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化学论文>化学论文

化学论文

时间:2024-07-05 11:59:57 化学论文 我要投稿

(必备)化学论文15篇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论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必备)化学论文15篇

化学论文1

  摘要:无机化学课程作为地球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建立地球化学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基石。在授课过程中,以扎实基础理论、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和激发学生专业兴趣为目的,通过穿针引线、旁征博引和因势利导的教学方式,使地球化学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提高专业素养,进而成长为高水平的地质专业人才。

  关键词:地球化学;无机化学;教学

  地球化学是地球科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顾名思义,地球化学就是地球的化学,它是研究地球(包括部分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及化学演化的学科,是地学和化学边缘杂交的产物[1],是建立地球化学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的基石。由于地球化学是地质学与化学的交叉学科,那么化学课程无疑是地球化学的基础。化学相关课程作为石油、地质类院校地球化学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如何有效地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这一专业基础课的同时,对地球化学专业有所了解,培养对本专业的忠诚度,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目前,长江大学地球化学专业开设的化学类专业基础课之一为无机化学,下面谈谈本人在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尝试和心得。

  一、穿针引线,融会贯通,扎实基础理论知识

  无机化学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多,包括大量抽象理论、公式和原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花大量时间掌握。实际上,很多知识之间存在着联系。只要学生扎实掌握了基本概念和原理,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便可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以平衡常数K为例,第一次接触这个概念是在化学平衡及其移动部分:在一定条件下,任何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系统内各物质的.浓度(或分压)以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为一常数。由于该常数是由实验获得的,故称为实验平衡常数。将相对平衡浓度(相对平衡分压)引入到实验平衡常数中,便得到常用的标准平衡常数Kθ[2]。学生一旦在首次接触平衡常数时就扎实掌握,那么对于后续章节,如酸碱平衡的解离常数(酸碱水溶液中解离的标准平衡常数),沉淀—溶解平衡的溶度积常数(难溶电解质在其饱和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的标准平衡常数),配位化合物的稳定常数(配位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等便可以很好的理解和把握。通过这种学生打好基础、教师穿针引线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将大量知识内容串联起来,便于掌握,使内容看起来没有那么繁多,还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

  二、旁征博引,学以致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在学习无机化学的过程中,学生经常感觉内容枯燥,不易提起学习兴趣。因而在讲课过程中,由浅入深,理论联系实际就尤为重要。将课本内容与生活现象、社会时事和科学前沿结合起来,既可以激发学习兴趣,也可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介绍熵增原理时,可以将古语“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作为引子,来阐述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事物都有向混乱度增大(也就是熵增大)的方向变化的趋势,俭朴的生活要自我约束才能做到。同样,想把某个东西变得更好、更有序,就要对它做功。比如,要成就一番事业,就要加倍努力,付出多于常人;要保持好的身材,就要不断地健身和控制饮食;要做个有修养、有气度的人,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断地修为。以上都是不同形式的做功。拓展了这些内容,使同学深刻理解知识点的同时,进一步明白“只有付出,才会有收获”这一道理。将教学内容与社会热点相结合,也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目前雾霾已经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方面,雾霾作为一个分散系统,其组成成分、危害性、监测方法和防治方法等,都可以引导同学关注。这些内容的引入,使同学获得相关知识的同时,关注社会时事和热点,不因在校学习而脱离社会,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一些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化学问题也是年轻大学生的兴趣点,如姆佩巴效应的发现及研究过程[3],很多同学就非常好奇。该实验操作起来相对容易,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就可以自己动手还原这一过程,可以用不同的物质来验证姆佩巴效应,在寓学于乐的过程中培养青年人的探索精神。另外,在讲授玻尔理论时,正值诺贝尔奖发布时间,借机向同学介绍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获奖人及其成果,使同学在了解最新科学前沿的同时,对科学研究工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因势利导,渗透专业知识,激发学生专业兴趣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的化学”的一门科学,从事地球化学专业的实际工作和研究主要依赖于化学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溶解-沉淀反应、酸碱理论、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气体、溶液、相体系等化学理论广泛应用于地球化学专业的各个方向:如硫化物矿床的次生富集带的研究涉及了置换反应,流体包裹体的研究主要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溶液、相体系等化学知识为理论基础,岩石学的研究主要涉及元素性质等方面的知识。因而,化学基础知识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尤为重要。而同学在学习化学课程的时候,并不清楚课程和专业之间的联系,对专业的意义在哪里。这时,就需要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利用有利的时机,将化学知识与地球化学专业联系起来,向同学渗透专业知识,培养用化学理论和方法解决地质问题的专业思维方式,进而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具体来说,在讲到反应速率这章中的一级反应时,适当渗透同位素地球化学中的年代学内容。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是同位素地球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根据放射性同位素衰变规律确定地质体形成时间和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来研究地球和行星物质的形成历史和演化规律的。同位素地质年代的测定基于元素放射性衰变定律,而衰变定律正是化学反应速率中的一级反应,换言之,一级反应是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理论基础。因此,借讲授一级反应这一知识点时,将同位素测年的知识融入进来,使所学知识用到实处,更能激发学习热情。

  同时,年代学涉及的一级反应得到的年龄结果大多是以百万年(Ma)计的,使同学了解地球的年龄、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从而意识到自然的伟大,人类的渺小,对自然资源、环境要有敬畏之心,珍惜之意。酸碱平衡中溶液酸度的计算可以计算地表水的pH值。以石灰岩发育地区为例:该地区地表水(H2O)的特点是与大气(CO2)接触并与石灰岩(CaCO3)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aCO3+H2O+CO2葑Ca2++2HCO3-,该反应控制着地表方解石的溶解和沉淀,式中又暗含着P(CO2)的控制作用,这与体系所处的压力有关。当氢离子(H+)浓度增加时,平衡向右移动,即石灰岩(CaCO3)溶解,石灰岩地区的溶蚀地形就是这样形成的;相反,氢离子(H+)浓度降低时,即pH值增大,则平衡向左移动,方解石沉淀,形成石笋、钟乳石等。反应达平衡时,经溶液酸度的计算可得石灰岩发育地区地表水(同时与大气接触)pH=8.4,为碱性溶液[4]。氧化还原反应是地壳中最常见的水-岩化学作用类型之一。氧化反应实际上是电子转移的反应。如铁的硫化物发生氧化时,在水的参与下,二价铁离子失去一个电子被氧化成三价铁离子,氧接受电子由原子态转变为负二价离子:3Fe2S+8.5O2+3H2O=2Fe3O4+3H2SO4。氧化反应形成了硫酸,而酸的存在可以进一步加速岩石的氧化。以上这些,都是将专业知识引入到化学课程的实例,使同学了解化学知识的专业应用,学习不再盲目,也有利于对地球化学专业的了解。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对于地球化学专业的化学类基础课,无论是无机化学,还是其他基础化学的教学,都应本着扎实基础、学以致用和结合专业的原则,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这些基础课程的现实作用和对后续课程的重要意义。在教师积极引导下,尽早了解自己所学专业,激发专业兴趣,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达到良好教学效果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为将来的科研和实际生产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教研所.高等地球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大连理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3]胡锡晟.“姆佩姆巴效应”的启示[J].发明与创新(综合版),20xx,(9):1.

  [4]赵伦山,张本仁.地球化学[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8.

化学论文2

  一、高中化学情景教学的策略

  1,借由实验创建情景

  我们都知道,高中化学是比较抽象的,实验是化学的前提,很多的化学内容都是借由实验的方式获得真知的,因此,借由实验去创建教学情景,是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方式之一。比如教师在讲到硫与含硫化合物的转变的时候,能够先给大家展示一些由硫磺构成的东西,首先咨询学生这些是什么,知道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之后,让他们对于这种物质的颜色与外表进行细心的记录,或是采用实验的方式让大家研究这到底是什么化学物质。如此一来,学生们对于这种物质就会印象十分深刻,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探索真知的能力,这样取得的教学效果是十分不错的。教师借由科学实验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加认真去研究这个实验,自然而然就能发挥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关注化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高中化学的情景教学一定要和现实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才可以让学生将学习到的化学知识用在现实的情况中。比如,用什么东西能够很好地除去水中的污垢,答案当然是醋,那么这其中包含着什么化学原理,借由这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能够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能够让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化学知识。教师通过生活中碰到的问题来创建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在生活之中就能轻松掌握化学知识,把握好化学内容和实际之中的练习,吸引学生对于高中化学内容的好奇之心,能够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增强高中化学的教学主动性。

