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看法
对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看法**县家朋学校舒建民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它的成立有着许多益处:如解决了农村中小学布局分散,教育水平不均衡的现状;改善了农村办学条件,有效的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但是,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也存在很多难题。例如: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年龄跨度大,设定统一的管理目标存在困难;中小学教学差异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等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如不解决,将不可避免的制约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现就教学管理工作方面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
看法一: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是学校面临的首要问题。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发展的生命线,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教师队伍建设。温家宝总理曾指出:"国家兴衰在于教育,教育好坏在于教师"。那么拥有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对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至关重要的。
农村师资水平相对城市而言非常薄弱。许多学校教师超编,但是能胜任一线教学工作的,又严重不足。特别是学科分配上表现出不均匀。普遍缺少计算机、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特性强的专业教师。像我们学校初中部,这几门学科基本上没有专业的专职教师。而小学部,40岁以下的教师还不到我校编制教师的四分之一。老教师有一大半属于民师转正,缺乏专业的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多年来,尽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非常重视对教师的培训,而这些培训往往是由上级教育部门和教研部门组织的,但是,每所学校办学特色、文化底蕴、师资水平各不相同,实施"大一统"的培训往往解决不了学校的实际问题;以学校为主阵地的校本培训,尽管或多或少的能够弥补这个空缺,而学校本身的力量还足以承担起这个重担。比如说,缺美术教师,学校本身能培训出个美术教师?即便是找个所谓"有点艺术灵气"的人上课,也只能是上课而已,学科设计的意图,却是无法来实现。在农村,特别是偏远的地区,普遍缺少专业教师,这应该是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的最大阻力。
看法二:明确学校的办学目标到底是什么这是关键问题。
可能一般人认为这个问题似乎提的很可笑。学校各类规划计划方案琳琳总总,装满了大大小小的卷柜。似乎一切工作都在按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目标很明确。可是普遍的情况是:抓教学的,死盯着学生的学科成绩,每年往重点送那么多少个学生,成绩不错,于是乎上上下下都满意;抓德育的,操场没有纸屑,卫生不错,学生在教室里没有声音,都正襟危坐,养成教育搞得很好。可是,看到那么一大批不愿意读书的学生,看到那些能力没有提高的孩子,我不禁问我自己,"我们教会了他们什么?"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北京一对30几岁的富豪夫妻,在美国经济状况不好的情况下,到美国去投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能到美国去读书。那个妻子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中国的环境不好,人的素质低,什么都造假,孩子念书也累,从早忙到晚,读很多东西,有用的不多。看了这个故事我很震惊:这对夫妻在中国是受过高等教育,并且是取得成就的,他们这么评价我们的教育,不能不让人反思。
我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目的是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我想,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经常问问自己,"我们办学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看法三:如何管理、有效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是难点问题。
教学质量不仅包括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应包括对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
任何一所学校,无不以教学质量为重,但教学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领导者的办学思想、工作作风,到学校教育教学的管理水平,从教师队伍的思想、文化、专业素养,到地域和家庭的文化氛围等,均成为影响学校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对农村学校而言,地域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农村学校,客观因素无力改变,那么只有从学校内部管理上下功夫。
领导者要树立长远目标,要有"要教师吃苦、不让教师吃亏;要教师实干、给教师实惠;要教师有作为、让教师有地位"的管理原则,提出"让学生成才、让教师成功、让社会满意"的工作要求,创设适合教师和学生发展的管理机制。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追求课堂效率,规范学生行为,大力提倡和实施有效教学和创新教学。充分利用各种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确立校本培训制度,立足本校谋求教师的专业发展,重视年轻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加强师生道德素质教育,关注特色教育,对孩子进行特色熏陶,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积极的影响。
在课程设置上,要变"学科知识本位"为"基本能力本位",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英国学校道德教育》中提到:许多学校专门用一些时间让儿童讨论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明确社会对个人的要求,知道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正确认识自由和纪律的要求。关于个人和他人的关系,要"训练考虑他人"。美国的基础教育,把《公民教育》列入其中。包括:自律、守信、诚实、实现最佳自我、利己但不损人等等。西方各国,也都把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在逆境中正确调控自我,(www.fwsIr.com)作为孩子入学后的主要课程。这些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作为学校不妨开发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发挥校本课程的作用,但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却受到教师水平的限制。
另外,中小学教学长期不协调,教材教法上存在脱节现象,学生发展存在一定的断层现象。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这种中小学衔接的必要性愈加凸现出来。本人认为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智力发展水平,可以把九年的教学行为,分成各个"段"来进行,特别注意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衔接和过度,形成和谐渐进的教学状态,这将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学生的适应过程。
教育行政部门越来越关注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学校不等、不靠,从自身上找原因、想对策,相信,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定会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为地方培养出各类人才,增强社会家庭对学校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