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音乐论文>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

时间:2024-06-09 09:53:20 音乐论文 我要投稿

【优秀】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5篇

  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还是对论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音乐教育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优秀】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5篇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

  摘要:音乐是小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艺术启蒙课程,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品格、提高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不少小学对于音乐教育还不够重视,教师也大多重视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讲解和传授,却忽略了对学生进行音乐本身所包含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内涵的教育。尤其是现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快餐式音乐传播迅速,不少浮躁、流于形式的音乐大大地冲击了经典的优秀音乐的传播,对小学生的音乐欣赏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教材中新加入了不少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对于提升小学生对音乐的人文内涵关注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音乐教育;人文内涵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人文内涵教育的缺失

  目前不少小学学校对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还是认识不够,认为音乐就是一门副科,没有考试和成绩的压力,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都不够明确。音乐的课堂教学多是按照教材进行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讲解和传授,教师为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来进行模仿,学生学唱歌曲、学演奏乐器,都是一些技能型的音乐知识。教师仅仅传授给学生怎么唱歌、怎么弹奏乐器,却忽略了向学生传授音乐歌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乐器的诞生故事和所承载的文化精神,学生由于缺乏对音乐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对音乐技能型知识的学习效果也不会特别理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音乐人文内涵教育的理念和认知,在本身对音乐教学不够重视的情况下,教师的音乐教学方式和方法都相对比较刻板和单一,且没有树立音乐人文内涵教育的教学理念。

  教师没有深刻认识到音乐所蕴含的精神魅力和文化内涵对学生人格、品德和音乐审美的重要作用,没有认识到音乐课不仅仅应该教会学生唱歌、弹奏乐器、掌握乐理和音乐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的音乐艺术审美情趣和修养,在音乐的熏陶下,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魅力。教育理念的缺乏导致音乐教学人文内涵教育的缺失。

  二、音乐教学中人文内涵教育的作用

  音乐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的产物,不同风格和不同时段的音乐作品都蕴含着不同的精神文化风貌和人文内涵。因此,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音乐不仅可以陶冶情操、颐养性情,对于人格塑造和品德培养方面有着巨大的力量。音乐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可以让人对于音乐所表达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理解更加深刻,音乐里所包含的深厚感情和人文精神可以感染他人、影响别人的情绪和灵魂塑造,对人的价值观形成和情感方面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激发听者的审美和创新意识。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传播方面不受国籍、语言、地域差别的影响,以音符和声音为媒介和桥梁,让人们的灵魂相通,精神受到启迪、情感得到共鸣,从而受到音乐人文内涵方面的影响。在小学音乐的教育教学中,教师注重音乐人文内涵的教育,可以让学生受到音乐丰富情感和人文精神的熏陶,在深刻理解音乐作品中想要传达的感情和精神的同时,在心灵上与作者达到共鸣,在人格和品德的形成上受到积极影响,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性格,受到优秀的传统文化的熏陶。

  三、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人文内涵教育的策略

  (1)深入挖掘音乐教材,人文内涵教育从点滴做起新课改背景下,音乐教材中增加了弘扬传统文化、具有民族特色的经典优秀音乐作品,音乐作品中具有多元性和丰富性。新课改强调,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的传授,更要注意音乐教学中的人文素养的教育。教师要深入理解和挖掘教材,根据教材的内容向学生渗透人文素养的教育,从音乐教学的点滴入手,让学生接受音乐中丰富文化内涵的熏陶。例如在小学音乐“堂鼓、小钹和木鱼”乐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这些乐器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历程,以及这些乐器所赋含的人类智慧和艺术价值。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引申古代乐器与人类社会活动的关系、各种乐器的音色的融合。让学生深入了解乐器的相关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再比如在“狮子舞绣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狮子舞绣球的历史由来故事,所蕴含的寓意和寄予的美好希望,还可以舞绣球的种类、特点方面向学生们进行介绍,让学生们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和习俗有一个深入的理解,继续继承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瑰宝,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2)灵活、合理地选择音乐教学的内容音乐之所以可以超越语言、地域等各种差异而让人们达到心灵的相通和情感的共鸣,就是由于音乐本身具有的多元性和包容性。音乐表现风格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不仅丰富了音乐本身,更为受众带来了更加多样化的审美体验。小学的音乐教育在内容选择方面要注意音乐的多元化和包容性,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音乐教材的编排上精心地选择了不少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音乐作品,其中包含着多种形式和多种风格,教师要善于使用这些不同风格、不同种类的音乐作品,让学生通过音乐充分感受中华文化多元性的同时,对音乐和我国的文化瑰宝都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现在由于网络技术的发达,一些不适于小学生听的流行音乐传播广泛,有的对小学生的人格和品德养成有着不利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能一味地根据小学生的兴趣喜好选择教学内容,需要对课堂的音乐做到把控,让学生多接触优秀的高雅音乐作品。

  (3)重视课外的音乐教育延伸课堂教学时间有限,要提高音乐人文内涵的教育效果,教师应该组织、安排课外的音乐欣赏和品鉴活动,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地去欣赏一些优秀的经典音乐作品,教师可以留下作业,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资料去了解音乐创作的社会背景,以及作者想要通过音乐表达的情感和情怀。例如“红星歌”的教学时,课堂上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再去寻找一些与抗日、抗战期间小英雄故事相关的歌曲,并自己学着演唱,下节课的时候进行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唱的歌曲最多,教师会准备一些小礼品赠送。教师要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去学习唱歌,感受音乐中包含的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刘秀敏。音乐教育应挖掘音乐文化内涵。青年时代[J]。20xx年第14期。

  [2]刘英坤。谈小学音乐中的人文教育。中国校外教育[J]。20xx年第36期。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2

  我从事音乐教学有十七八年了,一至六年级我都教过,教材也很熟,感触颇深。下面我就谈谈关于我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叙事,与大家共享。

  一、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乐园,使其身心得到最大满足。

  学生爱玩爱乐爱闹是本性,如果课堂上抓不住学生的心理需求,抓不住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你就很难驾驭课堂,不仅达不到你预期的教学目的,而且课堂纪律更是混乱。那么,如何使你的音乐课上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并达到身心舒畅。我认为不同的年级,不同的班级,音乐教师采取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都不一样,要根据学生不同特点施教。

  比如:我带的二(1)班,学生男生比较多,学生非常活跃,也很聪明。但是,纪律很糟。老师要引出话题,学生就会没完没了的议论,根本不理会你。所以,我在备课的时候,首先明确这节课要学生掌握什么?用什么方法教?化繁为简,用精炼的语言表达。因为,这个班级学生注意力时间短。我更多考虑如何操控课堂?让学生朝我设定的目标发展。既不能让学生围绕一个话题说不完,又不能让他们觉得音乐课没意思。我思来想去,终于迎刃而解。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上课前十分钟,用故事、游戏、图片、视频等导课,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堂上观察学生反应,随时调整教学形式,方法多样。既不能让学生感到疲劳,又不能让学生感到无所事事。既不能太活跃,又不能死气沉沉。要平复学生躁动的心。让学生教学生,好生管理差生。我还抓住活跃学生,让他们在课堂充分表现,使其得到心理满足,还能调动其他学生积极性。其次,这个班级上欣赏课最难组织,弄不好课堂上交头接耳,纪律混乱。因为,欣赏是听的艺术,养成倾听音乐的习惯对低年级学生很难。如何让学生安静听欣赏曲?我一般从调动学生感官入手,把学生带入教学情境中去的一瞬间听第一遍乐曲,这个点抓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紧接着让学生发言,谈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什么?用肢体语言表现。满足学生表现欲。在欣赏第二遍的时候,用声音画面,让学生边看边听,理解乐曲。每听一遍,要注意观察学生反应,及时改变方法,使学生不厌倦。总之,要充分调动学生感官,使其身心得到最大满足。

  再比如:我上一(2),班级学生不活跃,女生多,学生老实,不爱发言,接受能力不是很强,但是,纪律非常好。我上课看见学生情绪不高,师生都感到没劲。这怎么办呢?我徘徊过,尝试过,但效果不明显。有一次,我上歌曲《小动物唱歌》,我模仿动物叫声唱,尽有学生把其他动物叫声也唱入歌曲。那节课班级气氛很活跃,我唱,学生模仿动物叫声并表演。那节课给我启发:学生都活泼好动,聪明可爱,只要你的内容有趣他都感兴趣。于是,我从激发学生内在激情入手,通过游戏、故事等学生喜欢的形式融入教学,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他们就会主动参与。并把教学内容分割若干部分,融入不同游戏中完成。也把提问、表演等穿插进去,这样既降低了教学难度。又提高了学生兴趣。因此,创设轻松活跃的教学氛围,学生兴奋,激动中就自然爱说爱笑,爱表现,就不会拘束。就像学生在儿童乐园中玩一样高兴。俗话说得好“没有笨学生,只有笨老师”。只要老师肯花心思,走入学生,就一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受条条框框限制。

