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新课程高考政治试题论文:研究试题特点把握备考方向
新课程高考政治试题论文:研究试题特点把握备考方向覃遵君
纵观近三年高考,2012年新课程文综测试卷政治试题,坚持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正确方向,体现能力测试的目标与要求,呼应新课程教学与改革实践的要求,充分发挥了考试的评价功能。从整体上看,稳中有进,不乏新意,在继承与创新中更好地实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我们探讨试题特点,旨在把握命题方向,制定有效策略,切实提高备考效率。
一、2012年新课程高考政治试题的基本特点
(一)实现命题指导思想与课程价值追求的统一
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核心价值追求,就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把学生培养成为“四有”公民。新课程考试大纲明确指出,政治学科考试应在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政治科命题的指导思想与思想政治课程的核心价值追求是完全一致的,从而实现了两者的有机统一。
从2012年全国新课程文综卷政治试题来看,非常注重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一是关注国家、政府和企业的价值取向。比如,第13题强调各国政府加强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大作用,第14题肯定了中国公司并购德国公司对企业发展的价值和作用,第15题表明中国反对贸易保护的态度。二是关注民生的价值取向。比如,第16、17、18、38题,关注的是民生问题以及政治与经济权利、出境安全等。三是关注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比如,第19题的《贞观政要》名言,第20题的匡衡苦学成才,第21题中西文化交流,第39题中医药文化的价值等。四是关注科技创新的价值取向。比如,第22题深海生物研究,第39题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价值等。五是关注科学理论的重大作用。比如,第23题明确了科学发展观作为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体现相对稳定与不断创新的统一
1.试题保持相对稳定性
2010-2012年全国新课程文综卷政治试题比较
国新课程文综政治试题,选择题12道、48分不变;非选择题5道、52分不变;经济生活模块总分30分、政治生活模块总分24分保持不变。
第二,模块考查构成相对稳定。近3年全国新课程卷,都考查的是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这四个模块,都没有把选修模块作为考查范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试题结构回归为2010年的状况。
第三,试题难度相对稳定。从选择题来看,近3年试题中,单纯考查识记或者以考查识记为主的试题都只有1道。2010年第17题考查行政权力的内部监督部门;2011年第18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党的性质、党加强自身建设);2012年第23题考查先进社会意识的作用(可以正确预见和引领社会发展方向,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主观性试题来看,近3年试卷中,都没有出现单纯考查对某一知识点识记的试题。而是要求从背景材料中解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探究和论证问题,突出考查中高层次的能力与要求。
第四,试题的综合程度相对稳定。近3年试卷中的政治科主观性试题,都集中在38题(2问)、39题(3问)这两道试题上,都属于学科内的综合,没有北京、江苏、山东等自主命题的文综试卷,在一道大题中跨历史、地理、政治三大学科,甚至还穿插时事政治的相关内容。因此,有效地控制了试题的跨度、综合度和难度。
2.试卷稳中有进,体现出创新性
201 2年全国新课程文综卷,在总体上保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也有一些调整和变化,具有明显的创新性。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模块题量及赋分有一些调整。一是文化模块在201 1年没有出选择题。二是文化模块总分三年间逐年提高,从l2分到14分,再到16分。可见,试卷对文化的关注度加大。
三是哲学部分总分逐年下降,从2010年34分下降到2011年32分,2012年再下降为30分。使哲学部分所占的比重更加趋于合理。
第二,2012年取消了计算式选择题。2010年、201 1年试卷,都在第12题出了一道计算式选择题,要正确有效的运算,运用的知识一定程度上超出教材,加之综合性较强,因而难度偏大。2012年全卷中,政治试题没有出现计算式选择题,意在避开年年考的怪圈,也有舒缓试题难度的作用。
第三,试题更加关注国际交往与合作。2010年试卷中,有4道试题涉及国际交往与合作的相关内容;201 1年只有1道题明显涉及国际方面的内容。2012年有7道题涉及国际方面的内容。(教学论文 fanwen.weiyujianbao.cn)更加广泛地关注国际经济(政府调控、贸易、并购、分配比较等)、国际政治(公共外交、对外交往)、世界文化(宗教、建筑、习俗等)。
第四,更加重视国际范围的科技交流与创新。2010年有5道题涉及科技创新,只有1道属于国际范围科技方面的材料。201 1年有4道题涉及科技创新,但都是以国内科技创新为背景材料。2012年虽然只有4道题的材料涉及科技创新,但其中有3则背景材料都是国际范围科技创新的话题。
第五,首次采用折线图呈现材料,考查经济知识。2012年全国卷第39题——在我国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的同时,收入分配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2009年,我国的最低工资是我国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我国最低工资是我国平均工资的21010,世界平均为50%。我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再分配中的比重分别如图8、图9所示
设问要求“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采用图式(曲线图、折线图、柱状图、饼状图等)提供信息,便于对经济进行定量分析,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方式,也应当成为经济学试题的基本呈现方式。
第六,设问定位准确,难度适当降低。2010年全国第39题(1)运用哲学知识,对材料一中“经济不景气成就文化产业发展是一条规律”的推断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作简要评析。“评析”属于较高层次的思维能力要求,思维发散性十分明显,让学生难以把握,况且高考试题所提供的都是新材料、所设置的都是新情景、所提出的都是新问题,往往会让学生一时摸不着头脑,无从下手,导致得分率较低。2012年试卷中的主观题,不仅取消了“评析”思维能力的考查,而且试题设问具体明确、定位准确,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
比如,第38(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从知识上,考查分配有关知识;从能力上,主要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比较和概括能力、功能分析能力。
第38(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