  3.借由旧知识创建情景

  高中化学的教育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连接,教师要依据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去安排好新的化学知识的教学,因此创建教学情景也要根据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能力。比如在盐类水解的实践中,教师能够依据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内容,让学生猜想某些盐类水解之后的酸碱性质,然后依据学生的回答了解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把握情况,接着使用ph试纸去做酸碱性测试的实验,在这个时候学生们就会看到某些盐水解之后是呈现酸性的性质,某些则是呈现中性的性质,不免就会猜想为什么会是这个结果,化学老师再根据学生们提出问题进行耐心的分析。

  二、结束语

  在高中化学的教学活动中使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是非常正确的,因此教师们要学会使用合理、适当的情境教学手段,让课堂的学习氛围变得轻松一些,吸引同学们的好奇之心,让学生认真学习并且理解高中化学的内容,实现情景教学的教学目标,增强高中化学教学的主动性。

化学论文3

  摘要:为了更好推进技工院校改革的深入发展,创新技工院校传统学生管理方式,将企业先进管理理念和文化融入到学生管理工作之中,探索出一种适合技工院校学生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本文就企业化学生管理模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技工院校;企业化学生管理模式;学生培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下,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及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高素质、高技能技术工人短缺现象严重阻碍着企业的发展,使人们逐渐认识到技工教育对推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竞争软实力有重要作用。因而技工院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势头。但是如何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是制约当下许多技工院校发展的瓶颈,急需探索出一种适合技工院校学生管理模式。

  一、技工院校学生管理现状

  从目前情况看,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现状还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不适应”上。

  1.学生的文化素质不适应

  目前,技工院校生源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学生学习基础不够牢固,存在着学习主动性差、自觉性不强、目标性欠缺、心理承受能力弱等问题,有的甚至沾染上社会不良习气等等。以上因素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2.技工院校管理模式不适应

  一些技工院校还沿用传统的以“堵”“压”为主的刚性管理措施和办法,把学生当作管理的对象,无视他们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和心理感受,管理理念陈旧生硬。

  3.技工院校培养方式不适应

  学院对学生的培养模式与企业对员工的要求脱节较严重,以至于培养出的毕业生在职业素养、就业能力等方面都与企业要求相去甚远。因此,改革传统的学生管理模式,建立适应企业用人需求的.新型管理模式就成为技工院校的当务之急。

  二、创新现代企业化学生管理模式

  企业化学生管理模式,即将企业管理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融入到技工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使技工院校的学生培养直接与企业管理接轨,实现“零距离”衔接。

  1.以“7S”管理制度为核心,创新技工院校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

  为了建构企业化学生管理模式,我们要以“7S”——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和节约(Save)七个项目为抓手,推行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的管理,逐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技能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应注重在如下四个方面强化培养。一是抓日常养成。要根据技工院校新老学生的不同特点强化日常养成。对于新生,要利用好新生入学培训和军训等时机,有意识强化“7S管理”知识理念培训,强化他们对该理念的认知程度;对老生,利用班务会等途径,不断渗透“7S”管理理念,巩固强化他们的日常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二是抓典型示范和样板示范。通过建设“样板班级”“样板车间”“‘7S’管理先进班级”,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学生到企业实地参观等手段,让学生面对面了解“7S”管理内容、感受“7S”管理模式。三是抓“三定”“三检查”。抓“三定”,即强力抓好定人员、定工位和定时段三个关键环节。抓“三检查”,即强力抓好岗前检查、岗中检查和岗后检查三个关键阶段,以“定”明职责、保质量。四是注重常抓不懈。教研教改处、学生处、实训处要把“7S”管理经常性教育与重点教育实现有机结合,坚持长抓不懈,久久为功。

  2.以通用素质教育为桥梁,提升学生核心通用职业技能

  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应用等8项能力,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课题组明确的技工院校学生所应具备通用职业技能。为适应这一要求,技工院校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还要通过通用素质教育,使学生具备适应企业需求的能力素质。要达到这一目标,要做到“三个注重”。一是应注重课堂培养通用能力。在文化基础课堂上,教师要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模拟课堂、微课教学等,有针对性地利用翻转课堂、集体讨论与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提升学生的核心能力。二是应注重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培养通用能力。要通过打造校园物质、精神、制度和行为“四个文化”,把教学改革与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有机结合,强化技工院校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明辨时非和分清美丑的能力;通过组织、宣传、策划、服务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强化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基本素质。三是要注重借助专业实训平台培养通用能力。在教学中要以专业实训为抓手,以专业实训平台为载体,提高技工院校学生通用能力。在学生顶岗实习时,文化基础课教师可以加入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实现教学相长,最终培养出符合现代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3.以企业经营管理模式为框架,强化学生对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认同感

  技工院校在班级管理机制中,要有意识地将先进企业管理思路与理念融入其中。通过借鉴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推进技工院校班级管理改革,培养技工院校学生具有符合现代企业所要求具备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以适应现代企业对高素质技工人才的需求。要达到上述目标,需要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主动吸纳企业文化,将企业先进的文化精神和管理理念融入到学生教育管理的全过程中。技工院校要通过校企联合办学、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的载体,把企业的管理理念和文化精神引入课堂和校园,使学生熟识企业管理制度、生产管理规范和劳动纪律法规,领悟到企业精细化的严格管理,真正实现技工院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学校精神与企业精神、管理理念与企业理念有机融合。二是让企业参与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技工院校应有计划地邀请合作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有关企业文化的教育培训。与此同时,还要从合作企业中聘请一批实践经验丰富、技能精湛的专业人才作为兼职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全程参与教学工作,提高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衔接度。三是在制度与文化建设上突出企业特点。在日常教学与班级管理中,要主动将优秀企业的管理方式与管理经验融入其中,抓好点滴养成。如进入教学楼,刷卡登记;进入实训实验室,统一穿工装,戴安全帽,严格实训操作规程。在实习与实训环节,要建立与企业相似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抓好贯彻落实,同时还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与企业员工相同的行为规范,强化学生等方面的日常养成,实现学院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高度契合。

  参考文献:

  [1]邱荣辉,杨轶.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以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学周刊20xx(13).

  [2]柳丹鸣,潘世富.中职校推行“3Q7S管理”的思考和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xx(9).

  [3]于娜.中职学校“企业化”班级管理模式初探[J].职业技术,20xx(7).

化学论文4

  大家都知道,高中化学是一门比较抽象且复杂的课程,很多同学在学习化学的时候,均觉得难懂,教师教起来也非常难。然而,高中化学作为高考的一门必考科目,必须要对这门课程学好、学透,才不会在将来的高考中丢分。此外,高中化学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联性。因此,每位同学必须要将高中化学学习好。为了能够提高每位同学学习高中化学知识的积极性以及效率,笔者认为将信息技术用于高中化学学习过程之中,能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很好地弥补了传统化学难懂以及抽象等方面的缺陷性,化学学习效率也因此而提升。本文着重阐述了高中化学学习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以提高学习效率。

  1、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学习中的实际应用

  由前所述可以得知,化学属于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需要每位学生掌握好物质的基本化学组成及结构,并对各类物质的化学体征进行熟练地把握。对于传统的化学学习而言,学生们在没有借助信息技术的前提下,往往会自行按照教师的方法死记硬背或者自行按照教师的方法制作分子模型对物质的结构加以理解。对于简单的分子模型,倒是可以自行制作,但是对于复杂的分子模型,制作起来十分麻烦,更多的是需要我们每位同学自己发挥想象力进行理解,在自己的脑海之中构建分子模型,但是对于想象力比较差的学生而言,这就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借助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帮助同学们对化学知识加以理解,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

  1。1信息技术在化学课堂学习中的应用。在高中化学课堂学习过程中当中,信息技术为化学学习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色彩,因此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也就不会枯燥和单调。根据教师制作的PPT课件,这些课件主要源自于因特网等,根据课件中的一些将分子立体结构、化学反应过程的图片、视频等形式穿插于课堂学习之中,能够让同学们真正地理解分子结构以及化学反应的动态化过程。同学们借助这些信息资源,能够很好地促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高中化学中的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原子轨道以及河外电子运动状态等方面的'内容,均可以通过模拟动画及图片等途径加以展现,同学们根据这些图片更好地理解这些高中化学知识,让这些知识在其头脑中变得更加直观,从而在学习高中化学过程之中心情显得十分愉悦。

  1。2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实验学习中的应用。一提及化学,必然离不开实验。通过化学实验,能够增强同学们对化学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将抽象的化学反应过程转化成为直观的原理和过程。然而,很多化学实验均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比如:某些化学试剂存在一定的毒性以及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在氢气(H2)与氯气(Cl2)在光照作用下的反应,反应的时间非常短,同学们的观察也不够清晰。而对于某些化学反应,则需时间相对较长,需要长达数小时和数天,那么同学们也就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对化学反应进行观察。此外,目前很多高中的实验资源十分缺乏,由于时间以及实验条件等方面因素的闲置,很多高中学校很少安排学生进行真实的化学实验。所以,实际学习过程当中,可借助信息技术,模拟化学反应过程,从而更好地帮助同学们的理解力的提高。此外,借助信息技术模拟实验还能够将肉眼无法看到的化学反应,如原子、电子等过程,进行动态化的呈现,我们每位同学可以观看这些动态的画面,增强学习能力。