  作为教师,都是以教科书为教学的内容,语文和数学更是这样,必须以课本为标准,因为每一章节都是环环相扣的,不可任意删除某个章节,或者从这个章节跳到那个章节,如果这样学生会茫然。但是,音乐不一样,可以有选择,只要适合学生演唱,学生喜欢的,有兴趣的,都可以作为教材,还可以结合环境的变化改变教材顺序,增减教材内容。因为,教材中不是都每一首都适合学生的,有的歌曲绕口,不是朗朗上口,也不好听,学生也没兴趣,我认为可以删减,增添一些学生喜欢熟悉的歌曲和乐曲。比如:歌曲《乃呦乃》,学生唱得没劲,我只当欣赏让学生听。再如:我上一年级音乐,那天,刚好下雨,我结合春天雨季,教学生唱《小雨沙沙沙》,倾听雨声,观察春雨下的万物来感受歌曲,学习效果非常好,也便于记住歌词。校园柳树长出长长的辫子时,学唱《柳树姑娘》,五一教唱《劳动最光荣》,六一唱《快乐的节日》 尽管如此,音乐教学也不是随心所欲,教材只是参考,要根据班级学生特点灵活使用,把教材用到极致。敢于创新,要以最大限度发展学生音乐潜能为目的。

  三、低年级培养学生乐感为主,中、高年级培养学生音乐技能和音乐审美能力。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以直观思维为主,有意注意只有二十分钟。他们对音乐并不是有教深体验,只觉得音乐课就是唱歌,好玩有意思。喜欢唱但是又把握不准音准和节奏。尤其四三拍歌曲,一音多字或多音少字更难掌握。教师要反复教吧,自己累,学生又没兴趣,还达不到预期效果。怎么办?我认为低年级要从节奏入手,用肢体语言(拍手、拍腿、敲击)等学生能直观感受的来训练,有一定基础再进行歌曲学唱效果会更好。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3

  优美动听的合唱,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而且还能培养他们良好的音乐感和高尚的艺术情操。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学生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合唱艺术,其最好的方式就是课堂合唱教学。从现行使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教材中我们不难看出,合唱的欣赏与学习占了相当高的比例。以苏少版为例,二年级上学期开始出现聆听合唱的欣赏内容,四年级开始少量简易合唱歌曲的学习,五六年级合唱歌曲的欣赏与演唱比例逐步加大。五年级上学期演唱合唱歌曲 3首,欣赏合唱歌曲 6首,下学期演唱 4首,欣赏 4首。六年级演唱合唱歌曲 6首,欣赏 2首。占了整个教学内容的一半以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合唱教学在整个音乐教学特别是高年级的课堂音乐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现状分析

  在日常的音乐课堂教学中,老师们可能都体会到,合唱教学很难正常开展。我曾参加过两次教育局组织的农村学校班级音乐课开展情况的检查。当时感觉到,检查到的班级歌曲演唱数量、质量都很不错。可只要检查合唱歌曲都只唱一个声部。于是我仔细分析了原因。

  学生方面:

  1.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

  合唱歌曲的学习对学生的音乐基本技能提出较高的要求。而日常教学中,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歌唱水平、合唱能力和习惯都是参差不齐的。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合唱教学的有效开展。就说音准,我曾经在两个六年级班级做了个测试,1/4的人音准较好,有一半的学生音准不稳定,还有 1/4的学生唱歌直接跑调。

  2.学生身心发展的原因。

  五、六年级学生正是生理、心理发展比较快的阶段。心理变化在音乐课堂主要表现为,个性较强,对音乐有自己的理解。因此每次欣赏音乐的时候都能有很好的表现。(但音乐学科光说不练是不行的,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而且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欣赏水平。)但同时他们自尊心强,易害羞,不太喜欢表现自己。喜欢唱歌但不是在课堂上。总是怕唱的不好被同学笑话。单声部歌曲都很难学好,更不要说多声部的合唱歌曲了。

  3.对合唱歌曲的认识不够深刻。

  学生的整体合唱观念淡薄,缺乏对声部和谐的感性体验和合唱成功经验,兴致不高。老师们经常会发现,好不容易教会的'两声部旋律,一合起来,音响效果很糟糕,声部间相互攀比,不知道协作,不注意聆听。老师们也经常发现,二部合唱分工,一声部学生往往很开心,二声部则相反,唉声叹气。

  老师方面:

  事实上,更多的责任来自我们老师。通过了解,很多音乐老师在日常的合唱歌曲教学中,自身就怕麻烦,缺乏自信心。教学中没有更好的办法,把合唱歌曲简单的理解成两个或多个声部的拼凑。教得机械,学生学的无味。所以就会出现只教一个声部的现象。作为老师,要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整合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合唱歌曲的兴趣和能力。在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同时,让学生不断体会到合唱的独特魅力与美感。

  以下结合自身实践,谈谈我的一些思考和具体做法。

  二、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策略

  1.通过对优秀合唱作品的欣赏与分析,充分感受合唱歌曲的魅力。

  要组织好合唱教学,首先就是要提高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如何提高兴趣?就是多听。通过对优秀合唱作品的欣赏,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提高合唱的听觉能力。所以老师们千万不能忽略教材中合唱作品的欣赏。喜欢听了,觉得美了。等到真正学唱的时候,就不会被困难吓到了。我的经验是多对比着听。、有些合唱歌曲欣赏可以让学生听听独唱版本的,例:五年级上册《东方之珠》、《杨柳叶子青》等。有一些本来是要求齐唱的可以安排欣赏合唱版本的,例:六年级上册《送别》、《樱花》等,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比,充分感受合唱这一演唱形式对于表现歌曲形象、表达歌曲情感的巨大优势和独特魅力。对于一些优秀的无伴奏合唱歌曲,例:五年级下册《牧歌》等更加要多听、多分析,感受其魅力。

  2.根据歌曲的内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合唱歌曲的具体内容,巧妙设计教学环节,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教学歌曲《DoReMi》一课时,把教学重点放在了对完整版《DoReMi》歌曲的认识与表现以及对歌中各乐段二部合唱的训练和处理上。我首先是通过与学生谈话交流导入新课,了解歌曲的相关背景,让学生对1234567有一种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然后通过创编旋律,给旋律填词,给歌曲配二声部伴唱学习了歌曲的C、D两段。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柯尔文手势指挥学生演唱,使学生更好的把握音准。不断让学生感受7个音符带来的神奇魔力。紧接着完整欣赏歌曲让学生对作品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最后通过歌唱和表演,重温影片中的经典片段。让学生在表演中充分体验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

  3.提高对合唱歌曲的伴奏能力。

  其实,以我们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完全能够胜任小学各阶段教材歌曲的伴奏,但关键的问题是不够重视。好的伴奏,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审美体验。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演唱歌曲、学习音乐的兴趣,还增强了音乐的艺术表现力,是审美教育的有效手段。我觉得,钢琴(电子琴)伴奏应该成为音乐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之一。日常教学中,我们的即兴伴奏往往过于“即兴”。再加上现在多媒体进课堂,我们甚至已经忽略了钢琴(电子琴)伴奏的功能与作用。如果说给单声部歌曲伴奏,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四、五级正和弦,那还能凑合。合唱歌曲就不行了,合唱歌曲本身就有和声行进,如果伴奏过于即兴,对于学生把握音准,对于歌曲表现力都会有很大影响。我倒觉得,给合唱歌曲伴奏本身就是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它的和声进行会丰富你的和弦编配,你顺着它的和声走,和弦记录下来后别忘了研究一下,可以在单声部歌曲中灵活加以运用,逐渐的,你的伴奏水平就会提高了。我习惯在备课时就将和弦标记写在歌曲上。在备课的时候,首先对歌曲进行分析,根据歌曲调式及本身的旋律走向确定和声进行、根据歌曲情绪确定织体音型,在把握住作品风格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技能水平进行编配。歌曲示范演唱时,努力把音乐伴奏与歌唱融合到最佳状态,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美。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声音,音乐的情绪以及歌曲的表现力等方面加以提高和处理的时候,音乐伴奏可采用无旋律伴奏,并且可以在过渡句、高潮部分进行加花、华彩等处理。为了对学生的歌唱起到融合、烘托,更好的表现音乐,教师要把音乐伴奏的和声、力度、音色、呼吸等要素根据歌曲处理的要求进行调节和控制。让学生充分感受和声的美妙,节奏的律动以及歌唱与伴奏融合在一起的音乐美。从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审美能力。

  4.班级合唱比赛

  充分展示一个学校学生音乐综合素质和老师教学水平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搞班级合唱比赛了。无论是对老师和学生都是很好的锻炼、促进和提高的机会。其作用和影响远远大于校一级的合唱比赛。通过比赛,老师会下足了功夫,花足了心思,更多的了解班级学生演唱的整体情况,合理分工。丰富歌曲的表演、演唱形式、伴奏等等。显示老师对合唱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而学生当然是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一少部分,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每一个学生。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4

  一、什么是音乐教育体验学习

  音乐教育体验学习,顾名思义是以“体验”为教育核心,由听觉激发听众的内心感受,并从每个人的不同感受领悟音乐的内涵。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体验学习,即在课堂上的每一曲作品表现出的感觉,都由学生自己来总结。教师不会刻意地要求学生以怎样的情绪去演绎,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去自由诠释;教师也不会先教授学生怎样的口腔共鸣、胸腔共鸣,而是让学生先以自己的心去和乐曲从感情上产生共鸣。

