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音乐教育论文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高中音乐教育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论文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音乐教育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音乐教育论文1
在当今各类时尚元素均跃跃欲试涌动着的大潮中,音乐作为一个一直盛行着且不可被替代的因素也对多元化人才的培养起着莫大的作用,音乐方面的教育也成为我国多面教育的重点。对于学习众多分支组成的整体音乐,主要是在对学生进行本土民族音乐学习的基础上,学习并尊重其他民族的音乐,这样在保证同学学习质量的基础上,更能渗透给学生更多方面的相关知识,促进学生更好、更全面地发展。
一、多元文化环境下的音乐教育理念
多元文化环境下的音乐教育,是一种取各方之长,弃原本之短的更加适合当代音乐产业发展的教育理念。其主张在整个音乐教育的大范围之中,同时解除对其他民族音乐类型的抵制感,培养学生掌握多类型音乐的能力,使其真切感受到多元文化环境下面音乐时作为共体所存在着的,同时这样积极、开放的环境还可以使得学生在自由的环境中间看到并发展适合自身的音乐类型,更可以提高自身对于学习音乐的积极性,理解和掌握到其中优秀、积极的内容,并融入到自身的音乐理念当中。
二、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中学音乐教育
好像在人们的固有印象当中,中学阶段音乐课就是教授同学们唱歌的课程,而老师们的授课方式也往往迎合着这样的想法。而仔细看来,当代背景下面的多元音乐是欣赏、创作与学习并存的,而教师应当在课程中间更加强调出来音乐整体赏析能力,引导学生对于音乐世界的全面了解。单纯的歌唱方式或者相关技能的单一传授会在一定范围当中制约同学们的理解与灵感激发,这样的教学环境也会使得音乐课堂缺少活跃的氛围。其中有关于民族方面的学习也应当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重视,西洋乐是很符合当代音乐发展规律,但是很多音乐韵律及谱写思路均是来源于各民族最原本的音乐本质的。此外对于音乐乐器的学习也可使得同学们更快掌握音乐学习的套路,至于乐器的选择,大可以古代、近代、现代并重,毕竟多元音乐文化环境带给我们的是更多随性和个性的发展。
1、传统音乐教学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五十六个民族决定了在文化构成方面,我们是多元化发生并兼容着共同发展的。理所当然第一步便是理解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提高同学们对自身民族音乐文化的领悟力,这样的意识可以在教学课堂以及教学实践当中逐渐培养。比如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等个民族的乐器、流传下来的音乐圣典、独特演奏方式等都是我们自然感兴趣并且愿意理解甚至经过学习可以掌握的地方。形象与音质的演奏往往是最吸引同学们的所在,它们在不断变更着的历史的长流当中被存留下来成为我们都敬仰着的民族感非常强烈的珍贵之物,当然值得我们视若珍宝反复学习并在其中感受到多元文化发展对于音乐方面的影响。当然,蕴于其中的民族自豪感更是会自然而然地产生。除此之外,在多元文化视角下的中学音乐教育要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自发进行音乐学习,以主观的角度学习音乐,最大视角发挥自身对于音乐的敏感性。
2、融合本土音乐因素的教学
本土音乐的定义同本土人是一样的,指的是融合于当地居民日常与历史。在其中不断相互融合并发生发展起来的,独具当地风土人情气息的音乐,它融于人们的生活,也能诠释相关一起发展着的历史内容,是整个地区的精神表达。在教育教学当中,采用融合本土音乐因素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帮助血神对本土音乐有一个更加倾向专业方面的认知,更是课堂、提高同学情商提升学生的本土意识的大好方式。
3、贯穿世界音乐范围的教学
音乐的学习范围与内容是广泛并且宽度与深度并存的。世界范围内的`音乐学习同样也是世界各地民族与当地各类型音乐的整合体。就目前我国中学音乐教学而言,教学内容主要是在对本民族音乐进行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对西方音乐的鉴赏,其中缺乏的是世界更多其他民族音乐的类型也理论,在当代多元教育的体系当中应当上面应当加强对世界不同民族音乐的学习,使得学生可以对世界不同民族音乐有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刻的学习和理解,这样同学才能以自己的眼睛和对声音的判定真切感受到音乐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当然,应用于其中的方式方法我们大可运用越来越方便的网络技术,来引领同学们以最直观的方式感受到,这样不仅是帮助同学们拓宽对于音乐界面的了解,也包含着不同文化背景下面的一切风土人情。
三、在多元音乐环境下进行音乐教育的意义
