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教学计划>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3-02-03 19:19:17 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2)共有学生35人,其中女生11人,男生24人。四年级(3)共有学生37 人,其中女生18人,男生19人。这批孩子上学期末考试成绩不够均衡,(1)班合格率低于(4)班,有多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知识不会运用,作业的正确率低,个别学生不肯及时完成作业,喜欢拖拉。本学期的数学课上,要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快乐学习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教学实践活动等。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3.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4.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的具体措施

  1、大数认识的教学突出数学味,联系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教师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4、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5、注意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

  6、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灵活地处理教材。

  7、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8、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强调“认真刻苦学习”,不允许一个人掉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

  六、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2课时……………………… 第1—5周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2课时………………… 第6周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4课时……………… 第7—8周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6课时………………… 第9—11周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 第12—13周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7课时………………… 第14 — 16周

  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3课时………… 第17—18周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优化………3课时………………… 第19周

  第九单元 总复习 4课时 第20周

  七、教学进度表

  教学计划对于整个学期教学的进行有指导作用,通过我们提供的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使教学有序的进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 情况分析:

  因为学生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总复习。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认识立体图形,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的教学中,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全册教学重点、难点是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提高质量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做到备好课、备好学生,因材施教,教学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放手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2、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敢想、敢说、敢做”的习惯。

  3、上课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精彩的发言给予不同层次的奖励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利用家长联系本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适当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

  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

  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了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后、左右。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

  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

  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内容变动

  1.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

  (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

  数一数是原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比多少是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原来第二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2.降低了难度

  (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但在实验过 程中 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

  (2)只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通反映: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我们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本册只认识“整时”。

  六、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

  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

  转瞬间,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根据学校安排,本学期我担任四(2)和四(8)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出色的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学校的育人理念,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特制订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班级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年是他们由低段学习步入高段学习的第一年,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差别不大,但计算速度、参与讨论的能力,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等还需进一步加强。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在这些学生当中,多数学生对数学课学习兴趣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少数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是太好,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也不能保持最基本的纪律,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开口,发言不积极。所以,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有效开展课堂讨论和提高学习效果将是本学期要工作努力的方向。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个别的孩子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生。也有几位学生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所以,继续加强学困生的转化也将是我本学期工作的重点。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 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二、教学难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措施】

  一、落实基本教学具体措施

  1.改变以前老师讲、学生听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自主探究,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合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去获取知识;,是学生快乐的学习。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中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流程与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由于本学期的数与代数的教学占了很大篇幅,所以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开展好课前5分钟的专项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

  (2)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因材施教,是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数学的成功感和乐趣。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过关,严把作业关,力求当堂作业当堂清,单元过关段段清。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及时反馈的情况和问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结合实际问题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我计划在教学中以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指导,努力提高学生敢问问题,善问问题,会问问题的习惯,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5. 严抓作业,力求准确、简洁、规范

  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质量的练习,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课内外作业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周末作业采取“基础练习+能提拓展+亲子题” 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作业,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实现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主动与家长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以期家校合力有效、高效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措施

  后进生辅导

  1.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是既会教学又会辅导学生。所以作为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运用教育理论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幽默风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爱”上学习。课后辅导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2.在教学要求上, “因材施教”、“分层要求”。课堂教学以新课标的要求为准绳,立足于每个学生学好课本的知识,适时的加以拓展,在课堂提问、训练、作业布置上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

  3.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学生只有在学习新知识时打好基础,注重思维能力开拓和解题技能的培养,复习才能如鱼得水,深化才有根基。

  4.在教学方法上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原则。确立好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促使教学目标的实现。

  5.在作业安排上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课堂巧练。力求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上的偏差。

  6.重视学生动手操作,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注重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定律、性质等更深、更透、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7.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针对儿童好奇好胜的特点,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努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尖子生辅导

  1.创设竞争的氛围,如评选 “数学大王”,“难不倒小能手”,“作业书写‘十佳’选手”等等,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2.为他们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完成一个个既定的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增强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3.鼓励他们尽量用多种方法,多种思路解决数学问题,尽量想一想与众不同的方法,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4.教育鼓励他们多帮助需要帮助后进学生,让他们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

  一、概况

  一年级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在经过一年的学前教育后进入小学的,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当然也还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以及个人的接受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这就是关键,再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2、教学目标

  ①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②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③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⑤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⑥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本文由方案库为您搜集.整理,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⑦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⑧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方案范-文库_为您搜集整理学习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⑨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⑩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

  ①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及10以内各数的组成。

  ②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③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④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⑤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⑥会进行比一比,直观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初步认识钟表。

  4、教学难点

  ①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②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③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了解分类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

  ⑤认识钟表。

  5、教具准备

  ①实物(动物、水果图画卡片、数字卡片、符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图形卡片;

  ②口算练习卡片;③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计算圆盘;④数的组成练习卡片;⑤计数器;⑥绒板;⑦钟面;⑧方木块;⑨小棒;⑩数位表。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本文由方案库为您搜集.整理,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方案范-文库_为您搜集整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力争做到数学学习起步阶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6、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课时安排