  二、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情感沉淀

  情感是音乐创作与表演中所要表达的核心内容。从古至今,无论词牌、曲牌,音乐都将幻化成情感落于人心之上,所以在对音乐的审美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音准、不是气息,而是感觉。也许这是专业研究音乐时才需要达到的层次,但是在小学教育中,以这一观点作为教学出发点,可以让学生不受硬性知识的束缚,而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到音乐的学习与体验中来,并更有效地通过音乐旋律活跃学生的心理情愫,以感性的手段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方向成长。

  三、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意义

  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意义,即从不同角度提升学生对音乐审美的品位和品味。这种教学下的体验模式,既区别于一般的音乐欣赏又区别于一般的音乐教学;它是在欣赏中教学、在教学中欣赏;或者说其欣赏的目的是为了教学,而其教学的方式又是一种欣赏。它是一种对音乐的形式与内涵的感受与理解、是一种对音乐美感的体悟与领会。音乐教育体验学习,对于音乐学习的意义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是通过使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之中,从而通过实践与音乐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并以学生自己的感悟,主动地去体验、理解、感受音乐的深邃。并通过这种音乐教学模式丰富学生对音乐的审美体验、端正学生对音乐的审美态度,使学生在音乐审美方面有一定的'素养。

  四、音乐教育体验学习的形式

  1.情境重现式。音乐教育体验学习,与其说是学习更不如说是游戏。因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气氛会异常活跃、形式更是千变万化,很多教师愿意选择“情境重现”的方式将音乐演绎出来,像音乐剧,更像小品。例如:将儿童歌曲《小红帽》编排出一系列的场景,学生亲自充当小红帽、外婆和大灰狼、亲自设计旁白和对白、亲自编排舞蹈,甚至可以将学生分组自行导演,并进行课堂竞演……这样做的效果显而易见,它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都乐于融入其中,在玩一样的课堂上轻松地掌握音乐知识、技能、技巧。这不仅完成了教师的教学任务,更让学生对音乐课充满了期待。

  2.即兴发挥式。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说,音乐是其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对音乐的即兴发挥,更是锻炼学生反应速度及集中学生课堂注意力的最有效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即时的、自由的直觉和感悟,以舞蹈、小品、朗诵、解说等不同的方式将对音乐的理解完整地表达出来。学生在音乐中游戏、在游戏中音乐,结合体验与学习将音乐孕育、创造。这种即兴发挥的课堂教学方式,也使得原本在课上并不十分积极主动去表达自己的学生变得活跃起来,课堂气氛必然顺势被推向高潮,更加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这种即兴发挥的学习方式中,学生也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正规的或是不正规的风格与形式的音乐,从而培养出学生更加不拘一格的艺术感觉。

  3.创作改编式。音乐教育体验学习在教授学生乐理知识的同时,更加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理解、创造能力。学生在音乐中体验创作的乐趣,可以突破传统课堂的听、学、唱的框架性模式,由学生自身从不同方位、不同角度的多元思维进行对音乐的创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采用“乐曲填词”“诗歌配乐”“歌曲改编”等不同方式,把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出来。例如:不同版本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同版本的《琵琶语》的演唱……在课堂现场的创作改编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挖掘出学生的创作才能、表演才艺,更有利于培养出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音乐教育体验学习这一课题自实施以来,音乐课便再不是女孩子的课程,再不是五音不全的学生逃避的课程。它已完全变化为学生们解放心灵的、如体育课一般受欢迎的愉悦时光。音乐课的气氛得以活跃,学生的个性更是通过这样的课堂变得愈发活泼开朗起来,可见,这种体验学习方式势必成为当下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中将被广泛应用的一剂良药。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5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现代教育的本质是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价值,开发和掌握自身的能力,并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的进行学习。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作为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要的内容,逐渐成为小学音乐教师关注的教学问题。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将简要分析,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方面的相关内容,旨在进一步促进小学音乐教育活动顺利的开展下去。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创新教育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在完善传统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小学音乐教师如何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发挥创新教育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教学目标。在创新教育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因此,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重视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1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概述

  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创新教育是开展音乐教育的使命,也是人的动力教育,只有重视创新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主要是为了顺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实际需求,深化教育改革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使之更好的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小学音乐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将极大的促进学生学习音乐课程,并不断丰富自身的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质量,深入分析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进行总结,完善创新教育的方案,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探究学习能力,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般情况下,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育观念的更新仍流于浅表层次;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深等内容。

  2.1教育观念的更新仍流于浅表层次:当前,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仍是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教育观念的更新仍流于浅表层次,音乐教师的教学观念没能及时的转变过来,导致其在日常教学中,忽视了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以及深入探究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活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要求音乐教师采用具有创新意义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教育观念的更新仍流于浅表层次,直接导致音乐教学效率较低。

  2.2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深: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深,也是音乐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深,直接导致音乐教研活动质量较差,加之忽视音乐教育活动的有效性,致使学生的学习效率较低。此外,由于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很深,音乐教学活动的功利性较强,教师很少真正的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能力。

  3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的要求及作用

  3.1创设良好的环境是重要保障: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创设良好的环境是重要保障,也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的要求及作用内容之一。我们都知道,每个学生都具有无限的创新潜能,音乐教师如何通过创新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气,将学生的学习潜能转化为现实的创新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更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音乐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创设良好的环境是重要保障,是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的要求之一。

  3.2培养创新意识是教学基础: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是教学基础,是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认识到的教学理念之一。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应切实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合理的开展创新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此外,重视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分析,及时的完善教学方案,也是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关键。例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的主题,鼓励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促使学生在实践学习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3.3培养创新思维是教学核心:在实践教学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的要求及作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在开展小学音乐创新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师应在明确培养创新思维是教学核心的基础上,结合音乐课程的教学主题,合理的制定教学方案,提高音乐教学的质量,并进一步完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营造相对快乐、轻松的学习氛围,使之更加主动的参与到创新教学活动中,并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音乐学习的效率。因此,在小学音乐创新教育教学活动中,重视培养创新思维是教学核心这一教学理念,对于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中,重视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充分重视创新教育活动开展的意义,在实践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创新教育活动,促使学生在创新教育氛围中,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陶冶自身的情操,逐渐提高自身的音乐欣赏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在实践学习活动中,重视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活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策略研究[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4,(9):50.

  [2]吴洁.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音乐时空,2015,(21):183.

  [3]王蓉.浅谈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与实践[J].中国西部科技,2009,8(34):95-96.

  [4]王丹红.小学音乐教育的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8):192-192.

  [5]刘著.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创新教育[J].大观,2016,(2):68.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6

  一、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现状

  小学生的头脑灵活,性格活泼,模仿力发达,对于音乐课总是充满期待,至始至终,小学音乐课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小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给他们提供充分的模仿机会,培养他们对音乐感染力的理解。

  1.乡镇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音乐这门学科具有较强的艺术性,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而乡镇地区小学属于师资较为薄弱的地区,专业技能较强的老师不太愿意到乡镇里教学,因此就造成了乡镇地区音乐教师稀缺的现象。同时,乡镇地区对于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考虑的并不是很完善,他们更加注重小学生的基础学科教育,忽略了音乐也是一门基础学科。

  其次,乡镇小学的音乐硬件设施还不太完善,对于音乐课最基本的教学用具———电子琴,很多乡镇小学都不具备,老师在课堂上先把要学的歌词抄在黑板上,然后自己示范性地唱一遍,然后一句一句教学生唱。因此,要想乡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全面提高,就必须增加硬件设施,必须增强音乐教师的师资力量,鼓励更多年轻人到偏远或者条件比较差的乡镇地区教学,让每一个小学生都能对音乐有所了解,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城市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

  位于市内的小学,由于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学校对于学生的音乐教学有很多优势。比如音乐硬件设施的建设,有专门的音乐教室,有专门的器乐教室,还有专门的歌曲排练教室,这些硬件设施无疑为小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音乐、了解音乐的机会。他们学到的不单单是课堂上的歌曲,还可以利用这些条件对歌曲进行舞蹈编排,可以让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音乐的改编指导,让小学生自己发现音乐的魅力。城市音乐教学在初始阶段主要采取听,唱,反复练习这几个阶段。

  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能够静下心来认真欣赏一首歌曲并不容易,对于抒情性的歌曲小学生并不容易产生兴趣,比如《摇篮曲》《口哨与小狗》《水族馆》等这些歌词没有故事性的,只是欣赏性的歌曲,只让学生听一下就可以了,这些歌曲本身没有太多的.故事背景,所以音乐老师针对这样的音乐教材基本都是先示范性地唱一遍,然后学生跟唱一句一句地学就可以了,有些旋律简单的,只需要教几句,学生就可以摸索出下面几句是怎么唱的。

  二、如何将小学音乐教育教学多样化

  单一的教唱教学模式并不能实现新时代对小学生音乐认知力的培养。因此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所需要的,也是小学生提高音乐素养所需要的。

  1.将音乐教材排成小型歌舞表演或情景表演

  音乐这门课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听、唱能力,还要注重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他们从对歌曲的作者、创作背景、创作目的等方面对歌曲有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歌舞剧考验的就是小学生对音乐旋律以及歌曲情感的理解,表现手法就是将舞蹈融入歌曲里面。对于小学生来说,自导自演似乎有点困难,舞蹈部分可以在老师的协助下完成。