  2、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学习应用的优点与缺点

  2。1优势之处。对于很多高中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高中化学时,均遇到了较多的问题和难度,而传统的化学学习方法根本无法解决这些难题。借助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高中化学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突出性的问题,能够将这些问题加以解决。将信息技术用于高中化学学习过程当中,能够有效营造高中化学学习的氛围,激发每位同学的学习兴趣,并参与到基于信息技术的高中化学模型、反应过程等的动画、图像的制作过程当中。通过学生自行制作的动画、图像,可以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及反应过程转化成为更为直观、明朗的知识,从而解决了传统化学知识学习以死记硬背的方法为主,让每位同学能够真正地融入到高中化学的每一个环节和内容当中,从而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对高中化学的理解能力。

  2。2存在的缺点。虽然借助信息技术,能够为我们减轻较大的负担,提高了课堂学习的实效性,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只能将信息技术作为一门辅助教学的课程或者工具。过分地运用信息技术,完全掩盖了化学这门课程的角色,甚至还有很多同学过多地依赖于PPT等,而且很多同学对教师的课件的反应非常慢,同学们还没掌握上一张幻灯片上面的内容,就已经进入到下一张,往往会使得我们每位学生“断片”。此外,在课堂学习过程当中,过度依赖于信息技术手段,会使得课堂的互动性非常差,那么最终会导致我们每位学生学习效率不高。

  3、结论

  综上所述,化学对于高中生而言,不仅仅是高考科目。在实际生活中,化学也很重要。因此,学习化学不仅仅是为了高考。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具有较多的优势之处,充分地发挥了信息技术的作用,能够将抽象的化学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化。但是同时其也存在着诸多缺陷性。对此,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自身学习化学知识的水平,为今后参加高考赢得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徐媛媛。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都市家教(上半月),20xx(07)。

  [2]陈君正。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xx(08)。

  [3]邵伟康,宋秋前。自然科学教学中学生错误观念揭示和矫治的实践探索[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xx(02)。

  [4]梁燕,汪青,钱睿哲,鲁映青。从学生的视角看PBL教学实践的效果和努力方向[J]。复旦教育论坛,20xx(04)。

化学论文5

  一、应用情境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

  情境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很多学校为了适应新的教学要求,都对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实现了对情境教学的广泛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的课程标准中,对教学要求作出了改变,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创造力的挖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学要求自己进行不断的探究和实践。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自己的问题分析和处理能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可以促进学生不断地深入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2.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并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一定的化学知识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化学基本技能,而是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化学知识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学学科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密切关系,把已经掌握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化到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而情境教学模式,用特定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亲身经历、感受到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更能实现教学目标。

  二、高中化学教学对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

  1.情境教学的创设原则。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学习的课程教材中包括了很多的化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情境素材主要是来源于实际的生活、科技知识、化学实验、社会问题和历史知识等。在创设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坚持一定的创设原则,是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需要。学生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情境对学生学习内容的认知和理解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创设化学教学情境的时候,一定要以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化学经验作为基础;明确教学目的,以学生的化学学习目标作为导向;保证创设情境的启发性特点,让学生具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2.情境教学的应用方法。应用情境教学模式具有很多不同的情境创设方法,教师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创设情境的原则,采取有效的方法实现对情境教学模式的`创建。(1)运用图片和文字等教学材料。化学学科是一门知识性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会感觉到比较枯燥和乏味。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可以应用大量的图片和文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物质的分类》的时候,除了要对不同的物质进行讲解,还可以收集这些物质的相关图片和文字说明,让学生对这些不同的化学物质有一个比较清晰和明确的认识,才能更好地掌握不同化学物质的特点,实现对这些化学物质的分类。教师可以让学生对O2、H2O、干冰、Al(OH)3、MgO这些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在讲解了这些化学物质的特性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观看这些物质相关的图片,然后根据不同化学物质的特点进行分类。(2)组织学生做化学实验,进行课堂讨论。高中化学实施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可以运用已经学过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所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进行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过氧化钠的性质》的时候,就可以实现对情境教学的创设。首先,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告诉学生要在课堂上用水点火,然后在提前准备好的包有Na2O2的脱脂棉上滴入水滴,可以发现脱脂棉立即燃烧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地调动,开始关注教师提问并且互相讨论。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水滴可以让脱脂棉燃烧?然后,组织学生自己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猜想判断燃烧的条件和原因。最后经过讨论,得出结果之后进行分析,教师公布正确的答案,并且进行详细讲解。(3)应用多媒体技术,进入实际生活。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寻找实际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让学生进行化学知识学习和化学技能训练。例如,教师组织学生观看我国制碱工艺的发展,向学生讲解碱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比如,洗衣粉的制作和糕点发酵剂中的化学物质等,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的重要性,提起学习兴趣,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和化学技能。

  总之,高中化学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改的环境中,有了新的教学要求。应用情境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了高中化学教学的发展。

化学论文6

  摘要:有机化学主要通过实验对各种假设、原理以及结论进行验证,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中的运用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物质的微观结构。本文从学生认知能力、课时教学量、实验条件三方面对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优势进行分析,阐述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为提升有机化学教学质量提供帮助。

  关键词:有机化学;多媒体技术;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中的运用使原有教学内容得到有效扩展,扩大学生知识储备,简化多媒体有机化学的抽象概念和重难点,深化学生对理论的理解程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营造轻松的学习分为具有积极作用,可以促进教学效率提升。

  一、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1.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有机化学是研究物质产生的变化,从科学角度理解物质变化过程、成因、宏观现象以及微观现象。通常情况下,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设备只能将动态化学以静态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教师讲解书本知识,学生想象立体空间发生的物质变化及运动过程加深对知识理解难度。由于课堂人数众多和仪器装置操作复杂,教师无法空出多余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而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使教学形式多样化,还可以通过生动立体的内容将教学内容以动态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层次感较强,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促进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

  2.有限课时内扩大教学量

  在有机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对课题重难点具有简化作用,可以省去教师大量的讲解时间和板书时间,提升教学量。例如,“熔点预定”,讲解毛细管法测熔点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讲解热分析仪、测熔点方法、显微熔点仪,为学生播放显微熔点仪的具体操作。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在传统有机化学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扩展,让学生开阔视野并扩大知识储备。

  3.为有机化学实验提供保障

  性质实验并未对学生操作技能提出严格要求,属于验证型实验。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每进行一次验证都需要大量昂贵实验试剂,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废弃实验物质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如液溴、硝基、亚硝基化合物以及苯是芳烃性质实验中的必要物质,同属于致癌物。而多媒体技术能够避免学生及教师处于污染环境中,教师通过视频、动画、课件、语音等使学生明白实验原理,构建绿色实验新通道,为有机化学实验提供良好条件。

  二、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制作多媒体课件,解决教学难点

  教师可以通过PowerPoint、3D、Flash、Photoshop等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有机化学的多媒体课件必须具备简单、直观、结构清晰、易修改、易操作、充足信息量、视觉效果良好的特点,将静态化学概念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通过三维立体图形讲解立体化学,将分子化学结构等知识点进行细化,以动画及图文配合的方式播放,化解以往教学中学生难学和教学难讲的尴尬局面,加深学生印象。同时,化学实验课利用多媒体对相关机理进行描述,具体剖析抽象知识,增强学生易读性,树立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信心,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2.应用多媒体课件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技巧是决定多媒体教学作用发挥的关键因素,合理恰当的教学手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一方面,教师自身需要具备感染力,运用风趣的语言和适当的`动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教学思路,清晰的教学思路是合理划分知识层次的重要前提,教师应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占据教学活动的主导地位,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倍。另一方面,进行启发式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并就重难点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设置思考题目,促使学生自主思考,深化理论知识。

  3.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

  多媒体技术为课堂教学省去大量的板书时间,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板书或问题进行修正,不仅浪费课堂时间,同时还影响教学效果。而多媒体课件是预先设计完成的,学生看到的终极结果是条理清晰的知识内容。学生可根据多媒体课件对书本重点内容进行标记,节省笔记时间,利用更多时间参与课堂讨论,通过讨论加深对课堂重难点的理解程度,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是实现现代化教学的重要途径,有机化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丰富了教学模式,同时在拓展学生学习思维基础上增加了信息量,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杜彩云,蔡冬梅,孟媛.多媒体课件在农科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

