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教学计划>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3-05-04 10:54:56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关于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汇总5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汇总5篇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自然数、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实际背景。

  2.通过身边的例子体验自然数与分数的意义和在计数、测量、标号和排序等方面的应用。

  能力目标:会运用自然数、分数(小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从实际中体验由于需要而

  再次将数进行扩充的必要性。

  情感目标:1.通过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以面对面互动的形式,完成合作交流,培养良好的与人合作的精神,感受集体的力量,体验成功的喜悦。

  2.从具体的例子使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从而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自然数和分数的意义及运用自然数、分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用自然数、分数(小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小学里,我们学习了自然数和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回顾一下这部分的内容:从自然数到分数。

  二、新课过程

  用多媒体展示杭州湾大桥效果图,并显示以下报道: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于20xx年6月8日奠基,这座设计日通车量为8万辆,全长36千米的6车道公路斜拉桥,是中国大陆的第一座跨海大桥,计划在5年后建成通车。

  师问:你在这段报道中看到了哪些数它们都属于哪一类数

  学生很快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后,由上面这几个数,师生共同得出自然数的几个应用:

  ⑴属于计数如8万辆、5年后、6车道 ⑵表示测量结果如全长36千米 ⑶表示标号和排序如20xx年6月8日、第一座等显示以下练习让学生口答

  下列语句中用到的数,哪些属于计数哪些表示测量结果哪些属于标号和排序

  (1)20xx年全国共有高等学校20xx所。 (标号和排序 计数)

  (2)小明哥哥乘1425次列车从北京到天津,然后乘15路公交车到了小明家。(标号和排序 标号和排序)

  (3)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中国银行大厦高368米,地上70层,至1993年为止是世界上第5高楼。 (测量结果,计数,标号和排序,标号和排序)

  做完练习之后师:随着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自然数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了。如

  (1)小华和她的7位朋友一起过生日,要平均分享一块生日蛋糕,每人可得多少蛋糕(18)

  (2)小明的身高是168厘米,如果改用米作单位,应怎样表示(1.68米)

  由于分配和测量等实际需要而产生了分数(如第(1)题)和小数(如第(2)题),它们是表示量的两种不同方式,分数小数之间可以互相转化。分数可以化为小数,因为分数可以看作两个整数相除 如35 =3÷5=0.6,13 =0.333…反过来小学里学过的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如0.31=31100

  三、典例分析

  利用自然数、分数的运算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1 (多媒体展示)详见书本合作学习第1题

  师: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帮助小惠合理地安排时间,在列算式之前,首先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从温州出发到21:40在杭州上火车,这一段时间包括哪几部分时间 (2)市内的交通和检票进站要花30到40分钟,这两个数据在计算时用哪个数据(3)最迟的含义是什么

  由一学生回答,而后给出解题思路 用自然数列: 400÷100=4(时)

  21时40分—4时—40分=17时 用分数列: 400÷100=4(时)2123 时—4时—23时=17时

  由上题可以看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通过自然数和分数的运算得到解决。 例2 (多媒体展示)详见书本合作学习第2题

  师:请同学们思考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涉及哪几个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生:有销售总额度,发行成本,社会福利资金,中奖者奖金

  他们之间的关系:销售总额度=发行成本+社会福利资金+中奖者奖金发行成本=15% × 销售总额度

  (1)中奖者奖金总额:4000-15%×4000-1400=20xx(万元)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活动,而后由一学生回答给出解题思路

  思路1:在社会福利资金提高10%,发行成本保持不变,中奖者奖金总额减少6%的情形下: 销售总额度为:600+1400×(1+10%)+20xx×(1-6%)=4020≠4000 所以方案不可行。 思路2:在销售总额度不变的条件下,为使社会福利资金提高10%,发行成本保持不变 这时中奖者奖金总额变为:4000-1400×(1+10%)-600=1860(万元)