  拿《摇篮曲》来说,这主要是听赏型的歌曲,老师可以将这首歌曲作为背景,引导学生根据歌曲进行舒缓的舞蹈,让他们体会这首歌曲的节奏以及优美意境。情景表演主要考查的是小学生对歌曲内容的理解,通过对歌曲的学习,让故事性画面感比较强的歌曲编成情景剧,进行分组表演。比如《小鞋匠》这首歌曲,是一首律动性较强的歌曲,主要是让小学生体会物体碰撞发出的声音。还有第二单元《小乌鸦爱妈妈》,老师可以指定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者让他们自己选择角色进行扮演,充分调动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丰富对音乐的理解。

  2.将乐器带入课堂

  乐器是进行音乐教学的基础工具,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教学条件,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或者演奏乐器,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口琴、葫芦丝、电子琴等教学辅助用具对于小学生来说很新奇,音乐老师要抓住这一特点,给小学介绍乐器的结构,然后简单演奏,让学生体验一下这些乐器的音色。演奏的歌曲不一定非得是教材上的曲子,最好选择更能体现该乐器音色的曲子。口琴主要是要把握气息的变化,葫芦丝的音色是清脆型的,电子琴演奏则具有多样性,可以欢快,可以清脆,可以低沉。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分别用三种乐器演奏同一首歌曲,让学生体会是三种乐器的音色,自己体会哪种乐器适合哪种音乐风格,从而让学生在对乐器的了解中找到自己喜欢的乐器。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乐器作为自己的特长来培养,既能发展特长,同时又能培养音乐素养。

  3.组织小学生欣赏儿童音乐剧

  音乐教材是小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素材,除了教材之外,音乐剧也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一个很好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生动的表演,形象的画面,鲜活的人物是最能吸引他们的,儿童音乐剧具有这些特点。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儿童音乐剧欣赏,这样的活动意义不仅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因为有些儿童剧是教育性的,爱护动植物,保护地球,或者是热爱家人等主题性质的。因此,儿童音乐剧是丰富小学生音乐教学的课外课堂。

  三、培养小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首先,这里所说的音乐创作能力并不是让小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音乐创作,而是能够充分运用小学阶段学习到的歌曲,编入新的歌词,歌词的组成可以是难以记忆的语文课文,可以是自己写的故事,也可以是我们所说的顺口溜。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欣赏歌曲表演,寻找创作灵感。既然要进行创作就要有创作灵感。由于小学生对于创作这一观点还没有很深的认识,除了平时音乐老师的指点外,他们还可以通过欣赏一些其他学校学生改编的歌曲视频或者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歌曲视频,通过欣赏歌曲视频从而获得创作灵感。比如:让学生来给自己的学校编歌曲,歌词由学生来写。至于乐谱,可以由专业老师辅助完成。

  比如,针对老师、学校、同学,可以以我最敬爱的老师,我爱我的学校,我的好朋友等主题来让学生展开歌词征集活动,每班先以班级为单位,收稿,筛选出大概六人左右,一个主题筛选两人,再参加学校的筛选。这样一来能培养学生对学校的感情,更主要的是通过小学生自己对某一歌曲进行填词会增强他们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会对音乐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在作词过程中也更能体会音乐的魅力。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多样化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

  无论是乡镇小学还是城市小学,无论是音乐教师还是学生自己,都需要对音乐有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因为这是提高小学生综合素质不可或缺的一门学科。改变教学方法,编排小型音乐剧,将表演融入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这一教学工具,提高音乐老师的专业知识,小学生的音乐教育会上升一个新的层次。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7

  摘要:人类社会不知何时就已经出现了音乐,在人类还没有出现语言时就用声音的高低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乐器的出现,音乐开始慢慢进入人类的生活,俗话说,音乐反映了人类的生活。音乐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丰富人的想象力,促进人们的智力发展,当我们还在摇篮之中的时候,就常常听一些摇篮曲和其他节奏欢快的优美音乐,收音乐的熏陶,孩子上学以后,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音乐,课间活动伴随着音乐,音乐课上有美妙的歌声,吃饭睡觉都在音乐的萦绕中,因此如何有效的开展小学音乐教育化成了小学教师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重要性

  音乐反映了人类的生活。音乐有利于智力的开发,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提高我们的语言能力,丰富人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当我们还在摇篮之中的时候,就常常听一些摇篮曲和其他节奏欢快的优美音乐,收音乐的熏陶,孩子上了学以后,越来越多的机会接触音乐,课间活动也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在人的幼年时期,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增加音乐教育,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日常活动,还增加了孩子们对美的认知,增强了孩子们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智力,提高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能力。所以音乐在学生的小学时期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循序诱导,抓住学生学习兴趣

  艺术活动可以加强人与人的交流,包括学生,可以让我们进行心与心的沟通,由于音乐的节奏和律动以及舞蹈动作的安排会使人类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能使人发自内心的感到快乐,可以激起学生的的创造性和了解这个世界的兴趣,学习和他人之间的交流,首先我们要采取活泼的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对于音乐的兴趣,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比如讲故事、绘画、语言、动作、舞蹈、语言、选取对于合适的教材,在低年级的音乐教育中可以采取愉快的游戏活动,高年级可以引导学生记忆音乐的旋律,让他们体验音乐的内容,学生在在听音乐的过程之中培养音乐的听觉能力和记忆能力,

  二、选择内容的多样化

  我们老师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之中要选取不同的音乐素材来对学生进行音乐的教学,同时注重学生的可接受性,当然,音乐选材中生活性是很重要的,要能吸引学生。光听音乐并不感兴趣,因此只忙着做自己的事,对音乐置之不理。活动中加上故事、模仿、游戏、乐器模仿等形式后,孩子们都兴趣高涨,立刻参与活动中。因此,音乐的选材是十分重要的,如果你选一些小学生理解不了的音乐,那么他们自然提不起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老师选择的音乐要贴近学生的世界,让还是有了解和学习的欲望。

  三、音乐欣赏———幼儿美育的关键途径

  音乐鉴赏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要想让学生们走进音乐的世界,就必须让他们了解音乐。在学生小学阶段,对音乐还没有完全的认知,所以老师们的责任就是通过音乐鉴赏让学生来认识音乐。老师将适合小学生欣赏的音乐在课堂上给学生们放出来,让学生们沉浸在音乐的美妙世界,让学生们全身心得到放松。让学生们慢慢的去了解,认识音乐的美妙,知道音乐能够使人愉悦,因为学生们只有自己沉浸在这个音乐世界的时候,才能用心体会音乐。实践远远比说教让人学到的东西多。

  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能力

  音乐欣赏是一门艺术,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很难集中,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也比较差,如果选取一些单调乏味的歌曲就很难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小学的音乐活动中,歌曲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但是难以表现各种体裁和风格的歌曲,教师在乐曲的选材上受到了局限。音乐欣赏往往可以弥补其他音乐活动所选曲目在风格、体裁及艺术手法上的不足,让学生接触大量古今中外的音乐作品,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品味,开阔学生们的音乐视野,充实他们的音乐生活。通过音乐欣赏,提高孩子们对于音乐的品味和鉴赏能力,增强孩子综合能力。

  五、结语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音乐这件事上,所以这就给老师带来了严峻地考验,老师要用自己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游戏中让小学生来学习音乐,也可以举办小型的歌唱比赛,让学生们快乐的学习音乐。小学生在听唱看的实践中体验音乐,并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享受音乐的全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善于表现自己,结合图片的展示,语言的讲解,以及动作的表演等等一系列形式帮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从而领略体验到音乐的精髓。充分发挥故事在学生音乐欣赏中的作用,让音乐带给我们无限的欢乐。总的来说,在学生的小学阶段,音乐的教育能够给学生的带来很大的益处,让学生们增强了对这个世界的美的认知,对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能力也大有好处,能够从小提升学生们的气质,甚至有可能挖掘某些学生在音乐方面的潜能。音乐最重要的是能给学生们带来快乐,让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我们享受音乐热爱音乐,最后让音乐真正服务于我们。

  参考文献:

  [1]章连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中小学音乐教师丛书[M].人民音乐出版社,20xx.

  [2]姚便芳.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指要[M].四川教育出版社,20xx.

  [3]翟晓江.小学音乐教育新视野[M].科学普及出版社,20xx.

