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范文先生网>教学论文>师德论文>师德论文:论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路径选择

师德论文:论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路径选择

时间:2023-02-24 19:36:02 师德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师德论文:论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路径选择

  师德论文:论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路径选择

师德论文:论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路径选择

  杨振荣

  摘要: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举措。现时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虽取得了重大成效,但仍存在敬业师表意识欠缺,师生关系冷漠、敬业精神不足,团队精神欠佳、功力思想抬头,腐败现象滋生等问题。新时期高校应该从教师的自我提升、学校管理和社会环境影响三个方面来探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路径。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 问题 路径选择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高校师德水平,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指出高校要把学习贯彻《规范》作为加强高校使得的首要任务,“与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自律与他律并重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高校如何贯彻落实《规范》要求、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成为新时期高校和高校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与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品质和规范的总和,是职业道德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和概括,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态度作风、行为准则去调节在教育过程中与其他参加者之间的关系,处理教育劳动问题,以做好教育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把高校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归结为六个方面:1)爱国守法;2)敬业爱生;3)教书育人;4)严谨治学;5)服务社会;6)为人师表。

  新时期高校教师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应做到以下具体要求:

  1.热爱教育,为人师表。高校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敬业、勤业。自踏上教育岗位之日起,就应该为自己确立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自己永不枯竭的前进动力。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感化教育学生,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自信自强,不断创新。高校教师只有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开阔的思想视野,才能吸引学生,才能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这一神圣职责。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改变传统的机械式灌输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化,另一方面还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全面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3.团结合作,廉洁从教。团结合作是调节高校教师与教育集体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要求,高校教师应意识到自身的劳动成果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要把个人的能力与团体的智慧结合起来,同事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协作、团结一致,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另外,高校教师还要拒绝诱惑,廉洁从教,真正做到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要求:广大教师要“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二、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教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着和创造者,学校和教师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巨大的辐射影响作用。抓好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升高校教师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不但可以让教师以自身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人格来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高品质人才,还可以通过这些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种子撒向四方,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和高尚的道德传统得以传承和发扬,这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高校的教学体系包含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教师、学生和教育环境。其中高校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高校教育最终会取得什么样的成果,能否把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才干和专业技能,更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和情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教师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的感化过程,是其他方式所无法代替的,其作用的巨大是难以估量的。甚至可以说高校教师师德的优良直接关系到高校育人质量和教育的成败,因此,高校为确保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三)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举措

  高校承载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历史和现实任务,是科教兴国这一战略举措的重要支撑。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世纪之交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关键时期。在科教兴国的战略布局中,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历史使命,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高校应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培养一支既有渊博专业知识又有高尚道德品质、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一流的师资队伍,这对于完成高校所担负的重要历史和现实任务,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三、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师表意识欠缺,师生关系冷漠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本是本是教师最神圣、最基本的职责,同时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然而,有的教师对此却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注意自身修养,师表意识淡薄,不够自尊自爱,未能对学生起表率作用。有的教师甚至把教书与育人截然割裂开来,只注重讲授专业知识,不管学生综合素质;只看重学生考试分数,不管学生思想政治表现;不少教师以单纯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不去主动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导致师生关系异常冷漠。

  (二)敬业精神不足,团队精神欠佳

  高校中部分教师意识不到教书育人工作的神圣,仅仅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一种谋生手段,在工作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有的教师上课照本宣科、作业批改不认真、课后辅导也敷衍了事,只注重课时的数量,从不关心教学质量;部分教师则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在申报课题、评职称等关乎个人利益的活动中采取不正当手段竞争,只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不注重同事间的相互尊重与合作,甚至嫉妒同行,对其排挤、打击。这些都严重破坏了教师间关系,难以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三)学术风气浮躁,学术道德下滑

  高校教师学术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职业操守的优劣。在学术功利化思想的影响下,不少高校教师出现了学术风气浮躁、学术道德下滑的情况,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学风浮躁。在急速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个人思想意识受到强烈冲击,个别教师出现了心态浮躁、争名夺利、治学不严谨等问题。二是学术不诚信。个别高校教师在学术上缺乏诚信意识,制造泡沫学术,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

  (四)功利思想抬头,腐败现象滋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高校教师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的道德准则淡漠了,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减退了,在工作中将狭隘的功利原则放在了首位。高校中教师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钱分交易”、“导师经济”、“注水文凭”等更是屡见不鲜,这些典型的教育腐败行为,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公平公正,背离了高校教师的道德底线,损害了他人利益,败坏了高教教师的声誉。