显然,考查的是政治生活关于政府工作宗旨、原则和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从能力要求上,主要考查因果分析的能力,
第39(1)考查文化传承、传播和创新相关知识;同时考查功能分析能力。
第39(2)考查辩证否定观及方法论;同时考查演绎思维方法。
第39(3)考查哲学的方法论意义,同时考查演绎思维方法。
可见,2012年试卷中的主观性试题,设问指向明确,对于考查的知识范围与能力要求,都比较明显。
(三)显现课改理念与命题方向的统一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通过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课程评价、考试等方面体现出来,高考命题是课改理念的风向标。2012年新课程高考政治试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时代特色。在试题的背景材料中,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收购德国股权、新能源、告别暂住证、公共外交、海底生物研究、当代中西文化交流、科学发展观、中医文化创新等,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第二,关注民生问题。比如暂住证、出境安全、收入分配等。
第三,突出入文精神。比如公平正义、公共外交、借鉴优秀文化传统(名言、匡衡)、中西文化开放与包容、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科研改进生活、科学理论指导作用等。
第四,显现开放特点。比如纸币职能的探讨,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和主观性试题编制的答案,都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第五,增强探究特征。比如第38(2)要求提出政策建议,探究性特征十分明显。
二、新课程文综测试政治试题的命题方向
(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考查为核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的核心价值追求,在新课程试卷中得到了充分反映。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一是宣传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国家意志;二是正面展示党和政府的形象,坚信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信人民政府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自觉履行政府的职能;三是坚持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是坚持改革开放的新理论、新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五是发挥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导向作用,在新形势下传承、发展与创新;六是推进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为主体
高考命题必须严格把握和有效控制试题的难易程度。一般来说,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三个层级,高考试卷以中等难度试题为主体,主要考查考生所学文综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三)以综合运用能力测试为重点
能力立意是近年文综高考试题的突出特色和主导方向。能力立意的主旨功能就是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这种测试是把命题的着眼点放在能力上,侧重对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
从高考命题发展来看,在不同阶段对考查的重点有所不同。大体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
第一阶段:刚恢复高考的几年时间里,以知识立意为主。
第二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以知识立意和能力立意并重。
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21世纪初期,以能力立意为主。
第四阶段:进入新课程高考时期,以能力立意和问题立意并重。这一特点,在北京卷、江苏卷中体现得比较明显。
以能力立意和问题立意的试题,一般具有下列基本特点:
①以实际问题立意,设置问题新情景;
②根据实际问题需要,确定考查的知识;
③突出考查主干(核心)知识;
④提问内容是对实际问题的认识;
⑤要求运用有关知识结合背景材料进行重新整合,形成对问题的全新阐释;
⑥答案编制和论证探究要求体现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
高考大纲对文综能力测试提出了“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方面的能力目标与要求,这些目标与要求都必然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能力体现出来,比如识记能力、理解能力、计算能力、读图能力、判断能力、辨析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抽象能力、概括能力、归纳能力、演绎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表达能力、评价能力等,因而,各种具体的能力也必然在高考试题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反映。一般来说,选择题侧重考查中低层次的能力,非选择题则侧重考查较高层次的能力。
三、新课程文综政治测试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对考点进行重新整合形成综合性知识专题,为有效地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做好准备。在第一轮复习中,就应当按照相关问题,整合形成综合性知识专题,抓住重点知识,紧密联系实际,运用相关理论分析阐释现实问题。在第二轮复习中,可以选择一些重大热点专题,以专题形式为依托把相关知识串联起来,对各学科相关知识进行再次整合,既注重微观切入与宏观整合相统一,又做到主干知识渗透与思维方法运用相结合,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习惯于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知识、思考和认识问题,切实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第二,强化主干(核心)知识,选定重点考点和主观性试题命题预测点,结合重大热点问题,加以训练和强化。
第三,从宏观与微观结合上准确把握重点考点,以备运用时根据试题设问要求找准对应的层次与角度。
第四,按照考试说明提出的能力目标与要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各种思维能力,特别是把理解与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良乡附属中学)
【新课程高考政治试题论文:研究试题特点把握备考方向】相关文章:
高考政治试题难度实证研究与迎考策略08-09
中考政治试题08-17
2012年高考全国作文试题全方位解读与备考方向(下)08-15
2012年高考全国作文试题全方位解读与备考方向(上)08-15
新课程理念下理综高考备考策略浅见08-18
98高考语文试题分析与导向研究08-17
论明确政治试题的命题意图08-07
论明确政治试题的命题意图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