  1、准备课2课时 第一周

  2、位置 3课时 第二周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0课时 第三至五周

  ①15的认识

  ②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③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4、认识图形(一) 3课时 第六至七周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20课时 第八至十三周

  ①6、7的认识和加减法

  ②8、9的认识和加减法

  ③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④连加、连减、加减法混合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1课时

  6、1120各数的认识 4课时 第十四周

  ①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②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1课时 第十五周

  7、认识钟表 2课时 第十六周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1课时 第十六至十八周

  ①9加几

  ②8、7、6加几

  ③5、4、3、2加几

  9、总复习 4课时 第十九至二十一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46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三、教材分析 :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位置、小数除法、可能性、掷一掷、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数学广角等。

  (一)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位置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

  广角”的教学内容,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5、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向周边的居民宣传有关禁毒知识,做禁毒宣传的小能手。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六、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七、教学方法:

  1、加强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内容的呈现、展开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了探索性,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生动直观地呈现解方程的原理。

  (3)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

  2、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首先,每种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

  其次,按照知识学习的先后顺序,逐步提高探索的难度和要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就直接让学生试着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到梯形面积的计算时,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

  第三,研究每一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材均没有给出推导的过程,以便于学生从多种途径探索,自己得出结论,从而给教师和学生都留以较大的创造空间。

  3、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4、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八、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合作探究,拓展引申。

  7、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九、课时安排:

  小数乘法 7课时

  位置 4课时

  小数除法 9课时

  可能性 4课时

  掷一掷 1课时

  简易方程 12课时

  多边形面积8课时

  植树问题 3课时

  总复习 6课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7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第一部分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记数、操作等数学活动来呈现实际学习内容,加减法的处理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教材并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加减法学习混合,算法多样。空间与图形包括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形状、大小。分类与统计都重视对过程的经历。

  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20以内数的意义,会认、会读写0—20的数。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经历比大小、高矮、、轻重、长短的过程。体验“比”的方法。

  2、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感受日常生活与其的密切联系。

  3、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整时、半时、记时方法,体验时间的长短。

  4、认识物体的位置、顺序、大小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学会简单分类、统计,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2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六、课时安排

  (一)、准备课(2课时)

  (二)、位置(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

  1.1~5的认识……………………………………………… 6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1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四)、认识图形(一)(2课时)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7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3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3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六)、11~20各数的.认识(5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3课时

  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七)、认识钟表(2课时)

  (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

  1.9加几…………………………………………………… 3课时

  2.8、7、6加几…………………………………………… 2课时

  3.5、4、3、2加几………………………………………… 4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九)、总复习…………………………………………… 4课时

  七、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的进步,让差生在老师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培养更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优秀的培养方案应该付诸实践,发现并培养一批尖子生,挖掘他们的潜力,从培养能力的角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坚实的基础,辅助教师进行辅助活动,提高全班的质量和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个学期这个班有40名学生,包括20名男生和20名女生。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素质好。但也有少数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差,文笔潦草,有时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所以这学期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之外,我还准备通过培养学生的才能,补充学生的潜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得优秀。现特制定如下计划:

  三、教材简要分析:

  这本教材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圆柱体与圆锥体”、“正比例与反比例”和“总论”。《综合评论》由4个单元组成。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体和圆锥体,掌握它们的特性,知道圆柱体的底部、侧面和高度,知道圆锥体的底部和高度,求出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比和反比的含义,正确判断两个量是成正比还是成反比。学会用数对来确定点的位置,知道如何按一定比例放大缩小。了解规模的意义,才能正确计算计划的规模。提高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认真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整数与小数、分数与百分比、简单方程、比率与比例等基础知识。具备进行整数、小数、小数运算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简便算法进行合理灵活的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单的方程;养成查来查去的习惯。

  4.使学生巩固所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征,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适用范围,牢牢把握所学单位之间的进度,能够熟练进行简单的名数转换。

  5.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点,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能够熟练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作图和测量技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6.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初步知识,理解并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对统计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计算平均值。

  7.使学生牢固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V.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的锻炼计算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Cultiva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的初等算术,逐步提高学生计算四项的能力。

  8.能够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示,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

  10、能掌握单位之间的进度,能正确进行名称转换。

  不及物动词补充措施

  1、思想教育,转变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2、根据学生的知识差距,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3.多给予关心和帮助,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和表扬他们,让他们体验成功,努力学习。

  4.因材施教,注重掌握基础知识。

  5.上课的时候多设计一些他们能回答的问题,逐步提高要求。

  6.加强操作指导和质量控制。

  7、开展小组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进他们的转化。

  8.加强家校关系,共同教育。

  七.教学计划

  每周时间的教学内容

  1 2.21/27 1.教学准备;2.表面旋转

  2 2.28/3.6 1.圆柱体的表面积;2.圆柱体的体积

  3 3.7/13 1.气缸容积;2.练习和活动3。练习1

  4 3.14/20 1.变化量;2.正比例

  5 3.21/27 1.画图;2.反比例

  6 3.28/4.3 1.观察询问;2.图形的缩放;3.规模

  7 4.4/10 1.练习2;2.组织评审;

  8 4.11/17 1.对数字的理解:整数;2.小数、分数、百分比和比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9