  四、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路径选择

  (一)教师自身对其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和强化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高低在根本上取决于高校教师对其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和修炼,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最终还是要依靠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高校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第一,要培养以“热爱”为前提的责任感。首先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一个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其次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教书育人便应该一切以学生为本,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需,把学生成长的利益放在首位。第二,要塑造以“专业”为核心的职业形象。教师职业形象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直观体现,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二)高校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激励和监督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既需要教师自身主动培养,又需要外界进行监督引导,内、外动力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成效。高校是其教师的管理者,因此要从制度层面发挥其提高师德的作用:首先,健全教师师德考评制度。师德考评制度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考评结果与教师职称评定和晋升等个人利益直接相关,有效的师德考评机制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其次,加强教师师德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能激发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最后,完善教师师德监督机制。完善师德监督机制,是解决高校师德所存在的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高校教师师德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对教师的招聘、教学、考核和评价等环节进行适当的监督,及时发现显露出的师德问题,并依照规则处理那些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

  (三)社会环境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塑造和影响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既需要教师与高校的努力,也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社会应当通过社会舆论来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提高。社会舆论是重要的监督力量,合理的社会舆论环境能够从外在促进教师提高其职业道德修养。因此,一方面社会要形成“尊师重教”良好风尚: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建立良好的社会认同,使高校教师的整体职业道德形象在良性的社会舆论环境中得到塑造和优化。

  参考文献:

  【1】谭军华,高校师德建设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2(09)

  【2】李东坡,浅谈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建设【J】.教育探索.2011(03)

  【3】庞贺峰,论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策略及意义【J】.学理论.2011(15)

  【4】吴先峰.加强高师院校师德建设【J】传承.2008(08)

  【5】廖善康,谭促伦.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传承.2011(15)

  【6】常江.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途径【J】.法制与社会.2009(05)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

《师德论文:论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路径选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师德论文:论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路径选择】相关文章:

商务诚信论文:塑造商务诚信的路径选择08-08

论新时期的工商联工作08-12

论地方税制改革的路径依赖08-07

论地方税制改革的路径依赖08-07

新时期加强居委会建设的思考08-12

新时期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之研论08-15

新时期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之研论08-16

会计论文:论会计职业道德08-17

论新时期班主任的教育理论08-17

文章
代写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师德论文:论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路径选择

  师德论文:论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路径选择

师德论文:论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路径选择

  杨振荣

  摘要: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举措。现时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虽取得了重大成效,但仍存在敬业师表意识欠缺,师生关系冷漠、敬业精神不足,团队精神欠佳、功力思想抬头,腐败现象滋生等问题。新时期高校应该从教师的自我提升、学校管理和社会环境影响三个方面来探索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路径。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 问题 路径选择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高校师德水平,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研究制定了《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指出高校要把学习贯彻《规范》作为加强高校使得的首要任务,“与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自律与他律并重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引导广大教师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高校如何贯彻落实《规范》要求、如何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成为新时期高校和高校教师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与要求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品质和规范的总和,是职业道德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它是一定社会或阶级对教师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和概括,从道义上规定了教师应该以什么样的思想情感、态度作风、行为准则去调节在教育过程中与其他参加者之间的关系,处理教育劳动问题,以做好教育工作,为社会尽职尽责。《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把高校教师应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归结为六个方面:1)爱国守法;2)敬业爱生;3)教书育人;4)严谨治学;5)服务社会;6)为人师表。

  新时期高校教师加强自身职业道德修养,应做到以下具体要求:

  1.热爱教育,为人师表。高校教师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敬业、勤业。自踏上教育岗位之日起,就应该为自己确立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不断挑战自我,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自己永不枯竭的前进动力。以自己的言传身教感化教育学生,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2.自信自强,不断创新。高校教师只有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开阔的思想视野,才能吸引学生,才能担负起“传道、授业、解惑”这一神圣职责。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己的教育技能,改变传统的机械式灌输教学模式,使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化,另一方面还要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全面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3.团结合作,廉洁从教。团结合作是调节高校教师与教育集体相互关系的基本道德要求,高校教师应意识到自身的劳动成果既有个体性又有群体性,要把个人的能力与团体的智慧结合起来,同事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协作、团结一致,以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另外,高校教师还要拒绝诱惑,廉洁从教,真正做到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要求:广大教师要“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二、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教师是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着和创造者,学校和教师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巨大的辐射影响作用。抓好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提升高校教师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不但可以让教师以自身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人格来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素质、高品质人才,还可以通过这些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种子撒向四方,使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和高尚的道德传统得以传承和发扬,这也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高校的教学体系包含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教师、学生和教育环境。其中高校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高校教育最终会取得什么样的成果,能否把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才干和专业技能,更取决于教师自身的思想道德和情操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教师以自身高尚的人格去影响、教育学生的感化过程,是其他方式所无法代替的,其作用的巨大是难以估量的。甚至可以说高校教师师德的优良直接关系到高校育人质量和教育的成败,因此,高校为确保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