对于国内而言,我国本身就是融合多民族共同发展的本质;同样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着的同样是各类文化、音乐、生活场景并存着的状态,所以对于在多元音乐环境下面开展音乐教育是符合我们自身程度又能走上更高台阶的方式。在其中建立的同学们的有关于音乐的审美情趣也是不分国家与民族的。多元音乐文化建立的最终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建立一种音乐上的开放视野,这将是让音乐永葆活力、长盛不衰的不竭动力。要真正建立多元音乐文化,打破常规的呆板教学模式是必经之途,在此会经历各种艰辛阻挠也是无可厚非的,所以,一定要有坚定的信念,来促使我国中学音乐在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发展。四、总结在中学音乐教学之中,要融合国内外、各民族的有关于音乐方面的精彩所在,再多元化、多文化的音乐教育背景下面开阔眼界并且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音乐道路,进而有利于我国中学音乐教育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颖.融合与实践刍议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背景下的高等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学[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xx,02:122-126.
[2]周丽娟.浅析中学音乐在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教育[J].黄河之声,20xx,14:54-55.
[3]陈聪.音乐人类学的音乐观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刍议[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03:106-109.
[4]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xx.
高中音乐教育论文2
【摘要】古筝作为使用者较为广泛的一种演奏乐器,古今中外都倍受欢迎,成为了全国艺术院校中的热门专业。本文以古筝演奏技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流变,辨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类别流派中的文化内涵和技术特点,阐述其发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传统乐器;古筝演奏;演奏技法;音乐教学
古筝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代社会都备受人民喜爱。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演变发展,古筝的弹奏技法为了适应音乐审美的变化,也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吸收新的元素,进行创新和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一、古筝演奏技法的产生和流派发展
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古筝曲《庆丰年》开创了双手演奏的古筝演奏技法之后,我国古筝的演奏技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之上,开始不断创新发展,进行不断的尝试。在传统演奏技法的基础上融入许多新的元素和现代元素,使得古筝演奏能够更加符合现代化的审美要求。
(一)古代古筝演奏技法。
最早有记载的关于古筝的表演形式,是战国时期的李斯在《谏逐客令》中所写的:夫击翁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声也。说到的筝就是古筝,意思是边弹着古筝,边拍着大腿、唱着歌,让人耳目愉快,说这才是真正秦国的音乐。这句话虽然没有确切地说古筝的演奏技法,但是也能从中得知,在那个时候,古筝并非是纯演奏的乐器,主要是用作唱歌时候的伴奏乐。在汉魏时期,古筝已经成为了表演活动中重要的伴奏乐器了。古筝最早的演奏技法是建立在伴奏基础上,和歌曲演唱有密切相关。
(二)近代古筝流派机器演奏技法。
到了近代社会,古筝主要是作为一种民间的说唱音乐形式和戏曲的音乐伴奏,其表现形式有许多呈现,如杭州的滩簧、山东的琴书、广东汉乐等。古筝演奏者通过不同的曲谱加上个人的改编,再加上独具风格的表演形式和演奏技法,就形成了不同地方风格鲜明的演奏风格,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古筝流派,如浙江筝派、山东筝派、河南筝派等。从不同的古筝流派及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演变可以看出,古筝演奏技巧的传承及发展和其发展地的发展进程和风貌息息相关,而这些,在古筝演奏技法的运用中也得以反映。
二、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逐渐发展,我国音乐艺术也逐渐与国际接轨,在传统的音乐元素之上也增加了很多现代元素和国际化的新特点。古筝演奏技法在传统演奏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继承并且不断加以创新发展,又吸收和借鉴了其他演奏乐器的优势加以发展,最终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演奏方法的继承和创新。
一方面,古筝作为我国传统的乐器,其演奏技法依然是建立在传统基础上的。在古筝的演奏中,最主要的是点、揉、吟、颤等传统技法。这些传统的演奏技法在长久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凝聚了古筝演奏技法的精髓部分,在古筝演奏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古筝演奏技法又并非一成不变的。在对传统演奏技法的继承之上,还加以革新。传统古筝的演奏方法往往带有很浓重的地域色彩,虽然各具特色风情,但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多元化的艺术需求了。因此,古筝的演奏技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对现代演奏技法进行发展创新,使得古筝的演奏技法灵活多变。