  (一)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阐述如下:

  知识与技能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 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3年级)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数、小数、简单的 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 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 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 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 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 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全册教学要求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0

  一、整体感知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和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第五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5、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6、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可以设计出一个美丽图案。

  7、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8、第八单元统计。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三、教学目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1、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学生将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学生将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学生能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5、学生将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6、学生将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或旋转的过程。

  7、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8、学生将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图;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方法

  观察法,操作法,思考、想象交流等方法。

  七、教学资源

  直尺、量角器、卡尺、挂图、方格纸等。

  八、待优生辅导做法、措施

  (1)了解学生原来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

  (2)多利用课余时间,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充分发挥班干的带头作用,以优扶差。

  (3)密切与其家长联系,共同配合督促好他们的学习。

  九、优生的培养做法、措施

  (1)召开优生会议,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为自己确定更高的目标。

  (2)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

  十、课时安排

  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1

  一、班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1名,女生15人,男生16人,大多数学生来自农场连队和农村,家庭教育和家庭辅导跟不上。成绩参差不齐,本班学生的班底可以,学习主动性不强,理解能力也较差。班级中学生成绩分布水平,中优等的生占1/2,不及格学生和盘桓在60分左右的学生也有不少。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差、计算力较弱,本学期我的教学重点的抓基础,练口算,重理解。以求每个学生在原先的成绩上有长远的提高。

  二、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

  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用数学四大领域。

  五、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难点: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教学奋斗目标

  力争期末成绩比三年级有所进步。

  八、教学工作的措施及方法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结合实际问题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我计划在教学中以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指导。常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6、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我们必须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度。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访问学生家庭或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使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部分学生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2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加减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多位数乘一位数,求每一道乘法计算的步骤与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积的步骤基本相同;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这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图形、表达与交流物体性质特征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认识四边形特点、四边形周长单位、掌握估量等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周长的计算外,还安排了认识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周长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可能性。教材向学生介绍了,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和哪些是一定的知识,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析;通过学习可能性的含义和简单的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推理思想和想象能力,并能应用肯能性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平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直尺

  2、时钟盘

  3、四边形模型

  4、圆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3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3.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

  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

  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二、班级分析

  执教的班级共有74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

  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同时要还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5.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4

  一、班级情况。

  本学期任教一年级数学,本班共有学生42人,男生22人,女生20人。由于刚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开始学习生活,孩子们短时间内还不是很适应,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带着几年幼儿园生活所养成学习和生活习惯。如:上课随意走动;随意说话,不听老师指挥;读、写方面的要求等。这些都需要和班主任及其他任课老师一起慢慢引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与合,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本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和=,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5、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渗透教育。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

  五、各单元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和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册的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数概念的建立。

  七、具体措施。

  1、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

  2、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3、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八、各单元教材分析。

  一、数一数

  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或人,初步学会用1~10各数和同学交流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了解分类数数的方法,从数的感受角度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让学生初步学习数数的方法,感受可以表示数量多少,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二、比一比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事实,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重视比较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判断能力。

  三、分一分

  1.使学生联系生活现象,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使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和分一分的活动中认识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的作用,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四、认位置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2.使学生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关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指导学生分清左右的位置关系。

  五、认数

  (一)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0以内数的含义,能熟练的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2.使学生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同样多和多少的实际意义,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和语言表示1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3.在认数、比较数的大小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数感,具有初步的用数进行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初步养成认真书写的态度和习惯。

  六、认识物体

  1.使学生通过辨认实物,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

  2.使学生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感受平面和曲面是不同的,体会比较、分类等认识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生活里物体的不同形状,培养观察物体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体会这些形体的特征。

  七、分与合

  1.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能从3、4、5各数的一种分发。

  2.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重点:通过合作、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出各数的分与合。

  难点:通过探索自己得出分与合的式子。

  八、加法和减法

  1、使学生初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联系实际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有许多计算问题,培养学习兴趣和信心。重点: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难点: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九、统计1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

  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统计的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重难点: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整理。

  十、认数

  1.使学生在操作与活动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兴趣。

  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的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发展数感。

  3.重点:知道个位和十位提高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重点:会读、会写1120各数。

  难点:是否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

  十一、认识钟表

  1.使学生学习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2.让学生深化对实物进行观察认识。

  3、培养初步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重点: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现象。

  难点: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运用策略富有个性地解决问题。

  十二、加法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了解20以内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口算,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经历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正确进行口算,达到一定熟练程度。

  难点: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情况比较特殊,我接了全新的班级。对于我来说是学生是比较陌生的,他们的具体情况我并不是很了解,只能在班主任那里侧面了解下,看看上次期末成绩,这只让我对于学生有个大致的了解。相应的,学生对于我这个新的数学老师也是比较陌生的,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有了比较固定的学习模式和学习习惯,那对于我的讲课方式以及要求肯定是会有些不适应的,但是我相信这只是初期的情况,到后来学生就会慢慢熟悉的,毕竟学生的可塑性还是很高的。

  经过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认识小数、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尽快让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习惯,培养新的学习习惯,改掉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

