见、亲闻所记,或由作者搜集大量史料而撰,因而较为详实可靠。其内容主要反映福建全省各地(从省、市、
县到区、乡、镇、村)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佚闻掌故以及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史料等,其中不少资料内容也涉及台湾。有关台湾史实资料的如《晋江文史资料》第四辑中的“宋元两代台湾澎湖隶属泉州府晋江县”、《龙海文史资料》第二辑中的“忆家乡,念亲人——回顾在台湾日本殖民统治
下的生活”等;有关闽台血缘关系的如《闽候文史资料》第四辑中的台湾‘镜江派’宋氏与江口宋的渊源”、《石狮文史资料》第一辑中的“闽台粘氏 满裔同根”、《同安文史资料》第八辑中的“明清年代同安县向台湾移民史略”、《宁化文史资料》第十辑中的“宁化与台湾部分姓氏渊源初探”、《德化文史资料》第十辑中的“屏东嵌顶李氏与德化诗墩李姓本一家”、《将乐文史资料》第一辑中的“将乐县光明郡龟山始祖杨子江世系简表”等;有关闽台共有民间信仰的如《泉州文史资料》(新)第九辑、第十辑中的“从对清水祖师的信仰看泉、台之间的神缘关系”、《惠安文史资料》第三辑中的“台湾伊斯兰教来自大陆”等。上述所举各例,仅为冰山一角,但也可窥见这部分资料确有其独特的参考价值。

4,闽台共有民俗和民间信仰方面文献资料收集较为广博。由於闽台地缘亲近,人文同源,因此语言相同,习俗相近。而在民间信仰方面,天后妈祖、临水夫人、保生大帝等神祗均为海峡两岸人民所共同信奉膜拜。我馆收藏的这两方面资料,对海外民俗文化和民间信仰研究者颇具吸引力。此中较
有代表性的馆藏加《福建风物志》、《闽台风情录》、八闽掌故及各地掌故类图书、《海神天后东渡台湾》、《湄洲妈祖——纪念妈祖逝世一千周年》及其他大量有关妈祖的各类型文献资料等。对於研究闽台共有民俗和民间信仰的论著,我馆也十分注意收藏,如《妈祖研究贸料汇编》、《妈祖研究论文集》、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编《闽台文化研究》和《同根同祖源远流长》、省档案馆编《闽台关系档案资料》、万平近主编《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史料》、林仁川、黄福才著《闽台文化交融史》、汪毅夫著《中国文化与闽台社会》、徐晓望著《福建民间信仰源流》和《福建思想文化史纲》、王耀华主编《福建文化概览》等。

在抓紧进行闽台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的同时,我馆还著手开展对这些文献的整理和开发利用。目前已经在部分古典文献的整理出版和馆藏谱牒的编制目录、编撰提要,以及建设地方文献目录数据库等方面取得一些进展。

在部分古典文献整理出版方面,我馆和福建省文史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等单位合作,就明季以来闽人集部、学术著作以及笔记等资料进行选编,分辑汇入《福建丛书》,交由杨州广陵古籍刊印社出版。该书采用影印制版,以保留原始文献原貌,且所收之闽事文献和闽人著述均有较高学术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由於所采原始文献多为合作各馆之稀有藏本,因而是一宗比较珍贵的福建文化遗产。迄今合计已出版三辑近三十种,受到海内外关注福建文史学术研究的专家学者的普遍欢迎。

在馆藏谱牒的整理开发方面,我馆为方便读者查检,1985年组织专业人员编印了《福建省图书馆馆藏族谱目录》。从1998年开始我馆即在特藏部著手建设“福建省图书馆藏族谱书目提要数据库”。该库各条记录检索点拟定为文献题名、著作责任者、版本、分类号,且均含内容提要。目前特藏部正组织从业人员全力以赴加紧编撰,拟将一千种左右馆藏家族谱信息早日上网,供海内外学者、谱牒编修人员及华人华侨查阅。