(二)对其他乐器的吸收和借鉴。
古筝作为一种重要的传统演奏乐器,其产生和发展都遵循着其本身的特点和音乐总的发展规律。并在此过程中,为了完善和丰富自身使古筝演奏更富传承性和包容性,古筝演奏技法也吸收了许多其他乐器的演奏技巧和音乐元素并加以融合。比如对于琵琶,古筝吸收了其演奏中的扫弦法,此外,还吸收了西洋乐器的不少演奏技法。
(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在目前古筝的演奏技法中,在对于传统技法的继承和传承基础上,还吸收了其他乐器的演奏技巧,因此往往表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除了最基础的传统指法以外,还发展形成了如轮指、摇指、点指和转换音列等技巧。在继承民族性的基础上,增加了现代音乐的艺术特色,兼容了传统和现代化,使得传统的古筝演奏技法显现了更丰富的形式。
三、古筝演奏技法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古筝教育作为一门受欢迎的课程,是古筝艺术今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古筝教育一方面为古筝演奏事业提供动力和源泉,另一方面其本身也在随着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而不断调整。因此,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必然会在音乐教学运用中有所体现。首先,作为古筝学习的入门基础,教师在一开始就会向学生介绍关于古筝的乐器特征和其发展概况。这是古筝学习中所必须了解的,其余还有关于弹奏手势、掌握定弦、音位和一些最基本的手法等等基础的理论和技巧技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事先为学生讲解最基础的概念知识和弹奏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并且给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在一开始的时候,需要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手势和指法。其次,学生在古筝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事先制定好相应的训练计划。在教授新曲目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对旧曲目的复习和巩固。在进行新曲目的练习过程中,要注意分层次、分类别进行教授,尤其是一些难度较大的曲目,更要分层练习,以便更好掌握,在熟悉每个章节和阶段之后再进行总体的练习。而对于已经学习过的曲目,教师也要安排好学生进行复习。由于古筝演奏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除了基本理论知识和演奏技法的讲述之外,还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训练,除了日常的练习以外,还要定期展开一些活动,让学生能够有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并通过练习和表演不断发现自己的问题,加以改进。在古筝的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重视对学生演奏技法的培养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对于学生音乐素养和内涵的培养和重视。现代社会,学习古筝的学生从小是生活在一个流行音乐盛行的社会背景中,流行化是学生对于现代音乐的认识基础,而这样的音乐文化氛围也必然会导致学生对于传统古典音乐文化的认识不足,对古筝演奏的魅力没有足够的体会。目前,许多学习古筝的学生都更重视对古筝技法的训练,掌握更好的演奏方法,从技术层面达到演奏的正确性,然而这样的行为往往会导致学生对于自身演奏的音乐中的文化内涵了解过少。针对古筝专项练习的训练,专注于曲目的经典片段和节选的技术练习也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古筝这种乐器和音乐本身的独特风格和韵味。游离于单纯的技术练习,为了提高技法水平而进行的练习往往导致所练习的技法风格也是单一的,本身虽然无害,但同时也导致了古筝演奏失去了它独特的韵味和吸引力,也失去了它的文化内涵。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也需要去思考如何将演奏技法和古筝的艺术内涵结合起来,使得古筝演奏在新时期能够更加富有生命力和特色,思考如何将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应用到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去更好地了解古筝并能真正热爱古筝,热爱民族音乐,并通过身体力行为,为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还要思考如何让古筝能够对这个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
参考资料:
[1]刘洋洋.演奏技法革新之意义:20世纪80年代后古筝曲的音乐表现[D].武汉音乐学院,20xx.