  [4]李妲娜.世界音乐教育集萃[M].漓江出版社,1991.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8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及实践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素质教育也是紧跟其后,特别是面对广大学子的艺术教育近些年来取得了巨大的发展进步,在这当中,音乐教育越来越受教育界的青睐。因此,本文从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这种教学方法,即从音乐教育的基本内涵、音乐游戏的基本特点和作用,以及音乐游戏在实际教学中的实现要求三个方面,对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实践作以简单说明。

  关键词:音乐游戏;小学音乐;实践与作用

  音乐游戏在当下小学音乐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用,可以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此同时也是调动学子对学习音乐积极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在音乐游戏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轻松地学习大量音乐知识,同时又对音乐产生兴趣。最终达到自主学习和自我开发的目的。除此之外,音乐游戏还可以有效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告别原来呆板的教学方式。

  一、音乐游戏教育的基本内涵

  有人曾经说过“音乐是教育之工具,教育是音乐之目的”,音乐教育由“音乐”和“教育”两个词组复合而成。这就要求老师们既要懂得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符合音乐的特殊规律。在以前的音乐教育中过于着重教育的普遍性规律,导致了“非艺术化”教学出现严重偏差,相反错误的强调音乐教学的特殊性规律,会造成很“专业化”的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因而,通过以上观点,结合音乐的内在本质是审美的,重新锻造音乐的基本内涵应以审美为核心。在当前小学教育阶段,老师和学生们过度依赖书本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过于依赖理论知识,而学生因顶层引领有误,除了课本知识外一无所获。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缺少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及前沿技术创新性的缺失,会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爱好受到了不良影响。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摈弃或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灵活处理教学方法,不断引入新的教学内容,融合时尚潮流的艺术观念来增强整个小学音乐教育的灵活性、有趣性。在这个时候,音乐游戏教育应运而生。那么音乐游戏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了?本文认为,“音乐游戏”对小学生的诱惑魅力首要体现在“游戏”两字。众所周知,初级教育阶段的学习充满了童真和好奇心,他们对一切自己未知的总是充满好奇心,总是想着鸡蛋里面装的是啥。因而,教育家借助游戏的天性和本能,加以巧妙的结合孩童的个性,使得音乐和游戏很好的结合,能够让学生投入很大的精力参与其中。总之,将音乐和游戏相结合,可以有效的缩短音乐教学和学生学习热情之间的距离。因而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有效的引进音乐游戏是一种即新颖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尝试。小学音乐教育在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点下,以审美为核心,积极加强音乐和游戏两者相结合,这样才能让学子们愉快、高效的学习。

  二、音乐游戏的基本特点和作用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音乐游戏的教学特点是显而易见的。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会在小学生身上发挥极大的作用,可以极大程度上缓解书本知识所带来的枯燥和乏味,用形象生动及灵活有趣的活动代替了以前课堂教学的呆板、无趣。下面从若干角度阐明音乐游戏的教学特色。首先,很大程度的带动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好的教学方法和优质的课堂教学质量是音乐教学的潜在灵魂。因而,为了能够最终增强音乐游戏教学的质量和方法,真正达到音乐教学之要求,教师们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以便让学子们对音乐教学这门课产生真正的兴趣并用心去钻研学习。在常规教学中,老师们会采取满堂灌的教育方式,这样显得枯燥、呆板和乏味,不仅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且最为可怕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跃程度,使得教学进入恶性循环。但是,音乐游戏教学于此相反,通过游戏和音乐两者相结合,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和积极性,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的开门见山式的满堂灌教育。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采取适当时机和课堂气氛,让游戏融入音乐元素中,同时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让他们感受到音乐教育这门学科的独有魅力和影像力,这样使得学子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与此同时,让学生们自由随性的发挥自己的才华,如此,即很好的满足了孩童阶段对一切的好奇心,又成功的达到了音乐教学的最终教育目标。总之,这种教学的成效相比于以前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显现出极大的优势。其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只是起到简介引领的作用,面对全社会人性化的发展程度越来越高,处处坚持以人为本,同样不例外,音乐教学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具体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老师为主导,最大程度发挥学生主人公的作用。学生的个性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课堂学习是很重要的环节。老师也更加明白只有以学生为主人公,让他们自我发掘、自我创造,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精髓。这就要求教师在全部音乐教学环节中,要特意创造独特的、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学生们在无形中缓解紧张的情绪;让学生们不由自主的主动参与到富有的高尚情操与活力的动感音乐游戏教学当中。同时可以调节学生在学习文化课时的紧张与疲劳,变成音乐课堂中的主人公和创造者。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音乐和游戏两者相结合的独特魅力。

  三、音乐游戏在实际教学中的实现要求

  大家都知道,如果在教学当中,使得音乐和游戏两者之间脱节,过得的在教学当中使用音乐游戏会使得课堂氛围混乱不堪,学生无视纪律存在,他们的学习效果自然就很难得到真正的保障,往往是单纯在音乐游戏中取得了快乐,而音乐知识却没长进,学生们要学习的知识和基本技能缺失。因而,在教学环节中,要明确音乐教育及音乐游戏两者的分界点和相互融合点,要掌握好两者之间的比重和度,只有有张有弛的发挥音乐和游戏教学的契合点,才能让音乐教学的课堂变得灵动活跃、生动有趣,让学生们自动加入课堂氛围中,让师生一起感受音乐游戏教学这么可得生动性、有趣性。首先,教师要以自己的情绪表现感染和启发学生。不论是唱歌、歌表演等,都应该充满感情,做到有控制地表现和渲染,和学生一起分享音乐的美感和自己的体验。学生从情节表现中去找一系列动作的感觉,效果可想而知。教师的语音、体态、表情都应该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作品的蕴涵。其次,教师应以不同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并关注和满足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情感需求。在音乐活动中,教师不仅仅是教师,还可能是妈妈、小猫等不同角色。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人公的身份,以逼真的情感和肢体语言带领学生进入音乐氛围之中。再言之,教师也应该具备分析和表现音乐作品的各种情感基调的能力,要学会和学生之间进行情感培养,并不只是要求学生用动作表达,更能引起学生对音乐包含的情感产生共鸣。总之,一切要以提高音乐教学质量为目标。

  四、结语

  音乐游戏教育,音乐教育活动是一种情感活动。学生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应有充分的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空间,以致能够让他们获得成功感,从而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在教学中,不论是哪种形式的音乐,只有设置一定的情节让学生去体会、去感觉,从心到身、从身到心,才能进入角色、进入音乐。当前教育更注重学生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积极发展小学音乐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为了使音乐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师对于教学方法要不断进行摸索和改进。其中音乐游戏凭借它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和其与教学目标的契合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方法之一。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9

  关键词:小学音乐;问题;创新教育

  音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小学音乐的教育应当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而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小学音乐的教学一直未能受到足够的重视,有些偏远地区的学校,甚至将小学音乐课程上成语文、数学等,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应当改变传统落后的音乐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结合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误区,阐述在新课改下小学音乐的创新教育对策。

  一、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说小学音乐是陶冶情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小学音乐的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主要如下:

  (一)小学音乐教学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小学阶段,音乐是名副其实的“副科”,而这个副科的名称,往往会使小学音乐的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音乐教师的音乐教学往往都是应付了事,教师没有认真努力,也没有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给学生讲解音乐知识。更有甚至,一些学校直接将这些所谓的副科课程上成主科,这样的教学模式,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最终影响小学音乐课程开设的效果。

  (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

  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对现代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这里的主体地位培养,主要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的选择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尽可能地选择与学生相宜的教学模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却往往忽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些教师在教学时,往往都是很随意地教学生几首歌曲,却往往忽视音乐里面更深层次的情感,这种舍本逐末的教学方式,最终将会影响音乐教学的本身意义,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新课改下小学音乐创新教育的途径

  音乐本是一门陶冶情操,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立足音乐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实现。

  (一)小学音乐的创新教育要求实现音乐自身的意义

  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主题。因此,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思想,要求教师应当以培养创新人才和创造人才为基本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推动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而对于音乐本身而言,创新教育要求教师重视音乐意义的实现,充分发挥音乐的`育人功能,为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基础。而对于小学生而言,自制能力、自控能力差以及注意力不集中是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也是小学生的弱点。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抓住小学生的弱点,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重点的培育,巧妙运用音乐学科趣味性、教育性的功能,促进学生记忆力、想象力和创新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应当发挥音乐的陶冶功能,让学生懂得用音乐舒缓情绪,调节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创设教学氛围,陶冶情操

  音乐是陶冶情操的有效手段,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很多教师都是通过音乐课程的开展,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立足音乐审美教育的功能,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既定的环境中能够趣味学习,实现良好的小学音乐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美化音乐教室的方式,让学生在美好的环境中学习,给学生一种赏心悦目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师可以通过座椅的排列法如环形、半圆形等变换方式,增加音乐教学的美感。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在墙壁上张贴一些美丽有趣的图画,让学生找到学习音乐的感觉,让学生在这种美好的、潜移默化的环境感染中,陶冶情操,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方法,通过一些背景音乐、情境音乐的演绎,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环境中,得到心灵和情感上的归一,最终促进学生良好音乐学习效果的实现。

  (三)重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赋予现代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针对当前教师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现状,笔者认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当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这里的主体地位培养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教师在音乐课程的选择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尽可能选取学生喜欢的音乐,这样方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二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的小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重视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对于教师的教育而言,要想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得先有一桶水。因此,要想实现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需要不断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例如,一些幽默风趣的教师,往往能够将死气沉沉的教学上得趣味十足;而知识渊博的教师,往往能够海阔天空让学生了解不少的知识。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应当不断加强自身的音乐学习,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奠定基础。总而言之,音乐是陶冶情操,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课程。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当前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阎小青.浅析小学音乐教学小学生审美教育的培养[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xx.