  [2]屠兰英.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利与弊[J].广东化工,20xx

  [3]王树霞,张红丽.浅谈多媒体技术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科技纵横,20xx

化学论文7

  1了解学生,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

  近年来,高考制度在不断的改革,在江苏考生的考试科目中,语文、数学和英语是每个考生的必考科目,其他科目则为选考。学生们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来选择不同的科目学习。这样就导致了我院的大一新生的化学基础参差不齐,有的仅维持在初中水平,给我们的有机化学教学增加了不少难度。因此,我们更要充分的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1]。我院是一所医药类独立学院,对于我院而言,学习有机化学课程的学生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临床专业、护理专业以及药学专业。这三类专业分别使用不同的教材,有不同的学时,对学生也有不同的要求。在教学初期,我们通过课堂提问、课外交谈等方式了解到,这三类学生的化学基础也相差较大。临床专业的学生以男生居多并且大多有理科或者化学基础,进校分数是学院所有专业里最高的,所以一学期60学时的有机化学课程对于他们来说要比其他专业接受的更好一点,课堂气氛也比较活跃,可以引导鼓励他们多思考多延伸拓展。护理专业只有极个别男生,并且大部分女生都是学文科的,化学基础停留在初中阶段,畏难情绪最严重,所以一开始先放慢节奏,36学时的内容让她们在认识记忆的基础上逐渐理解并且多做练习巩固。药学专业是对有机化学要求最高的,也是最难的,学生基础介于临床和护理之间,他们必须打好扎实基础,将机理理解透彻,不然一学年100学时的内容就会形成恶性循环,也会影响后续课程药物化学等的学习。

  2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所学的这门课程内容非常感兴趣,那么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自然会大涨,学习效果肯定事半功倍。学习医药的学生往往学以致用的心情比较迫切,对基础课的重视程度没有专业课那么高,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将相关的医药知识和生活知识引入课堂,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引起他们对这门课的重视。例如,在立体异构这一章,我们介绍手性的概念并且强调研究手性的重要性时可以以“反应停事件”为例,通过这个事件的严重后果让学生意识到不同手性药物的生理作用。还有,我们在介绍羧酸这一章内容时,我们可以将草酸这部分和医学中的尿毒症联系起来,因为草酸能和钙离子反应生成草酸钙沉淀,在血液中就会引起心脏和循环器官障碍,草酸钙在肾脏中析出导致尿毒症[2]。介绍芳香烃这一章里面的稠环芳香烃时,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中烧烤的例子,每每一到夏天,露天烧烤就会很受欢迎,但是这并不是健康食品。因为肉类直接在高温的炭火下进行烧烤,被分解的脂肪滴在炭火上,再与肉里面的蛋白质结合,就会产生一种叫苯并芘的致癌物质[3]。这样引入许多和医药生活相关的例子让学生觉得有机化学确实很有用处,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教学效果,也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3优势互补,重视教学手段多样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有机化学的教学已经由传统的课堂板书讲授变为以课堂讲授为主、多媒体应用和模型演示等辅助工具为辅助的多元化的互动教学。由于有机化学在医学院校是作为基础理论课程的,所以通常实行大班制教学,人数多,教室大,课堂上如果只是单纯地进行板书授课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效果,因此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已经成为必然。采用多媒体可以将复杂难懂的立体结构和抽象的'反应机理以三维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创造出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把学生的感官都调动起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4]。在介绍分子结构时,我们还可以充分运用结构模型,锻炼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学生也更容易接受了理解。

  4改进策略,培养学习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怎样掌握这些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并且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科学自主学习的方法。在有机化学中很重要的一条主线就是:“结构决定性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由结构来推导性质,将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轻松地掌握所学知识[5]。例如,醛酮这一章是我们的重点章节,性质较多,记忆起来很困难。我们应该先分析醛酮的结构,让学生脑海里有一个整体的框架,记忆起来就会容易很多。对于醛酮来说,羰基是官能团,性质自然和羰基息息相关。在羰基的碳氧双键中,氧的电负性比碳的要大,所以碳原子带部分正电荷,这样碳就更容易受到亲核试剂的进攻而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同时,也是由于羰基的吸电子效应,与羰基直接相连的第一个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比较活泼,能够发生卤代反应和羟醛缩合反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认知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要想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使学生从学会变成会学。俗话说,温故而知新。课堂的教学时间毕竟很有限,课堂上的内容如果不及时复习加以巩固,只能达到短暂记忆的效果,时间久了就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把众多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还要选取适当的习题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点保证教学质量。

  5结语

  在这几年的有机化学的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我们通过以上经验不断的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技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了起来,教学质量和效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学效果也有了一定的改善。今后的教学中要坚持做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总结经验,既要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要重视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应用型高素质人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梅英,李献锐,倪锐星.关于医用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xx,26(6):632-633.

  [2]张振琴,姜慧君,杨怡.如何上好医学院校化学选修课[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xx,7(4):379-380.

  [3]尹宏月.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xx,30(6):88-89.

  [4]夏静静.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之我见[J].科技创新导报,20xx(18):149.

  [5]隆金桥,史兵方.创新有机化学教学方法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效果的探讨[J].科技信息,20xx(13):174-175.

化学论文8

  摘 要:把学生导入科学探索的新起点、新境界、新高度,让他们亲历其境,刻苦努力地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猎取新成果,从不同角度、不同方法、不同层次上观察和思考,使其有较强的知识迁移、创新探究能力,并在创新探索的过程中,“灵感”有所激发。

  关键词:新课程;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素质教育;实验改进

  在化学学科中,实验是作为基础部分存在的,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化学实验能够使学生对化学技能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得到强化,继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化学思维,并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在新课改背景下,倡导强化化学实验教学这一思想。而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学生能够直观地观测到难以用语言表述的化学现象,提升了学生的问题能力,使学生在实验的刺激下达到理解化学理论知识的目的。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那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怎样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同时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这是广大化学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通过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能够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实验教学能力.因此,本研究主要探究如何提高化学教师实验教学水平。首先,教师们学习了化学实验教学理论,在了解所在班级化学实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苏教版化学实验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其次,我们针对不同类型的化学实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在汇总不同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类型实验的教学模式,并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反思.提高化学教师实验教学水平.具体建议有以下三点:

  一、加强演示实验教学

  化学教学需要依托于良好的实验演示过程,课堂演示实验具有现象明显,操作简单便捷的特点。同时,具有示范性、直观性的优势。在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接受新知的效果会更好,使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操作过程和相关实验试剂以及仪器的使用要点,便于其日后能够独立进行化学实验操作,使其实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随着新课程内容的不断深化,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异地导入等科学的方式在课堂中演示实验,从而使学生的化学学习激情得到激发。例如,在讲“钠的混合物”时,首先,笔者引入了相关问题:水火不容是众所周知的客观现象,那么从化学原理来讲,滴水能够生火的这个说法,同学们听说过吗?通过该问题埋下教学伏笔,学生求知的好奇心得到有效激发;其次,笔者开始演示实验,将几滴水滴在包有少量过氧化钠的棉花上,使学生观测到棉花在滴水后发生剧烈燃烧现象。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激发,而且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化学教学效果。

  二、加强探究性实验教学

  问题是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的中心,能够为学生尽可能地创造探索问题的机会。通过对解决问题方案的探索,最终学生往往得到正确的化学结论,并起到事半功倍的化学教学效果。探究性实验教学的主要流程是:首先,由教师设计问题,使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得到有效激发;其次,通过实验探究,观察验证实验方案;最后,归纳小节和运用创新的过程。例如,在讲“硫的氧化物”时,笔者首先设计了“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硫的现象是怎样的?”这样一个问题,学生往往有两种不同的答案,即变浑浊和先变浑浊后变澄清。接着,通过演示该实验,得出始终未发生浑浊现象的结论。这时学生就开始质疑,探索出现该现象的原因,笔者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猜想,并设法寻求该现象的合理解释。通过这种对探究性实验教学进行强化的方式,学生能够以积极好学的态度投入到化学实验结果的研究中,从而获得一个良好的化学实验现象探索体验,并使其化学素养得到有效培养。

  三、加强创新性实验教学

  在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将常见的实验装置或实验进行创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另外,在实验教学中辅助以多媒体工具,也是作为一种典型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手段存在的。通过多媒体化学实验教学,不仅能够使化学实验得到优化,还能够使实验的可见度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继而使化学实验演示效果更加明显。例如,在讲“金属钠和水反应”时,传统的教学方案,将钠与水在大烧杯中进行反应,不仅会使实验效果受到人为的影响,该实验控制不好,容易发生实验事故。而通过投影仪,在方形的投影管中进行该实验,并将金属钠加在含有酚酞的水中,学生能够在投影屏幕上,对该实验的“浮、游、熔、响、红”现象进行清晰的观测,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同时,多媒体化学实验教学,可以模拟有害物质以及有毒物质的化学实验,减少污染,并为学生的安全提供保障。多媒体实验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局限,在教学思想上做出创新,使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也是比较常用的教学方式。通过化学实验,学生能够对所学的化学理论知识进行验证和巩固,同时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为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将化学实验与理论教学充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科学的化学学习氛围。