  原来的'奖金总额是20xx万元,减少了(20xx-1860)÷20xx=7%≠6% 所以方案不可行。

  思路3:销售总额度=发行成本+社会福利资金+中奖者奖金 在这个式子中,由于销售总额与发行成本保持不变,当提高的社会福利资金等于减少的中奖者奖金额时,这种方案可行,否则不可行。所以问题(2)可以用如下算式求解:20xx×6%=120(万元) 1400×10%=140(万元)因为120≠140,所以方案不可行。

  也可以用20xx×6%-1400×10%=120-140 算式中被减数小于减数,能否用已学过的自然数和分数来表示结果看来数还需作进一步的扩展,这就是我们下节课要讲的内容,在很多实际生活中,还存在着许多自然数、分数还不能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实际的需要的例子,请举个例子(气温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表示,飞机上升5米与下降5米的表示等)

  课内练习见书本1和2 (注第2题首先让学生了解一米有多长,再估计)

  四、探究学习

  1 .由于商场在搞活动,一件衣服的价格先上涨了10%,后又下降了10%,则此时这件衣服的价格比原价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五、小结

  可采用先让学生谈谈本节课所学,然后教师补充的形式。本节课主要讲了自然数、分数的意义及会用自然数、分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布置作业

  作业本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2

  初一数学个人教学计划新学期开始,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学期的数学教学情况,为了在本学期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改进自己的授课方式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做好常规工作,推进素质教育,适应课改进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制定计划如下:

  一、情况分析:

  本人本学期担任初一(3)(4)班的数学教学工作。由于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面对新环境,新同学,新老师,学生适应性较差,反映在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上课纪律不自觉,自学能力较差,不善于积极思考,认真听课,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而且学习欠缺勤奋,小学的各种不良习惯很多,特别是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和互帮互学能力较差。

  针对上述情况,本学期,我的工作重点是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抓优扶差,同时强调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反对死记硬背,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数学方法,培养数学思维,加强知识与现实的联系,以推动数学教学中学生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特别是结合学校的教学工作,做好学生学习习惯和综合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乐于学习,学有所得。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教参,吃透教材内容,研究教法、学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愿学,乐学。继续学习新课改的精神,以生命化课堂为载体,积极参加集体培训,充实自己,以更高的标准教学。

  2、集体备课要注意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取长补短,先各自备课,讨论后再备,在反复备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不断修改,提高学案质量。

  3、落实常规,要将学习、钻研教材与教法、教科研和集体备课作为教研活动的第一任务。教师要积极参与教科研,配合学校和市里的要求,力争在教科研方面有所突破,同时通过教科研促进教育教学,力争在期末检测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4、重视运算能力的培养,在备课研讨中,要找出各种运算蕴涵的数学思想,通性通法,技巧方法,易犯的错误,及强化措施。及时建立错题集和典型题集,以便于学生巩固反馈。

  5、要采取一定措施提高学生对运算的重视程度和对自己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强调运算不允许使用计算器。可根据情况安排运算能力竞赛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6、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案,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探究意识、合作意识,加强多媒体的运用,以扩大课堂知识量的投入,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

  三、主要措施及方法:

  1、加强理论学习:

  本学期,我将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的有关文件,及时学习课改信息和课改动向,转变教学观念,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从而树立现代化、科学化的教育思想。特别是积极参与教育科研,认真学习和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学法,切实实行课堂的高效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2、备好每堂课

  本学期我将认真钻研大纲和教材,做好各阶段的备课工作,对总体教学情况和各单元、习题做到心中有数,备好学生的学习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写好每节课的教案为上好课提供保证,做好课后反思和课后总结工作,以便及时修正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特别是要结合集体教研、生命化课堂和学案导学的授课方式,发挥集体的力量,以提高自己。