  2、尽快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强弱项,根据班上的学生情况随时做出战略调整。

  3、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垂视学习过程,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4、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5、在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的愿望。

  7、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让家长也能及时的了解学生动态。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流逝得如此之快,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是时候开始制定计划了。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2)共有学生35人,其中女生11人,男生24人。四年级(3)共有学生37 人,其中女生18人,男生19人。这批孩子上学期末考试成绩不够均衡,(1)班合格率低于(4)班,有多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知识不会运用,作业的正确率低,个别学生不肯及时完成作业,喜欢拖拉。本学期的数学课上,要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思考、不怕错误、具有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快乐学习数学的心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教学实践活动等。

  三、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认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3.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4.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5.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教学的具体措施

  1、大数认识的教学突出数学味,联系生活素材,培养学生的数感;计算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教师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1)提供丰富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素材。

  (2)注意反映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数学的文化价值。

  (3)通过自主探索的活动,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4、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

  5、注意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加强个别辅导。

  6、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灵活地处理教材。

  7、抓实常规,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8、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强调“认真刻苦学习”,不允许一个人掉队。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际能力。

  六、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12课时……………………… 第1—5周

  第二单元 公顷和平方千米 ……2课时………………… 第6周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4课时……………… 第7—8周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6课时………………… 第9—11周

  第五单元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课时…………………… 第12—13周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7课时………………… 第14 — 16周

  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3课时………… 第17—18周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优化………3课时………………… 第19周

  第九单元 总复习 4课时 第20周

  七、教学进度表

  教学计划对于整个学期教学的进行有指导作用,通过我们提供的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使教学有序的进行!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2

  一、 情况分析:

  因为学生是刚进入一年级进行学习,课堂常规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过程,怎样收拾书包、怎样摆放上课用的学习用品、怎样举手回答问题、什么是课堂作业、什么是家庭作业、怎样记家庭作业,上课什么时间能交流等等,都是需要孩子在这个学期里所掌握的,所要形成习惯的,特别是良好的听、说、读、写和独立思考的习惯,都是需要我们开始进行引导和培养的。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进位加法,总复习。在认数和计算,比较多少、认识立体图形,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的教学中,使学生获得数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建立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全册教学重点、难点是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二、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7.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8.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提高质量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真正做到备好课、备好学生,因材施教,教学中努力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放手多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

  2、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养成“敢想、敢说、敢做”的习惯。

  3、上课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精彩的发言给予不同层次的奖励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利用家长联系本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适当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比一比,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三.教学目标:

  1、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

  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1——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

  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6、初步了解位置方向,知道上下、前后、左右。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培养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0以内的加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是学生学习认识数的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

  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

  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五、内容变动

  1.加强了准备性(主要体现在第一、二单元)

  (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

  数一数是原来的第一单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数数的情况和经验。比多少是原来第二单元“比一比”的内容,而原来第二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2.降低了难度

  (1)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主要是加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但在实验过 程中 老师们反映:学生一下子接触的图形太多,认识辨别难度较大,不易掌握。因此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

  (2)只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但实验过程中教师普通反映: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我们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本册只认识“整时”。

  六、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

  4.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

  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6、.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7、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

  8、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4

  转瞬间,新的学期又开始了。根据学校安排,本学期我担任四(2)和四(8)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出色的完成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学校的育人理念,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特制订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

  【班级分析】

  一、学生情况分析

  对于刚刚升入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年是他们由低段学习步入高段学习的第一年,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纵观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差别不大,但计算速度、参与讨论的能力,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能力等还需进一步加强。

  从学习习惯、兴趣、方法看,在这些学生当中,多数学生对数学课学习兴趣浓厚,能按正确学习方法去学数学。他们能上课遵守课堂常规,专心投入,认真完成作业,对不懂问题能及时大胆提问。少数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是太好,课堂上不能专心致志,上课注意力分散,思想开小差,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也不能保持最基本的纪律,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不愿开口,发言不积极。所以,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和有效开展课堂讨论和提高学习效果将是本学期要工作努力的方向。

  二、学困生基本情况分析

  个别的孩子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存有知识断层,学习的自律性比较差,学习能力弱,接受能力差,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在他们当中有的是父母对子女的学习关心,指导,督促不够;有的是父母对子女过于溺爱,过于迁就;有的是由于不好的学习习惯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上述原因形成恶性循环,使他们失去信心,致使形成后进生。也有几位学生是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所以,继续加强学困生的转化也将是我本学期工作的重点。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 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 . 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二、教学难点

  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措施】

  一、落实基本教学具体措施

  1.改变以前老师讲、学生听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自主探究,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合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交流中去获取知识;,是学生快乐的学习。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中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流程与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由于本学期的数与代数的教学占了很大篇幅,所以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开展好课前5分钟的专项训练,以提高他们的口算能力。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

  (2)实施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因材施教,是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数学的成功感和乐趣。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过关,严把作业关,力求当堂作业当堂清,单元过关段段清。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及时反馈的情况和问题,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结合实际问题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我计划在教学中以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指导,努力提高学生敢问问题,善问问题,会问问题的习惯,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5. 严抓作业,力求准确、简洁、规范