化学论文9

  一、试卷讲评课所存在的问题

  试卷讲评会对考试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但是到目前为止,在中学普遍存在着对试卷讲评不重视的现象。正因为如此,对于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的研究具有极现实的意义。目前初中化学试卷讲评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准备不够充分

  很多教师在做课前准备时没有花足功夫,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够清楚。他们没有对试卷所考的知识点进行仔细的分析,也没有分析学生主要失分的题目是那些,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没有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了解。

  (二)讲评过程没有重点

  这一点的主要表现有:学生参与过少,从分配时间的角度来看,每题都讲,都用相同的时间,没有适当的迁移与分类;从课堂效果看,优生差生中等生的反应有着很大的差距。很多老师在进行讲评的时候没有仔细的研究透彻试卷所要考的知识点,同时也不清楚学生们对知识点的实际掌握情况,以至于最后讲评的时候没有侧重点。导致了学生不清楚知识的重点。而且也由于老师只顾自己讲,忽视了与学生进行交流,最后将学生没有掌握的知识没有进行重点的讲解,却对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大讲特讲。让学生学不到需要的知识。

  (三)没有仔细分析学生考不好的原因

  有的老师喜欢将考不好的原因归到学生身上,从而批评学生,但是却没有进行过自我的反思。这些老师一味地责怪学生,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有些过分的老师甚至还会冷嘲热讽,让学生产生情绪紧张、思维迟缓、注意力涣散等现象,严重的会厌烦试卷讲评课。

  二、提高试卷讲评课效率的方法

  针对前面所提出的几种问题,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应该改进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方法,此处就提高试卷讲评的方法提出几点个人的意见。

  (一)充分了解学生情况,抓住学生薄弱环节

  在进行试卷讲评之前教师应该对考试结果进行统计,例如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及格率、各分数段人数、优秀率、区分度、难度系数及每题的得分率或正答率等。统计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对学生错题的错误类型进行统计,例如每题出错的人数及类型,对于选择题还要了解学生出错的原因;对考试的考查类型进行统计,可以按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评价六个层次统计相应题目的数量、占分比例和得分率,以了解哪个层次的题目存在问题较多;按考点分布进行统计,如每个考点或章节题目的数量以及所占分比例和得分率,以便于对出现问题较多的题目进行分析;最后是对试卷进行分析,从而全面掌握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的情况,以做好重点的确定,在试卷讲评的时候能够做到对症下药。

  (二)讲评要详略得当

  在进行讲评的过程中一定要详略得当,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讲评课中来。讲评时要注意层次分明,并能够突出重点难点。同时还要注意借题引路,授生以渔,交给学生有效的解题方法。在讲解重点难点时应该由点及面,进行延伸辐射,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并能进行知识点的迁移。

  (三)讲评之后要进行巩固强化

  在进行评讲之后还要重视重做试卷和新题布置。讲评分析结束之后,留下合适的时间让学生对评讲过程中的范题进行分析,用来让学生加深对所测概念、原理、规律、观点的理解,并强化学科建模思想。教师根据学生订正所掌握情况,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纠偏,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题干的关键词与关键信息是什么?这些信息提示本题测试的书本中的哪一部分知识?解决这类问题的都有哪些基本方法?如何构建这一类题的'解题模型?通过这些思考可以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知识中的盲点、思维的弱点、不良的习惯,做到了纠正一题,解决一片。在进行巩固是还应该指导学生找到预防错误产生的方法,如圈写题中的关键词和关键信息等。指导学生在每一道题旁写全缺漏的知识内容,解题方法和正确答案,要求学生要有自我反思归纳总结的过程,要防止练得很多,反思很少的不良复习习惯的出现。同时还可以进行适量的变式训练。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考查知识点和学生学习的现状,从典型错题所涉及的有关知识内容、技能、思想、方法等角度预先设计好变式试题,在课堂时间许可的情况下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四)重点突破,对症下药

  此后,教师还应该进行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对症下药,重点击破。因为在课堂上进行试卷评讲的时候,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对试卷的分析,在每个学生的试卷上分析出他们的失分原因所在,同时对于那些成绩不是十分理想的学生还应多进行鼓励,让他们不要失去学习的了信心。当学生看到教师的鼓励后,会减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如果有学生来找老师交流的时候,则应该积极的与这些学生进行交流,不要让他们产生心理上的隔阂。

  三、结语

  总之,试卷讲评是教学环节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作为教师应该对这个环节施以足够的重视。把握好这个环节将会对教学起到很大的作用。

化学论文10

  一、化学专业安全教育的方式

  1.1安全教育原则

  (1)长期性。安全意识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长时间不断地予以强化。因此,安全教育要贯穿学生的全部学习过程,从学生的入学教育,到理论知识的学习、实验技能的培训,再到毕业设计,甚至到研究生教育阶段,安全教育要贯穿每个教学环节。

  (2)系统性。鉴于化学学科涉及危险化学品多的特点,化学专业学生必须获得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将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能、安全知识融入化学知识、实验技能的教学中。在讲授化学品的性质、化学反应时也要讲授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和安全防护,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知识到技能,避免片段零碎的知识灌输,让学生得到系统的安全教育。

  (3)多样性。安全教育的多样性是指安全教育的内容、安全教育的形式的多样性。安全教育的内容涉及化学及相关学科知识,包括化学品的危险性及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的规范操作、安全防护设施的使用、安全事故的早期处理等。安全教育的形式既可以是课堂讲授,也可以是网络学习、场景模拟、报告讲座、技能竞赛。多样化的培训方式、丰富的培训内容有助于学生深刻记忆、强化安全意识。

  1.2化学专业人才培养中安全教育途径

  1.2.1理论教学中渗透安全理念

  在高校化学专业的理论教学中要适时进行安全的教育。例如在有机化学教学中,讲到低沸点试剂的易燃易爆性质后,要及时强调这些试剂的存放要求、使用注意事项;讲到砷及其化学物时,介绍砒霜的剧毒性质时要强调剧毒化合物的管理规定和实验注意事项;讲到碱金属时要强调活泼金属的储存方式,提示禁止将实验后的金属碎屑扔到垃圾桶或冲入下水道中,以免引发火灾。在理论知识的讲授过程中穿插安全问题,可以丰富讲授的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学生也容易理解安全管理的内容并自觉遵守安全管理制度。

  1.2.2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规范操作和防护技能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熟练操作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化学专业的学生有近一半的学习时间是在化学实验室度过的,有很多机会接触各种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设备,因此实验室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主要场所。

  (1)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要进行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教育,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规定、化学试剂的放置位置及取用要求、实验防护措施(比如护眼镜、实验服、防护手套、通风屏蔽设备)的使用、实验废弃物的收集存放要求、发生各种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洗眼器的使用、灭火装置的操作、实验室疏散路线等。要求学生在进入实验室前熟记实验室布局、环境、实验内容,每次实验前强调本次实验的安全注意事项、存在的危险及事故处理办法。

  (2)实验操作的规范化、标准化、熟练化。化学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安全事故很多是由于学生的不规范操作引起的。例如实验装置安装不正确造成化学品溢出或泄漏;有毒有害物质的操作没有在通风橱中进行;腐蚀性化学品的操作不配戴防护手套、护眼镜;实验废弃物随意倒入垃圾桶或下水道。另外,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动手能力的训练,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畏首畏尾、不敢操作、缺乏条理以及实验台面杂乱无章,都极易发生危险。因此,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重点强调规范的实验操作要领,并将实验操作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作为实验技能考核的一项指标。

  (3)采用微型化实验教学。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就是在能实现实验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努力开发微型化实验,减少化学品的用量,减少反应废弃物。随着人们对化学实验安全问题和污染问题认识的提高,化学实验微型化已经成为实验教学的一种趋势。在微型化实验中,化学品的用量往往是常规实验化学品用量的1%~10%。化学试剂用量减少、废弃物也随之减少,自然提高了实验的安全性。微型化的化学实验要满足实验现象显著、快速、安全的要求,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安全防护设施、救护设施的使用操作。化学实验室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多种多样,例如不规范的实验操作或是在出现事故苗头时未能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救援措施和逃生方法不正确也会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害。因此,正确地使用防护设施和正确的施救方法是化学专业学生的基本专业素养。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安全模拟演练和疏散演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各种防护设施和自救方法。学校可以将一些重要的安全防护技能纳入到学生实验课程的考核体系中以强化师生的重视程度。