  [2]王畅.浅谈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信息技术,20xx.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0

  摘 要:据实地调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的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音乐教育状况得知:各中小学在音乐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着“音乐课程的开设及其实际授课情况 、政府、学校、家长领导对音乐教学重视程度不够、音乐师资现状令人担忧、学生弱势群体 、教学器材缺乏、教学环境极差、评价体系不科学,激励机制不健全 、音乐教师的待遇差”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杭锦后旗农村中小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 形成原因 几点建议

  一、据调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

  (一)音乐课程的开设及其实际授课情况的现状

  杭锦后旗农村中学部开设音乐课的占75%左右,25%的没有音乐课,每周开一课时,实际上课率为50%左右,但上课是由任课教师随堂教授,基本以唱歌为主,很少教授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和素质方面的内容,小学每周开一课时的占100%,实际上课率为80%左右,有固定教材,上课基本按照教材来教授,但由于教师的素质不高而在教授过程中没有能够真正的把教材内涵及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进行教授,上课形式大部分是自由活动。音乐课程得不到落实。传统教育把过多的视角和精力放在应试教育上。学校教学往往围绕着升学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来安排。非升学考试学科的教学,特别是音乐学科的教学与实践活动,没有真正按教学计划要求得到落实,有的甚至根本就不开设这类学科。

  (二)政府、学校、家长领导对音乐教学重视程度的现

  中考是现行教育的指挥棒 ,在中考中不管是大综合还是小综合,音乐都不被列为考试内容,这样大部分教师和学生不愿意将时间花在音乐教育的教与学上。而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能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优美,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音乐教育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理应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加强。然而现实中,音乐课堂就是教师眼中的“副科”,学生眼中的“玩科”,大多数的教师都这样认为。音乐课本来就是让孩子放松、娱乐、陶冶情操的,但音乐课堂也有其真正的价值所在。

  (三)音乐师资的现状

  据调查,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农村中小学音乐师资学历总体水平还不够高,本科学历的教师占51.36%,其中在小学里中专学历的教师占90%以上,不符合21世纪小学师资学历以下的占68%,甚至有不具备中专学历的招聘教师,55%的中学音乐教师缺员 ?

  (四)学生弱势群体的现状

  据调查,目前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大致可归纳为二种现象:一,从教学内容上主要为单一的教唱歌,及为教唱而进行识谱教学,学生不能够真正的从音乐课堂上学到音乐理论知识,学生对音乐基本知识的掌握或理解几乎为零;二,从教学方法与手段上主要是采用过去民间艺人师傅式的口传教授法,学生因为不认识简谱不懂得乐理知识而处于被动状态,所以他们只是一味的学唱,而不懂得去思考,从而对音乐课形成了一种定向的思维——音乐即歌唱,在形式上与其它文化课相类似,缺乏音乐课本身的生动活泼的个性,失去了开设音乐课的本质意义。

  二、形成以上音乐教育现状的主要原因

  经济落后是影响音乐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杭锦后旗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这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尤其是音乐教育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学器材严重短缺,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正常进行。在师资队伍建设上,由于经费的不足,普遍存在着音乐教师的生活待遇较低,不能同工同酬的现象。

  杭锦后旗音乐教育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仍存在被认为是“副科”的观念。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至今成果是显著的,近年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其音乐教育被逐渐的被重视起来,尤其在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地区较为显著,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重视,但在像杭锦后旗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和不够发达的地区其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不令人满意,主要表现在:教育任务与教学目标的实际需要不统一,有些教学内容超出中小学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带有很大的随意性,而且,音乐教学的中心任务不明确,没有突出音乐课堂教学“寓教于乐”的基本特点。很多学校把大部分精力投放在其升学率、优生率、及有教学任务的.科目上,政府、学校、家长在一定程度上仍注重“高考、中考”等升学率上,这样的现状就迫使校长问老师“成绩”,老师问学生要“分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其所谓主课占取音乐课的课堂来进行主课的补习和培训,使得音乐课的上课率大大下降。这样的事几乎在杭锦后旗农村的每一所学校都是司空见惯的了。

  总之,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农村中小学出现以上被动局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校情况也各不相同,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杭锦后旗农村基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全国各地都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但要想彻底扭转被动局面、改变落后面貌,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应根据各自的责任和财力,大幅度增加财政预算,积极调整配套资金支出结构比例,真正站在“科教兴国”的高度,认真贯彻“保证教育优先发展和适度超前”的方针,千方百计确保农村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吃饭、运转、发展”等方面的需求,在推行城乡统筹、实现均衡发展的过程中,花大力气从“加大对音乐教育的投资,特别是硬件建设和音乐教具的投资、改变评价机制,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对先行教材进行调整,因地制宜实施教学、狠抓课堂教学改革与艺术实践活动、转变领导观念、提高领导对音乐教育的认识、改善音乐教师的待遇,稳定音乐教师队伍、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整体教学水平”等多方面着手,全方位调动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家庭等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优化农村中小学的资源配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和优化育人环境,才能为农村中小学整体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保证,从而实现推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长远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国音乐教育》第184期

  [2] 《艺术教育》第195期196期

  [3] 李书宇、李红梅《关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音乐教育一内蒙古包头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困惑与出路》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1

  【摘要】音乐教育是全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实施途径。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目前,在社会、学校、家庭这三大教育环境中,有相当多的人对音乐的认识不够、了解不透,感受不深。特别体现在农村。因而,造成音乐教育的实施相当困难。在此,笔者呼吁每个公民多为培养后代着想,多来关心音乐教育,使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为建设和繁荣祖国、培养优秀人才尽一份责任和力量。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实施问题

  音乐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它作为艺术形态传承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的有机组成部份,是学校美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实施途径。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功能。

  音乐有着十分强烈的感染力,它所持有的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它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身心,使其多种素质整体跃升。音乐对人心理的影响有助于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境界,陶冶情操,产生美的情怀,使人格得到良性发展。它会使人在困难面前增添勇气,在痛苦之中变得坚强。通过音乐教育可以使人们领悟到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音乐流向和文化传统,领悟到音乐与政治、经济、历史、宗教、哲学、医学、体育等多学科的综合,从而加强人们的音乐阅历、扩大知识面、提高文化素质。它给人们不只是带来快乐、健康和力量,而且能使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创造美好的未来……。

  音乐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丰富。它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份。它来源于生活,同时它又为生活增添色彩,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我们的身边无处没有音乐。为什么美好的音乐教育不能得到较好地实施和发展呢?这就是当前我们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其主要原因是,在社会、学校、家庭这三大教育环境中,有相当多的人,甚至有部份起关键作用的人,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不够、了解不透、感受不深。只是看到音乐的一点点表面,看不到它的实质作用。只看到目前音乐科目不参加小升初、初升高中考试。因而,他们认为音乐教育不必重视。他们根本不知道搞好音乐教育有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不知道音乐教育不仅对开发人的右脑能力起作用,而且对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均衡的发展有明显的协调作用;不知道通过音乐教育中行之有效的训练,可以使学生的感觉、知觉能力积极地发展起来,从而促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发展而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其它科目,使其掌握过硬的本领,将来为社会贡献更大。反而,他们认为音乐教育可有可无。音乐课程开设与否没关系,音乐设备、器材等更不用考虑了。所以,造成音乐教育的实施困难。这就是当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之一。 其次,在社会、学校、家庭这三大教育环境中,有相当多的人把音乐看成是生活中的一种消遣和娱乐。在某些休闲的时间里,拿一些现成的`乐曲来听听,消磨一点时间,增加一点快乐,放松放松一下就可以了,而且他们觉得没有天赋是成不了音乐家的。哪还会想到如何去传承音乐,如何让更多的人去创造新音乐而提供便利,以便给人们在今后的生活中有更美好的享受和快乐。因此,这又成了实施音乐教育存在的难题。

  第三,当前我们农村乡下中小学的音乐师资力量弱。音乐设备、器材也跟不上。有的学校即使有一点器材什么的,也就是陈旧而破损的了。这给音乐教育的开展也带来不小难度。所以,有的学校干脆不开设音乐课了。虽然也有部份学校开设了音乐课程,可多数还是拿来上其它升学考试科目的。同时,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不那么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更可怕的是认为他们与任其它文化科目的教师有一定差距,音乐科目要不要无所谓,对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没起到作用。所以,没把他们当一回事。这样不知不觉地影响了学生对音乐学习更抱无所谓的态度。我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看到目前这种不良状况,感到非常着急和忧虑。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音乐教育很可能会走向崩溃的边缘。

  音乐是人类最主要的精神食粮。它能给人以愉快的享受,使人在精神上产生愉悦和美感。是人类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音乐教育可以提高人的文化水准和文化心态,是全面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没有音乐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需要一个完整的美好的教育。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施,就是要培养学生有完美的人格,丰富他们的生活,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学会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如何才能实施好音乐教育呢?笔者认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正确理解音乐课程的价值与目标。全面实施教育方针。努力为祖国培养出素质高、能力强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公民都能为后代着想,愿意为全面实施教育方针作一份贡献,没有解决不了的困难和问题。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祖国人们培养后代尽一份力吧!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2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 0 1 1 版) 中明确指出: “ 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乐器进课堂”是深化音乐改革的一大举措。然而有些教师认为:乐器进课堂占用了本来就为数不多的音乐课时,学生在一节音乐课上要歌唱、要欣赏、要创造,还要学习音乐知识,如果再学习乐器的演奏方法,一节课下来一定什么都不能掌握。