  (三)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科教兴国的重要战略举措

  高校承载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历史和现实任务,是科教兴国这一战略举措的重要支撑。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世纪之交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关键时期。在科教兴国的战略布局中,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重要历史使命,而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高校应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培养一支既有渊博专业知识又有高尚道德品质、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一流的师资队伍,这对于完成高校所担负的重要历史和现实任务,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大意义。

  三、新时期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师表意识欠缺,师生关系冷漠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本是本是教师最神圣、最基本的职责,同时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然而,有的教师对此却缺乏正确的认识,不注意自身修养,师表意识淡薄,不够自尊自爱,未能对学生起表率作用。有的教师甚至把教书与育人截然割裂开来,只注重讲授专业知识,不管学生综合素质;只看重学生考试分数,不管学生思想政治表现;不少教师以单纯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不去主动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缺乏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导致师生关系异常冷漠。

  (二)敬业精神不足,团队精神欠佳

  高校中部分教师意识不到教书育人工作的神圣,仅仅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一种谋生手段,在工作上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有的教师上课照本宣科、作业批改不认真、课后辅导也敷衍了事,只注重课时的数量,从不关心教学质量;部分教师则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在申报课题、评职称等关乎个人利益的活动中采取不正当手段竞争,只注重实现自我价值,不注重同事间的相互尊重与合作,甚至嫉妒同行,对其排挤、打击。这些都严重破坏了教师间关系,难以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三)学术风气浮躁,学术道德下滑

  高校教师学术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职业操守的优劣。在学术功利化思想的影响下,不少高校教师出现了学术风气浮躁、学术道德下滑的情况,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学风浮躁。在急速的社会变革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个人思想意识受到强烈冲击,个别教师出现了心态浮躁、争名夺利、治学不严谨等问题。二是学术不诚信。个别高校教师在学术上缺乏诚信意识,制造泡沫学术,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

  (四)功利思想抬头,腐败现象滋生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少高校教师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偏差,献身教育、教书育人的道德准则淡漠了,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精神减退了,在工作中将狭隘的功利原则放在了首位。高校中教师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钱分交易”、“导师经济”、“注水文凭”等更是屡见不鲜,这些典型的教育腐败行为,严重影响了教育的公平公正,背离了高校教师的道德底线,损害了他人利益,败坏了高教教师的声誉。

  四、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路径选择

  (一)教师自身对其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和强化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高低在根本上取决于高校教师对其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和修炼,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最终还是要依靠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高校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提高自身职业道德修养:第一,要培养以“热爱”为前提的责任感。首先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一个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其次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教书育人便应该一切以学生为本,想学生所想,做学生所需,把学生成长的利益放在首位。第二,要塑造以“专业”为核心的职业形象。教师职业形象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直观体现,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二)高校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激励和监督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既需要教师自身主动培养,又需要外界进行监督引导,内、外动力相结合才能取得良好成效。高校是其教师的管理者,因此要从制度层面发挥其提高师德的作用:首先,健全教师师德考评制度。师德考评制度是高校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考评结果与教师职称评定和晋升等个人利益直接相关,有效的师德考评机制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其次,加强教师师德激励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能激发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热情,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最后,完善教师师德监督机制。完善师德监督机制,是解决高校师德所存在的问题的重要举措,也是提升高校教师师德的重要途径。学校要对教师的招聘、教学、考核和评价等环节进行适当的监督,及时发现显露出的师德问题,并依照规则处理那些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

  (三)社会环境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塑造和影响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既需要教师与高校的努力,也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社会应当通过社会舆论来促进教师职业道德提高。社会舆论是重要的监督力量,合理的社会舆论环境能够从外在促进教师提高其职业道德修养。因此,一方面社会要形成“尊师重教”良好风尚: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建立良好的社会认同,使高校教师的整体职业道德形象在良性的社会舆论环境中得到塑造和优化。

  参考文献:

  【1】谭军华,高校师德建设现状的调研与分析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2(09)

  【2】李东坡,浅谈新时期高校教师师德建设【J】.教育探索.2011(03)

  【3】庞贺峰,论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策略及意义【J】.学理论.2011(15)

  【4】吴先峰.加强高师院校师德建设【J】传承.2008(08)

  【5】廖善康,谭促伦.高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传承.2011(15)

  【6】常江.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途径【J】.法制与社会.2009(05)

  (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