  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质量的练习,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课内外作业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周末作业采取“基础练习+能提拓展+亲子题” 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作业,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实现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主动与家长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以期家校合力有效、高效的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措施

  后进生辅导

  1.加强学习,不断完善自我。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是既会教学又会辅导学生。所以作为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能运用教育理论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幽默风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爱”上学习。课后辅导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

  2.在教学要求上, “因材施教”、“分层要求”。课堂教学以新课标的要求为准绳,立足于每个学生学好课本的知识,适时的加以拓展,在课堂提问、训练、作业布置上根据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要求。

  3.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学生只有在学习新知识时打好基础,注重思维能力开拓和解题技能的培养,复习才能如鱼得水,深化才有根基。

  4.在教学方法上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原则。确立好教学目标,优化课堂结构,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促使教学目标的实现。

  5.在作业安排上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课堂巧练。力求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学生在学习上的偏差。

  6.重视学生动手操作,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注重帮助学生对数学概念、定律、性质等更深、更透、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7.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针对儿童好奇好胜的特点,采用多种渠道、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努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尖子生辅导

  1.创设竞争的氛围,如评选 “数学大王”,“难不倒小能手”,“作业书写‘十佳’选手”等等,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2.为他们制定更高层次的目标,在完成一个个既定的目标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增强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3.鼓励他们尽量用多种方法,多种思路解决数学问题,尽量想一想与众不同的方法,提高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

  4.教育鼓励他们多帮助需要帮助后进学生,让他们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体会到成就感,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5

  一、概况

  一年级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在经过一年的学前教育后进入小学的,成为一名正式的小学生,当然也还处于启蒙阶段,学生在学前教育的基础以及个人的接受能力还需要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主要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这就是关键,再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了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也就使学生迈向了数学学习成功的第一步。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学期数学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一);6~10各数的认识和加减;11~20各数的认识;数学乐园;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总复习

  2、教学目标

  ①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②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③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⑤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⑥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本文由方案库为您搜集.整理,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⑦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⑧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方案范-文库_为您搜集整理学习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⑨培养学生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⑩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

  3、教学重点

  ①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及10以内各数的组成。

  ②知道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加法和减法的关系。

  ③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④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⑤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⑥会进行比一比,直观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初步认识钟表。

  4、教学难点

  ①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②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③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④了解分类方法进行简单的分类。

  ⑤认识钟表。

  5、教具准备

  ①实物(动物、水果图画卡片、数字卡片、符号等号、大于号、小于号)、图形卡片;

  ②口算练习卡片;③20以内加法和10以内减法的计算圆盘;④数的组成练习卡片;⑤计数器;⑥绒板;⑦钟面;⑧方木块;⑨小棒;⑩数位表。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刻苦钻研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本文由方案库为您搜集.整理,认真上课批改作业,用教师的言行来影响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愿学、乐学。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和网络等现代化教育资源,提高方案范-文库_为您搜集整理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课堂上多用儿童化的语言,多给学生微笑和鼓励,努力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从而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4、抓好单元检测,把好单元教学关。

  5、加大培优辅差的力度,对后进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心,作业做到面批面改,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力争做到数学学习起步阶段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6、注重培养学生浓厚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学生学习数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课时安排

  1、准备课2课时 第一周

  2、位置 3课时 第二周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0课时 第三至五周

  ①15的认识

  ②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③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4、认识图形(一) 3课时 第六至七周

  5、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20课时 第八至十三周

  ①6、7的认识和加减法

  ②8、9的认识和加减法

  ③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④连加、连减、加减法混合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1课时

  6、1120各数的认识 4课时 第十四周

  ①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②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1课时 第十五周

  7、认识钟表 2课时 第十六周

  8、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1课时 第十六至十八周

  ①9加几

  ②8、7、6加几

  ③5、4、3、2加几

  9、总复习 4课时 第十九至二十一周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6

  一、指导思想: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全班共有学生46人,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有上进心,但接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学习态度还需不断端正。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以提高成绩。

  三、教材分析 :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小数乘法、位置、小数除法、可能性、掷一掷、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数学广角等。

  (一)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安排了小数乘法,小数除法和简易方程。小数乘法和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继续培养学生小数的四则运算能力。简易方程中有用字母表示数、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等量关系进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等内容,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位置和多边形的面积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并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及公式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三)在统计与概率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可能性的知识。通过操作与实验,让学生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学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四)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 教材一方面结合小数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

  广角”的教学内容,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本册教材还安排了一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索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小数除法的笔算和简算。

  2、使学生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方程的含义,会解简易方程。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会计算它们的面积。

  4、能用数对表示位置。

  5、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向周边的居民宣传有关禁毒知识,做禁毒宣传的小能手。

  6、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可能性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六、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公式,理解方程的意义及等式的基本性质,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理解多边行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七、教学方法:

  1、加强探索性和开放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内容的呈现、展开更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增强了探索性,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2)以等式的基本性质为解方程的依据,生动直观地呈现解方程的原理。

  (3)解方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

  2、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首先,每种图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均采用让学生动手实验,自主探索得到。