  在音乐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里,演奏属于表现的范畴,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但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而且还能全面提高学生协调能力,识谱能力和合作精神,开拓音乐视野,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沿着乐器的阶梯走向神奇多彩的音乐殿堂。

  一、乐器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有利于参与音乐欣赏、音乐表演和音乐创作等实践活动。小学低年级要求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中高年级则要求结合所学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音乐记号。但由于每周只有两节音乐课,再加上使用循环课本,学生平时接触的乐谱的机会很少,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识谱能力的提高。于是通过乐器演奏提高学生识谱能力的作用就凸现出来。

  学生学习五线谱的时间不长,每个音的位置还不是很熟悉,如果让学生一味的重复认唱,一定很枯燥而且音也很难唱不准。这时我们就可以用口风琴、竖笛等乐器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一小节一小节的进行练习。先认出唱名,然后用乐器帮助找音高,再唱一唱,直至把音唱准,这样“一认一吹一唱”,不仅巩固学生对五线谱的识别能力,而且能把音唱准、唱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乐器教学能辅助学生学习歌曲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中低年级歌曲旋律简单,起伏变化小,乐句相对较少,因此乐器可辅助新歌教学。

  例如《我的祖家是歌乡》这首歌,一共四个乐句,旋律起伏不大,且节奏相似,便于学生演奏。首先我们借助柯达伊手势认识乐谱,找出相同旋律和节奏规律,并请学生拍一拍节奏,第二步听教师范唱歌谱(只出示歌谱),并用口风琴范奏。教师范奏是最直观的教学,可以提高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模仿。然后学生分句唱歌普,同时进行“无声练习”,即嘴唱歌谱,手按唱指法。练习时不可以连贯完整地练习,而应当分乐句进行。犹太人格言说:“学习就是重复”。所以教学时要分乐句,反复练习,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演奏第一句最难,而后会越来越容易。其实不是旋律变简单了,而是学生的演奏能力在不断地增强。分乐句练习完成之后再轻声完整吹奏旋律。教学中我还采用师生对奏接龙的方法进行练习。即老师吹奏1 、3句,学生吹奏2 、4 句, 并交换, 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旋律简单,节奏变化有规律,大部分同学在很短的时间便可以完整地演奏乐曲。通过口风琴的吹奏,学生完全掌握了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为歌曲教学做好了铺垫,这时再来学唱这首歌便十分简单了。教师在范唱时,同学们一下子便会发现这首歌曲,就是我们刚才演奏的旋律,孩子们看着歌词可以直接演唱歌曲,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师可以通过钢琴、口风琴、竖笛、长笛、小提琴等不同乐器演奏复杂的旋律,学生利用口风琴演奏简单重复的旋律,同样也能达到熟悉旋律辅助新歌教学的目的。

  三、乐器教学有利于学生共同发展

  一个班级4 0 名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 有很大的差异,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以及感受力各不相同。有的乐感很强听几遍歌曲就能跟着音乐歌唱,有的在老师的指导下也能很快学会歌曲,但也有的乐感较差,老师一句一句的教唱都很难接受。要实现音乐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应当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的目标,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我们可以实施个别化教学。这时小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对全体学生来说,我们无法降低难度让学生演唱歌曲,如果编配简单二声部学生更难掌握,因为合唱比齐唱音准更难把握。但是乐器合奏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和兴趣特长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分别给以任务。感受力强的同学演奏主旋律或复杂的旋律,同时教师为那些音乐感受和表现力较弱的同学重新编排简单的旋律,他们只要指法和节奏正确,就可以与主旋律配合的很好。在器乐合奏中他们可以感受音乐的魅力和自身的价值,不断提升他们的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3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教育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但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音乐教育的步伐似乎仍然还没有跟上,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一直以来我们对音乐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入,对于这个学科也一直存在偏见,学校的人力物力资源分配不均,基础建设有待完善,以及教师的专业水平达不到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选择不当,都容易使学生接受不到专业的音乐教育。不仅如此,没有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也会相应地减退,这些都是当下音乐教育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创新;与时俱进;专业素养;主观能动性;音乐基础建设

  一、从教师的观念、意识、创新层面思考小学音乐教育

  对于新时代的小学音乐教育来说,素质层面上的教育始终是重中之重,这是我们必须清楚的一点,那么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又应该如何具体实行素质教育呢?首先,我们要明确在素质教育层面上,音乐教学离不开审美,但是审美又是一个十分主观的概念,我们应该如何去把握呢?要做好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具备能够准确拿捏这方面的观念。时代在进步,我们如何才能保持自身的观念意识不落后呢?这就需要我们一直学习,关注行内相关的资讯以及趋势,掌握最新的教学理念,因为我们都知道,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提升我们的教学效率,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所以这也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我们又如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呢?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积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动力,这一点对于小学生尤为重要,因为是初次接触音乐,这个阶段的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也刚刚建立。其次就是对学生个性的培养,一直以来我们都注重同质化的教育,千篇一律的教学内容是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特别是小学阶段的音乐教学,学生正处于思维成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我们尤其要注意对学生创作兴趣的培养,只有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才能为小学音乐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作为教育管理者,我们更应该更新自身的意识观念,分清楚主次,把提升学生的创作意识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不停地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探索中不断成长。

  二、从教师的职业意识、专业素养层面思考小学音乐教育

  一直以来,在我们的印象中,音乐教学就是让学生去唱歌,对于学生来说,似乎三大主科的成绩才是首要的,不仅很多家长是这样认为,甚至很多老师都是抱着这样的想法,如果连教育者都不认真对待学生的音乐教育,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更加不会放在心上。对此我们需要改变我们一贯的看法,跳出这个思维定式,我们必须清楚,对于学生来说,不仅仅是主科成绩可以提升审美、创作水平,音乐也可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所以在平时成绩考核的时候,我们也需要适当地作出调整,增加音乐、素质修养教育的比重,建立一个更完善、更全面的综合素质考核系统。而在音乐课堂上,我们一般都是习惯性地进行知识输出,让学生单方面被动地学习,这种任务式的教学形式是不可取的,音乐教学不仅仅属于教育范畴,更是一个引领学生释放内心情感,把自身情绪转化为艺术创作表现出来的过程,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需要指引学生如何释放内心的情感,如何用心去体会音乐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音乐潜力。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我们往往是以某一个作品,作为学生完成质量的标准,但是我们要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唱歌,而不是不断地重复某一个作品,只有真正地掌握歌唱技巧,在应对以后的音乐考试时才能游刃有余。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对于学生来说,重复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只会让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才是正确的`方法,学生初步接触音乐,如果一开始兴趣爱好没能够培养起来,那么对于学生以后的教育肯定也是不利的。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不提倡一味地追求娱乐性,因为我们所提到的娱乐,是指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领会音乐背后的情感,让音乐具有故事性,进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迁就学生的兴趣而作无谓的娱乐,因此,作为教师,这是我们需要掌握的职业意识以及专业素养。

  三、从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层面思考小学音乐教育

  小学音乐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个领域的知识内容,另外,运动、舞蹈、表演都是与音乐息息相关的内容,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以音乐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其他几方面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加强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也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内容,还充分地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积极性,可谓是一举多得。另外课堂是一个教学的地方,但是这不代表课堂就只是教与学,很多时候我们的观念还是停留在这样一个简单的层面,但是实际上,教学的互动性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在教育的过程中,其实教师只是作为一个引领者的身份去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创作,当学生能够沉浸在你的教学氛围中的时候,才能让他充分融入课堂,比如说同样是教唱歌,通过让学生表演,然后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的行为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他自身的行为得到肯定的时候,他的热情便能带动他的积极性。反之,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教,而不让学生去参与去实践,学生得不到满足感,则会很容易产生抵触的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开展课题,只有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我们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够真正为学生所用,这样的效率是普通的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这一点是我们需要清楚的。

  四、从强化音乐基础设施建设层面思考小学音乐教育

  不同于语数英等主要教学科目,音乐教学是近些年来才被大家所重视的,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是时代的要求,但是受制于此前教学资源的失衡,现今各个学校在文体类活动场所的建设方面还是相对缺乏的,不仅没有相对的文娱用室,就连图书馆里关于音乐的书籍也很少,在小学,很多音乐老师都是由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的,并没有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培训,对乐器方面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喜欢在课余时间把孩子送去培训机构学习音乐,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学校在这方面还跟不上时代、社会发展的步伐,如果我们能够完善学校在这一方面的不足,想必对学生亦或是学生家长都是有益的。但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学校的领导部门应该加强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只有领导层全力支持,才能解决最基本的资金问题。其次,作为教师,我们也应当积极主动地针对学校的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从一个专业的角度去查漏补缺。因为想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音乐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必不可少的,音乐教学虽然也属于课堂教学,但是其内容决定了它不能像普通学科一样照本宣科,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教学的氛围,这才是强化音乐基础设施建设层面的目的。

  五、结论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音乐素质教育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是音乐教育薄弱的基础,仍然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完善,我们的思想不能再停留在以前的层面上了,如何推陈出新,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对于学生来说,我们的教学内容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再一味地用填鸭式的方法去教学,而更为基础的是我们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不断地更新完善,同时通过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帮助我们营造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从多个方面解决此前音乐教学的短板,这样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才能够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资利萍.对音乐新课标“音乐审美”的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xx(07).