  3、强化课堂教学

  爱因斯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将结合教学内容,选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努力做到教学组织合理,教学内容丰富完美,语言生动有趣。想尽各种办法让学生爱学、乐学,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平时教学中,我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讲课,尝试板演法的教学方法,同时,采取兴趣教学和我的三分钟,我展示,以促进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地综合能力,同时,加强学生自学能力和良好习惯(课前准备、上课表现、课后作业、提前预习、运算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4、精心批改作业为了提高学生的作业水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乐于做作业,本学期我布置作业做到少而精,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每次布置作业,要认真填写作业报告单,分层次布置作业;精批细改好每一位学生的每份作业,对学生的作业缺陷,我都做到心中有数,对每位同学的作业订正和掌握情况都尽力做到及时反馈,再次批改,让学生获得了一个较好的'巩固机会。另外,我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参与批改,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同时让学生建立错题集和典型题集,以便学生及时复习和反馈巩固,切实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

  5、耐心做好课外辅导本学期,我将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解答学生在理解教材与具体解题中的困难,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实施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向基础不同的学生提出相应的要求,使优生尽可能吃饱,获得进一步提高;差生能及时扫除学生障碍,增强学生信心,尽可能吃得了。 即课堂练习、作业及要求等进行分层。平时,我将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数学讲座,课外兴趣小组等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6、随时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本学期我将利用课余时间多接触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同时,我将建立学生成长导师制,多和学生进行谈心交流,随时了解学生的变化,帮助教育好学生,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迈进,另外,为了加强和学生家长的联系,我将通过打电话、给家长一封信、亲自家访、叫家长到学校等多种方式进行家访,努力促进家校联系,以取得全社会对教育的支持。

  7、为了及时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查漏补缺。我将利用课堂5分钟进行提问、学生互相检查、简单测评等活动,做好知识之间的衔接及单元过关工作。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学校已有的教学条件与设备如电脑室网络教室、投影机、小黑板等促进教学。同时,为了提升自己的多媒体水平,我将积极参加电教水平的培训,以便更加的促进自己今后的教学。

  总之,在本学期,我会积极配合学校和教研组开展的各种活动,做好教学工作的每一环节,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想出各种有效的办法,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做素质教育下的新人才。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教材分析

  为了实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教科书力图突出如下特点:

  1. 为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引入学习主题,并提供了众多有趣而富有数学含义的问题,以展开数学探究。

  2. 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时间与空间。在提供学习素材的基础上,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机会,如提出了大量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立了做一做想一想议一议等栏目,以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形成新的知识,包括归纳法则与方法,描述概念等。

  3. 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数学,增强学好数学地信心。力图采用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展开。

  4. 立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课本中的习题分为两类:一类面向全体学生,为他们熟悉和巩固新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对相关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所设;另一类则面向更多数学学习需求的学生,即试一试中的题目,不要求全体学生都尝试完成。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章 代数式 第四章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六章 生活中的数据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章 代数式

  第四章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四.教学措施

  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课堂上要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学的容易,学的轻松,学的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布置作业做到精炼,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认真批改,同时注意分层教学。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学好概念的基础上掌握数学的规律,并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对于规律,应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弄清抽象、概括或证明的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运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对于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有计划地进行。并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4

  科 目:数 学(七年级上册)

  课 题:数 轴

  课 时: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与温度计的对比,认识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概念,知道互为相反数的一对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会求一个有理数的相反数;能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合理利用新旧知识的迁移,借助形(数轴)来理解数,经历从实际(温度计)中抽出数学模型(数轴),从数形结合两个侧面理解问题,并有选择处理数学信息,作出大胆猜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体现数学充满着探索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兴趣;能够在师评、生评、自评的影响下,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和难点

  重点

  会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难点

  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教学过程设计

  说 明

  一、引入新课

  1、师:大家学过数轴吗?

  若有学生产生疑问,则出示小黑板题目: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

  0、2、、1.5

  (在数轴上标出0、1、2、3)

  2、师:学上节课的时候,“数不够用了”,就出现了谁?

  若生只答负数,后面教学“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时则通过有理数的“正数、0、负数”分类来帮助学生理解。

  若生答有理数,则引导回忆有理数的“整数、分数”分类,再举相应的`数例,后面将这些数在数轴上表示,以帮助学生理解。

  评价学生表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入下一环节。

  二、新授:

  1、学画数轴。

  让学生举生活中负数的例子。

  出示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小黑板),让生读出其读数。

  (温度计的读数绝对值不宜过大,便于作图时确定单位长度,本课中的数轴尽量使单位长度确定为1。)

  师:想不想将它们也在数轴上表示呢?