[2]戴晓.中国现代筝乐发展及美学特征研究[D].云南大学,20xx.
[3]徐丽鸿.扬琴创新技法对扬琴艺术发展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xx.
[4]宋经苑.《溪山琴况》表演艺术理论在古筝演奏中的指导意义[D].山西大学,20xx.
[5]杨凡.当代古筝演奏技法的传承与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xx.
高中音乐教育论文3
一、高中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在高中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因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音乐教学工作一直属于尾大不掉的地位,音乐教学更多地属于从属教学工作,可有可无。这些都影响了高中音乐教学的正常开展,不利于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反作用。
(一)重视音乐技巧,忽视内涵知识
高中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一直属于从属地位。在教学进度安排上,音乐课程也被摆在了非常尴尬的位置,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其他主流课程的教师还经常挤占音乐教学的课程安排,这些都使得音乐教学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长久的开展。即便部分高中开设了音乐课程,也按照教学进度安排合理调试了音乐课程,但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因音乐课程大多每周一节,所以音乐教师更加注重音乐技巧的培养与提升,而忽视了音乐文化素养的培养,这就使得很多的音乐教育课程,其关注点往往仅仅停留在认识五线谱、认识音律等技巧方面,对于音乐如何产生、音乐如何发展等内涵性的东西涉及不多。学生也只是掌握一些皮毛,难以深入地了解音乐的丰富魅力。还有因应试教育的存在,很多高中生,因文化课成绩不理想,为了上大学而转攻对文化课要求不高的音乐等艺术专业或艺术院校,这部分学生的初衷并非是为了提升音乐素质,而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这些都影响了高中音乐教育的功能。
(二)重视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能力
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音乐课程的安排较少,如果增加实践的内容,教师无法完成教学计划,另一方面还主要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高中音乐考试也主要停留在闭卷或开卷考试,没有实践考核的环节。
二、高中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
(一)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影响分析
高中音乐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音乐作品中,特别是优秀的经过历史检验的音乐作品,在作品当中,包含着创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因为只有饱含思想的'音乐作品才最具有生命力。高中生在享受这些美妙音乐的过程中,通过静心享受,屏气聆听,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画面的冲击力,也能从音乐中,与创作者隔空对话,在聆听的过程中,高中生的聒噪的心态会得到放松,世俗的想法也会得到进一步的释放,能够舒缓身心,减少压力,在感受与体验中,高中生能够在美好的情感享受中,学习创作者的高尚的道德情操,并在不断的学习与聆听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感知音乐中的美好。高中生涯是人身的关键阶段,为了冲刺考大学,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很大,在繁重的课业学习中,学生的心态会变得急躁,享受音乐从音乐中,静心地感知美好的情感,学生能够感受到欢快与愉悦,从而提升其精神面貌。从音乐传递的情感中,还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鼓励他们积极应对困难,及时排解心理压力,养成健康的心态对应对未来的一切挑战。
(二)高中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高中音乐教育是一项全面的综合性的教育,也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工作中,音乐教师应该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一定的理论知识,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让他们了解音乐的来源与发展,积累丰富的音乐励志故事,并将这些励志故事运用到自己身上,激励自己不断攀登,不断学习。如贝多芬在听力消失的情况下,仍能创造出举世闻名的交响曲,学生在学习音乐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到这些音乐大家身上的勤劳刻苦。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还能锻炼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记忆力与理解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会促进学生其他科目学习成绩的提高,从而综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在音乐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乐器的演奏,能够综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因为乐趣演奏是一项综合性的运动,需要学生手、脚、精神等高度集中并协调配合,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所以,高中音乐教学工作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它们的功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三)高中音乐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想象力