  其次,按照知识学习的先后顺序,逐步提高探索的难度和要求。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就直接让学生试着将三角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到梯形面积的计算时,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学过的方法自己推导出面积计算公式。

  第三,研究每一种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时,教材均没有给出推导的过程,以便于学生从多种途径探索,自己得出结论,从而给教师和学生都留以较大的创造空间。

  3、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4、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八、教学措施

  1、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加强个别辅导,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4、多创设学习情景,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解疑问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5、注意加强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解决数学问题,感受、体验理解数学。

  6、合作探究,拓展引申。

  7、给特殊群体更多的关心与爱心,因材施教,分层次作业,适当降低要求。

  九、课时安排:

  小数乘法 7课时

  位置 4课时

  小数除法 9课时

  可能性 4课时

  掷一掷 1课时

  简易方程 12课时

  多边形面积8课时

  植树问题 3课时

  总复习 6课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7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第一部分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记数、操作等数学活动来呈现实际学习内容,加减法的处理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但教材并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加减法学习混合,算法多样。空间与图形包括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形状、大小。分类与统计都重视对过程的经历。

  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20以内数的意义,会认、会读写0—20的数。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经历比大小、高矮、、轻重、长短的过程。体验“比”的方法。

  2、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感受日常生活与其的密切联系。

  3、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整时、半时、记时方法,体验时间的长短。

  4、认识物体的位置、顺序、大小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学会简单分类、统计,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

  四、教学重难点:

  1、认识2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六、课时安排

  (一)、准备课(2课时)

  (二)、位置(2课时)

  (三)、1~5的认识和加减法(11课时)

  1.1~5的认识……………………………………………… 6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1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四)、认识图形(一)(2课时)

  (五)、6~10的认识和加减法(20课时)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 7课时

  2.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3课时

  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3课时

  整理和复习………………………………………………… 2课时

  (六)、11~20各数的.认识(5课时)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 2课时

  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3课时

  综合与实践主题活动:数学乐园(1课时)

  (七)、认识钟表(2课时)

  (八)、20以内的进位加法(10课时)

  1.9加几…………………………………………………… 3课时

  2.8、7、6加几…………………………………………… 2课时

  3.5、4、3、2加几………………………………………… 4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九)、总复习…………………………………………… 4课时

  七、改进教法提高教学质量的设想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8

  一、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的进步,让差生在老师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培养更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优秀的培养方案应该付诸实践,发现并培养一批尖子生,挖掘他们的潜力,从培养能力的角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形成坚实的基础,辅助教师进行辅助活动,提高全班的质量和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这个学期这个班有40名学生,包括20名男生和20名女生。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和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素质好。但也有少数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差,文笔潦草,有时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所以这学期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之外,我还准备通过培养学生的才能,补充学生的潜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得优秀。现特制定如下计划:

  三、教材简要分析:

  这本教材的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圆柱体与圆锥体”、“正比例与反比例”和“总论”。《综合评论》由4个单元组成。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体和圆锥体,掌握它们的特性,知道圆柱体的底部、侧面和高度,知道圆锥体的底部和高度,求出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体圆锥体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比和反比的含义,正确判断两个量是成正比还是成反比。学会用数对来确定点的位置,知道如何按一定比例放大缩小。了解规模的意义,才能正确计算计划的规模。提高学生利用现有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认真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系统、牢固地掌握整数与小数、分数与百分比、简单方程、比率与比例等基础知识。具备进行整数、小数、小数运算的能力,运用所学的简便算法进行合理灵活的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单的方程;养成查来查去的习惯。

  4.使学生巩固所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征,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适用范围,牢牢把握所学单位之间的进度,能够熟练进行简单的名数转换。

  5.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几何形体的特点,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相互关系,能够熟练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作图和测量技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6.使学生掌握统计学的初步知识,理解并绘制简单的统计图表,对统计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计算平均值。

  7.使学生牢固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V.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的锻炼计算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Cultiva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的初等算术,逐步提高学生计算四项的能力。

  8.能够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示,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体积。

  10、能掌握单位之间的进度,能正确进行名称转换。

  不及物动词补充措施

  1、思想教育,转变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2、根据学生的知识差距,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3.多给予关心和帮助,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鼓励和表扬他们,让他们体验成功,努力学习。

  4.因材施教,注重掌握基础知识。

  5.上课的时候多设计一些他们能回答的问题,逐步提高要求。

  6.加强操作指导和质量控制。

  7、开展小组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进他们的转化。

  8.加强家校关系,共同教育。

  七.教学计划

  每周时间的教学内容

  1 2.21/27 1.教学准备;2.表面旋转

  2 2.28/3.6 1.圆柱体的表面积;2.圆柱体的体积

  3 3.7/13 1.气缸容积;2.练习和活动3。练习1

  4 3.14/20 1.变化量;2.正比例

  5 3.21/27 1.画图;2.反比例

  6 3.28/4.3 1.观察询问;2.图形的缩放;3.规模

  7 4.4/10 1.练习2;2.组织评审;

  8 4.11/17 1.对数字的理解:整数;2.小数、分数、百分比和比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9

  (一)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阐述如下:

  知识与技能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 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学段目标