  师示范画数轴。

  板书时,隐含强调数轴的三要素,在标注负数时,方法有二:一是与温度计比较;二是观察距离原点正(反)方向几个单位长度。

  强调:负数从0向左写起。

  2、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师:请将小黑板上的温度计读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教师口述例1。

  师:将有理数分类时的例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师:是不是每一个有理数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板书“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出示例2,指名板演。

  3、相反数。

  师:观察–2和2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考虑:①数的表现形式;②数轴上的位置。

  师小结,给出“相反数”的概念,强调“互为相反数”。

  师:再举几组例子。

  师生找朋友:师口述一数,生答其相反数。

  师:相反数还有什么特点?再议一议。

  师:有人不愿意了,“你们都有朋友,我好孤单!”是谁孤单?(师可提示谁不说正负)

  特别地:0的相反数就为0吧。

  4、通过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由生活中温度由–5℃、

  –2℃、0℃、2℃的变化,结合小黑板温度计图,引导学生。

  师:数轴上越往哪边数值越大?(侧放小黑板,温度计真像数轴)越往哪边数值越小?

  师:试从数轴上指出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

  思考:正数与0、负数与0、正数与负数的大小关系。

  出示例3,指名板演,讲评。

  补充:﹣5<( )

  ﹣5 >( )

  ﹣3<( )< 3

  三、练习:

  教科书第39页“随堂练习”内容。引导,讲评。、

  四、课堂总结,评价。

  师生总结本课内容。

  师:你感到自己今天的表现怎样?

  五、作业。

  生思考,作答。

  指名完成题目。

  生思维活跃:数轴原来已学过,忆旧知,完成题目。

  生:负数。

  生:还学习了有理数。

  生接受评价,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生:……、温度计、……

  生读出读数。

  生:想。

  生积极动手,认真作图,同步完成。

  指名板演。

  侧放小黑板,师生订正。

  生口答。

  指名板演。

  生试举例,并表示。

  若学生举的数的绝对值偏大,可让学生口述在原点的哪边多少个单位长度处描点。

  生板演。同桌互查互评、自评。

  查评:1、画图部分。2、数的表示部分。

  同桌小议,交换看法。

  生:①书写只是符号不同;②位于原点两侧;③距原点的距离相等。

  生踊跃回答。

  成对出现,一正一负。

  生思考后答:0

  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后得出温度逐渐上升。得出结论温度计上的温度值越往上,表示温度越高

  生很容易作答。

  思考后作答,举例,并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生板演,完成例3。

  同桌讨论,推荐代表发言,师生共同分析其数据分布。

  生思考,作答。

  师生对话,总结,评价。

  抛出“数轴”,给出悬念,随之用小学六年级学过的“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释疑,一紧一松,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也激起了学生学习兴趣,建立数轴的初步印象。

  复习上节有理数分类,为有理数在数轴上用点表示做准备。

  考虑到了学生的回答及后续教学有关内容的处理,即怎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根据的是有理数的分类:

  1、有理数{正数、0、负数}

  2、有理数{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课堂阶段性评价,既是对前一环节学生表现的总结,也为下一环节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做了铺垫。

  温度计在本课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具。请出学生学习的帮手。实际的温度计有大格小格,采用局部放大,提供给学生的是每个小格,刚好是1℃。而将小黑板倾斜,更像数轴,还可略去实物温度计上下有限可能对学生的误导。

  由温度计的温度值引入,而不是直接问“负数在数轴上怎么表示”,是便于后面教学在数轴上表示负数和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时,更便于学生理解(温度计平放即可判定相应的点是否画正确。)

  手把手传授画法,没有将作图步骤中的直线与三要素并列,便于突出三要素,但也要注意“直线”也是学生作图时容易出错之处(按线段对待,平均分成若干份)。

  教学时先原点,再单位长度(本节每个单位长度表示1,暂不写,因为还没有正方向),指出正方向,最后根据单位长度及正方向标注有关点。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篇5