现代教育是素质教育,是综合型的教育,既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也需要鼓励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处事心态,同时也需要提升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高中音乐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想象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音乐是一项美好的听觉过程,在享受美好音乐时,学生能够感知到音乐对美丽的形容,能够幻化出一个美好的画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音乐本身就是一项创造性的活动,在享受音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激发自己的想象空间,提升创造能力。音乐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在素质教育有序开展的今天,重视高中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能够综合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正常开展。
高中音乐教育论文4
长期以来,高中音乐教育一直被当作副科,不被重视。素质教育为音乐教师施展自己的才能、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开辟了空间。通过高中音乐教学实践,笔者以创作模块为例,谈谈对音乐教学的思考。
音乐创作为音乐课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创造性教学空间。在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精心安排的作曲、编曲练习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达到独立认识和创造性学习的目的。这种教学效果是以往传统音乐课无法达到的。
创作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使学生逐步养成多向思维的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同时深化学生对已学音乐知识和技能的理解、运用,强化进—步学习的欲望。例如,笔者在20xx年山东省新课程改革暑期培训观摩中看到,北京一些学校的教师通过课前的布置,要求学生收集一些空塑料桶、啤酒瓶、木板、桌凳甚至灭火器罐等带到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组合作,师生其乐融融,让人耳目一新。只要开动脑筋,就地取材,就可以做出许多虽显粗糙但却能使用的简易乐器。学生通过敲敲打打,为歌曲伴奏,参与合奏练习,或者根据乐器特点进行简单创编,课堂上充满了音响,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音乐知识容易掌握。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到,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促使他们从生活中发现音乐,提高他们对音乐素养、对美的追求。
一、给学生提供创作的平台
很多学校的音乐教学以欣赏为主,忽视了音乐创作的作用。其实每一位学生都具有音乐创作的潜能,学生为表达自己的感受而进行即兴创作或者作曲的学习过程之中,可以闪耀出耀眼的火花,他们的作品虽然不成熟,但也是一件“艺术品”。事实上,只要留心就会发现很多学生都有创作方面的天赋,这需要教师细心发现,加以引导。笔者认为,学校和教师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给学生一个平台,让他们去发挥、创作,抒发他们的心声,满足学生的兴趣及发展需要多样化的选择。
二、以歌曲创作为主
高中音乐模块从本质上讲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的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中,聆听优秀的音乐作品是必要的。一些优秀的经典歌曲,可以使学生拥有正确的感知和体验,再加上一定的理论指导,学生的创作灵感会得到有力的激发。以歌曲创作为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因为歌曲最接近学生的生活,有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对初学音乐创作的人来说也比较容易掌握。
三、因势利导,鼓励创作
教师除了鼓励学生进行单独创作之外,还应该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充分发挥各个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在小组创作中学会相互聆听、相互激励。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也要帮助和引导他们去创作、体验,给学生提供一些思路,进行润色。让学生在音乐创作模块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学生感觉到音乐创作是一种乐趣和幸福。学生掌握了创作技巧,有了创作欲望的时候,作曲就变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笔者所在学校每年都要举办一次“红五月”校园歌曲大奖赛,每到这个时候,学生的热情非常高,积极参与歌曲的创作,都希望自己的作品参加比赛。这时,只需要教师进行简单的引导和修改,学生就能独立或者通过合作完成创作。每年都能评选出很多优秀的原创作品。这说明学生是有创作潜力的`,也有能力创作出好的作品,教师要善于发现,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积极创作。
四、降低起点,注重过程
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创作教学,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作能力。学生的年龄、知识结构和技能基础,决定了他们的创作作品不可能很完善。因此,不能以学生作品优劣和水平高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依据,而应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思考。比如,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是否动脑筋发挥,是否能够领略音乐的情感等。在音乐教学评价中,应注重过程。对学生的想法不要轻易扼杀,应该予以尊重。学生的思维一旦激活,就有延伸性和创新性。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引导,不要轻易否决,鼓励学生大胆选择,及时发现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创作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参与了,实践了,就离享受音乐更近了一步。尽管现在大多数学校都还没有开设音乐创作课程,但我们每一位高中音乐教师都应该好好思考这个问题。结语 音乐创作课程需要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感受音乐。虽然一些学校还没有开设或正准备开设这门课,对真正实施新课程还有距离,但笔者相信,音乐创作课程会很快全面实施。因为,音乐创作课程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则平,廖应文.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xx(21).