  [2]高荃荃.新课标理念下小学音乐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J].戏剧之家,20xx(04).

  [3]谢发均.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xx(39).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4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创新和改革,逐渐重视学生全方面的发展,整体性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在小学教学中,逐渐开展音乐、美术等教学课程,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全面贯彻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民族音乐

  在以往的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整体呈现出不重视的教学现象,对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缺少优化和创新,甚至形成形式化的音乐教学课堂,不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音乐教学观念和方法。从多个角度实现民族音乐教学内容的融入,一方面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促进学生了解和掌握民族音乐的内涵,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扬。

  一、民族音乐内容特点

  中国音乐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在民族音乐方面随着不断的创新和完善,逐渐形成完善的音乐体系。民族音乐主要分为通俗歌曲、通俗舞蹈乐理、通俗器乐、民族音乐和通俗戏曲乐理几大类,同时民族音乐受到各地民俗文化的影响,在音乐题材、形式、风格和内容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展现出不同的音乐特点和魅力,具体分为以下几大特点。第一,民族音乐内容丰富。中国作为多民族的国家,地域广阔,存在形色各异的民族文化,形成内容独具一格的民族音乐。同时,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个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结合,进一步拓展了民族音乐内容的丰富性,促进民族音乐的创新与发展。第二,民族音乐的不确定性。民族音乐主要以不同种族的传统文化为中心,种族的发展方向无法预料,进而导致民族音乐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创新性和即兴性。第三,民族音乐通俗易懂。民族音乐来源于生活,是劳动人民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所创作出的通俗音乐,以音乐的形式来表达和传输自身的'情感,整体呈现出通俗易懂的特性,彰显不同的民族音乐独特的民族色彩。同时,民族音乐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局限性,逐渐成为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一种艺术,具有实用性的特征。

  二、民族音乐教学作用

  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教师从本质上对民族音乐进行分析和探究,明确民族音乐教学的目标,进而具有针对性设计音乐课堂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出民族音乐教学的优势,促进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整体性地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有效性。第一,培养学生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民族音乐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其包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教师在民族音乐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民族音乐所创作的时代背景进行简单的阐述,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认知程度的同时,不断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和提高。第二,提高学生音乐专业技能。在音乐的学习中,并不仅仅是掌握音乐基础知识,还需要有敏锐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以及在原有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造,同时民族音乐的融入帮助学生打开自身的心扉,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第三,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弘扬。如今,外来音乐文化的流入,人们在一定的程度上忽视了对民族音乐的关注程度,然而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中的渗透,加强学生们对民族音乐的认知程度,同时利用学生天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而为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扬提供人才基础,促进民族音乐的创新和改革。

  三、民族音乐教学方式

  在小学音乐传统教学中,教师将自身对音乐知识和内涵的讲解置于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被动地、理论性地对音乐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学生缺乏学习音乐的热情,没有积极性,效率不高。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进一步创新和优化民族音乐教学方式,促进小学音乐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首先,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开发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比如,从课堂的音乐欣赏开始,而不是一来就进行死板的音乐理论知识的灌输,增加学生在音乐知识学习中的乐趣,全面贯彻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民族音乐体验的过程中,逐渐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促进学生民族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然后,在民族音乐训练教学中,教师进行适当的分层教学。对于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要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逐步逐层提高学生民族音乐训练的难度,促进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音乐能力,整体性地提升小学音乐课堂训练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鼓励学生课下自主对民族音乐进行拓展和欣赏,进一步积累自身对民族音乐的知识面,同时将自身的理解和情感融入到其中,提升学生民族音乐的掌握程度和学习质量。总而言之,在小学音乐知识的教学中,教师从生活的角度实现民族音乐的融入,通过当地民谣或者耳熟能详的民族音乐,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同时教师进一步创新和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在亲身体验或者感受中对民族音乐进行学习和领会,充分发挥出民族音乐教学的作用,逐渐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促进学生音乐综合能力和素养的提升。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5

  一、“审美与快乐”式小学教学的概念

  所谓的“审美与快乐”,就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为目标,通过用音乐自身的美,来感召学生和熏陶学生,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音乐当中的美。同时,我们通过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小学生能够更好的对音乐进行感受和探索,从而更好的满足学生在交往以及活动当中的具体需要,并且让学生在活动当中得到身心的愉悦和美的享受。“审美与快乐”的主要特征包括:1.主体性,小学的学生是我们进行“审美与快乐”教育的主体;2.审美性,我们进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小学生的音乐审美;3.愉悦性,我们主要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4.创造性,注重对于小学生创造性的激发;5.综合性,教学中我们讲究音乐、舞蹈和歌曲的三位一体更好的让学生系统的了解音乐。

  二、“审美与快乐”教学的实施方式

  在“审美与快乐”的实施过程当中我们需要严格的按照新课程标准来进行实施,其指标主要包括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对于音乐的情感态度两个方面。实施过程中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具体方面来把握。

  (一)操作的基本原则

  1.体验性原则

  在音乐教育当中,我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在具体的教学当中我们可以采用播放一些世界著名曲目的方式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同时我们在进行音乐播放的同时还应该积极的创造一些与之相关的环境,从而让学生更好的从中体会到音乐的意境,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2.快乐性原则

  小学音乐课程开展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我们主要采用游戏的方式来进行音乐的教学,这样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更好的感知音乐,无疑具有十分巨大的帮助。

  3.个性化的原则

  在进行教学的内容选择时,我们还应该充分的体会到小学生在性格以及性别上的具体差异,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尽可能的照顾到不同性格、不同性别的学生,从而给学生提供更加自由的学习空间。

  (二)在进行名曲欣赏的过程当中怎样推进“审美与快乐”

  音乐本身就是一个“审美与快乐”的结合体,我们通过进行名曲欣赏的方式,来进行“审美与快乐”的贯彻实施,是我们进行音乐教学的一个十分必要的途径。笔者结合自己数年的教育经验,在进行名曲的教学过程当中主要采取了以下策略:

  1.体验式的感悟

  小学音乐教学的最主要核心就是为了加强小学生自身对于音乐的审美观念,而要想加强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首先就要加强学生的体验,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必须要以加强小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体验为主要基础,同时通过课堂来加强小学生的审美经验累积。在加强小学生音乐审美的过程当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程序: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小学生的感悟能力———提升小学生的表达能力。以课堂教学歌曲《顽皮的小杜鹃》为例,首先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创设一个具有春天生气盎然的意境:“当我走在草地上漫步时,这时候突然传来很清脆的歌唱声,仔细一看原来有一只杜鹃鸟,它在做什么?这首歌曲中讲述的是什么啊?它的歌声是怎样的?谁能够听出来啊?”。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要充分的发挥小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想象中加深对于音乐的了解与记忆。其次,让学生进行相互的交流,交流对于音乐的理解、发现与探索。这样的教学由于更加的自由而且快乐,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喜爱,而且在此过程当中学生还能学到更多的音乐知识,岂不是一举两得?

  2.合作的学习模式

  所谓的合作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在具体的音乐活动当中我们主要采用小组交流合作与集体交流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具体的主要包括:交流、讨论等。我们在进行音乐欣赏《瑶族舞曲》时,首先,通过完整的音乐欣赏来导入教学。其次,让学生在绘画板上各自以线条表现各段落。再次,小学生分组交流各自探索的线条,讨论出共同方案并记录在绘画板上。第四,各组分别介绍本组的设想。第五,分组游戏。各组小学生边听音乐边想像音乐所表现的情节,讨论如何创编游戏,并自行分配角色、布置场地、选择适当的道具即兴合作表演。

  三、“审美与快乐”教学实施的意义

  (一)可以培养小学生积极快乐的情绪态度,提高学生在活动当中的参与意识

  实践证明,实施“审美与快乐”式音乐教育后,小学生对音乐的情感态度有了显著的差异,尤其音乐活动中小学生所表现的快乐感、主动性以及专注性等方面。在选材、组织中注意小学生性别、个性、能力等的差异,注重为各种儿童提供多元的选择空间,他们对音乐的排斥感明显降低,开始喜爱并主动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

  (二)可以增强小学生的音乐能力

  实施“审美与快乐”式音乐教育可以增强小学生的音乐能力,尤其是小学生对音乐的感受、想像与创造等能力。通过实施,可以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观察力、洞察力与想象力,小学生可以明锐地感觉到教学中所用音乐上的细微变化,对于音乐的想象也颇为大胆丰富。

  四、结语

  小学的音乐教育本身并不是所谓的精英教育,而只是为了满足学生的音乐审美的提高以及对音乐有初步的了解,因此我们在此过程中更多的采用“审美与快乐”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更好的满足学生在情感上以及心灵上的需要,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06-08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07-20

【必备】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5篇07-20

[热]小学音乐教育论文15篇06-08

音乐教育教学论文08-23

综合音乐教育论文08-17

高中音乐教育论文11-06

初中音乐教育改革论文08-15

高中音乐教育论文7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