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幼教论文>《指南》下幼儿良好人际交往培养策略

《指南》下幼儿良好人际交往培养策略

时间:2022-08-04 00:39:03 幼教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指南》下幼儿良好人际交往培养策略

  《指南》下幼儿良好人际交往培养策略

《指南》下幼儿良好人际交往培养策略

  诸暨市荣怀双语幼儿园 郭月梅

  【摘要】 关爱他人是对他人情绪情感状态的识别和接受。通过关爱他人这种移情能力的培养,儿童可以体验他人的情感。介于此,我们从学习关心他人入手培养幼儿良好品德。以树立榜样、激发幼儿交往兴趣为目标。体验、引导幼儿学会交往,在一日活动中正确介入幼儿交往问题,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关键词】交往兴趣;交往技能;交往行为;交往问题

  目前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往往忽视对孩子品德的培养,加上大部分孩子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失去了许多和别人分享食物、玩具、争论、吵中架、吃亏、让步或合作互助的实践机会。加之双亲、家族不鼓励,不要求其与别的伙伴交往,不要求他关心别人,以至使他们“自我中心”严重,只知自己接受抚爱和关心的需要,不知他也有被别人抚爱和关心的需要。

  所以当他们一旦进入集体生活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方面就遇到了较大的困难,缺少“关心他人”的责任心和义务感。致使孩子的社会化智商低下,长大后社会适应能力差。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呢?

  一、树立榜样,激发幼儿交往的兴趣

  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教师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在交往能力培养的活动中,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是孩子模仿的偶像,教师借助这一特殊的地位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如“大拜年”,老师主动打电话给孩子先拜年,孩子欣喜万分,一下子觉得自己了不起,在这种兴奋的情绪感染下往往会迫不及待地想与他人打电话,交往即在其中。另外,同伴也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教师对能较好地与同伴交往的幼儿,及时地给予肯定、鼓励,用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膀、对孩子亲切地点头、翘起大拇指等,激发幼儿向他们学习的动机。

  在工作中,教师只有自觉意识到自身行为的榜样作用,加强品德修养和心理修养,是自己成为一个关心孩子的好老师,对幼儿施加积极的影响, 才能引导孩子养成爱人的思维和习惯。

  二、提供交往机会,学习交往技能

  有一些孩子在家称王称霸,但一到其他环境中,就变得胆小、怕羞,和小朋友在一起时表现退缩、不主动,见到生人不肯打招呼,躲在成人的背后。如果不趁现在对其进行交往能力的培养,将来就容易出现交往障碍,很难融入到社会的大环境中。教师要用积极的态度去改变幼儿的自卑心理,为幼儿提供交往的机会,引导其学习交往技能。对于这些胆小怕羞,不愿参加集体活动的幼儿,要经常鼓励他们敢于向同伴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并尽量给他们说话和游戏的机会,增强他们的交往自信,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幼儿克服与同伴交往的障碍。还有一些幼儿常常争强好胜,霸占心理很重,自己喜欢什么东西都必须得到,不会谦让。对这些孩子,我则教给他们一些协调同伴关系的方法,如轮流玩、交换玩,学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等。

  三、及时关注与指导幼儿的交往行为

  和孩子做朋友是教师的职责之一,我们要尊重理解幼儿,如:小班幼儿对于情感要求较高,老师要常把微笑挂在脸上,让幼儿时刻感到“大人是爱我的,喜欢我的”,使幼儿在爱和喜欢的氛围中拥有自信,产生交往的愿望和需要。反之,如果幼儿处在冷漠的环境中。则会对人漠不关心,出现交往上的不良行为。另外,要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幼儿,及时给幼儿以指导,引导他们主动去交往,对文明正确的交往行为要适当的给以肯定和鼓励,对于不当的交往行为,要找出理由,进行随机教育,把他们引向交往的正确方向。

  我们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看表演等活动帮助幼儿理解朋友真正含义,让幼儿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朋友,使幼儿懂得真正的朋友应该互相谦让、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心里要想着朋友,这样朋友才愿意和你交往。

  四、正确介入幼儿的交往问题

  在活动中,教师做个“静观者”。在区域、角色游戏等活动中教师要静观幼儿的表现。当幼儿们出现争抢的现象时,先“静观其变”,有时,通过让交往能力强的幼儿带动能力弱的幼儿,引导幼儿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知道,和他人交往,需要礼貌地问:“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我想玩这个可以吗?”教师在“静观”的过程中,要观察幼儿的交往表现,并做相应的记录,对幼儿的交往问题进行分析。当幼儿之间解决了交往问题后,可对正确的做法进行宣传,同时,可适当通过录像、拍照等方式,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更好呢?”鼓励幼儿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交往问题,从而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幼儿只有在与同伴友好的交往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好各种关系,充分了发挥个体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帼眉主编。《学前儿童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6

  [2]林崇德主编。《人际关系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3]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3

【《指南》下幼儿良好人际交往培养策略】相关文章: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习惯的策略08-24

浅谈新小班幼儿良好饮水习惯的培养策略08-24

指南引领下的快乐早操策略谈08-24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品质08-18

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08-24

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08-17

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08-17

培养良好的集体心理08-08

培养良好的习惯作文06-21

听力策略能力及培养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