高中音乐教育论文5
摘 要:近年来,高中传统音乐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以教育理论为依托,结合具体教学经验,通过对传统音乐合作探究式教学、创设传统音乐情境、运用多媒体技术、建构“互动式”师生关系、强化传统音乐的情感体验这五个方面的讨论,试图摸索出传统音乐课堂教学的良好模式,从而更好的为高中传统音乐教育服务。
关键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探索尝试
目前,高中音乐教育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得到了较大发展,然而在传统音乐教学这一领域,还有许多问题亟待需要解决。如传统音乐教学模式单一,很多教师在传统音乐教学时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由于传统音乐大多年代久远,学生对这些优秀的传统音乐作品的背景、反映的音乐形象缺乏应有的了解与认识,难以引起学生直接的情感共鸡。而且学生大多喜欢流行歌曲,对优秀的传统音乐缺乏兴趣。这也对他们正确认识音乐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应该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主要目标。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的高中传统音乐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因此,我们的音乐教学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是感受、表现和创造音乐的平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
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发挥,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参与度,是学生探究知识和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采取合作探究性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传统音乐。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各组组员合作进行一些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收集相关的音乐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就某一问题展开小组交流与讨论,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合作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如讲授《多彩的民歌》一课时,教师可设计以小组的名义代表各地区开展赛歌会,要求小组合作进行比赛。教师在活动中倾听学生的观点,适时进行点拨和指导。这样的教学不但使学生学到了必要的音乐知识,而且真正实现学生“乐在学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团结协作的活动氛围中学会学习。
对于一些传统音乐作品,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表演的形式,如在小组探究之后,师生进行合作表演。如讲授《国之瑰宝--京剧》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试着用京剧伴奏乐器来为歌曲伴奏,把学生分成两大组,给每组学生发大锣、小锣、钹等乐器学念锣鼓经。并让其中一组学生随着伴奏手做兰花指走台步,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通过激发学生的探求和表现欲,不仅使他们了解了各种打击乐器的形状构造及音色特点,而且掌握了一定的演奏技巧。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逐步形成了创新意识,从而使传统音乐课堂真正焕发出创造的活力。
二、创设传统音乐情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音乐学科有特殊性,它具有情感性和形象性,因此更需要有情境的创设。在传统音乐课堂教学中,经常播放一些国家和民族的传统音乐,布置传统音乐背景教室,适时在班级举办音乐比赛等,能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感受到传统音乐的艺术魅力。由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离不开特定的情境,那么教师就应该创设合适的情境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力。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健康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放在教学目的第一位,然而目前,学生更多地接触和听到的是流行音乐与流行歌曲,他们对我国乃至世界民族传统音乐了解甚少,而且明显表现出不愿了解传统音乐作品,对教材中必唱的歌曲或必听的音乐缺乏兴趣。如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时,很多学生表示“难于听懂”、“不感兴趣”,而只喜欢当下的流行歌曲。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他们审美情趣十分必要。由于学生对此曲不是十分熟悉,为了使学生能进入音乐,教师可以先简单的给学生讲解标题,分段及每段的大致内容,再让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们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通过该曲精美的情景描绘,可以感悟到作者面对“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自然景物所发出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无限感慨。把握作品赞美祖国大好山河的秀丽景色,体现观照宇宙、风物与人生的哲学高度,人情与风情、生命与自然的亲密交流、合二为一的审美化境。
这样,学生的审美情趣也能够够被调动起来,从而主动参与传统音乐教学。为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审美情趣的驱动下主动学习,还可以让学生听一些流行歌曲,如周杰伦的《东风破》,欣赏过后教师让学生来分析流行歌曲中的传统音乐元素,让他们懂得传统音乐对流行音乐发展的重要性,这样能够潜移默化的促使学生重视传统音乐的学习,在教师的辅助下,使他们建构起对传统音乐学习的兴趣,提高对传统音乐的审美能力。
三、多媒体技术在传统音乐教学中合理运用