  1.2.3通过多种课外活动提高安全意识

  营造安全氛围是提高学生安全意识的有效途径。院系可以聘请专业人士举办安全知识讲座、进行安全事故案例分析,以真实的案例引起学生对安全的关注。可以组织师生进行安全培训、安全知识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在活跃的气氛中熟练掌握安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结合实验室的情况和学科特点,有计划地开展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对于减少事故的危害、提高学生救援和防护能力非常必要。例如演练使用洗眼器或喷淋装置来降低腐蚀性化学品对眼睛或皮肤的伤害;演练扑灭有机试剂的失火,让学生正确使用不同类型的消防器材。这些训练将提高师生在危急情况下的应急能力,避免在事故发生时惊慌失措。

  1.2.4建设安全实验环境,营造安全氛围

  实验室设备和水、电、气管线等设施的安装要符合规范和标准,符合实验要求,方便操作,尽量减少设备、设施的挪动、延伸和改造。实验室内部布置要合理、通畅、整洁,物品和设备摆放有序、位置固定,统一安装智能通风系统、易燃和毒害气体报警装置、消防联动系统、安全防护装置等,以预防和早期发现安全事故并及时处置,减少事故的危害程度和范围。根据实验室功能的不同,要安装相应的安全设备、设施。大型仪器设备实验室必须配备防辐射装置和空气清洁装置;化学实验室必备灭火设备、喷淋设施、洗眼器、急救箱,并且放在容易取用的位置,标志齐全、醒目,定期检查,保证状态良好。在实验室的醒目位置张贴实验操作规范、防护用品和设施使用示范的图片或说明、安全事故处理办法、实验室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方便学生学习。整洁、有序、安全的实验室环境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保持愉悦的心境,潜移默化地强化学生安全意识。

  2.2.5开设安全教育课程,丰富安全知识

  对于化学这样一个危险性实验较多的专业,有必要开设专门的安全教育课程来丰富学生的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国内外很多高校都开设有安全教育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安全教育课程的内容应包括:从安全的角度介绍化学品,尤其是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危害、存放和运输要求、操作规范等;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化学实验室安全防护用品和设施的使用及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处理措施。安全教育课程可以采用面授或网络自学的教学方式,前者有助于学生系统学习安全知识,后者则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优势,学生可以有重点地学习,课程内容也可以设计成模拟案例,这样对于学生更有吸引力。结合实验室准入制度对学生进行考核,可以采用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对于未参加学习和未通过考核的学生将不允许进入实验环节。

  二、结束语

  安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提高各项素质的基础和保障,对于化学这门存在潜在“危险”的学科尤其如此。在对学生进行化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渗透安全教育,既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探索,也要培养学生细心、谨慎的实验习惯,这也是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心所在。在专业学习中培养的安全素质将伴随学生今后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化学论文11

  摘要:化学是医药卫生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基础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人体基本组成成分的化学性质及结构特点、新陈代谢的规律以及各种代谢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获得医药卫生院校专业人才所必需的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将针对如何提高医药卫生院校高职生的化学课堂效率进行论述。

  关键词:高职;医药卫生院校;化学;课堂效率

  一、医药卫生院校化学课程的特点

  医药卫生院校的化学作为基础学科,以更为微观的视角,对元素组成、分子排列等做出更为清晰解释,从而成为了解物质世界的一种手段。同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化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实验流程的掌控以及科学思想的培养,不仅仅能促进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也为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化学课程是医药卫生院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是医药卫生类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认识和了解与化学有关的各种自然现象和物质变化规律,帮助学生获得生产生活所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并为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医药卫生院校化学教学现状

  医药卫生院校作为我国培养卫生医疗事业人才的重要场所,在我国医疗人才培养体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提升学生专业素质与职业技能,就需要不断提高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高职化学是医药卫生院校知识体系的重要构成。通过化学的学习,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并在各类实验当中逐步培养科学精神,有助于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医药卫生院校高职生的化学教育现状表现为:第一,传统的课堂角色仍旧没有发生变化,教师作为引导者,将大量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忽视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满足于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答题技巧的获得,忽视了对化学学科基本规律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从而导致在学习活动中难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学习效率低。第二,评价学生的标准过于单一,将考试成绩作为教学的唯一标准。先进、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科学理论的支持,我国医药卫生院校的化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专注于化学概念的讲述、各类习题的讲解,忽视了对学生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的培养。这就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难以实现医药卫生院校化学教育的目的。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必要的与学生的交流,学生在多数情况下,只是单纯、被动地接受知识。同时,对于教学结果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将考试作为检测教学的唯一方法,虽然考试成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学成果,但是不够全面,有一定的片面性。

  三、提高医药卫生院校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

  1.注重知识铺垫与能力过渡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化学课程的核心内容以及主干知识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以学生自学能力为参考,以课堂教学活动的实际为出发点。“阅读参考、实践应用、科学人物、科学事件、模拟试题、典型案例”为主要的教学板块,通过更为细致、科学的教学活动,使高职化学教学活动的实践难度大大降低,学生更容易理解化学课程中的各种重点、难点知识,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同时,在此过程中,给予学生进行自主与合作学习的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强化和突显教材所授理论与知识的适用性、实用性与实践性,有针对性地逐步帮助学实现能力提升。

  2.合理使用教育资源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国家不断进行教育体系的优化,加大在教育方面的财政投入,使得我国的教育资源呈现出多样化与优质化的发展趋势。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是建立在对教育资源科学应用的基础之上的。医药卫生院校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科学化与现代化,将化学教学与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地学习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加深对化学知识中难点与重点的认知,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逐渐构成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其他课程不同,医药卫生院校的化学课程有着较强的实践属性,其既需要学生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培养卫校学生的动手能力。化学实验能帮助学生逐渐熟悉与掌握基本化学实验的基本流程,而这一过程就需要各类教学资源的高效参与,例如化学实验的各类器材、化学实验室的使用等。只有立足于教育资源,才能实现化学课程教学目的,即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实践性人才。同时,教学资源的使用能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对自学习活动做出科学的安排,从而大大提升学习效率。

  3.注重化学课堂教学的反馈与调节

  为了实现对化学课堂教学活动整体状况的科学把握,需要对化学课堂的教育实践进行必要信息收集,并进行必要的信息分析与整理,这种信息收集的方式是多样的。例如,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种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知,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化学教学常用两种考核手段:

  (1)理论考核,以六个学习水平设计相应的习题和试题进行考评,其对应关系一般如下:识记———填空题;简单应用———选择题;理解———是非、判断题;综合应用———简答题;创见———假设问答题;创见性应用———实际应用题。

  (2)实践技能考核,技能考核一般可从以下方面来进行:化学仪器的识别操作——应用———提纯;化学计算;化学反应的观察、鉴定;独立实验。

  4.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医药卫生院校化学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认识到当代的高职学生自主性较强,个性较为鲜明,只有努力实现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谐,课堂学习氛围的融洽,改变以往固化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改变对化学学科的学习态度,更加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化学课堂学习当中,提高课堂效率。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合理安排预习、复习等环节进。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有不同的教学要求,这样才能激发起不同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化学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5.培养目标的定向分层

  由于每一课程的专业培养目标有所不同,直接导致医药卫生院校化学课程的培养与教育目标有所差别。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需要对课程教学进行定向分层,那就需要从整体的教学要求入手,对化学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划分。首先,确定各专业化学教学的基本内容,对不同专业教授的基本内容,包括定义、定理以及例题进行科学选择,满足各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各专业学生掌握化学基本知识理论与技能。其次,需要根据各专业对知识的具体要求,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化学学习内容做出必要的调整。

  6.采取多种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目标教学模式是借鉴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这种模式旨在面向全体学生,缩短优、良、差各类学生基础上的差距,使每个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双向发展,淡化分数竞争,扎实地学到真本事。从建构主义的角度来看,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知识架构,而知识架构构建的过程,必须有教师的参与,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知识了解与掌握。但是建构主义下的教学模式,并不是教师将知识直接灌输给学生,而是需要进行必要的学习情境的设置,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激发起学习的热情。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医药卫生院校化学教学要从传统教学的“讲”迁移到目标教学的“导”上来,从而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趋于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张静,陈俊林.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几个脱节问题及解决方法[J].卫生职业教育,20xx(9):98-100.

  [2]何新蕾,樊滢玮.高职高专医学专业医用化学绪论的教学[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xx(13):80-81.

  [3]刘彦,何坪,邓宇,李曼霞.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评价[J].重庆医学,20xx(19):2721-2723.

  [4]张悦.医学化学专科教学改革初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xx(6):20-21.

  [5]周汉锋.高职化学素养与药学职业素养迁移教育探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xx(9):103-105.

