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综合教育论文>"心行教育"文化实践的认识与思考

"心行教育"文化实践的认识与思考

时间:2022-08-18 18:14:33 综合教育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心行教育"文化实践的认识与思考

  "心行教育"文化实践的认识与思考

"心行教育"文化实践的认识与思考

  董超纲

  对于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我们应该扪心自问:第一,为谁而改?第二,为什么而改?意义何在?第三,价值追求何在?如何坚守?在此基础之上,还要进一步思考:对于学校管理,物为谁而存?行为何而做?校务管理以什么为重,以什么为轻?以什么为主,以什么为次?这些问题,凡是有思想的管理者都必须追根究底,弄个水落石出。

  雅斯贝尔斯说:"真正的教育要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在光谷七彩斑斓的世界里,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信仰,对一个人、一个单位该是多么的重要。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学校的校长,必须有持之以恒的教育坚守和坚定不移的文化追求,有庄严神圣的教育承诺,这种承诺不是诸如"给我一个孩子,还你一个栋梁"广告式的宣传,而是焕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良知和担当,并且体现在始终如一的教育实践、习惯如常的教育行为、点点滴滴的教育细节中,最终成为这所学校的文化——心行教育。

  "心行"教育思考与形成

  近几年来,教育外在的东西越来越多,内在的东西却越来越少。例如,学校的大楼越来越气派,学校的内涵却越来越表象;教师的教学越来越技术,学生的学习却越来越粗放……不一而论,面对教育现象和现状,用什么样心态思量当前的办学与课程改革,以什么样的教育眼光审视当下的人才培养,是每一个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2013年5月,一名学生家长在办公室里和我聊天,多次问及我,"你为什么选择来到这所学校",我当时听了,没有表态。2014年4月,学校招生宣传期间,一名老师带着一名家长在校园里流连参观,指着校园里的"心行"雕塑说:"这是我们的校园文化。"我当时听了,默然作笑。

  两名家长之问都切正办学要害。一个是校长的责任是什么,你要办成一个什么样的学校?一个是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你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这也是当下所有教育者面临的问题。同时,每一次在校园里巡查,总能引发我天马行空但也更为沉静的办学思考,不由自主地联想起校园师生热议的话题,感觉到广大师生内心的躁动与不安。身为校长,我心里很不踏实,因为我发现教育文化还没有根植于师生内心。从研究的姿态反思,我感觉仿佛学校有学校文化之形,无学校文化之神;有新课程改革之名,无新课程改革之魂,课程改革在学校还没有确立核心地位,也没有发挥文化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力,师生内心深处好像有一个灰色地段,老师看不到教学的希望,学生找不到发展的动力。

  由此,我深切地意识到,光谷二高必须改变原有教育思维模式,构筑"心行"常态,已经迫在眉睫。特别是直面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更需要了解师生教育教学过程中内心真实的变化,需要对学校的历史背景、教学生态进行理性分析,对未来进行顶层设计,规划未来5至10年发展目标,在管理体制上构建系列运作机制。此外,社会转型与发展,需要一个群体的勇气和智慧去推动,光谷经济快速腾飞,也是光谷二高成长转型的绝佳时期。为此,学校开展广泛的讨论,并形成共识:学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没有传统的文化根基,教育的选择必须主动适应光谷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构建适应光谷二高学生成长的教育理念。陶行知说,"教育即生活".学生成长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心与行,由此让教育"从生活开始、与心灵相约、伴生命同行"成为光谷二高办学最朴素的理念。于是,培养人的心灵原则、心灵方向、心灵状态、心灵力量,以"格心"、"笃行"的建设力和创造力为内涵的"心行教育",成为学校文化最原始的选择。

  "心行"教育研究与选择

  蒋梦麟先生曾经指出:"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是舍本逐末的教法".作为学校的校长,可以不在乎学生是否有高分,但一定在乎学生是否有教养;不在乎教师是否有高学历,但一定在乎教师是否有高学养。从文化的层面,我力图探求师生呕尽心血的现实意义。

  行走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总感觉有一种价值参与的缺失。例如,教学改革始终在技术层面上、工具层面上、模式层面上徘徊,始终停留在方法、技术的更新上,遵循技术的逻辑、工具的逻辑、形式的逻辑,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价值判断的淡漠,课堂教学始终只能从事实层面(教什么)和技术层面(如何教)作出思考,没有从价值层面(为什么)做出追问,流行什么做什么,布置什么做什么,在知识的迁移、技能的训练和应试的准备过程中,我们已失去了自我。

  教育是慢的艺术,但是太久的压抑和人类渴求成功的本性,会让我们希望学校的发展能够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我们的许多工作还没有摆脱急功近利的短视,还不是民主的、精神引领式的提升,教学教研更多关注"术"的切磋,而缺少"道"的探求,学生更多关注解题能力的掌握,而缺少"品质"、"情操"的关注。在学校发展的内驱力上,文化"自觉"意识不够,价值取向方向不明,师生没有最基本的共同行为、共同表现、共同创造,还没有真正激发出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潜能。