机械而单调的学习,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针对此类情况,高中音乐教学也应采用丰富多变、生动活泼的形式。而多媒体元素的运用,可以促使课堂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多媒体技术利用影音、图像等元素为音乐教学提供了多样化、多维化的教学空间,使传统音乐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充实和改进,为传统音乐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技术支持。多媒体有效地应用于音乐课堂教学,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高中传统音乐教学应“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放在教学任务的突出位置,对学生而言,体验传统音乐的美感显得较为艰难,这时教师可采用音画结合的多媒体方法。通过运用多媒体元素,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创设一种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使学生在视听享受的同时,自觉进入特定音乐情景之中,从而培养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让学生可以更轻松、准确地去理解传统音乐的意蕴,使心灵受到良好的熏陶。如以《阳关三叠》欣赏教学为例,教师先播放一段介绍“阳关”地方的.视频,让学生感受那独特的地域风格,然后再播放《阳关三叠》音乐效果,让学生积极思考播放的音乐描绘了怎样一幅情景?这是由何种乐器演奏的?”等问题。这样在多媒体元素的配合下,学生能够更好的感知传统音乐的特色,通过多媒体元素在传统音乐教学的合理运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的学习传统音乐。
四、建构和谐的“互动式”师生关系
在传统音乐课堂上,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师生互动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长期以来,教师把自己定位为管理者和控制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地位难以得到保证,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关系难以建立。为了建立有效的师生互动,教师必须转换其角色。在新课程理论的指导下,教师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尊重并为学生的发展服务,通过教师的“教”唤起学生的“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师生双方只有相互交流、沟通和分享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才能真正改变传统音乐教学中单调、僵硬的被动式学习,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参与传统音乐学习。
“互动”促使师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师生之间形成了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讨论、质疑、表演等师生共同的活动中,共同体验传统音乐的乐趣。通过表演、创编、比赛等方法,使学生投入在互动的学习气氛中,在音乐的天空中自由飞翔。在师生互动的教学实践中,为了学生主动学习而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气氛。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以提高其音乐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具体可采取以下做法:
(1)师生易位,学生来做“小老师”。
(2)多与学生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特别是多关注那些性格较内向的学生。
(3)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创设和谐的心理氛围。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意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设想,同时也应尽量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展现自我。
(4)创设共同话题,师生共同去探究。探究活动中拉近师生距离,促进“教学相长”,在这条件下,学生自然乐于学习。
五、强化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情感体验
传统音乐的学习应让学生自己去倾听和感受,让学生沉浸在音乐中,用心灵去感受和体验作品中的悲欢离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意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给学生留有空间和时间去想象,而不要束缚学生的思维,更不能将教师的喜好强加于学生,而应该强化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情感体验。
1、培养学生聆听传统音乐的习惯
音乐是以声音来表达内心情感的艺术,学生接触传统音乐,由于欣赏能力和艺术修养方面的原因,对作品的理解和评论能力较差,那么教师应该循序渐进,注意培养学生聆听传统音乐的习惯。在反复聆听的过程中,学生才能渐渐的进入音乐,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吸引学生欣赏的注意力,培养学生音乐听觉的感知能力,这对于学生音乐学习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2、注重学生对传统音乐参与和实践
让学生真正走进并融入传统音乐,必须通过各种音乐实践课活动来欣赏传统音乐,从而变被动接受为积极参与和体验式学习,促使学生把自身的生活体验与情感表达结合起来。通过对传统音乐的各种形式的情感体验,逐步使学生认识传统音乐的要素和表现手段。对于音乐表现的规律和特点的把握,必须让学生直接参与音乐实践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传统音乐课堂教学既是体验的过程,也是活动的过程。在传统音乐欣赏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艺术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学生课堂音乐活动,如传统音乐剧表演、传统音乐主题辩论等。使学生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提高传统音乐学习能力。
总之,在高中传统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传统音乐的艺术特点和学生的兴趣,总结教学经验,注重更新音乐教育观念,总结先进的传统音乐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传统音乐学习过程中产生兴趣,培养起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真正做到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不断完善传统音乐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将高中传统音乐课堂教学向更高的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音乐教育教学。
参考文献
[1] 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
[2] 任如意.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大众文艺,20xx(5).