化学论文12

  摘要:化学教学和生活之间是紧密相连的,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和化学反应就有关联,在教学中使用绿色化学思想,可以让学生掌握环境污染的原因,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还能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价值。本文分析了绿色化学思想的特点以及其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绿色化学思想;高中化学教学;应用

  科技以及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且还在不断加重,特别是化工生产污染问题更是严重,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困扰,也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让。针对这一问题,出现了绿色化学思想,其目的是为了减少化学生产中因不规则的技术和设施使用而生产出的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1、绿色化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该思想是想通过节省资源、使用无污染的化学材料,达到减少社会生产和工业生活造成环境污染的目的。其具有三点特征,首先是要使用绿色无污染的化学材料,在工业生产中原材料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因此只有使用绿色无污染的材料,才能保证工业建设中不会给环境造成污染。其次是要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可以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最后是保证化学活动产生的物质是可以被回收利用的,化学物质无处不在,可以在生产活动中带来很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给环境及人们的健康带来损害,因此实施绿色化学思想就是为了解决这些化学物质,为建设绿色环境提供保证。

  2、绿色化学思想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化学教学中,教材中并没有明显的体现出绿色化学思想,而是隐含在教材中,需要教师细心观察,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教材进行二次整合,掌握教材的内容,从中挖掘出其中的绿色化学思想、素材等,并将其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

  2.1情境创设,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在学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的“硫和氮的氧化物”时,教师需要注重课堂导入内容的设计,这对于教学成果也具有很大影响,好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在学习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时就可以将使用多媒体将新疆和青海交界处的“魔鬼谷”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为学生进行解说,学生还会好奇为什么叫它“魔鬼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告诉学生其所以会被这样称呼,是因为经常会发生电闪需鸣风雨交加把人畜击毙的事件,但是其中的农作物却不受影响,生长状况良好,有经验的农民说是“雷雨发庄稼”,说到这学生会感到好奇,专注于教师的讲解,想知道具体的原因,这时教师就可以导入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带领学生一起打开魔鬼谷的魔盒,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的效果[1]。可以先从空气中成分最多的元素——氮元素开始,游离状态氮元素和土壤中的硝酸盐,因此会有氮元素是生命元素的说法。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思考工业生产中生产硝酸的过程,分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对环境的影响,氮是一种惰性气体,但遇到高温情况下,会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是天然的化肥,因此谷中的农作物、植物生长状况很好,这会吸引很多牲畜来进食,遇到糟糕天气时就会发生上面的事情。在这个导入事例中,让学生了解到了相关的知识,在了解二氧化氮是天然化肥,以及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之后,教师再提出减少它们造成的污染的方法,其中就体现出了绿色化学思想。教师可以以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成分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为例,学生都知道汽车尾气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去除其污染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的让学生们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学生会有成就感,更加愿意去学习化学。

  2.2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

  2.2.1规范实验操作,减少污染

  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应该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在演示化学实验时,要规范自己的操作,体现出绿色化学的思想,例如在结束实验后,就可以将废弃掉的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器材要放在规定的地方进行清理,减少污染[2]。

  2.2.2实施微实验,降低成本

  除了要将实验中废弃的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之外,还需要满足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要实现低能源、低消耗。因此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少的使用实验剂量,从而减少污染。比如在学习制造氯气时,为了减少污染,就可以使用微视频、多媒体等手段,将其制作方法、实验步骤、现象以及结果等通过这样的方法展现给学生观看,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丰富教学资源,也将绿色化学思想渗透到教学中,新的教学方法,也会让学生感兴趣。

  2.2.3改进实验,封闭实验

  化学中有一些实验是有毒的,比如氯气、二氧化氮、二氧化硫、氟化氢、硫化氢、一氧化氮等气体都具有毒性,还有一些酸,如硝酸、硫酸等,苯胺、硝酸化合物等,都会产生污染,因此在进行此类实验的时候,就需要保证实验室是封闭的,能够尽量的减少污染。另外,在试验中,尽可能的不用或少用挥发性的有机物,例如浓盐酸、浓氨水以及甲醛等,绝对不要使用风险试剂,例如嗅水、汽油等,在实验中要将绿色化学的思想渗透到各环节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结束语

  当前对环境保护的问题,人们都非常重视,在高中的化学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思想是非常必要的,既是促进素质教育改革的关键,又是实现我国绿色环境的要求,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需要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减少化学材料的使用,减少污染,因此教师应该从生活中以及教材中多去挖掘有效的化学教学素材。

  参考文献:

  [1]宗允涛:“铜与硝酸反应”的微型化实验设计与创新[J].实验教学与仪器.20xx(01)

  [2]李伟:在高中实验教学中体现绿色化学的思想[2].考试周刊.20xx(60)

化学论文13

  摘要: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生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无法满足学生需求。讨论式教学顺应新课改趋势,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团队合作意识的提高。在讨论式教学改革尝试中,学生必须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并运用多元化的考评机制。

  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讨论式教学;团队合作意识;

  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生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因该课程设计知识点复杂难懂,使其成为医学生公认的最难的基础课程之一。正因为该课程内容多、复杂难懂,教师往往把课堂讲授作为知识的主要传播方式,而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培养。讲授式教学虽然传授效率高,但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已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讨论式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学过程的互动,以学生为中心,目的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创新思维、合作意识等[1]。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弥补讲授式教学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就在医学生物化学课程中实施讨论式教学的必要性和值得注意的问题展开讨论。

  1.在医学生物化中实施讨论式教学的必要性

  1.1在医学生物化学中实施讨论式教学顺应了新课改的趋势

  20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新课改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医学生来说,知识更新速度之快,更要求他们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只有不断学习,不断补充知识,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讨论式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医学基础课程中开展讨论式教学,是顺应新课改趋势的。

  1.2在医学生物化学中实施讨论式教学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

  在同一个课堂上,教师传授的信息是一样的,但每个学生获取的知识却有差别,这是因为知识传授是一个信息构建的过程,每个学生的知识背景不一样,看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各不相同,得到到相同的信息不等于可以得到相同的知识。讨论式教学注重信息的双向反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构建知识体系。

  1.3在医学生物化学中实施讨论式教学利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

  团队合作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团队合作指的是一群有能力,有信念的`人在特定的团队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持合作奋斗的过程,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和才智[2]。对于医学生来说,他们将来面临的工作必须要有团队合作才能做好,单枪匹马是无法完成的。目前,我们实施讨论式教学,往往以小组为单位,从选题到查找资料,从制作PPT到进行汇报,从讨论到小结,任何环节都需要小组内进行明确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因此,在医学生物化学中实施讨论式教学利于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提高。

  2.在医学生物化学中实施讨论式教学需注意几个的问题

  2.1学生必须明确教学目标

  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是否明确教学目标对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讨论式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往往很多学生没能认识到这一点。对于讨论式教学应该的达到的教学目标,大部分学生也不能认清,很多学生简单地将其误认为是增加平时成绩的一次机会;有的甚至认为这就是老师上课累了,偷懒的一种方式;还有的将讨论式教学视为“放羊”,可以无拘无束了。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在教学前明确学习目标。这种沟通可以是问卷调查与反馈、个别谈话、讲座等。

  2.2教师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讨论式教学中,虽然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但是教师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的职责就是对整个讨论式教学的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而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引导作用。医学生物化学作为医学生的基础课程,往往开设于大一第二学期或大二第一学期,很多学生在此前完全没有接触过讨论式教学。如果没有教师的引导,他们就会像无头苍蝇一般,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师的引导包括提供合适的参考资料和文献查阅途径,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或引导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在讨论式教学中的表现给予中肯的评价。

  2.3精心设计考评机制和考核方式

  现在高校大多采取学分制,学生学习成绩也与奖助学金、评先评优等挂钩,因此大多数学生还是非常在意他们的成绩的。讨论式教学的成绩也是学生该课程成绩的重要环节,如何设计考评机制和考核方式,对讨论式教学的效果也会有很大影响。考评机制设计时要综合考虑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与自评等各方面因素,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讨论式教学是顺应新课改趋势的,在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中实施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讨论式教学改革尝试中,要让学生认清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并运用多元化的考评机制。

  参考文献:

  [1] 胡军,夏英,王国胤.讨论式教学实施的困境与对策[J].计算机教育,20xx(20):83-87.

  [2] 叶信治.从美国大学教学特点看我国大学教育盲点[J].高等教育研究, 20xx(11): 68-75.