  应该说,精神有形,它高于物质;精神无形,它生于平凡。学校的发展必然需要师生的表达和对教育教学的理解,对教育理想、价值和精神的追求。我们意识到光谷二高发展,缺少了内涵与品格的软实力,学校文化、办学特色、课程改革已成为当下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工作。探究课程改革与学校文化的密切关系,提升课程改革的文化自觉,增强课程建设的重构自愿;探究教学改革与课程对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意义,明确学校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基本策略;探究如何以课程改革、学校文化来推进学校特色发展的路径问题,已成为学校走向的关键。比如,如何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开放多元的课程文化,如何构建和谐智慧的课堂文化,如何自主选择学生文化、批判反思的教师文化,则是"心行"文化实践的基本选择。

  "心行"文化内涵与实践

  学校文化是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的。心行文化注重对师生的人性关怀,尊重师生的情感与人格的发展,目的在于学校和所有成员共生共进。这种教育,核心是培养人的心灵原则、心灵方向、心灵状态、心灵力量,增强师生笃行的判断力、选择力、实践力和执行力。"心行"教育实践,着眼从"格心"(感悟心灵、创造心灵)和"善行"(诚意、正心、致知、笃行)的层面,不断推动师生的"文化自觉"和"教育自省".

  一是学校从管理走向治理。近年来,学校围绕"学习自主,共生教育智慧;正心自觉,共修高洁品行;行为自律,共享成长快乐;思想自由,共度生命历程"等内容,引发师生关注教学价值的终极思考,从"心态、目标、时限、学习、行动、模式、微格、项目、责任、绩效"10个方面追求学校发展"新的内容和独特形式".尽管诸多方面还有待探索和进一步完善,但在改变教学工作的"价值中立"和"文化无涉"的纯知识活动等方面,特别是追求从"道"的层面、从"质"的角度去参悟"民主的力量""创意的魅力",探索"内化、再生、反思、重建"的实践路径,已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是课程从单一走向多元。我们在践行心行教育过程中,逐步确立了课程在学校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尝试推进课程建设的"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力图改变传统的校本课程对文化的选择,不断纠正课程教材开发中的"平面化""浅表化""低质化"等现象。虽然教师培训、师生的调查、课程管理、教学评价等在诸多现实的背景下,还难以真正打破多年以来形成的传统课程模式,但多元化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参与、合作、理解、体验"为标志的课程实施显像,蕴藏在学科知识技能中的价值与信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等课程内容,正在成为广大师生课程建构的共识和习惯,课程即交往、即生成、即互动正在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根本观念和活动形态。

  三是教师从引领走向自觉。对于教师专业发展,注重于主题式的研修培训,立足于学科教学的规范,从常规教学的帮教到校本研修的指导、从试题的评析到教学质量的评价、从课程资源的整合到课程模块的建设,从教学立场的确立到教学价值的审思,无一不旨在形成一种基于批判与反思的建构性文化;教师的"六心"札记、教学督查通报、质量分析、研讨模块的整合开发,无一不希望他们努力发现和关注课程现象,形成一种自觉的课堂反思、价值辨析意识。对于教师素质提升,倡导"求真务实,杜绝形式主义;诚实守信,杜绝弄虚作假;开放平和,杜绝急功近利;想象创造,杜绝机械模仿"的风尚。另一方面,各学科教师开始了对整齐划一教材的现实批判,不断尝试建构学科模块课程,重新进行真正意义的教学定位,改变教学上的浮华,在自我觉察中逐趋平和与理性。

  四是学生从灵动走向智慧。在学生成长方面,始终以"三心"、"三力"、"三感"为基本要求,关注学生的"五项核心品质",突出学生的"十个学会"(生存、做人、学习、健身、做事、自律、交流、礼貌、交往、追求),强调学生充满人文精神的生活态度的养成。倡导民主管理,构建了学生自主管理研修课程,完善了主题教育活动内容,强化了学生民主值校、管理值周制度执行力,更新了宿舍管理流程及评分管理办法,修订了学生社团工作条例,充盈了学生自修演戏课程,学校的重大活动尊重学生的创意,学校的治理与建设凸现学生的本能,"开心、启智、立信、筑梦"的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对话与协作""交往与互动"已经成为广大师生"文化浸润""丰盈内心""以文化人"的自觉行为。

  五是办学从封闭走向开放。在心行教育实践中,我们以"六个维度看教育"的心态,以一种抱团负重、致远拓荒的精神,先后争取了湖北省干训中心、继教中心、校长协会、阳光教育等多家单位关注和支持,并先后得到市教育局、市招办、省督导室、省厅基教处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认可。同时,先后发起组建了"武汉市普通高中致远联盟""研训合体共同体",包括武汉大学、华中师大、武汉市教科院、湖北大学等教科研单位参与的研究合作体,高位嫁接、内引外联、立体联动,较好地搭建了多样化办学平台,拓展了特色化发展的办学路径。

  心行教育理念的构建,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以"心行"教育文化引领师生前行,努力营造相互尊重的成长环境,构建一种更为宽松、平等民主的校园氛围,意在激发师生去感悟心灵、创造完美。教育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一种心灵碰撞,学生追求成长是一种自然生态,也是社会自然文化生态,我们将执着与坚持探索下去,努力使心行教育真正成为光谷二高办学特色。

【"心行教育"文化实践的认识与思考】相关文章:

师德与"五心"教育08-24

学生教育中的"奖"与"罚"08-25

保持"赶考"心态搞好教育实践活动感想08-23

关于"壶"和"茶"的歇后语08-22

怀念"包子"08-25

说"读"08-25

切实"削文山""填会海"转变文风会风08-27

"纪律作风教育"学习体会08-21

"大语文"之我见08-25

2018年11月"文化体育日"活动方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