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数学论文>数学教材阅读之理性诉求范文

数学教材阅读之理性诉求范文

时间:2024-01-13 12:40:05 佩莹 数学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数学教材阅读之理性诉求范文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数学教材阅读之理性诉求,欢迎阅读与借鉴,如果这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要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数学教材阅读之理性诉求相关的文章。

数学教材阅读之理性诉求范文

  数学教材阅读之理性诉求

  作者/甘琦

  小学阶段,对学生而言,要提高数学学习能力,首先要学会阅读数学教材。但是,学生由于年龄小,阅读理解能力较弱,自觉阅读数学教材的习惯未养成,导致数学学习受阻。因此,为使学生对数学教材阅读的理性诉求能够尽快得到满足,教师应给予阅读方法上的指导,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数学知识。

  一、理清内涵外延,构建概念

  学习数学首先要构建数学概念,但是由于数学概念较多,所以学生必须正确理解概念中字、词、句的意思,并能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才能真正内化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概念阅读中,对图形语言与符号语言的互译,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使学生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明白概念的区别与使用范围,最终能够通过数学语言解读数学概念。

  例如,“三角形”一课主要包括角、内角、底边、高、分类等相关概念,为使学生对所学概念真正理解,教师教学时可以提示学生:“三角形中有三条边、三个角,那么这些边和角的特点都有哪些?以什么标准进行划分?其中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又是什么?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这些问题在教材中均能找到答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将答案找出来,并且试着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另外,在检查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情况时,教师可让学生在诠释概念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表述方式,这样可有效提升学生阅读概念的能力。这样教学,对解读概念有很强的针对性,使学生必须认真阅读概念并理解内化,才能将所学的概念进行表述。

  二、注意条件应用,理解定理

  对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总结,学生必须充分理解数学的概念、定理和各种公式等。这就要求学生在阅读时对数学概念的具体应用要格外注意,不仅掌握概念内在的逻辑关系,明晰定理的来龙去脉,还要理解公式的正向推导和反向推演过程,以及与类似的定理进行联系、对比,从而对定理、公式的认知能够融会贯通。

  数学中的定理和公式有很多,还有一些隐藏在知识的背后,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时,要注重对定理、公式的挖掘。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课时,由于平行四边形的很多特点都属于定理、公式范畴,所以教师可给予学生一些阅读提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对角相等,并且邻角和等于180。那么,平行四边形有几条高呢?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吗……”说完提示后,教师要求学生阅读时从教材中找到相关的解释,并对相关的定理、公式进行验证,这样就使定理、公式能够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另外,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时,首先要引起学生对所学概念的关注,然后引导学生经历定理、公式的推导过程,使学生的认知得到发展。

  三、寻找数量关系,明晰题目

  要能够读懂数学题目,就必须构建正确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因此,在学生进行阅读时,教师应引导他们注意题中的各种条件和关键信息,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同时,为使学生能够注意阅读的事项,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予他们引导、提示,让学生的阅读更有效。

  如数学中的判断、选择、填空、计算、应用等题均包含一定的数量关系,且大部分为不同的数量关系,所以要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教师就要引导他们明确各种数量关系,从而找到解题的思路与方法。例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可以这样举例:“小明的身高为140厘米,而小刚与小明相比高12厘米,与小强相比矮3厘米,三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学生读题后并不理解,教师可再引导他们阅读:“求三人的平均身高,那么第一个条件就要知道三人身高的总和,但是要知道三人身高的总和则必须弄清每个人的身高,此为第二个条件。”……这样,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后便能迅速掌握阅读要领,在最短时间内找到解题思路。学生在解复杂的应用题时常常会被难住,归根结底是没有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弄清楚,没有将各个条件、信息梳理明晰。因此,上述教学中,为使学生能够找到解题方向,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明晰题中的数量关系,寻找到解题思路,这样便能很快解决问题。

  总之,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授有效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觉阅读教材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应用题综合训练素材

  1. 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总棵数是900+1250=2150棵,每天可以植树24+30+32=86棵

  需要种的天数是2150÷86=25天

  甲25天完成24×25=600棵

  那么乙就要完成900-600=300棵之后,才去帮丙

  即做了300÷30=10天之后 即第11天从A地转到B地。

  2. 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这是一道牛吃草问题,是比较复杂的牛吃草问题。

  把每头牛每天吃的草看作1份。

  因为第一块草地5亩面积原有草量+5亩面积30天长的草=10×30=300份

  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30天长的草是300÷5=60份

  因为第二块草地15亩面积原有草量+15亩面积45天长的草=28×45=1260份

  所以每亩面积原有草量和每亩面积45天长的草是1260÷15=84份

  所以45-30=15天,每亩面积长84-60=24份

  所以,每亩面积每天长24÷15=1.6份

  所以,每亩原有草量60-30×1.6=12份

  第三块地面积是24亩,所以每天要长1.6×24=38.4份,原有草就有24×12=288份

  新生长的每天就要用38.4头牛去吃,其余的牛每天去吃原有的草,那么原有的草就要够吃80天,因此288÷80=3.6头牛

  所以,一共需要38.4+3.6=42头牛来吃。

  两种解法:

  解法一:

  设每头牛每天的吃草量为1,则每亩30天的总草量为:10*30/5=60;每亩45天的总草量为:28*45/15=84那么每亩每天的新生长草量为(84-60)/(45-30)=1.6每亩原有草量为60-1.6*30=12,那么24亩原有草量为12*24=288,24亩80天新长草量为24*1.6*80=3072,24亩80天共有草量3072+288=3360,所有3360/80=42(头

  解法二:10头牛30天吃5亩可推出30头牛30天吃15亩,根据28头牛45天吃15木,可以推出15亩每天新长草量 (28*45-30*30)/(45-30)=24;15亩原有草量:1260-24*45=180;15亩80天所需牛180/80+24(头)24亩需牛:(180/80+24)*(24/15)=42头

  3. 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

  甲乙合作一天完成1÷2.4=5/12,支付1800÷2.4=750元

  乙丙合作一天完成1÷(3+3/4)=4/15,支付1500×4/15=400元

  甲丙合作一天完成1÷(2+6/7)=7/20,支付1600×7/20=560元

  三人合作一天完成(5/12+4/15+7/20)÷2=31/60,

  三人合作一天支付(750+400+560)÷2=855元

  甲单独做每天完成31/60-4/15=1/4,支付855-400=455元

  乙单独做每天完成31/60-7/20=1/6,支付855-560=295元

  丙单独做每天完成31/60-5/12=1/10,支付855-750=105元

  所以通过比较

  选择乙来做,在1÷1/6=6天完工,且只用295×6=1770元

【数学教材阅读之理性诉求范文】相关文章:

有效教学的合理性诉求08-17

智慧生成:思政课堂增值之诉求08-12

学生阅读数学教材的作用与指导方法08-20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教材之“阅读鉴赏”教学探究08-02

对我校自编校本英语教材的理性思考08-17

陈永苗:理性之巴别塔08-17

语文教学须关注文本理性——现行教材体系下理性教学探索与实践08-14

阅读之魂作文04-26

数学教材培训心得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