[3] 田建中.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与实践[J].华章,20xx(11).
高中音乐教育论文6
一、高中音乐教育中自主性学习策略的作用及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高中音乐教育中自主性学习策略的作用
高中音乐教育是一个比较灵活性的知识教学,它强调的是学生对教材中音乐知识的领悟能力以及学生对音乐作品中情感的认知能力。而自主性学习策略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的自由探索和领悟,这与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十分吻合。此外,自主性学习策略的发展也是学生潜能意识的爆发,在高中音乐教育中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自主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对音乐作品潜在的领悟能力,并且还能让学生更贴合音乐创作者在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自主性学习是学生对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展开的自我学习,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前需要教师将音乐课程的课堂目标准确的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有目标的进行音乐学习,这样既减少了教师教学上时间的浪费还能加快学生自主性音乐学习的步伐。另外,自主性学习策略的目的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强调的是学生在音乐教育中的主体性,从而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音乐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进而科学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也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由此可见,自主性学习策略对高中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
(二)高中音乐教育中自主性学习策略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意义
高中音乐教育中自主性学习策略除了对学生的音乐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外,对其今后的生活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意义。自主性学习策略的培养是为了锻炼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性学习能力,也是对现有灌输式教学模式的一种转变。对于高中生来讲,自主性学习能够促进其在今后生活中、学习中独立思考能力的提升,并且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学生在无人监管下的主动性学习,因此,即便将来学生踏入社会后也能自发性的学习社会上先进的知识技能,从而为其在社会中的生存发展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二、促进高中音乐教育中自主性学习的措施
高中音乐教师要不断的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更加明确、直观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进而能够自主性的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但是在实际的高中教学中,音乐教师的教学模式已经与当下学生的音乐发展需求出现严重的脱节,因此,促进高中音乐教育中自主性学习需要教师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对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化的评估,从而找出最适合高中音乐教育发展的`自主性学习策略,以下是音乐教师对高中音乐教学中问题因素深入研究后,探讨出的自主性学习措施。
(一)增加高中音乐课堂的生动性教学
如今的高中音乐教学大多是都是千篇一律的灌输性教学,使得学生的音乐学习积极性大大折扣,也就降低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增加音乐课堂的生动性教学一方面是缓和高中音乐课堂中沉闷的学习气氛,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进而激发学生进行自主性的音乐学习。高中音乐课堂的生动性教学的具体措施可以表现为将理论性的音乐学习知识加入到有趣的音乐游戏当中。并借助于学生对游戏的热爱,将理论知识全面的渗透于学生的脑海中。此外,音乐教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完全可以借助于如今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展开音频教学或是视频教学,通过对音乐歌曲和艺术舞蹈的的欣赏,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对音乐歌曲和艺术舞蹈的模仿,活跃音乐教学氛围增加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并且借助于此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意识。
(二)采用互动性的音乐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意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引导位置,并且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在音乐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进而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高中音乐教育采用互动性的音乐教学,一方面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掌握状况,另一方面能促进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结语
自主性学习策略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现有学习行为的一种转变,让学生由教师的被动性知识灌输转换为学生主动性知识的吸取,并且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此外自主性学习策略的养成也有助于学生将来踏入社会后对各项能力的学习和掌握,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音乐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高中音乐教育论文7篇11-07
小学音乐教育论文07-20
高中语文教学论文11-05
高中优秀的议论文作文01-31
高中数学教学论文02-23
音乐教育教案11-16
职业高中物理教学论文10-22
高中英语教育论文11-03
高中生物论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