  第一学段(1~3年级)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万以 内的数、小数、简单的 分数和常见的量;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

  经历直观认识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了解简单几何体和 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 称现象,能初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获得初步的测量(包括估测)、识图、作图等技能。

  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 的数据处理技能;初步感受不确定现象

  数学思考

  能运用生活经验, 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 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解决问题

  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

  在他人的鼓励与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来描述某些现象,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二、全册教学要求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认识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0

  一、整体感知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和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第五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5、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6、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可以设计出一个美丽图案。

  7、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8、第八单元统计。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三、教学目标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1、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学生将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数量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计;掌握计算器的运用方法,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3、学生将理解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正确地计算;在实际情境中,理解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经历探索商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初步掌握探索的方法,并能运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体会中括号运用在计算中的必要性,并能正确计算带有中括号的三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4、学生能认识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5、学生将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理解平角、周角;会用量角器量(画)指定度数的角。

  6、学生将经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变换制作美丽图形的过程,并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能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变换的操作活动,说出图形变换中的平移或旋转的过程。

  7、学生将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物体位置;在具体的情境中,用方向和距离表示物体的位置。

  8、学生将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并进一步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理解复式统计图的实际意义,并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复式统计图;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并能从折线统计图上预测事物变化的趋势。

  四、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加强直观演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体验。

  3、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联系,探索规律。

  4、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5、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6、注重让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7、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数学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8、加强导优辅差工作,特别是差生的辅导,努力使他们迎头赶上。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加强估算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方法

  观察法,操作法,思考、想象交流等方法。

  七、教学资源

  直尺、量角器、卡尺、挂图、方格纸等。

  八、待优生辅导做法、措施

  (1)了解学生原来的学习情况,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多鼓励学生,提高学生学习

  (2)多利用课余时间,给其进行查漏补缺,释疑解难,充分发挥班干的带头作用,以优扶差。

  (3)密切与其家长联系,共同配合督促好他们的学习。

  九、优生的培养做法、措施

  (1)召开优生会议,了解他们的思想状况,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为自己确定更高的目标。

  (2)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拓展。在教学中,结合课后练习的一些带思考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启动思维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灵活的方法。

  十、课时安排

  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1

  一、班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1名,女生15人,男生16人,大多数学生来自农场连队和农村,家庭教育和家庭辅导跟不上。成绩参差不齐,本班学生的班底可以,学习主动性不强,理解能力也较差。班级中学生成绩分布水平,中优等的生占1/2,不及格学生和盘桓在60分左右的学生也有不少。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差、计算力较弱,本学期我的教学重点的抓基础,练口算,重理解。以求每个学生在原先的成绩上有长远的提高。

  二、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

  三、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综合应用数学的综合应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

  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大数的认识;角的度量;三位数乘两位数;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统计;数学广角;总复习。以上各单元内容涉及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数学思想方法)用数学四大领域。

  五、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4.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

  5.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6.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运筹的思想,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

  难点:1、亿以内数的读法及写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3、使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的概念,会用直尺、三角尺画垂线和平行线。

  4、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使学生通过简单的事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教学奋斗目标

  力争期末成绩比三年级有所进步。

  八、教学工作的措施及方法

  1、改变教学思想

  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

  2、注重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习题,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重视数学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正归一和反归一等应用题时,结合生活实例,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3、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适当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4、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加强基础训练,在计算方面,重点是要加强口算训练,。在应用题方面,要重视一步计算应用题的练习。在练习中必须重视应用题结构的训练,如根据条件补充问题、根据问题补充条件等,这种题目要经常训练,它对于提高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2)、实施分层教学,弹性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不同的接受能力,采取不同的方法,布置不同的作业,注意因材施教,力求下要保底,上不封顶即下要保义务教育的共同要求,上要引导兴趣浓厚,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把共同要求和发展个性结合起来。

  (3)、重视学生的课时目标过关和单元素质过关,作业严把关,加强信息交流,及时反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5、结合实际问题教学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问题,而提出问题,却需要创造性和想象力。我计划在教学中以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指导。常把提出问题的权利交给学生,给他们提供广阔的参与空间,让他们学得主动积极,有充分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去创造。

  6、作业设计力求准确、简洁、规范、方便教学

  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有赖于高质量的练习,我们必须重视课堂作业的设计和学生练习的达成度。课内外作业均要经过精心设计,力求从培养学生能力出发,体现课改精神,同生活实践紧密结合,重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采取基础练习+个性作业形式,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分层设计作业。教师针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作业,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和形式,实现差异发展。

  7、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

  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访问学生家庭或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使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部分学生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2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加减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基础。例如,用多位数乘一位数,求每一道乘法计算的步骤与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积的步骤基本相同;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这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一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空间图形、表达与交流物体性质特征的能力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索并体会认识四边形特点、四边形周长单位、掌握估量等知识,进一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周长的计算外,还安排了认识的时间单位时、分、秒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计周长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能力。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可能性。教材向学生介绍了,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哪些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和哪些是一定的知识,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析;通过学习可能性的含义和简单的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有余数的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推理思想和想象能力,并能应用肯能性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平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6、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每小时是多少分钟、每分钟是多少秒组成的;并学会准确认识时间。