我馆收集入藏闽台地方文献的目的,一是为了让社会公众更好地利用这部分资料,二是为了抢救保存这些珍贵资料,将其留传后世。现在回顾总结这些文献使用情况,应该说作用和成效不小,但可进一步挖掘的潜能也还不小。省专家学者和有关单位对这些文献的使用范围大多侧重於地方志、地方史料、历史人物传记和闽人诗文集等方面。近十几年来,由於国内各级政府大力提倡修地方志,因此我馆所藏全省各地历代方志,成为全省各地的方志编纂办公室在编修新志前必查的参考文献。有些方志办的工作人员在我馆查阅当地古方志时,还编辑出版了一些诸加《长汀纸史》之类的专业史志。福建省文史馆、福建师大中文系和历史系、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单位的专家教授均为我馆特藏部的老读者。他们依据我馆所藏闽台地方文献研究撰写、编辑、出版的《台湾近代学文丛稿》、《台湾社会与文化》、《台湾文化概观》、《沈葆桢评传——中国近代化的尝试》、《林则徐全集》等论著可谓硕果累累。福建电视台、福州林纾纪念馆、乌江中国近代海军博物馆、福安市政协、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等单位都从我馆所藏地方文献中查得许多急需资料。十多年来,我馆提供的此类专题资料查询服务事例不胜枚举。而海外读者用户则大多看重我馆所藏家谱,主要用於寻根认祖之需,也有用於进行学术研究的。如1992年应台湾许氏宗亲会来函要求,我馆专业人员经认真查考,从所藏《圭海许氏世谱》等谱牒中为该会查清龙海许氏始祖入闽的详细经过史实。又如应台湾翁氏宗亲会要求,经我馆专业人员多方查证,最转为该会查清安溪翁氏“金圭”堂号的来龙去脉。近十年内,我馆专业人员共为台湾、香港、东南亚等地二十多个姓氏的同胞提供了宗族源流的多项考证服务。在为海外读者用户提供寻根服务的过程中,有时并非仅靠查阅或提供馆藏文献即可解决问题,有的还需通过外出实地访察,才能得到答案。如台湾台中一位原籍厦门同安的李先生写信要求我馆协助查询其祖居地“地山”现为何处。我馆专业人员查阅馆藏十余种李氏族谱,均无所获,后在外出徵集地方文献时,发现线索查得李先生所记祖居地“地山”即闽南话“兑山”之音讹,并从《重修地山李氏族谱》等谱牒中的记载,为其寻得现居厦们集美区后溪镇的“兑山”李姓族亲。对于此类较为复杂、花费较多精力才能解答的来自海外的委托咨询,我馆专业人员均抱在可能情况下尽力为之的态度。一般而言,如我馆所藏文献无法查到答案,解答成功的机会就较低,但有时通过工具书提供的线索,也能为海外同胞解决问题。如1999年我馆特藏部专业人员就曾应台湾一位申先生的电子信函要求,为其代查到国家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等单位藏有我馆未入藏的申氏谱牒,申先生十分满意。海外对谱牒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则大多将我馆所藏谱牒用於从事华人姓氏源流、客家文化和中国书史等方面的研究。

从数量上统计,迄今为止来自海外的对我馆闽台地方文献的使用服务要求,不及来自福建省内的多,而福建省内读者对我馆闽台地方文献的咨询要求,又不如读者对我馆其他各类文献资料的咨询要求多。此中固有该类文献自身特有的某些客观限制因素,亦有我们对这些文献所作宣传力度不足、开发程度不深等主观努力不够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亟待解决。借此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界同仁会聚研讨的良机,谨将我馆所藏闽台地方文献的主要情况作一通报,祈盼各位同仁帮助大力宣传,以利我馆所藏能为海内外更多同胞服务。同时,也热切期盼各位同仁鼎力相助,协助我馆继续大力收集台湾所修各姓家族谱、闽台渊源关系史料、台湾出版的有关福建民俗地理的资料、闽台民间共有宗教信仰资料、舆福建有关的同乡会、各姓宗亲会等社团的各种印刷品和出版物、流寓台湾的闽籍人士(尤其是古近代闽籍名人)著述和台湾客家研究的资料等。我馆十分乐意采取接受捐赠、购买原件或影印件、互相交换等方式获取上述文献。衷心祝愿海峡两岸公共图书馆界今後能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加强业务交流,为广大海内外炎黄子孙提供更多更好的阅读服务。

注:本文写作过程中,承蒙福建省图书馆特藏部林永祥副主任提供协助,谨此鸣谢。

〔出处〕



【福建省图书馆闽台地方文献收集与利用】相关文章:

浅谈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利用08-09

浅议地方文献的收集与利用08-09

地方文献收集利用补遗08-09

略谈民族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收集、整理和利用08-09

谈地方文献的收集和开发利用08-09

论地方文献的收集和开发利用08-09

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征集与利用08-09

地方性高校图书馆收集、整理和利用地方文献浅议08-09

高校图书馆应收集地方文献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