  学习者分析

  1、该班级学生基础较差,教学中应给予充分思考的时间,谨防填塞式教学。

  2、该班级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合作气氛,可以充分发挥合作的优势,兼顾效率和平衡。

  3、学生已经有等腰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故此节课应该是在加深对等腰三角形从轴对称角度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着重探究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定理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2. 通过小组折叠协作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分组学习和讨论的方式。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学生动手操作,帮助理解。

  三、知识与技能

  1. 学生通过动手、观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两个定理的理解及应用。

  2.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对称思想的使用,学会运用对称思想观察思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思想整体观察对象,总结一些有益的结论。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等边对等角”的理解和使用。

  2.难点: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具体应用。

  教学资源

  剪刀、圆规、直尺在、A4纸

  教学过程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学活动过程的描述

  教学活动1

  (一)复习联想,情境引入

  1.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2. 请你举出生活中的几例轴对称图形。

  学生作品呈现:多彩的脸谱,美丽的蝴蝶、飞机……,一片迷人的景色。

  出示课题:《简单的轴对称图形(一) 》

  教学活动2

  (二)探索1:角的对称性

  按下面的步骤做一做:

  ⑴在一张纸上任意画一个角∠AOB,沿角的两边将角剪下.将这个角对折,使角的两边重合.

  ⑵在折痕上任取一点M;

  ⑶过点M折OA边的垂线,得到新的折痕MD,其中,点D是折痕与0A边的交点,即垂足.

  ⑷将纸打开,新的折痕与OB边的交点为E(教师做出示范,并适时的引导,学生的动手操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概括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问题思考:

  ⑴角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的对称轴是什么?

  ⑵在上述的操作过程中,你发现了哪些相等的'线段?哪些相等的角?说说你的理由.

  ⑶在角平分线上另外取其他点,再试一试.

  学生的结论

  相等的线段:OC=OD,MC=MD,OM=OM;

  相等的角:∠COM=∠DOM,∠OMC=∠OMD,

  ∠MCO=∠MDO=90?.

  实验结论:

  ⑴角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它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⑵角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教学活动3

  (三)探索2:探索线段的对称性

  活动内容:

  按下面的步骤做一做:

  ⑴在纸上画一条线段AB,对折AB使点A,B重合,折痕与AB的交点为O;

  ⑵在折痕上任取一点M,沿MA将纸折叠;

  ⑶把纸张展开,得到折痕MA和MB.(教师演示)

  问题思考:

  ⑴MO与AB具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⑵AO与BO相等吗?MA与MB呢?能说明你的理由吗?

  ⑶在折痕上移动M的位置,结果会怎样?

  实验结论:

  ⑴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有两条:一条是线段AB本身所在的直线;另一条是CD,它垂直于AB又平分AB,称作AB的垂直平分线.

  ⑵无论M点取在直线的何处,线段MA和MB都重合.

  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概念: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⑷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教学活动4

  (四)探索3:等腰三角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活动内容:

  指导学生做一做,要求:在事先准备的纸上,画一个腰长为a的等腰三角形,并将它剪下来,与组内其他成员的作品放在一起,并观察和回答问题。

  ⑴观察所剪得的三角形形状是否相同,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可以画几个不同类的等腰三角形。

  ⑵将这些三角形放在一起,并且使顶点重合,观察另外的一些顶点,看看有什么特点和发现。

  教学活动5

  (五)完成例题:

  建筑工人在盖房子的时候,要看房梁是否水平,可以用一块等腰三角形放在梁上,从顶点系一重物,如果系重物的绳子正好经过三角板的底边中点,那么房梁就是水平的,为什么?

  学生在自己剪得的等腰三角形上画上已知条件,并且观察是否相等,然后进行相应证明的思考,并积极讨论。

  教学活动6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体会到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后发言。)

  教学活动7

  (七)课后有益的思考: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方法判断剪得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8-17

七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6-09

七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1-03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03-08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3-07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工作计划04-04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1-20

七年级数学上教学工作计划07-01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1-04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