  7、了解不同形式的可能性,知道哪些事情发生是一定的、可能的还是不可能的,进一步体会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按时、按质完成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材的编写特点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1、直尺

  2、时钟盘

  3、四边形模型

  4、圆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3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方面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3.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4.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

  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

  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二、班级分析

  执教的班级共有74名学生,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的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

  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优等生思维活跃,发言积极;中等生课堂上几乎是“默默无闻”;后进生学习方法不得当,对每个基础知识掌握的速度总是慢许多。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后进生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以及学习习惯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最重要的是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同时要还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5.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6.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4

  一、班级情况。

  本学期任教一年级数学,本班共有学生42人,男生22人,女生20人。由于刚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开始学习生活,孩子们短时间内还不是很适应,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带着几年幼儿园生活所养成学习和生活习惯。如:上课随意走动;随意说话,不听老师指挥;读、写方面的要求等。这些都需要和班主任及其他任课老师一起慢慢引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尽快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的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与合,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三、本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使学生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和=,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做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

  2、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5、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使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学习、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渗透教育。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

  五、各单元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和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5、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柱、球、长方体、正方体、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本册的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数概念的建立。

  七、具体措施。

  1、重视创设生动的数学学习情境。

  2、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

  3、积极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4、重视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八、各单元教材分析。

  一、数一数

  1.使学生通过数一数,初步接触1~10各数,初步学会数出个数在10以内的物或人,初步学会用1~10各数和同学交流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在数数的过程中,了解分类数数的方法,从数的感受角度观察事物的独特价值,初步体会符号化思想。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喜欢数学的积极情感。让学生初步学习数数的方法,感受可以表示数量多少,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二、比一比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认识长短、高矮和轻重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长短、高矮和轻重。

  2.使学生经历比较的活动,初步建立长短、高矮和轻重的观念,培养初步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事实,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重视比较的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判断能力。

  三、分一分

  1.使学生联系生活现象,体会分类的含义,初步学会按一定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使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让学生在观察和分一分的活动中认识分类的含义,感受分类的作用,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四、认位置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初步学会确定物体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

  2.使学生能按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关系,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初步学会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指导学生分清左右的位置关系。

  五、认数

  (一)1.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理解10以内数的含义,能熟练的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0~10各数。

  2.使学生在数数、认数的过程中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理解同样多和多少的实际意义,认识符号=、 ,会使用这些符号和语言表示10以内两个数的大小。

  3.在认数、比较数的大小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等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数感,具有初步的用数进行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4.初步养成认真书写的态度和习惯。

  六、认识物体

  1.使学生通过辨认实物,直观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主要特征,知道这些形体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形体。

  2.使学生在认识物体的活动中,感受平面和曲面是不同的,体会比较、分类等认识物体的`方法,培养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感受生活里物体的不同形状,培养观察物体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的意识。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体会这些形体的特征。

  七、分与合

  1.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2、3、4、5各数分与合的学习过程,体会分与合的思想,并能从3、4、5各数的一种分发。

  2.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重点:通过合作、操作让学生自主探究出各数的分与合。

  难点:通过探索自己得出分与合的式子。

  八、加法和减法

  1、使学生初步体会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2、使学生经历联系实际探索,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生活中有许多计算问题,培养学习兴趣和信心。重点: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难点:理解相应的加、减法之间的联系。

  九、统计1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和整理。

  2、初步培养学生有序观察、有条理思考的习惯。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统计的能力解决简单的问题。重难点: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收集整理。

  十、认数

  1.使学生在操作与活动中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兴趣。

  2.使学生经历数数和用数描述简单的生活现象的过程,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初步的估算意识发展数感。

  3.重点:知道个位和十位提高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能力。重点:会读、会写1120各数。

  难点:是否知道20以内数的顺序。

  十一、认识钟表

  1.使学生学习知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和接近整时的时刻。

  2.让学生深化对实物进行观察认识。

  3、培养初步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重点:让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现象。

  难点: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运用策略富有个性地解决问题。

  十二、加法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了解20以内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口算,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

  2、使学生经历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4、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正确进行口算,达到一定熟练程度。

  难点:在参与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人教版小学数学上册教学计划15

  一、情况分析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情况比较特殊,我接了全新的班级。对于我来说是学生是比较陌生的,他们的具体情况我并不是很了解,只能在班主任那里侧面了解下,看看上次期末成绩,这只让我对于学生有个大致的了解。相应的,学生对于我这个新的数学老师也是比较陌生的,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有了比较固定的学习模式和学习习惯,那对于我的讲课方式以及要求肯定是会有些不适应的,但是我相信这只是初期的情况,到后来学生就会慢慢熟悉的,毕竟学生的可塑性还是很高的。

  经过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学生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认识小数、年月日、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尽快让学生适应新的'教学方式与教学习惯,培养新的学习习惯,改掉一些不好的学习习惯。

  2、尽快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强弱项,根据班上的学生情况随时做出战略调整。

  3、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垂视学习过程,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

  4、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提高课堂效率,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5、在教学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的愿望。

  7、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让家长也能及时的了解学生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