化学论文14

  1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其中差距5是差距模型的核心,只有对差距1~4进行较好的弥合,才能降低乃至消除这一核心的质量差距。

  2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教育服务是服务产品的一个重要类别,高等教育服务由大学提供,除强调理论课程的教授以外,还要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做准备。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学生(服务消费者)感知教学(服务)质量的过程。据此,可以构建出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图2)应用于高等教育教学中。2.1理解差距(差距1)高等学校教师不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或对学生的需求和期望存在认知上的错位。即学生需求和期望教师不了解;或者即使教师努力去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期望,这种了解与学生的真实需要和期望并不完全符合。2.2程序差距(差距2)教学计划的制订与教师所判定的学生需要和期望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一方面来自教学计划本身所出现的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教学计划与学生需要和期望间出现偏离造成的。2.3绩效差距(差距3)教师所提供的教学服务与教学计划、教学规范或教学标准间出现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是由于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教学计划不能顺利实施造成的。2.4营销差距(差距4)教学的市场宣传与实际提供给学生的教学服务之间的差距。即教育宣传得很好,而实际却没有达到。2.5感知差距(差距5)差距5基于前4种差距而累积产生的核心差距,即学生获得的实际教学过程或体验与学生期望得到的理想教学服务之间的差距。这5种差距是改进教学质量的初始渠道,即经过5种差距的弥合分析可以找到所有改进教学质量的措施。

  3基于差距模型的《卫生化学》教学质量改进思路

  3.1《卫生化学》课程教学现况

  一直以来,全国各院校从事《卫生化学》课程教学的教师都在努力研究教学模式,并进行教学改革[3-4]。自20xx年起,通过建立开放性实验室、增加设计性综合实验内容[5-6]、引入案例式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等多种渠道对《卫生化学》教学进行了改革,收到了明显的效果[7-8]。引入案例式PBL教学模式的20xx级学生考试成绩明显高于未引入案例式PBL教学模式的20xx和20xx级学生[9]。20xx年以后,对《卫生化学》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与实践[10]。分别采用:(1)平时成绩(占20%),评判指标是课堂出勤与回答问题情况、实验课的表现与实验结果的好坏;(2)限制性开卷考试(占30%),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允许学生事先将认为重要的`知识写在一张纸上,并在考试时带入考场,既减轻了学生死记硬背的负担,又可以使学生能认真地阅读全书,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增强运用能力;(3)专业应用考试(占30%),考查学生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思路及解决办法,允许学生带参考书、笔记等进入考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试;(4)操作考试与口试(占20%),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及分析仪器的使用能力,并通过口试了解学生对实验原理的掌握情况。其中限制性开卷考试和专业应用考试安排在学校的考试周进行考试,使用两份试卷,在规定的时间内收回一份试卷后,开始另一份试卷的考试。操作考试与口试则在实验室进行,采取抽签的形式。在20xx年12月召开的师生座谈会上,学生们普遍认为,目前采取的PBL教学法在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和自学能力方面优点突出,而且能明显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加强师生沟通,活跃课堂气氛,加强学生间的协作精神。采取的考试方法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系统归纳所学的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如此,学生们就目前《卫生化学》的课程设置、案例教学与设计性实验教学形式仍然提出了自己的需求与期望。(1)希望在学习任务较轻的大学二年级开设《卫生化学》课程简介,对该课程进行简单地了解;(2)将案例分析与设计性实验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自己动手查找具体案例的解决方法,由教师帮助确定解决方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将其作为设计性实验,并由学生自主完成;(3)由学生讲解基础实验,教师进行补充,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2《卫生化学》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3.2.1构建有效的“教”、“学”沟通机制,缩小“理解差距”

  首先,应加强互动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必须意识到彼此之间是平等的,大家要以自由、平等方式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将课堂营造成开放、动态的思想交流场所;其次,尽可能地创造幽默、诙谐的气图2教学质量差距模型概念图氛,消散课堂教学中学生沉默的现象;最后,可以通过定期召开师生座谈会,建立一种有效的“上下联动”、“团队互动”沟通机制。教与学是一种双向沟通的过程,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课间讨论、课下与学生聊天、问卷调查等多种途径去了解学生对于教学的期望,减少师生之间的“理解差距”,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2.2加强教育过程标准化建设,缩小“程序差距”

  “程序差距”主要指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教师所判定的学生需求和期望间的差距。这种差距一方面来自教学计划本身出现的问题,如教师对当前的社会需求了解甚少,教学计划脱离实际等;另一方面则是教学计划与学生需要和期望间出现偏离造成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与实际需求脱离,不能学以致用。目前预防医学专业的《卫生化学》课程大多被安排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距离大学一年级的化学基础课程的学习间隔两年,况且经过以记忆为主的医学课程的学习,很多学生已经不太适应以分析、理解和实验为主的《卫生化学》课程的学习了,如果能在大学二年级的下学期或者大学三年级的上学期开设《卫生化学》课程简介,对后续《卫生化学》课程的学习必定会有较大帮助。

  3.2.3进一步深化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缩小“绩效差距”

  在课程改革上,现代化教学内容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人才的落脚点。在课程结构上,与我国公共卫生实际密切结合,将案例分析与设计性实验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手段上,应加强高校校园网、电子图书馆、多媒体教育等数字化教学环境建设,采取案例教学、PBL教学模式。积极开展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创新的思维习惯。

  总之,教育教学服务和单纯的经营性服务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不具有“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教育消费的结果是滞后、分散的,要经受时间考验时间有长有短。但作为教师只有始终对其他方面的不足进行弥补,才能消除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中核心的质量差距———期望服务和感知(实际经历)服务不一致。

化学论文15

  摘 要: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对化学实验的掌握。而改进实验方式,注重家庭实验练习,关注实验反思,培养学生对实验的总结归纳能力,则是搞好实验的关键。

  关键词:实验 吸引 兴趣 探究欲望

  初中化学是九年级才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这一学年的主要教学目标为:让学生认识、了解化学,学会怎样操作和使用化学仪器、如何利用实验得出所需结论。所以,化学实验在该学科中就显得格外重要。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我在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上下功夫。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方法改进,做到了原料易得、过程易操作、实验现象明显、学生易观察、结论易得出,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改进实验,让其操作更简便,现象明显且易于观察

  如在氧气性质试验中,做铁丝在纯氧中燃烧实验时,对铁丝的要求比较多。首先要除去铁丝表面的铁锈,再要把铁丝做成螺旋状,选的铁丝还不能粗,粗铁丝不易燃烧。在此实验中稍不注意就会失败。特别是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不成功的机会很大,这就挫伤了他们学习的自信,也会削弱他们对化学的兴趣。若学生操作时将此实验稍作改进,实验不仅很容易成功,而且可以作对比试验,让同学们更易记住实验中的细节。我们可以采用一个圆珠笔中的小弹簧代替打磨和做成螺旋状的铁丝来做实验,实验现象非常明显;再让同学们与未打磨的直铁丝做同样的.实验对比,更有利于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和对实验细节的记忆、理解,无需强调。

  二、注重家庭实验练习,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

  如我们在讲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以想让大家做家庭实验,用鸡蛋壳和食醋做实验,再将制出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验证它的性质,然后在课堂上让大家先讨论自己的实验体会,再分析归纳猜想鸡蛋壳的成分。最后,我们再讲解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这样,同学们不仅掌握了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还知道了鸡蛋壳的主要成分及食醋和稀盐酸有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这为以后学习酸的性质做了铺垫。同时,此家庭实验可以拓展,把整个鸡蛋放入盛有食醋的杯子中时,鸡蛋表面不仅有气泡,而且鸡蛋会上下浮动,而不是静止在一处。这不仅让学生学习了化学知识,而且掌握了物理的浮力知识,让物理和化学有了联系。总之,在一个家庭实验之后,学生不仅可以了解制备原理,而且会发现新的知识,这会提升他们对化学的兴趣。并且通过家庭实验后,课堂上只需讲解注意的难点和一些细节,其它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动手和研讨发现其中的奥秘。这也是学习化学最有力的方法。

  三、关注实验反思,培养学生对实验的总结归纳能力

  每做完一次实验,都要引导学生从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和现象中分析此实验中的重点和难点;再分别总结实验中的得与失,并归纳与此实验相似的实验的制备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实验结论;最后还可以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对此实验进行自我改进,并动手验证,操作后提出新的问题,讨论自己的实验结论。这样,久而久之,同学们就行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不仅对理论知识掌握得更严谨,并且对实验操作更熟练。同时,通过同学们之间的合作讨论,还可以得到本实验以外的结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体会到了学习化学的快乐。

  总之,实验是化学的必由之路,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地对实验进行改进,让同学们多动手,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发现新的知识,并把化学与生活相结合,才能真正让同学们学会自觉学习,化学实验也才能发挥它真正的作用。

【化学论文】相关文章:

化学论文07-02

化学与生活论文05-15

绿色化学论文06-11

绿色化学论文02-02

化学与生活论文02-06

转化学困生的论文08-24

大学化学论文06-24

[精选]大学化学论文06-26

高中化学论文06-13

化学毕业论文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